城市化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机制

城市地理学作业一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中国城市化内在机制与城市化发展规律

姓名:亢姝

学号:1012093073

班级:城市规划1002

指导老师:李涯丽

城市化机制的探讨

机制——本义是指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借用来指有机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工作方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现泛指事物的组织及其运行变化规律。

一、中国城市化的内在机制

城市化的引力机制包括效益引力机制和社会引力机制。

其中效益引力机制是城市化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动力机制。

马克思一直把物质利益看作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因,如果离开对人类活动的比较效益的分析,就很难令人信服地说明城市化的根

本动因。从人的活动动机上去挖掘城市化的根源和形成机制,此种方法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方法。只有从这一方法入手,才能找出和发现城市化最深层的秘密正确说明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在国外,英国——依靠其军事、政治力量、现代交通工具,而日本则靠贸易发展;在中国,粮食基本自给,耕地数量,农业技术进步,粮食产量(现状)耕地减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城镇、交通建设、农民建房等。逐渐的,农村是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的劳动力来源地,城市化本身就包含着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

口的过程。只有当农业生产发展到能将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流入城市Ⅱ、Ⅲ产业的行列中来,城市化才能发展。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一大批农业劳动人口从农村转人城市工业部门。到年解放前夕,中国已拥有一支几百万人的产业大军,城市化程度已达到。解放以后,由于“左”的干扰,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几起几落的局面,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才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逐渐进人正常发展轨道,到年底,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左右。认真研究一下这段城市化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比较效益机制在吸引农业劳动人口向城市流动、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中起了多么大的作用。从投人产出效益比较

来看,第一产业的效益最差,第三产业的效益最好。从单位劳动时间的报酬来看,也是第一产业劳动收人最低,一些地区甚至低到不足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所以,在比较效益机制的作用下,一些收人偏低、效益较差地区的农业劳动人口开始大量地向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农业劳动人口的跨产业流动最终造成了两个结果一是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使农村集镇逐步过渡到建制镇,建制镇过渡到县城,然后再向县级市、地级市发展。二是农村人口大量流人城市,使城市本身膨胀起来,逐渐扩大,走向边缘城市化。这就是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方式。可以肯定,如果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较效益的吸引力,农业劳动人口断不会背井离乡,甚至弃田撂荒去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特别是对观念比较保

守的中国农民来说,更是不可思议的。

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

1、推—拉”假说:

伯格曾对其概括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李(E.S.Lee)对“推—拉”假说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将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进一步概括为4各方面: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各种中间障碍、个人因素。

推拉说主要用于说明城市化集中阶段的机制,然而在郊区化、逆城市化等分散阶段也有其意义:“城市病”——推力;优美的环境、低廉的土地——拉力。

2、两部门模型(“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式”)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从发展中国家经

济二元结构的角度,提出了两部门模型。模型有三个前提:假定现代部门的劳动转移率和就业创造率与现代部门的资本积累率成比例、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实现了充分就业、现代部门存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

3、迁移行为

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舒尔茨提出:迁移行为是个人的一种经济投资过程,使人们追求更大经济收益的行为决策过程,迁移者预期通过实施这一行为将会得到比较大的收益。

4、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人口流动过程是指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作出的反应。预期差异是由实际的城乡工资差异和在城市部门成功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决

定的。

5、斯塔克和布罗姆——移民的新经济学解释

移民是由家庭集体决策的结果。迁移不仅为了获得预期的收入,同时也为了使家庭收入的风险最小。区域间的收入差异是人口迁移的必要条件。

6、马卜贡杰的城乡人口迁移模式(系统分析模式)

城乡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城市和乡村控制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它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制。

事实上,城市化的社会引力机制包括的范围十分广。例如对社会性交拄的需要。一些农村人口流人城市,并非完全出自经济利益的需要,他们

许多人的收人并不低,甚至超过城市劳动力人均收人的许多倍。但是,他们仍不愿意呆在农村,而一心向往城市生活。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认为农村人口稀少,人文环境质量较差,社会交往稀缺,太孤独,无法忍受。在他们看来,虽然人也是一种“动物”,但他是社会性“动物”,他也需要社会性的满足,也有一种对高质量的人文环境和社会交往的需要。根据马斯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人类的这种需要是完全合理的,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正是在这种需要的支配下,大量农村人口纷纷涌人城市,并成为城市中比较稳定的常住人口。对城市文明的需要。一般来说,城市文明是区域文明程度的最高标志。对于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劳动人口来说,接受城市文明之光的沐浴,显然是求之不得的幸事。一些农村

人口迁往城市的首要原因是使自己的后代能够接触到现代文明的教育,摆脱无知与愚昧的纠缠。他们往往把后半生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期望从城市里找到子女成长的平等竞争的环境。

对信息传播的需要。在现代大城市里,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即使没有工业,也不能没有信息业。但是,我国绝大部分农业地区,信息非常闭塞,通讯设施落后,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此,一些农民进城寻找各种致富信息,甚至发展成为信息专业户,专门经营各种信息。总之,一些较为富裕的农民不再满足于信息封闭的田园生活,不甘心于做一位什么都不知道的“阿斗”,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头脑也充实起来,开始把眼光瞄准了城市,期望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