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诗词风格

合集下载

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

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

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一、唐伯虎的诗歌创作背景和影响唐伯虎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他的诗歌不仅文采飞扬,而且充满睿智、幽默的精神。

他的诗歌作品传世至今,常被人们称为经典之作,其中十首最为经典。

唐伯虎的诗歌作品既反映了他的聪明才智,又展现了他对人生、爱情、自然的独特见解,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的特点唐伯虎的诗歌充满了幽默、机智的特点,他擅长运用夸张、幽默的笔法,使得他的诗作别具一格。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世情的吟咏,也有对爱情的抒发,同时还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唐伯虎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以寥寥数语点出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

以下是唐伯虎最经典的十首诗。

三、《醉翁亭记》1.但愿老死花酒间,古来画廊多少事。

2.对樽不解蜡,参差已几时?3.也无风雨也无晴,难得糊涂。

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柳枝词》1.红杏枝头春意闹,绿杨阴里夏阑珊。

2.白果透青窗,溪脚垂露珠。

3.秋蝉不鸣空四散,一叶径流迟。

4.春风不解风情急,寸寸似惜春。

5.荡心短何足问,人生短不如游。

五、《秋墅杂兴》1.古木阴中系短篷,杜鹃声里斯人行。

2.人行却速度,树绿觅栖鸟。

3.庭前景物看曾差,云散景物见曾安。

4.鸟飞望岳云飞扬,香礓曾为异香郎。

六、《神童词》1.掌中之弦云中月,应是胸中万里江。

2.雨打山响船窗晚,诗倾月未三更时。

3.夜乡驿树过千里,长安社棠两回还。

七、《卜算子》1.春。

2.当时。

3.风味。

八、《倩女幽魂》1.南海夜明珠,一片重霄一奈云。

2.满座风声宇席卷,关山过路现云翻。

3.雪峰摇光掩青天,月华洒地碎金银。

4.佳人妆成弄晚翠,一把纤腰燃落尘。

九、《陌上桑》1.泠泠七弦上,青阳夜雨狂。

2.相思引客泪,泣下沾巾裳。

3.轻风薄袖飞,远过泥市房。

4.端坐解网钩,半枉过杨梅。

十、《庐山谣》1.遨游毕业已无多,归来作赋愿随逐。

2.八千里路云和月,五十年身意极于。

唐伯虎十首经典诗词,藏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唐伯虎十首经典诗词,藏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在影视剧中,他是人生赢家;在现实中,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他就是唐伯虎。

唐伯虎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才华出众,可成年后,一年之内,连丧五位亲人。

在好友的鼓励下,进军科举,却因为科场舞弊一案,被剥夺了考试的资格。

无亲人在旁,无功名傍身,连妻子都嘲笑他,晚年的唐伯虎以卖字画谋生,穷困潦倒,哪有半点才子的样子,令人唏嘘。

《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整首《桃花庵歌》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这是一首闺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相思之情。

她藏于深闺,将一切都关在门外,屋外淅淅沥沥,梨花在噼啪声中不断摇曳,春来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经有过的“赏心乐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华也就无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伤徘徊之间被残酷地空耗去。

《把酒对月歌》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唐伯虎与李白有着一样的性格,饮酒赋诗,狂放不羁,李白的才华,让唐伯虎也钦佩不已。

唐伯虎用“把酒对月”的举动,处处将自己和李白相联系、相对比,用“月”、“诗”、“酒”为诗思的契机,并贯穿全篇,抒写了李白敢于蔑视权贵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学习李白不求功名利禄的愿望和蔑视权贵的态度。

唐伯虎诗词风格

唐伯虎诗词风格

唐伯虎诗词风格唐伯虎的诗和绘画作品都很出名,被后世广为阅读品味,他的诗都有怎样的特点让人如此着迷、和下面由列举了几个关于他诗词的特点,希望你喜欢。

唐伯虎诗词特点唐寅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苦工钻研过《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的气息。

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描写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真意挚,自然流畅,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

如《把酒对月歌》中: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

又如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

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唐伯虎绘画风格在绘画上,他是一个取材广博的画家。

山水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法。

画人物工笔,写意俱佳。

画花鸟喜用水墨,清隽峭利,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兼善书法,工诗文。

晚年好禅学,。

思想趋向解脱颓放。

自号“六如居土”(谓人生如幻、梦、泡、影、露、电),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是典型的江南才子,诗书画无所不精。

尤以画的成就最高,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

其书上学魏晋,得益北海,形成具有丰润灵活,俊秀挺拔,藏筋抱骨的独特艺术风格,成就可以比肩当世著名书家祝允明、文徵明。

2023年文学_唐伯虎诗词作品鉴赏

2023年文学_唐伯虎诗词作品鉴赏

2023年唐伯虎诗词作品鉴赏唐伯虎诗词鉴赏(一)《桃花庵歌》作者: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鉴赏: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

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

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

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

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风流才子唐伯虎7首诗词

风流才子唐伯虎7首诗词

风流才子唐伯虎7首诗词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诵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

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

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把酒对月歌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作者在这首诗中,用“把酒对月”的举动,处处将自己和李白相联系、相对比,用“月”、“诗”、“酒”为诗思的契机,并贯穿全篇,抒写了李白敢于蔑视权贵的品质,表明了作者学习李白不求功名利禄的愿望和蔑视权贵的态度。

唐伯虎桃花庵歌

唐伯虎桃花庵歌

唐伯虎桃花庵歌桃花庵歌《桃花庵歌》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字伯虎)的经典诗作。

《桃花庵歌》是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

说到桃花庵,这里有一个故事。

说是唐伯虎当年在苏州看上了一处房子,是别人废弃的别墅,“长久未有人别业”。

苏州还有个地名,就叫桃花坞。

据记载,唐伯虎在决定买房时,因为没有钱,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书作抵押,向京城一位当官的朋友借的钱。

后来,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努力写字画画卖钱,才还清了购房款。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古籍版本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网传版本一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huán]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网传版本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huán]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能工巧匠与传世之作:唐伯虎的文学艺术成就

能工巧匠与传世之作:唐伯虎的文学艺术成就

能工巧匠与传世之作:唐伯虎的文学艺术成就唐伯虎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极具传世价值的艺术家和文学家。

他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创作风格,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能工巧匠。

唐伯虎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观,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唐伯虎的文学艺术成就,探讨他的作品中独特的风格和主题,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深入内心:唐伯虎的个人情感和写作风格唐伯虎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他常常通过自我表达和自嘲来表达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

他的文学作品通常充满了幽默、诙谐和玩世不恭的语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笑声。

在他的诗歌中,他以轻松愉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来表达他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渴望。

他常常用清新明快的意象来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同时也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他在《与松》一诗中写道:“待得金风送暖日,檐下水声怕人听。

笑谈渔樵无一事,才入花丛便化身。

”这首诗以松树为主题,描述了作者与松树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在他的散文中,唐伯虎更加自由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他常常通过描绘身边人物和事物的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

他的散文有时轻松愉快,有时严肃深沉,但总是流露出作者对人间疾苦的关怀和思考。

例如,在《十二钗闲评》中,唐伯虎以调侃的口吻,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的评价,暗示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对性别角色的固化认知。

他以独立的观点和反叛的精神,展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唐伯虎的个人情感和写作风格为他的作品注入了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他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独特的观点,使读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既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共鸣,也能够被他的智慧和才华所折服。

特立独行:唐伯虎的绘画艺术除了文学才华外,唐伯虎还以其绘画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

他的绘画风格独特,常常突破传统,大胆创新。

他常常运用夸张形象、离奇构图和明快鲜艳的色彩,来表达他对事物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

江南四大风流才子之一唐伯虎著名诗词歌赋欣赏经典

江南四大风流才子之一唐伯虎著名诗词歌赋欣赏经典

江南四大风流才子之一唐伯虎著名诗词歌赋欣赏经典唐伯虎即唐寅(明朝苏州才子)字伯虎,明朝南直隶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

传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唐伯虎名人名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一醉解千愁,酒醒愁还在。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

坐也思君。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满腹尽是沧凉事,颓笔难填婉约词。

步诗三十愁千万,苦辣酸甜我自知。

西湖美景共君游,利禄功名不必愁。

海阔天空千怨解,知足常乐百愁休。

粗茶淡饭代良药,性善心诚消患忧。

补路修桥添福禄,一杯浊酒醉红楼。

怎知两载相思日,想煞三秋梦里人。

九月黄花映晚霞,满仓稻谷喜农家。

三秋寒露摧红叶,一季骄阳照碧华。

老骥不嫌征路远,桑榆怎叹日西斜。

苍颜笑睹西山景,莫学无知井底蛙。

一行大雁舞长空,去去来来岁岁同;秋去羞看正月雪,春来喜弄三月风。

唐伯虎《六如居士诗歌》赏读(三)

唐伯虎《六如居士诗歌》赏读(三)

唐伯虎《六如居士诗歌》赏读(三)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

如《把酒对月歌》中: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

又如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

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谁将妙笔写风流,写到风流处便休。

记得昔年曾识面,桃花深处短墙头。

踏莎行闺情可怪春光,今年偏早,闺中冷落如何好。

因他一去不归来,愁时只是吟芳草。

奈尔双姑,随行随到,其间况味予知道。

寻花趁蝶好光阴,何须步步回头笑。

--(春)曰色初骄,何妨逃暑,绿阴庭院荷香渚。

冰壶玉斝足追欢,还应少个文章侣。

已是无聊,不如归去,赏心乐事常难济。

且将杯酒送愁魂,明朝再去寻佳处。

--(夏)八月中秋,凉飙微逗,芙蓉却是花时侯。

谁家姊妹斗新妆,园林散步频携手。

折得花枝,宝瓶随得,归来赏玩全凭酒。

三杯酩酊破愁城,醒时愁绪应还又。

--(秋)寒气萧条,刚风凛烈,薄情何事轻离别。

经时不去看梅花,窗前一树通开彻。

急唤双鬞,为侬攀折。

南枝欲寄凭谁达。

时花无语不胜情,天边雁叫添愁绝。

--(冬)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交欢未久又分离。

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

后会难知,后会难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

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曰颦。

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江南行梅子坠花茭孕笋,江南山郭朝晖静。

残春鞋袜试东郭,绿池横浸红桥影。

古人行处青苔冷,馆娃官锁西施井。

低头照井脱纱巾,惊看白发已如尘。

唐伯虎诗词全集

唐伯虎诗词全集

唐伯虎诗词全集唐伯虎,字伯虎,号花间派头,明代著名文化人物,以其才情横溢的诗词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词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描绘自然山水的田园诗,也有抒发个人情愫的爱情诗,更有借用古代典故的史诗,整体风格兼具婉约和豪放的特点。

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唐伯虎的诗词全集,以供学习欣赏。

一、描绘自然山水的田园诗唐伯虎的田园诗以其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清新自然的风格而受到广泛赞誉。

例如《游春诗》中写道:“春游北邙山,野蔷薇满坟。

山鸟啼颠倒,野樱花狼狈。

白石引清泉,夏浴古渡船。

人多洗花鼬,芦花飞布掌。

”这首诗通过写春天北邙山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让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二、抒发个人情愫的爱情诗唐伯虎的爱情诗充满了浪漫和情感,表达了他对于爱情的渴望和热爱。

例如《丽娘诗》中写道:“卖花丽娘,喜逐时光。

百花姑嫂,奉承都长。

一旦婚期迟,百日陪抱王孙忙。

一旦婚宴开,重重颂立刻放肆狂。

”这首诗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丽娘嫁给王孙的喜悦,表达了对幸福婚姻的向往。

三、借用古代典故的史诗唐伯虎也善于借用古代典故,以史诗的形式抒发自己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

例如《桃花源诗》中写道:“遵义逢乾隆,狂欢破帝都。

新科进士举,众人喉舌哭”。

这首诗以隐喻的方式描述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不公,呼吁社会上的正义力量能够挑战现状,追求真理与公正。

在唐伯虎的诗词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自然山水,抒发了对于爱情的热爱,也借古讽今地反映了社会现象。

每一首诗词都饱含了他的情感和思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结起来,唐伯虎的诗词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

他的诗词全集不仅是文学宝库,更是人们了解和感受明代文化的窗口。

通过阅读唐伯虎的诗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对于自然、爱情和社会的理解,也能够享受到他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想情感的独特母业。

唐伯虎诗词全集,是我们领略古人智慧和情感世界的最佳选择。

唐伯虎落花诗书法欣赏

唐伯虎落花诗书法欣赏

唐伯虎落花诗书法欣赏一、唐伯虎其人唐伯虎啊,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才子呢。

他叫唐寅,明代人,这人可厉害啦,诗文书画样样精通。

他的一生呢,有过很多故事,有点坎坷但又充满传奇色彩。

他才华横溢,但是仕途不顺,经历了很多磨难,不过这些经历也让他的作品更有深度。

二、落花诗简介1. 创作背景唐伯虎的落花诗啊,是他在不同心境下创作的。

据说和他当时的境遇有关,可能是看到落花缤纷,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那种飘零之感就涌上心头,然后就有了这些诗作。

2. 内容特色这些诗里充满了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里描写的落花场景可美了,也很凄美,比如“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读起来就感觉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三、书法赏析1. 整体风格他的书法风格很独特。

从整体看,有一种灵动飘逸的感觉。

笔画就像活的一样,仿佛在纸上跳舞。

他的字结构很精巧,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而是带着一种随性和洒脱。

2. 笔法特点他用笔的时候,轻重缓急掌握得特别好。

像有的笔画轻轻带过,就像是落花在风中轻轻飘落;而有的笔画又很厚重,像是落花堆积在地上。

他的线条很流畅,没有那种磕磕绊绊的感觉,就像流水一样自然。

3. 与诗意的融合他的书法和诗的意境融合得超级棒。

诗中的那种忧伤、感慨,都能在书法里感受到。

看他的字,就好像能看到他作诗时的那种心境,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落花纷纷的场景之中。

四、唐伯虎书法的影响力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有名气,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呢。

很多书法家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学习他的笔法、结构和那种独特的意境表达。

而且他的书法和诗一起流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这个多才多艺的大才子。

唐伯虎——《桃花庵歌》诗词赏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诗词赏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诗词赏析唐伯虎——《桃花庵歌》诗词赏析桃花坞⾥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种桃树,⼜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复⽇,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贫者,⼀在平地⼀在天;若将贫贱⽐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笑我忒疯癫,我笑别⼈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花⽆酒锄作⽥。

【作者简介】唐寅,唐伯虎,才⽓放,武夷游,洞庭荡;称才⼦,风流样,隐苏州,装颠狂。

传画艺,名声响,孤骜图,意清朗;松声图,雄伟壮,松与泉,合声唱。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征明,世称“吴门四家”。

“明四⼤家”之⼀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才⼦。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风流才⼦等。

晚年信佛,有六⼀居⼠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

⽣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年(1523年)。

唐寅出⾝于商⼈家庭,地位⽐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才极好,并写得⼀⼿好字。

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名“解元”。

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

⾃此才⾼⾃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了强烈的反感。

性格⾏为流于放浪不羁。

唐寅与同乡“狂⽣”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以诗⽂书画终其⼀⽣。

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并荡⾈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

晚年信奉佛教,⾃号六⼀居⼟。

曾作诗⾃责,说⼤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何必效楚囚的样⼦呢,遂⾃刻了“江南第⼀风流才⼦”的印章。

被南昌宁王宸濠聘⽤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较颓废。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
唐伯虎的《庐山图》是一幅山水画杰作,画面上山峰耸立,云雾缭绕,瀑布飞流,古木参天。唐伯虎 运用了独特的笔墨技巧,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中还融入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 思考,使得这幅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临李公麟饮中仙》赏析
总结词
此作品反映了唐伯虎对前人绘画的传承与创 新,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独特风格。
总结词
行草相间、刚柔相济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行草书作品行草相间,刚柔相济。他的书法既有 行书的流畅与自然,又有草书的奔放与豪迈。他善于运用 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表现出书法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总结词
温文尔雅、秀逸高洁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小楷作品温文尔雅,秀逸高洁。他的小楷书法结 构严谨,线条流畅自如,字形端庄秀丽,给人以清雅脱俗 之感。他的小楷作品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有个人独特 的艺术风格。
唐伯虎的家族背景
• 唐寅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祖上曾为官宦世家,但 到唐寅父亲一代已经没落。唐寅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 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经营布匹生意。由于家庭条件优越,唐 寅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02
唐伯虎作品赏析
《桃花庵歌》赏析
总结词
此诗表现了唐伯虎的豁达与超脱,反映了他的生活哲学和人生追求。
总结词
笔墨淋漓、气韵生动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花鸟画作品笔墨淋漓,气韵生动。他运用灵活多 变的笔墨技法,描绘花鸟的形态、色彩和质感,画面充满 生机与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唐伯虎的书法风格
总结词
俊逸挺拔、气韵生动
详细描述
唐伯虎的书法风格俊逸挺拔,气韵生动。他的书法作品既 有晋唐风骨,又有宋元意趣,笔法多变,线条流畅自然, 字形结构严谨,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唐伯虎的诗个人感悟

从唐伯虎的诗个人感悟

从唐伯虎的诗个人感悟摘要:一、唐伯虎简介二、唐伯虎诗歌特点三、唐伯虎诗个人感悟四、总结正文:自从唐伯虎的诗作问世以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见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唐伯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唐伯虎的简介、诗歌特点、个人感悟以及总结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唐伯虎的诗歌艺术。

首先,了解一下唐伯虎的简介。

唐伯虎,字子畏,号六如,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他少年时聪明过人,诗画天赋异禀,中年时因考场舞弊案被贬为吏,后来又因家庭变故而看破红尘,终成为一代诗画大家。

其次,唐伯虎的诗歌具有以下特点。

他的诗歌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在诗歌创作中,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

同时,他的诗歌意境高远,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尤其擅长写七言律诗和绝句,诗风清新自然,富有人文关怀。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唐伯虎诗的个人感悟。

阅读唐伯虎的诗歌,我深刻体会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他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不少诗歌作品中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同时,他注重个人修养,追求心灵自由,向往闲适散淡的生活。

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的观点。

唐伯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见解。

通过阅读唐伯虎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人生哲学和审美取向。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唐伯虎的诗歌艺术,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唐伯虎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唐伯虎行书《古诗二十七首》欣赏

唐伯虎行书《古诗二十七首》欣赏

唐伯虎行书《古诗二十七首》欣赏唐伯虎(明朝苏州画家)一般指唐寅(明代绘画大师)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

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

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常常自称“鲁国唐生”。

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

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

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所以唐寅回忆儿时常提到杀鸡烹肉等血腥的往事,也许正因为如此,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

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

在唐寅25岁时其父母妻子相继死亡,家道中落,在朋友祝允明的规劝下认真读书。

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不料爆发弘治十二年科举案,被牵连入狱。

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1]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2]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主要成就唐寅绘画唐寅画作(3张)唐寅作画很少注明年份,且画风变化不很有规律,很难推测作画时间,也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单就题材来看,唐寅的画作主要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写意画等。

唐寅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一方面在于打破门户之见,对南北画派、南宋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兼收并蓄,主要学习了南宋李唐、刘松年的院体画派,兼学宋人笔法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风格。

形容唐伯虎的一段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形容唐伯虎的一段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形容唐伯虎的一段话1.唐伯虎,字子美,祖籍浙江绍兴,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

2.他以饱满的才情和丰富的才华,创作了大量深受人们喜爱的文艺作品。

3.唐伯虎性情开朗,豪放不羁,对人生态度乐观积极,常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他的作品既有文学小品的潇洒风骨,又有绘画作品的细腻精巧。

5.唐伯虎的文学作品以小品为主,以饶舌诗、笑话、神话传说等形式塑造生动活泼的形象,给人以快乐和启迪。

6.他的文言文作品流畅自然,语言优美,字字珠玑。

7.唐伯虎的绘画作品精巧灵动,笔触工整而细腻。

8.他擅长以水墨和颜料表现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作品具有浓厚的写意风格。

9.唐伯虎的书法造诣也非常高超,他的字体刚劲有力,书写饱满而富有韵味。

10.唐伯虎以自由奔放的书法风格,在明代的书法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11.唐伯虎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心,热爱自然和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12.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各种动物,如猫、狗、鹿等,给人以温馨和愉悦的感觉。

13.唐伯虎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都融入了他独有的个性和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14.他的作品富有幽默感和情感表达,给人以愉快和舒适的感受。

15.不仅在中国,唐伯虎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也受到了广泛的欣赏和赞誉。

16.他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有重要影响,被誉为文学、绘画和书法三绝的杰出人物。

17.唐伯虎的形象也因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个性魅力,深入人心,成为文艺界的传世经典。

18.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唐伯虎的作品中感受到他的独特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19.唐伯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艺大师,他的作品让人们快乐、思考、启发、感动。

20.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唐伯虎都以出色的表现力和独创性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瑰宝。

21.唐伯虎善于利用时下的社交媒体,通过微博等平台与粉丝互动。

22.唐伯虎对待生活态度积极乐观,总是能在困境中找到一线希望。

23.唐伯虎的绘画作品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技巧。

李清照唐伯虎诗词对比

李清照唐伯虎诗词对比

李清照唐伯虎诗词对比
李清照和唐伯虎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风格各异,但都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李清照的诗词以清新灵秀、柔媚细腻为特点,主题涉及人生哀愁、爱情离别、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

她的名篇《如梦令》中,表达了女子对离别情人的思念之情,词意深沉,婉转动人。

唐伯虎则以幽默诙谐、风趣幽默的风格著称。

他的作品深受民间欢迎,尤以《桃花扇》最为著名。

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风流潇洒的文人唐伯虎的一段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有趣,表现出唐伯虎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两位诗人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充满了诗意和思想内涵。

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更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1 -。

唐伯虎的经典诗词名句大全

唐伯虎的经典诗词名句大全

唐伯虎的经典诗词名句大全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

除诗文外,唐寅也尝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扬。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唐伯虎的经典诗词名句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唐伯虎诗词作品大全《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醉诗》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

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白发》唐寅诗词清朝搅明镜,元首有华然。

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

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哀。

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凉风中夜发,皓月经天驰。

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

《绝笔》身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题落霞孤骛图》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阊门即事》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叹世》坐对黄花举一觞,醒时还忆醉时狂。

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

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

《叹世》之一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

有伸脚处须伸脚,得缩头时且缩头。

地宅方圆人不在,儿孙长大我难留。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叹世》之二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感怀》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唐伯虎名诗《一世歌》赏析

唐伯虎名诗《一世歌》赏析

唐伯虎名诗《一世歌》赏析《一世歌》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弹指间,钟道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唐寅,字伯虎,是明代著名的的画家、文学家。

《一世歌》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人世的无常和人生的苦短,告诫人们要洞察世事,不为外境所扰,过好自己当下所拥有的生活。

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至“过了清明花不好”形象地描述了生的苦短。

在古时,人能岁过七十的很少,即使能活到七十岁(现代的寿命已远远不止了),除去幼年和老年的昏昏然时光,人真正能有所作为的,能服务于社会的时间也是十分有限的。

在人生短暂的时光中,还要遭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困扰以及为人人处世中的种种烦恼,使我们短暂的’人生过得并不能天天开心,绝大多数人还没有从忧愁烦恼中解脱出来,他的青壮年时期已悄然而逝。

这恰似中秋的月亮和清明之后的花一样.绚丽已过,转瞬即谢。

唐伯虎认为,世界上很多事并不是按照我们的意志来运转的,人们短暂的一生也会有许多实现不了的理想和愿望。

这正如世上有很多赚钱的方法和途径,你穷尽毕生精力,也有赚不完的钱;即使拥有高官厚禄和万贯家产,不一定会带来欢乐’,反而还可能陷于宫位难保和钱财散尽的担忧。

人微位低而少人妒忌,钱财寥而窃贼不临是有道理的。

所以唐伯写道:“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唐伯虎为证实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他引领人们作这样的沉思:“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度无人扫。

”在我们的周围,每年有许多老年人离开人世,也有许多年轻人因为天灾人祸和疾病过早地走了。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人在时光迁流中不断作古,又有多少人,连为其扫墓的后人也没有。

对于人生的苦短和忧烦,诗人唐伯虎以乐观坦然心态迎之,“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当然这是用诗来表达一种心情,旨在告诫人们应忘却人世不顺心的事,充分过好每一天,活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伯虎诗词风格
唐伯虎的诗和绘画作品都很出名,被后世广为阅读品味,他的诗都有怎样的特点让人如此着迷、和下面由列举了几个关于他诗词的特点,希望你喜欢。

唐伯虎诗词特点
唐寅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苦工钻研过《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的气息。

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描写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真意挚,自然流畅,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

如《把酒对月歌》中: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

又如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时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

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唐伯虎绘画风格
在绘画上,他是一个取材广博的画家。

山水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法。

画人物工笔,写意俱佳。

画花鸟喜用水墨,清隽峭利,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兼善书法,工诗文。

晚年好禅学,。

思想趋向解脱颓放。

自号“六如居土”(谓人生如幻、梦、泡、影、露、电),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是典型的江南才子,诗书画无所不精。

尤以画的成就最高,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

其书上学魏晋,得益北海,形成具有丰润灵活,俊秀挺拔,藏筋抱骨的独特艺术风格,成就可以比肩当世著名书家祝允明、文徵明。

其诗词散文,个性鲜明,感慨怀才不遇,讽刺世俗时弊,具有相当高的成就,有《六如居士全集》。

他的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
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

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

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

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

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

唐寅足迹遍布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

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

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

唐寅在拜周臣为师后,主要是宗南宋院体,但其画有时也有与沈、文画风相近的作品,如《南游图》。

这是唐寅三十六岁时当琴士杨季静离开苏州时赠送给他的。

唐寅擅长写意花鸟,活泼洒脱、生趣盎然而又富于真实感。

传说唐寅所作的《鸦阵图》挂在家中,有一天有数千只乌鸦纵横盘旋在屋顶,恍若酣战,堪称奇绝。

唐寅花鸟画的代表作是《枯槎鸲鹆图》。

其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

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鸣,
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

秃笔点叶,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上的老叶画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

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

”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

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