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史第一章

合集下载

西方文明史chapter 1

西方文明史chapter 1
i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of the potter’s wheel use of metal ox yoke sail




results: improved transportation promoted trade food supply became more reliable village life expanded, and the population increased families that acquired wealth gained a higher social status and became village leaders religion grew more formal Neolithic society was growing more organized and complex, it was on the threshold of civilization.
Prehistory
The Paleolithic Age, or Old Stone Age, began in East Africa nearly 3 million years ago ended about 10,000 years ago Paleolithic ancestors’ action: lived as hunters and food gatherers not learned how to farm never established permanent villages always searched for new dwelling places
Law
The principal collection of laws in ancient Mesopotamia was the famous code of Hammurabi (c.1792-c.1750 B.C.), the Babylonian ruler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

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1.(填空)从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至公元前12世纪,在这一地区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并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文化),人们称之为(爱琴文化)。

由于这一区域文化的中心先后出现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因此又把它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2.(填空)公元前2世纪中叶,为了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的需要,旧约被翻译成希腊文,即(《七十子希腊译本》)3.(简答,应该不考)简述希伯来人的宗教-伦理思想:希伯来人的伦理道德是与其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的。

希伯来人认为他们是与上帝立约的民族,是上帝的“选民”,因而是一个特殊的民族,负有上帝赋予他们的责任-成为人类正义行为的典范。

他们认为,要履行与上帝的圣约和遵守戒律,就得正直、公正、仁慈、博爱,每个人都必须在道德上不断地自我完善。

第二章《西方古典文化的繁荣》1.(名解,应该考)《荷马史诗》:公元前8世纪的盲诗人荷马,把黑暗时代弹唱诗人的民歌、民谣和短诗等口头流传的诗歌整理编纂成《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即著名的《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迈锡尼时代晚期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反映了公元前11-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是研究希腊“黑暗时代”的珍贵史料,也是欧洲最早的文学著作,成为欧洲文学的渊源,在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填空)古代希腊有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3.(填空)埃斯库罗斯的作品:(《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三部曲》)等七部4.(填空)古代希腊的建筑艺术表现在他们的庙宇和公共建筑物上。

大量采用(柱廊)是这些建筑物的一大特点。

主要根据柱廊的柱子不同形式,古希腊建筑可分成(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三种形式。

5.(论述,应该不考)试论罗马法:古代罗马人制定了比较健全和完整的法律,法学理论也非常发达。

【复习】西方文化史

【复习】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第一讲文化与文明文化: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文字、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和宗教,等——区别于物质成果。

文明: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当我们提到西方文化,就必须提到它的源头:希腊和罗马。

其中,首先要讲的是希腊:它最早开始了欧洲文明。

爱琴海的黎明埃及文明开始于BC3500年;西亚文明开始于BC3500年。

地中海东岸、南岸的文明发展1000年后,在地中海中间的小岛屿上,开始了欧洲文明——爱琴文明。

19世纪以前,人们一般认为,希腊文明开始于荷马时代:即BC8—7世纪。

直到19世纪中期,学者们还认为荷马史诗只是神话传说。

但是,有一个商人改变了这种观点:他就是德国人HEINRICH SHLIMANN。

考古发现:施里曼7岁读荷马史诗,入迷了,信以为真。

他暗下决心:长大以后去寻找古代的战场——特洛伊。

14岁,做童工;19岁在欧洲——南美洲的船上做杂工。

1850年,往加里福尼亚淘金,赚了50万美圆。

之后,在克里米亚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中,贩卖军火。

从此,拥有巨额财富。

但是他放弃了经商,跑到土耳其去寻找特洛伊。

他认定西沙里克小山就是特洛伊。

于是,开始挖掘:1870年,雇佣120名工人,在山坡上开始挖掘。

发现这个遗址有九层。

他认为第七层就是荷马史诗中记载的特洛伊。

这样,战争的主战场就找到了:遗址里有大量黄金,和珍贵文物。

于是,西方人开始改变以前的观念:原来特洛伊战争是事实,而不是神话传说!惊人的发现。

接着,施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提供的线索,又来到迈锡尼和希腊大陆的其他地方挖掘。

果真,荷马史诗提到的城市确实存在过,被施里曼发现了。

1900年,SIR ARTHUR EVENS又发现了克里特岛上的一组古代建筑的遗址。

至此,真相大白:在BC8世纪之前,希腊南部已经存在着2个文明中心: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二者合称爱琴文明。

这下子,欧洲的文明史要重新写了:它提前了1000多年,与中华文明(BC21)差不多了。

西方文化史大纲

西方文化史大纲

《西方文化史》大纲(部分)第一章、西方文化的源头一、希伯来文化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古代);希伯来文化成就(宗教、圣经及其影响、先知与先知思想、线性直进的历史观、浓缩现代意识的人文主义文明)二、希腊文化希腊古典哲学的宗教特性和理性超越;希腊宗教和人文精神;希腊城邦政治文化;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的选择;希腊文化的精神三、罗马文化罗马法;罗马共和宪政及其影响(政权结构、权力制衡、罗马共和宪政的评价和影响);罗马英雄主义;罗马文化的现实主义;罗马民族精神;四、日耳曼文化日耳曼人的历史(古代);日耳曼文化的若干特征(好战、忠诚、掠夺与荣誉、礼物交换、回报观念、习惯法);欧洲文化中的古代日耳曼因素第二章、西方中世纪文化关于中世纪历史的三种观点(黑暗论、优雅论、分段论);中世纪所孕育的新事物(银行、大学议会制、哥特式艺术等)一、历史概观早期动荡(5-8世纪);封建制形成(8-11世纪);美丽的中世纪(12世纪);危机(14世纪-15世纪)二、中世纪早期的西方文化1、西欧社会转型与文化整合: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与罗马、基督教与日耳曼、罗马与日耳曼的融合;中世纪早期日耳曼接受罗马文化;中期法兰克王国为三种文化融合的典范。

2、5-8世纪的西方文化成就:哲学;史学;艺术;文学3、加洛林文艺复兴:教育;主要学者;新字体的开创;建筑与艺术;历史地位4、拜占庭文明及其对欧洲的影响: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拜占庭文明的成就(政治、法律、文化、宗教);拜占庭文明对欧洲的作用(文化、政治、宗教、艺术)。

三、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会1、教皇制的形成及东西教会的分治:教皇制(主教—大主教—罗马主教—准政府职能—利奥一世);教皇国;东西教会分治(利奥九世的改革以及分治)。

2、隐修制度改革:本尼狄克院规;克吕尼运动;卡尔西都修会和西多修会;托钵修会(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隐修制度的世界性(婆罗门教的修行、佛教的修行、道教的修行等)及其共同起因3、基督教的基本观念和礼仪:教义;七种礼仪4、教会法:教会法发展历程(罗马晚期——1917年《天主教教会法典》);教会法的内容和意义5、教会的历史作用:整合西欧的社会文化四、西欧12世纪文艺复兴复兴的原因;大学的兴起;古典著作的翻译与介绍;罗马法的复兴;神学与经院哲学的繁荣;基督教艺术的新进展;文学领域的新突破;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五、议会制度在西欧的成长英国议会:形成历程(盎格鲁撒克逊源头、封建制对远古习惯的改造、大宪章、牛津条例、西蒙国会、模范国会);议会的发展(14-15世纪)第三章、中世纪的危机与西方文化的转型一、社会的混乱:瘟疫;天灾;战争二、教会的没落:教皇与法国的冲突;对教皇权力的批判;教会的分裂与内乱;托马斯·阿奎那理论的破产;14世纪的异端三、中世纪的历史遗产四、文艺复兴——向近代过渡文艺复兴的概念理解;文艺复兴概述1、文艺复兴的世界观:城市人文主义(人的尊严、世俗主义)、君主人文主义、共和人文主义、圣经人文主义2、北方的人文主义:人本、人欲观;圣经人文主义思想;国家人文主义;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源头;乔托开创的伟大成就;锡埃纳学派;15世纪早期佛罗伦萨新艺术的高涨;全盛时期的意大利艺术4、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教5、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

第一章古希腊文明一、概述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

特色:人性的舒展、理性的升华、民主的弘扬、开放的拓展二、文学1、神话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并为诸神编制了丰富多彩的神话,而这些神话便成为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的体裁。

希腊神话培养了灿烂的文学艺术,成为后来欧洲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

内容:前奥林帕斯神系特色:神人同形同性(他们认为神是人最完美的体观,神不但具有人的形象,而且具有人的感情和经历。

) 12位提坦巨神:众神之父,雷电之神宙斯;婚姻女神赫拉;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农业女神徳墨忒尔;战神阿瑞斯;火神赫怀斯托斯;商旅神赫尔墨斯;灶神赫斯提亚。

2、史诗——《荷马史诗》:1)内容:由《伊利亚特》和《奥德塞》组成。

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史诗不仅是希腊人从野蛮过渡到文明这一时代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研究希腊上古史的重要文献。

2)成就:a:人本观念继续升华b:史料价值——政治、经济、文化c:艺术价值——结构:倒叙法人物:人物塑造饱满、成功风格:各具特色语言:优美丰富、比喻奇特3)“荷马问题”:作者是谁的问题。

4)意义:史料价值:史诗中社会关系、铁器、奴隶制情况,表明当时希腊从原始社会过渡为阶级社会文学价值: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用希腊奥尼亚方言写成,艺术性强,欧洲学生文学必修课。

文艺复兴先驱但丁称荷马为“诗人之王”宗教意义:对希腊神话的整理和系统化有重要作用(人神两条线索),反映了希腊宗教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氏族崇拜转向人格崇拜社会意义:对希腊人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

5)局限:具有一定的神命论色彩;具有一定的贵族气息3、诗歌与寓言抒情诗——萨福(前612——?)被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古希腊最著名的是《伊索寓言》包括《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

文字简练、内容生动,比喻恰当,富有思想性。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是从古希腊文化讲起的,涉及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等。

图书目录:序言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一、欧洲史前文化二、爱琴文化三、古代近东文化四、希伯来文化第二章西方古典文化的繁荣一、早期希腊文化二、希腊古典时代文化的繁荣三、希腊化时代的东西文化融合四、罗马古典文化五、古典文化的衰落与基督教文化的兴起第三章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化一、中世纪早期的西方文化二、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三、西欧12世纪文化复兴四、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生活与习俗第四章西方文化的近代化转型一、中世纪文明的衰落二、文艺复兴运动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就四、宗教改革运动五、西方文化的扩张第五章近代西方启蒙文化一、17、18世纪的西方社会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三、近代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四、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和史学五、17、18世纪的西方艺术第六章工业化时代的西方文化一、科技发明与工业化社会二、工业化时期的西方思想三、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西方两大文学主流四、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五、流派纷呈的19世纪西方绘画第七章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化一、20世纪前期科学与技术的大发展二、重“内省”和重“实证”的哲学思想三、经世致用:经济学的发展四、怪诞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五、顺流而变的西方社会科学第八章战后西方文化一、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二、当代西方的哲学思潮三、变革中的史学与社会学四、凯恩斯以后的西方经济学五、战后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六、战后的西方艺术附录:附录一参考书目附录二世界文化史大事年表。

西方文化史复习必备重点

西方文化史复习必备重点

第一章原始人类文化1.种族:又称做人种,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人类向各地分散的同时,逐步产生了种族上的差异,出现了各自在肤色、毛发和脸型上的显著差异。

人类学家把现代人划分为三大人种。

即蒙古利亚人种(黄色人种)、欧罗巴人种(白色人种)和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

2、崇拜:早期宗教表现出来的形式有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态之一。

原始宗教崇拜带有很强的礼仪性质。

图腾是指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动物、植物或其他物品。

原始人把某种在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当作自己的亲属,认为它和自己有着共同的血缘,或者认为自己氏族的一切成员都起源于它。

除自然崇拜外,原始人还有祖先崇拜、死人崇拜和生殖崇拜等等宗教观念。

生殖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风习。

它是原始先民追求幸福、希望事业兴旺发达的一种表示。

所谓生殖崇拜,就是对生物界繁殖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

主要部位包括:生殖器、乳房、臀部。

3.楔形文字: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

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

4.两河流域: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

两河流域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也可以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地区,南部为苏美尔地区。

河流定期泛滥,给沿岸带来适于农耕的土地,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

5.《汉莫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莫拉比颁布的法典。

汉莫拉比法典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1901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于伊朗苏萨古城。

法典由序言、正文(共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特点:1.它明显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奴隶制的私有制;2.法典还保存某些习惯法残余,例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原则;3.从现代意义上说,汉谟拉比法典并未区分公法、私法(民法)和刑法,诸法合一,法律条例既从民法角度也从刑法角度来确定。

西方文化史第一章

西方文化史第一章

马略和他领导的属于贫民阶层的士兵
(四) 恺撒与奥古斯都
屋 大 维
恺撒
• 频繁发生的内战令罗马人怨声载道,他们呼唤 着一个强有力的“英白来多”来取代元老院。 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帝国就应运而生了。 • 在屋大维执政的40多年时间里,他虽然没有公 开称帝,而是谦虚地自称为“第一公民”,但 是他却已经在共和国的旧瓶中装上了专制主义 的新酒。
灵 肉 结 合 的 纯 净 之 美
三、希腊城邦文化的衰落
(一)雅典民主的蜕变
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开始悄 悄地破坏希腊城邦的分离主义原则,而不久 以后继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则敲响了分离主 义的丧钟。
希波战争局势图
伯罗奔尼撒战争局势图
• 雅典民主制的精神实质已经随着雅典帝国的扩张 过程而丧失殆尽,因此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回光 返照的民主制只是一种徒具其表的历史闹剧而已。
(三)希腊喜剧的“后现代”意 义
阿 里 斯 多 芬
• 雅典的喜剧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与解构神圣、讥讽时弊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阿里斯多芬在一些剧作对江河日下的雅 典民主制进行了无情的针砭。 • 从悲剧到喜剧的转化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演变,即从一种崇 高典雅的整体主义和本质主义向自由散漫的个人主义和现 象主义的演变,从普遍性的“命运”向个体性的自我意识 的演变。而这种时代精神的演变恰恰揭示了从希腊城邦时 代从希腊化时代转化的文化实质
荷 马 雕 像
(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 诗”
“系统叙事诗”是古希腊史诗之一,以神话和英雄传说 为内容,盛行于荷马和赫西俄德之后的时期(约公元前 7—6世纪),这些叙事诗将分散凌乱的希腊民间神话传 说联系为彼此相关的有机体系,并且填补和充实了荷马 史诗和赫西俄德作品的空缺。
第二节 希腊城邦文化

西方文化史(1-3章)

西方文化史(1-3章)

• 建立了影响至为深远的、西方自由主义思 潮的“源代码”——社会契约论。彻底摧 毁了“君权神授”,奠定现代宪政国家的 基因。在思想领域,卢梭对“人类不平等 的起源”和“社会进步是否意味文化和道 德进步”的思考发人深省,最早批判了私 有制,认为后者是万恶之源;否定了社会 单一进化论的思想。 • 孟德斯鸠则借助《论法的精神》奠定 西方社会“三权分立”的原则,体现对权 力的高度警惕。

如果说文艺复兴以人性反对神性、以 人权反对神权、以今世反对来世,那么宗 教改革则以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为代 表,掀起了一场民族宗教独立的运动。马 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借修建圣彼得大教 堂为名征收十一税,也反对宗教向犯罪的 人收费发放“释罪符”,写出《九十五条 论纲》,向罗马教廷发难,指出教庭贪敛 钱财,违背上帝的旨意;人与上帝的沟通, 也未必需要教士这个中介,人人皆可直接 与上帝沟通。
3、“三大思潮” 自由主义思潮:政治自由主义、经济自由 主义和文化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思潮:维系社会传统、改良渐进、 温和变革 激进主义思潮:彻底革命,崇尚暴力,政 治浪漫主义和乌托邦 4、“四大哲学”:机械唯物论、辩证唯物 论、客观唯心论、主观唯心论 5、“五大关键词”:契约、理性、宪政、 个性、博爱
第四章 启蒙运动

欧洲十八世纪最主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代表人物有法国伏尔泰、卢梭、狄德罗、 达朗贝尔、孟德斯鸠等人。伏尔泰是旗手 和领袖,卢梭则深得人心,成为时尚人物, 狄德罗则知识渊博,成为“百科全书派” 的代表人物。 • “启蒙”,开启的就是封建主义和宗教迷 信的“蒙”,所以思想家们的主要武器就 是“理性”和“常识”(bon sens,common sense)
• 古希腊的文化成就是一个奇迹:其 成就之高、涉及领域之光、对后世 影响之大独一无二。马克思称希腊 人为“正常的儿童”,也难免“欧 洲中心主义”的嫌疑,还称其艺术 仍是“后人不可企及的典范”。

西方文化史笔记(精华版)

西方文化史笔记(精华版)

西方文化史笔记序言西方文化:在这里指发端于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的那一支文化,以后这只文化再欧洲地区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演变,近代以后又传播到其他洲,最后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区。

西方文化演变主线:古希腊罗马文化(受两河流域文化,希伯来文化,古埃及文化影响)形成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并在欧洲传播)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20世纪西方文化圈中心:北美和西欧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公元前3000年爱琴文化(奴隶制) 现代西方文化源头基于爱琴文化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现代西方文化“基石”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文化,尤其希伯来文化对现代西方文化影响深远古代希伯来人,希腊人并称西方文化的精神先祖一、欧洲史前文化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历史之前的原始时代史前文化:通过考古文物所了解到的史前原始人类所创造的文化1、旧石器文化欧洲最早人类用火遗迹法国马赛埃卡斯直立人(距今40-50万年)德国海德堡人,匈牙利古匈牙利人主要文化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代表性工具是燧石结核打制而成的手斧克拉克当文化:工具以石片为主,包括砍砸器,削刮物和尖状物早期智人(距今20-30万年)尼安德特人主要文化莫斯特文化:以细小尖状器和单边刮削器为代表,埋葬死者习俗晚期智人(距今4-5万年)克罗马农人现代欧洲白种人祖先主要文化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德林文化使用工具石器,骨针,鱼钩,鱼镖,投矛丧葬习俗埋葬死者,随葬武器和工具,尸体染色,双手交叉放于胸前,有宗教仪式性岩画艺术克罗马农人文化的突出成就(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拉斯科洞穴岩画)雕刻艺术骨,角,石头小型妇女像“持角杯的少女”(也称“洛塞尔的维纳斯”)2、中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法国阿尔齐文化:石镞,骨镞,带倒刺骨制鱼叉北欧马格尔莫斯文化:几何形状的细石器和各种鱼叉、鱼钩他们过着渔猎生活,驯养狗3、新石器文化:主要特征是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家畜驯养和定居农业的出现欧洲最早农业定居居民移址在南欧狄萨莉亚:建筑物,长方形房舍,石斧刀片,骨针、锥、穿孔器,黑褐红几何图陶器,碾子和石研表明农业出现狄米尼:新石器时代晚期居民点,卫墙,按计划建造的村落克诺索斯:氏族生活,共同祖先,共同经济克里特岛:陶器,有图案。

西方文化史 第一章

西方文化史 第一章

林新制作
22
阿摩利人
汉谟拉比王因此不无 自豪地自称是“强大之王 ,巴比伦之王,阿穆鲁全 国之王,苏美尔和阿卡德 之王及世界四方之王”。 汉谟拉比本人由于其制定 的《汉谟拉比法典》更是 永垂青史。
林新制作
23
亚述帝国
公元前10世纪末,在两河流域存在 了近千年的亚述王国开始崛起,经 过数百年的连续征战、掠夺、扩张 ,确立了其霸主地位,其领土范围 不仅包括整个两河流域,还北达乌 拉尔图,西达地中海沿岸诸国,西 南达埃及。
林新制作
5
在探索人类文明起因的诸理论中,地理 气候决定论”似乎在解释两河流域文明 的兴起方面颇具说服力。
各种研究表明,两河流域的文明是由人 工灌溉工程培育出来的 。
林新制作
6
城邦在两河流域的出现为一种以城市为中 心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贸易作为经济的原动力,它的发展也成为 该地区城市生活和文明发展中一个至关重 要的因素。
林新制作
14
• 苏美尔人创造出的社会具有 (在当时条件下的)公正、 稳定、繁荣和多彩的文明特 征。其社会生活样式成为后 人憧憬的目标。她所留下的 丰富文明遗产为该地区的所 有民族,无论是友邦还是仇 敌,吸纳和继承。
苏美尔人
林新制作
15
苏美尔最有创见的 国王是在乌尔第一王朝 (约公元前2700年) 当政的吉尔伽美什。他 因其不凡的生平和业绩 成为著名的《吉尔伽美 什》史诗中的主人公和 不朽的英雄。
林新制作
44
文学
《吉尔迦美什》起源于苏美尔时代, 经历代传诵,最终成文于公元前2000 多年前,是世界上迄今已发现史诗中 最古老的一部 ,描写的是一位人类英 雄在一个受到不可避免自然法则支配 的世界上的冒险经历和追求的故事 , 《吉尔伽美什》一经发现就被视为两 河流域文学的最高成就 ,从时间上看 ,《吉尔伽美什》比欧洲著名的《荷 马史诗》要早1000多年 。

西方文化史重点知识(考点 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史重点知识(考点 名词解释)

第三部分《西方文化史》1-4章考点+名词解释第一章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最初的奴隶制文明、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爱琴文化◆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西方文化的精神祖先:古代希伯来人、古代希腊人一.一.欧洲史前文化(一)(一)旧石器文化1. 1.早期文化有三个: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克拉克文化2. 2.阿布维利—阿舍利文化代表工具:手斧3. 3.克拉克文化代表工具:石片4. 4.欧洲最早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尼安德特人化石5. 5.尼安德特人创造的文化:莫斯特文化6. 6.欧洲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现代欧洲白种人的祖先)7.7.晚期智人阶段主要文化: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德林文化8.8.克罗马农人最突出的文化成就:岩画艺术(多以动物为题材)代表作: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西班牙)拉斯科洞穴岩画(法)最早的雕刻:“持角杯的少女”(也称“洛塞尔的维纳斯”)(二)(二)新石器文化1. 1.欧洲中石器文化的代表:阿齐尔文化(法)、马格尔莫斯文化(北欧)2. 2.阿齐尔文化主要工具:石镞、骨镞、骨质鱼叉3. 3.马格尔莫斯文化:鱼叉、鱼钩------渔猎生活4. 4.新石器文化主要特征: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家畜驯养和定居农业的出现5. 5.欧洲最早的农业居民遗址在:南欧6. 6.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克里特岛进入青铜时代二.二.爱琴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一)(一)爱琴文化的发现◆发现者:亨利•谢里曼(德)阿瑟•伊文斯(英):发现米诺斯王宫(二)(二)克里特文化(前2600---前1250)1. 1.早期爱琴海非希腊语居民(创造早期爱琴文化):皮拉斯吉人、卡里亚人或勒列吉人2. 2.克里特岛最为强大的奴隶制小国:米诺斯王朝3. 3.克里特重要雕刻品:石雕(“斗士杯”和“军官杯”);克里特人有斗牛的习俗4. 4.米诺斯王朝书写形式:从图形符号发展为线形音节文字(线形文字A)5. 5.克里特人是海上民族,航海业发达;克里特文化兼具海洋性和开放性(三)(三)迈锡尼文化1. 1.迈锡尼文化的创造者:阿该亚人2. 2.阿该亚人创造了另一种泥板文书:线形文字B3. 3.表明迈锡尼社会进入奴隶制阶段的是:线形文字B里有关奴隶的字样4. 4.特洛伊战争时间:前12世纪初5. 5.以爱琴社会为题材的著作:《荷马史诗》,对于希腊精神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三.古代近东文化古代近东居民:美索不达米亚各族、埃及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一)(一)自然环境与古代近东文化1. 1.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造就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孕育埃及2. 2.“尼罗河的赠礼”:埃及“肥沃的新月地带”:两河流域包括巴勒斯坦3. 3.古代埃及与美索布达米亚地区都经历了由城邦走向统一的过程,形成了奴隶制神权统治,王权与法律均来自神授4. 4.埃及文化:单一发展进程5. 5.两河流域最早奴隶制文明创造者:苏美尔人6. 6.古代埃及人发明了:太阳历(二)(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以苏美尔文化为基础,由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发展而来)1. 1.阿摩利人的古巴比伦王国,亚述人的亚述帝国以及迦勒底人的新巴比伦王国先后统治美索不达米亚地区2. 2.前3000年:苏美尔人开始使用楔形文字3. 3.最初的学校出现在:苏美尔4. 4.亚述学:通过楔形文字来研究两河流域历史文化5. 5.美索不达米亚最著名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6. 6.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宗教观:多神信仰、神的人格化、灵魂不死观7.7.古巴比伦珍贵遗产:《汉谟拉比法典》(共282条),保留了原始的“同态复仇”习惯法8.8.《汉谟拉比法典》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其进步意义:1)以成文法的形式使古巴比伦社会人人有法可依2)规定了明确的诉讼程序9.9.美索不达米亚建筑杰出代表:“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七级大庙塔”10.10.几何学:巴比伦人运用勾股定理11.11.代数学:巴比伦人使用十进位与六十进位制12.12.古巴比伦人制定太阴历13.13.今天历法中星期制度的来历:每周七天,即日、月、水、火、木、金、土(三)(三)古代埃及文化1. 1.象形文字的发明者:古代埃及人2. 2.使文字开始具有抽象含义的是:表意符号的出现3. 3.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三个部分构成:表形、表意、表音4. 4.字母文字的创造者:腓尼基人5. 5.埃及学诞生的标志:1882年商博良(法)释读象形文字6. 6.古代埃及人最初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7.7.埃及法老被视为太阳神的化身,又被称为太阳神之子,其权力来自神授8.8.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创作:《阿顿颂诗》9.9.古代埃及著名诗歌:《打谷歌》《阿顿颂诗》10.10.古代埃及最著名的箴言《伊浦味箴言》11.11.古代埃及著名建筑:金字塔、“迷宫”、底比斯的阿蒙神庙12.12.古代埃及雕塑代表:狮身人面像、涅菲尔提提王后像(阿玛尔纳艺术)13.13.数学成就:埃及人应用十进位法、求出圆周率3.1614.14.天文成就: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四)(四)古代近东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1. 1.古代近东文化包括: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埃及文化2. 2.西方文化的两大精神祖先:希腊人、希伯来人3. 3.《旧约圣经》中“通天塔”的原型:巴比伦城的七级大庙塔4. 4.古代希腊字母:由腓尼基字母发展而来,腓尼基字母(22个)是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希腊字母后来发展成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5. 5.希腊雕像考罗斯:具有埃及人的气质6. 6.埃及的《阿顿颂诗》影响了《旧约圣经》的《诗篇》7.7.前45年,朱里亚.凯撒在埃及立法的基础上制定“朱里亚历”(“儒略历”),在罗马推行8.8.16C末,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制定“格里高利历”(今天通行世界的“公历”)9.9.数学方面,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继承古代埃及几何学四.四.希伯来文化希伯来宗教伦理思想成为现代西方宗教和伦理思想的主要源泉,希伯来人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始祖之一(一)(一)希伯来人与犹太教1. 1.希伯来人宗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摩西十诫”2. 2.所罗门死后,希伯来人国家分裂为:以撒玛利亚为都城的以色列(北部)以耶路撒冷为都城的犹太(南部)3.著名先知以西结极大发展了犹太教,增加了救世主(弥赛亚)4.犹太人宗教与社会生活的中心:犹太会堂5.犹太教分裂出的教派:法利赛派、撒都该派、艾塞尼派6.研究古代希伯来人宗教与历史的珍贵资料:《死海古卷》7.犹太教思想成为基督教主体思想,其经典构成了基督教的《旧约圣经》8.以色列及散居各地的犹太人的名族语言:希伯来语(二)(二)《旧约圣经》(犹太教的经典)1. 1.《旧约圣经》共39卷,由法律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组成2. 2.旧约的主题和核心:“法律书”,在旧约中地位最高,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名数记》《申命记》(为摩西所传,又称《摩西五经》)3. 3.“先知书”地位次于“法律书”,从希伯来人建国至新巴比伦征服犹太王国这段时间的历史记载和先知言行录4. 4.“圣录”的地位次于“先知书”,内容包括“巴比伦囚徒”至波斯统治时期的犹太历史和诗篇5. 5.《七十子希腊译本》:被翻译成希腊文的旧约,比希伯来文经典多出一部分经卷,人们把没有争议的经卷称为“正典”,有争议的称为“后典”(三)(三)希伯来人的宗教---伦理思想1. 1.犹太教宗教思想的特点:1)坚持一神论,只有雅赫维才是唯一真神2)契约观念3)注重戒律,如摩西十戒4)弥赛亚和天国观念第二章第二章西方古典文化的繁荣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是希腊古典文化的精髓,造就了西方文化中的古典传统。

西方文化概论 第一章

西方文化概论 第一章
第三,从历史主义观念来看,西方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 时期有不同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扩张与变化。
西方文化是从地中海地区的古代罗马起源,但是在中世纪,西方 文化中心转移到西欧,范围也加以扩大。西欧不是纯粹地理上的 概念,地理学的西欧只包括英国等7国,我们所说的西欧是文化 意义上的西欧,除了英法等地理学的西欧国家外,还包括北欧的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欧与南欧以及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 萄牙等国,这是一个大的西欧文化概念,也就是所谓的大西洋文 化圈。
第四,由于欧洲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各国之间历史交往频 繁。所以欧洲历史上就有相当多共同的社会组织,使欧洲各国之 间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从罗马帝国开始, 欧洲大多数地区就处于大一统的制度之下。以后虽然历经沧桑, 欧洲建立了多种经济、政治的共同组织,研究这些组织是了解西 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其中最重要的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 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成立于1949年4月4日,成立 大会在华盛顿召开,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成立时有美国与西欧、 北欧的16个国家,宗旨是“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
第一节 欧洲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欧洲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组织
欧洲是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西方文明发源于欧洲并且在 欧洲完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进化,所以通常人们以欧洲来作为西 方文明的原生地。
欧洲在西语中名为欧罗巴(Europe),是与亚洲连为一体的大陆。 大约在中新世,由于地壳的运动,使得欧洲大陆与美洲之间断裂, 纽芬兰与爱尔兰以北的地区,原本是与欧洲大陆和格陵兰联结在 一起的,从这时开始分离,大西洋的出现隔断了旧大陆,形成了 新大陆。
瑙河到斯维瓦河,再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南北方向,其范围包 括了整个大西洋地区,这一地区有比较相近的人文社会与生活习 俗。大约从12世纪到16世纪前后,西方文明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 移到了西欧地区,以西欧国家为中心,取代了地中海地区国家的 领先地位,建立起大西洋文化,原地中海国家也逐渐融入大西洋 文化。西欧地区气候相对温暖,交通便利,工业化之后与北美洲 一起成为世界经济发达地区。

西方文化史课件word文档

西方文化史课件word文档

西方文化史“西方文化”是指发端于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的那一支文化,以后这支文化在欧洲地区得到充分发展与演变,近代以后有传播到其他洲,最后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区。

“西方文化史”即西方文化发生与演变的历史。

(西欧、北美)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欧洲于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在南欧的爱琴海地区出现了最初的奴隶制文明——爱琴文化,它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

❖在爱琴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

❖现代西方文化是掺杂了大量其他民族文化因素后形成的一种新文化。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

希伯来-犹太文化)一、欧洲史前文化❖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的原始时代。

我们通过考古文物所了解到的史前原始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称为史前文化。

❖旧石器文化(时间、代表性的文化)❖新石器文化(主要特征、代表性的文化)二、爱琴文化❖从公元前3000年代的后半期到公元前12世纪,爱琴海区域(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并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文化,即爱琴文化,亦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爱琴文化的发现:(德)亨利·谢里曼、(英)阿瑟·伊文斯❖克里特文化❖迈锡尼文化克里特文化❖时间: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250年,约1350年。

❖分期:1、早期——公元前2600-前2000年;铜器青铜器,原始公社制逐步解体;陶器2、中期——公元前2000年-前15世纪末;奴隶制国家,米诺斯王朝(前1700-前1450);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陶器、青铜器、石器;线形文字A;宗教活动;航海业发达3、后期——前15世纪末-前1250年;衰落。

爱琴文化由以克里特文化为主转入以迈锡尼文化为主的时期。

迈锡尼文化❖文化中心:迈锡尼、梯伦、派罗斯❖特点:建筑;坟墓;线形文字B;贸易发达❖爱琴社会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航海技术,为古希腊人所继承。

壁画和雕刻艺术、建筑方法到希腊古典时代得到了广泛发展。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第一章魅力永恒的古希腊文化1、幸福与快乐的人生理想,以及对人本主义与理性精神的不懈追求是希腊文化的最根本特征。

《伊利亚特》2、《荷马史诗》各24卷《奥德赛》3、史诗产生于蚊子伤胃形成以前的神话时期,多以缘故的英雄传说为内容,结构完整,气势恢宏,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

一、希腊的神话传说希腊神话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历史摇篮和精神源泉(一)希腊神话谱系的主要内容其集中记录希腊神话的作品,是诗人希西阿德的《神谱》1、创世神话按照古希腊人的说法,最初的宇宙是混沌(Chaos,最古老的神)一片,然后才分为天、地和水,正是从其中分出大地女神盖娅(Gaia),盖娅是万物和众神之源,她从自身生出了天神乌拉诺斯(Vranus),乌拉诺斯与盖娅结合,生下十二巨神,六男六女,三个独眼巨怪和三个百手巨怪。

盖娅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因为她掌握着命运的秘密,拥有无敌的语言和神示。

2、希腊神话中的十二主神宙斯、赫拉、波塞冬、哈迪斯、阿波罗、雅典娜、阿芙洛狄忒、赫尔墨斯、阿瑞斯、赫菲斯托斯、阿耳忒弥斯、德墨忒尔(1)宙斯(Zeus)A、是奥林匹斯山第三代神,他是克洛诺斯和瑞亚的儿子B、是希腊神话中地位最高的天神,他驾驭和统治整个宇宙(2)波塞冬(Poseidon)是海神,宙斯的哥哥,是一切与大海有关的职业的主神,是海员、渔夫的保护神(3)阿波罗(Apollo)是太阳神、光明之神,是宙斯和提坦女神勒托之子(4)雅典娜(Athena)是宙斯和墨提斯的女儿,是智慧女神,雅典娜是希腊人文明的象征,体现了社会的进步,“雅典”就是以女神的名字命名的,她把“世界第一枝橄榄枝”献给了爱好和平的雅典人,这也是全人类最需要的东西。

3、普罗米修斯与人类普罗米修斯是宙斯的堂兄,伊阿珀托斯之子(1)盗取天火(2)潘多拉的盒子4、希腊神话的其它传说及其他诸神(1)阿芙洛狄忒——罗马神话中的美神维纳斯(爱神)(2)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3)赫拉克勒斯和十二伟绩(4)雅典国王忒修斯(5)十二星座传说(二)希腊神话传说的特点希腊神话的根本特征是神人同形、同性,即神的拟人化(1)希腊诸神具有强烈的世俗性(2)希腊诸神表现出强烈的人本色彩(3)希腊神话富于深刻的哲理性(乐观主义、利己主义)(4)希腊神话带有原始崇拜(自然、图腾)的痕迹(三)希腊神话传说的价值1、古希腊神话传说表现了其真实的思想感性和精神境界,为后人探索古希腊文化的神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对整个西方文化都有很大的奠基作用2、以希腊神话为基础,产生了大量流传千古的文学杰作3、希腊神话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也影响到其它领域(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心想事成”)4、希腊神话还深刻的影响了欧洲语言的词汇二、希腊的建筑和雕刻艺术(一)希腊的建筑艺术——神庙建筑1、多利亚式——帕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善,最灿烂的建筑之一特点:粗壮简单的外表具有阳刚之气,展示了粗犷纯朴的多利亚民风和庄严典雅的风格,是希腊神庙的主要形式,以帕特农神庙为代表。

西方文化史课程提纲

西方文化史课程提纲

西方文化史课程提纲第一章——第三章古希腊文化一、爱琴文明的发现二、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文字三、克里特迷宫四、希腊字母、荷马史诗、《伊索寓言》五、希腊神话六、希腊剧场、奥林匹克运动会七、《掷铁饼者》、《美神阿芙洛狄特》、《垂死的高卢人》、《拉奥孔群雕》、《米洛斯的维纳斯》八、勾股定理、希波克拉底、希腊三大悲剧家、阿里斯托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古希腊三种柱式、牧歌、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第四章古罗马文化一、罗马建城的传说二、罗马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关系三、卢克来修、西塞罗、凯撒(文化方面)、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波里比阿、李维、塔西陀、普鲁塔克、托勒密、《金驴记》四、拉丁字母、万神殿、凯旋门、科罗西姆大剧场、图拉真纪念柱第五章中世纪文化一、基督教的起源、基本教义二、东西方教会的分裂三、教父学与经院哲学四、托马斯·阿奎那(略)五、中世纪的教育及大学学位制度六、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七、中世纪艺术的特征第六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二、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伊拉斯莫、拉伯雷、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培根、日心说第七章欧洲宗教改革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二、新教的教义、加尔文的预定论第八章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化一、启蒙运动的社会背景二、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三、社会契约论(略)、分权理论(略)、百科全书派四、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五、鲁本斯与《劫夺吕西普的女儿》、华多与《舟发西苔岛》六、笛福、莱辛、歌德、伦勃朗、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u 最初的奴隶制文明、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爱琴文化u 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希腊—罗马古典文化u 西方文化的精神祖先:古代希伯来人、古代希腊人一.欧洲史前文化(一)旧石器文化1. 早期文化有三个: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克拉克文化2. 阿布维利—阿舍利文化代表工具:手斧3. 克拉克文化代表工具:石片4. 欧洲最早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尼安德特人化石5. 尼安德特人创造的文化:莫斯特文化6. 欧洲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现代欧洲白种人的祖先)7. 晚期智人阶段主要文化: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德林文化8. 克罗马农人最突出的文化成就:岩画艺术(多以动物为题材)代表作: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西班牙)拉斯科洞穴岩画(法)最早的雕刻:“持角杯的少女”(也称“洛塞尔的维纳斯”)(二)新石器文化1. 欧洲中石器文化的代表:阿齐尔文化(法)、马格尔莫斯文化(北欧)2. 阿齐尔文化主要工具:石镞、骨镞、骨质鱼叉3. 马格尔莫斯文化:鱼叉、鱼钩------渔猎生活4. 新石器文化主要特征: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家畜驯养和定居农业的出现5. 欧洲最早的农业居民遗址在:南欧6. 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克里特岛进入青铜时代二.爱琴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一)爱琴文化的发现u 发现者:亨利•谢里曼(德)阿瑟•伊文斯(英):发现米诺斯王宫(二)克里特文化(前2600---前1250)1. 早期爱琴海非希腊语居民(创造早期爱琴文化):皮拉斯吉人、卡里亚人或勒列吉人2. 克里特岛最为强大的奴隶制小国:米诺斯王朝3. 克里特重要雕刻品:石雕(“斗士杯”和“军官杯”);克里特人有斗牛的习俗4. 米诺斯王朝书写形式:从图形符号发展为线形音节文字(线形文字A)5. 克里特人是海上民族,航海业发达;克里特文化兼具海洋性和开放性(三)迈锡尼文化1. 迈锡尼文化的创造者:阿该亚人2. 阿该亚人创造了另一种泥板文书:线形文字B3. 表明迈锡尼社会进入奴隶制阶段的是:线形文字B里有关奴隶的字样4. 特洛伊战争时间:前12世纪初5. 以爱琴社会为题材的著作:《荷马史诗》,对于希腊精神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古代近东文化u 古代近东居民:美索不达米亚各族、埃及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一)自然环境与古代近东文化1.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造就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孕育埃及2. “尼罗河的赠礼”:埃及“肥沃的新月地带”:两河流域包括巴勒斯坦3. 古代埃及与美索布达米亚地区都经历了由城邦走向统一的过程,形成了奴隶制神权统治,王权与法律均来自神授4. 埃及文化:单一发展进程5. 两河流域最早奴隶制文明创造者:苏美尔人6. 古代埃及人发明了:太阳历(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以苏美尔文化为基础,由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发展而来)。

西方文化史第一章古希腊时代的文化

西方文化史第一章古希腊时代的文化
第一章 西方文化的起源 The origin of Western culture
•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最重要、也最直接 的源头。古希腊人留下的众多文献、文物, 都说明了西方现代自由平等观念、民主制 度、科学精神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古希文 腊的学和艺术也同样是后来西方文学、艺 术的灵感源泉之一。
格奥尔格· 威廉· 弗里德里 希· 黑格尔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是德国古 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他曾经说:一提到希腊这 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 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 家园之感。” “One mentioned the name in Greek, in the educated European hearts, naturally give rise to a sense of home. ”
“The entire Western has always be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reek art, not only in the West, the Greeks created the plastic arts and even in a period of time permeates Chines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art "
(三)文字 Writing

克里特的文字经历了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两大发展阶段。象形 文字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有些符号也可能袭用了埃及的象形 文字。克里特文化盛期,线形文字在全岛通用,刻写文字的泥版文 书也日益增多。这种文字又称“线文A”,目前,“线文A”尚未释 读成功。
始终未能破译的线形文字A
• (二):建筑特点 • 1、城墙用巨石环山建 成,厚达五米,高八 米,与克里特王宫建 筑迥然有别。 • 2、城堡大门表现双狮 拱卫一柱,此即著名 的“狮子门”。 • 3、王宫楼层曲折,厅 房众多,喜用上粗下 细的圆柱。 • 4、按对称布局把中央 大厅放在首位,显示 了其希腊特色。

西方文论史第一章重点概述

西方文论史第一章重点概述

第一章古希腊的文艺理论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毕达哥拉斯主要思想:(1)基本哲学观念: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

(2)美是和谐的统一(3)两个宇宙的:“大宇宙”(天体)和“小宇宙”(人),两者都由数的和谐原则统辖2、赫拉克利特基本思想:(1)“火”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自然是由地、水、风、火四大元素组成,其中最大元素是火。

(2)艺术摹仿自然论(3)美是一种“和谐统一”,“和谐统一”是“互相排斥的东西的结合”。

侧重于运动和斗争,特别是强调内在的和谐。

3、德谟克利特基本思想:(1)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

(2)文艺摹仿自然,不是重复的再现自然,而是在自然的启发下根据人的需要,进行创造。

①文艺和美的对象的研究:文艺真实、对象是社会的人,是外形和内心统一的人。

②作家艺术家主观条件的研究:重视作家艺术家的天才、灵感和语言。

③文艺作品社会效果的研究:“快乐”说。

(对读者“有利”就会使他“快乐”,“有害”就会使他“不适”。

4、苏格拉底主要思想:(1)神学目的论(2)“艺术摹仿自然”,强调通过描写眼睛、姿态等外在的东西,表现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描绘出人物的“心境”、“品格”和“感情”。

(3)“功用”说。

一个事物的善恶美丑不在于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在于它和人的关系,即是否符合人的功利目的,如果某一事物能实现使用者的“目的”,就既是善的又是美的。

第二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1、理式论摹仿说(1)“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这种本体是由低向高的体系,最低的理式是具体事物事物理式,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善,是最高的神的化身。

(2)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

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壁画:在王宫中发现的壁画都已经支离破碎,经 过拼接,发现十分精美。画面色彩鲜艳,显得轻 松愉快、自由奔放。(看图〈奇迹〉26-27):斗 牛游戏,妇女送饮料。 • 这些壁画与西亚、埃及的严肃庄重不同。
• 宗教:不发达,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象样的庙宇, 只是在山顶上有一些祠堂,供祭祀之用。牛是牺 牲——在王宫中发现了大量牛头。也发现了一向 妇女像:专家们认为是女神,她可以带来丰收、 财富和多子多孙。(看图GREECE,22/ART, 118)
• 这2件陶器显示克里特人的艺术水平高。 • 除了陶器之外,在克里特还发现了青铜的角状杯 (看图GREECE,18)、石头制造的牛角(看图 〈奇迹〉25):显然,牛在克里特是一种神圣的 象征。如此精美的青铜器说明:此时他们的冶金 技术已经很发达。也说明:已经有了高高在上的 人:只有他们才用得起青铜器。
• 建筑:克里特文明的考古发现,当时的建筑技术 十分发达。在克诺索斯城市的王宫中,已经有多 层建筑,有楼梯,院子,居住区,作坊和接待室: 显示国家的活动和功能已经开始专业化。王宫内 的饮用水来自于10英里之外的山泉,此外还有盛 接雨水的储水池子。引人注目的是,宫内的卫生 设备十分先进:有精美的浴盆和冲水厕所——我 们知道,中国在接触西方文化以前,没有使用过 冲水厕所;而欧洲也是在10世纪后,才有冲水厕 所。
第一章 西方文化的起源
• 提到西方文化,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 自从近代以来,西方开始让东方恐惧,继而崇拜。 何以至此? • 因为,西方展示了它的威力和魅力:民主、工业 革命、先进的科技、枪炮、原子弹。五四运动时, 青年知识分子把德先生和赛先生奉为神灵。可见 西方对人类的贡献有多大! • 然而,当我们提到西方文化,就必须提到它的源 头:希腊和罗马。其中,首先要讲的是希腊:它 最早开始了欧洲文明。(看图:欧洲地图)
• 迷宫:王宫的结构很复杂,有1500多个房间,每 个房间以长廊、门厅、暗道、阶梯相连。可以说: 曲巷暗堂,千回百转。分合难辩,扑朔迷离。别 说外人,就是宫内人也很分别,一不小心也会走 错房间。(看图《奇迹》P22)这座宫殿被后来 的希腊人传的越来越神奇,最后被荷马写进了史 诗,称为“迷宫”。这个神话是:米诺斯王的妻 子疯狂地爱上了一头公牛,生下一个牛头人身的 怪物。国王恼羞成怒,把它关进一个迷宫。然后, 国王命令雅典每9年送来7对童男童女,供它吃— —因为他是希腊的霸主,他能够命令别国。这给 雅典代来了灾难。于是,少年的雅典王装扮为童 男,来到克里特,进入迷宫,杀死怪物。他是如 何出来的?原来,是克里特的公主爱上了他,送
• 文字:它的民族从何而来?学者们没有一致结论。 他们讲的不是希腊语,他们的语言也不属于印欧 语系。大约在BC2000年,他们创造了文字:图画 文字。到BC1700年,这种文字演变为线体符号— —字母的萌芽。称为“线形文字A”——因为后 来在希腊还有一种线形文字。线形文字A至今没 有释读成功,因此,我们对克里特文明所知甚少。 那么这些文字记载着什么呢?很可能是克里特王 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是一些商业记录: 它商业发达。
• 实际上,这个迷宫的原形就是克里特国王的王宫。 被神化为迷宫,可见这个王宫的结构是多么复杂!
• 陶器:克里特人的制造陶器的技术据说是来自比 他们先进的西亚、北非。不过,他们的陶器也有 民族特色:艺术风格不同;陶器上的花草虫鱼也 是克里特才有的。BC2000-1500,陶器的制作工 艺已经相当成熟,而且高超。(看图ART,109 页) • 喙状罐:暗色背景上绘制白色的棕榈,与罐子的 形状配合得十分和谐,简直是巧夺天工。 • 章鱼罐:(看图ART,116)章鱼的触须覆盖了 整个表面,造成可怕、痛苦地扭曲的感觉。
• 考古发现:施里曼7岁读荷马史诗,入迷了,信以 为真。他暗下决心:长大以后去寻找古代的战 场——特洛伊。14岁,做童工;19岁在欧洲—— 南美洲的船上做杂工。1850年,往加里福尼亚淘 金,赚了50万美圆。之后,在克里米亚战争和美 国南北战争中,贩卖军火。从此,拥有巨额财富。 但是他放弃了经商,跑到土耳其去寻找特洛伊。 他认定西沙里克小山就是特洛伊。于是,开始挖 掘:1870年,雇佣120名工人,在山坡上开始挖 掘。发现这个遗址有九层。他认为第七层就是荷 马史诗中记载的特洛伊。这样,战争的主战场就 找到了:遗址里有大量黄金,和珍贵文物。于是, 西方人开始改变以前的观念:原来特洛伊战争是 事实,而不是神话传说!惊人的发现。
• 爱琴文明最早可追溯到BC3000年:不过此时,应 该并未形成国家。国家可能产生于BC2000年,繁 荣在BC1900——1200年。 • 克里特文明在BC1400年毁灭了,原因未知。根据 猜测:火山爆发,或者,外敌入侵。前者可能性 大一点。 • 迈锡尼文明又延续了300年,然后毁灭:由于内 部纷争和北方的多里亚人的入侵而毁灭。
• 迈锡尼文明在BC1300年左右达到鼎盛。他们的陶 器、石器、青铜器、壁画虽然与克里特人的很相 似,但是制作工艺十分粗陋:估计,他们模仿多 过创新。 • 他们的国家有坚固的城墙,连王宫也造得像堡垒 一样;他们的陪葬品里有许多武器。显然,这些 国家是一个好战的民族所建立。他们的壁画也经 常表现战斗场面。
二、荷马时代
• 在多利亚人到来时,他们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末 期。BC1100-750年是他们的国家的孕育时期,文 化程度远远不如迈锡尼人,他们没有采用迈锡尼 人的线形文字,但是他们自己也没有文字。所以, 这个阶段被称为希腊的“黑暗时代”,荷马史诗 形成于这个时代,所以这个时代又被称为“荷马 时代”。不过,也不能说这个阶段就是文化上的 空白。还是有一些文化上的创造。
• 谁灭亡了它们,现在还不清楚。反正,这时,希 腊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多利亚人。多利亚人 也是说希腊语,他们从北方南下,逐渐占据了整 个希腊。这个民族的发展程度十分落后,处于部 落解体阶段。他们的人数如此之多,以至于淹没 了比他们先进的迈锡尼文明。迈锡尼人被驱赶出 希腊的中心地区,有的迁居山区,有的迁居其他 岛屿,有的迁居小亚海岸。迈锡尼文明似乎被永 远遗忘了。多利亚人在希腊开创了自己的历史, 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 很可能,这些说希腊语的民族来到岛上,控制了 它。不管怎样,由于线形文字B已经被释读了出 来,所以,后人基本弄清楚了这些人的来历: BC2000,他们从希腊半岛东北部——与小亚结合 处——南下。他们既不是农业民族,也不是航海 民族,他们是游牧民族。很明显,他们的文明程 度远远不如克里特人。但是,他们继续南下,遍 布全希腊。逐渐,转变为定居,孕育成为国家。 BC1600,地处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国强大起 来,成为霸主。但是,此时的希腊仍然没有统一 的国家,迈锡尼只不过是许多国家中的一个。但 是,因为它最强大,所以,后世将这些新国家统 一称为迈锡尼文明。
• 陶器:在迈锡尼文明毁灭后的几百年中,建筑、 雕刻、壁画、金属制造都衰落了,只有陶器制作 技术存在。制作中心在阿提卡半岛上。 • 在多利亚人南下过程中,一部分土著居民逃到了 阿提卡半岛,与那里的居民融合,形成了雅典。 陶器多半是他们制作,然后销售到希腊的各个地 方。陶器上的图案沿袭了迈锡尼人的几何形状: 弧形、圆形、半圆形、同心圆、菱形、锯齿形、 波浪形,显然使用了圆规。这些几何图形绘制于 陶器的中部或上部,下部留下大片空白(看图 ART,129,图5-1)。 • BC900年前后,几何年个图形臻于成熟。工匠们 在陶瓶上增加了波纹、三角形、类似纳粹形, (看图ART,5-2)。 • BC750年后,出现了人物性状。
• 荷马史诗: • 文字的产生:大约在BC750年,希腊人从西亚腓 尼基人那里借用了字母,创造了希腊字母,共24 个: • 大写ΑΒΓΓΔΕΖΘΗΚΛΜΝΞΟΠΡ΢ΣΤΦΥΦΧ • 小写αβγδεδεζηθικλμνπξζηυθχψω • 而腓尼基人又是从埃及人那里借用象形符号,加 以改造,形成腓尼基字母。
西方文化史
本文由烟台代开发票整理
• 文化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 类创造的一切。本课程只采用狭义定义。 • 文化与文明 • 文化: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文字、 文学、艺术、科学、哲学和宗教,等——区别于 物质成果。 • 文明: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 文字的发明是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字母 文字。 • 迈锡尼文明毁灭了,但是迈锡尼人征服特洛伊的 那场战争似乎并没有被希腊世界忘记。战争中涌 现出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一代一代地、以口头 的形式传诵,经过不断的改编、夸张、润色、神 化,变得脍炙人口。这些故事的定型归功于荷 马——此人是否存在也有争论。反正,相传:盲 人荷马将历代相传的特洛伊战争故事整理,编写 为“荷马史诗”。 • 荷马史诗分为2部:〈〈伊利亚特〉〉和〈〈奥德 赛〉〉。
一、 爱琴海的黎明
• 对比:埃及文明开始于BC3500年;西亚文明开始 于BC3500年。 • 地中海东岸、南岸的文明发展1000年后,在地中 海中间的小岛屿上,开始了欧洲文明——爱琴文 明。 • 19世纪以前,人们一般认为,希腊文明开始于荷 马时代:即BC8—7世纪。直到19世纪中期,学者 们还认为荷马史诗只是神话传说。但是,有一个 商人改变了这种观点:他就是德国人HEINRICH SHLIMANN。
迈锡尼文明
• 到BC1480,王宫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字——考古 发现。它不仅在克里特使用,也在整个希腊使用。 也是线形,但是不同于克里特人的文字。是一种 什么文字呢? • 1952年,有人把它释读出来,原来这是希腊语的 早期形式——克里特人的文字不是希腊语。很可 能,此时,岛来了一个新的民族。他们说希腊语, 但是没有文字,于是借助克里特人的文字符号, 书写自己的语言。专家称它为“线形的线索,又来到 迈锡尼和希腊大陆的其他地方挖掘。果真,荷马 史诗提到的城市确实存在过,被施里曼发现了。 • 1900年,SIR ARTHUR EVENS又发现了克里特 岛上的一组古代建筑的遗址。至此,真相大白: 在BC8世纪之前,希腊南部已经存在着2个文明中 心: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二者合称爱琴文 明。 • 这下子,欧洲的文明史要重新写了:它提前了 1000多年,与中华文明(BC21)差不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