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主要知识点
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政治必修 1《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一份完整的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的复习好功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政治必修 1《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货币(一) 货币的本质考点 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3)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考点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3.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 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
3.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考点 4:金属货币与纸币1 金属货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2.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 5:货币与财富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
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必背
9月4日—9月10日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交换:(1)W----W (物物交换) (2)W---G---W(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2.货币的产生、本质:(1)产生(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①先有商品,后有货币,二者不是孪生兄弟②货币与一般等价物主要区别:是否固定充当)(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一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①流通手段:W一G一W,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必须是现实货币。
②价值尺度:标价、衡量商品价值大小、只需观念货币(多用“标价”“价格”等词)③支付手段:钱货分离,有时间差(多用赊销赊购、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④贮藏手段:货币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⑤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流通(多用“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4.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因此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供应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5.通货膨胀含义、原因:(1)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注意: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2)表面原因:货币的供应量>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9月11日—9月17日6.结算方式与信用工具:(1)常用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使用信用卡和支票)(2)常用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7.外汇和汇率:(1)外汇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注意:外币≠外汇,外汇包括外币和有价证券等)(2)外汇汇率表示方法:100单位外币=?人民币;或1单位外币=?人民币(3)汇率升降规律:一般来说,哪种币种升值,它的汇率就上升。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1、2课知识清单
高一《经济生活》核心知识必背清单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1.商品:(1)含义、商品必备的基本条件(2)基本属性及各自的含义(使用价值高价值就大×;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利于实现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商品×;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商品√)2.货币:(1)产生、含义、本质、一般等价物的含义、金银成为货币的原因(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2)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及各自的含义(3)商品流通的含义和公式。
为什么说从商品到货币是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4)纸币的含义、优点。
纸币的发行限度及超量发行的危害。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含义。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计算公式(货币流通规律)(5)结算的两种方式。
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支票的含义和种类3.外汇和汇率(1)外汇和汇率的含义(区分)(2)外汇汇率升降的含义及利弊影响(3)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第二课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原因)(1)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②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结合材料论证)(2)价值决定价格①价值与价格关系②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2.企业改进技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
为什么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的否定?4.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影响(需求)①一般来说②价格对不同商品需求的影响(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③价格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为互补品)(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供给)①调节产量(展开)②调节生产要素投入(展开)③价值规律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3)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需求曲线。
高一政治《生活与消费》知识梳理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写写、读读、背背)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定义:用于的。
(2)商品的基本属性:①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②: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③商品是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3)货币的本质:是。
(一般等价物: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能表现其他的价值、充当商品的商品。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②如何执行:只需要上的货币。
③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2)流通手段:①含义:货币充当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而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②如何执行: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③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A.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 B.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度(3)其它职能:贮藏手段(足值的金属货币)、支付手段(随着赊账买卖产生的,可被用来偿还、支付、、、等)、世界货币。
4、纸币(1)纸币的定义:纸币是由发行的的。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种类,但不能决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2)代替金属货币执行,的职能(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3)纸币的优点:制造成本低;防止贵金属流失;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4)纸币的发行量: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必须以为限度。
第01单元 生活与消费 运用思维导图掌握《经济生活》知识 Word版含解析
第01单元生活与消费运用思维导图掌握《经济生活》知识 Word版含解析度货币的产生和定义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可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因此被称为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
其中,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它可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大小。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或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密不可分,但又对立存在。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必须通过交换来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移。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和货币的产生阶段。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其中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的产生和职能在经济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货币的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将商品的价值以一定的价格表现出来,例如某件商品的价值为50元。
这里使用的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是现实货币。
价格的含义是,货币产生后,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而商品价值的大小则由货币的多少来决定。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称为价格。
货币的计量单位是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种计量单位,例如人民币的“元”,英镑的“镑”,欧元的“元”等。
流通手段的含义是,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包括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
商品所有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再用货币买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称为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为商品流通。
其公式是:商品一货币一商品。
商品流通的意义是,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人教版高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全一册
人教版高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全一册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件物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又是用于交换才能成为商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时往往有“价格、标价”等字词,在充当流通手段职能时往往有“购买、买卖、交易”等字词。
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国际货币等职能。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信用卡和支票是常用的结算工具,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支票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不能用来直接购物。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量的货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则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有利于商品进口,有利于对外投资、出国留学和旅游还偿还外债等。
人民币贬值则相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
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和收入差距也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物价水平、家庭人口、消费观念、市场环境、产品质量等。
消费类型按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是衡量消费水平的重要参数,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水平越高,二者成反比。
消费心理方面,从众心理是不可取的,跟风、随大流、追赶潮流、有人我有、盲目从众都会影响消费决策。
2、消费心理分为三种: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
2024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2024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神奇的货币1. 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货币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职能: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现实的货币)、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 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4. 信用工具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5. 外汇和汇率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二、多变的价格1. 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 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 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三、多彩的消费1. 影响消费的因素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其他因素:物价水平、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框架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货币本质 商品基本属性 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纸币
第二框
信用卡与支票
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
外汇 汇率 人民币升贬值及影响
一
供求影响价格
单
第一框
元
第二课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 劳动生产出率
生 多变的
活 价格 与
第二框
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一般来说 不同商品 相关商品
消 费
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产量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第三课 多彩的 消费
第一框 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收入
消费类型
方式(钱货两清、租赁) 目的(生存、发展、享受)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适度、理性、
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绿色、勤俭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详细)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详细)高中的学生们,你还在死记硬背书上的内容吗?小编在这里有一份超详细的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要送给你们哦,请签收。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8、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9、消费结构的含义?变化趋势?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点梳理(共15张PPT)
第十一页,共15页。
• .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 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价过高,是催生“房奴”的直 接原因。针对“高房价”,下面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供不应求是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 • ②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助长了房价的上扬 • ③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增加商品的供应量 • ④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对炒房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汇率变化的影响 互联网迅猛发展催生了新的新的经济形式,如今很多人成为了“换客易物联盟”的成员之一。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第四页,共15页。
供求影响价格
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Ø供求关系
供不应求
供过于求
影
物价上涨
物价下跌
响
“物以稀为贵”
“货多不值钱”
价
格
的
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 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 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十页,共15页。
• 假如“一件衣服=六双鞋”符合等价交 换原则,当生产衣服的行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50%,鞋行业的某生产企业劳动生 产率也提高5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一件衣服能换 双鞋。 ()
• ④在B处更要降低成本,维持生存,以便在价格上升时占据 主动地位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十三页,共15页。
1、供求决定价格
二、明辨是非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2、商品的价值变大,商品的价格就会变大。
商品价值决定价格,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商品价值变大,但商品出现供过 于求,价格下跌。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整理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知识整理掌握核心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
二是用于交换)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5、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6、纸币的发行规律: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7、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8、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
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9、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下降,外币贬值,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总之,某币币值升高,该币汇率升高,则外币相反。
10、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11、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
高一思想政治第一单元知识框架《生活与消费》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必背知识第一课《神奇的货币》重要原理1、纸币如何发行?①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含义)纸币发行必须尊重货币流通规律,其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要求)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过多危害)③纸币的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需的数量,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过少危害)④所以纸币的发行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结论)2、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①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含义)②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意义)第二课《多变的价格》重要原理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①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产品的成本高低即反映商品价值量的大小)②供求影响价格。
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
2、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
对互为替代品而言,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
(完整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
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注意点: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D、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4、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货币: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①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③货币的职能:A、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只需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B、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金银铸币。
(2)支付手段: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一手交钱一手不交货)。
例:到银行取工资。
(3)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④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的职能、作用3、纸币: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纸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纸币的本质:价值符号④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注: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⑤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重点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要点总结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一)二者是统一的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二)二者又是对立的①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价值,为此他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购买者。
②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他必须付出价值给生产者。
③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正确理解“货币”的概念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⑤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三.正确理解“纸币”的概念和发行①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③纸币不是商品,自身没有价值,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正比)、商品价格水平(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反比),这个关系叫货币流通速度。
⑤纸币的发行权在国家,一般由国家的中央银行负责发行。
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但不能决定纸币实际代表的价值量(即纸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币值)四.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①外汇汇率跌落,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②外汇汇率升高,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走出去,国际收支增强。
五.影响价格的因素【重点】①价值决定价格;②供求影响价格;③国家的宏观调控;④纸币的发行量;⑤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⑥消费心理六.价值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难点】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②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③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七.正确理解价值规律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②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③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④作用: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实现优胜劣汰八.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选择题·重点】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上涨,购买力下降,需求减少,生活水平下降;反之亦然②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人们需求量的影响不同: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动对人们需求量的影响不大,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变动对人们需求量的影响较大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人们需求量的变动: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中,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从而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增加,反之亦然;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会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减少,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反之亦然九.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引起商品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十.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重点】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②居民收入是消费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包括当前收入、过去收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③价格高低影响消费④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影响消费⑤消费观念影响消费十一.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①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③稳定物价④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⑤更新消费观念,树立正确消费观十二.恩格尔系数①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点1.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①价值的含义: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使用价值的含义: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没有大小之分,只有优劣之别)③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
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①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②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②扩大的物物交换;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④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的产生。
在众多商品中,金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观点上的货币。
④判断关键词:价格,标价,定价等。
(2)流通手段:(也叫购买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④“商品—货币”阶段的重要性(“是商品惊险的跳跃”)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主要知识点
1.商品
(1)含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
(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一般等价物
(4)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5)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6)商品流通的含义、公式及其对生产者的启示:
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
启示: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
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3.纸币
(1)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2)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3)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通货紧缩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4.信用卡、支票
(1)人们常用的两种结算方式是现金结算和银行转账。
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
(2)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支票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5.外汇
(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人民币升值的利和弊
利:①有利于进口②有利于降低出境旅游、留学的成本③有利于减轻外债压力
④有利于直接对外投资⑤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⑥有利于减少贸易争端,解决对外
贸易不平衡问题,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7)有利于促进国内企业调整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
弊:①出口产品价格升高,不利于出口;②竞争加剧,导致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劳动者就业困难③外币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缩水;④外币兑人民币减少,增加外商在华投资成本,不利于外商直接投资。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其意义
含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
7.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8.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小,
高档耐用品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大。
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A.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
B.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且会减少对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也会引起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
生产者获利增加,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那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
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9.影响消费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
②未来收入预期: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未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物价是影响消费的因素之一。
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4)国家的宏观政策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通货紧缩、内需不足时,国家常常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4)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
10.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1)生产决定消费。
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根本上要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必须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居民的收入预期也影响消费。
这就要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因此,要完善社会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3)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因此,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4)在通货紧缩、内需不足时,国家常常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5)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也影响着消费。
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的健康发展。
11..消费类型
(1)消费按交易分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的消费、发展资料的消费、享受资料的消费
12.恩格尔系数
(1)含义: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2)公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
(3)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恩格尔系数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
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逐渐完善。
13.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1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既不超前消费,也不滞后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5.正确对待金钱
(1)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用之有道。
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