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靶区勾画(中肿)
鼻咽癌靶区勾画-罗伟
![鼻咽癌靶区勾画-罗伟](https://img.taocdn.com/s3/m/8955ec685022aaea988f0f9c.png)
起于:翼内板后缘 向后: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外
侧通过,至颈动脉孔前方 走行:咽后壁、颈长肌前方
与椎前筋膜形成潜在的咽后 间隙
PPT课件
16
正常解剖及MR表现
咽旁间隙
上方:临近咽隐窝 下方:扁桃体窝相对应 外侧:翼内肌、腮腺筋膜相贴 内侧:咽颅底筋膜 内部结构:颈外动脉和静脉丛
T2WI
T1WI
PPT课件
LN
21
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
侵犯筋膜
T1WI
Gd+T1W
PPT课件
22
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
•鼻咽肿块
PPT课件
23
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
•鼻咽肿块
PPT课件
24
鼻咽癌的MR表现:肿瘤超腔侵犯
颈动脉鞘区----判断标准
MRI判断标准:
有、无软组织影
PPT课件
DAHANCA, EORTC, GORTEC in Europe , NCIC, RTOGin North America (2003)
Background
PPT课件
T1WI T1WI+C
11
正常解剖:鼻咽腔
冠状:
鼻咽中部
标志是咽鼓管圆枕 圆孔
垂体柄 蝶窦 圆孔
上颌N
PPT课件
胼胝体 侧脑室 视交叉 颈内V
12
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
冠状:
海绵窦
垂体柄 蝶窦
圆孔
上颌N
PPT课件
胼胝体 侧脑室 视交叉 颈内V
13
正常解剖及MR表现:鼻咽腔
36
鼻咽癌的MR表现:淋巴结
淋巴结----判断标准
淋巴结转移大小标准:
鼻咽癌靶区勾画分析.ppt
![鼻咽癌靶区勾画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37814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e.png)
广州
原发灶GTVnx:临床和影像学所见的原发肿瘤6575Gy
淋巴结GTVnd:临床和影像学观察到的肿大的淋 巴结区域 60-70Gy
CTVnx50 : 鼻 咽 癌 可 能 扩 展 侵 犯 的 区 域 如 颅 底 、 1/3鼻腔、后组筛窦、蝶窦下部、咽后间隙、咽 旁间隙、翼突、翼腭窝。>50Gy
80%体积 24.6 44.3 42.4
Lee Nancy IJROBP 2002 53(1)
剂量(Gy) 50%体积
脑干
46.3
脊髓
36.5
视交叉
28.7
视神经
25
10%体积
43.5 30 26.9 23
IMRT
• 提高肿瘤剂量,提高局部控制率 • 降低正常组织受量,提高生存质量
正常器官限制剂量
部位 脑干 喉 下颌骨 腮腺 脊髓
剂量 54 50 70 26 or 30 45
正常器官限制剂量
颞颌关节 脑 颞叶 视交叉 垂体
70 50 60 50 or 54
T1-2 Nasopharyngeal Cancer
Max. Dose Dose to 5% Vol. Dose to 10%
IMRT 的物理优点
IMRT能使放射等量线更好地适应复杂的靶体积 减少附近关键脏器和正常组织的剂量 容许提高整个靶体积的剂量,或者对肿瘤内某些 特定的,生物上对重要的区域实行非均匀剂量的照射 使物理剂量的分布达到最佳治疗比例 复杂的照射技术通过电脑自动化,避免有害的射野重叠
3DCRT/IMRT应用于鼻咽癌
北京
脑干 脊髓 视交叉(1.50.5cm) 颞颌关节(左右) 腮腺(左右)
鼻咽癌鼻咽及颈部靶区勾画课件
![鼻咽癌鼻咽及颈部靶区勾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48eb6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e.png)
手术治疗需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张口 受限等并发症,需进行康复训练和对 症治疗。
CHAPTER 04
鼻咽及颈部靶区勾画
靶区勾画的原理
靶区勾画是放射治疗的关键步骤,目 的是确保肿瘤接受足够剂量的照射, 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靶区勾画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 ,如CT、MRI等,以更准确地确定肿 瘤的范围。
淋巴结转移
鼻咽癌易通过淋巴系统转 移至颈部淋巴结,影响淋 巴结的结构和功能。
鼻咽癌的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鼻塞
肿瘤阻塞鼻腔导致鼻塞,严重 时可影响睡眠和呼吸。
涕血
肿瘤表面破溃可引起涕中带血 或鼻出血。
头痛
肿瘤侵犯颅底或鼻腔顶部可引 起头痛,常表现为单侧持续性
头痛。
颈部肿块
鼻咽癌易转移至颈部淋巴结, 表现为颈部肿块,质地硬、活
生化指标诊断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相关生 化指标,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及转移情况。
诊断标准
01
病理学诊断阳性,结合临床表现 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确诊为鼻 咽癌。
02
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但病 理学诊断阴性的患者,可结合临 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临床 诊断。
诊断流程
初步检查
通过问诊、体查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鼻咽癌可能。
动度差。
CHAPTER 02
鼻咽癌的诊断
诊断方法
病理学诊断
通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获取病 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
,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
影像学诊断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浸润 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鼻咽癌总结之二:靶区勾画篇(2)
![鼻咽癌总结之二:靶区勾画篇(2)](https://img.taocdn.com/s3/m/677531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9.png)
鼻咽癌总结之二:靶区勾画篇(2)1.1 CTV定义1.11 国内北派、南派少部分:无CTV1、CTV2,只有一个CTV,其范围相当于CTV2范围,剂量为60Gy。
1.12 中肿极大部分:区分肿瘤侵犯高危区域和低危区域分为CTV1(60Gy)、CTV2(54Gy)。
1.2 CTV 的勾画1.21 北美、国内北派、中肿少部分:无论GTV大小、侵犯范围情况,根据鼻咽癌侵犯危及解剖概率,包全所有危及解剖,特别是颅底诸孔、翼腭窝。
1.22 中肿大部分:以GTV为基准,根据肿瘤对数与距离呈反比的观点,界定距离肿瘤1.6-2.0cm区域为危及区域即CTV。
2. CTV1、CTV2界定事项:2.1 CTV1为GTV上下外扩6mm,两侧外扩6-10mm,前缘扩7-10mm,后缘扩3-5mm。
CTV2的扩法与CTV1类似,但可略小。
CTV1与GTV需间隔一定距离,而CTV2与CTV1可以紧贴,特别是极贴近脑干这样的一级危及器官。
如果斜坡骨质无受侵,CTV1紧贴皮质,CTV2包一半髓质,如斜坡皮质受侵,CTV1包一半髓质CTV2包皮质后缘。
CTV1和CTV2前界在鼻腔、鼻中隔处不按GTV轮廊内凹而应向鼻腔方向外凸;到鼻底处近口咽部,即硬腭下缘处应适当往GTV方向回缩,减少口腔粘膜反应。
如果两侧无侵犯翼内肌、翼外肌,CTV2两侧缘至卵圆孔外缘。
CTV1和CTV2到蝶窦部位应整体向前方移,即减少后缘增加前缘,从矢状位看呈倾斜向前势。
2.2 从乳突尖出现平面,二腹肌出现,即Ⅱ区淋巴结出现开始勾画颈部淋巴引流区。
CTV2双侧均向后伸展包括胸锁乳突肌下间隙;2.3 双侧腮腺深叶应包在CTV2内,而口咽前间隙无需包括在内。
2.4 CTV2不常规包括Ⅰ区,根据2010年ⅠB区预防照射共识,其适应症:Ⅱa区淋巴结融合或者≥3cm,ⅠB区淋巴结阳性,同侧颈部≥3个区域阳性,超过鼻腔后1/3侵犯,侵犯口腔或软腭或腮腺或颌下腺。
2.5 在舌骨水平,咽后淋巴结消失平面,CTV2左右分开而且后界向后延至斜方肌前缘包括Ⅴa区淋巴结(新观点:GTV(包括咽后阳性淋巴结)向下2cm,即7个CT层面后左右分开CTV2,但CTV2需包全咽后外侧间隙);2.6 一侧或双侧颈淋巴结阴性,CTV2可以只需包括一侧或双侧Ⅱ、Ⅲ、Ⅴa区淋巴结,若有阳性淋巴结需扩大至同侧Ⅳ、Ⅴb区淋巴结(胸锁关节上2cm);2.7 胸锁乳突肌本身一般其厚度1/3~1/2包括在CTV2,如果其有明确的侵润则包括其厚度1/2~全部。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基本方式建议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基本方式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19db138aaea998fcc220e5e.png)
计划靶区(PTV)
计划靶区 PTV 的大小应根据本单位实测数据来 外放,如没有实测数据,鼻咽癌病例PTV外放一 般不应小于 3mm , PTV 外放理论上是三维方向上 外放的,但在实际工作中,PTV外放时,应根据 具体情况,在脊髓、脑干、颞叶处可适当缩小 至 1-2mm ,在 PTV 与腮腺、软腭、口咽侧壁粘膜、 下颌骨等敏感器官相邻时,应确认外放PTV不大 于 3mm 。颈部近皮肤处 PTV 不应超出皮肤,一般 需距皮缘3-5mm,内侧应注意尽量避开椎动脉管。
临床靶区(CTV)勾画
如果肿瘤非常局限,位于顶壁, GTV 最下一层下放 1.5cm 仍不能包全鼻咽粘膜 ,这种情况下,建议 CTV1在第一颈椎下缘分开,该层面以下只包括咽旁 间隙,,不包括咽后壁粘膜。 总之, CTV 的勾画在上述原则下,应根据病变侵犯 的具体部位进行个体化的处理。
临床靶区(CTV)勾画
大体靶区的勾画
图像融合技术帮助确 认GTV: 由于 CT 模拟定位时 不能增强,肿瘤显示 不理想,和 MRI 融合后, 肿瘤显示海绵窦,眶 尖、中颅窝、咽旁间 隙、舌下神经管外口 部分受压均能显示, 有助于帮助确定GTV
大体靶区的勾画
肿瘤临近脑干时的处理:
鼻咽癌大多为局部晚期,甚至肿瘤破坏 斜坡,长入颅内,如与脑干紧邻或推挤脑干 移位,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每周一次 IGRT, 或每 2-3 周重复 CT 模拟扫描,观察肿瘤消退 情况,及时缩小 GTV ,尽量减少脑干受照射 体积及剂量。
大体靶区的勾画
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
在颅底和接近颅底层面应该选择骨 窗,否则容易遗漏骨骼的破坏,在勾 画咽旁间隙附近时选择软组织窗,并 适当微调窗宽、窗位,使肿瘤和周围 软组织之间的密度差最大,为勾画靶 区提供方便。
鼻咽癌靶区勾画
![鼻咽癌靶区勾画](https://img.taocdn.com/s3/m/f666bf7ea45177232f60a260.png)
限定剂量(GY)
尽可能减少受照剂量
5%体为最高剂量≤25Gy,RTOG 0225 中规定晶体的受量尽可能低,而国内情况,晶体的限量多 为最高剂量≤9Gy。
王某某 cT2N2M0
黄: PTV60.45
黄:60.45 蓝:66.03 绿:68.2 红:69.75
黄:60.45 蓝:66.03 绿:68.2 红:69.75
黄:60.45 蓝:66.03 绿:68.2 红:69.75
黄:60.45 蓝:66.03 绿:68.2
粉:54.25
吴某某
cT3N2M0
粉:60.8
粉:60.8 绿:70.4
粉:60.8 绿:70.4
粉:60.8 绿:70.4
PGTVnx+ 1.Ⅰ、Ⅱ期定义相当于前述CTV1,予PTV66 2.Ⅲ、Ⅳ期患者,为(GTVnx+ GTVrpn )+ 5-10mm, rpn 予PTV68.2Gy,再予包括(GTVnx+ GTVrpn )+ 510mm +整个鼻咽腔粘膜及粘膜下5mm PTV66 PGTVnd PTV60 PTV54
GTVnd + 5-10mm,予PTV64
CTV2
还包括淋巴结高危区
淋巴结低危区
具体解剖界限与范围可参照如下:
前界:鼻腔后部及上颌窦后壁前5mm; 后界:前1/3椎体和斜坡;
上界:部分后组筛窦,颅底区(蝶窦底壁、破裂孔
和卵圆孔); 下界:第二颈椎椎体上缘; 侧界:包括翼突区、咽旁间隙,颅底层面包括卵圆 孔外侧缘。
靶区设置—颈淋巴结CTV
淋巴结
需预防照射的颈部淋巴引流区 域 CTVnd
单颈淋巴结转移 同侧Ⅱ~Ⅴ区,对侧Ⅱ、Ⅲ、Ⅴa区 双颈淋巴结转移
常见肿瘤放疗靶区勾画(2)——鼻咽癌(1)
![常见肿瘤放疗靶区勾画(2)——鼻咽癌(1)](https://img.taocdn.com/s3/m/f7416be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3.png)
常见肿瘤放疗靶区勾画(2)——⿐咽癌(1)导读进⼊21世纪以来,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成为治疗⿐咽癌的主流放疗技术。
IMRT成功治疗⿐咽癌的三个主要环节是:靶区的准确勾画,精确的计划设计,精确照射。
其中靶区的准确勾画是前提条件,⼀旦靶区勾画出了问题,后⾯的两个环节都会相应出问题,⿐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就会随之下降。
局部失败后导致继发的远处转移率增加,总⽣存率下降;局部失败后的挽救治疗效果差,后遗症发⽣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活质量。
因此,有必要系统掌握靶区勾画的相关知识。
1⿐咽癌靶区勾画的影像学要求1强调治疗前要有完整的影像学检查资料,MRI是⿐咽癌靶区勾画⾸选的影像学⼯具,多序列、多相位扫描,平扫+增强都要做。
靶区勾画者要有扎实的影像解剖知识和读⽚技能。
2⿐咽原发肿瘤GTV勾画细节2建议采⽤CT/MRI融合技术勾画GTV,强调不能⽚⾯依赖MRI,要衡量融合误差,综合CT和MRI的所有信息,对于显⽰肿瘤侵犯引起的成⾻性改变,CT优于MRI。
3⿐咽原发肿瘤CTV勾画原则与细节3强调建⽴统⼀的CTV勾画指南的必要性,介绍CTV勾画指南的数据来源,以实际的T2 和T4期⿐咽癌病例显⽰CTV的勾画范围。
2颈部淋巴结CTV勾画原则与细节4列举了⼏个代表性的淋巴结影像学分区和复旦⼤学附属肿瘤医院⼀系列针对⿐咽癌淋巴结转移分布规律的研究,总结了淋巴结分布规律,规定了根据淋巴结分期⽽个体化设定CTV的总体原则,特别指出了II区淋巴结上界、茎突后间隙(VIIb)、咽后淋巴结、IIa淋巴结外侧界、V区淋巴结后界、腮腺淋巴结(VIII区)、IVb区淋巴结的勾画细节以及勾画依据。
(王孝深欧丹)动动⼿指,关注放疗青咖汇(责任编辑:包永兴)。
鼻咽癌靶区勾画
![鼻咽癌靶区勾画](https://img.taocdn.com/s3/m/d0f30b9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0.png)
• 顶后壁:由蝶骨体、蝶 窦底、枕骨体和第1、 2颈椎构成;
• 底壁:由软腭背面构成。
正常鼻咽部骨窗
眶下裂 骨性咽鼓管
破裂孔
颈静脉孔 卵圆孔 棘孔 颈动脉管
舌下神经孔
斜坡
翼上颌 间隙
颅底结构
颅底中线及中线旁结构如蝶窦、海绵窦、斜坡、岩尖等位于鼻咽顶壁及 顶侧壁上方,并有破裂孔、卵圆孔等天然孔道相通。
舌下神经管 翼外肌 圆孔 筛窦
10.2 10.6 9.2 5.3
颈静脉孔 2.1
23.5 23.4 21.5 19 17.9 17.2 15.8 10.8 9.3
5.2 5.1
眼眶
眶下裂 3.7
颞下窝 2.9
颈椎
3.3
上颌窦 2.6
脑池
2.1
颞叶
1.8
脑膜
1.4
眶尖
1.1
眶上裂 0.6
Hale Waihona Puke 下咽0.5额窦
RTOG-0615
GTV70: 影像及临床检查可见的肿瘤 CTV56-59.4-P: GTV+周围高危区域 包括整个鼻咽、斜坡前1/2到2/3(斜坡 累及者则整个斜坡),颅底,翼窝,咽旁 间隙,蝶窦下部(T3T4者整个蝶窦), 鼻腔和上颌窦的后翼腭窝,高危者 (T3T4,鼻咽巨大肿瘤侵犯顶壁)包括 海绵窦。 CTV56-59.4-N:可能受累的淋巴引流区
前缘皮肤 后 胸锁乳突肌后缘 外 胸锁乳突肌内侧 内 颈动脉内缘、斜角肌
Level V
上 舌骨上缘 下 颈横血管 前 胸锁乳突肌后缘 后 斜方肌前缘 外 颈阔肌、皮肤 内 肩胛提肌、夹肌
Level VI
《鼻咽癌靶区勾画》课件
![《鼻咽癌靶区勾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da32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0.png)
选择合适的勾画工具和技术
选择合适的勾画工具和技术对于 鼻咽癌靶区勾画至关重要,可以
提高勾画的准确性和效率。
常用的勾画工具包括鼠标、触摸 屏、数字笔等,可以根据个人习
惯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选择勾画技术时,需要考虑其 精度、稳定性和易用性等因素, 同时也要注意遵守相关标准和规
鼻咽癌靶区勾画的临床应用和
04
案例分析Biblioteka 临床应用概况鼻咽癌靶区勾画是放射治疗的关键步 骤,旨在提高肿瘤控制率和降低并发 症发生率。
靶区勾画需要由专业医生在综合评估 后进行,以确保放疗的准确性和安全 性。
靶区勾画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结合影像学资料和肿瘤位置进行精确 绘制。
典型案例介绍与分析
案例一
。
展望
随着影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软件 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加精确
和智能的靶区勾画方法。
研究方向
需要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探讨 靶区勾画与放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依
据。
鼻咽癌靶区勾画的未来发展方
05
向
新型勾画工具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深度学习技 术,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和效 率,减少人为误差。
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鼻咽癌放疗过程中,精确的靶区 勾画能够显著减少对周围正常组
织的损伤。
避免了对口腔、咽喉、食管等重 要器官的损伤,降低了放疗后的
并发症风险。
减少了患者治疗后的痛苦和不适 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精确的靶区勾画有助于提高放 疗的效果,从而延长患者的生 存期。
鼻咽癌的靶区勾画
![鼻咽癌的靶区勾画](https://img.taocdn.com/s3/m/94f326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8.png)
• GTV-LN 影像/触诊
• CTV1
高危亚临床靶区
• CTV2
低危亚临床靶区
• CTV-LN 淋巴结预防靶区
• PTV
计划靶区
鼻咽精细解剖
• 鼻咽位于颅底与软腭之间。垂直及横径3-4cm,前 后径2-3cm。
• 顶后壁:自后鼻孔上缘向上至软腭。蝶窦底,枕骨体及C1-2。 • 侧壁:腭帆张/提肌,圆枕,咽鼓管咽肌及软骨构成,咽隐窝。 • 前壁:鼻后孔/鼻中隔后缘 • 底壁:软腭背面。
展时密度逐渐减小,通常0.5-1cm。 头颈病理研究:多点活检对侧壁受侵18%。
鼻咽黏膜下具有丰富毛细血管网,易沿 黏膜下扩散,即使GTV仅位于一侧壁,对 侧壁仍有一定受侵几率。 头颈病理研究:腭帆张提肌-翼内肌-翼外 肌-咀嚼肌受侵逐渐递减。肌肉也可为天 然屏障
CTV靶区提示
• CTV1:整个鼻咽腔黏膜及黏膜下0.5cm/ 肿瘤极易侵犯的范围
• 咽后淋巴结
内侧组 C1-2,临近中线
外侧组 C1-3 咽壁外测临近A/V
常见咽后淋巴结转移部位
部位
例数
%
C2椎体
68
63
C2-3椎间盘
20
19
C3椎体
6
6
• 淋巴结阳性的判断 最短径≥1cm 伴坏死(不论大小) 多个融合 包膜侵犯
• 咽后淋巴结阳性的判断 任何内侧组 外侧组≥0.5cm 坏死
治疗评估 临床第一
• 正常组织的评估(生存质量与肿瘤妥协) • 多级高危器官的分级(不同情况的辨证观) • 高危器官与功能器官(安全第一、动态管理) • 医学知识的综合(多疾病状态的健康评估) • 物理设计的评估(治疗计划设计的目标) • 肿瘤靶区的目标(治疗方法/多手段的灵活) • DVH与剂量分布(去除DVH盲目性) • 评估效率与治疗方法(容积剂量的选择、留出
鼻咽癌鼻咽及颈部靶区勾画复旦
![鼻咽癌鼻咽及颈部靶区勾画复旦](https://img.taocdn.com/s3/m/566dae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2.pn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鼻咽癌治疗方面的经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鼻咽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生存率。
该院在鼻咽癌的手术治疗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熟练 开展各种复杂的鼻咽癌手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手术 治疗服务。
02
临床靶区(CTV1)
在GTVnx基础上,考虑肿瘤的淋巴扩散及跳跃性转移风险,上界至颅底、
下界至口咽上部、外侧至颈内动脉内侧缘、后界至斜坡。
03
计划靶区(PTV1)
考虑摆位误差和肿瘤的形态不规则性,在CTV1基础上外放一定的边界。
颈部靶区勾画
颈部淋巴结转移靶区(GTVnd)
01
根据影像学资料和临床检查,对可疑淋巴结进行标记。
鼻咽癌鼻咽及颈部靶区 勾画复旦
目录
Contents
• 鼻咽癌概述 • 鼻咽及颈部靶区勾画 • 复旦经验分享 • 鼻咽癌治疗进展 • 总结
01 鼻咽癌概述
鼻咽癌的定义
鼻咽癌
发生在鼻咽部(位于鼻腔后部和 口腔顶部之间的区域)的恶性肿 瘤。
鼻咽癌分类
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等 。
鼻咽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易感性。
环境因素
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等。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
鼻咽癌的症状和诊断
症状
鼻塞、涕中带血、耳鸣、头痛等。
诊断
鼻咽镜检、活检、影像学检查(CT、MRI等)。
02 鼻咽及颈部靶区勾画
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要点
![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90a07527d3240c8447eff3.png)
鼻咽癌知识要点局部侵犯:前:鼻腔、翼腭窝、上颌窦,并可进一步侵犯眼眶;后:颈椎体、椎管;上:颅底结构,如筛窦、蝶窦、海绵窦、枕骨体、硬脑膜、颞叶下:口咽各壁;外:咽旁间隙、颞下窝,并可通过咽鼓管侵犯内耳、中耳、外耳;淋巴引流:最常见转移至咽后、颈深、颈后淋巴结,基本遵循II区III区 IV区 Va区 Vb区(跳跃性转移少见);刻下淋巴结转移几乎为0,颌下淋巴结转移<4%。
咽后淋巴结转移时,同侧II、III区淋巴结转移风险明显增加。
MRI淋巴结转移标准:1、短径≥10mm(咽后淋巴结≥5mm或任何可见咽后淋巴结内侧组);2、中央坏死、环状强化;3、淋巴结包膜受侵(特征包括: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周边脂肪间隙消失、淋巴结相互融合);4、同一高危区域≥3个淋巴结,其中1个短径≥8mm(高危区定义:N0者,II 区;N+者,N+区下一区)。
靶区勾画:距离+结构≥109个肿瘤细胞,直径≥1cm,肉眼可见,为肿瘤密集区,GTV 66-70Gy;106个肿瘤细胞,显微镜可见,为高危区,CTV60-66Gy;150-54Gy。
<106个肿瘤细胞,难发现,为低危区,CTV2CTV1由GTV向前、上、下、双侧方向各外扩0.5-1cm(上下在GTV外两层; 周围有重要器官可外扩0.2-0.3cm),向后外扩0.2-0.3cm。
包括鼻咽部全部粘膜层及下方0.5cm;同侧口咽。
CTV2向前、上、下、双侧方向各外扩0.5-1cm,向后外扩0.2-0.3cm 鼻咽部:由CTV1(周围有重要器官可外扩0.2-0.3cm)。
包括鼻咽部全部粘膜层及下方0.5cm;对侧口咽;双侧卵圆孔。
颈部:N+所在区域及其向下1-2个颈区。
Ib区预防照射指征:1、Ib区N+;2、IIa区N+≥3cm 或侵及下颌下腺;3、肿瘤侵犯鼻腔、口咽、软腭等部位。
斜坡:明显侵犯时,CTV1包括全髓质, CTV2包括全斜坡未侵犯时, CTV1包括椎前肌,CTV2包括髓质前广泛颅底受侵:CTV1包括整个颅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靶区勾画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 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以CT sim扫描所获得的增强CT 显示的肿瘤,参照
放疗体位 M R I 勾画GTV 。
二、 颈部大体肿瘤体积(GTVnd):增强CT / MRI显示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内见坏死
灶或短径≥1cm)
三、 CTV1
临床靶体积1(CTV1):为GTVnx向前、上下、两侧各外扩0.5~1.0cm,向后外扩0.3~0.5cm(根据肿瘤累及情况以及与脊髓、脑干等组织结构的间距决定外扩的适当距离)。
CTV 1-勾画依据1:
(1). 据头颈病理研究结果: 肉眼可见的肿瘤区域(GTV)周围,通常肿瘤细胞密度较高,其密度接近于GTV边缘的肿瘤细胞密度,而向外周扩展时肿瘤细胞密度则逐渐减低(通常约在GTV周围1CM的范围)。
(2). 鼻咽粘膜下存在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肿瘤细胞极易沿粘膜下扩展,即使肿瘤局限于一侧壁,对侧壁仍存在一定的受侵机率(鼻咽多点活检发现对侧壁肿瘤侵犯的比例达18% )
CTV1手工勾画或调整时遵循以下要求:
⑴包括全部鼻咽部粘膜以及粘膜下0.5cm;
⑵上下均在GTVnx外两层;
⑶咽旁侵犯CTV1需包括舟状窝、卵圆孔;
⑷颈动脉鞘区无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转移,视咽颅底筋膜有无侵犯而定,如果咽颅底筋膜有侵犯,则颈动脉鞘区需包括在CTV1;
⑸颈动脉鞘区侵犯需全部包括在CTV1;
⑹仅有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CTV1包括同侧颈内静脉后缘,对侧颈内动脉后缘;
⑺咽后淋巴结转移并咽颅底筋膜受侵,则咽旁、翼内肌、舟状窝、颈动脉鞘区应完整包括在CTV1内;
⑻双侧破裂孔软组织需包括在CTV1;
⑼早期病例蝶骨基底部包括在CTV1;
⑽仅有鼻咽粘膜侵犯,CTV1不需要包括斜坡皮质及髓腔;
⑾头长肌有侵犯而无斜坡侵犯,CTV1仅需包括斜坡皮质。
四、 CTV2
临床靶体积2(CTV2):为CTV1向前、上下、两侧各外扩0.5~1.0cm后外扩0.3~0.5cm(根据肿瘤累及情况以及与脊髓、脑干等组织结构的间距决定外扩的适当距离),及GTVnd和所在淋巴引流区及需要预防照射的阴性淋巴引流区。
CTV2手工勾画或调整时遵循以下要求:
⑴仅有鼻咽粘膜侵犯,CTV2包括斜坡骨皮质;
⑵侵犯头长肌明显,CTV2包括斜坡髓腔;
⑶蝶窦下1/3~1/2、后组筛窦、颅底诸孔、翼腭窝、鼻腔后份、上颌窦后壁常规包括在CTV2;
⑷乳突尖出现平面,二腹肌出现,二区淋巴结出现,CTV2双侧均向后伸展包括胸锁乳突肌下间歇;
⑸在舌骨水平,咽后淋巴结消失平面,CTV2左右分开而且后界后延至斜方肌前缘包括Va区淋巴结;
⑹一侧或双侧颈淋巴结阴性,CTV2需包括双侧II、III、Va区淋巴结;
⑺II、III、Va区淋巴结其中一区阳性,则CTV2扩大至同侧IV、Vb区淋巴结;
⑻不常规包括Ia、Ib、和IV区淋巴结,若IIa区淋巴结巨大,侵犯颌下腺或者全颈均有淋巴结转移,则CTV2包括Ib区淋巴结,及包括患侧颌下腺;
⑼胸锁乳突肌本身一般其厚度1/3~1/2包括在CTV2,如果其有明确的侵润则包括其厚度1/2~全部;⑽本研究针对鼻咽原发灶以及上颈部淋巴引流区,故CTV2上界在CTV1外两层,下界到环状软骨水平
注意: CTV2和CTVnd紧密相连,部分位置重叠(如咽后淋巴结区),分别勾画与鼻咽与上颈部应作为同一连续靶区的原则不符,且两区域处方剂量相同,将CTV2和CTVnd 合并,统一连续勾画为CTV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