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及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脑卒中、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这些你分得清吗?
脑卒中、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这些你分得清吗?有很多人得了脑血管病,但是经常分不清是哪一种,把脑血栓说成脑梗塞,脑出血说成脑血栓等等……那么,脑卒中、脑中风、脑梗死、脑血栓、脑梗塞、脑栓塞、脑出血、脑溢血……这些概念都是什么意思?它们又是什么关系呢?文章比较长可以先看结论:中风=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脑血管意外;脑梗死= 脑梗塞(但“脑梗塞”不符合疾病命名规范,已经被淘汰)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而是脑梗死包含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脑溢血(民间叫法)以下为具体区别介绍:我们先看看国家标准是如何给脑血管疾病分类的:1995年脑血管疾病分类(简表)如下:这张表里关于脑卒中的分类可以用下图表示:脑卒中、脑中风、脑梗死、脑梗塞百度百科里对脑梗死的解释是: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
所以“中风”或“脑卒中”是古代中医里对这类疾病的命名。
后来人们发现,中风(或称脑卒中)有两种原因可以引起,症状也相似,一种原因是脑缺血,一种原因是脑出血,但“中风”或“脑卒中”之称谓并不能区别是缺血性疾病还是出血性疾病,故现代医学增加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这两个分类。
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就是指脑梗死。
但是脑梗死这个名词首先是由外国人发明的,英文命名为cerebral infarction,CI,这个词刚被引进国内时,翻译为脑梗塞,据说是为了避免中国人对死字的忌讳。
所以,脑梗死这个名词更准确的反应了这一疾病的最终病理结局和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符合国际疾病命名的规则。
而脑梗塞却不能反映这一疾病的最终病理结局,因此,它并不符合国际疾病命名的原则,所以后来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更正为“脑梗死”了。
综上可知,从词义的内涵上讲:中风=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脑血管意外;脑梗死= 脑梗塞(但“脑梗塞”不符合疾病命名规范,已经被淘汰)脑血栓、脑栓塞《1995年脑血管疾病分类(简表)》里面,第一大类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过去,这一类也曾被称为“脑血栓形成”)意为:由于动脉内壁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内腔逐渐变狭窄,最终导致脑组织急性缺血,形成脑组织坏死。
脑梗死及脑出血的鉴别要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脑梗死及脑出血的鉴别要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脑梗死和脑出血是两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都与脑部供血不足有关。
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突发性阻塞而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而脑出血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大量出血。
尽管两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偏瘫、痴呆和甚至死亡,但其预后和治疗方法却有所不同。
因此,准确地鉴别脑梗死和脑出血对于及时采取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脑梗死和脑出血在临床表现上有一些共同之处,例如头痛、意识障碍等,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能够准确分辨两者的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鉴别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将重点关注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定义和病因。
脑梗死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的局部脑缺血,常见的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
脑出血则是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内出血,常见的原因有高血压、动脉瘤破裂等。
了解病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区别和诊断依据。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鉴别要点。
一般来说,脑梗死的发病多数较缓慢,病程逐渐发展,而脑出血则常常突发,病情进展迅速。
此外,在神经系统体征方面,脑梗死可表现为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等,而脑出血则可能伴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和脑干损害的症状。
通过仔细观察和综合分析这些不同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准确鉴别脑梗死和脑出血对于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二者的定义、病因和鉴别要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脑血管疾病,并提高患者的预后。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定义和病因,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介绍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鉴别要点。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简要介绍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定义及其病因,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在概述中可以提及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康复科普】最全总结脑梗塞、脑血栓、脑出血的区别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 、预防并发症等;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康复治疗包括针对肢体功 能、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康复训练。
05
鉴别诊断与并发症
脑梗塞、脑血栓和脑出血的鉴别
病因
脑梗塞主要由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血管慢性损害疾病引起;脑血栓主要由心脏栓子 、血管壁粥样硬化脱落引起;脑出血主要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破裂引起。
诊断与治疗
诊断
脑梗塞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医生会根据患者 的症状和体征,判断是否有脑梗塞的可能。
治疗
脑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溶栓药物、抗凝药物等,以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脑细胞、防止血栓形成。康复治 疗则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语言疗法等,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 的。
脑出血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外渗到脑组织而引起 的。
脑梗塞、脑血栓和脑出血的关联
1
脑梗塞和脑血栓都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而脑出 血属于出血性脑卒中。
2
这三种疾病在病因、病理生理和治疗方法上有 一定差异。
3
它们都是由于血管病变导致的,因此在预防和 治疗上存在一定相似之处。
04
脑出血
定义和发生机制
定义
脑出血是指脑血管发生破裂,血液进入脑实质引起的脑部病变。
发生机制
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药物因素等均可能导致脑出血。
主要症状与体征
症状
头痛、呕吐、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
体征
偏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
诊断与治疗
脑梗死的鉴别诊断模板
脑梗死的鉴别诊断模板
脑梗死是一种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的疾病,它可以对神经系统造成持久性损害,影响许多患者的正常生活。
因此,准确诊断脑梗死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医学手段,有效地发现患者的病变。
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病史调查,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视觉、听觉、痛觉、运动等,从而了解患者的言语能力、活动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的变化,有助于发现脑梗死的潜在风险。
第二,通过行脑电图(EEG)、脑磁图(MRI)等技术,诊断患者脑内有无水肿、是否有脑室积液,检查患者脑部组织是否有病变,以及脑血管病变的发展情况,筛查脑梗死的可能性。
第三,行血液检查,检查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血尿酸水平,以及血清C级肌酐(Cr)、氯化物水平等,排除血液系统病变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
第四,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查患者心脏功能、心脏结构是否正常,筛查心血管病变并及时发现心肌缺血症。
第五,通过行CT或MRI示踪检查,观察脑内血管的血流情况,发现动脉硬化病变以及脑血管畸形异常,及时针对这些异常的血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脑梗死的发生。
最后,为了更准确地诊断脑梗死,可以进行脑梗死术前网络断层摄影(CTA)检查,在颅内特定区域详细评估血管结构,以排除脑部
动静脉畸形,发现脑梗死病变症状及时介入治疗。
依据以上的鉴别诊断模板,以正确的诊断脑梗死有助于及早发现病变,及早采取治疗措施,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有效把脑梗死的发病率降低到最低。
脑出血鉴别诊断
脑出血鉴别诊断文章目录*一、脑出血鉴别诊断*二、脑出血患者的饮食*三、脑出血的护理要点脑出血鉴别诊断1、脑出血鉴别诊断之CT检查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破入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和占位效应等,如脑室大量积血可见高密度铸型,脑室扩张。
2、脑出血鉴别诊断之血常规和尿常规还有血糖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
可有尿糖与蛋白尿阳性。
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由应激反应引起。
血糖升高不仅直接反映机体代谢状态。
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3、脑出血鉴别诊断之动态血压检测急性脑血管病发病1周内血压明显升高,高于正常参照值,也高于发病前的血压水平,提示高血压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同时,血压波动以及低血压状态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中占有一定比例。
血压波动既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也可以作为高血压的后果。
4、脑出血鉴别诊断之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多见于青少年,常有意识障碍、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可有动眼神经脑梗死瘫痪,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发现食谱有动脉瘤等,可助病人诊断。
5、脑出血鉴别诊断之脑栓塞秋冬起病急,多见于风湿医院性心脏病科学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6、脑出血鉴别诊断之脑血栓形成发病较缓慢,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般发生在休息性爱或睡眠中,起病之初常无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不高、透明,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助鉴别。
脑出血患者的饮食1、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
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
2、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3、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使血液稀释。
晚餐要清淡。
晚睡前和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是预防脑出血的好方法。
鉴别诊断(脑出血)
脑出血鉴别诊断
1.脑梗死:多见于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安静状态下发病多见,多表现为偏瘫失语,一般无
意识障碍(大动脉主干闭塞除外),头颅CT或MR可见低密度梗塞灶,该患者头颅CT 或MR见高密度血肿影,故可除外脑梗死。
2.颅内肿瘤伴卒中:多有慢性头痛史,发生卒中时可有剧烈头痛、呕吐,意识不清或肢体
抽动,头颅CT或MR可见占位病变及占位效应,该患者头颅CT或MR未见占位病变,仅×××区见高密度血肿影,故可除外颅内肿瘤。
3.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中青年,多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颈亢,一过性高血压或偏
瘫,头颅CT或MR可见脑室脑池内高密度阴影,头颅CTA或MRA可见脑血管瘤或血管畸形,该患者为老年患者,头颅CT及血管造影未见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故可除外蛛网膜下腔出血。
4.病毒性脑炎: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史,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神经系统体征广泛,
不能用某一局部病变解释,脑电图可见弥漫性慢波,部分病人csf可见细胞,蛋白增高,该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脑炎不符,故不支持病毒性脑炎。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要点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要点引言概述: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及时准确地进行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脑出血的鉴别诊断要点。
正文内容:1. 临床表现的分析1.1 突发剧烈头痛:脑出血患者常常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其特点是发病迅速、疼痛强烈且持续时间较长。
1.2 神经系统症状: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与出血部位有关。
1.3 伴随症状:脑出血患者常常伴随恶心、呕吐、颈项强硬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 影像学检查的应用2.1 头颅CT扫描:头颅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的主要手段,可以明确出血的位置、范围和性质。
2.2 磁共振成像(MRI):MRI对于脑出血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在早期出血、小出血灶和隐匿性出血的检测方面更为敏感。
2.3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可以帮助确定脑出血的病因,尤其是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出血。
3. 实验室检查的指导3.1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有助于判断出血的程度和感染情况。
3.2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了解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从而指导治疗。
3.3 生化指标检查:通过检查血糖、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4. 脑脊液检查的应用4.1 脑脊液压力测定:脑脊液压力测定可以了解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对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4.2 脑脊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脑脊液的细胞数、蛋白质含量等指标,有助于判断脑出血的病因和性质。
4.3 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培养可以帮助排除感染性疾病,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5. 临床评分量表的应用5.1 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是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判断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5.2 NIHSS评分:NIHSS评分是评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常用工具,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
4 58
第 2 卷 第 6期 l 20 0 7年 l 2月
长 治医学 院学报
J OURNAL OF C HANGZ MEDI HI CAL COL GE LE
V0 . No. 1 21 6 De 2 O c. O 7
1 2 检 查 方 法 .
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头颅横轴位 C T平扫 , 使用 仪器 为东软 C T—C 80螺旋 C 20 T机 , O 线为 基 以 M
线 , 厚 1 m 连 续 扫 描 , 分 病 例 局部 加 5m 层 0m 部 m
薄层 扫描 。
2 结 果
血是 指脑 实质 内的 出血 , 又称脑 溢血或 出血性脑 卒
2 2 T表现 . C 、
本组 2 例缺血性脑梗死 患者 的 C 3 T图像上 , 1 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清楚的略高密 1 度脑 回状影即“ 回征”9 脑 , 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 影 内淡片状略高密度影即“ 浮云征” 3 , 例为大片状 低密度影 内团块状高密度影 即“ 假肿瘤征” 而在 ; l 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 c 3 T图像上 , 例表现为 9 大片状低密度影内不规则斑片状、 条索状高密度影
人 的头颅 c 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 2 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 c T图象上,l l 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
边缘 清楚略 高密度脑 回状影 即“ 回征”9例 表 现 为 大 片状 低 密度 影 内淡片状 略 高 密度影 即“ 脑 , 浮云征 ”3 , 例 表现 为大 片状低 密度 影 内团块状 高 密度 影 即“ 肿 瘤征 ” 假 。而在 l 出血 性脑 梗 死 患者 的 C 3例 T图象上 , 9例表 现 为大片状低 密度 影 内不规则斑 片状 、 索状 高密度影 , 条 4例表 现 为 大片状 低 密度 影 内边缘 模 糊 的
脑梗和脑出血的鉴别表
脑梗和脑出血的鉴别表脑梗和脑出血的鉴别表1. 引言脑梗和脑出血是两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正确地鉴别脑梗和脑出血对于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通过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两者的不同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正确鉴别脑梗和脑出血。
2. 定义和病因2.1 脑梗脑梗是指由于脑血管的阻塞导致脑部缺血的情况。
阻塞通常是由血栓或栓子等物质在脑血管中堆积形成的。
脑梗的主要病因可以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液凝块、栓塞等。
2.2 脑出血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出血的情况。
破裂可以发生在脑内的动脉或静脉血管中,导致血液进入脑组织或脑腔。
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等。
3. 症状和体征3.1 脑梗脑梗的症状和体征可能出现突然,包括头痛、短暂性肢体无力或麻木感、言语困难、视力模糊等。
严重的脑梗可能导致昏迷或瘫痪。
3.2 脑出血脑出血的症状和体征通常也突然出现,包括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
脑出血还可能导致一侧身体肌肉无力或麻木。
4. 影像学检查4.1 脑梗脑梗的影像学检查通常使用脑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
其中,脑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脑血管的阻塞位置和程度,CT或MRI可以帮助确定缺血区域。
4.2 脑出血脑出血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脑血管造影、CT和MRI。
脑血管造影可用于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CT或MRI可显示出血量和出血周围的异常信号。
5. 治疗方法5.1 脑梗对于急性脑梗,溶栓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也可用于预防再次发作。
康复治疗在恢复患者功能上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5.2 脑出血脑出血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
紧急手术可能需要用来清除血液以减轻压力和移除导致出血的病变。
药物治疗目的是控制血压和脑水肿,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6. 个人观点和理解脑梗和脑出血作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简易鉴别
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简易鉴别脑梗死和脑出血都是指发生在脑血管中的一种疾病,但两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都存在差异。
1.发病机制: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内的血液凝结或栓子阻塞造成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等。
而脑出血则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内出血,进而引起脑组织受损。
主要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瘤等。
2.临床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症状与病变的部位有关,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偏瘫、言语障碍、感觉异常、半身不遂等。
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清楚、反应迟钝、定向力下降等症状。
而脑出血的症状则与出血部位和程度有关,可能表现为突发严重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瞳孔不等大、肢体活动度减退等。
患者可能出现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
3.影像学检查:脑梗死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依靠脑CT或MRI来观察脑组织的缺血情况。
在急性期,可以看到脑梗死区域密度或信号减低,慢性期则呈现脑灰质和白质的萎缩。
而脑出血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出脑出血部位、大小和形态特征。
脑CT可直观显示出高密度的出血灶,MRI则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出血肿周围的神经结构。
4.治疗方法:对于脑梗死患者,早期实施溶栓治疗可以尽快恢复脑血流。
溶栓药物可以溶解血栓,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此外,如伴有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可以考虑施行血管重建手术。
而对于脑出血患者,治疗的重点是尽快控制出血并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可以达到减压、止血和降低颅内压的效果。
总结来说,脑梗死和脑出血虽然都是脑血管疾病,但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对于患者来说,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以便尽早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抢救脑组织并恢复患者的功能。
医生在根据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后,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鉴别,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脑中风的鉴别诊断
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脑中风的鉴别诊断许多人得了脑血管病,分不清是哪一种,常把脑血栓说成脑梗塞,脑出血说成脑血栓等。
虽然这都是脑血管疾病,但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也各异。
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入脑实质引起的临床症状,病情较急,一般较脑血栓、脑梗塞严重。
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先天性动脉瘤等。
脑出血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一般有跌倒、昏迷、偏瘫、呕吐等症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还可有面肌瘫痪、嘴歪及流口水等。
出血部位不同表现不同。
脑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炎以及血液粘稠度高,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的症状。
脑血栓形成起病较缓慢,往往在睡眠或休息时发病。
部分病人症状起初较轻,以后逐渐加重,甚至有病后2~3天达到高峰的。
患者昏迷较少见,一般症状较轻,可有偏瘫及单侧肢体瘫痪,也可能有失语症,有的病人有头或肢体麻木等症状。
脑梗塞是血管其他部位的栓子如心脏病的附壁血栓,主动脉、颈动脉等的血栓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脱落,骨折时脂肪栓子等运行到脑部引起血栓塞时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心脏病病人。
该病发病急,常引起失语症及右上肢为主的偏瘫感觉障碍,但很少有昏迷出现。
治疗脑出血常用止血剂疗法。
对脑出血病人应尽可能避免搬动,保持安静,防止再出血。
目前采用手术治疗脑出血有一定效果。
对脑血栓及脑梗塞采用扩血管治疗。
应用外血管药物可改变局部缺血及促进症状迅速缓解,愈后较好。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
发病后,患者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并有脉搏洪大而缓慢、呼吸深而慢、面部潮红、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表现;多数伴有中枢性高热。
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其神经定位表现也不相同:(1)内囊出血最常见主要是出现"三偏症":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
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基底节区脑出血和脑梗死价值比较
浙江创伤外科2021年6月第26卷第3期ZH J J T raumatic ,June 2021,V ol.26,N o.3作者单位:313000湖州,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脑梗死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具有相似性,存在误诊风险,从而影响临床预后。
CT 和MRI 等影像学技术不断改进优化,已成为卒中类型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基底节区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0例临床资料,探讨CT 和MRI 检查用于基底节区脑出血和脑梗死鉴别诊断临床价值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基底节区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0例临床资料。
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为(61.33±5.70)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1~14小时,发病至入院平均时间为(5.84±1.20)小时。
脑梗死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为(61.78±5.93)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1~12小时。
发病至入院平均时间为(5.77±1.16)小时。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方案设计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且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纳入标准:①符合基底节区脑出血或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②发病至入院时间<16小时;③年龄18~80岁;④生命体征稳定;⑤临床资料完整。
1.1.2排除标准:①年龄>80岁;②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④合并精神系统疾病;⑤行手术治疗。
1.2方法1.2.1CT 检查:采用美国GE 公司OP ⁃TIMA54016层CT 扫描仪,参数设置:电流、电压、矩阵、层厚及层距分别为200mA ,125kV ,256×256,10mm ,10mm 。
脑出血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谢谢观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鉴别诊断 、并发症
病毒性脑炎
鉴 中毒
别
闭合性颅脑挫伤
诊
外伤性颅内出血
断
颅内肿瘤出血
其他类型的脑卒中
鉴
病毒性脑炎
别
患者常较年轻, 有感染、精神症
诊
状等前驱症状, 多无高血压病史
断
鉴
中毒
别
在偏瘫等局部脑 症状不明显时,
诊
要慎重除外CO、 乙醇、化学药品
断
等急性中毒。应 详细追问起病时
的环境因素
综 腕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此
合
期持续3~6个月,这一期如出现 症状应立即开始治疗,常可控制
征 其发展并治愈,如不及时治疗, 很快转入第2期,被动活动易引
起剧烈疼痛为此期一大特点。
肩 第2期:手的症状更加明显,疼 痛加重,出现自发痛是此期的 特点,手的水肿可减轻,但血
手 管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如皮肤 综 湿度增高、发红。手皮肤、肌 合 肉明显萎缩,手掌成爪形,手
诊
1)脑梗死过去有TIA者较多
2)起病时的情况
断
3)意识障碍 4)起病缓急
5)脑膜刺激征
肩- 手综合征
并
肩关节半脱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炎
发
压疮
痉挛与挛缩
症
废用综合症
误用综合征
卒中后疼痛
常于卒中后1~3个月发生
肩
第1期:水肿主要在手背,特别 是指节指间关节,常终止于腕关
手 节及近端,皮肤呈橘红或紫色, 指甲逐渐苍白不透明。同时伴肩、
第一期治疗效果较好。
综 手指或末梢向心加压缠绕是简单、 安全、有戏剧性效果的方法。
脑出血诊断金标准
脑出血的诊断通常是通过临床症状、神经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来进行的。
以下是脑出血的一般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
-脑出血的症状可能包括突发性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面瘫、肢体瘫痪、感觉丧失等)等。
-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来判断可能的脑出血。
2. 神经影像学检查:
-颅内出血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或头部MRI(磁共振成像)。
- CT扫描是常用的急诊神经影像学检查,可以迅速显示出血灶的位置、大小和类型,有助于区分脑出血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3. 腰椎穿刺(腰椎脑脊液检查):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腰椎穿刺,以检查脑脊液中是否存在血液。
4.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5. 脑血管造影:
-对于某些病例,医生可能会进行脑血管造影,通过X射线或其他成像技术观察脑血管的状况,以更详细地了解出血的原因。
这些检查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决定。
在急性情况下,头部CT扫描是首选的成像检查,因为它可以快速提供关键信息。
脑出血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各种检查结果。
这些标准和方法可能在不同的医疗实践中有所不同。
如果您或他人怀疑脑出血,请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的医学评估和治疗。
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
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目的:探讨部分缺血性脑梗死與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
方法:36例脑梗死患者,其中23例缺血性脑梗死和13例出血性脑梗死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 h~20 d内均经头颅CT平扫,对两组病人的头颅CT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2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11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清楚略高密度脑回状影即“脑回征”,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淡片状略高密度影即“浮云征”,3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团块状高密度影即“假肿瘤征”。
而在1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不规则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4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模糊的团块状血肿影。
结论:掌握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不同的CT表现特点,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做出正确鉴别。
标签: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CT鉴别诊断;【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154-03急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而CT是诊断该疾病首选的重要方法,准确、及时的诊断对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尤为关键。
缺血性脑梗死是指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与软化,俗称脑梗死,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50%~80%[1],其主要原因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又称脑溢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其原因为创伤性与非创伤性出血。
出血性脑梗死是指在脑梗死的基础上原梗死灶内又发生脑出血。
上述疾病的病因与病理经过不同,治疗原则亦截然不同。
为了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利用CT诊断脑梗死或脑出血近年来报道较多,少数报道[2-3]涉及到出血性脑梗死的CT研究,有关两者的CT鉴别诊断的专题研究较少,现将两者的CT 表现予以分析和鉴别。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39岁~75岁,平均57岁,均为在我院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或发病时血压高者30例,静态时起病25例、动态时起病11例;发病后距首次CT检查时间:<6 h 10例,~10 d 19例,~20 d 7例。
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鉴别
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鉴别
张美君;曹新坚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07(23)21
【摘要】脑出血和脑梗死,是农村中常见的危重急症,两病的性质和治疗方法截然不同。
如果将该两病互为颠倒地加以诊断和治疗,很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因此,必须严加鉴别,给予区分,以利于安全行医。
【总页数】2页(P85-86)
【作者】张美君;曹新坚
【作者单位】浙江东阳市城东街道卫生院,32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3
【相关文献】
1.脑梗死与脑出血早期鉴别的血清标志物概述 [J], ZHANG Xi;SU JunHui;JIN LingJing;TENG Fei
2.HCT、FIB及D-二聚体对老年性脑出血与脑梗死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 [J], 张寒; 管义祥; 陆正; 蔡舒
3.CT扫描用于脑梗死及自发性脑出血软化灶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J], 李朝俊
4.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基底节区脑出血和脑梗死价值比较 [J], 孙云峰;邵永良;顾国强;熊敏荣;陈焕林
5.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的影像特征及应用分析 [J], 可现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 脑血栓形成的治疗:
• 防治实行个体化原则 。 • (一) 急性期治疗 • 急性期治疗原则:力争3~6小时内就诊溶栓,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采 取个体化治疗,积极防治感染并发症 • 1.超早期溶栓 目的溶解血栓,恢复梗死区血供,挽救缺血半暗带, 防止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可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 • ⑴静脉溶栓疗法:常用药物①尿激酶,是国内目前应用最多的溶栓药。 • ⑵动脉溶栓疗法:通过在DSA直视下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栓部位,可能 对出现症状3~6小时的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卒中病人有益。 • 溶栓治疗必须在发病后6h内超早期给予,若能在发病后3h内用药更为 理想。尽快使用溶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但因溶栓有引起出血等并发 症危险而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严格掌握溶栓适应症与绝对禁忌症, 并应监测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等。
• • • • • • • • •
2.控制血压 使血压维持在比病人病前稍高的水平,除非血压过高收缩压> 29.3kPa(220mmHg),一般急性期不使用降压药,以免血压过低而导致脑血 流量不足,使脑梗死加重。血压低者可加强补液或给予适量药物以升高血压。 3.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应尽早防治,常用的药物为甘露醇、10%复方甘 油等。 4.改善微循环 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抗凝治疗 对临床表现为进展型脑梗死病人,可选择应用抗凝治疗。但有 引起出血的副作用。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对出血性梗死或高血压 者均禁用抗凝治疗。 6.血管扩张剂 脑梗死急性期不宜使用或慎用。 7.高压氧治疗。 8.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未选择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发病48小时内用阿司匹林, 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但溶栓或抗凝治疗时不要同时应用,可增加出血风 险。 9.手术治疗 开颅切除坏死组织和去颅骨减压。 (二) 恢复期治疗 :患肢运动和语言功能的训练 。
• (三)、脑出血
• 脑出血的症状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血肿大小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有 关,通常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小便失禁、 肢体活动障碍和意识障碍。位于非功能区的小量出血可以仅仅表现为头痛及轻 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而大量出血以及大脑深部出血、丘脑出血或者脑干出血等可以出 现迅速昏迷,甚至在数小时及数日内出现死亡。各部位出血一般表现如下: 基底节出血:可出现突发肢体的无力及麻木,语言不清或失语,意识障碍,双眼向出 血一侧凝视,可有剧烈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小便失禁症状;
• (二)脑栓塞:
•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诱发,以青壮年较多见,病前多有风湿 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及大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脑栓塞患 者多起病急,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内达高峰,多数患者 有神经系统体征,可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 缺损。头颅CT在发病24小时内可无明显异常,但脑CT扫 描阴性不能排除脑栓塞,发病24-48小时后可见栓塞部位 有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欠清晰,并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 头MRI有助于早期发现小的栓塞病灶,对于脑干和小脑病 变的显示MRI要明显优于CT。这点与诊断脑血栓形成类似, 区别主要为病史。
• (三)脑出血:
• 1、50岁以上中老年有高血压史的病人,在情绪激动及活 动时突然发病。 • 2、迅速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伴 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 3、结合CT检查: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 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发病后即可显示边界清楚 的新鲜血肿,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是否 破入脑室。
病因简述
1、脑血栓形成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这些基础疾 病长期作用使脑血管形成粥样硬化,导致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使相应脑组 织缺血坏死。 2、脑栓塞是机体产生的栓子在血液中流动时堵塞脑血管引起血管闭塞,然而侧 支循环常很难迅速建立,从而引起该动脉供血区产生急性脑缺血 ,进而该动 脉供应脑组织缺血坏死。 3、脑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病,且血管较脆,在某些诱因下血压突然升高使脑内 脆弱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
• • •
诊断
(一)脑血栓形成:
1.本病患者多为高龄病人、有高血压等病史; 2.发病前有TIA,在安静休息时发病为主,症状逐渐加重; 3.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而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 灶性体征明显等特点。 4.结合CT检查: 脑血栓形成24小时内CT多正常,24小时以后梗死区出现 低密度灶。有条件时可行MRI检查,能较CT更早发现梗死 灶,而且能清晰显示CT显示较差的脑干、小脑部位梗死 灶。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形成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
(二)脑栓塞 •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青壮年多见,起病急骤,常无前驱 症状,数秒至数分钟症状发展至高峰,多属完全性脑卒中 为其特点,为发病最急的脑卒中。个别病人可在数天内呈 阶梯式进行恶化,系由反复栓塞所致。 • 约4/5的脑栓塞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特别是大脑中动脉, 病人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或局灶性癫痫发作等, 严重者因颅内压升高至脑疝、昏迷而死亡。椎-基底动脉 系统表现为眩晕、复视、交叉瘫或四肢瘫、共济失调、吞 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基底动脉主干闭塞导致四肢瘫、突 发昏迷。大多数病人伴有风心病、冠心病等基础病变症状 和体征。
诱因
1、脑血栓形成(“脑梗”):一般无明显诱因,发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 2、脑栓塞:同脑血栓形成类似一般无明显诱因,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病,发病急,症状常 在数秒或数分钟之内达高峰。 3、脑出血:常因用力(如排便不畅)、情绪激动(如争吵)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 中突然发病,发病十分迅速,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
脑梗死、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个人心得
脑梗死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脑血栓形成(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脑 梗”)! 2、脑栓塞
3、腔隙性脑梗塞
• 这里讲一下脑血栓形成(“脑梗”)、脑 栓塞与脑出血的区别,这三种疾病在临床 上容易混淆。
定义
1、脑血栓形成(“脑梗”):为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颅内外供应脑部 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如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在此基础 上形成血栓,最终完全闭塞,引起某一血管供血范围内的脑梗死,称为脑血 栓形成。 2、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 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 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 神经功能缺损。 3、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 是由于脑实质内动脉 血管破裂致使血液流出形成血肿,在颅内造成急性占位性病变,俗称脑溢血, 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
•
病因
1、脑血栓形成( “脑梗”):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且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脑血栓形成的10个简单的危险因素,它们依次是高血压病、吸 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过量饮酒、过度的精神压力及 抑郁、有基础心脏疾病和高脂血症。但以上大多数危险因素都是可控的。脑梗发病年 龄一般比脑出血略高,多在55~65岁之间。 2、脑栓塞:病因根据栓子来源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原因不明的。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 患者多伴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塞、 心肌病、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粘液瘤等。非心源性脑栓塞多见于主动脉弓 和颅外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斑块破裂及粥样物从裂口逸 入血流,能形成栓子导致栓塞;同时损伤的动脉壁易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时也 可致脑栓塞;其它少见的栓子有脂肪滴(多见于骨折病人,但骨折病人引起肺栓塞最 多见)其他还有空气、肿瘤细胞、寄生虫卵、羊水和异物等。所以脑栓塞任何年龄均 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 3、脑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所以最多见于伴有高 血压疾病的老年患者,常因诱因有用力(如排便不畅)、情绪激动(如与人争吵)等, 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 。青年人也可发病,这类患者多伴有先天性颅内血管畸形。
• 脑出的治疗:
•
• •
• •
• •
•
急性期治疗的重要原则是: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减低颅内压、维持生 命机能和防治并发症。 (一) 高血压的处理 一般不应使用降血压药物。收缩压超过200mmHg时,可适当给予作用温和的 降压药物如呋塞米等。急性期后,血压仍持续过高时可系统地应用降压药。 (二)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脑出血可引起脑疝,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 性期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立即使用脱水药,常用20%甘露醇静点,配合 呋塞米静脉注射,交替使用以减少甘露醇用量,也可用10%甘油静脉滴注。 必要时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脑水肿,但不作为常规应用。 (三) 止血药和凝血药 止血药无肯定疗效,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功能障碍时,止血药应用 可能发挥一定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有6-氨基己酸(EACA)、对羧基苄胺(抗血纤 溶芳酸,PAMBA)、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卡巴克络(安络血)、酚磺乙胺(止血 敏)、仙鹤草素等。 (四) 手术治疗。
•
谢
谢
脑栓塞治疗:包括脑部病变及引起栓塞的原发病两方面。
脑部病变的治疗与脑血栓形成相同。由于心源性脑栓塞的 充血性梗死区极易出血,故抗凝治疗必须慎用,甚至即使 使用也应待急性期(5~7天)过后较宜。 • 原发病的治疗在于根除栓子来源,防止脑栓塞复发。主要 为心脏疾患的手术治疗(如心间隔缺损的修补、心瓣膜分 离术、瓣膜移植术、心脏肿瘤手术等)、细菌性心内膜炎 的抗生素治疗、减压病行高压氧舱治疗等。
临床表现
(一)脑血栓形成 本病好发于中年以后,多见于55~65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 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 • 通常病人有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等;约有1/3的病人 病前曾有TIA史。多数病人在安静休息时发病,不少病例 在睡眠中发病,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瘫痪。典 型病例在1~3天内达到高峰。除脑干与大面积脑梗死外, 大多数病人意识清楚。 • 神经系统体征因脑血管闭塞的部位及梗死的范围而不同, 常见有失语、偏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