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想象》习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b6323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5.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让学生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习作指导:讲解习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奇妙故事。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完成习作。
4. 成果展示: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趣、富有创意的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故事书等。
2. 学具:习作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图片或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入奇妙的想象世界。
2. 习作指导:教师讲解习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奇妙故事。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完成习作。
4. 成果展示: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2. 重点内容:习作方法、想象力、创新意识3. 教学过程:导入、习作指导、小组合作、成果展示、总结与反思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奇妙想象的作文,不少于300字。
2. 收集一些有趣的想象故事,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是否提高,想象力是否得到发挥。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一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一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77f2f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e.png)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部编教材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设置了专门的习作单元,对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专项提升。
本单元为习作单元,以“大胆想象”为主线,选取充满想象力的文本,设计活泼的学习活动,带领学生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充分感受大胆想象的乐趣与好处,逐步产生大胆想象并进行书面表达的愿望。
细读教材,我们还会发现,教材并未在具体的习作方法上有过多指导,而重在培养学生放飞思绪大胆想象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未来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这样的编排,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有助于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和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
习作《奇妙的想象》是本单元学习的总结,引导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大胆想象的成果,重在提升学生想象的质量,对其他方面的习作能力未作过多要求。
二、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激起想象的兴趣,感受想象的快乐。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
3.愿意分享自己创编的想象故事,在交流中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大胆想象,体现奇妙,并能把故事写清楚。
四、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创意视频,激发想象(一)课前热身,观看创意视频,感受“想象”的魅力。
1.视频中这些为什么这么吸引你?(预设:神奇、没有想到、很独特)2.教师小结:大胆想象,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奇异经历;(二)揭示主题,进入“想象”的世界。
1.教师引语:善于想象是我们每位同学最擅长的。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你们敢不敢试一试,大胆地奇思妙想?2.揭示习作主题。
那就开始我们今天的习作课吧!(板书课题)相信通过你们的奇思妙想,也一定能变出许多新奇、独特、有趣的故事来。
板块二:赏析——视觉冲击,探秘想象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吧!(一)初试想象,聚焦奇妙1.出示图片:你能用你的想象,体现这只鞋子到底有多轻吗?2.交流想象:真是意想不到啊,连一只蚂蚁都能举起,太神奇了!3.聚焦关键词“奇妙”。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ad9d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2.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奇妙的想象,发展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想象内容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奇妙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 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进行想象作文的写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灵感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想象内容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奇妙的想象》,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谈谈自己对想象的认识。
2. 学习课文《奇妙的想象》:让学生自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讨论课文中的奇妙之处。
3. 分析课文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进行想象作文的写作。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奇妙想象。
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写一篇想象作文,锻炼写作能力。
6.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想象作文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培养写作习惯。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文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在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提升。
2. 通过学生的作文,评价其在表达想象内容、运用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奇妙的想象》及相关阅读材料。
2. 作文评价标准及指导手册。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和学生作文。
4. 写作素材库,为学生提供灵感来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学习课文《奇妙的想象》。
2.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写作手法,小组讨论。
3. 第三课时:写作练习,学生作文初稿。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5b664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d.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想象作文的基本特点和构思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想象,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习作题目:奇妙的想象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富有创意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进行写作的能力,使文章内容丰富、具体、生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想象,使文章更具个性和创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作文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
2. 范文引路:出示一篇优秀的想象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点,总结想象作文的基本方法。
3. 讲解写作方法:讲解如何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将其融入想象,使文章更具个性和创意。
4.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想象作文。
5. 交流与评价:学生互相交流作品,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想象作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奇妙的想象2. 教学内容:想象作文的基本方法、写作要点3.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进行写作的能力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想象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
2. 互相交流作品,给同伴提出建议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编写富有创意的故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使他们在交流与评价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393fe4e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9.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教材分析】本次作的重点在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研究审题,并从题目猜测作内容。
2.借助思维导图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想得合理、想得有趣,能用通顺的语言写下自己奇妙的想象片段,把意思表达清楚。
4.研究互相评赏作文,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出想象,板书主题1.名言导入:伟大的科学家___曾经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
”今天,我们要学学___,天马行空想象一回。
2.板书主题:“奇妙的想象。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使学生明白本次作的内容和要求,激起学生研究的兴趣。
二、自主选题,研究审题1.出示题目,自主选择。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一起读一读这七个题目,想想你最喜欢哪个题目。
(出示书本中的七个题目)2.互动交流,说说喜欢的理由。
(预设:拟人手法、反着想、寄托愿望)3.关注关键词,研究审题。
过渡:新颖独特的题目能一下子吸引我们的眼球,而认真仔细地审题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
1)出示题目《躲在草丛里的星星》。
读到这个题目,你关注的是哪个关键词?2)引导。
①星星原来是在天上的,现在在哪里?②它躲在草丛里,你觉得哪个词很关键?③看到“躲”字,你想到什么?可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④星星原来在天上,怎么躲在草丛里呢?这中间会发生什么事情?3)交流其余六个题目的关键词。
4.尝试自起题目,关注关键词。
5.研究围绕题目推测内容。
题目十分重要。
好的题目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让人有所期待;好的题目还能帮助我们推测可能发生的故事。
1)(PPT出示《一支铅笔的梦想》)看,铅笔有很多的梦想:第一个梦想来到山坡,第二个梦想跳进荷塘,第三个梦想躲到菜园,第四个梦想来到小溪边,第五个梦想跑到运动场。
故事讲的就是铅笔带着它的梦想,来到这些地方发生的事情。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b80416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d.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习作:奇妙的想象》。
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习作题目**:奇妙的想象。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进行想象,创作一篇富有创意的文章。
2. **写作指导**:在教材中提供了写作思路和技巧,帮助学生展开奇妙的想象,例如:如何让一个普通的物品变得不普通,如何让一个普通的事件变得不平凡。
3. **习作范例**:教材中给出了两篇范例,一篇以“奇妙的森林”为题,另一篇以“奇妙的教室”为题。
通过阅读范例,让学生了解奇妙的想象可以体现在不同的主题上。
4. **习作练习**:教材设置了两个练习题目,一是“奇妙的旅行”,二是“奇妙的礼物”,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想象技巧进行创作。
5. **评价标准**:教材给出了习作的评价标准,包括想象力、语言表达、结构布局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评价一篇习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想象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奇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创造出新颖、奇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提高创造力**:在教材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妙故事,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3. **提升写作能力**:通过习作练习,学生能够运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自己的想象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4. **培养审美情趣**:通过阅读范例,学生能够感受到奇妙的想象所带来的美好和愉悦,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5. **增强逻辑思维**: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将想象合理地融入到故事中,从而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期,具有以下特点:1. **学生层次**:三年级学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识字、阅读、写作等。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 教案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 教案 )](https://img.taocdn.com/s3/m/18a9a24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4.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想象的含义,掌握想象的技巧,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创作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习作题目:奇妙的想象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有趣的现象,运用想象的手法进行创作,写一篇富有创意的习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手法进行创作,使习作内容丰富、有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习作纸、彩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讲解想象的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想象的手法,如类比、夸张、拟人等。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想象的火花。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创作实践,写一篇习作。
5. 交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想象的技巧和写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想象2. 重点内容:想象的含义、想象的技巧、创作实践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习作。
2. 家庭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现象,运用想象手法进行创作,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想象力是否得到了培养,写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习作内容是否丰富、有趣。
3.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奇妙的想象教案
![奇妙的想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6adfe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c.png)
三下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奇妙的想象》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
从单元视角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围绕着语文要素,本单元在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的同时,还安排了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以及一篇习作。
本单元所选用的课文与例文,故事中的想象都很大胆、奇特,都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从文本内容看,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奇妙的想象”,任务是写一个想象故事。
本次习作则是对本单元所学的综合运用。
其中,教材第一部分提供了七个富有想象力的题目,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确定话题,为“写什么”拓宽思路。
第二部分是修改和评价的要求,关注所写内容是否通顺,想象是否大胆,用以培养学生自觉修改习作的习惯,提高修改习作的水平。
第三部分为本次习作后的展示方式提出了建议,通过展示的方式,再次激发学生写想象故事的兴趣。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想象”主题并不陌生。
在一下的《彩虹》、二上的看图写话、二下的《蜘蛛开店》与三上的习作《我来编童话》学习中都有接触。
通过几次的想象,学生的想象能力在不断提升,从仿照课文写一句话到根据插图写几句话,再到顺着故事写一段话,最后能借助词语完成一整篇习作。
在此基础上,学生基本能够发挥想象写好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故事内容往往会比较局限。
因此,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并从毫无意识、漫无目的地随意乱想,到有一定策略、目标明确地大胆想象是本节课的重点。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习作例文,学会抓住特点想和反方向去想,并尝试想象一个故事片段。
2.借助课文和例文,试着问一两个有趣的问题,把故事片段写清楚。
3.通过自评和互相评,学会欣赏同伴大胆奇妙的想象,并试着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重点】借助习作例文,学会抓住特点想和反方向去想,并尝试想象一个故事片段。
【教学难点】借助课文和例文,试着问一两个有趣的问题,把故事片段写清楚。
【教学过程】板块一:走进想象岛,尝试想象1.出示情境,明确习作任务: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8083b8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e.png)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奇妙的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学会运用奇妙的想象进行写作。
3. 培养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二、教学内容1. 奇妙的想象的概念和作用2. 奇妙的想象在写作中的应用3. 如何运用奇妙的想象进行写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奇妙的想象进行写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作文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想象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奇妙的想象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奇妙的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 示例:展示一些运用奇妙的想象进行写作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奇妙的想象进行写作。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奇妙的想象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总结:总结本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运用奇妙的想象进行写作。
六、板书设计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12. 内容:奇妙的想象的概念和作用、奇妙的想象在写作中的应用、如何运用奇妙的想象进行写作。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奇妙的想象,写一篇短文,要求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
2.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和改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要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奇妙的想象进行写作。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9445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09.png)
3.帮助学生克服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如思路不畅、表达不清楚等,提升写作信心。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奇妙的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创作灵感。同时,通过讲解奇妙想象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想象转化为文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如“奇妙”、“联想”、“好像”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故事创编,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3.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开头、经过、结尾的叙述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奇妙想象的创作。
2.交流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倾听并学习。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布置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篇奇妙想象的作文。
2.学生写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3.互相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4.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所学: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奇妙想象写作技巧和文章结构。
2.归纳总结: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3.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奇妙想象的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ecf3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2.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习作,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构思独特的故事情节。
教授写作技巧,包括角色塑造、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
指导学生进行文字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
提供写作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写作技巧。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发挥,构思奇妙的故事情节。
第二步:教授写作技巧,包括角色塑造、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并提供相关示例。
第三步: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根据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自己的奇妙故事。
第四步: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五步:学生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完成最终的作品。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评价3.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2 评价标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丰富程度。
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
写作内容的完整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写作示例和指导。
参考书籍和文章,提供有关想象力和写作的更多信息。
写作纸张和文具,供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4.2 教学材料学生习作样本,用于分析和讨论。
学生反馈表格,用于评价和提供建议。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引入主题,激发想象力,构思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教授写作技巧,提供写作示例。
第三课时: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创作自己的故事。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和分享,互相提供反馈。
第五课时:学生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完成最终作品。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215d1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c.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奇妙的故事。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例如:设想自己是一种动物、植物或者一种自然现象,设想自己拥有特殊的能力等。
2. 指导学生如何将想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故事情节,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
3.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奇妙想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奇妙想象,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奇妙想象。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素材,如图片、视频等,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准备优秀的学生作品,用于案例分析。
3. 准备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教案第一课时:奇妙的想象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猜猜画面背后的故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二、想象训练(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想象主题,如:“如果你是一种动物,你会是什么动物?你会过怎样的生活?”2. 学生发挥想象,独立思考,准备分享。
三、小组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 组长带领组员分享自己的想象,组员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善故事情节。
四、总结与展示(5分钟)1.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二课时:将想象转化为故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想象训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想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奇妙的想象第1课时精品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奇妙的想象第1课时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5187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3.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方案习作指导【教学目标】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2.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教学重点】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习作例文。
【教学过程】一、习作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
在宇宙的另一边,我会变成风,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我会变成一棵树,树上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
在想象的世界里,瞌睡虫去寻找自己的朋友,小牧童被风吹到了颠倒村……2.出示课本上的故事题目。
引导:想象的世界里还会发生什么呢?出示课本上的故事题目:《贪玩的小水滴》《水果们的音乐会》《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手罢工啦》《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假如人类可以冬眠》。
3.这节课,就让我们大胆想象,写一个奇妙的故事。
板书课题——习作:奇妙的想象。
二、习作要求1.过渡:读一读,看看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写完后,可以交换习作。
说说自己最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在墙报上开辟一个专栏,如“想象岛”,展示大家的习作。
2.学生交流展示。
预设1:可以从教材中选一个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
预设2: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预设3:写完后,可以交换习作,互相评改。
预设4:还可以在墙报上展示大家的习作。
3.通过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提炼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1)从教材中选一个题目或自拟题目。
(2)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4.过渡: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
怎样大胆想象,让想象更加合理、奇妙呢?我们不妨向作家们取取经。
设计意图: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应放慢脚步,引导学生读懂习作要求、习作提示,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在习作前审题,明确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
三、习作指导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练习创编《滚来滚去的小土豆》的故事,交流探究怎样大胆想象,能让想象更加合理、奇妙。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五《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五《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f085340975f46526d3e13b.png)
统编教材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习作策略单元(第五单元)——《奇妙的想象》展示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2.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3.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将大胆自由的想象应用于习作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德育三分钟大国重器千里眼、顺风耳、日行八百、九天揽月……科技的进步,各个领域中的颠覆性的创新,无一不是从想象开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听了这段话,你知道什么最重要?二、导入想象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以天马行空,可以赋与一切事物以生命与思想,一切都可以和现实不一样,如此看来,想象作文很好。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习作学习:奇妙的想象三、回忆课文《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1、丰富的想象辫子可以钓鱼,辫子可以套牛,辫子可以做松松软软的被子辫子可以晾衣服..….“我”可以变成树,树上可以有各种形状的鸟窝, 海陆空的动物都可以住。
作者抓住了辫子长、松软,结实、可以烫蓬松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
小结:作者的想象离不开事物本身的特征。
2、那么,是不是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我们的习作就可以下笔千言,随心所欲了呢?自读习作《森林侠》点评读完这篇想象力丰富,结构完整的习作,你觉得哪里不对劲呢?小白兔的形象与“侠”之间的差距太大,想象不合理。
小结:想象空间要合理。
3、文章通过小真对自己头发的奇特又合理的想象,轻松化解了与朋友间的隔阂与差异,表现了小真机智聪慧、不甘服输的特点,以及童心的天真烂漫和丰富的想象力。
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想象来源于现实生活。
小结:想象来源于生活。
4、要想让一篇想象作文既有趣又有意义,我们还需要在构思上下功夫。
自读《一本有魔法的书》交流,点评习作好在哪里?小结:习作的结尾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一课时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fc07320c22590103029deb.png)
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目标】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2.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3.能欣赏同伴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重难点】1.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2.能欣赏同伴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结合习作例文总结的方法展开想象,编故事。
【教学重点】结合习作例文总结的方法展开想象,编故事。
【教学难点】结合习作例文总结的方法展开想象,编故事。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口”,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
预设:口、方框……2.出示由“口”演变的事物,激发学生再次想象出示课件1:3.教师小结:一个图形引发无数猜想,这就是想象的魅力,充满新奇和趣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想象的王国,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吧!4.板书题目,齐读课题。
(板书:奇妙的想象)出示课件2:二、结合文题,放飞想象。
1.教师过渡: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就等于作文成功了一半。
老师这里有几个作文题目,看看哪一个能成功吸引你的眼球,激起强烈的阅读兴趣。
出示课件3:2.布置任务:看到这些题目你都想到什么?请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题目,小组内互相交流交流。
出示课件4:3.小组内交流,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4.小组展示,集体交流预设1:最好玩的国王我看到了一个光着脚丫,披着披风的国王在和小朋友们捉迷藏。
墙角里、大树后、衣帽间到处都有国王的影子。
可是有一天,好玩的国王在玩耍时,发现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好奇心驱使着他地推开了这扇门,门后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竟是那么不可思议:云在地上飘,水在天上流,云挡住了小草,水遮住了阳光,这里没有奔跑、没有欢笑,更没有大家喜爱的捉迷藏……教师点拨:这位同学的创作成功地借鉴了《尾巴它有一只猫》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维,反方向的想象,让故事情节更加新奇,更具想象力。
(板书:反方向)预设2:滚来滚去的小土豆这是一个小土豆,一个肥头大耳、浑身麻子点但却有着侠肝义胆的小土豆。
《习作:奇妙的想象》名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习作:奇妙的想象》名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17117f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5.png)
《奇妙的想象》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主题:大胆想象课时:共二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基于识字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基于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基于习作: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2.学情分析基于口语交际:学生基本可以做到认真听别人讲话。
大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少部分学生不爱表达,缺乏自信心。
基于识字写字:学生初步掌握了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知道写字姿势的要求,部分学生在书写时需要老师提醒。
基于阅读:学生喜欢阅读,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基于习作: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够写出自己的想象故事,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