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多年来“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障碍,而农村收入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文章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支出结构,分析了当前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制度性因素,重而找出了一些影响农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在通过经济学分析后,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农村收入;制度设计;收入现状;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72-02“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多次将解决“三农”问题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政策,以强调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村收入增长问题。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仅仅是城市的建设,也应当包含农村的建设,我国要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在农村地区最大的困难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
学者(王雅鹏、郭犹焕,2001)认为,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而不是缩小,国家应当更多的关注收入差距问题。
而(陈锡文,2001、林毅夫,2003)等则认为应当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新农村建设,缩小公共服务差距,是农村现代化的首要环节。
另外,国内外的学者比较注重通过产权改革来改变农村收入情况,而且从我国现实的情况看,产权问题的界定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所以,现在实行的林地划分和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在很大意义上就是为了解决土地产权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远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一方式是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另外一方面在农村确实存在大多数农村土地闲置等情况。
另外学者还集中在农村地区公民权利公平问题上,包括医疗,就业,教育等等方面的平等,认为就是因为权力的不平等所以照成了收入上的差距。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希望能在怎样增加农村收入的问题上有所突破。
一、我国农村收入现状分析我们农村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新世纪国家实行了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计划,更是让沉寂的农村经济重新焕发了活力,但是仍然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我国农村收入增长较快,但水平还很低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增长迅速,但是其总量还是相对较少,2008人均年收入还不到1000美元,还没有脱离联合国贫困地区的基准线,就国内来比较大多数地区的农村收入不到城市收入的三分之一,我们很多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还停留在封建的小农经济上,很多地方根本找不到增收的途径。
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
同时,一系列因素也对农村居民收入产生了
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对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农村居民收入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农村居
民收入的提高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使他们能够购买到更好的生活
品质和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
其次,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也提高了他们的
消费能力,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
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也减轻了农村贫困的程度,为推动农村脱贫攻坚工作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
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农村经济的发
展质量和效益。
综上所述,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土地
利用权的变动、劳动力收入和经营收入等。
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对于改善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轻贫困和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进一步关注农村居民收入
变化的因素,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那么,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中央一直把提高农民收入放在各项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但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复杂,解决难度较大,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有进一步拉大的现象。
论文百事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会加剧经济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利于社会稳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先必须探究当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来。
(一)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s1,1995年为2.72?s1,2001年为2.92?s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为3.23?s1,2005年约达 3.22?s1。
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受带有很大福利性成份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计算在内,剔除农民收入中不可计算的实物部分,以及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更是十分巨大,约达5?s1或6?s1。
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表明,城乡人均收入比一般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大于2,我国就是其中之一。
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到了社会承受的极限。
(二)从基尼系数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程度严重失衡。
1978年前我国城乡居民收的综合基尼系数约在0.20~0.24之间,但此后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开始拉大。
1990年为0.343,1995年为0.389,2000年后达到0.417。
世界银行最新有关中国的发展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将达到0.474,问题十分严重。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都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很多,如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非国有化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了一定影响。
此外,体制的变动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影响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影响因素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资料显示,199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96.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221元,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仅为2275.2元,且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即城乡居民收入比仅为2.86。
然而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而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仅为5919元,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扩大为13190元,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扩大为3.23倍。
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近十几年里有了不断扩大的趋势。
此外,有专家称,如果将城镇居民收入和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如医疗、教育、补贴等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用于生产资料的部分成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将扩大至4倍甚至6倍。
(二)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居民收入主要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资料显示,2010年,城镇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44元,其中,工薪收入为12443.04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5.2%;转移性收入为4633.6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4.2%;而经营性收入为1559.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1%;财产性收入为473.5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5%,可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依赖于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
农村居民纯收入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主。
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年鉴》的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为5919.0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2431.05元,占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41.1%;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为2832.8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7.9%;而财产性纯收入仅为202.25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4%;转移性纯收入为452.92元,占农民年均纯收入的7.6%。
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用于衡量农村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
人均纯收入是指每个农村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总收入减去直接与这些经济活动有关的费用后所得到的净收入。
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农村居民的经济活动的收入水平和财富积累情况。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计算方法通常是将农村居民从各种收入来源(如农业、养殖业、副业和转移收入等)获得的总收入减去直接与这些经济活动相关的费用,如种子、化肥、养殖费用和劳动力支出等。
这样计算得到的净收入即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了解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变化。
这对于制定合理的农村发展政策和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农村居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描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关键年份的数据在以下列举的几个关键年份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引人注目:年份1]:[对应年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
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 [增长/下降] 的趋势。
其原因可能是 [相关原因]。
年份2]:[对应年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
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 [增长/下降] 的趋势。
其原因可能是 [相关原因]。
年份3]:[对应年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
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 [增长/下降] 的趋势。
其原因可能是 [相关原因]。
变化趋势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解释:政策引导: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民技能培训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乡差距缩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农民收入统计分析报告
农民收入统计分析报告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报告旨在对农民收入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收入变化趋势近年来,农民收入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从统计数据来看,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占比逐渐下降,而非农收入占比逐渐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农村工商业发展的提升以及农民转产就业的增加。
尤其是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和农产品电商的兴起,农民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的机会大大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1. 农业生产经营:农业生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民应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选取合适的农产品进行种植和养殖,以确保收入的稳定增长。
3. 政策支持:政府的农业扶持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农业设施和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
4.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政府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水平,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
三、农民收入改善对策建议1.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农民生产和经营的效率。
2. 推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
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电商等新兴业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 完善农业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加大对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和经营。
4. 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
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
5.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农民收入是指农民在生产、经营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活动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因素。
例如,气候、土壤、水资源、天气等因素的好坏会影响作物的种植质量和产量,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
因此,农民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合理规划和布局,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二、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例如,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农村创业就业、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等政策,进而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资金和设施资金和设施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若农民的筹资能力及资本实力不足,将难以开展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
另外,农村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等条件也直接影响到农村生产效率和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直接影响农产品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间接地影响农民收入的高低。
四、教育和技能教育和技能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农民的劳动力结构和技能要求也随之变化,农民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术实力,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开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经济活动。
综上所述,自然条件、政策措施、资金和设施、教育和技能等方面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
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民本身都应加强对这些方面的重视和投入,为提高农民收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条件和机遇。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分析山东省是中国的一个地区性大省,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中国居于较高水平。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因素、社会保障因素和教育水平因素四个方面对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宏观经济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山东省城市经济发达,拥有一批大中城市,市场资源及经济增长潜力较大,而农村地区相对较为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这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此外,城市地区相对于农村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工资待遇也相对较高,这也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产业结构是影响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山东省城市经济以制造业、金融业、商业服务业等高附加值行业为主,技术密集度较高,劳动力需求少,工资待遇较高;而农村地区的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劳动力需求量较大,但农业产出相对较低,工资水平也较低。
这种产业结构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第三,社会保障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山东省,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相对较高,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等,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居民很多时候需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来维持生活。
这种社会保障的差别也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最后,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山东省,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丰富,有更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培训机会,这有利于城市居民提高自身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加其收入。
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较低,这也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
综上所述,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因素、社会保障因素和教育水平因素等。
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居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公平与均衡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分析及影响因素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分析及影响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这种收入差距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在中国普遍存在,且差距逐渐扩大。
大城市的居民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同时居住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差距也较大。
这种差异反映了经济发展、城乡分割以及政策实施的不均衡。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就业,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城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工资和福利待遇相对优厚。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收入占据居民收入的较大比重。
农村缺乏多元的就业机会,收入来源单一,导致了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1. 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这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首要因素。
城市经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作机会较多,收入相对较高。
而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劳动密集型工作机会居多,技术含量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2. 教育资源差异城市教育资源相对农村更加丰富,高质量的教育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城市中的优质学校、图书馆、培训机构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而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使得农村居民在就业时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3. 制度性差异城乡居民户籍制度的不平等也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因素之一。
户籍制度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包括医疗保险、退休金等。
而农村居民则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面临诸多不公平,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
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对策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历史变化
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历史变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和支出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历史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趋势。
一、居民收入的历史变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最初的生活水平较低,大多数人只能满足温饱的阶段,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相对富裕的生活。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长期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人民的素质提高和技能水平的增加也为居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保障。
二、居民支出的历史变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支出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过去,居民支出主要集中在基本的生活物质需求上,如食品、衣物、住房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如今,居民支出不仅包括基本生活需求,还包括教育、医疗、旅游、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
人们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也越来越多元化。
三、影响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因素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居民收入和支出的重要因素。
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加,使得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提升。
其次,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对居民收入和支出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减税降费政策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居民消费。
此外,居民教育水平、职业选择、工作经验等因素也会对居民收入产生影响。
四、居民收入和支出的趋势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居民收入和支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
首先,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居民收入的调节力度,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法保护等措施,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其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将逐渐增加。
此外,随着居民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强,居民支出将进一步扩大,消费结构也将更加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和支出呈现出明显的历史变化。
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整体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
然而城市增长过快,农村发展相对缓慢,使得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差距已成为眼下制约广西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3.75倍,2019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54倍,城乡收入差距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影响广西经济的协调发展,还进一步影响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及其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文选取了城乡二元对比系数、城市化水平、城乡固定投资对比以及城乡受高等教育人数之比等因子,对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研究发现,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农村固定投资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等建议有助于广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对策建议;广西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动态我们都知道城市化进程对这一背景下公民收入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部分内容,又是重要的社会指标之一,一方面根据我国政策,很多历史进程是不可逆的、必然发生的,而如何保证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增加我们的内在驱动力,避免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其他问题,对于城市化稳定发展造成重要影响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有很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进行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有人指出,现阶段我国滞后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而且这种阻碍出现的问题非常突出,在不同城市有着差距颇大的表现。
因此卢继宏、李奥蕾(2012)等人运用34个省份的数据,观察得出了有利于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前进的内在动力,还认为随着科技进步各方面水平提高,总体来说,经济水平也会往平衡的趋势发展。
肖竟(2018)研究了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当前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朝着进步的方向不断变化,尤其是乡村的劳动力,倾向于向大城市前进,寻求其中不断变化的成长机会,同时,这种规律具有模仿效应。
《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范文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逐渐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安徽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代表性。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上的差异,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
安徽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对于全国范围内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因此,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安徽省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等官方数据发布机构。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通过分析安徽省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一定的变动趋势。
总体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且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然而,在具体年份和地区之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存在差异。
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变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了显著影响。
2. 政策因素: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农村扶贫政策、农业支持政策、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等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 社会因素:教育水平、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因素也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安徽省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投入和改革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5篇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5篇关于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篇1)现在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
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
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种植较多地区)。
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
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卖掉以后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农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
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
可是农民拿着这些钱并不是很开心,接下来钱就要向外拿了。
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村统筹、提留。
家里孩子增几件新衣服,那拖拉机的大轮子用了好几年了也该换了。
剩下的要全部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或许到了春节还得借—些才能过个好年。
要是遇上了灾荒,天气不好,收不到粮食。
交完公粮,剩下的恐怕填肚皮都不一定够。
要是万一家里有个人生病,恐怕不借钱是看不好了。
这借来借去,家里就欠债了,以后的每年得节约,少吃几顿好饭,少穿几件新衣服,还了钱,才能松口气。
农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万一有了天灾就得借钱,可这也不是办法,借了钱总得要还,孩子读书开支最厉害,要赶上了某些乱收费的学校,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国家政策整天在喊减轻人民负担,减来减去农民还是被压的喘不过气。
政策关键要落实。
随着中国将加人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人中国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度下降,这样农民收人减少而支出不会有多大变化,农民负担将会更重。
关于农民收入的调研报告(篇2)如今农民收人紧张来历于粮食作物的兑换。
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民的糊口生涯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乃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
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天然是农民经济的紧张来历(紧张是指花生等莳植较多地区)。
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历史变化
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历史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居民收入和支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历史变化,以期更好地了解居民经济状况的演变。
一、居民收入的历史变化1.1 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受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下,农村居民的收入逐渐增加。
过去,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农田耕作和养殖业获得收入,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民的收入来源也在不断增加,包括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
此外,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1.2 城市居民收入的变化城市居民收入的变化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居民的收入逐渐增加。
城市居民主要通过就业获得收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居民收入也相应提高。
此外,城市居民还可以通过投资和创业获得额外的收入,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
1.3 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在居民收入的历史变化中,收入差距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和高薪岗位的出现使得一部分人的收入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一些传统行业的衰退导致一部分人的收入下降。
因此,居民收入的差距不仅与个人能力和努力有关,也受到经济结构和政策的影响。
二、居民支出的历史变化2.1 日常消费支出的变化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日常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变化。
过去,居民的日常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上,如食品、衣物和住房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居民对于品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日常消费支出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2.2 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和医疗的重视,居民对于教育和医疗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过去,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居民的支出相对较低。
但随着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教育和医疗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支出也相应增加。
2.3 娱乐和旅游支出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娱乐和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因变量,选取 1 8— 0 7 的贵 州数据来进行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土地要素 、资本要 素的投入 能反向影响贵州城 乡 9 5 20 年
居 民收 入 差距 , 劳动 力 的投 入 要 素 则正 向影 响收 入 差 距 , 而贵 州二元 经济 结 构 对差 距 的 影 响 不 显著 。 I 关 键 词 :贵 州 城 乡收 入 差距
【 民 问题 1 农
农业经济
9 1/ 00 1
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安 海 燕 洪名 勇 朱 青
摘 要 :贵 州城 乡收入 增 长 缓 慢 ,但城 乡收 入 差 异 却 远 高 于全 国平 均 水 平 。 以生 产投 入 要 素 为 自变量 ,城 乡收 入 差距 为
二 、贵州城 乡收入差 距 影响 因素 的 回归分 析
本文以古典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理论来建立一个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模型 。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出是 投入的函数关系 ,相应 的投 入会导致 对应的产 出 ,而两部 门
贡献率相对较平稳 ,平均为 7 %,多年来无较大突破。 2
2贵州 城 镇居 民收 入概 况 .
34 1 4 业收入 的构成结构来看 ,种植业一直是贵州农民的主要收入 8 0 4 元 ,期 间城 乡收 入 的绝 对 值差 距 以 9 %的 速 度 递 增 。
城乡收入差 距在加大 ,从 1 5年的 3 2到 9 9 . 6 来源 ,牧业收入是除种植业外的另一主要途径 。由于地理 自 纵 向看来 ,贵帅I 0 7年的 4 9 . ,以平 均 l%的速度在扩大 。横向来看 贵州和 4 9 然资源的特点 ,渔业和林业的收入绝对值虽有 一 升但其总体 2 0 h 贡献率一直偏低 ,是贵州不具有 优势的产 业。工资『 生收入增 全国的城乡差异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但是贵州的城乡差异远 长是主要增长点 ,从 2 0 年 的人 均 37 4元增 长到 2 0 01 15 1 0 7年 远 大于全国同期 的城乡差异 ,且差距一商都没有缩小的趋势。 的 8 6 5元增长了 2 7倍 ,年 均增长率为 18 48 6 7 %,远高于七 可知在全国范围内贵州是城 乡差异很大的一个城市 . 年间贵州农 民人均纯收入的 9 %增长率和家庭经营收入的 4 % 增长率 。转移性支付与农 民财产性收入两项的总和对收入的
农村居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业政策
农业政策对农村居民的农业收入有显著影响 。例如,农业补贴、农业保险和农业价格支 持等政策可以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劳动力政策
劳动力政策对农村居民的工资收入有较大影 响。例如,外出务工政策、职业培训政策和 劳动权益保障政策等可以增加农民的工资收 入。
市场因素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转移性收入
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主要来自政府补贴、社会捐赠 等。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
01
02
03
农业生产
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是农业生产,包括种植、 养殖等。
外出务工
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是增加 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他收入
农村居民还有其他零星的 收入来源,如打零工、家 庭副业等。
03
CATALOGUE
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教育程度影响收入
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的教育程度对收 入水平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 ,收入水平也越高。
研究展望与建议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业现代化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 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 度,改善农村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 施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的问题及原因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单一
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而其他领域的收入来源较少。
原因分析
造成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单一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在农村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 其他领域的收入来源难以发展;二是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的产业支撑,导致农民的 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较为单一。
优化税收政策
调整和完善农业税收制度 ,减免农民的税收负担, 鼓励农民创业创新。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J u e . , 2 01 3
文 章编 号 : 1 6 7 1 — 6 5 2 3 ( 2 0 1 3 ) 0 2 — 0 1 7 8 — 0 8
我 国农 村 居 民收 入 现 状 与影 响 因素 分 析
高 云 , 詹 慧龙 , 陈伟 忠 , 矫 健
( 1 . 中国农 业科 学院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 北京 1 0 0 0 8 1 ; 2 . 农 业部规划设计研 究院, 北京 1 0 0 0 2 6 ) 摘要 : 通过对我 国农村居 民时间序列数据 、 横 截面数据分析 , 指 出我 国农村居 民收入 不断增 长, 但增长速度 呈现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6 , C h i n a )
Abs t r ac t : Ba s e d o n t he a na l y s i s o f Ch i n e s e nl r a l r e s i d e n t s’ t i me s e r i e s d a t a a n d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d a t a. t h i s pa p e r p o i n t s o u t t h a t wh i l e t h e i n c o me o f r ur a l r e s i d e n t s i n o u r c o u n t r y h a s e x p e ie r n c e d a c o n s t a n t g r o wt h, a n a p pa r e n t l e v e l c h a n g e i s i n di c a t e d i n i t s g r o wt h r a t e .S a l a r y i n c o me a n d f a mi l y b u s i n e s s i n c o me c o n s t i t u t e t h e
转移性收入视角下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转移性收入视角下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如果得不到有效调控可能导致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不容小觑。
对此,国家相继出台了多个政策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一、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现状及趋势(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GDP不断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2020年中山市的人均GDP高达3151.59亿元,可支配收入为人均52754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737元,农村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为37611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为1.45。
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2.73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虽然中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均衡,但是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不少,这就导致中山市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指数远远小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放眼全国,类似中山市的城市并不在少数,虽然仍然有部分地区乡村居民平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数,但整体上我国人均GDP呈整体上市趋势。
(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变化波动幅度减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开始,我国的城乡收入比呈周期性波浪发展状态,即缩小-扩大-再缩小-再扩大。
从波浪变化数据分析来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经历了变化周期。
从1978年到1994年为一个周期,1994年到2009年为一个周期。
波谷分别在1983年和1997年出现。
2009年以后,随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经过脱贫攻坚,乡村人口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减小,波动区间的幅度也不断缩小。
总之,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平稳的。
(三)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轨迹呈库滋涅茨“倒U曲线”库兹涅茨曲线(倒U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收入分配与国家经济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5 2 砌
o 1 0 O 姗
o 1 a 0∞ 0 2D 。 0 6 D 0 0 00
40 0 5 0o 5 D 0 a 00 6 5 0 6 00
,
2 1 1 4 2 1 3 2 4 3 1 1 3
2
[ 关键词】 农问 农 居民 入 回 分 三 题; 村 收 ; 归 析 中 图分类号 :F 0 . 3 48
文 献标识码 :A
实 当成重 中之 重“ 十五”期 间 ,针对 “ 三农 ”问题 国家相继 出 台了减免 农 牧业 税 、特产 税 ,实行 粮 食 直补 等 一
疑瑚 o 0
1 6 1 7
1 B 1 9 2 0
21
5 5 3 6
4 4 4 5 — 7 S
5 1
l
3 4
4
5 1 0 00 4 ∞.0 20 0 0 0 8 ∞00 0 5’ 2 0 00 1 0 0 0 1 咖 0 50 0 5 ' , 0 .0 0 0
4 1 6 00 2 0 0
3 5 1
3
2 2 3
2
2 3 3
4
1 1 1
1
0 0 0 2 0 0O 2 0 00 0 0 O 0 0 0 00 0 5 0 0 1 0 00 1 5 00 000 0 0 0 2 0 D
是人 大代 表们 最关 系 的话题 ,可见 国家对 三农 确
素 来探讨 增加农 民收入 的方 法与途 径 。
2 农 民 收入 影 晌 因素 分 析
表 1 居 民收入 因素统 计表
户主年龄 文化1 家庭人 口 家总收入 I I 农业收入 非农收入 农耕收入 农增收否 愿投资地 I 机械化 否 自己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 2000年,在国家连续三年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保持了稳中有旺的运行态势。
但是从城乡消费结构来看,农村消费明显不如城市消费活跃。
农村消费之所以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1997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连续三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
作者提出应通过大力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开展多种家庭经营方式等增加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同时可通过休耕、退耕等方式缓解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降低生产成本以增加净收入。
2000年,在国家连续三年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保持了稳中有旺的运行态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415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增幅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是近三年的最高增长幅度。
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4%,高于GDP的增幅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1999年,说明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对刺激消费产生了明显效果。
但是从城乡消费结构来看,农村消费明显不如城市消费活跃:2000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1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增幅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而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实现13042亿元,比上年增长8.3%,虽然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但比城市的增幅小2.3个百分点,城乡市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差距比1999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农村消费之所以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1997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连续三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5.2%,在以农村改革为主的1978~1985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高达20.11%;在城市及工业改革的1985-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12.9%,其中1985-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总表11978~1999年农村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亿元%收入年均增长16.02%;而在1997-1999年的三年间,农村人均总收入平均只增长2.17%,其中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6.9%,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则下降0.1%,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又进一步下降了0.3%,2000年估计农村居民总收入只能增长1%左右,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连续四年保持停滞不前的状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发生的。
一、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变化分析1.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下降农村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占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的80%左右。
1990-1999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平均增长1.7%,其中1990-1996年平均增长18.3%,而1997-1999年平均每年下降0.3%,比1990-1999年平均增长速度低12个百分点,比1990-1996年平均增长速度低18.6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增幅在1997-1999年下降的幅度非常明显,其中1998年下降2.55%(见表1),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首次下降,1999下降幅度继续扩大,达到3.3%。
预计2000年仍为下降,由于2000年粮棉产量因灾减少及价格的持续低迷,将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下降3%左右。
从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构成来看,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居民总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在80年代末占总收入的87%以上,在90年代前期占80%以上,但在1997-1998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1997年占78.24%,1998年占76.34%,1999年下降到74.02%。
尽管如此,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仍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绝大部分。
因此,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连年下降是1997-1999年农村居民收入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2.农村劳动报酬收入增幅下降农村劳动报酬收入是农村居民总收入的第二大组成部分,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90年代前期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15%左右,近两年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目前达到1/5左右。
因此,农村劳动报酬收入增长的快慢,对农村居民总收入增长速度有很大的影响。
1990-1999年,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8.3%,高于同期农村居民总收入增幅5.2个百分点,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从发展变化来看,1990-1996年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1.7%,而1997-1999年平均年增长11.8%,比1990-1996年的平均增幅慢了10个百分点,增幅下降的幅度非常明显。
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增幅的明显下降,是同期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减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构成来看,农村居民的企业劳动报酬收入增幅的急剧下降,是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大幅度下降的关键因素。
1990-1999年,农村居民的企业劳动报酬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4.3%,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部分。
但是在近两年农村居民的企业劳动报酬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1997年仅增长15.9%,1998年则下降了1.3%,1999年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较低,为9.1%。
1997-1999年平均每年仅增长7.2%,比1990-1999年的平均增幅慢了17.1个百分点。
乡村企业的劳动报酬收入是农村居民企业劳动报酬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下降是农村居民企业劳动报酬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1990-1999年,农村居民的乡企劳动报酬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4.7%,其中1990-1999年平均每年增长20.8%,而1997年增长幅度下降为11.1%,1998年增长则变为-4.72%,成为农村居民收入构成中降幅最大的部分。
1999年虽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只有5.6%。
农村居民的乡企劳动报酬收入占其企业劳动报酬总收入的比重由90年代初期(1990-1992年)的78%左右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50%左右(1993-1997),1998年则下降到38.8%,1999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7.6%。
预计2000年农村居民的乡企劳动报酬收入占其企业劳动报酬总收入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3、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是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1999年,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增长速度平均每年为16.3%,其中1990-1999年年均增长20.0%,即使在农民总收入增长速度出现大幅度下降的1997-1999年,增幅也高达15.4%,略低于1985-1999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但高于农村居民总收入增长幅度13.3个百分点,在农村居民收入的各种构成中是最高的。
1997-1999年,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从而维持了1997-1999年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的相对较快增长。
农村居民集体组织的劳动报酬收入的快速增长,也是农村居民劳动报酬收入增幅相对较高的原因。
4、1997年以来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显著下降农村居民总收入包括生产和非生产性经营支出以及上缴的各种税费,并不能反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情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可以更好地代表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情况。
表21978-1999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变化情况单位:亿元%从表2是可以清楚地看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有与其总收入相一致的变化特点:1990-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1%,其中1990-1996年年均增长19.1%,但1997-1999年年均仅增长4.7%,其中1998年增长3.44%,1999年增长2.2%,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慢的一年。
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来看,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1990-1999年年均增长12.1%,其中1990-1996年年均增长17.5%,而1997-1999年年均只增长2.1%,其中1998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下降,下降幅度为0.46%;1999年进一步下降了1.2%。
与此同时,1990-1999年农村居民劳动报酬纯收入年均增长18.3%,比同期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幅高4.2个百分点,其中1990-1996年农村居民劳动报酬纯收入年均增长21.7%;1997-1999年,农村居民劳动者纯收入增长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11.8%的较快增长,比同期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快9.7个百分点。
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构成比重变化来看,1990年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占其纯收入总额的76.76%,到1999年这一比重下降到65.5%,9年间下降了11.2个百分点;而同期农村居民的劳动纯收入占其纯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20.55%上升到1998年的30.0%,9年上升了近9.5个百分点。
上述变化说明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幅度的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大幅度下降的结果。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之所以快速增加,一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二靠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三靠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四靠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打工收入。
而目前农村居民赖以增加收入的四个因素均发生了变化:农产品基本上已呈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价格上涨的空间已经很小,仅靠增加产量不问市场需求已不可能增加收入;由于国民经济的调整正在进行之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就业岗位减少,城镇居民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农村居民进城打工的困难加大;农村城镇化严重滞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到制约。
1、占农民收入绝大部分的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呈现下降趋势,进而导致农民收入的徘徊不前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农产品的价格自1997年以来连续三年持续下降:表3是1997-1999年与农民收入有关的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由表3可以看出,1997-1999年农产品收购价格下降22.9%,主要农产品如粮食、经济作物、禽蛋产品、干鲜果品、水产品等价格的下降幅度均在20%以上,这使得农村居民向国家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大幅度下降。
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在零售市场上向非农居民出售的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降:1997-1999年,我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下降了4.8%,但其中的农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在15%左右,其中粮食价格下降14%、禽蛋价格下降14.5%、鲜果价格下降12.4%、水产品价格下降10.8%。
因此,在1997-1999年农业丰收、农产品增产的情况下,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反而下降,从而导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下降。
表3:与农民收入价格相关的各种物价指数单位:上年=1002、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回落,经济效益下滑且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农村居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劳动收入增幅下降自1996年以来,由于乡镇企业在生产能力过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较多,亏损增加,导致其发展速度连年回落,从1996年的21%下降到1999年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