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珍爱国宝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珍爱国宝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珍爱国宝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珍爱国宝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国宝的概念和意义。

2. 了解中国国宝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国宝的珍爱意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学习并理解中国国宝的概念和意义。

2. 通过教师引导,了解中国国宝的种类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国宝的珍爱意识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入中国国宝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中国国宝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习活动(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中国国宝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比如:中国国宝有陶瓷、绘画、书法、雕塑等多种形式。

(2)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两个具体的中国国宝,让学生了解其价值和保护情况。

比如:故宫里的紫禁城建筑群,秦始皇兵马俑等。

(3)教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中国国宝的喜爱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中国国宝。

3. 操练活动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保护中国国宝的活动方案,并进行展示,通过展示让其他学生了解保护中国国宝的重要性。

4. 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方案进行点评,并总结中国国宝的种类和特点,重点强调保护中国国宝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以“我的中国国宝”为题,给学生留下一篇作文,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中国国宝和保护中国国宝的想法。

四、板书设计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珍爱国宝》五、教学反思通过课堂上的活动和讨论,学生对中国国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形成了对中国国宝的珍爱和保护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增加学生的互动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以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为主题,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珍爱国宝、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包括:1.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 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实践,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艺术价值;3. 培养学生珍爱国宝、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 培养学生欣赏、分析、实践的能力;3. 培养学生珍爱国宝、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的理解;2. 学生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艺术价值的认识和欣赏;3. 培养学生珍爱国宝、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 纸、彩笔、剪刀等绘画工具;3.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模型或实物(如可能)。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分析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如绘画、制作模型等,进一步感受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以及如何珍爱国宝、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艺术价值,以及珍爱国宝、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2. 主体内容: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欣赏与分析、实践环节、小组讨论、总结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让学生根据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进行绘画创作;2. 小作文: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介绍,包括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3. 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珍爱国宝、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古代的青铜艺术。

学生将通过观察、分析、欣赏和创作等环节,了解古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课程将重点介绍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莲鹤方壶、曾侯乙编钟等,引导学生领略古代青铜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制作工艺。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青铜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珍爱国宝,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会运用青铜艺术元素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如何让学生通俗易懂地理解。

2. 引导学生将青铜艺术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提高创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绘画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青铜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知识:介绍古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结合实物图片,让学生深入了解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典型青铜器。

3. 欣赏作品:展示古代青铜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其独特的造型、纹饰和工艺,感受青铜艺术的美。

4.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青铜艺术元素,进行绘画或手工作品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6. 课后拓展: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下搜集更多关于古代青铜器的资料,加深对青铜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板书设计: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一、青铜器的历史背景二、青铜器的艺术特点三、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四、青铜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五、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典型青铜器六、青铜艺术欣赏七、创作实践八、展示评价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青铜艺术为主题的作品,要求运用青铜艺术元素,形式不限。

人教四下美术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

人教四下美术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美术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为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感到自豪;
技能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秦陵兵马俑的珍贵,唤起他们对兵马俑的珍爱之情;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而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对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美术书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宝藏,秦皇陵兵马俑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二、走进秦陵兵马俑的世界:
师:同学们在课下根据上节课的要求都对这节课进行了预习,并且搜集了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资料以及兵马俑的相。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掌握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融入古代陶瓷艺术元素。

二、教学内容1. 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新石器时代、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陶瓷艺术特点。

2. 古代陶瓷艺术的主要类型,如青瓷、白瓷、彩瓷、青花瓷、釉里红瓷等。

3. 古代陶瓷艺术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料、制坯、施釉、烧制等。

4. 古代陶瓷艺术的装饰手法,如刻划、印花、堆塑、绘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类型、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

2. 教学难点:古代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及学生在创作中融入古代陶瓷艺术元素的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物投影仪、陶瓷艺术品等。

2. 学具:陶瓷制作工具、陶土、釉料、彩绘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新课:讲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类型、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让学生对古代陶瓷艺术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陶瓷制作实践活动,亲身体验陶瓷艺术的魅力。

4. 展评:展示学生的陶瓷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六、板书设计1.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古代陶瓷艺术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要求融入古代陶瓷艺术的元素。

2. 撰写一篇关于古代陶瓷艺术的文章,内容包括历史发展、类型、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等。

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人教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人教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人教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知识;•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意义;•能够用简单的手法表现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

2.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国宝,保护文化遗产;•培养爱好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知识;•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意义;•能够用简单的手法表现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

2.教学难点•能够用简单的手法表现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简短的调查和小组分享,了解孩子们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认知。

2.讲授新知•运用教材中图文资料,向学生简单介绍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讲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意义。

3.对照实物、图片练习•让学生观看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实物图片;•通过对照实物和图片,让学生感知其形象、外观特点和雄伟的气势;•让学生用手指或纸张等简单的材料模拟表现实物形象。

4.创作实践•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设计合适的图形内容和形式;•鼓励学生自由创作,用简单的手法表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如可以用颜色填充、简单图形拼贴等。

5.分享展示让学生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

四、教学评价1.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够简单描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意义;•能够用简单的手法表现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

2.教学过程的评价•引入新课的方式和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形象和意义;•是否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视觉元素丰富教学过程;•是否对学生进行了充分引导和指导,让学生能够自由创作;•是否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创造力,以及对学生的作品细致的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在引入新课的环节,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更多地运用实物、图片等具体的视觉元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意义;•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和指导,帮助弱势学生完成任务;•在学生作品的评价和指导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创造力,也要对学生的作品给出具体的评价和指导。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秦始皇陵的历史意义和兵马俑的艺术特色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兵马俑的分类和艺术风格,我会通过图片对比和详细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兵马俑的发现对考古学的影响”。
-举例:介绍目前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保护措施,如限制参观人数、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修复等。
2.教学难点
-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规模的认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兵马俑的规模之大,教师需运用图片、数据等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举例:提供兵马俑坑的俯瞰图,展示其数量和分布,以便学生理解其规模。
-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分析: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兵马俑的艺术特色,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如雕刻技艺、人物表情、服饰细节等。
-举例:对比不同兵种俑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技艺水平。
-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学生可能பைடு நூலகம்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应通过实例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方法。
-举例:讨论兵马俑在长期埋藏过程中所受到的损害,以及保护措施如何减缓这种损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秦始皇陵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2.兵马俑的发现、规模及分类;
3.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及其在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领域的价值;
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保护与传承。
本节课内容紧密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15课“秦汉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通过学习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让学生深入了解秦朝的强大和辉煌,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2011版五年
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和地位。

2.认识著名的中国陶瓷文化和代表作品。

3.掌握制作简单陶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和地位。

2.中国陶瓷文化和代表作品:青花瓷、景德镇瓷等。

3.制作陶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陶器,引发学生对陶器工艺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 学习内容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有关陶瓷艺术的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讲解。

2.学生观看李宗盛主持的《国宝档案》中的有关陶瓷艺术的视频,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和代表作品。

3.学生进行陶器制作实践活动,根据老师的教导和指导,认真学习陶瓷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简单陶瓷作品。

3. 总结活动
1.学生自己欣赏、展示自己的陶瓷作品,通过展示和观摩,互相欣赏和学习。

2.老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
1.经验引导法:先导引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有限认识,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感悟陶瓷艺术。

2.寓教于乐法:通过实践、展示、观摩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陶瓷艺术。

五、教学评价
1.通过陶瓷制作的实践活动,检验学生掌握了陶瓷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观摩,评价学生对陶瓷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
5.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基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层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同时,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需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青铜艺术相关书籍和画册
-青铜艺术作品展示板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美术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青铜艺术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青铜艺术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青铜艺术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青铜艺术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青铜艺术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5.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和创新制作,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6.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将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他们能够与同学共同解决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7.情感态度:学生将培养对青铜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对美术学科的情感。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享受学习美术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在教学策略上,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在讲解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时,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青铜器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珍视。

2.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基本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和分析陶瓷艺术作品。

3. 引导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工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2. 陶瓷艺术的基本审美原则3. 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工艺4. 陶瓷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基本审美原则和基本制作工艺。

2. 教学难点:陶瓷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陶瓷制作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瓷艺术作品图片、陶瓷制作工具、陶瓷制作材料。

2. 学具:陶瓷艺术作品欣赏手册、陶瓷制作手册。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陶瓷艺术作品图片,引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以及陶瓷艺术的基本审美原则。

3. 演示:演示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

4. 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作品,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

5. 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陶瓷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1. 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2. 陶瓷艺术的基本审美原则3. 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工艺4. 陶瓷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动手制作一件陶瓷作品,并写一篇关于陶瓷艺术的认识和感悟的文章。

2. 让学生收集一些陶瓷艺术作品的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写一篇关于这些作品的欣赏心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基本审美原则和基本制作工艺,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人教版

20-《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本课属于“欣赏·评述”课。

在这里我就以《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来引导孩子们了解和传承祖国文化艺术瑰宝,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这节课我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资料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文化内涵。

二、学生分析:基于五年级学生喜欢直观感受、厌倦抽象说教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音乐、图像、视频、动画巧妙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与学习热情;通过陶瓷实物的欣赏,使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有直观体验,进而从器形、纹饰、色彩等方面进行小组的自主探究。

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

2. 了解陶与瓷的区别,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的造型、纹饰、釉色;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的感受。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欢迎各位同学来到我们的大型鉴宝现场,在揭示今天鉴宝主角之前,先来考考大家这个单词China(板书:China)的中文意思是什么?生:中国China的中文意思是中国,当首字母C变成小写时(板书:china)它就成为了另一个意思“陶瓷”,所以我们今天鉴宝的主角就是“陶瓷”。

师小结: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板书:古代陶瓷艺术)我们的鉴宝活动将带领各小组从认识陶瓷(识宝)、欣赏陶瓷(赏瓷)、夸赞陶瓷(夸宝)三方面进行,请各小组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优胜小组将有礼品相送。

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识宝)。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珍爱国宝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1. 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2. 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2. 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的陶瓷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件陶瓷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品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陶瓷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二、新课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陶瓷艺术特点。

2. 教师讲解陶瓷艺术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制泥、成型、装饰、烧制等过程。

3. 学生观看陶瓷艺术制作视频,进一步了解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

4.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著名的陶瓷作品,让学生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5.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珍爱国宝,传承陶瓷艺术?三、实践环节1. 教师发放陶泥,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自己的陶瓷作品。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爱国宝,传承陶瓷艺术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示要珍惜传统文化,努力学习陶瓷艺术。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深入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选择一个时期,绘制一幅陶瓷艺术作品。

2. 以“珍爱国宝,传承陶瓷艺术”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珍爱国宝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陶瓷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铜器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2.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3.培养学生欣赏青铜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青铜器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掌握。

2.提高学生欣赏青铜器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画认识和了解古代青铜器,然后与学生进行简要讨论。

2. 讲解环节(15分钟)(1)古代青铜器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青铜器是我国古代人创造出来的杰出工艺品,它不仅在民间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宗教仪式、军事斗争、贸易交流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冶金技术已经进入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同时它还代表了古代人类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模制、铸造、磨光、装饰。

在制作过程中,必须选取好的原料、精通操作工具和掌握高水准的工艺技能才能做出优秀的作品。

青铜器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雕刻技法和造型表现上。

其雕刻技法主要有凸雕、浮雕、阴刻、线刻等,而造型表现主要是通过自然界中形象的表现,使青铜器产生出生动的形象。

3. 演练环节(3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做青铜器制作过程的模拟,模拟内容为:模具的制作、铸造、磨光和装饰等。

4. 总结与延伸(10分钟)(1)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大家了解到了古代青铜器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

同时还学习到了青铜器制作过程的模拟,更好地理解了青铜器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技能。

(2)延伸推荐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和读专业书籍,进一步理解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同时,鼓励学生参观青铜器展览等活动,加深对青铜器的认识和了解。

四、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古代青铜器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青铜器的模拟制作过程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青铜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人教版2012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人教版2012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人教版2012本课是一节具有历史意义的美术课,它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创作的方式,培养自己的美术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为: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特点和魅力;3.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审美能力;4.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2.教具:PPT、投影仪、课件、板书笔等;3.材料:铜箔纸、剪刀、胶水、铅笔、颜料、画笔等;4.考虑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可能用到的化学品、椅子安排、加强监控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和PPT,介绍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和青铜器的应用范围。

可以使用图片进行展示。

2.学习内容介绍(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中《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的部分内容,并解释其中的生字和生词。

然后,通过PPT和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青铜器的种类、形态和装饰。

3.学习内容互动(20分钟)教师通过PPT,让学生欣赏青铜器的造型、装饰和字形,并进行讲解。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青铜器的理解和喜好。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青铜器画板。

4.创作环节(30分钟)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直觉,使用颜料、画笔等材料,创作出自己的青铜器画板。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然后,教师再次强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作品和学生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语文、历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跨科学习延伸。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青铜艺术的基本特点,欣赏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美、纹饰美,学会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古代青铜艺术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珍爱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古代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古代青铜器的分类和特点。

3. 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

4. 青铜器上的纹饰及其象征意义。

5. 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美、纹饰美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青铜器实物或图片、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绘画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古代青铜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古代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分类和特点。

3. 欣赏与分析:展示青铜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欣赏其造型美、纹饰美,分析其象征意义。

4. 实践与创作:学生分组进行青铜器的绘画或制作,体验青铜艺术的魅力。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2. 课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3.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青铜艺术的基本特点,欣赏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美、纹饰美,学会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4. 教学内容:古代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分类特点、制作工艺、装饰手法、纹饰象征意义等。

5. 教学重点与难点:青铜器的造型美、纹饰美及其象征意义,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

最新人教版美术四下第20课《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

最新人教版美术四下第20课《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

最新人教版美术四下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教案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过对秦始皇兵马俑的了解,初步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

2、会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并能了解它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师:同学看过《古今大战秦俑情》和《神话》这两部影视作品么,知道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么。

生:看过,都发生秦朝,都和兵马俑有关。

师:这节课呢我们就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咤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声威,希望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

所以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根据《史记》记载,始皇初即位,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知道始皇死,秦朝灭亡前夕方才建成,长达38年之久。

师:1974年3月陕西临潼几个打井的农民挖出了举世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建立兵马俑博物馆。

俑:是古代陪葬用的人偶,秦陵兵马俑是随葬的陶兵陶马。

兵马俑位于陵寝东侧1500米处,有3个俑坑,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

共有8000余件兵马俑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体部队。

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弓箭手组成的混合兵种。

三号坑指挥中心。

师:从这张照片中你看出了什么?生:秦俑非常高大。

师总结:秦兵马俑除了规模宏大之外,每一个个头也很高大,他们平均身高1.80米,是目前世界最高大的圆雕陶俑。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反思改进措施
(1)引入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陶瓷制作工坊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制作工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2)跨学科融合:结合历史、文化等学科知识,深入挖掘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行为习惯:通过课前自主探索、课中强化技能和课后拓展应用等环节,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情感态度:学生能够产生对古代陶瓷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欣赏和分析陶瓷作品,提高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审美情感。
具体来说,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古代陶瓷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展示出较高的审美判断能力。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陶瓷制作,展现出良好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表现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发展历程: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演变
-作品欣赏:典型陶瓷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制作工艺:陶瓷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实践应用:如何欣赏和评价陶瓷艺术作品
3.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古代陶瓷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陶瓷艺术作品的标准和方法
(3)评价方式:目前主要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为评价依据,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3.改进措施
(1)加强课堂管理: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要求,如保持安静、专心听讲等,并在课堂上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2.掌握古代青铜器的形制特点及其艺术表现手法;3.能够欣赏古代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增强珍爱国宝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青铜器的形制和艺术表现手法;2.青铜器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价值。

三、教学难点1.青铜器的质地、造型和纹饰的关系;2.青铜器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2.阐述式教学法;3.分组研究讨论法;4.图片和文物展示法。

五、教学过程A. 导入(10分钟)1.师生谈论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有哪些,它们的样子都是什么样的。

2.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3.向学生简要介绍青铜器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B. 学习内容(30分钟)1.青铜器的分类和形制介绍;2.青铜器的纹饰特点及其文化内涵;3.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质地。

C. 图片展示和实物欣赏(30分钟)1.在教室或学校博物馆里展示各种青铜器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欣赏和感受青铜器的古朴、美丽和文化内涵。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质地,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D. 分组讨论和展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研究一个青铜器,了解其历史背景、形制特点、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等,并在班级范围内展示研究成果。

2.班级展示结束后,让学生自己评选出班级最具有艺术价值的青铜器及其理由。

E. 总结归纳(10分钟)1.师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2.强调珍爱国宝的重要性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3.为下一节课预习做好铺垫,提醒学生好好利用各种资源和时间。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欣赏和研究中的表现和参与度;2.学生展示和评选结果。

七、教学资源1.青铜器的图片和实物;2.教学PPT和讲义;3.学生自带的画笔和练习册等。

八、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关于青铜器基本形制和纹饰的练习;2.在家中观察并收集一些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器物,并在下节课上交作品和介绍。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家里或者博物馆里的陶瓷器皿?”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陶瓷艺术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制作工艺和鉴赏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陶瓷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珍爱我们的国宝。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陶瓷的分类、制作工艺和鉴赏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展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代陶瓷艺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鉴赏一件陶瓷作品?”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陶瓷制作操作,如制作一个小陶罐。这个操作将演示陶瓷制作的基本原理。
此外,关于教学难点的把握,我发现同学们在鉴赏陶瓷作品时,对一些专业术语和鉴赏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最后,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我觉得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珍爱国宝、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非常重要。从今天的课堂表现来看,同学们对古代陶瓷艺术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化这一方面,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陶瓷艺术是指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制成的艺术品。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背景分析]: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而《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倡: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不是把美术看作技艺的传承,而是力图使学生体验和认识美术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内涵。

[教学理念]:本案例为人教版第十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一课,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用简单的审美语言来表达所思所想的能力,而他们也开始把这种“美术的目光”投向周围现代的生活,甚至于古代人的生活,特别是对后者的神秘与博大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期待,跃跃欲试地想用美术的方式去表现,去探索。

我针对这一特点,以学生日常所见的器皿作为切入点,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下,用艺术欣赏的方式,去揭开古代青铜艺术神秘的面纱,让学生在中国独特的青铜文化艺术的熏陶下,自由抒发对古代青铜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强烈地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将重温古代历史,欣赏古代艺术,探究古代艺术的美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合在一起,既突出美术的学科特色又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表达自己艺术思想的能力。

珍爱国宝——古代青铜艺术
课题: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珍爱国宝——古代青铜艺术。

课堂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从青铜艺术的造型、纹饰以及铭文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器艺术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初步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作用。

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青铜器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青铜器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从青铜艺术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的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器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在欣赏青铜器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青铜器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1、教师了解青铜器的主要制作方法。

2、搜集古代青铜艺术的照片供学生欣赏。

3、上网搜集青铜艺术的发展历史。

教学辅助手段:课件,音频,视频,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加强常规教育,可以提前收集一些环境情况及资料。

二、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音乐(编钟乐曲),曾侯乙编钟(图片展示)
曾侯乙编钟: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

编钟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并且上面装饰了动物和人物的纹样,既实用又美观。

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

商代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青铜器发展阶段:
4000——4500年前形成期
夏商——战国早期鼎盛期
战国中后期转变期
制作材料:木、青铜(揭示主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欣赏、评述)
2.师问: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3、让学生自由讨论,谈谈自己的见解。

“什么是青铜”、“你认为我国古代青铜器皿是怎样制造的?”、“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来欣赏古代的青铜艺术?”
三、发展阶段:
(带着问题进入视频)(播放视频《收藏中国——青铜器01》)抽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

(1)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与锡和铅的合金。

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

因为合金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2)我国古代青铜器皿的铸造?使用泥陶模具(块范法)或者腊模具(失蜡法)制作
(教师分别对什么是块范法和失蜡法进行介绍)什么是青铜?青铜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首先:.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然后:将.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再后:.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3)我们可以从哪写方面来欣赏我国古代青铜工艺品?我们主要从器形、纹饰、铭文等方面来欣赏古代青铜工艺。

从器形来观赏
板书:欣赏青铜器的方法→从纹饰来观赏
从铭文来鉴赏
纹饰种类:几何纹:是几何的基本元素(点、线、圆)所组成的有规律的纹饰,纯属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

人物画像:是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当时贵族的社会生活和勇猛作战的场面。

师总结,学生汇报,师表扬并小结。

通过一个视频再从总体上了解了解青铜器。

四、展示讲解,引导欣赏:播放视频(《收藏中国——青铜器纹样02》片段);五、们从刚才的视频里对青铜器的发展已经有所了解了,现在就请同学们去书中欣赏一下青铜器。

(一)教师示范欣赏:
1、课件展示青铜器《四羊方尊》,师介绍:这是件商代青铜器,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

高58.3厘米,口长52.4厘米,重34.5公斤。

它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重最大的一件。

尊的四肩、腹部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

2、课件展示青铜器《司母戊鼎》,师介绍:这是件商后期青铜器,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

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

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

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

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

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

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3、课件展示青铜器《莲鹤方壶》,提示学生欣赏,然后师作介绍:这是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出于河南新郑,高122厘米,宽54厘米,这件巨大的青铜酒器,采用了圆雕、浮雕、焊接等多种技法铸造而成,壶身通体布满了盘曲的龙形装饰纹,两侧并铸有圆雕的龙形细长双耳,底部两只伏兽,负壶而走。

在壶盖周围并列双层向外展开的莲花瓣中,屹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神秘的气氛中烘托出一丝清新的感觉。

播放视频(《收藏中国——青铜器铭文03》片段)。

(二)学生自主欣赏:1、每个同学从课本或教师课件中出示的图片里所提供的范例中任选一例,
从器形、纹饰以及铭文等方面介绍。

2、小组交流自己的见解。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件青铜器集体讨论鉴赏、以书面的形式撰写鉴赏报告,然后小组内选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本小组所鉴赏的青铜器。

四、拓展、应用
夏:乳钉纹爵(酒器)
商朝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鼎:祭祀或者炊具)
西汉时期:长信宫灯(宫廷用灯)
东汉时期:铜奔马(装饰)
商周时期:青铜立人像
五、师作课堂总结:介绍我国青铜艺术的悠久历史与先进工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对我国
传统工艺热爱之情。

六、联系实际、总结:其实像这个的国宝非常多,在我国皇家林园“圆明园”就有许多这样的国宝,只是由于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殖民者的掠夺,许多国宝已经流失海外。

播放视频(《十二生肖》片段)关于十二生肖铜首的现状介绍。

七、课后拓展:
1、课后搜集青铜器的图片欣赏。

2、上网查阅有关青铜方面的知识。

3、向家人介绍某种青铜器。

板书设计:
第十六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1.乳钉纹爵
2.四羊方尊
3.司母戊鼎
4.莲鹤方壶
从器形来观赏
欣赏青铜器的方法→从纹饰来观赏
从铭文来鉴赏
教学反思: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电脑、博物馆等)
对古代的青铜艺术已经有了粗浅的了解,本课所要作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的青铜工艺。

这一课的知识点属于科学领域,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科学探索一类的东西,所以,我把本课内容做成课件,象电视鉴宝节目一样,对每样鉴赏品进行层层知识挖掘,希冀以此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