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
历史成语故事及主要对应人物
![历史成语故事及主要对应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08d9012ae2bd960590c67739.png)
(30)呕心沥血:李贺 (33)咏絮之才:谢道韫 (36)目不窥园:董仲舒
一.历史成语故事及主要对应人物 历史成语故事及主要对应人物 战国: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 顾炎武)金屋藏娇(刘彻)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 顾炎武)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 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三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
![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f39be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f.png)
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1目不窥园主人公—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
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目不窥园的故事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
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目不窥园的意思窥:瞥看。
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
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2汉字的成语有很多,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来历,那么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歨、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骊得珠、望洋兴叹、掩耳盗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请君入瓮、高山流水、胸有成竹、望梅止渴、闻鸡起舞、指鹿为马、四面楚歌、三顾茅庐、完璧归赵、如卧薪尝胆、投笔从戎、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篝火狐鸣、高山流水、指鹿为马、鸡鸣狗盗、凿壁偷光、图穷匕见、破釜沉舟、请君入翁、江郎才尽乐不思蜀、煮豆燃萁、纸上谈兵、再衰三竭、木牛流马、世外桃源、投笔从戎、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投鞭断流、退避三舍、望梅止渴、草木皆兵、暗渡陈仓、拔山扛鼎、悬梁刺股、罄竹难书、怒发冲冠、毛遂自荐相关扩展:描写人物动作: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描写人间情谊: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说明知事晓理方面: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无懈可击、锐不可当、雷厉风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铺天盖地、势如破竹、气贯长虹、万马奔腾、如履平地形容四季特点:春寒料峭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满园春色、春华秋实、春风化雨、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烈日炎炎、秋风送爽、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形容繁荣兴盛景象:济济一堂、热火朝天、门庭若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高朋满座、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川流不息描写美的.景和物:美不胜收、蔚为壮观、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玉宇琼楼、美妙绝伦、巧夺天工、锦上添花、粉妆玉砌、别有洞天描写山水美景:锦绣河山、高耸入云、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重峦叠嶂、山明水秀、高山流水、白练腾空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3完璧归赵战国时期,美玉“和氏璧”由于质地优良,因此扬名天下,成为人人都想一睹的至宝。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三国)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三国)](https://img.taocdn.com/s3/m/f4ad4faeb14e852458fb57fc.png)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三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顾茅庐(刘备):【成语故事】官渡大战后,刘备败投刘表。
徐庶被骗去许都。
走时推荐诸葛亮刘、关、张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历经三次才得见。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北曹操占天时,南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煮豆燃萁(曹植):【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兄弟曹植的才华,想找一个借口把他杀死,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处死。
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只好贬他去镇守边疆。
刮目相看(吕蒙):【成语故事】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
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
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
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
”初出茅庐(诸葛亮):【成语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
而关、张不以为然。
不久,曹派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打新野,诸葛亮借刘备印剑点将。
埋伏在豫山博望坡,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大获全胜。
使关羽、张飞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乐不思蜀(刘禅):【成语故事】三国时,蜀国刘备驾崩后,刘禅继位,请诸葛亮辅佐。
阿斗每天吃喝玩乐,诸葛亮去世后,魏国攻打蜀国,蜀国阿斗自愿投降,带旧大臣到魏国去当“安乐公”,继续吃喝玩乐的日子,并说“此间乐,不思蜀。
”七步成诗(曹植):【成语故事】三国时,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
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言过其实(马谡):【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马谡喜欢谈论军事理论,诸葛亮比较欣赏他。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典故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5b04649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48.png)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典故历史就是⼴义的故事。
其实在⼈类早期,缺乏⽂字的时代,本民族的历史多以史诗的形式⽤⼝头代代相传,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炙⼿可热】故事的主⼈公: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伟⼤的现实主义诗⼈,与李⽩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常深远,被后⼈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杨贵妃(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姿质丰艳,善歌舞,通⾳律,为唐代宫廷⾳乐家、舞蹈家。
其⾳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美⼥之⼀。
杨钊,唐中期权⾂,奸⾂。
专权误国,排挤忠良,起⽤奸佞,败坏朝纲。
杨贵妃同曾祖兄,张易之之甥。
【炙⼿可热】是什么意思?⼿摸上去感到热得烫⼈。
⽐喻权势⼤,⽓焰盛,使⼈不敢接近。
【炙⼿可热】出⾃哪⾥?唐·杜甫《丽⼈⾏》:“炙⼿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炙⼿可热】词语辨析:【炙⼿可热读⾳】:zhì shǒu kě rè【炙⼿可热的近义词】:烜赫⼀时、望⽽⽣畏、敬⽽远之【炙⼿可热的反义词】:平易近⼈、和蔼可亲【炙⼿可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炙⼿可热】如何造句:1.吸引猎婚族在⽇本也已成为⼀个炙⼿可热的⾏当,这与近年来⽇本不婚族⼤增的趋势密切相关。
2.这是个炙⼿可热的⼈物,攀附他的⼈不知有多少。
3.随着电⼦商务的蓬勃发展,域名的商业价值炙⼿可热,成为众多商家关注的焦点和诱发域名纠纷的重要因素。
4.美联社纽约电现在轮到中国成了⽓候问题炙⼿可热的焦点了。
5.专业知识加上流利的英语,⾜以让你成为社会上炙⼿可热的⼈才!6.在⾯对炙⼿可热的⾦州勇⼠时,湖⼈集体发威,轻松拿下⽐赛。
7.分析师们说,投资者对炙⼿可热的新兴市场股的狂热近来也有所降温,部分原因在于远离风险。
8.爱滋病护理是常今炙⼿可热的议题,亦是发展中的⼀门专业。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a03cec6f79563c1ec5da71e9.png)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怒发冲冠(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学富五车(惠施)逼上梁山(林冲)囊萤映雪(车胤,孙康)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一箭双雕(长孙晟)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一毛不拔(杨朱)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凿壁偷光(匡衡)老马识途(管仲)一饭千金(韩信)背水一战(韩信)暗渡陈仓(韩信)多多益善(韩信)胯下之辱(韩信)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三顾茅庐(刘备)初出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诸葛亮)七擒七纵(诸葛亮)如鱼得水(诸葛亮)墨守成规(墨翟)程门立雪(杨时)双管齐下(张燥)引锥刺股(苏秦)口蜜腹剑(李林甫)鸡鸣狗盗(孟尝君)高山流水(俞伯牙)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十面埋伏(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衣锦夜行(项羽)洛阳纸贵(左思)杀彘教子(曾参)覆水难收(姜子牙)割席绝交(管宁)投鞭断流(苻坚)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孺子可教(张良)一身是胆(赵云)不求甚解(陶潜)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老当益壮(马援)宝刀不老(黄忠)呕心沥血(李贺)七步成诗(曹植)煮豆燃萁(曹植)才高八斗(曹植)一鸣惊人(齐威王)望梅止渴(曹操)将计就计(曹操)借箸代寿(张良)运筹帷幄(张良)韦编三绝(孔子)不耻下问(孔子)断齑画粥(范仲淹)言过其实(马谡)约法三章(刘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暗度陈仓(刘邦)刮目相看(吕蒙)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将功折罪(关羽)乐不思蜀(刘禅)精忠报国(岳飞)痛饮黄龙(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百步穿杨(养由基)南柯一梦(淳于棼)起死回生(扁鹊)对症下药(华佗)病入膏肓(晋景公)小时了了(孔融)才疏意广(孔融)让枣推梨(王泰/孔融)两袖清风(于谦)东施效颦(东施)请君入瓮(来俊臣)对牛弹琴(公明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扑朔迷离(花木兰)举案齐眉(梁鸿)入木三分(王羲之)东床坦腹(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不拘小节(虞延)前度刘郎(刘禹锡)抛砖引玉(常建)滥竽充数(南郭先生)铁柱成针(李白)生花妙笔(李白)斗酒百篇(李白)大器晚成(崔林)鹤立鸡群(嵇绍)网开一面(商汤)言过其实(马谡)口若悬河(郭象)临渴掘井(鲁绍公)一字之师(郑谷)目不窥园(董仲舒)泰山北斗(韩愈)草木皆兵(苻坚)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萧规曹随(萧何,曹参)家徒四壁(司马相如)咏絮之才(谢道韫)风声鹤唳(苻坚)1、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https://img.taocdn.com/s3/m/b6e7bc1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0.png)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相互争战,形成多雄争霸的局面。
在这个战国时期,不仅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成语,还有一些重要的人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让读者更加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
一、历史故事成语
1、杞人忧天
杞国是战国时期一个小国,有一位杞人整天忧心忡忡,形容人无端端地自找烦恼。
2、掩耳盗铃
战国时期,齐国一个官员想偷走钟乳石,但怕被发现。
他用手掩住耳朵,认为自己藏起来就不会有人发现。
这个故事比喻自欺欺人的行为。
3、指鹿为马
赵国的一个官员想要欺骗国王,他故意说一只明明是鹿的动物是一匹马,引诱国王相信他。
这个成语形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4、背水一战
楚国的大将项羽在与秦军作战时,被困在了蓝田一带。
他决定背水一战,用迎头痛击的方式,战胜了秦军。
这个成语形容在绝境中奋起反击。
5、囊中羞涩
吴国的一个富商,夜里突然听到一阵打雷声,他吓得把手中的金银财宝装在一个口袋里,不敢露出来。
形容人即使有财物也过分警惕。
二、主要人物
1、孙子
孙子是吴国人,他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被尊称为\。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出处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0092516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9.png)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出处历史故事主要反映了历史上所发生过的事情,对学生学习成语很有大的帮助!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一)超群绝伦关羽,字云长,是刘备的重要将领。
刘备当平原国相后,关羽和张飞分头率领他的队伍。
他们三人同睡一张床,情如兄弟;在大庭广众之下,关羽和张飞总是侍立在刘备身旁。
刘备跟随刘表后,关羽跟着依附。
后来,刘备率部南下,准备渡过长江。
另外派关羽率领几百战船,与他在江陵会合。
曹操急追刘备,到达当阳(地名,位于兮湖北省中部),刘备向东北直奔,正好遇上关羽的船队。
不久,孙权派军兵帮助刘备抗击曹操,曹操率军退去。
刘备南下收复了东南四个郡,于是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守长江北岸。
后来,关羽听说马超前来归降刘备,因他过去不认识马超,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和才能可以同谁相比。
诸葛亮对关羽了解,知道他护短,不服气居于别人之下,便写信回答说:"马超文武双全,勇猛过人,是一代豪杰,如汉初大将鲸市、彭城一类人物,可与张飞并驾齐驱。
但是,不能与你这个超出众人、独一无二的美髯公相比。
"这个故事史料记载如下:"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这便是成语"超群绝伦"的由来。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二)1:买椟还珠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能畅销起来,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2:孟母三迁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e0f913253c1ec5da51e27063.png)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草木皆兵(苻坚入木三分(王羲之按图索骥(孙阳退避三舍(晋文公梁上君子(陈寔投笔从戎(班超 . 悬梁刺股(孙敬打草惊蛇(王鲁东施效颦(东施高山流水(伯牙、钟子期老马识途(管仲乐不思蜀(刘禅卧薪尝胆(勾践班门弄斧(鲁班破釜沉舟 (项羽纸上谈兵 (赵括完璧归赵(蔺相如望梅止渴(曹操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一字千金(吕不韦 . 铁杵成针(李白熟能生巧(陈康肃江郎才尽(江淹洛阳纸贵(左思胸有成竹(文与可一举两得(卞庄子毛遂自荐(毛遂请君入瓮(周兴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初出茅庐(诸葛亮舌战群雄(诸葛亮锦囊妙计 (诸葛亮、赵云羽扇纶巾(诸葛亮、司马懿乐不思蜀(刘禅三顾茅庐(刘备七步成诗(曹植偃旗息鼓(赵云草船借箭(诸葛亮赤壁之战(诸葛亮,探囊取物(张飞鼎足三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虚张声势、割须弃袍、无事生非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步步为营桃园结义与《三国演义》有关的俗语:万事俱备 , 只欠东风 .身在曹营心在汉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曹操下江南 --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作事 --干干净净曹操杀华佗 --讳疾忌医曹操用计 --又奸又滑张飞穿针 --粗中有细张飞绣花 --粗中有细张飞扔鸡毛 --有劲难使张飞使计谋 --粗中有细张飞卖肉 --光说不割张飞战关公 --忘了旧情张飞吃豆芽 --一盘小莱张飞妈妈姓吴 --无事 (吴氏生非张飞抓耪子 --大眼瞪小眼张飞穿针 --大眼瞪小眼诸葛亮征孟获 --收收放放诸葛亮三气周瑜 --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 --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顾全大局诸葛亮用兵 --神出鬼没诸葛亮的锦羹 --神机妙算诸葛亮隆中对策 --有先见之明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阿斗当皇帝 --软弱无能晁盖的军师——无(误用曹操下江南 --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作事 --干干净净曹操杀华佗 --讳疾忌医曹操用计 --又奸又滑诸葛亮征孟获 --收收放放。
成语典故对应人物
![成语典故对应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126d81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1.png)
以下是一些常见成语典故及其对应人物:1. 凿壁借光:出自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讲述了匡衡克服艰苦的学习条件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
对应人物:匡衡。
2. 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为了谋权篡位诬陷丞相李斯,企图篡位的故事。
对应人物:赵高和李斯。
3.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项羽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下令破掉了自己军队的鼓,烧掉自己的船只,表示不回头、不后退的决心。
对应人物:项羽。
4. 卧薪尝胆:出自《左传》,讲述了越王勾践在战败后,卧薪尝胆,不忘国耻,最终成功复国的励志故事。
对应人物:越王勾践。
5.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宽容大度地原谅了曾经冒犯他的廉颇的故事。
对应人物:蔺相如和廉颇。
6. 破竹之势:出自《晋书·杜预传》,比喻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犹如破竹一般。
对应人物:杜预。
7.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讲述了一个人画蛇时不小心多添了脚,导致失败的故事。
对应人物:某人。
8.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实际战斗中却一败涂地的事。
对应人物:赵括。
9.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巧妙地保护了和氏璧,最终完好无损地归还给赵国的故事。
对应人物:蔺相如。
10. 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一个士兵听信谣言,导致楚军士气崩溃的故事。
对应人物:楚军士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典故及其对应人物,每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故事和一种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3052c0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b.png)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在中国文明五千年和汉语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成语故事璀璨夺目,蔚为壮观,它是文明的积淀,汉语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故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
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释义: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周围环境,而导致自己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在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为表现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喽。
2.破釜沉舟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释义:一般用来比喻决心战斗到底,勇往直前,拼死一战。
表示下了极大的决心,舍出一切,必欲达到目的的作法。
故事: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
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包围。
被项梁、项羽叔侄等各路义军拥立的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让他们带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国。
但是,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就不再前进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
项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与赵军里应外合,一举打败秦军。
历史故事四字词语及人物
![历史故事四字词语及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f1f039c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f.png)
历史故事四字词语及人物1、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2、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
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
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
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 1 -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
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
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7、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43bfe0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e.png)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故事一般由几大要素组成: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演绎。
任何一部历史都不可能缺失这些东西,历史本身就是一连串的事件组成,每个事件决不能离这些要素而去.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二卵弃干城】故事的主人公:苟变,战国时期卫国名将。
开始卫侯并不重用他,因为他在地方上做小吏时曾吃过人家两个鸡蛋。
【二卵弃干城】是什么意思?卵:鸡蛋;干城:捍卫者。
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
【二卵弃干城】出自哪里?《孔丛子·居卫》载:子思向卫君荐苟变为将,卫君亦知变为将材,但因他在一次征赋时食人二鸡子,故不予任用。
【二卵弃干城】词语辨析:【二卵弃干城读音】:èr luǎn qì gān chéng【二卵弃干城用法】:紧缩式;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二卵弃干城】如何造句:1、“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2、绝大多数人才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求全责备,就会“以二卵弃干城之将”,“以寸朽弃连抱之材”,最终一无所得。
【二卵弃干城】典故:战国时期,子思向卫君举荐苟变为将。
卫君也晓得苟变是个将才,但因为他在一次征赋时曾经吃过百姓的两个鸡蛋,所以没有任用他。
子思说用人应该“用其所长,弃其所短”,不能因为吃过别人的两个鸡蛋而放弃大将之才。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二)【釜中游鱼】故事的主人公:张婴,东汉广陵郡(长江北岸重要都市和军事重镇,今扬州)人。
生卒年不详。
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
张纲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七世孙),父亲叫张皓,爷爷叫张胤。
他还是蜀汉将军张翼的曾祖父。
【釜中游鱼】是什么意思?在锅里游着的鱼。
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
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釜中游鱼】出自哪里?《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0c8ad10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3.png)
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第一篇: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一、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1、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抱头鼠窜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鼠目寸光盲人摸象画蛇添足2、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心猿意马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兔死狐悲鸡犬不宁狼吞虎咽3、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轻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4、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5、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改朝换代道听途说6、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前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东逃西散由此及彼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同甘共苦半信半疑大材小用先人后己有口无心以少胜多天经地义弄假成真举足轻重南腔北调声东击西转危为安东倒西歪反败为胜7、多字格成语九牛二虎之力手无缚鸡之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不可貌相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天时地利人和习惯成自然一年之计在于春久旱逢干雨一言以蔽之安乐窝解铃还须系铃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急来抱佛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宁为鸡首,无为牛后三人行必有我师化干戈为玉帛8、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千钧一发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十万火急火烧眉毛燃眉之急9、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惊慌失措漫不经心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愁眉苦脸大惊失色炯炯有神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愁眉紧锁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嬉皮笑脸10、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仰不愧天镇定自若化险为夷11、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春光明媚万紫千红春雨如油生机勃勃春色满圆春意盎然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第二篇:历史成语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成语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成语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南柯一梦(淳于棼)东施效颦(东施)江郎才尽(江淹)赴汤蹈火(韩嵩)投笔从戎(班超)鹤立鸡群(嵇绍)负荆请罪(廉颇)杀妻求将(赵起)完璧归赵(蔺相如)凿壁借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狄)入木三分(王羲之)鞠躬尽瘁(诸葛亮)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见(荆柯)三顾茅庐(刘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多行不义必毙(郑武公之子叔段)历史成语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南柯一梦(淳于棼)东施效颦(东施)江郎才尽(江淹)赴汤蹈火(韩嵩)投笔从戎(班超)鹤立鸡群(嵇绍)负荆请罪(廉颇)杀妻求将(赵起)完璧归赵(蔺相如)凿壁借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狄)入木三分(王羲之)鞠躬尽瘁(诸葛亮)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见(荆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多行不义必毙(郑武公之子叔段)三顾茅庐(刘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第三篇: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范文中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1、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抱头鼠窜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鼠目寸光盲人摸象画蛇添足2、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 . 鸡鸣狗盗 . 鹬蚌相争 .蚕食鲸吞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心猿意马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兔死狐悲鸡犬不宁狼吞虎咽3、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轻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4、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5、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改朝换代道听途说6、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前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东逃西散由此及彼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同甘共苦半信半疑大材小用先人后己有口无心以少胜多天经地义弄假成真举足轻重南腔北调声东击西转危为安东倒西歪反败为胜7、多字格成语九牛二虎之力手无缚鸡之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不可貌相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天时地利人和习惯成自然一年之计在于春久旱逢干雨一言以蔽之安乐窝解铃还须系铃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急来抱佛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宁为鸡首,无为牛后三人行必有我师化干戈为玉帛8、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千钧一发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十万火急火烧眉毛燃眉之急9、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惊慌失措漫不经心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愁眉苦脸大惊失色炯炯有神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愁眉紧锁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嬉皮笑脸10、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仰不愧天镇定自若化险为夷11、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春光明媚万紫千红春雨如油生机勃勃春色满圆春意盎然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第四篇: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关于常见的成语练习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成语就是这精神里璀璨夺目的明珠,一、关于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应从这几方面入手:1.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历史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成语及主要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667c2cc94028915f804dc257.png)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88968df65fbfc77da269b1af.png)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1、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万象更新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为虎作伥黔驴技穷画龙点睛抱头鼠窜虎背熊腰守株待兔鹤发童颜狗急跳墙鼠目寸光盲人摸象画蛇添足2、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鹬蚌相争 .蚕食鲸吞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心猿意马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兔死狐悲鸡犬不宁狼吞虎咽3、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轻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4、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5、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调兵遣将粉身碎骨狂风暴雨旁敲侧击千辛万苦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改朝换代道听途说6、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千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东逃西散由此及彼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同甘共苦半信半疑大材小用先人后己有口无心以少胜多天经地义弄假成真举足轻重南腔北调声东击西转危为安东倒西歪反败为胜7、多字格成语九牛二虎之力手无缚鸡之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不可貌相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天时地利人和习惯成自然一年之计在于春久旱逢干雨一言以蔽之安乐窝解铃还须系铃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急来抱佛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50个成语故事背后的历史人物
![50个成语故事背后的历史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d986827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e.png)
50个成语故事背后的历史人物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承载着祖先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学生必备的50个成语,以及这些成语背后的历史名人故事。
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成语,语文、历史考试再也不用发愁啦!1、鞠躬尽瘁(诸葛亮)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f3e65a5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9.png)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公如果汉语是浩瀚的⼤海,成语就是其中美丽的⻉壳,成语故事就是⻉壳⾥的珍珠。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全,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杀了太⼦申⽣,⼜派⼈捉拿申⽣的异⺟兄⻓重⽿。
重⽿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九年。
经过千⾟万苦,重⽿来到楚国。
楚成⺩认为重⽿⽇后必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天,楚⺩设宴招待重⽿,两⼈饮酒叙话,⽓氛⼗分融洽。
忽然楚⺩问重⽿:“你若有⼀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略⼀思索说:“美⼥侍从、珍宝丝绸,⼤⺩您有的是,珍禽⽻⽑,象⽛兽⽪,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呢?”楚⺩说:“公⼦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吧?”重⽿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
假如有⼀天,晋楚国之间发⽣战争,我⼀定命令__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公。
晋国在他的治理下⽇益强⼤。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__在作战时相遇。
晋⽂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下令__后退九⼗⾥,驻扎在城濮。
楚军⻅晋军后退,以为对⽅害怕了,⻢上追击。
晋军利⽤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左传僖公⼆⼗⼆年》退避三舍:舍:古时⾏军计程以三⼗⾥为⼀舍。
形容不与⼈相争或主动让步。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约法三章(刘邦)[释义]约:商议确定;法:法律。
订⽴法律三条。
原指订⽴法律;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简单的条款;⼤家监督遵守。
[语出]汉.司⻢迁《史记?⾼祖本纪》:“与⽗⽼约法三章⽿:杀⼈者死;伤⼈及盗抵罪。
”[正⾳]约;不能读作“yāo”。
[⽤法]⼀般作谓语、宾语。
[例句]为了减轻学⽣过重负担;校⻓与全校师⽣~;作业当天完成;不上第七节课;节假⽇不补课。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5篇范例)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0a7d661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1.png)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5篇范例)第一篇: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关于常见的成语练习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成语就是这精神里璀璨夺目的明珠,一、关于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应从这几方面入手:1.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3.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这类成语要注意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考试会考到,(后面有专门练习)4.名言警句成语(可做了解)如,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一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磋琢磨5.来源于宗教的成语:(佛)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道)鸡犬升天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6.来源于民谚俗语的:投鼠忌器,唇亡齿寒,城门失火,秧及鱼池二、从构词形式分析及内容特点分,最普通的格式是上下两截用对对子的办法,联在一起,如远走高飞,四分五裂低三下四惊心动魄2数字成语从一到十到百千万(含有夸张性)关于二打头的补充如下“二分明月二三其德二桃杀三士二姓之好,不二法门,接二连三一石二鸟天无二日心不二用” 3重叠成语,(1)AABB式大都是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2)ABAC式间隔式的重叠成语 1、3 字重叠 2、4 同义近义或反义相关的词善始善终戒骄戒燥(3)AABC 式首字重叠对后面的词语起修饰限制的作用: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滔滔不绝摇摇欲坠(4)ABCC式后面两字重叠对前面的陈述与说明,如文质彬彬得意洋洋威风凛凛生气勃勃(5)其他重叠成语数量不多仅列举 ABCB心服口服以牙还牙倚老卖老微乎其微 ABBC不了了之4成语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反义词深入浅出前俯后仰舍近求远、前仰后合、前俯后仰、大同小异近义词甜言蜜语想方设法胡思乱想、争分夺秒、翻山越岭、奇形怪状 5成语中的修辞(1)比喻如鱼得水如胶似漆稳如泰山似水流年固若金汤(2)夸张度日如年归心似箭一日千里日里万机闻风丧胆天崩地裂云消雾散雾里看花冰清玉洁(3)借代汗马功劳巾帼须眉(了解)三个字的成语鸿门宴安乐窝铁公鸡冷不丁 6 容易写错的成语换然一新(焕)变本加利(厉)再接再励(厉)不记其数(计)走头无路(投)汗流夹背(浃)挤挤一堂(济)鬼计多端(诡)轻歌慢(曼)舞来势凶凶(汹汹)免为其难(勉)弱不经风(禁)舍生取(身)义奋不顾生(身)名落深山(孙)迫不急待(及)山青水秀(清)随声附合(和)永往直前(勇)仗义直言(执)星罗其布(棋)名符其实(副)如火如茶(荼)半徒而废(途)惹事生非(是)7、生肖成语(动物成语)鼠目寸光牛刀小试虎口余生兔死狐悲龙飞凤舞画蛇添足老马识途亡羊补牢闻鸡起舞狗仗人势猴年马月8、成语中的人体知识:心想事成三头六臂9、成语中的花草树木:桃红柳绿10、成语中的颜色红颜薄命灯红酒绿赤胆忠心青红皂白黄粱美梦洁白无暇万紫千红11、成语中的天文气象知识(天文)天长地久日新月异天经地义月落星沉大步流星(气象风雨雷电云雾冰雪)风尘仆仆雨过天晴雷厉风行电闪雷鸣12、成语中的广告应用(活用成语)一毛不拔(某牙刷广告)臭名远扬香飘万里(某臭豆腐广告)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某冰箱广告)闲妻良母(台湾海龙洗衣机的广告)一笔勾销(某涂改笔广告)千军万马难抵名笔一挥(派克金笔广告)默默无“蚊”的奉献(某电蚊香广告)金狮牌自行车(乐在骑中)13、成语中的人物主角()四面楚歌初出茅庐入木三分煮豆燃萁破釜沉舟纸上谈兵背水一战指鹿为马围魏救赵草船借箭完璧归赵卧薪尝胆负荆请罪毛遂自荐闻鸡起舞三顾茅庐望梅止渴图穷匕见14、含“手”的成语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手到擒拿15、祝福老人:长命百岁、寿比南山、长命富贵进步:更进一竿、更上一层楼生意:日升月恒、金玉满堂鼓励:再接再厉、坚持不懈其它:心想事成、一帆风顺、一路顺风、万事大吉、万事亨通补充分类记成语【联句成段记成语】: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留恋忘返;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历史成语和主要人物
![历史成语和主要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ef2be336227916888586d727.png)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则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则](https://img.taocdn.com/s3/m/40f8b3c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b.png)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5则读中国历史故事有什么好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闻雷失箸】故事的主人公: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闻雷失箸】是什么意思?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闻雷失箸】出自哪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方食,失匕箸。
”【闻雷失箸】词语辨析:【闻雷失箸读音】:wén léi shī zhù【闻雷失箸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闻雷失箸】如何造句:1、这孩子很聪明,闻雷失箸,反应比同龄儿童快十倍。
2、老僧人看了看金夕,又意味深长的看了看闻雷失箸的谷古。
3、其表演之成功,真使“青梅煮酒论英雄”中“闻雷失箸”的大耳贼刘备自叹弗如也。
4、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他假托闻雷失箸,以掩饰自己的失态,竟然瞒过了一代奸雄曹操。
【闻雷失箸】典故:东汉末年,豪强并起,北方涿县的刘备也趁乱拉起了队伍。
由于徐州牧陶谦等人的推荐,刘备于公元196年(建安元年)领兵驻扎徐州、下邳一带。
但不久就被吕布、袁术打败,只好去投奔曹操。
曹操知道刘备是一个有胆识的人,即给他以很高的礼遇。
但是,刘备却一直胸怀异志。
当时,汉献帝刘协由于不满曹操专权,将机密诏令藏在衣带中,要车骑将军董承组织力量诛灭曹操。
刘备也是董承联系的对象之一。
正当董承等人密谋策划的时候,有一天曹操来到了刘备的住处。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闲谈。
曹操突然问刘备:“你说当今天下谁可以称得上英雄?”刘备故意说:“我看袁绍可以算得上英雄了。
”曹操摇摇头,说:“我说,当今天下,只有你我二人可以称得上英雄!袁绍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刘备最怕的就是曹操知道自己的心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
草木皆兵(苻坚)入木三分(王羲之)按图索骥(孙阳)退避三舍(晋文公)
梁上君子(陈寔)投笔从戎(班超).悬梁刺股(孙敬)打草惊蛇(王鲁)
东施效颦(东施)高山流水(伯牙、钟子期)老马识途(管仲)
乐不思蜀(刘禅)卧薪尝胆(勾践)班门弄斧(鲁班)破釜沉舟(项羽)
纸上谈兵(赵括)完璧归赵(蔺相如)望梅止渴(曹操)闻鸡起舞(祖逖)指鹿为马(赵高)一字千金(吕不韦).铁杵成针(李白)
熟能生巧(陈康肃)江郎才尽(江淹)洛阳纸贵(左思)胸有成竹(文与可)
一举两得(卞庄子)毛遂自荐(毛遂)请君入瓮(周兴)
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初出茅庐(诸葛亮)
舌战群雄(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赵云)
羽扇纶巾(诸葛亮、司马懿)
乐不思蜀(刘禅)三顾茅庐(刘备)七步成诗(曹植)偃旗息鼓(赵云)
草船借箭(诸葛亮)
赤壁之战(诸葛亮),
探囊取物(张飞)
鼎足三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虚张声势、割须弃袍、无事生非
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步步为营
桃园结义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俗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