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及现实价值
中华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卓越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涵盖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
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方式、美感和人生哲理,是中华民族无形的文化遗产。
一、中国饮食文化起源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远古时期,人们受限于自然环境和科技条件,只能以简单的方式获取食物,如食用野果、野菜、野兽和海鲜等。
随着农业文明的出现,人们开始种植粮食和养殖动物,饮食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秦朝时期,食品工艺逐渐提高,人们开始注重饮食的味道,出现了很多美味佳肴。
唐朝时期,饮食文化达到了巅峰,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美食,如鲜奶、豆腐、莲藕、青椒等,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饮食文化在宋、元、明、清等时期,也得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二、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1. 材料讲究中华饮食文化十分讲究食材的精选,一般注重材料的鲜美、品质和稀有度,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烹制,才能充分发挥食材的味道和营养。
如清明节时,广东人会食用潮州鹅,因为潮州鹅在这个时期是最为鲜美的。
2. 做法精细中华饮食文化的烹饪方法十分繁多,包括了炒、煮、炖、烤、烩、糖醋、酱爆等等多种做法。
不同的做法能充分发挥食材的味道和口感,使人们在吃中体验到了丰富多彩的味觉感官。
3. 以名为美中华饮食文化既讲究口感,又注重色香味美感的协调。
特别是在宴席等特殊场合,菜品的名称十分注重表现其美感和文化内涵,以提高用餐氛围。
4. 礼仪讲究中华饮食文化的饮食礼仪是非常讲究的。
吃饭时要注意姿态,不得吸嗅和吐渣,不得在饭桌上说粗话和争吵,身体立正坐直,不得躺在餐桌上,摆放餐具时要按顺序摆放,用餐时要注意尊重他人,不喧哗、不拿筷子乱指示菜等。
三、中华饮食文化的代表菜肴1. 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名菜之一,起源于北方草原地区。
它的烤制过程十分繁琐,需要选用上等的家鸭,深色鸭肉切成小块,用上好的低筋面粉调匀搅拌,放在锦带鸭形模子中腌渍片刻,然后挂在起锅台上炉烤而成。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利与弊
古语:“民以食为天”代代相传,为世人所熟知。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拥有几千年的积淀传承与改革历史,一句“食在中国”简明却掷地有声地概括出其学问的博大精深和内涵的丰富多彩。
而事物的发展必是精华和糟粕并行的过程,我们的食文化也是如此,以下就由我来浅陋地分析一下其中利与弊。
关于利:一、色味。
说到中国的美食,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让人食欲大开,垂涎欲滴的菜肴本身。
子曰:斋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从古到今,中国的老百姓一直对食物有着较高的要求,吃要吃得精细,讲究“色、香、味”俱全。
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这些共同打造出传统饮食文化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并使其足以在世界范围内笑傲群雄。
二、文化。
饮食文化,既然是文化,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在饮食大大有学问价值。
古有典故“哀梨蒸食”、“伴食宰相”、“饱食暖衣”等等,无一不反应出人们在基于对食这一基础行为产生的引申意义的理解与思考,从而丰富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内涵。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又包含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五谷均衡,阴阳结合,依时而吃,均衡膳食,从而以食疗病,以食强身,比之于普通的药物疗法颇为轻松愉快,何乐而不为呢?三、应用功能。
而时至岁末,又是一年聚餐时,大大小小的玉盘珍羞确实我们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船只。
我们说饮食中坠着情,那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
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
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
合家团圆,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
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关于弊:一、奢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饮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饮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传统饮食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本文将从饮食习俗、饮食文化的价值以及传统饮食的典型代表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饮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习俗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人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习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餐桌礼仪。
礼仪之邦的中国,注重餐桌上的规矩和仪式感。
传统的饭局上,人们通常会使用瓷器或者精致的器皿,用筷子取食,尊敬长辈,尊重客人,讲究用餐的顺序和方式。
在一些重要的场合,还会进行宴席,展示中国人的好客之道。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吃饭的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饮食与健康、文化、宗教、道德等多个方面紧密相连。
中国人认为吃饭是充实身体,滋养心灵的重要方式。
同时,传统饮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风味。
传统饮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饮食有许多典型代表,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四大菜系:川菜、粤菜、鲁菜和苏菜。
川菜以其麻辣独特的口味而闻名于世,代表着川汉文化的独特魅力;粤菜以其清淡鲜美的风味而成为世界美食的代表,集合了广东地区的地道风味;鲁菜以其浓郁的味道和讲究火候的烹饪方法而被誉为中国传统菜系的骄傲;苏菜则以其独特的刀工和淡雅的口味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除了四大菜系,还有徽菜、闽菜、浙菜等地方特色菜系,各具风味。
除了菜系种类繁多外,中国传统饮食中还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食品。
比如饺子、汤圆、烤鸭、红烧肉等,这些食品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食用方式,都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息息相关。
例如,饺子是中国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团聚的期盼;而汤圆则是元宵节必备的食品,吃汤圆寓意着团圆和美满。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饮食是中国人民智慧与心灵的结晶,承载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传统饮食文化调研报告
传统饮食文化调研报告《传统饮食文化调研报告》背景简介:传统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饮食习惯、饮食品种和饮食文化的综合体现,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地域和民俗风情。
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及其对当代饮食习惯的影响,以期为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大众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接受度和现实需求;通过实地走访,我们感受到了传统饮食文化的生活气息和亲历体验;通过专家访谈,我们深入了解了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和保护传承的现状。
调研结果:通过调研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 传统饮食文化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但同时也受到了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和挑战。
2. 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共同努力,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传承策略。
3. 传统饮食文化的健康价值和文化传统需要被重新认识与弘扬,以期推动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调研建议:在保护与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 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资金,促进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
2. 社会应加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大众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认知和接受度。
3. 个人要弘扬传统饮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传承民族饮食文化的情感和记忆。
结语:传统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符号,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民俗风情,是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保护与传承传统饮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当尊重历史传统,弘扬优秀文化,共同推动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内容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灿烂多姿,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傲视群雄的姿态。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众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即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之后,其中仍然展现出很强大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走过了一段灿烂而炫美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勤劳且朴实的劳动人民创造出了如繁星般璀璨夺目的文化。
这些历史悠久的涵盖了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无不彰显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气势恢宏,源远流长。
其博大的气势和不尽的胸怀,是其他民族所难以匹敌的。
那么,倒底何谓文化?被誉为“文化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在他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进行了解释,他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总体,是一个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性的复合体。
”如此来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百家争鸣”时形成的儒、道、墨、法、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等学派的思想、中国的四大发明、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建筑等等的都属于世代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进入了商品经济时代的大发展时期。
各种新兴的物质文明和外族文化形式的入侵给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无数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历史价值的文化形式被抛弃在现实之下。
在这种危机日益严重之时,我们是否明白,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整个民族的重要性。
固然,在这个日益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里,许多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被现实和历史淘汰的必然性。
但是,对于经历了悠久历史洗礼而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深层的分析其所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的价值所在。
当然,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文化形式的众多种类与形式中,存在着由封建顽固思想所衍化出的传统文化形式。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及现实价值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及现实价值1.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发展趋势与动向,是民族优秀品质的内在表现。
2.关键词:传统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正文:3.传统文化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其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在思想上占主导地位儒家文化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等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3.1茶文化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如今饮茶更成为世界性的风尚。
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
而各个地区的饮茶习俗、文化又有着争奇斗艳的特色。
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价值理念和文化取向。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
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
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
展开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着具有民族形态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它负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其中儒家思想是核心。
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应首先研究儒家。
孔子于春秋末期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等一整套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战国时期,儒家分为八派,主张“性善论”的孟子学派和主张“性恶论”的荀子学派是最主要的两派。
至汉代,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而神学化,并由民间的一种学说变为官方的统治意识,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了玄学和佛教的挑战,一度衰落。
但它的纲常伦理观念有利于封建统治,影响仍然很大。
至唐代,孔颖达等人作《五经正义》,儒学再度被罩上了耀眼的光环。
宋代,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加完善和哲理化,称为“理学”。
后来理学发展为“心学”,成为明代的显学。
清代,又出现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
但至清末,儒家已逐渐消亡,退出了历史舞台。
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仍对中国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孔子的《论语》等儒家著作是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
儒家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
当代,儒家思想更多地作为经世致用的实学或哲学被大家所接受,人们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学习思考问题的途径。
有人说“儒家是入世哲学”,即为此意。
也有人拿儒家同道家作对比:人得志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儒家使人纷扰,道家使人自在。
中国家庭饮食文化的特点与未来建构
中国家庭饮食文化的特点与未来建构中国家庭饮食文化具有独特地位。
它不仅维持着人们的生存、获得维持生命的要义,而且已然升华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高度,成为人们充实人生、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体现。
当下,我国家庭饮食文化有其自身特点,比如继承性、层次性与地域性等。
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家庭饮食的未来建构更加凸显健康与营养、色香与味形以及礼仪与文化等核心元素。
食色,性也。
中国人对饮食的倚重,与“天”齐平。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中国家庭饮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容丰富、传承久远。
从时间上看,中国的家庭饮食有早餐、午餐与晚餐之分;从主从关系上看,家庭饮食又有主食、副食与点心之分;从文化认知上看,中国的家庭饮食讲究“五味调和”、“以味为本”的理念;从地域区别来看,我们的饮食逐步形成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地域特点。
一言以蔽之,中国家庭饮食花色丰富、品种齐全,具有诸多自身的特点。
继承性中国家庭饮食发端于原始社会,经历了无数的朝代更迭与社会变迁,经久不衰、传承至今。
环顾今日中国在衣、食、住、行四大基本生活形态上的呈现,我们可知惟有饮食仍以自我为主流,其余三项皆已严重“西化”,难觅古人之遗痕。
这可谓是饮食文化在继承性上的贡献。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指出:“中国近代文明之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说的正是饮食文化在我国有强烈的继承性,也是我们可以欣慰的“文明”之所在。
中国人的饮食最讲究一个“滋味”。
自家烧菜宴请宾客,虽以色、香、味、形、器为全面追求,但劝菜礼节上还是以“做得不好吃”来自谦,可见“味”是中国家庭饮食的第一要范。
那么,何谓味“美”?南北东西,一千人之中可能会有一千种答案。
故而我们又常常讲: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中国人在饮食上的继承性有很多层面,子承家传、儿恋乡情。
多少外出远行的人,尝遍了山珍海味、珍食奇饮,但是他怀念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那碗热汤面。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礼仪、饮食、艺术和哲学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礼仪文化中国的礼仪文化历史悠久,被视为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石。
中国人注重以礼仪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传统的婚礼仪式、葬礼习俗和节日庆典等都融入了丰富的礼仪元素。
比如在婚礼上,新人要行三拜九叩礼,以表达对父母和长辈的敬意;而在葬礼上,人们要虔诚地向逝者行礼告别,以示对逝者的缅怀。
二、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讲究营养的理念而闻名于世。
传统的中餐包括八大菜系,如川菜、粤菜、鲁菜等,每种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调味品。
中国人注重饮食的平衡和谐,追求菜品的色、香、味俱佳。
此外,中国的饮茶文化也深受人们喜爱,茶艺表演和品茶活动都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艺术文化中国的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多个方面。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线条和色彩表现方式,常常表现出优雅、深远的意境。
而中国音乐中的古琴、笛子等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调和曲调风格,让人们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舞蹈也多样而富有表现力,如京剧、豫剧等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代表。
四、哲学文化中国的哲学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主张仁爱、礼义、忠诚等价值观念。
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和谐,注重心灵境界的修炼。
而佛家思想则注重解脱和悟道,提倡慈悲和智慧。
这些不同的哲学思想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处世哲学。
总结:通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礼仪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饮食文化展现了中国人对饮食的独特追求,艺术文化展示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而哲学文化则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2021年整理)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的全部内容。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姓名:周源学号:08011405指导老师 : 张小强日期:2013年 4月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综述周源摘要: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统计、收集与分析,从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表现出发,以饮食和文化的互融关系为主线,对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基本状况、饮食文化的区域性、饮食文化的层次性、中国饮食民俗、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学术界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层次性、饮食民俗、文化差异 1饮食文化概述1.1 饮食文化概念“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的概念, 是介于狭义和广义的“文化"二者之间而又融合两者的一个边缘不十分清晰的文化范畴.普遍理解为: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饮食生产和饮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 1 ].总言之,它一般具有人类共通性、民族性、阶级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变异性、集中性等特点[ 2 ]。
周全霞认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层次性、地域性和宗教性特征[3 ].1。
2 饮食文化研究内容及现状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有: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 (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等的学问。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最新5篇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最新5篇从古至今文化主宰着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家庭,甚至是每个人的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不同的文化对于各民族、国家、家庭以及个人的影响有所不同。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中国饮食文化论文,山草香整理分享了5篇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篇一关键词:潮汕潮汕美食美食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一、潮汕美食在潮汕旅游中的意义第一,潮汕美食文化可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
旅客出门,总希望能多游览些景观,多领略些风情。
如果在游览中的用餐、歇息,仅仅是填饱肚子,恢复体力,这个过程就是空白。
反之,如果引入饮食文化,就既能饱口福,又能饱眼福:既补充了身体需求,又满足了旅客心理愿望,一举两得,从而使旅客的旅途生活大大丰富。
因此,充分发掘潮汕美食原生地优势,打出美食这张“潮汕文化经济牌”,定能受到旅客欢迎,招徕更多旅客。
第二,潮汕美食文化可以提高旅游活动的品位。
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文化含量不高的旅游项目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将潮汕美食文化充分融合在旅游当中,让旅客在轻松愉快的用餐过程中,领略到潮汕悠久的历史文化风韵和潮人独特的风俗人情,从而提高旅游欣赏水平,增长见识,升华美感。
第三,潮汕美食文化将在旅游业发展中不断繁荣。
汕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并日渐成为汕头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部门应精心设计旅游线路,让潮汕美食文化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穿插在旅游线路中,把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使潮汕美食文化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潮汕美食在潮汕旅游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其一,潮汕饮食文化的研究远远滞后。
与潮汕茶文化研究相比,潮汕饮食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很不足,有关潮汕食文化研究的文章难得一见。
对潮汕美食的发展历史、具体特点、科学价值、文化内涵及对旅游业的作用等问题,我们尚未有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因而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潮汕美食的宣传、开发、提高和发展。
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
实际应用
美国饮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在旅游业方面,美国各地的美食景 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例如,纽约的布鲁克林美食区、旧金山的渔人码头等,游客 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美国美食并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在餐饮业方面,美国的快餐 企业和西式餐饮连锁店已在全球范围内开设了分店,为各国消费者提供美味的餐 食。在食品工业方面,美国的食品加工和包装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生产的 食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也出口到世界各地。
2、研究成果: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 面:首先,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从最初的表象描述逐渐拓展到探讨 其深层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其次,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涉及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影响以及对全球范围内食物体系的影响; 最后,开始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角色和作用。
需要不断完善和拓展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未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 入和中国饮食文化的繁荣发展,国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 机遇和挑战。
参考内容
引言
中国和韩国地理位置相近,历史上有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饮食文化作为两 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对韩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中国饮食文化对韩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方式和机 制。
总的来说,西餐饮食文化对中国传统饮食观念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 享受西餐文化带来的新鲜感和便利的我们也应该警醒地认识到它可能带来的问题 和挑战。如何保持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和精髓,同时借鉴西餐的优秀元素, 是中国餐饮业和美食爱好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在尊重两种文化的基 础上,寻找一种更为融合、互补的发展方式,让中国的传统饮食观念在全球化的 大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浅谈现代饮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角色论文
浅谈现代饮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角色摘要: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我看来,从古到今源远流长,从古代皇帝的御膳房到现代民间的小吃店,花样齐全,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黎民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围绕着饮食展开的。
人类对世间万物是想着法的吃,炒、爆、炸、烹、煎、烩、烧、炖、焖、煮、酱、卤、蒸、烤、熏,腌等等。
可见,在当今社会,饮食文化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少人费尽心机在琢磨此事,只为能有朝一日做出人间美味佳肴。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特点当今社会负面影响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各民族饮食文化也将会有巨大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深入研究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将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中国人民饮食生活上的物质享受和文化享受的水平和层次,将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民俗风情不同。
但唯独相同的是,只要逢年过节或家里有红白喜事,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必须要摆酒席,邀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伤。
摆酒席看似是一种形式,但在当今社会已形成一种风尚,不可或缺。
商场上,商人们为了谈好一笔生意,一般与人约的地点不是咖啡店就是大酒店,要么就是茶楼;科研上,当科研人员研究成功一种新成果,摆庆功宴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工作上,当工作人员加薪或发了奖金或职位提升,请吃饭也成了必然事件了;即便是在校学生,同学聚餐也比比皆是等等。
出现以上诸如此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当今社会饮食变得如此重要,厨师这个职位永远那么抢手呢?下面就由我谈谈在当今社会占据不可或缺地位的现代饮食文化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一)中国饮食文化的承继性和发展性吃,在中国是头等大事.孔子早就说过“食、色性也”.因而在注重人性的中国文化中,食就被放在首位。
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深人人心。
纵观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自原始社会发端以来,一直保持着发展势头,经久不衰。
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它包括了所有的食物和饮料、饮食礼仪、食物制作技艺、食物历史传承等等。
饮食文化在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节:传统饮食文化的定义及重要性传统饮食文化是指长期以来传承下来的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饮食形式。
饮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核心之一,它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更是体现了一种民族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命精神的追求。
传统饮食文化不仅由食材和食品制作、配料、口味等方面组成,同时还包括了宴会礼仪、节日饮食、地域民俗食品、饮食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
传统饮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传统习惯的保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方式随着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很多人对于传统的饮食方式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和了解,有些甚至已经失传。
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饮食文化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1. 编纂相关的文化史书籍通过出版相关的文化史书籍,可以将传统的饮食文化保存下来,并向更多的人传递。
另外,通过这些书籍,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传统饮食文化的来源和意义,从而更加珍视。
2. 举办饮食文化节文化节是让人们了解一个文化、领略一个文化、聆听一段历史的重要平台,可以为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多的宣传和展示机会。
3. 传统饮食文化人才培养传承传统的饮食文化需要有一批热爱传统饮食文化的人才作为推手,让更多人了解传统饮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第三节: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方式1. 解决现实矛盾,开发民间饮食市场随着生活方式和科技的发展,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逐渐加剧,因此,保护传统饮食文化需要符合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
可以开发一些专门供应传统饮食文化的餐厅,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传统美食。
2. 支持优秀饮食文化人才的发展优秀饮食文化人才的发展,是饮食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
最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文化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里蕴藏着丰厚的“吃”文化。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就是一路“吃”过来的。
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
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伴随着祭神、祭祖以及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一种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
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节日食品的献祭、馈赠与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①统,体现着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达方式。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每逢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这在春节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
可以说,节日是一个民族的特色盛装的展示舞台。
与便装相比,盛装雍容、典雅、庄重、讲究、繁琐,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与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的重要参照,具有更为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比如唐装的演变和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2,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最早起源于祭祀。
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都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等活动有密切关系。
保留到现在的民俗活动,如安塞腰鼓、端午龙舟、上元花灯等,不仅增添了中华民众的节日乐趣,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艺,如祭神神词、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神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建神棚、扎纸结彩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1.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美满:贵和尚美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传统节日是人们期盼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
道家的饮食原则
道家的饮食原则一、引言道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思想、生活态度和实践方式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饮食方面,道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建议,这些原则不仅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和谐、养生延年的理念,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健康、平衡的饮食方式。
本文将详细探讨道家的饮食原则,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二、道家饮食原则概述道家饮食原则的核心是“顺应自然”,强调饮食应与自然界的规律相符合,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家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其运行规律应与自然界的大宇宙保持一致。
因此,道家饮食原则主张:1. 饮食应时:根据四季变化选择合适的食物,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 饮食适量:不过量,不偏食,保持饮食的适度和平衡。
3. 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清淡为主。
4. 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规律性。
5. 饮食养生:选择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注重食疗的作用。
三、道家饮食原则详解1. 饮食应时道家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因此,饮食应根据四季的更替来调整。
《黄帝内经》中提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意味着春季应多吃发芽生长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夏季应多吃水分丰富的水果和清凉食品;秋季应多吃收获的谷物和坚果;冬季则应多吃能够储存能量和提供温暖的食物,如根茎类蔬菜和肉类。
2. 饮食适量道家强调饮食的适量,认为过量或不足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在告诫人们要有节制,不要贪食。
适量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能量平衡,防止肥胖或营养不良。
3. 饮食清淡道家倡导清淡饮食,主张减少油脂和盐分的摄入,以及避免过于刺激的食物。
清淡饮食有助于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预防疾病,同时也能培养人的清净心性。
4. 饮食有节道家认为饮食应有节度,即定时定量地进食。
《黄帝内经》中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强调生活的规律性对健康的重要性。
论中国饮食在中华文明史及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
论中国饮食在中华文明史及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作者简介】徐海荣男,1956年生,华夏出版社副编审。
(北京100028)【内容提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高度发达与繁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对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举世瞩目的深远影响。
其中,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工艺技术独特的烹饪饮食与由此而派生出来的饮食文化,不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宏富,是历朝历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而且还对丰富完善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宝库做出过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中华文明史/世界地位/影响一、饮食是中国文化的根基饮食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它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饮食与哲学饮食是人类生活经验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而这部分的生活经验又集中体现了人类早期的文化观念,而民族的哲学思维倾向也十分自然地包含在它丰富的内涵之中。
“和”是中国哲学与美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
《国语·郑语》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同样,“和”也是中国饮食中的重要思想。
春秋时的晏子就用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非常浅显地解释深奥的哲学道理:“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君臣亦然。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注:《晏子春秋》卷七《外篇重而异者第七》。
)这种对饮食整体性的把握,便表现了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
中国饮食中的五味调和说,亦来源于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所谓阴阳五行学说,即“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注:《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
在古代,人们把自然现象和人的活动归结为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元素,并把饮食归于土的范畴,因为饮食中的基本成分是谷类食物,系土地所生,故属土。
又,五行学说认为水、火、木、金、土在口味上的属性分别是咸、苦、酸、辛、甘,合称五味;五味受五行统辖。
论饮食文化的非物质性
参考内容二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 分。本次演示将探讨中国饮食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以期为相关 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自然:中国饮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注 重生态平衡。在食材选择上,以天然、有机食材为主,强调食材的原味和营养价 值。
参考内容
标题: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 题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然而,非遗并非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 存在,更是一种非物质性的体现。本次演示将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非遗的非 物质性及其意义。
2、技艺精湛:中国烹饪技艺源远流长,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烹 饪过程中注重刀工、火候、调味等细节,追求色、香、味、形、器的完美结合。
3、文化传承: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是中国历史、文化、 民俗的重要载体。通过食谱、食器、宴席等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 文化基因。
4、交流纽带: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通过美食传播,增进了中国 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友谊。
二、中国饮食文化申报世界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标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饮食文化申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符合以下标准:
1、文化价值:中国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传统和文化底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传承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方式独特,注重师承关系和口传心授, 保证了传统烹饪技艺的延续和发展。同时,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如美食节目、烹 饪书籍等,使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
美食传承传统美食的珍贵文化遗产
美食传承传统美食的珍贵文化遗产美食传承:传统美食的珍贵文化遗产美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每一种传统美食背后都蕴含着珍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历程和人们对食物的智慧。
本文将以介绍中国传统美食的传承为主题,探讨传统美食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美食的分类和特点中国拥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形成了多样化的美食文化体系。
传统美食可以分为八大菜系,包括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和徽菜。
每个菜系都有独特的烹饪技巧和特点,代表着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
鲁菜以其清淡的口味和独特的调料而闻名,如孔府家常菜;川菜以麻辣味道和富有创意的烹饪方式而受到喜爱,如麻婆豆腐;粤菜则以清蒸和烧腊等独特的烹饪技巧赢得了口碑,如广东叉烧。
每个菜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丰富了中国传统美食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美食传承的重要性1.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传统美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历史和传统。
传承传统美食可以将文化价值代代相传,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会因时间推移而消失。
通过制作和品尝传统美食,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连结,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传统美食不仅在文化上具有价值,也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传统美食的特色和口碑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食客前来品尝,从而刺激旅游和餐饮行业的发展。
这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还提升了当地产业的竞争力。
例如,中国的北京烤鸭和四川的火锅已经成为了各自地区的代表性美食,并且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 弘扬民族文化和身份认同传统美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志性文化特征,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美食,可以加强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传统美食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成为了人们认识和了解自己文化身份的重要方式。
传承需要人们共同参与,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每个个体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存和发扬传统美食。
国学与传统美食文化的关联
国学与传统美食文化的关联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其中国学和传统美食文化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于千百年来,而传统美食文化是中国人口中最珍贵的元素之一。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相互辅助,互为补充。
本文将探讨国学与传统美食文化的关联,并且分析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国学的涵义和价值国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它包含了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史书、诗词、哲学和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国学强调天人合一、道德修养、和谐共处等思想理念,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
通过学习国学,人们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品位。
因此,国学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二、传统美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各种独特美食。
传统美食文化不仅仅着重于美食的味道和口感,更重要的是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
它强调食材的新鲜和天然,讲究烹饪的技巧和方法,追求食物的营养和健康。
传统美食文化也代表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趣,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三、国学与传统美食文化的关联国学与传统美食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首先,国学的经典著作中蕴含了大量的饮食文化内容。
例如,《诗经》里提到了许多古代美食,如酒、肉、果品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次,国学所强调的道德伦理观念也渗透到了传统美食文化中。
中国传统美食文化注重节约和合理搭配,强调珍惜食物,尊重他人,提倡谦虚和友善。
这些道德观念正是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最后,国学和传统美食文化都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才情。
四、国学与传统美食文化的现实意义国学和传统美食文化的关联不仅仅是历史上的纽带,更是当代社会的珍贵财富。
首先,学习国学和传统美食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其次,国学和传统美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观念可以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及现实价值1.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发展趋势与动向,是民族优秀品质的内在表现。
2.关键词:传统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正文:3.传统文化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
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其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在思想上占主导地位儒家文化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等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3.1茶文化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如今饮茶更成为世界性的风尚。
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
而各个地区的饮茶习俗、文化又有着争奇斗艳的特色。
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价值理念和文化取向。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
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
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
最早传入日本、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至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16世纪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
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
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
”茶以人兴,人伴茶名。
现在五大洲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世界70多亿人口中大多数人喜欢饮茶,茶和茶文化覆盖了全球。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
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
由于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
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
3.2美食文化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
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方的一些国家汇集着各国的移民,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3.2.1饮食结构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
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
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
据《武林旧事》记载的一次盛宴便列举菜肴有200多道,其中,以猪、鸭、鱼、虾等物经烤、煮等诸多工艺制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饯,有20道多类蔬菜,有29道各类鱼干,有17种饮料,还有59道点心等。
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构成。
可见,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
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
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
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荞麦、土豆、红薯和各种苕类也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米线之外,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
西方人传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是从动物身上取料炼制而成的。
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
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
3.2.2食物制作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
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湘菜、徽菜、沪菜、鄂菜、辽菜、豫菜等。
各菜系在制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广、味厚、味道多变而著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话。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口味精美。
而美味的产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
同时,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
在色的配制上,以辅助的色彩来衬托、突出、点缀和适应主料,形成菜肴色彩的均匀柔和、主次分明、浓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谐悦目。
在口味的配合上,强调香气,突出主味,并辅佐调料,使之增香增味。
在形的配制上,注重造型艺术,运用点缀、嵌酿等手法,融雕刻和菜肴于一体,形成和谐美观的造型。
中国饮食将色,形,香,味,滋,养六者融于一体,使人们得到了视觉,触觉,味觉的综合享受,构成了以美味为核心,以养身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特色。
它选料谨慎,刀工精细,造型逼真,色彩鲜艳,拼配巧妙,有着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
3.2.3食物器皿饮食用具的多样性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特别用竹筷进食,运用自如,经济方便,被欧美人士赞为是艺术的创造。
中国饮食用具从用途上来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壶、甑、盘等等;从材料上来分,有陶制品、瓷制品、金属制品和竹或木制品等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饮食用具在材料、质量、形态等诸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从隋唐开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银等贵金属所制的饮食用具,在民间,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瓷器享誉海外。
直到现代,陶瓷食具美不胜收,灿烂辉煌,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3.3酒文化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的总和。
有关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畴。
就某一个具体国家酒文化而言,其中的“文化”实际上指的就是本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酒文化”也就是酒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所以,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具有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影响、与其它文化现象紧密结合并发挥作用的强烈的渗透性。
中国酒文化就是在中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和发展的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
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
中国酒之所以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而不衰,并在当今世界酒林中独领风骚,就是因为它始终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饮料,而且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不仅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融人其中,而且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息息相关,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满足了社会各方面对这一特殊饮料的需求,成为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物质的、精神的物品。
正是在传统文化所提供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哺育下,中国酒的工艺不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自身不断完善,“经盛衰而无废,历百代而作珍”。
一句话,就是因为中国酒从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取了强大的生命力。
4.结束语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独特、多样、丰富而又复杂的。
在当今世界,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迈向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功不可没。
只有国民继承和发扬优秀和先进的文化,蔚然成风,国家民族才能真正兴旺发达。
只有世界人民真正懂得了“和谐”,真正读懂了“中国”,才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