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医疗体制

合集下载

德国的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

德国的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

德国的医疗保险和护理保险一、德国的医疗保险(一)德国医疗保险运行体系目前,德国医疗保险由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两大运行系统构成。

公民就业后可视其经济收入多少,在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之间进行选择,同时,公民也可以在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参加私人保险所提供的补充医疗保险。

在法定和私人保险间进行选择所依据的是个人收入水平,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规定,并适时加以调整。

为了保证人人都能享受医疗保险,法律对未成年人和学生作了专门规定。

1.对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收入人的限制法律规定符合条件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雇员,其家庭成员可一起享受医疗保险的各种待遇,其中未成年子女或配偶(失业)的医疗保险免费参保,这就是所谓的家庭医疗保险。

但年满25周岁后,就不可以再和父母一起参加家庭保险。

对于配偶则无年龄限制。

私人医疗保险则是缴一人保一人,多子女雇员要参加私人医疗保险,费用要贵得多。

2.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规定所有在德国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必须参加义务医疗保险。

“义务”的含义是:(1)学生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否则不能在德国大学注册;(2)一般情况下,学生必须在公立的保险公司投保,也可在私立保险公司投保;(3)大学生的义务医疗保险费是由德国政府统一制定的,目前,年缴保费在60-90马克,有时会在此范围内做一定幅度的调整。

(二)德国医疗保险市场概况德国领土35.7万平方公里,人口8242万人,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8582.34亿美元,人均34679美元,是世界上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由于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倡导建立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市场经济原则下,其法定医疗保险服务的范围、项目和内容覆盖非常广泛。

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包括家属和未成年人),不管其当时经济状况如何,均可得到及时、免费的治疗,就诊不需要支付现金,病人可在保险基金组织认定的医院及治疗的范围内自由就诊,并可自由选择开业医师和专科医师。

目前,全德国近90%的人口,约7200万公民参加法定医疗保险,其中,属于义务投保者的主要是工人、职员及学徒,此外还有海员、养老保险金及失业金领取者、自由职业者、传媒工作者和大学生等。

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概述

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概述

德国医药卫生体制一览目录一、德国概况 (1)二、德国的政治体制 (1)1.2.1.2.3.1.2.二级服务-住院服务 (13)3.服务内容 (15)4.患者就医流程 (16)六、德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7)一、德国概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东西方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地中海地区之间的中转站,可谓“欧洲的心脏”。

其面积357,000平方公里,共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

德国有居民8,200万,主要民族为日耳曼人,官方语言为德语。

其人口城市化程度相当高,全国9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2,000人以上的城镇里。

德国人口密度为220人/卫生保健体系主要通过社会医疗保险税进行筹资。

依照传统,德国的门诊和医院严格分离,医院几乎不提供任何门诊服务。

门诊服务通常由私人诊所的医生(全科或专科)提供,其支付方式为按服务项目付费。

医院住院服务由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共同提供。

营利性医院的病床数仅总床数的很小一部分。

三、德国的卫生保障体系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

1883年德国便通过了《国家疾病义务保险法》,随后又制定了工业事故保险、老年人和长期残疾保险和事业保险等,至今已经拥有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1.覆盖情况目前德国88%的人口由法定的医疗保险所覆盖:其中74%是强制性参保者及其家属,14%0.2%2.社会医疗保险的内容《社会法典全书》第三章规定了法定医疗保险的受益范围。

目前包括以下内容:疾病预防、筛查和治疗(门诊服务、牙科服务、药品、非内科医生服务、医疗器械、住院/医院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和部分康复服务)和就诊的交通费用。

除此之外,因病不能工作的参保者在其病后的前6周雇主需向其支付100%的工资,而6周后疾病基金组织则向其支付80%的工资,直至第78周。

《社会法典全书》对预防服务和筛查作了相当详细的规定(如应筛查的疾病种类及筛查的间隔时间)。

联邦医生和疾病基金委员会在制定医疗、诊断和治疗项目的补贴目录方面有相当大的自由。

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状与启示

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状与启示

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状与启示近年来,全球各国都在不断进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亦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并分析其对其他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启示。

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在过去几十年内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

作为全球闻名的社会福利国家,德国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每位居民提供平等的医疗保障。

然而,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上涨的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医疗需求不断增加,但医疗资源却有限,导致医疗服务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医疗费用的持续上涨也给医疗保险基金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其次,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严重医生短缺的问题。

德国的医生人均数量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

这使得一些地区的患者面临着长时间等待的局面,就诊时间过长,影响了患者的医疗体验和满意度。

此外,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缺乏全面的电子化管理系统。

尽管德国已经逐步推行了电子健康记录(EHRs)系统,但该系统尚未实现全面的覆盖。

这导致患者在医疗过程中需要反复提交和填写重复的资料,既浪费了患者和医生的时间,也增加了医疗错误的可能性。

对于其他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来说,德国的经验和教训是宝贵的启示。

首先,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调了公平和平等的原则。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确保了每个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并且公共基金的收入主要由每个人的工资来支付。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推行医疗改革时,注重平等和公正的原则。

其次,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注重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德国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普遍接受医疗质量评估和医疗服务评价,这有助于推动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

其他国家可以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引入类似的评估机制,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强调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德国医疗报销制度

德国医疗报销制度

德国医疗报销制度1. 医疗保险体系德国实行强制性的医疗保险制度,所有居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

保险分为公共医疗保险(Gesetzliche Krankenversicherung, GKV)和私人医疗保险(Private Krankenversicherung, PKV)两种。

2. 公共医疗保险公共医疗保险适用于收入较低的群体,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保险费。

保险费率根据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

3. 私人医疗保险私人医疗保险适用于收入较高的群体,保险费由个人承担。

私人保险提供更灵活的服务和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4. 保险覆盖范围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包括基本医疗服务、药品、住院治疗、康复治疗、预防保健等。

5. 报销流程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后,需向保险公司提交报销申请。

保险公司根据服务内容和保险合同条款进行审核,并支付相应的费用。

6. 药品报销药品报销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根据药品目录(Arzneimittelverzeichnis)分为A类和B类。

A类药品全额报销,B 类药品患者需自付一定比例。

7. 住院治疗住院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全额报销,包括床位费、诊疗费、护理费等。

8. 特殊医疗服务对于特殊医疗服务,如牙科治疗、眼科治疗等,部分费用需患者自付。

9. 跨州医疗服务在德国境内跨州接受医疗服务时,报销流程和标准与所在州的医疗保险政策保持一致。

10. 医疗费用控制德国通过严格的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和药品价格谈判,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可负担性。

11. 透明度和公平性德国医疗报销制度强调透明度和公平性,确保所有参保人都能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

12. 持续改进德国医疗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进步等挑战,确保医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各国医疗体制特色

世界各国医疗体制特色

世界各国医疗体制特色医疗体制是每个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不同国家拥有各自独特的医疗体制,这些体制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包括融资和支付机制、服务提供模式以及健康保险制度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世界各国医疗体制的特色,以便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医疗保健形式。

1. 加拿大医疗体制特色加拿大的医疗体制是典型的全民医疗保健制度。

该制度由政府提供资金,并且所有居民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不分贫富。

加拿大的医疗服务主要由政府拥有并运营的医院提供,医生以薪水形式从政府获得报酬。

此外,加拿大的医疗体制还侧重于预防保健,大力推行健康教育和广泛的预防措施。

2. 英国医疗体制特色英国的医疗体制是基于国家健康服务(NHS)的社会保健制度。

NHS负责运营国家的医疗服务,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和紧急救治。

在英国,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无论他们的收入或社会地位如何。

此外,英国的医疗体制也注重家庭医生的角色,家庭医生是患者的主要医疗保健提供者,他们负责初步的诊断和转诊。

3. 德国医疗体制特色德国的医疗体制是社会保险制度和私人医疗保险的混合体。

所有就业人员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医疗保险费用。

德国的医疗系统主要由私人医生和非营利性医院提供服务。

患者可以选择自己的医生,并且可以在各种医疗保险计划中进行选择。

此外,德国的医疗体制还注重创新和研究,德国的医学研究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4. 日本医疗体制特色日本的医疗体制也是基于社会保险制度。

所有日本公民必须参加国民健康保险,其中包括雇员健康保险和居民健康保险。

根据日本的医疗体制,医生被要求提供合理和公正的医疗服务,并且费用是根据统一的收费标准确定的。

此外,日本的医疗体制还注重长寿和老年保健,在老年人口较多的国家,他们提供了许多特殊的老年保健服务。

5. 美国医疗体制特色美国的医疗体制是市场驱动的私人医疗保健制度。

在美国,医疗保险主要由私人公司提供,而不是政府。

德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

德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

德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具有如下特点:1.全民参保。

按照德国社会保险法律,医院都是非营利性的,政府投入和保险费是其主要经费来源。

约90%的国民参加法定医疗保险,10%参加私人医疗保险。

法定医保参保人每月向医保基金缴纳约占工资额14%(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的医保费用,参保人家庭成员(无工作的配偶和子女)不需缴纳保险费,享受与参保人相同的各种医疗保险待遇。

2.就医双轨制。

在德国,患者就诊一般先与社区医疗部门的专职医生(或称家庭医生)预约,社区医生依病情决定是否转至专业医院或上级医院(危重病人急诊例外)。

患者住院需门诊医生的转诊手续。

3“医药分业”经营。

德国早在 12 世纪就开始实行“医药分业”。

医生开出处方后,病人凭处方可以选择到任何药店买药。

德国大多数医院没有药房,少数医院拥有专为住院患者使用的药房,但不得对外销售药品。

患者和医生、药店不发生直接的经济往来,医药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结算。

4.全国统一的按病种分类收费制度(AR-DRG)。

在德国,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住院时间、诊断内容、治疗结果等不同情况,将患者分成若干组,每组根据病情的轻重分为若干级别,然后对每一组不同级别制定相应的付费标准。

5.实行药品参考价格。

医疗保险机构按每种药品的参考价格给患者支付药费。

如果病人使用的药品价格高于参考价格,超出部分由患者自行支付;如果患者用药价格低于参考价,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在患者、医院和支付方之间按比例分配。

只有被认为代表了显著疗效进步的药品才能获准不受参考价格的限制。

从上述中看出,中德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1.医保保障力度不同。

德国已经实现医保全民覆盖,并且实现了均等化服务,国民看病可以到医疗保险机构报销,个人只负担很少的医药费用;我国全民医保虽然正在不断推进中,但我国大部分医保还处于“低保”状态,保障范围小、水平低,同时未实现均等化服务,公务员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农村“新农合”医保之间差距巨大。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
同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德国医疗保险同样面l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医疗保险注重向参保人提供公平、 广泛的医疗保健服务。这种服务往往是出于可以得到而不是必需,导致了医疗保险费用的上涨。同时高科技医疗 技术的广泛使用。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已使各大医疗保险基金会组织每年可以取得的医疗保险费的 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增长速度。在不考虑缴费基数的前提下,法定医疗保险征缴比例已从30年 前的8%增加到现有的14—15%。医疗保险发生的赤字,2002年为27亿欧元.2003年前三季度赤字为26亿欧元,劳 资双方都觉得应该改革。为此,德国政府于2003年下半年推出了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德国医疗保险改革方案的基 本内容:一是扩大缴费基数.投保人在缴纳法定医疗保险金时。不仅将工资收入计人缴费基数,其他非工资性收入 也同时一并进入。二是取消不应由医疗保险支出的项目:如丧葬费、安装假牙费、配戴无形眼镜费等。三是住院 治疗的费用由原来的9欧元提高到10欧元。四是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人如有不舒服,请家庭医 生诊断,然后由家庭医生开移交单。转给专科医生,将门诊与住院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五是有生育的家庭护理 费用由国家税务局承担,这笔费用通过提高烟草税收等解决。为了能使住院医疗服务成本效益更好,同时更有效 地控制费用,德国政府先在全国750家医院进行使用总量维持的付费政策试点,政府还从财政l:支持,激励医院 志愿参加按病种付费的报销试点。试点结果显示:750家医院的平均医疗费降低35%。平均住院时间降低30%。在 此基础上,从2004年起在令德国强制实施按病种分类收费(DRG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iagnosebezogene Fallgruppen)制度。这种病种分类收费方法借鉴于澳大利亚的疾病分类方法,并以 ICDl0+0PS-301分类为基础,结合德国国情实施分类和临床应用。

德国医疗体制的几点感悟

德国医疗体制的几点感悟

德国医疗体制的几点感悟
作为一个在德国生活多年的人,我对德国的医疗体制有着深刻的感悟。

在这里,我将从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医疗技术等方面,分享我对德
国医疗体制的几点感悟。

医疗保险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全民医保,所有在德国工作的人都必须参加医
疗保险。

这种制度保证了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而且
医疗保险费用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的,这样既保证了医疗保险的
公平性,也减轻了个人的负担。

医疗服务
德国的医疗服务非常完善,医院和诊所遍布全国各地,而且医生的专
业水平也非常高。

在德国,医生的职业地位非常高,他们的工作条件
和待遇也非常优越,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医疗行业,提高整
个医疗体系的水平。

医疗技术
德国的医疗技术非常先进,德国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
很高的声誉。

德国的医疗技术不仅在治疗癌症、心脏病等重大疾病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研发新药、新技术方面也非常活跃。

这种技术优势不仅能够提高医疗水平,也能够为德国的医疗产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总结
德国的医疗体制虽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但是总体来说,德国的医疗体制是非常优秀的。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保证了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医疗服务非常完善,医疗技术也非常先进。

这些优势不仅能够提高德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为德国的医疗产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是世界上最为充实和综合的医疗保险制度之一。

该制度保证了每个德国公民都能够获得广泛的医疗服务,无论其社会经济地位如何。

下面将具体介绍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和运行机制。

首先,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强制性的健康保险系统实施。

根据德国法律,每个德国公民和定居在德国的外国居民都必须参加健康保险,无论他们是否有工作或从事收入来源。

这一制度确保了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其次,德国的健康保险制度实行社会保险原则。

根据该原则,医疗保险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保险费。

具体来说,雇主和雇员每人每月缴纳一定比例的保险费,这些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管理。

此外,个人兼职工作、自由职业者和失业人员等也需要缴纳保险费,但有一些特殊群体,如学生和收入较低者,可以享受一些减免政策。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涵盖了广泛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和药物治疗等。

根据德国的医疗保险法规定,医疗保险基金必须支付基本的医疗服务费用,并对一些较昂贵的特殊项目提供额外资助。

此外,人们还可以选择额外的私人医疗保险,以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权。

根据法律规定,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医疗保险基金和医疗服务提供者。

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医疗保险计划和医生。

此外,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鼓励竞争和创新,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

医疗保险基金是经过政府批准设立的非营利组织,其目的是为会员提供最佳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

这种非营利性的性质确保了医疗保险基金的利益与会员的利益一致,有利于公众的整体健康和福祉。

总之,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充实和综合的保险制度,确保了每个公民都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

通过强制性的健康保险系统、社会保险原则和广泛的医疗保险覆盖,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为公民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和最佳的医疗保险和服务。

德国医疗制度

德国医疗制度

德国医疗制度德国医疗制度是世界上最为完善和高效的医疗制度之一。

它以混合的公共和私人保险制度为基础,为德国公民提供全面而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

德国的医疗制度分为公共医疗保险(Gesetzliche Krankenversicherung, GKV)和私人医疗保险(Private Krankenversicherung, PKV)两种形式。

根据德国法律,所有有固定收入的人员都必须加入公共医疗保险。

这种保险是通过社会保险系统全国统一管理的,由政府和雇主按一定比例支付保费,个人则根据自己的工资水平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

公共医疗保险为参保人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包括病历诊断、住院治疗、手术和药物费用等。

它的覆盖范围及支付比例由政府和各地的社会保险协会协商确定。

公共医疗保险还提供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免费门诊服务,保证了公民可以及时得到医疗服务。

私人医疗保险主要面向高收入人群和独立自主工作者。

与公共医疗保险相比,私人保险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私人保险的保费根据个人的年龄、健康状况以及所选择的保险范围而定,通常比公共保险更高。

私人保险所有权受到德国联邦法律的保护,保险公司不能随意取消合同,受益人同时享有更高的就医优先权。

除了公共和私人保险之外,德国政府还设有社会保险基金(Sozialversicherungsträger),用于支付失业、养老、工伤和护理等社会福利项目。

这些基金由政府和企业按一定比例支付,以保障全体公民的福利权益。

德国医疗制度的一大特点是高度的医疗技术水平和严格的医疗监管。

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医疗设施和专业医疗人员,医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医疗机构需要定期接受政府的质量审核,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德国政府通过相关法律和规定保护患者的权益,确保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诊疗行为符合法律标准。

德国医疗制度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在医疗改革方面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断推动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和效率改进。

德国医疗体制的几点感悟

德国医疗体制的几点感悟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比较健全,每人必须交纳医疗保险费。我作为外国人员在德国短期居留也不例外。德国法律规定:有工作单位的,单位支付一半,无工作单位的,国家支付一半,其余部分个人支付。在德国8 250万人口中,91%的人群参加法定健康保险,共292家,保险类别包括一般健康保险(AllgemeineOrtskrankenkasse,AOK)、企业健康保险(Betrieb Krankenkasse,BKK)、自主手工业同业公会健康保险(Innung Krankenkasse,IKK)及意外事故基金、退休基金和长期护理基金等;8.8%的人群参加私人健康保险;其他0.2%的人群(军人和警察等)享受免费医疗。
夏里特医院约有14 400名职员,12 800名全职人员,年收入为10亿欧元,每年约有108万门诊病人和12.8万例住院病人。2007年有1 000多个研究项目,1.17亿欧元的外部研究经费[5]。Charite实施医院集团化管理,共17个中心(产科属于第17中心),执行的是中心管理制度,每个中心同时管理4家医院的病房。通过在质量管理部门的学习,我了解到Charite中心的质量管理是院长、科主任负责制,分管医疗院长和质量管理部门主任(也是分管医疗院长的副手)对医院质量负责,科主任对所在科室负责。Charite质量管理具体包括以下10个方面:关键事件的报告,褥疮管理,日常运营的管理,非中心的质量项目,临床路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讨论,病人满意度评估,危机管理,疼痛管理,病案文件的规范及外部质量的评价[6]。
5 欧洲最大的医院———Charite
医学中心2008年8月底到11月中旬我在柏林Charite医学中心的质量管理部门和产科中心实习,主要学习了Charite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产科临床操作指南,还参观了Charite设施管理公司。Charite医学中心是欧洲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医学中心之一,前身是创建于1710年的Charite医学院,2003年由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和洪堡大学医学院共同组建而成。该中心有4个校区:魏尔啸医院(CVK)、米特区夏里特园(CCM)、柏林布赫园(CBB)、柏林自由大学附属本杰明-富兰克林医院(CBF)。Charite是德国最好的医学院校之一,目前有7 500名在校学生,其医学、教学和科研已达国际顶尖水平,在德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的科学家中约有一半来自夏里特医院。

德国医疗保险考察报告

德国医疗保险考察报告

德国医疗保险考察报告在全球医疗保障体系中,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和赞誉。

为了深入了解其运作机制、优势和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

一、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背景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其医疗保险制度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末期。

当时,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和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保障工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德国逐步建立了强制性的医疗保险制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形成了如今较为成熟和稳定的体系。

二、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1、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德国的医疗保险分为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

大多数就业人员及其家属必须参加法定医疗保险,而高收入者、自由职业者等可以选择自愿参加私人医疗保险。

2、广泛的覆盖范围法定医疗保险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医疗服务,包括门诊、住院、药品、康复、预防保健等。

无论是常见病还是重大疾病,参保人员都能得到相应的医疗保障。

3、多元化的筹资机制法定医疗保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缴费比例根据收入水平确定。

此外,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私人医疗保险的费用则由个人承担。

4、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自由选择参保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医疗机构和医生,促进了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费用控制机制德国通过多种方式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如实行总额预算、按病种付费、药品参考价格制度等。

三、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运作流程1、参保登记符合条件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当地的医疗保险机构进行参保登记,提供相关的个人信息和证明材料。

2、缴费雇主和雇员按照规定的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费用由雇主代扣代缴。

3、医疗服务使用参保人员在需要医疗服务时,出示医疗保险卡,医疗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与医疗保险机构进行费用结算。

4、费用报销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机构提交的费用清单进行审核,按照规定的报销比例支付费用。

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概述

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概述

德国医疗卫生体制概述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越的之一、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具有高质量、普惠和高效率的特点,它是通过公共和私营医疗保健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的。

下面将对德国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概述。

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分为公共和私营部分。

公共部分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和管理,而私营部分则由私营医疗保险公司提供和管理。

在德国,每个公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无论是公共保险还是私人保险。

公共保险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支付,而私人保险则由个人自行支付。

公共保险是强制性的,而私人保险则是可选的。

公共医疗保险覆盖了大部分人口,大约85%的德国人参加了公共保险。

公共保险为参保人员提供全面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包括住院治疗、门诊诊疗、药物处方、康复治疗等。

公共保险还为慢性病和残疾人提供特殊的医疗保健服务。

私人医疗保险覆盖了约15%的德国人口,主要是高收入阶层和自由职业者。

私人保险有较高的保额和更广泛的保障范围,包括个人选择的医生和医院、更高的住院津贴、补充保险等。

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注重基层医疗服务的普及和提高。

德国有大量的家庭医生、护士和治疗师,他们为参保人员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处理常见的疾病和小型创伤。

如果需要更高级别的医疗服务,家庭医生会将患者转给专科医生或医院。

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还注重医生的培训和深造。

德国的医学院提供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医生和研究人员。

医生在毕业后必须完成规定的实习和培训,才能获得执业资格。

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还注重卫生保健的品质和效率。

德国的医疗服务由公共和私营医疗保险公司共同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德国的医疗服务还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保障医疗质量和效率,例如电子病历、电子处方、远程医疗等。

总的来说,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是一个高质量、普惠和高效率的系统。

它通过公共和私营医疗保险的结合,为德国人民提供全面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德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注重基层医疗服务的普及和提高,医生的培训和深造,以及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效率。

德国的医疗制度

德国的医疗制度

德国的医疗制度第一,为什么要谈德国医疗?有三个原因:首先,德国的医疗体制相对比较完善,原因在于西医诞生在德国,因此德国的医疗从业人员的经验丰富、素质很高、医疗设备、医疗条件等各个方面实力都比较强。

其次,德国有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对德国人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这个体系全世界都在借鉴。

再次,这也是德国比较独特的:德国人是一个系统思考的民族,尽管它是西医的发源地,但却不排斥中医,而且中医在德国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点在德国的医院可以看到,无论在德国的大医院还是小诊所,墙上一般都挂着中国的经络图或是太极图。

第二,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保险发源地是德国,来自俾斯麦时期。

1883年,德国首先颁布了医疗保险法,这个法律的颁布,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险的先河。

更早时期,英国的济贫法,也是社会保障的内容,这个法的局限性在于有选择性地提供保障,不是普适性的。

换言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

而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涵盖了每个人,不分别身份,地位,职业,所有的人都必须上。

第二年,也就是1884年,德国建立了伤残保障法。

1889年,又颁布了退休养老法。

这三大法律,三大保险制度的建立,构建了现代社会保障的基础,这也是德国——西德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战结束后德国在路径的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大家都知道,尽管西德地区在美国,英国,法国的占领之下,但西德的社会主义力量还是比较强的,也就是说,德国共产党、社民党在西德地区影响非常大,如果西德走社会主义道路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但为什么最后西德完全排除了社会主义体制?保险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安全阀作用。

发展到今天,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退休、失业保险等等,都已经建立起来,而且很完备。

医疗保险在日常生活当中,作用非常大,德国人只要交了保险,就能享受到免费医疗。

1.德国的保险种类。

第一种是公立性的,把它归为公立保险,也叫法定保险。

移民知识-为了健康移民——细说德国医疗保险体系 精品

移民知识-为了健康移民——细说德国医疗保险体系 精品

为了健康移民——细说德国医疗保险体系德国是世界上医疗技术水平较高、医疗保障制度较完善的国家之一。

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主要由开业医生和医院服务组成,其基础是社会健康保险制。

德国卫生总费用居世界排名第三,在欧盟国家中,约2397亿欧元,人均 2 840欧元,占的142。

德国16个州中,在立法、管理、组织、支付、筹资、救援和急救服务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卫生服务保健主要提供公共卫生、初级卫生保健、二级门诊保健及住院治疗方面的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传染病控制,健康促进,药品食品安全,社区精神服务及环境卫生等。

初级卫生保健、二级门诊保健主要由家庭医生诊所、专业医生诊所、护理院和疗养院来承担。

而大学附属医院,私立医院,教会医院等主要负责住院治疗。

过去仅是大学附属医院提供门诊服务,但近来私立、教会医院等也开始拓展其在非住院领域方面的服务。

联邦和州政府在管理上的分权决策是德国卫生保健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联邦政府尤其是卫生部,负责制订和规范卫生服务的提供及筹资。

每个州的自治政府则在医院调控、筹资及监管中充分发挥作用,制订符合自己院情的发展规划。

当前德国正积极进行卫生保健改革,其目标是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健康保障体系,控制成本,采取预算及预付制方式提高效率及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全德国人的健康水平。

1、德国的医疗体制相对比较完善西医诞生于德国,在德国医疗从业人员经验丰富、素质高、医疗设备和条件各方面都很强。

2、其次是德国有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不仅影响着德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且全世界都在借鉴这个体系。

3、中医在德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德国大医院还是小诊所,墙上挂着中国的经络图或是太极图都很常见。

德国人对外来文明持包容、学习、吸收、借鉴的态度。

一、德国的医疗保障体系1、现代社会保险体系发源地很多人都知道,现代社会保险来自俾斯麦时期,发源地是德国。

1883年,德国颁布的医疗保险法,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险的先河。

英国在更早些的时期颁布了济贫法,同样是社会保障的法律,英国济贫法的局限性在于有选择性地为人民提供保障,没有普适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保障。

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国和德国的医疗体系有什么区别?

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国和德国的医疗体系有什么区别?

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国和德国的医疗体系有什么区别?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今天,我们将主要探讨一下中国和德国两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医疗卫生制度中国的医疗卫生制度是社会主义公共卫生事业制度,国家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医疗保险分为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商业医疗保险等。

医疗机构分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等四个层面。

德国的医疗卫生制度则是社会保险制度,由社会医疗保险、私人医疗保险等组成。

医院分为基层医疗机构、中层医疗机构以及高层医疗机构。

二、医生和护士的培训中国的医生和护士的教育主要在大学的医学专业,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

医生和护士的培训通常需要5-8年时间,并且备受严格的考核。

德国的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则从某些职业高中开始,以实践为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生和护士的培训需要6-13年的时间,同时德国还鼓励医生和护士继续深造学习。

三、医院的管理中国的医院管理通常由政府机构领导,医院之间的管理层次比较松散。

与此同时,由于医疗保障不稳定,患者流量大导致医院床位不足,长时间等待就医时间很长。

德国的医院管理固然也有政府机构的参与,但是更注重医院自我管理,通过引进新技术、完善医疗流程、招募优秀的医生和护士加强医院自我九管。

德国的医疗服务一般比较便捷,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公平。

四、医疗费用中国的医疗费用相对较低,50元左右能看到很好的医生,但在大城市医院,医生的费用相对较高。

由于医疗保障缺失,无法有效避免看病成本的不断上涨。

德国的医疗费用较高,慢性病和长期治疗的费用也为患者所负担,通过不同类型的医保策略,保险费用相对较高但能够全面保障患者的健康。

五、用药方式中国的用药方式较多,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更容易被处方和使用。

但是中国的用药习惯普遍较为跟风,不少常用药品存在副作用风险。

德国的用药方式较为严格,必须按照医生的处方购买药品,并且在政府严格监管下合理使用药品,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德国医疗保障制度

德国医疗保障制度

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德国一直以来被公认为在医疗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之一。

德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性和高效性为全球其他国家所借鉴和学习。

在德国,医疗服务的提供和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设立了一整套系统来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医疗保障。

德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公共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

公共医疗保险是德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所有居民都必须加入公共医疗保险。

根据德国法律,每个德国公民在就业时必须加入公共医疗保险,而雇主和员工则需要共同向医疗保险基金缴纳保险费。

公共医疗保险为参保人提供了广泛的医疗保障和福利。

在德国,公共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医疗服务、药品费用、住院护理、康复治疗等。

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承担一部分,并通过参保人的保险费来支付。

在德国,公共医疗保险的费用是根据个人的收入比例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参保人需要支付一定的保险费,而医疗保险基金则会补贴一部分。

除了公共医疗保险外,德国还存在私人医疗保险制度。

私人医疗保险适用于一部分高收入的人群,他们可以选择加入私人医疗保险,以获取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保障。

私人医疗保险通常包括更多的医疗服务项目和更高的保险金额,但相应的保险费也较高。

德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优势在于,它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医疗保障,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非常注重预防和早期诊断,以便及早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

德国还鼓励居民进行常规的健康检查和体检,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此外,德国还通过制定严格的医疗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确保医疗机构和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德国的医疗机构和医生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认证,以确保他们具备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能力。

尽管德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称赞,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即医生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由于德国某些地区的医生供应不足,导致患者就医困难。

德国的医疗制度

德国的医疗制度

德国的医疗制度德国的医疗制度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之一。

德国的医疗保健系统采用全民保险制度,为所有居民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

以下将详细介绍德国医疗制度的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德国的医疗保健体系基于全民公平性原则。

所有的公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无论他们的收入水平如何。

医疗费用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或者自雇人士自行缴纳。

保险金的数额根据居民的收入而定,以确保低收入人群也能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

这种制度保障了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医疗保健。

其次,德国的医疗制度非常注重质量控制。

德国的医生和医疗机构非常严格地控制医疗质量和安全,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德国的医生必须接受严格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获得执业证书。

医院和诊所也必须定期接受评估和检查,以确保他们符合最高的医疗标准。

这种质量控制机制保障了德国医疗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另外,德国的医疗制度也十分重视病人的权益和参与。

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有权选择医生和医院,并有权取得所有对自己有关的健康状况的信息。

医生必须向患者提供详细的诊断信息和治疗方案,以便患者能够做出知情决策。

此外,患者还可以根据需要寻求第二意见或者自己决定是否接受某种治疗方式。

这种病人参与的机制保障了患者的权益和自主权。

此外,德国的医疗制度还注重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

除了治疗疾病,德国的医疗系统还十分注重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康复治疗也被广泛支持和鼓励,患者可以获得密切的康复监护和治疗,以快速恢复健康和功能。

总之,德国的医疗制度是一个世界上令人羡慕的典范。

它以全民保险为基础,实现公平且全面的医疗服务。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患者可以获得最可靠和安全的治疗。

医疗过程中患者的权益得到高度重视和保障,他们有权知情和参与决策。

除了治疗疾病,德国的医疗制度还十分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

这一切使得德国的医疗制度成为全世界的典范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的医疗体制张楠辉一.德国的基本情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面积35.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 250万,其中女性约4220万,男性约4030万。

德国人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平均寿命男性为72.7岁,女性为79.0岁。

德国有16个州,实行联邦共和制,每一个州都有一部在共和、民主和社会原则上和国家宪法(Grundgesetz)一致且更具体化的宪法。

德国联邦议院有603名议员,联邦参议院含16个联邦州。

德国是世界八大工业领袖国集团成员之一。

2007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总计为30多万亿欧元。

目前,德国老龄化趋势较明显,老年人的医疗支出费用明显增高,这给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德国医疗体制德国医疗体制最显著的特点是医疗保险体制健全。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按照福利国家理论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自俾斯麦1883年首创法定医疗保险制度以来,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德国法定医保制度以其相对健全的医疗体系和较好的服务层次成为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代表。

德国医保制度有以下特点:(一)医保体系覆盖面广德国实行强制性医疗保险,人人都须参保,政府通过社会救助体系出资帮助低收入者参保。

德国通过各种途径基本上实现了全民医保,总覆盖面达99%以上。

德国医疗保险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全程覆盖,对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和康复都提供保险,而且还有疾病津贴、丧葬补贴、生育优惠待遇等。

在德国,负责征收、管理和使用社会医疗保险金的机构称之为“疾病基金”,采取的是分散化运行模式。

德国有大约420个疾病基金,民众必须至少参加一个基金,但有些人可以得到豁免:首先是公务员、现役军人和欧盟雇员,他们享受德国或欧盟的特殊公费医疗;其次是高收入者,也就是收入超过缴费基数封顶线者,可以选择退出,自己另购服务水平更高的商业性保险。

(二)法定保险和私人保险双元并立德国通过社会法典确立了以“法定医疗保险为主、私人医保为辅”的医保体系,实施医保的主体是法定医疗保险,但私人医疗保险业占一定比例。

德国法律规定,凡月收入低于4050欧元的就业人员必须投保法定医疗保险,高于此限或是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可选择私人医疗保险。

国民也可以在参加法定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参加私人保险所提供的补偿保险险种。

基于“双元并立、结构互容”的特点,德国医保体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三)就医方便、医药分开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服务的范围、项目和内容繁多而且广泛。

2008年德国共有2087家医院、50.7万张病床、1000多个预防和康复机构其中由政府或公益性组织如教会承办的医院,其床位数占总数的80%到90%,其余由私营企业经营。

在医疗服务体制上,德国不实行医疗定点制度,患者可选择到任何医院看病,到任何药店取药,可以自由选择开业医师和专科医师,并可在开业医师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住院的医院。

不管其当时经济状况如何,都可以得到及时治疗,就诊时无须支付现金。

德国实行严格医药分开,避免医生滥用处方权与药商串通牟利;同时门诊和住院严格分开,保证了转诊渠道畅通,杜绝医院滞留病人获取利益的情况。

(四)投一保多、共济互助德国法律规定,所有参加法定或私人医疗保险者都有权拒绝保险机构的任何形式的风险评估,任何医保机构都不能在参保者的年龄、性别及家庭成员数量方面设限。

所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者,其家庭和未成年子女可自动成为被保险人,不必额外缴纳保险费就可享受和实际参保者同样医保待遇。

此外,医保费用的缴纳由雇主和雇员双方各承担50%(退休后由原雇主承担的部分改由养老金基金承担)。

医疗保险费一般平均为工资的14%左右。

经济收入是决定参保人缴纳保险费多少的唯一因素,它与享受医疗保险的程度没有关系,任何缴纳了占工资一定比例的医疗保险费的参保人员都有享受同等医疗待遇的权利,这使得健康人与病患者之间、高风险者与低风险者之间、单身者与有家庭者之间、高收入与低收入者之间彼此进行共济互助,充分体现了社会医疗保险的公平性质。

(五)政府和市场责任明确德国政府在医疗保险制度中主要起到协调各方利益和控制医疗费用的作用,对医疗保险管理一直都是采取自主管理、鼓励竞争的模式。

政府负责设计相关制度和制定相关法律,强调社会互助,不参与医保具体事务。

当发生医疗保险纠纷时,政府出面负责协调和仲裁。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体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政策取向。

三.德国的医院系统全德共有医院2139家,总病床523824张。

医生306000名,牙医65000名。

每千人拥有医生3.7名,其中私人执业医生占43%,在医院工作的医生占48%,其他类型医生占9%;每千人拥有床位6.35张,平均住院日8.6天,病床使用率75.6%。

目前德国医院的总数逐渐减少,私人医院的比例不断增加,平均住院日缩短,医院床位数呈下降趋势。

在不同类型的医院中,1/3的医院是政府、公共团体和社会保险机构提供资金创办的公立医院,所占比重最大,其病床数占全国总病床数的54%,在德国医疗服务中占主导地位;1/3的医院是宗教慈善团体或各种基金会捐款创办的非营利性医院,病床数占总床位数的38%;1/3是营利性医院,由私人独资或合资创办,病床数占总床位数的8%。

德国医院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国家投入,法定健康保险和私人保险机构提供的保费及社会救济(如教会、慈善机关捐款)等。

德国医院的管理很有特色。

在医疗服务合同的签订方面,医院协会代表医院与疾病基金会就服务价格、服务数量和质量保证措施等进行谈判,确定医疗服务的提供数量、效率标准及医务人员数量和质量等保证措施。

1972年的《医院筹资法》规定,医院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来源,即州政府的资金投入和疾病保险基金的运行费用进行双重筹资。

德国医院的管理还采取补偿机制、支付制度及税收政策的方法。

补偿机制采用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各有其补偿来源的“双重补偿”方法。

只要是列入政府医院发展规划中的医院,均要接受财政补助和签订社会健康保险合同。

根据医院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疾病基金会和医院通过谈判,来确定医院从疾病基金会获得的预算数目。

实际运行过程中,医院提供的服务量与预期估算相符,就保持原有的预算不变;如果高于预期数量,按较低的比例对医院进行额外补偿,若低于预期数量,则按一定比例减少对医院的补助。

四.特别介绍欧洲最大的医院——Charite医学中心医学圣殿Charite医学中心是欧洲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医学中之一,前身是创建于1710年的Charite医学院,2003年由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和洪堡大学医学院共同组建而成。

该中心有4个校区:魏尔啸医院(CVK)、米特区夏里特园(CCM)、柏林布赫园(CBB)、柏林自由大学附属本杰明一富兰克林医院(CBF)。

Charite是德国最好的医学院校之一,目前有7500名在校学生,其医学、教学和科研已达国际顶尖水平,在德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的科学家中约有一半来自夏里特医院。

夏里特医院约有14400名职员,12800名全职人员,年收入为10亿欧元,每年约有108万门诊病人和12.8万例住院病人。

2007年有1000多个研究项目,1.17亿欧元的外部研究经费”。

Charite实施医院集团化管理,共17个中心(产科属于第17中心),执行的是中心管理制度,每个中心同时管理4家医院的病房。

Charite中心的质量管理是院长、科主任负责制,分管医疗院长和质量管理部门主任(也是分管医疗院长的副手)对医院质量负责,科主任对所在科室负责。

Charite质量管理具体包括以下10个方面:关键事件的报告,褥疮管理,日常运营的管理,非中心的质量项目,临床路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讨论,病人满意度评估,危机管理,疼痛管理,病案文件的规范及外部质量的评价。

Charite设施管理公司(CFM)在欧洲享有盛名,很多国家的公司和医院都来参观。

其最大特色在于建立了专业的技术中心及技术中心使用的软件,所有维修和维护工作均通过技术中一fl,跟踪来执行,做到了真正的高科技化和信息化。

CFM有Charite医院和三家社会公司共同组成,每年医疗器械采购量达到8000万欧元以上,Charite医院占有股份51%,其余三家占49%,承包了Charite环境养护、设备维护、建筑维护、日常消耗用品采购的工作。

下面一段是摘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郝敏王璞沈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史斌的去那里交流时的笔记。

这里的医生工作强度非常大,早上不到7点就来到病房,7点正式交班,然后开始查房等一系列的工作。

他们除了工作强度大外,下班时间也不固定,一般远远超过平均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

Joachim W.Dudenhausen教授是Charite产科中心的负责人,在德国甚至欧洲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笔者跟着Duden-hausen教授查房几次后,深刻感受到这里的医生查房及平时与患者交谈时都透露出对患者的关爱和理解,不仅仅限于病情方面,更是一种亲切、和蔼的感情交流。

在参观了CBF的手术室后,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对手术规范流程严格执行的严谨态度。

术前,他们常规会准备一份科学、规范、合理的“手术流程图”,包括麻醉流程、手术流程、重症监护流程等,所有相关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

在国内,手术间的监护仪大多只有一个显示屏,由麻醉师负责监测。

但在CBF 的手术室,我看到有主、副两个显示屏,手术医生通过副显示屏可随时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这样更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

笔者个人觉得除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外,更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是德国医生的敬业精神、科学理念和自身修养。

在德国医院不仅有先进高超的医疗技术,更无时不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笔者除了跟随医生实习外,CBF产科护士长Frau Monika Weigandt还带领笔者参观了他们产科分娩中心,笔者深刻体会到这里从产前、产时和到产后每个细节都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

平时,CBF医院通过internet、院内信息窗、私人诊所、宣传单等途径,方便孕妇及家属获得孕期知识咨询及详细的产前指导;CBF产科病房每周三晚上7点到9点安排一名主治资格以上的医师和资深助产士进行免费孕前、分娩期及分娩后知识讲座,讲座后陪同临近预产期的孕妇及家属参观产房,提前熟悉分娩环境,讲解一些必要的产前准备工作。

产时,如孕妇自身条件和胎儿情况许可,分娩方式可由孕妇自由选择,如国内开展不多的水中分娩,侧卧位、坐式、跪式、站立式分娩等在这都屡见不鲜。

分娩过程中,由一对一助产士全程陪伴待产,分娩的单人间内,光线柔和,还播放着轻音乐,这消除了孕妇紧张、恐惧心理。

同时,家属(如准爸爸)可进入产房陪伴分娩,来自亲人的问候和鼓励给予产妇极大的安慰和支持;更人性化的是婴儿出生后由其父亲亲自剪断脐带,这增加了他们相互间的亲情,也增强了家庭责任感。

产后人性化体现在,除了产妇的医疗治疗,更有个性化的康复及育婴指导;产妇出院后,可随时通过电话联系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