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课程复习资料E

合集下载

《证据法学》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证据法学》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证据法学》课程知识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证据中属于言词证据的是(C)A.勘验、检查笔录B.鉴定意见C.书证D.视听资料2.下列证据中,既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B)A.被告人认罪的陈述B.证人听到被害人哭声的证言C.赃物的复制品D.鉴定结论的复印件3.债权人甲以买卖合同书证明他与债务人乙之间存在买卖法律关系,此买卖合同书属于(D)A.间接证据B.物证C.反证D.书证4.下列规则中,不属于规范采证程序规则的是(C)A.意见证据排除规则B.交叉询问规则C.当庭认证规则D.疑罪从无规则5.刑事自诉案件被告人的陈述属于(C)A.当事人陈述B.证人证言C.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D.不同于上述选项的独立的证据种类6.与纠问式诉讼相适应的证据制度是(A)A.法定证据制度B.神示证据制度C.罪从供定的证据制度D.察言观色的证据制度7.关于证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诉讼程序本质上乃是证明程序,证明是诉讼法的核心B.司法证明的相对人只能是法官C.证明的手段只限于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D.适用自由证明还是严格证明属于法官基本的自由裁量范畴8.下列有关证据失效排除规则的表述,正确的是(D)A.我国的证据失效排除规则在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法中均有明确规定B.证据失效排除规则是强行性规范,在适用上没有例外情形C.人民法院违反证据失效排除规则认定案件事实,采纳不应采纳的证据的,构成认定事实错误D.刑讯逼供取得的证据无效,应适用证据失效排除规则予以排除9.鉴定人享有的诉讼权利是(C)A.有权要求保密B.有权申请回避C.有权要求提供足够的材料D.有权了解全部案情10.证据规则是(D)A.法官自由心证中自由裁量的B.证人的规则C.法定的规则D.具有实体性和程序性的规则11.审查判断证据的主体是(A)A.审判人员B.当事人C.律师D.鉴定人12.证明责任的倒置(A)A.一般以法律明确规定为前提B.是由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决定的C.实质是免除法院的查证D.是由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决定的13.在审查判断证据的各种方法中,辨认法是指(D)A.对证据逐一进行个别审查的方法B.对两个以上的证据进行比较,寻找其差异和共同点的方法C.将若干证据所反映的事实联系起来考察,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协调一致的方法D.审判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对有关的物品、场所和人身进行识别的方法14.下列不属于证据基本属性的是(B)A.合法性B.合意性C.关联性D.客观性15.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证据进行对比作出认定结论的是(A)A.甄别法B.辨认法C.比较印证法D.同一认定法16.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排除主体是(D)A.法院B.检察院C.公安机关D.上述全部17.以下关于实物证据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B)A.实物证据即物证B.实物证据一般只能从“静态”上反映案件某一局部的事实C.实物证据包括鉴定意见D.实物证据都是间接证据18.下列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备选项中,错误的是(A)A.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法”仅指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B.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C.在刑事诉讼中,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D.非法证据可用于追究非法取证者或者伪证者的法律责任19.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的相同之处在于(D)A.都是主要证据B.都是直接证据C.都是原始证据D.都是言词证据20.对于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B)A.证人感知案情时的客观环境B.证人的道德水准C.证人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D.证人对案件事实的记忆力21.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当事人所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属于(A)A.公文书证B.私文书证C.公证书证D.一般书证22.我国诉讼立法中,没有明确将视听资料规定为独立的证据种类的法律是(A)A.《民事诉讼法(试行)》B.《行政诉讼法》C.《律师法》D.《刑事诉讼法》23.刑事诉讼证据区别于一般证据的最显著标志是(D)A.客观B.关联性C.时间性D.合法性24.物证的基本特征是(C)A.客观性、思想性、确定性B.客观性、思想性、间接性C.客观性、特定性、间接性D.客观性、特定性、思想性25.以下关于勘验、检查笔录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C)A.勘验、检查笔录属于言词证据B.勘验、检查笔录不是独立的诉讼证据C.勘验、检查笔录是对物证的一种固定方式D.勘验、检查笔录是指文字记录26.下列表述中能够正确反映证据能力与证据力之间关系的是(A)A.证据力是证据能力的简称,两者在内涵上是一致的B.证据能力与证据力并不完全一致,证据力的内涵包括但又超出证据能力的内涵C.证据能力与证据力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对诉讼证据的要求,前者决定证据资料可否作为定案依据,后者则决定证据资料对案件事实认定的影响力D.证据能力与证据力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法院对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否属实形成心证的根据,而后者则是指证据资料与待证案件事实之间关联性的强弱27.传来证据又称为(C)A.传闻证据B.间接证据C.派生证据D.言词证据28.新刑诉关于证明标准的表述为:(A)A.排除合理合理怀疑B.内心确信C.排他唯一性D.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29.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B)A.应当老实回答B.应当如实回答C.可以保持沉默D.有权拒绝回答30.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特征的是(D)A.刑讯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手段B.重视“五听”判案法C.注重对实物证据的收集D.从未存在过神判法31.证人有下列情形的,不得作证(C)A.是聋哑人的B.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C.不能正确辨别是非且不能正确表达的D.年幼的32.下列关于诉讼证据关联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证据关联性是一个事物能否成为特定案件诉讼证据的必备要素B.证据关联性指证据必须与待证案件事实全部有联系C.证据关联性的“关联”,既包括证明案件事实存在,也包括证明其不存在D.证据关联性的“关联”,既包括事实材料与待证对象的直接联系,也包括33.下列关于电子证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A.电子证据具有无纸、量大、传递快、易复制、易变造等具体特点B.搜查与扣押电脑等电子设备通常是收集和保全电子证据的有效措施C.不得以非法侵入网络或他人计算机及系统的方式收集电子证据D.以有形载体固定或者显示的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以及其他数据资料,其制作情况和真实性经对方当事人确认,其证明力小于原件的证明力34.下列证据种类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所没有的法定证据种类的是(D)A.视听资料B.勘验笔录C.鉴定结论D.现场笔录35.在诉讼中,下列人员不能被替代的是(C)A.翻译人B.鉴定人C.证人D.代理人36.反证(D)A.是指能够证明当事人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B.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C.是指产生于案件事实发生过程中的证据D.是指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不存在的证据37.美国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是(C)A.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官作自由心证B.清楚、明确、令人信服C.排除合理怀疑D.优势证明标准38.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A.证据法的一般规律B.证据法材料C.证据法现象D.证据法现象和一般规律39.受委托的律师不得(B)。

证据法复习资料

证据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证据能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即相关性或关联性。

3、【相关性】:是指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

4、【可采性】:是指证据必须为法律所容许,才能作为证明案件中特定事实的依据,也称为证据能力。

5、【物证】:是指以其内在属性、外部形态、空间方位等客观存在的特征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和痕迹。

6、【书证】:是指在诉讼前形成的,以文字、符号、图形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文件或者其他物品。

7、【清白证人】:本身没有罪错也没有犯罪嫌疑的证人。

8、【污点证人】:是指犯罪活动的参与者为减轻或免除自己的刑事责任,与国家追诉机关合作,作为控方证人,指证其他犯罪人犯罪事实的人。

9、【电子证据】: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电磁记录物。

10、【证据保全】:是指对于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主动依职权采取一定措施先行加以固定和保护的诉讼行为。

11、【证据开示】:也称证据披露,是指在开庭审判前,控辩双方应将自己获得的证据材料展示给对方,使双方互相了解各自掌握的证据内容,为出庭参加诉讼做好准备的制度。

12、【质证】:是指在法庭的主持下,诉讼双方针对对方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

13、【认证】:是指法官对庭审中经过质证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依据规则、经验和逻辑确定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一种诉讼活动。

14、【推定】: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基础事实推断未知的推定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举证予以推翻的一种证据法则。

15、【司法认知】:是指对于应当适用的法律或某一待认定的事实,法官依申请或依职权直接予以确认,而无需当事人对其予以举证证明的认证方式。

中南大学《证据法学》课程复习资料

中南大学《证据法学》课程复习资料

《证据法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处分性书证的是 [ ]A.杀人凶手的日记B.李大爷生前写给他人的含有立遗嘱意图的书信C.离婚证书D.医院的处方证明2.下列证据中,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 ]A.现场目击证人的陈述B.现场的脚印C.被告人的指纹D.带血的刀子3.诉讼中自由证明的对象有 [ ]A.程序法事实B.实体法事实C.证据事实D.免证事实4.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B.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C.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可以提交书面证言D.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5.对我国奴隶制证据制度基本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A.未形成与西方奴隶制国家一样的神示证据制度,且消失较早B.法官审查判断证据主要依据审判实践经验进行C.对于处断难明的疑罪实行“罪疑惟轻”的原则D.诬告者反坐,伪证者罚6.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应 [ ]A.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B.让陈述事实的一方当事人继续举证C.要求另一方当事人必须作出正面回答D.由人民法院负责继续调查取证7.《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该“新的证据”所指的是[ ]A.当事人在诉讼之前就持有但在一审诉讼过程中一直没有向人民法院提供,到二审程序时,当事人才向人民法院出示的证据B.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因主观原因未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供,但在法庭开庭时向法庭出示的证据C.当事人在二审中向人民法院提供的在一审庭审结束后才发现的证据D.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才发现的证据8.被告人的供述一般都是 [ ]A.传来证据B.间接证据C.直接证据D.反证9.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无罪推定”的相关规定是 [ ]A.在没有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被称为罪犯B.被控告犯有罪行的每一个人,要根据法律来证实有罪C.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D.未经人民法院正式审判,任何人都不能被认定为罪犯并受到刑事惩罚10.有关我国最佳证据规则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复制件和复制品均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B.证据材料为复制件,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线索,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证,对方当事人又不予承认的,在诉讼中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C.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可以出示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一致的其他证据D.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

证据法学考试复习资料

证据法学考试复习资料

证据法学一.名解1.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自由判断,形成确信的一种证据制度,它是资产阶级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2.法定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成,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

3.相关证据规则又称为关联证据规则,是指只有与本案有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4.证据能力与证明力(1)证据力又曰证据能力,是指证据在法律上可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

(2)证明力是指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

亦即证据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可采性。

5.直接言词与证据裁判(1)直接言词指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询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由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合并而来。

(2)证据裁判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

6当事人.承认与自认(1)即当事人作出的承认性陈述,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他方当事人所提出的事实或诉讼请求、明确表示予以承认的陈述。

(2)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不利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可分为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

7.刑诉中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含义(1)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2)案件事实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4)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结论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8.优势证明标准的概念和含义(1)所谓优势证明标准,也称为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就是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对同一案件事实的证明都达不到最高的证明标准的时候,法院应当认定证明程度较高的一方当事人主政的事实成立(2)最高院《关于民诉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是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证据学复习资料

证据学复习资料

证 据 学 复 习 资 料一、问答题:1、论述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答:(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

(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作法,比如防止法官专断、强调法定规则意义,维护法制统一等制度,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

(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4)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

2、简述书证的特征和意义?答:书证的特征是:(1)表现形式及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2)书证所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必须同案件互相关联。

(3)书证所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可供人们认知和了解。

书证的意义:(1)书证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往往能直接证明有关的案件事实;(2)与其他证据相比,其证明力更强,证明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3)书证是以一定的物质资料作为载体,将一定的内容或思想固定下来,同时,书证的形成通常是在案件或纠纷发生之前。

3、简论证人的资格条件?答:(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

(2)生理上、精神上有权限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3)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的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4)由于证人是以知道案件情况为特征的,具有不可代替性。

(5)证人只能是公民个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不具有证人资格。

(6)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应视为特殊的证人。

4、论述“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答:(1)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

(2)证据的种类有所不同。

(3)证明标准的 法律规定不尽相同。

(4)证明对象不同。

(5)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

5、简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辩解的概念和意义?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即通常所说的口供。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有着重要的意义:(1)确定侦查范围;(2)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和辩解意见,可以起到兼听则明的作用;(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对查明案件事实也有一定的作用。

证据法复习资料

证据法复习资料

证据法复习资料一、证据制度1、神示证据制度与法定证据制度区分(P19了解)2、自由心证据制度的概念: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

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自由判断,形成确信的一种证据制度,踏实资产阶级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一、直接言辞原则1、含义:指要求一切证据材料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询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的原则。

2、现实意义:(1)对证据的调查收集和判断采纳,乃至对案件的真实性和正当性认识都有重要影响;(2)由于我国立法对直接言辞证据规定得不完善,实践中贯彻不彻底,对证据的调查和事实的认定造成了消极影响。

3、内容:(1)直接原则,又称直接审查原则,指法官、陪审员必须亲自接触案件的所有资料。

(2)言辞原则,又称言辞审查原则,指法院审理案件,特别是当事人及其其他诉讼参与人对诉讼材料的提出和辩论,要在法官前一言辞及口语形式进行,这样取得的材料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4、在我国的适用(P86)二、无罪推定原则1、含义: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受到刑事追诉的人未经司法程序最终判决有罪之前,都被推定为无罪之人。

2、内容:(1)控方承担举证责任;(2)贯彻有利于被告的原则;(3)无罪推定适用于诉讼的始终;(4)无罪推定要求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审判前的地位和权利。

三、证据1、证据的概念: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依法定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定,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

2、证据能力:证据在法律上可以作为定案的资格和条件。

3、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主要内容(P123了解)4、证据的种类(P159)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笔录和现场笔录、视听资料、电子证据——案例证人证言:(1)概念:指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向办案人员所做的有关案件部分或全部实施的陈述。

(2)特点:1、证人证言必须是证人对案件实施缩感知的情况,记忆的情况,向公安司法部分缩作的陈述,至于证人对案件情况的分析、判断、评论等,均不能作为证人证言使用;2、证人证言具有不稳定定性和多变性;3、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了解情况的人才能成为证人。

证据法学复习资料

证据法学复习资料

1.试述自由心证制度概念: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法律对证据的证明力不作预先规定而由法官在审理案件中加以自由判断的证据制度。

经典表述是现行《法国刑事诉讼法》第353条:...法律只要求他们心平气和、精神集中,凭自己的诚实和良心,依靠自己的理智,根据有罪证据和辩护理由,形成印象,作出判断。

产生:最早提出在立法中废除法定证据制度的是法国的杜波尔。

1790年12月26日杜波尔向法国宪法会议提出用自由心证制度取代法定证据制度的建议。

随后,法国宪法会议采纳了此建议,通过了废除法定证据制度的草案;1791年9月29日,宪法会议发布训令宣布:法官必须以自己的自由心证作为裁决的惟一依据。

随后法定证据制度逐渐被欧美各国接受。

评价:符合客观规律,与法定证据相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追求法律真实;推动了诉讼制度的民主化,引起了诉讼结构的变革。

他从法律上宣扬了文明、人道、废除封建等级特权的观念,并依此原则改革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对法官来讲,自由心证制度使其从法定证据制度的束缚下得到解放;对当事人,使被告人获得了辩护权,确定了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法律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

自由心证的限制:自由心证中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还要受到制约,包括:1.法官在自由判断证据证明力时遵循常理和逻辑规则。

2.法律在特殊的情况下直接规定了一定证据的证明力。

3.证据能力的限制:作为自由心证之基础的证据应是为法律所容许而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4.证明标准的限制。

在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为: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5.司法的中立性。

法官在自由心证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的影响。

6.司法公开性:过程、结果和理由的公开。

要求自由心证理由公开,裁判者应在判决书中载明根据现有证据作出事实认定的理由。

如何理解证据证明力:概念:证据对于案件待证事实的证明所具有的实质上的价值,即证据对于案件待证事实的存在,有没有以及有多大程度的证明作用,所以也称证明作用。

证据法学复习资料

证据法学复习资料

证据法学1.证据法与实体法有密切联系2.法定证据制度:法官只依据法律规定作出判断3.诉讼证明不包括提起诉讼4.证据类型的分类:是指法律规定的表现各待证据事实的证明资料的外在形式5.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是以证据来源来分类的6.物证的根本特征以属性,特征或存在状况来证明案件事实的7.行政诉讼特有的法定证据类型是:现场笔录8.证人权利不包括:提起反诉的权利9.当事人陈诉不是一种判断性意见10.电话录音属于视资料11.刑事诉讼规定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是:公安机关12.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的代理律师自行向原告,证人收集证据13.….在运用….: 证据不能14.最佳证据规则是指作为证据的原始文字优于复制品15.询问证人应当坚持特种询问原则16.未经当事人质证的材料不得做为定案证据17.直接证据是指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18.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需重新鉴定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进行19.证人资格:不能正确辨别是非的人不能作证20.证据规则约束对象是:司法机关,证人,鉴定人,当事人,律师21.审查物证内容有:真实性,相关性,合法性22.周某….:控诉证据,直接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23.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自由证据制度,现代证据制度24.证据具有相关性,可采性(证据能力)和证明力25.七种证据: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26.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需要证据开示,自诉案件需要证据开示。

2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的内容:对犯罪事实的坦白,对指控进行的辩解,检举其他同案犯的犯罪行为。

28.作证特免权的主体:律师,牧师,亲属29.运用诉讼法中规定的法定证据方法,经过法律规定的证据调查程序进行的证明,称严格证明;而运用除此之外的证据方法,不受法律规定约束而进行的证明,称自由证明。

严格证明的对象主要是实体法事实,自由证明的对象主要是程序法事实。

《证据法》复习资料

《证据法》复习资料

《证据法》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与封建司法制度相对应的证据制度是( )A.自由心证制度B.神示证据制度C.法定证据制度D.执衷证据制度(2)证明负担解决的是证据的( )A.事实问题B.法律问题C.合法性D.关联性(3)传来证据就是( )A.传闻证据B.间接证据C.派生证据D.言词证据(4)证明对象是与( )相联系的概念。

A.程序法律规范B.程序法律规范和实体法律规范C.实体法律规范D.证据标的(5)证明责任的分层理论是由德国学者( )率先提出的。

A.罗森贝克B.莱昂哈德C.古拉色D.雉本郎造(6)英美最佳证据规则的适用是针对( )A.物证B.物证和书面证据材料C.书面证据材料D.证人证言(7)在我国,出庭作证是证人的法定义务,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是( )A.违法行为B.犯罪行为C.不属于违法行为D.法院可以对证人予以罚款8.甲向乙发出要约,下列选项中,甲可以撤回该要约的情形是A.甲确定了承诺期限,但要约尚未到达乙B.乙已经收到要约,但要约人未确定承诺期限C.乙收到要约后,但尚未作出承诺D.乙收到要约后,信赖要约不可撤销且为履行做好了准备9.甲与乙订立空调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给付5万元,日后若甲提出解除合同,则甲丧失5万元;若乙提出解除合同,则乙应向甲返还10万元。

本案中,甲所给付的5万元是A.证约定金 B.预付款 C.违约定金D.解约定金10.甲、乙签订了一份机器设备买卖合同。

因卖方乙已将该设备出租给丙,故双方约定租期届满时由丙负责交付。

租期届满后,丙未交付。

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只能向乙请求交付B.甲只能向丙请求交付C.甲不得向任何一方请求交付D.甲既可以向乙请求交付,也可以向丙请求交付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鉴定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具有鉴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 B.拥有鉴定所相应的技术手段C.与案件之间没有依法应当回避的情形 D.对案件事实有充分的了解 E.参与案件调查2.在走私案件中,被扣押的走私物品属于()A.物证 B.书证 C.原始证据 D.传来证据 E.直接证据3.侦察人员在犯罪行为发生的现场提取的痕迹属于()A.间接证据 B.原始证据 C.实物证据 D.直接证据 E.传来证据4.全案证据审查判断的标准包括()A.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标准B.优势证据标准C.合理可能性标准 D.释明标准 E.排除合理怀疑标准5.某县公安机关在侦破一起敲诈勒索案的过程中,依法收集到犯罪嫌疑人通过电话进行敲诈的录音磁带一盘,该录音带属于()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B.视听资料C.直接证据 D.间接证据 E.传来证据三、论述题1.证人的权利是:四、简答题1简述留置权的概念及成立条件。

[整理]年证据法学复习资料复习指导.

[整理]年证据法学复习资料复习指导.

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一、证据法学的概念证据法学,是研究关于证据的法律规范和诉讼或者非诉讼法律事务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或者其他相关法律事实的规律、方法和规则的学科。

证据法学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及如何借助司法机关司法人员的主观认识如实的反映和再现案件实施的发生过程。

第二章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神示证据制度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它是凭借神的各种启示来判断案件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第二节法定证据制度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又称形式证据制度,是指法律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形式,对其证明力的大小以及如何审查判断和运用预先明文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须据此作出判决,而不能自由评断和取舍的一种证据制度。

第三节自由心证制度一、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一切证据证明力的大小以及证据的取舍和运用,法律不预先作出规定,而是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自由判断,并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制度。

特征:一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权力在于法官,即法官凭借自己的良心、理性自由判断证据和运用证据;二是法官必须根据自己的内心确信认定案情。

第四节内心确信证据制度一、内心确信证据制度的概念和内容内心确信证据制度主要是指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所适用的一种证据制度。

内心确信主要是指审判员心理上对案件所作的结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信念。

这种信念是审判员通过对各种证据调查研究、分析综合以后产生的复杂心理思维活动的结果,它使审判员内心深处深信其对案件的认定和裁判是正确的。

这种制度是在废除法定证据制度之后,在批判地改造、利用自由心证制度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与自由心证制度最大的区别是,以社会主义的法律意识和“社会主义良心”取代了资产阶级法律意识和良心。

第三章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第二节中国当代证据制度我国证据制度的特点1 .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是国家专门机关运用证据认定案情的目的。

证据法期末复习重点2

证据法期末复习重点2

证据法复习资料一:证据原则1.证据裁判原则概念:证据裁判原则,又称证据裁判主义,其基本含义是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的证据做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

内容:a对于事实问题的裁判,必须依靠证据,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

b裁判所依据的证明,必须是具有证据资格的证据。

c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调查和质证的证据。

2.直接言辞原则概念:直接言词原则基本的含义是指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讯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由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合并而来。

补:直接原则概念:直接原则又称直接审查原则。

指法官陪审官必须亲自接触案件的所有材料。

言词原则概念:言词原则又称言词审判原则,是指法院审理案件,特别是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对诉讼材料的提出和进行辩论。

要在法官前以言词及口语形式进行,这样取得材料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直接言辞原则的意义a复合了程序公正价值,体现了对案件事实事实的正当性b吻合了实体公正的的要求,体现了对案件事实认识的理性3.无罪推定原则概念: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收到其次追诉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判决为有罪之前都应被推定为无罪之人。

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要求(重点)a控方承担被告人有罪的责任b贯彻有利被告的原则c无罪推定适用于诉讼的始终d无罪推定原则要求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被告人在审判前的地位及应享有的权利4.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适用于有罪证人)概念:指不得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强迫任何人提供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被强迫承认犯罪内容a原则上对人效力上是针对一般意义上的“任何人”讲的,但由于犯罪嫌疑人处于特殊地位,所以对上述两类有特殊保障意义。

二、证据规则概念:证据规则是指确认证据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重要)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a具有强制效力b具有明确的指导性c具有明显的程序性证据规则的功能a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功能b侧重保护其他社会价值的功能c发现真实和保护人权的功能d追求诉讼效率的功能完善证据规则的意义a保障当事人权利b制约国家权力c维护诉讼价值的平衡d有助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重点)a交叉询问概念:交叉询问即首先由提出证据的一方对本方证人进行“主询问”然后由对方进行“反询问”其目的在于揭示证人的偏见和不可信性特点:(1)不得强迫被告人作不利于己的陈述,享有沉默权(2)主张被告有罪证据由追诉方在法庭面前提出b最佳证据规则概念:含义是在以文书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时,除非存在法定的特定意外情形,必须提供原始文书,否则法官不予采纳。

证据法学_复习

证据法学_复习

问答题1.什么是证据力?什么是证明力?证据力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2.当事人主义的特点是什么?1)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2)充分尊重嫌疑人即被告人的主体性;(3)法官扮演着仲裁者角色,保持中立,庭审不是必经程序。

3.我国分权主义诉讼制度的表现是什么?现在司法机关方面,是公检法三机关的职责分权;表现在审判机关内部,是审判委员会、院长、庭长、审判员、合议庭的职责分权;表现在诉讼活动上,是控诉、辩论、审判三种诉讼职能的分权。

当然,这种分权是在统一目标下的分权。

分权的另一面就是诉讼主体的各种诉讼权利和义务的结合。

4什么是神誓法?其使用方式有几种?神誓法就是当诉讼双方的陈述相互矛盾、发生冲突时,裁判这便要求双方分别对神灵发誓,以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

对神宣誓的使用有两种方式:,一为不敢宣誓的一方败诉,二为如果双方都敢宣誓,则需要助誓人的帮助。

5 为什么说神示证据制度的出现和长久存在,却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1神示证据制度在某些情况下也确实能够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2)神示证据制度提高了人类司法判决的权威性,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3)神示证据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4)神示证据制度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违法者和犯罪人的惩罚,而且表现为在适用过程中对社会上一般人行为的引导和规范能力。

6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比如防止法官专断、强调法定规则意义,维护法制统一等制度,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4)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

7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主要存在的证据规则有哪些?相关性规则;(2)传闻证据规则;(3)任意性自白规则;(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5)最佳证据规则;(6)证人的特权规则;(7)交叉询问规(8)补强证据规则;(9)推定;(10)司法认知。

证据法学复习资料

证据法学复习资料

证据法学复习资料第一节证据法概述一、证据法的宗旨:1.证据法律制度必须遵行宪法。

2.证据法律制度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证明权。

3.证据法律制度保障法院公正、及时地认定案件事实。

二、法定证据证据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及证据的收集和判断,均由法律预先明确规定,法官不得自由裁量。

2.证据的形式化和等级性。

3.刑讯拷问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

4.对最终的事实认定,尤其是对罪责的认定和刑罚的宣告规定了严格的证据要件。

三、对法定证据法律制度的评价1.取代了神示证据法律制度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

2.严格规则有利于统一法制,防止法官专断。

3.强调了规则的意义,并致力于规则的制定和运用等。

四、我国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1.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1)我国古代社会也有过神判。

(2)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含有法定证据法律制度的因素,其典型的体现是唐律“断狱篇”关于被告定罪要件的规定。

(3)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中刑讯是获取证据(口供)的主要合法手段。

(4)我国古代审判中,很重视“五听”(或五辞)判案法,即通过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来断定当事人陈述的真伪。

(5)我国古代向来注重对实物证据的收集。

(6)我国古代实行“从赎或从赦”,不管如何处理疑案,都是有罪推定。

2.资产阶级证据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1)自由心证证据法律制度。

(2)无罪推定。

(3)直接言词辩论原则。

(4)举证责任。

(5)证据种类有被告人自白、人证、物证、书证、鉴定、勘验等。

3.我国现行证据法律制度特点(1)以查明案情真相为目的。

(2)严禁刑讯逼供,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废除了“罪从供定”等不合理原则。

(3)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

(4)举证责任方面,《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行政诉讼法》第32条中规定:被告对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证据法学一、证据法学的学科特点(1)一门具有高度专门性的法学学科,其专门性主要体现主诉讼证据和诉讼证明的法理、制度和适用构成民主与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

证据学期末复习指导

《证据法学》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证据力2.证明力3.证据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一、名词解释1、神示证据制度2、法定证据制度3、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二、问答题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评价?第三章证据法的原则一、问答题1、证据法的原则有哪些?第四章证据的概念和意义一、问答试述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第五章证据的种类一、名词解释1、物证2、书证3、鉴定结论二、问答题1、自认的构成要件。

第六章证据的分类一、名词解释1、原始证据2、传来证据3、本证4、反证5、言词证据6、实物证据第七章证据的收集和保全一、名词解释1、证据收集2、证据保全第八章证明概述一、名词解释1、证明第九章证明对象一、名词解释证明对象二、问答题1、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对象。

2、免证的事实有哪些?第十章证明责任一、名词解释1、证明责任二、问答题1、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倒置第十一章证明标准一、名词解释1、证明标准二、问答题1、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及其评价第十二章证据的审查、判断一、名词解释证据审查第十三章推定和司法认知一、名词解释1、推定第十四章证据规则一、名词解释1、证据规则2、传闻证据规则期末复习指导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1.证据力: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力: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3.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复制的。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一、名词解释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

就是“借助”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神证”的方法通常包括“神誓法”或“神判法”法定证据制度,有称形式证据制度,是指法律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形式i,对其证明力的大小以及如何审查判断和运用预先明文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须据此作出判决,而不得自由评断和取舍的一种证据制度。

证据法学复习资料

证据法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是( )。

A、神示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C、自由心证证据制度D、实事求是证据制度答案: B2.我国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真实B、证据法定C、自由心证D、确定充分答案: A3.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该条规定确立了( )A、意见证据规划B、相关证据规则C、最佳证据规则D、补强证据规则答案: D4.法官王某下班途中目睹了一起抢劫案件的经过,该案后起诉到王某所在法院,那么()A、王某应作为法官审理本案B、王某应作为证人作证C、王某既可以作为法官也可以作为证人参与本案D、王某既不可以作为法官,也不可以作为证人参与本案答案: B5.诉讼证明的客体是A、案件事实B、案件真相C、案件过程D、案件结果答案: A6.进行(),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局长批准,并遵守一定的规则。

A、技术鉴定B、侦查实验C、勘验检查D、物证鉴定7.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

A、排除合理怀疑B、内心确信C、高度的盖然性D、盖然性的优势答案: A8.组织辨认可以公开辨认,也可以秘密辨认,但对应公开进行()。

A、对人的辨认B、对物的辨认C、对尸体的辨认D、对赃物的辨认答案: C9.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案件是()。

A、徇私枉法案B、刑讯逼供案C、非法所得案D、包庇案答案: C10.两大法系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

A、排除合理怀疑B、内心确定C、高度的盖然性D、盖然性的优势答案: D11.根据证据的来源,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A、本证和反证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C、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D、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答案: D12.债权人甲以买卖合同书证明他与债务人乙之间存在买卖法律关系,此买卖合同书属于( )A、间接证据B、物证C、反证D、书证答案: D13.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首先在案件中适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据法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证明力2.证明标准3.自认4.神示证据制度5.法定证据制度6.自由心证制度7.直接证据8.证据规则9.最佳证据规则 10.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 11.免证事实 12.法律真实13.证明对象 14.物证 15.书证 16.鉴定结论17.证人 18.推定 19.举证 20.证明责任二、判断题:1.直接证据比间接证据的证明力要强。

[ ]2.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优于法定证据制度的证据制度。

[ ]3.未成年人一律不能担任证人。

[ ]4.没有确切根据的道听途说不能作为证据,因为它不符合证据的客观性特征。

[ ]5.我国证据制度所坚持的客观真实的原则,是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

[ ]6.诉讼证明的主体仅限于当事人。

[ ]7.原始证据可以对案件事实起直接证明作用。

[ ]8.所有书证的载体都是纸张。

[ ]9.视听资料是一种物证。

[ ]10.法定证据制度是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明确规定,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

[ ]11.证据制度对于诉讼制度而言是被动和消极的。

[ ]12.我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法定证据制度。

[ ]13.搜查是三大诉讼法中收集、调取物证的共同方法。

[ ]14.凡是未成年人所作的证言,均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

[ ]15.鉴定结论属于证人证言。

[ ]16.证明对象是指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各种案件事实。

[ ]17.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贯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 ]18.关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高度的盖然性”。

[ ]19.关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我国证据规则的表述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 ]20.我国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统一的。

[ ]三、选择题:1.原告诉请被告返还借款5万元,为证明这一事实,原告向法院提交了被告书写的"借据";被告则主张"借款已经清偿",并向法院出示了原告交给他的"收据"。

关于原、被告双方的证据,下列选项是正确的是 [ ]A."借据"是本证,"收据"是反证B."借据"是本证,"收据"也是本证C."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是间接证据D."借据"是直接证据,"收据"也是直接证据2.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该条规定确立了 [ ]A.意见证据规划B.相关证据规则C.最佳证据规则D.补强证据规则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需要保全证据的情况有 [ ]A.证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B.法院依职权主动采取C.证据可能灭失D.证据在将来难以取得4.在一起重大交通肇事案中,除当事人外,在场的目击证人不能作证人的是 [ ]A.盲人章某B.聋哑人赵某C.8岁的小学生小明D.精神病人李某5.无须证明的事实有 [ ]A.一方当事人自认的事实B.自然定理C.预决事实D.推定6.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的代理律师 [ ]A.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B.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C.经被告委托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D.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7.诉讼证据法学研究的对象和具体内容有 [ ]A.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B.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C.证据及其证明力D.证明标准及证明方法8.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包括 [ ]A.犯罪事实是否发生B.构成犯罪事实的各种情节C.法定的量刑情节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前后的表现9.根据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下列侵权诉讼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有 [ ]A.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诉讼B.侵犯人身权的诉讼C.侵犯名誉权的诉讼D.环境污染侵权诉讼10.我国公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由()承担。

[ ]A.被告人B.被告人和公检法机关C.被害人D.司法机关四、简答题1.简述研究诉讼证据法学的意义?2.简述诉讼证明的特征和构成环节。

3.简述书证的分类?4.鉴定结论如何进行审查判断?5.简述司法认知的规则。

6.证据在学理上的分类有哪些?7.简述我国法律关于可采性的规定? 8.简述证据规则的主要意义?9.简述豁免规则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的借鉴意义? 10.证明对象包括哪些内容?11.审查判断证据的任务是什么?12.行政诉讼中审查判断证据的最佳证据规则是什么? 13.简述美国的司法证明标准?五、案例题:1.王丁养的宠物狗将李名咬伤,李名起诉王丁请求损害赔偿。

在诉讼过程中,李名向法院提交了医药费发票2000元,并请王丁的邻居张兰出庭作证,并且还向法庭提交了一段MP3录音,录音中王丁说:“就算是我的狗咬了你,又怎么样,你去告啊,我才不怕。

”在法庭上,王丁不承认那段录音是自己的声音,并请另一位邻居刘敏作证,刘敏说当场看见李名被咬伤是李名故意去逗狗造成的。

问:(1)按照证据的学理分类,李名提交的发票属于什么种类的证据?(2)王丁在录音中的那段话,是否构成证据法上的自认?法庭是否应当采信?(3)饲养动物致人损害是否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如果是,王丁需要就什么事实承担举证责任?2.某年正月17日上午9时30分,某县附近涵洞内,发现一无名女尸。

公安局闻讯后立即派人前往现场。

经勘查,发现死者系县林场工人谢某。

接着查明谢某早就与供销社田某有不正当两性关系。

当侦查人员准备调查田某时,田某却去了邻县,不知是畏罪潜逃,还是去采购。

侦查人员迅速赶往邻县将田某拘回。

预审中,田某很快就交代了自己杀人移尸的经过。

田某说,他与谢某早就开始通奸,谢某一直纠缠着让其与妻子离婚后同其结婚,田某没有同意。

去年腊月27日晚,谢某又到田某处吵闹,并服毒后躺在田某的床上,田某气不过就卡住谢某的脖子,再用被子捂了半小时,后将尸体装入麻袋,扛至城外公路的涵洞内抛尸。

根据田某的交代,侦查人员在供销社保管室内搜出了移尸用过的麻袋,麻袋内有3根与死者血型相同的长发,麻袋外沾的泥沙与涵洞内的泥沙相同。

至此,一起奸情杀人的案件可以认定了。

然而,尸检结果,却让人大出意外。

死者颈部组织无出血,无窒息死亡现象,胃内容物无毒物反映,结论为可能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为查明案情,侦查人员又进行了复勘和复验,结果均表明谢某是一氧化碳意外中毒死亡。

那么口供是怎么回事呢?在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后,田某终于说了实话。

原来,田某春节回家过年,初六才回到城里,一打开房门,发现谢某躺在床上死了。

田某心想一定是谢某服毒死在屋里陷害自己,左思右想,觉得还是将尸体扔掉为好。

等到天黑,田某将尸体装在麻袋里扔在涵洞内。

侦查人员根据田某的陈述,查实田某在谢某死前后,确实是在家中过年,谢某死亡确系天寒取暖,门窗紧闭,一氧化碳中毒所致。

遂决定撤销案件,释放了田某。

问:本案定案过程体现了什么证据规则?说明该规则。

3.个体工商户刘某领取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服装、百货。

因经营服装亏损,与他人合伙改营图书,但未依法申请变更经营范围,未申领特种经营许可证。

县工商局决定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处罚款1万元。

刘某对处罚决定不服,向上级工商局申请复议,上级工商局作出维持决定。

刘某向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处罚决定。

诉讼中县工商局认为处罚决定并无违法和不当。

问:(1)本案诉讼中应当由谁承担举证责任?简要说明理由。

(2)本案诉讼中应当证明哪些事实?4.天水县的电热毯厂生产了一批电热毯,销往昌盛贸易公司,张树在出差到天水县时从昌盛贸易公司购买了一条该批次的电热毯,后在使用过程中电热毯由于质量问题引起火灾,烧毁了张树家的房屋。

张树以侵权损害为提起赔偿诉讼。

问:(1)本案中,对于电热毯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的证明责任应当由谁承担?简要说明理由。

(2)本案诉讼过程中张树应当证明哪些事实?(3)如果在庭审过程中,需要对责任事故进行鉴定,应经过什么样的程序?5.某市居民陈某在本市唯一超市购买一箱啤酒招待朋友。

在开启第一瓶啤酒时,该啤酒瓶突然爆炸,玻璃碎片当场将陈至的眼睛严重击伤,其朋友李某、辛某及其子小明的脸部也受了伤。

陈的家人赶快将他们送往医院治疗,并迅速到出售啤酒的唯一超市交涉。

陈某因伤住院半个月,花费3000多元医疗费,其朋友李某、辛某、其子小明也各花费了不少医药费,一个月后,陈某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者赔偿所有损失。

问:(1)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有哪些?(2)在本案中,陈某需要证明哪些事实?六、论述题:审查判断证据标准的意义以及我国审查判断证据的标准与自由心证制度的差别?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证明力:是指证据对于案件事实有无证明作用以及证明作用的大小。

2.证明标准:是衡量证明主体的证明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所规定的证明要求的尺度。

换言之,证明标准是指负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应达到法律所规定的证明要求的尺度。

3.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不利于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

4.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5.法定证据制度:是指法律事先规定出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评断标准,法官在审判中必须沿革遵守这些规则,没有自由裁量权。

6.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法律不预先规定各种证据的证明力而由法官根据其理性和良心对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作出自由判断,形成确信并以此认定案情的一种证据制度。

7.直接证据:就是以直接方式与案件主要事实相关联的证据,即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8.证据规则:是指确认证据的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证据法的集中体现。

9.最佳证据规则:是英国普通法上的一项最古老的证据规则之一,其原意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应当提供最直接的和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现在主要适用于书证,即关于书证的内容或者其存在的真实性的最佳证据方式是向法庭提交原本,抄本则属于第二手证据。

10.非任意自白排除规则:指在刑事案件中,只有基于被追诉人的自由意志所作出的自白,才具有证据能力。

11.免证事实:是指那些已知的或者没有争议的、没有必要证明的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包括众所周知的事实、可以推定的事实、已经确认的事实以及当事人承认的事实。

12.法律真实:是指证据所证明的事实,进一步说,是指按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具有合法形式的证据所证明的事实。

13.证明对象:是指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范围。

14.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或者其他特征事实的物品或者物质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