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1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一、知识点

I、理论:一切高等动物虽然都是多细胞的,但其发展是不平衡的

II、动物体复杂化的关键:对称体型和头部的形成

III、两侧对称的意义:有利于动物活动;促使身体分为前后、左右、背腹

IV、发展过程中3类动物:原生动物、中生动物、后生动物

V、中生动物:一类小型的内寄主动物。结构简单,分为菱形虫纲、直泳虫纲。

1、菱形虫纲:包括双胚虫、异胚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直泳虫纲:寄生在多种海生无脊椎动物体内。成虫多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没有轴细胞。

VI、原始的多细胞动物:一般认为是中生动物,因为它和原声动物的纤毛虫类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二、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I、古生物学方面: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残骸。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类是最简单的。II、形态学方面:简单——>复杂;低等——>高等

III、胚胎学方面: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第2节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胚胎发育分为:受精与受精卵——卵裂——原肠胚的形成——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胚层的分化

I、受精与受精卵:精子与卵子结合为一个细胞称为受精卵

II、卵裂:

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a、等裂:海胆、文昌鱼;b、不等裂:海绵动物、蛙类。

2、不完全等裂:多见于多黄卵。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a、盘裂:乌贼、鸡卵;b、表面卵裂:昆虫卵

III、囊胚的形成:囊胚:囊胚腔、囊胚层。

IV、原肠胚的形成:内陷、内移、内转、外包、分层。最常见的是内陷和外包同时进行,分层和内移相伴而行

V、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端细胞法(裂体腔法);体腔囊法:棘皮动物、毛鄂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

VI、胚层的分化:动物体的器官都是由内、中、外胚层发育而来

1、内胚层:分化为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排泄和生殖器官的小部分

2、中胚层:分化为肌肉、结缔组织、生殖和排泄器官的大部分

3、外胚层:分化皮肤上皮、神经组织、感觉器官、消化管的两端

第3节生物发生律与多细胞起源学说

一、生物发生律

赫克尔在《普通形态学》中说:生物发展可分为2个密切联系的部分: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发育的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二、多细胞起源学说

I、群体学说:

1、赫克尔的原肠虫学说:多细胞动物最早的祖先是由类团藻的球形群体,一面内陷形成多

细胞动物的祖先

2、梅契尼柯夫的吞噬虫学说:很多低等多细胞动物靠内移的方法形成、靠吞噬作用进行细胞内消化,很少进行细胞外消化(该学说更易被学者接受)

恩格斯说:“整个有机界在不断地证明形式和内容的同一或不可分离。形态学的现象和生理学的现象、形态、机能是相互制约的”

II、合胞体学说:

多认为多细胞动物来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但意见不一。

本章总结

一、本章重要名词解释

I、受精:精子与受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

II、分化:胚胎时期的细胞,开始出现时,相对地说是简单的、均质、具有可数性。进一步发育,由于遗传性、环境、营养、激素以及细胞群之间相互作用诱导等因素的影响,而转为较复杂、异质性、稳定性的细胞。这种变化现象称为分化

二、本章重点图

I、P70图3—1,中生动物

II、P73图3—6,中胚层形成示意图

三、章末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