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饮食文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汉字中的饮食文化
摘要:俗语中常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食”在我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人民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在汉字中有许多的字都与饮食相关,这些汉字为我们呈现了古老国度里的饮食文化。本文将从汉字体现的饮食方式和饮食用具考察,探讨汉字中所提体现的饮食层面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字饮食文化
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的原始社会,当其他生活资料还没有形成之时,饮食就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了。然而,人类的饮食并不是一开始就与火有关系的,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食物都是“拿来即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懂得了火的使用方法,由此,人们的饮食便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人们开始用火来烹饪各种食物,人们的饮食文化也就此产生。汉字的出现则是在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饮食文化在汉字中也有所体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汉字中体现的与火息息相关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的方式
现代社会的我们的饮食多种多样,于此相适应,我们现代的饮食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古代人们的由于条件的种种限制,她们的饮食方式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这么多种多样,我们从汉字中考察发现,古代人的饮食方式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直接烧烤的方法;另一种是非直接烧烤的方法。
(一)直接烧烤
直接烧烤是一种最简便,最快捷的食物加工方法。这种烧烤方式通常是把动物的肉或者植物的果实等直接放在火上烤,烤熟后即可食用。以下几个汉字就表现了直接烧烤法的方式:
1.炙:在金文中最早出现。《说文解字》:“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即直接把动物的肉放在火上烧烤。《汉语大字典》中还有一个异体字“烊”,是用火直接烧烤羊肉的意思。汉代刘熙《释名》中说:“炙,炙也。炙于火上也。”《诗经》:“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毛亨传:“炕火曰炙。”孔颖达疏:“并毛而炮之。”陈子展《诗经直解》解释为:有兔子的头,去毛加火少了它,叉子叉着烧了它。“这种直接烧烤的方法与当今社会烧烤羊肉串有着类似的地方。
2.熝,即将食物埋于灰中烤熟的加工法。从子向上可以看出是直接用火烤鹿肉,由于鹿的个头比较大,因此肉难以烤熟,所以不仅要用火烤,还要埋在灰中使它熟透。《广雅》:“熝,熅也。”王念孙疏证:“熝,埋物灰中令熟也。”今作“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把生的食物放在带火的灰里使其熟。”现在在农村还在使用这种方法来煨熟土豆和地瓜等食物。
3.焦:《说文解字》:“火所伤也。”属于会意字,是在火上烧烤鸟类的烹饪方法。如《玉篇》中说:“焦,火烧黑也。又炙也。”我认为古人在烧烤时,把捉来的各种鸟都放在一起烧烤,如果捉到的尿多就多放,反之就少放,放的多的时候因为照顾不到就会烤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再用这种方法了,因此,“焦”的意义变为
了“物体经火烧后变黄法脆”了。
(二)间接烧烤
间接烧烤就是不直接将事物放在火上烧烤,而是用其他东西作为传热中介,用它把食物和火隔开,让食物渐渐变熟的方法。这种方法比直接烧烤法更先进一些。
1.庶:“庶”在甲骨文中是象屋中用火烧石头之形,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指出这就是原始人类普遍采用的一种熟食方法……总之,甲骨文“庶”字是“从火石,石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也即“煮”的本字……“庶”之本义乃以火燃石而煮,是根据古人实际生活而象意依声以造字的。”这一类间接加工食物的方法在考古中也发现了实物证据。根据郭沫若《中国史稿》记载,在前原始社会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过这类烤食物的石头。在现代社会的农村仍有先把石头烧热再烙饼的。
2.炮:《说文解字》:“炮,毛炙肉也,从炮包声。”《广韵》:“炮,合毛炙物也,一曰裹物烧。”以此来看,“炮”应该是形声兼会意字,就是把动物连毛一起用泥裹住放在火上烧烤,等熟了以后就把泥带毛一起拿下来。如《诗经》:“有兔斯首,燔之炙之。”陈子展《诗经直解》解释为:“有兔子的头,连毛包泥煨了它,去毛加火少了它。”直到现在,有的农村还在使用这种方法。
3.熷:《说文解字》:“熷,置鱼筩中炙也。从火曾声。”段玉裁注:“筩,断竹也。置鱼筒中而干炙之,事与蒸相类。”熷为形声字,意思是把鱼放在竹筒里烤熟,这种方法是既用竹子做工具,鱼肉里
又有竹子的清香味,可谓一举两得,是一种既简便有实用的间接烧烤食物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南方,一些饭馆里有的招牌菜就是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
汉民族在逐步熟悉间接加工食物的方法以后又发明了陶制的器具,比如陶鬲,陶甑,陶缶等,用这些陶制品来蒸,煮食物的方法就和现代差不多了。现在的瓦罐汤很受欢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陶制炊具的推广,人们制作食物的方法也随之变化,于是就有了煮,缹(火在缶下蒸煮食物的意思。《玉篇》:“缹,火熟也”)等制作食物的新方法。自陶鬲、缶、甑产生以后,放这些器物的台子也就随之出现,产生下面烧火的“灶”。
二、饮食的用具
上面谈到了汉民族的祖先们在烹饪器具上不断出新,有了制作食物的陶器后,储存食物的陶制器具也就随之出现。这些器具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烹饪食物的器具,盛物的器具和饮酒的器具。例如
1.烹饪器具
(1)鼎:《说文解字》中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气也。”鼎是古代煮烹肉食及盛放煮好肉食的器具。鼎的形状有圆的和方的两类,圆鼎比较常见比方鼎起源也要早,它的形状为三只脚,两个耳,圆腹,通常是没有盖子的。方鼎则是四个足,两个耳,方腹。在古代,鼎是顶级的烹饪器具,从文献上看,以往祭天用“全蒸”炙牲,就是祭牲的时候不加切割;祭祀宗庙用的是“房蒸”就是把牲畜分解成两半。由此可见鼎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后来用鼎来表示
大,如成语鼎力相助,鼎鼎大名等。
(2)鬲,主要用以煮粥的炊具。《说文解字》中说:“鬲,鼎属……象腹交文,三足。”鬲的形状是大口,袋型腹,三个足(也有四足的),有的是两个耳,有的有盖,足中空,与腹相通。早期的鬲是分档式的,形状像是牛,羊的乳房相拼,后期变为了平档式的。袋型的腹是为了能够使受火的面积更大,使得饭食熟的快些。春秋战国时期,鬲多以偶数与鼎配合使用,起到陪鼎的作用,最常见的是用二或四与鼎构成五器配合。
(3)甗,蒸饭用的器具,由上下两个构件组成。上边的构件像没有足的鼎,用来盛食物的,名曰甑。下边的构件是鬲,蒸水用的。甑和鬲用箅来通蒸气。《说文解字》:“甗,甑也,一穿也。”甗最早是陶制的,商代早期就有了青铜甗,但是数量有限,到商代晚期就盛行起来,汉代时,用釜和甑相配合作为蒸饭的器具,不在用鬲。
2.盛物的器具
(1)簋,盛放熟稻、熟黍、等食物的器具。《说文解字》:“簋,黍稷方器也。从足,从皿。”都有圆型或方形的底座是簋的形体特征。有的有耳,有的有两耳,有的有四耳。在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通常用偶数的簋与奇数的鼎配合使用。据史料看,统治者配九鼎八簋,王公大臣七鼎六簋,大夫和士则配的更少。
(2)盨,盛放稻、梁、黍、稷的器具。形声字,从皿,须声。盨的基本形状为椭方体,鼓腹,圆足,左右各一耳。有盖,盖上面有足,可以翻过来放置食物。盨是由簋演化出来的,出现在西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