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__第二课时(20200825195838)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以及简单实验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树立学知识、用知识的正确观念。
教学资源分析本节课以探究的方式呈现,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固态NaCl、NH4NO3、NaOH分别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再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溶质分子与水分子发生水合这两个过程(溶剂一般指水),在宏观方面则表现为放热和吸热。
理解这两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策略分析在教授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时,应让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然后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一方面可以认识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同时又能体验研究的乐趣,探讨研究问题的方法并检验自己设计的方案的正确与否。
在分析中引导学生从微观世界来想象扩散和水合的过程。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一、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当Q扩散> Q水合,水溶液温度降低,吸热;例如:NH4NO3当Q扩散< Q水合,水溶液温度升高,放热;例如:NaOH 当Q扩散≈Q水合,水溶液温度不变;例如:NaCl二、溶解时其他变化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九年级化学教案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B案)_0219文档
2020九年级化学教案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B案)_0219文档EDUCATION WORD九年级化学教案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B案)_0219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教学目标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探究。
难点: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验仪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实验引入演示物质溶于水的趣味实验──在一只小烧杯中装入半烧杯水,在烧杯下面放一块小小的薄木块,并向木块上放少量水,将烧杯向上提,观察到木块没有被提起来;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硝酸铵,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外壁有水珠凝结,这时又把烧杯向上提。
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并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物质溶于水是否都是这样的呢?活动探究方案设计:用烧杯、温度计、玻璃棒等仪器来探究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情况的方案设计。
分组实验:按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并观察记录:水中加入溶质氢氧化钠(naoh)硝酸铵(nh4no3)氯化钠(nacl)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溶解现象结论展示交流:展示交流实验探究情况。
演示分析多媒体演示分析溶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归纳整理吸热>放热溶液温度降低吸热<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吸热=放热溶液温度不变设计再探究实验设计: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方案可直接用实验简图表示)可供选择的某些用品有:nacl、naoh、nh4no3、浓h2so4……(你还可选用其他一些仪器和药品。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演示课件
将 110g “白铁皮” 浸入CuSO4 溶液中,过一会儿 取出,表面附着了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的颜色变淡。
将 110g “白铁皮” 浸入FeSO4 溶液中,过一段时间
后取出称量,固体重量为109.8 g;一天后浅绿色溶液变
为无色。
请根据上述实验分析, “白铁皮” 中的金属成分可能
有
。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
磷酸钙 [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牛奶含钙丰 富又易吸收,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面是某品牌高钙鲜
牛奶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由此,你所能得到的正
确信息和作出的合理猜测是
(
)
A. “高钙鲜牛奶”中的“钙”是指钙单质
B. 此牛奶是含绿色植物营养成分的混合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白铁皮” 是一种合金,用 “白铁皮” 制成的畚箕、
水桶等,使用时都不易锈蚀。 某小组从金属制品厂取了
一些 “白铁皮” 边角料进行研究。
⑴ 将110g “白铁皮” 浸入 AlCl3 溶液中,无现象,一 天后取出称量,质量无明显变化。
• 3.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 • 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 • 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
注意: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在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注意安全,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九年级化学下册9_1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时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探讨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转变。
2.明白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教学重点实验探讨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探讨教学难点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转变的实质。
教学程序教师演示趣味实验:向烧杯(底部粘有一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NaOH并非断搅拌。
教师:你观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烧杯底部粘着的木块掉下来了。
讨论与交流: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猜想可能的缘故是什么?你还想明白什么?学生:可能是NaOH加入水中溶解时,水溶液的温度升高,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因此木块掉下来了。
学生: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升高?学生: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什么缘故会升高?教师:下面咱们就围绕同窗们的猜想和疑惑来进行研究。
活动与探讨(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阅读有关教材,明确活动目标、实验用品。
学生:咱们的活动目标是探讨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是放出热量仍是吸收热量。
学生:实验用品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NaCl、NH4NO3、NaOH。
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我组的实验方案是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测出水溶液的温度。
假设水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那么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的,反之是吸热。
教师:同窗们的实验思路是正确的。
下面我提供一个设计方案,请同窗们参考。
阅读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案。
(1)取三只烧杯,各注入100 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将两药匙NaCl、NH4NO3、NaOH别离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3)用手背警惕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转变,填入下表中。
物质溶解时的温度转变各小组将教师提供的方案与自己的方案比较,谁的方案更佳?说出你的理由。
你在以后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什么?学生:教师所用的水都是100 mL,三次所加的溶质的质量也相同。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课件(第2课时)
第一节 溶液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__温_度___下,_不__能___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称为硝酸钾 的饱和溶液,还_能_____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称为硝酸钾的不饱 和溶液。
[口诀] 饱和溶液有条件,确定温度不能变;溶剂定量 要注明,不再溶解是关键。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互动探究
3、远眺开始,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 的感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每一层的绿白线 条。
4、如果视力不良,只能进到某一层时,不要立 即停止远眺,应多看一会儿,将此层看清楚后, 再向内看一层,如此耐心努力争取尽量向内看, 才能使眼的睫状肌放松。
5、双眼视力相近的,两眼可同时远眺;双眼视 力相差大的、将左右眼轮流遮盖,单眼远眺,视 力差的一只眼睛,其远眺时间要延长。
远眺图使用方法
第一步、首先在能把远眺图都看清的位置,熟悉 一下最远处几个框细微的纹路,
第二步、然后逐渐加大距离至远眺图最远处的几 个框处于模糊与清晰之间的位置停止。
第三步、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 开始远眺,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的感 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最远处几个框每一层 的绿白线条。
【方法点拨】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可以通过改变溶质的量、溶剂的量与温度来实现。注意不 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一般是降低温度,但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比较特殊,是升高温度。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溶液
能
饱和溶液
否
否
继
增加溶质、
增加溶剂、
判断依据
续 溶
减少溶剂、 改变温度
减少溶质、 改变温度
不饱和溶液
因绿色为最佳感受色, 可使睫状体放松,图案从里 到外大小不等,不断变化图 案可不断改变眼睛晶状体的 焦距,使调节他们的睫状体 放松而保护视力。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教学课件
课题1溶液的形成
问: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物质可以做溶剂吗? 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 【实验9-2】P27(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关系)
编号 1 溶剂 水 溶质 碘 现 象
2
3 4
水
汽油 汽油
高锰酸钾
碘 高锰酸钾
碘几乎不溶于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呈紫红色 碘溶于汽油,溶液呈棕色
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 结论: 由1、2、3、4可得水、汽油都可以做溶剂 [1、2]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1、3]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相同,说明了溶液的均一性
课题1溶液的形成
问3:静置一会后,形成的溶液有固体与液体分离吗? 说明了什么? 不分离,说明溶液的稳定性 问4:此时的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溶液是混合物 通过上面的问题,大家试着概括一下什么叫做溶液? 一、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 各组成部分性质相同 (密度、浓度、性质等) (2)稳定性:
第二课时
问: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课题1溶液的形成
【实验9-3】P29(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 剂
溶 质 乙 醇
振荡Hale Waihona Puke 现 象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
论
水
分层
均匀 混合
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问:水和植物油能够互溶吗?
课题1溶液的形成
【实验9-4】P29(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倒掉液体后试 管是否干净
水和 植物 油
水和 植物 油及 洗涤 剂
形成乳 液体 液体 状浑浊 分层 分层 液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精品课件1
新课学习
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用洗发剂洗去 头发上的油脂
用洗涤剂洗餐具
用肥皂、洗衣粉洗 去衣服上的污渍
农药的使用:将农药加入乳化剂,再溶解在有机溶剂里, 混合均匀后,制成透明的液体叫乳油。
新课学习
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
溶液
宏观特征
均一、稳定
实例
食盐水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 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常见的悬浊液 泥水、淀粉水的混合物、钡餐
溶液的形成
第二课时 精品课件
导入新课
POLOPA(不要怕)应急冰袋 成分:氯化铵和水 原理:利用氯化铵溶解于水吸热 使用方法:按包装袋上的手势捏破 内袋。
所有物质溶解都吸热吗?
探究学习
二、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现象
新课学习 实验目的 测定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用品
铁架台、烧杯、玻璃 棒、温度计、蒸馏水、 氯化钠、硝酸铵、氢 氧化钠
种物质后,原来 U形管内在同一水
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
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A )
A.硝酸铵 B.蔗糖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固体
2.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 D )
A. 牛奶
B. 泥浆水
C. 冰水混合物 D. 澄清石灰水
课堂练习
3.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 乳化原理的是(A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4.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这种错误的是 ( C ) 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溶液的形成 ppt 上课
2020/3/2
• NaCl溶解过程
物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 的温度发生改变。温度发生 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扩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扩散到溶剂分子中—吸收热量
溶解
水合过程:溶剂分子结合溶质分子(或离子)—放出热量
2020/3/2
同时 进行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乳浊液)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2020/用3/洗2 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用肥皂、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污渍
二、乳化现象:
1、乳浊液: (1)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洗涤剂: (1)具有乳化功能
(2)去污原理:能将油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2020/3/2
2020/3/2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
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硝酸
P29
铵)、NaOH(你还可选用其他仪器和 药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
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2020/3/2
2020/3/2
24
14
56
结论: NaCl溶于水无明显的吸热或放热;NH4NO3溶于
碘几乎不溶于水,却溶于汽油 2020/3/2
高锰酸钾溶于水,碘不溶于水
问题:实验9-1、实验9-2中的溶质都是固体,如果溶 质是液体,把液体放到液体里是否也能形成溶液?
[实验9-3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P28
分层
不分 层
不分层
水和乙醇 能够互溶
6、(溶剂)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笔记
如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气的水溶液:氨水,其中溶质是氨气; 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其中溶质是HCl气体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案: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两课时)从容说课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
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实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可用动画模拟讲解,并注意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
2. 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联系实际→知识升华→联系实际→激起兴趣。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烧杯、玻璃片、玻璃棒、五试管溶液(品红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硝酸铵固体。
学生用具:仪器:小烧杯、玻璃棒、小试管、药匙、滴管、酒精灯、火柴、温度计;药品:食盐、蔗糖、碘、高锰酸钾、汽油、水、乙醇、植物油、洗涤剂、洗衣粉、纯碱、硝酸铵、氢氧化钠。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溶液。
第二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情境]取一块轻玻璃片,在玻璃片上滴上几滴水,上放一个盛水的小烧杯,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迅速搅拌使之溶解,拿起烧杯,观察现象。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PPT课件29 人教版
结论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
NaCl
溶解前后温
度的变化 不变
NH4NO3
降低
NaOH
升高
扩散过程吸
分析原因
热=水合过
程放热
扩散过程吸热> 水合过程放热
扩散过程吸热
<水合过程放
热
三、乳化现象
猜猜看
生活中衣物上的油污是如何除去的呢?
振 荡
静 置
液体分层
滴加乳化剂 振 荡
静 置
乳化现象
乳浊液
植物油 有没有 溶解在 水中?
• 注意: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 是蓝色溶液 • 2溶液不一定是透明的.如高锰酸钾的浓溶液, 合金 • 3溶液不一定是液体.如合金,空气
指出下列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 液 溶 质 溶 剂
石灰水 碘 酒
稀硫酸 汽 水 硫酸铜溶液 硝酸钾溶液 医用酒精
氢氧化钙 Ca(OH)2 碘 I2 硫酸 H2SO4
CO2 等 硫酸铜 CuSO4 硝酸钾 KNO3 酒精 C2H5OH
H2 O 酒精C2H5OH
H2 O H2 O H2 O H2 O H2 O
结论: 1.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3.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
溶剂 水
溶质 乙醇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 ) (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 ) 而不属于混合物。 ( ) × (× ) (5)具有均一、稳定、透明性质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3)蔗糖溶于水时,形成了透明的蔗糖溶液,所以它属于纯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