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教学内容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0fc2f76348d7c1c708a145ae.png)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教案背景】【教学课题】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教材分析】《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明确免疫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贡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知道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知道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理解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研磨和过滤等操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纸层析法是首次接触,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教学方法】讨论法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复习提问→情境导入→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当堂巩固【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引起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2.不能。
3.会。
【板书】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师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
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三道防线相关内容,并提问。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05e16458fafab069dc0220.png)
• 艾滋病感染阶段: 3)症状期:
艾滋病
这时的感染者被叫艾滋病(AIDS)患者, 他们的血液中充满了病毒,每一个免疫细 胞的细胞核内有可能被几百个病毒占据; 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 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 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艾滋病患者的 肌体就会无法控制,此时,艾滋病患者一 般在6---24个月内死亡。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免疫功能过强不好,免疫功能过弱 或缺陷当然也是不好的,由此而引 起的疾病统称为免疫失调病。
免疫缺陷病
概念及特点: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引起的疾病。 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 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 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免疫缺陷病的种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疾病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缺陷病。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 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
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系统组成(由免疫器官和 免疫细胞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 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 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2、人体能靠激素而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不能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会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三免疫调节微课教案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三免疫调节微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f5d97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c.png)
授课班级:高二6班一、背景分析《免疫调节》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的内容。
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之后,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调节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式还有免疫调节,从而使学生认同人体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二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已学过免疫学的基本知识,知道人体免疫系统可以保护人体的健康,但对于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相关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尚且缺乏认识。
再加上这部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使得学生对这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作为新课切入点,激发学生对学习免疫知识的渴望。
二、案例描述考虑到本章节内容较多也比较复杂,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前后文顺序做了如下调整:第一课时处理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等几个知识点,既是对免疫知识的介绍和普及,又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和铺垫。
第二课时集中精力处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这一重难知识点。
把重难点放在第二课时学习,针对性更强,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第二课时的学习开始前,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提前在班上播放了一段视频资料和自制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建立对免疫调节过程的直观印象,启发学生对免疫调节全过程的思考。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逐渐形成对免疫调节过程的自我认知,也逐步建立对抽象过程形象化理解的认识,同时对课堂学习也充满了期待。
第二节课上,针对教材P37页图2-15的体液免疫示意图,我通过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①淋巴B细胞是如何识别抗原的?分别通过哪些途径?②淋巴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有什么反应?③抗原在哪里以及被什么物质消灭的?④记忆细胞是怎么出现的?有什么作用?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教材和识图析图,通过思考与讨论学习体液免疫的过程。
在学习细胞免疫的知识时,同学习体液免疫一样,我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思考:①效应T细胞是如何出现的?有什么作用?②效应T细胞能否直接消灭抗原?③出现在哪里的抗原能激起机体进行细胞免疫?④抗原最后在哪里被什么物质消灭?在对细胞免疫的学习结束后,我还与学生一起观察并归纳两种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高中生物_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6453f7f0066f5335a8121eb.png)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描述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3.概述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协同作用。
4.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能力目标利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资料分析和动画演示,发展归纳比较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运用构建概念图的方法来概括总结生物学核心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中,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运动的多样性,认同普遍联系的观点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3.关注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学流程示意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简单回顾第1课时内容,完成探究问题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以过敏性哮喘为例,认识过敏反应原理、特点及预防→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认识自身免疫病→分析与讨论和艾滋病有关知识,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以疫苗的使用为例,引入免疫学的应用→分析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讨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总结免疫学的应用→迁移应用,知识内化,自主构建第二章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交流,完成探究问题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3)完成表格项目的填写: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学生根据素材思考,进行分析和推测学生根据材料分析讨论,比较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1.图片展示:春天的美丽风光和引发学生对身边常见事例:过敏反应的思考与讨论,课件展示:过敏性哮喘发生的机理:引出过敏反应的概念、过敏原的概念和种类、过敏反应的特点和预防,明确过敏反应是一种“变态”的体液免疫2.课件展示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症状,引导学生区分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区别。
从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入手,让学生了解认识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及其和免疫调节的关系,更好地指导生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 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053da37c1cfad6185fa746.png)
三、特异性免疫:
抗原
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举例:细菌、病毒、癌细胞、衰老细移植的器官 特性: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抗体
特性:特异性
分布:血清、组织液、淋巴
体液免疫: B细胞主要依靠产生抗体来消灭抗原、
有特异性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四、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
免疫功能过高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症等 免疫功能过低
五、 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1.免疫预防(接种疫苗) 2.抗原检测 3.器官移植
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黏膜 B.T细胞 C.吞噬细胞 D.B细胞
3.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 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 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早、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 疫出现晚、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12.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1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 C、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 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值分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免疫调节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免疫调节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a0e9033bd64783e09122bc3.png)
免疫调节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免疫调节》,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研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多层次生命系统的稳态调节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只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免疫系统的调节机理。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而且比较抽象,因此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本节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免疫调节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通过多媒体演示、读书指导法、组织学生讨论等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和合作探究等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用多媒体播放“身体时时刻刻处在病原体包围中”的漫画图,引发学生的讨论:为什么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还能够安然无恙,人体是如何调节的呢?进而引入今天的新课《免疫调节》。
以这样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然后我用多媒体出示免疫器官以及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功能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学生派代表交流本小组的成果,我对学生的回答做及时的点评和补充,让学生对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教学设计12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教学设计12](https://img.taocdn.com/s3/m/1a31dc88d4d8d15abe234e3e.png)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的教学设计(2课时)免疫调节骆发辉(单位:增城市永和中学)(邮箱:luofahui@)一、课标解读(一)知识性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二)能力性目标1.进行图表解读。
2.能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识特异性免疫。
(三)情感性目标1.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
3.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本节在教材中处于必修3课本的第二章第4节,主要的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等方面。
本节承接第二章的前三节内容,向学生详细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从而展示免疫调节的情况,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维持人体稳态的神经—体液—免疫三维调节网络。
各个内容中,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三、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总体情况由于招生生源的关系,学生的知识基础是相对比较薄弱的,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并不是很高,需要一些有趣的内容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的知识基础:必修1,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资料分析“实例4,艾滋病病因”。
必修1,第6章第2节细胞的分化,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
必修1,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3页图2—7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抗体的免疫功能。
3.学生的能力基础经过近3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看图比较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1.通过一个表面上看起来有悖于常理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并找出其中的主要内容、看图分析比较,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能从中自己掌握一些免疫学知识3.通过详细讲解艾滋病和补充其他的传染病知识,让学生关注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从而达成情感性目标五、教学过程6.过敏反应(1)概念:第二课时六、教学反馈(一)例题精析流感是一种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人教版必修三高三生物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说课(共2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高三生物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说课(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016f293968011ca300914e.png)
加强合作,取长补短
加深理解,形成体系
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四.说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
(5分钟)
(25分钟)
归纳总结
课堂反馈
(5分钟) (5分钟)
1
导入新课
人类最好的医生——人体免疫系统
2
自主学习
学习内容: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人体的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 物质
大本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步:动画演示、尝试构建概念图
展示动画:体液免疫的过程,让学生对照动 画,绘制体液免疫过程概念图
第三步:小组展示 修正不足
2
合作探究II
探究点二:细胞免疫
第一步:动画演示,小组讨论
第二步:比较归纳细胞免疫流程图
第三步:学生展示,修正不足
4
归纳总结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体液免疫
抗原
细胞免疫
靶细胞
作用对象 产生效应 细胞 产生效应 方式 相互关系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 细胞破裂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角色扮演:模拟体液免疫过程
6名学生分别扮演: 抗原, 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 浆细 胞 ,记忆细胞. 要求学生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功能表达清楚
一. 说 教 材
知识目标: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构建概念图,提高学生释图归纳的能力。
(2)运用特异性免疫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情感目标:
让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03a39fb9d528ea81c77966.png)
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b. 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c. 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d.知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e. 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组织自学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认识到自尊自爱的重要性。
b. 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要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三、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教学流程
3.让学生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及联系比较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
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而传染。
HIV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内死亡。
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欲。
2020年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教案(1)
![2020年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ab25083941ea76e58fa04c2.png)
《免疫调节》第二课时《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简述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作用;②概述抗原、抗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核心概念,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机理和相互关系;③分析病菌侵染人体过程中引起的一系列免疫反应。
2.技能目标①尝试建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防疫路线图,并进行对比观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探讨对机体免疫与人体稳态调节相关问题,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正确看待艾滋病和艾滋病病人,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材分析】该节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中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的第二讲内容。
本节课主要探究免疫调节的第三道防线的核心概念、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物质的作用等。
本节课涉及人体免疫中的第三道防线的免疫机理和免疫过程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前两道免疫防线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总结、运用知识并构建整体知识结构的作用。
【学情分析】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其中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同时通过探究性教与学的开展,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探究欲望和探究能力。
【教学条件】我们的学生使用的是人教版的非课标教材,没有接触过高中课程标准的教材,对整个教材的编排体系、编写风格、内容安排及教材体现的课标要求等均没有感性认识。
我校的教学设备也是基于非课改教材进行的设置,具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学生可以在课外上网查资料,课内可以播放相应课件;但没有实物投影仪以及更多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1. 教学理念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该课堂教学活动由上节课学生在讨论艾滋病的小资料中引发的课外探究成果汇报开始,师生共同创设了一个课堂探究教学的情景。
在本节探究活动中,教师沿着学生的认知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教材内容、讨论、交流,得出正确结论,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建构生物学概念,领悟科学知识;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共58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共5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4839d377232f60ddcca1a1.png)
1.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
( ×)
2. 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
能形成效应细胞。
( √)
3. 只要接触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
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 )
4. 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教学设计10
![生物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教学设计10](https://img.taocdn.com/s3/m/7d76d27183d049649a66585e.png)
第4节免疫调节教学设计E-mail:监控和清除功能原),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让学生以连线的形式将细胞免疫的过程进行归纳整理。
让学生比较两种免疫的方式。
免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并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同时发生的。
呈现图片,讲解。
板书: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异常与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帮助人体抵抗外来的病原体的侵入,那么是不是这种功能越强大越好呢?免疫系统是对外来入侵者作战的,如果敌我不分就糟糕了,把自身的物质当作外来者进行攻击,那就会引起自身免疫病了。
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请同学举例过敏现象。
免疫系统过度敏感引起过敏,如花粉过敏、食物过敏。
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反应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以上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还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板书:(二)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提出问题:1.艾滋病患者为什么容易患癌症?整理连线图观察、听讲整理连线图比较观察、思考听讲识形成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知识结构联系两种免疫方式小结练习2.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每天我们身体内要更新约1%的红细胞,衰老的红细胞到哪里去了呢?是怎样被清除的?让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与癌变的细胞。
呈现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册78页免疫的功能示意图。
让学生总结并回答免疫系统的功能。
结论: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
(三)免疫学的应用1.展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本,请同学回忆并说出自己曾经打过的疫苗。
人与细菌的大战
![人与细菌的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5bc851337375a417876f8f18.png)
人与细菌的大战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中体液免疫的过程是重难点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以及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在体液免疫中所起的作用,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和学生一起设计了体液免疫的情景剧。
一、前期准备分别写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淋巴因子、抗体、抗原、细菌的各种纸片;分别写有第一次免疫反应和第二次免疫反应的标志牌。
12名学生演员和参与人员根据设计剧本进行排练。
二、过程设计1.第一次免疫反应人:“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细菌无处不在。
这时,一个细菌正靠近我们的身体,它通过了人类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以及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现在它正在攻击我们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我是吞噬细胞,我每天在人体的体液中巡查,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忽然发现入侵的细菌,冲向前)“你是何方妖怪?”细菌:“别管我是谁,为了生存,我必须侵袭人类。
”吞噬细胞:“露出你的真面目吧!”吞噬细胞和细菌纠缠在一起,细菌的外衣被吞噬细胞扒掉,露出了抗原。
接着吞噬细胞将细菌拽向T细胞,对T细胞说:“他已经原形毕露了,赶紧想办法处理掉。
”T细胞对抗原说:“你不是我的菜,让我赶紧给我兄弟发信号,让他来收拾你。
”并大喊:“分泌淋巴因子。
”迅速将标有淋巴因子的纸条递到了B细胞手中。
B细胞看了看淋巴因子,说:“主人有危险,紧急行动变身!”随即变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记忆细胞仔细地观察抗原,说:“我是记忆细胞,我一定要牢牢地记住你。
”浆细胞:“我是浆细胞,我的任务是分泌抗体,杀灭抗原。
”抗体:“接下来看我的了。
”吞噬细胞:“让我来清理战场吧。
”随即将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吞噬处理掉。
2.第二次免疫反应过了一会,同样的抗原又侵入人体。
说:“上次我的兄弟被消灭了,这次我要报仇。
”记忆细胞跑上前去:“看我的超人变身。
”增殖和变身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浆细胞大喊:“分泌抗体,杀灭抗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博拉”是刚果(金)(旧称扎伊尔)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 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 河但沿 即岸使是55埃个博村拉庄出的血百热姓流,行致最使严数重百的生地灵区涂,炭也,不有是的人家人庭都甚会至得无病一!
幸因免 为,纤“维埃科博病拉毒病虽毒然”厉也害因,此对而于得名免。疫事功隔能3年强(1大97的9年人),,它 “也埃是博无拉能”病为毒力又的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
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人体的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 熟或集中的场所
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体液免疫
如何进行?有何特点? 特点:快速 大量
记忆细胞寿命长, 对抗原十分敏感, 能“记住”入侵 的抗原。当抗原 再次入侵时,迅 速分裂、分化产 生新的浆细胞和 新的记忆细胞。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非特异性 免疫
特异性免 疫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等
第二道防线 :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那么前两道防线都被突破以后怎么办?
作战部队 ——淋巴细胞 作战武器
抗体——B细胞 体液免疫
T细胞——靶细胞 细胞免疫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7关于体液免疫 的内容和图2-15,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外来物质”:致病细菌、真菌、病毒、原生 动物、低等生物等;二是“自己变异己者”:体内 衰老、死亡和发生病变的细胞、异种动物血清、异 形血细胞、异体组织等
2、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3、人体的三道防线
组成
类型
第一道
皮肤、黏膜
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第三道
1、抗原可以刺激相应的细胞形成浆细胞, 途径有哪些?
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b、抗原经吞噬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 c、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
2、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哪些? 其中无特异性的是?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抗体
3、如果一个人先天胸腺发育不良(或先天 没有胸腺),对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1)什么是抗体?抗体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抗原?
(2)说出体液免疫的过程(抗体是怎么产生的)?
a、大多数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什么细胞处理? b、T细胞在什么条件下能产生淋巴因子? c、淋巴因子的作用? d、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的变化? e、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功能?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速度 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
抗原、抗体结合
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 人体细胞的黏附
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体液免疫能利用抗体消灭外物,但 病毒或其他其他抗原物质一旦侵入 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就 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细胞免疫
阅读p37-38,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效应T细胞如何产生? 2、效应T细胞的功能? 3、细胞免疫过程中有无记忆细胞产生? 4、试叙述细胞免疫的过程。
你知道每天你的手上有多少细菌吗?
•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 •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亿个细菌 •将手洗干净还有182种细菌
细菌、病毒等就在我们的身边!!
2.4免疫调节
一、免疫
1、概念
保护自己 排除异己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人体依靠 这种功能识别 “自己” 、排除 “非己” 成分,以维持 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3、免疫的类型
1、先天获得的。
免 疫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免疫)
2、广泛性(不针对哪一 种病原体,对多种病
的
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类
型 特异性免 1、后天获得的。 (获得性免疫) 2、专一性(只对某一特 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
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
体无效)
它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2、抗 体
概念: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 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分布:主来要源分布在血清功中能,也有化分学布本于质组织液及外作分用泌特液点(如 乳汁)。
抗原
体
感应 吞噬细胞 阶段 抗原摄取、处理、传递和识别的阶段
液
免 疫
T细胞
B细
胞
过 程
•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1)自身免疫病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症等
四、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 对外,防卫功能; • 对内,监控功能; • 清除外界病原体和内部突变细胞的功能。
五、 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三个方面: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
接天花病毒引起的一 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 围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个传染病。
反应 阶段
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 胞形成的阶段。 效应
B细胞
记忆细胞
抗体
效应 阶段
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抗体与抗原结合
抑制其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吞噬细胞
大多数
摄取、处理、传递
T细胞
淋巴因子
少数,直接 刺激
B细胞
增殖、分化
相同抗原 再次入侵
迅速增殖、
记忆细胞 分化
浆细胞
抗体
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部分丧失
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抗原
靶细胞
产生效应 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产生效应 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 抗体与抗原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 细胞接触,使靶细胞 破裂.
相互关系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思考: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 是越强越好呢?那么太弱?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细胞免疫的过程
吞噬细胞 T细胞
抗原
感
应
被抗原
阶
侵入的
段
组织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反应阶段
T细胞与靶 细胞紧密接
触
靶细胞破裂死亡 抗原 被释放
效应阶段
大多数
吞噬细胞
摄取,处理,传递
T细胞
宿主
抗原
细胞
增殖 分化
病毒攻击宿主细胞
靶细胞
作用机理
效应T细 迅速增殖、
胞
分化
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分泌穿孔素→靶细胞膜上形成穿孔素管状通道 →靶细胞 裂解死亡
抗原和抗体
1、抗 原
即被机体视为 “非己”的成
概念: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分 特定的化学基团
特性:• 一般具有异物性
起识别抗原功能
如病毒、细菌、花粉等;但自身衰老或 受损的组织、细胞以及癌细胞也会成为 抗原。如癌细胞等
• 大分子性
通常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 质
• 特异性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 胞发生特异性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