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含答案)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含答案)

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含答案)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代表有?A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

B .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距今约。

C .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目前发掘出3个头骨化石,距今约。

3、通过对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

4、人和动物的区别是。

二、北京人1、遗址位置2、距今时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3、命名:1921年发现,后来古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 "或"北京人"。

4、北京人头盖骨发现: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5、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

6、工具: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

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等。

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7、生活方式:北京人结成,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

8、火的使用:北京人会,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

9、地位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

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

三、山顶洞人1、山顶洞人距今,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2、山顶洞人的模样和基本相同,属于。

3、山顶洞人在继续使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

4、山顶洞人已经知道,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5、山顶洞人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其他的原始人群交往。

山顶洞人有,也会埋葬死者。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距今约2万年,他们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一、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1.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演化论-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演化发展至今-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逐步分离和差异化-人类的智力和工具的发展2.旧石器时代-出现早期人类: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狩猎、采集和探索-早期人类的石器工具制作和使用3.新石器时代-农业的诞生:农耕文明的兴起-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定居、聚居、人口增长、社会分工和贸易的出现4.文明的发展和传播-水利工程的出现和发展-农田灌溉和城市建设的关系-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和传播: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二、古代文明1.早期文明-夏、商、周三代的产生和演变-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神话和传说对古代文明的影响2.阿凡提的故事和剑桥历史故事的故事背后-阿凡提的故事中反映的中亚地区的文明-剑桥历史故事中反映的西亚地区文明-中亚和西亚文明的交流和传播3.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和民主政治的出现-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民主政治、艺术、科学和法律4.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的出现和发展-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金字塔和法老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三、中国古代文明1.先秦诸子百家和封建王朝-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儒家、道家、墨家等-封建王朝的兴起和演变:夏、商、周、秦、汉2.秦始皇统一六国-嬴政的统一战争-统一后的和措施:制定法律法典、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3.隋唐帝国和宋朝-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唐朝的政治和文化繁荣:科举制度、诗词歌赋、唐宋八大家等4.明清时代的政治和经济-明朝的科举制度和海外扩张-清朝的封建专制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四、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丝绸的起源和传播-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形式-丝绸之路上的商品和文化交流2.丝绸之路的影响-经济上的影响:促进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文化上的影响:宗教、哲学、科学的交流和传播3.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航海技术和船只设计的发展-海洋贸易的繁荣和城市的兴盛4.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文化交流和融合-经济繁荣和城市发展-政治交流和外交关系。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必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必背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居民地域距今时间生产工具房子畜牧手工业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约七千年磨制石器耒耜干栏式家畜纺织陶器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约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头半地穴式猪狗纺织彩陶1、我国较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3、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源于半坡彩陶3、河姆渡原始居民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华夏之祖】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黄帝→人文初祖1、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禹时期2、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3、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

首先实施该制度的是尧推选舜为继承人,结束该制度的是禹。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遗址在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

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遗址在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4、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会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山顶洞人,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的知识点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P2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3课原始社会)1课: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2、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是北京人遗址,距今约70-20万年,地点在北京周口店,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取火。

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约7千年前,属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2、半坡氏族:约5、6千年前,属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世界上最早种植粟,住半地穴式的房子,饲养猪狗。

制造彩陶,会防线、织布、制衣。

3课:华夏之祖1、人文初祖是指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曾和炎帝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

2、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P13。

(1)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2)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发明乐谱。

(3)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黄帝之后,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先后有尧、舜、禹,这种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4——9课)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1、国家产生: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阶级产生。

2、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

奴隶社会开始了。

启继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最后一个暴君是桀。

3、商朝: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盘庚迁都到殷,所以商朝又叫殷朝。

末代暴君是纣。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点清单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点清单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清单(1-12课)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清单01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考点一:我的境内的古人类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发现于陕西蓝田。

(3)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发现于湖北郧阳。

考点二:北京人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1)发现:1921年发现北京人遗址;1929年,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2)时间、地点: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3)体质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够直立行走。

(4)使用工具: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5)生产生活: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群体生活;已经会使用火(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6)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三: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复原头像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1)时间、地点:距今约3万年,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2)模样:和现代人相同。

(3)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制作骨器。

(4)生产生活: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有爱美意识,有埋葬死者的行为。

清单0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考点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1)农业的起源: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2)定居生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考点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1)主要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

商鞅最终被车裂而死,商鞅变法 成功or失败?


评价一场变法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 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 到了。 商鞅虽死,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 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 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2、制定出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 3、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距今约 浙江余 7000年 姚河姆 渡
磨制石 饲养家 器、耒 畜 耜耕地、 种植水 稻
半坡原 始居民
距今约 五六千 年
陕西西 安半坡 村
磨制石 器、木 质耒耜 石刀收 割种植
饲养猪 狗
制作彩 陶,纺 线织布 制衣
大汶口墓葬随葬品多少悬殊现象?


(1)、农耕经济发展,财富增多,。 (2)、氏族首领占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 贫富分化出现 (3)、富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 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关于百家争鸣
一、出现背景: 春秋战国,社会急剧变化(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各学派 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辩论。 二、著名学派和思想家 (一)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 正义战争。 (二)儒家:(1)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笼统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 治者“仁政”治国,轻徭薄赋。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 可持续发展。 (2)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应认识自然规律,按自 然规律办事。 (三)道家: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四)法家: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五)兵家:孙武(春秋晚期)。 著作《孙子兵法》,世界最早兵书,主张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022—2023学年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2022—2023学年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2022—2023学年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与人类社会1. 旧石器时代- 特点和生活方式- 工具和武器的发展2. 新石器时代- 特点和生活方式- 农业的发展和意义3. 文明的起源-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埃及法典的特点和作用- 殷商和夏朝的特点和成就二、古代中国1. 夏、商、西周时期- 夏朝的起源和经济特点- 商朝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结构- 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代的政治变革- 战国时代的列国争霸和国家分裂3. 秦汉时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措施和政策-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4. 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三、世界古代文明1. 希腊古代文明- 都城雅典的特点和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的产生和发展2. 古罗马帝国- 帝国的建立和扩张- 罗马法的制定和影响3. 印度古代文明- 和的起源和教义- 孔雀王朝的政治和文化四、历史人物和事件1. 秦始皇- 统一六国和建立秦朝- 重要措施和政策2. 孔子- 孔子的思想和影响- 论语的内容和要义3. 草木皆兵- 项羽和刘邦的斗争- 楚汉相争的结果五、历史文化遗产1. 长城- 长城的作用和建设过程- 长城的保护和修复2.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意义和特点- 文化和艺术遗产3. 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大发明的贡献-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以上提纲可作为期中考试复习的参考内容,重点理解和掌握各个时期的特点、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及相关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参考教材和历史资料进一步深化理解并做好笔记。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一、夏、商、周的更替: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7课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根本原因),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辩论,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三、百家争鸣的影响1、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2、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8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天文、历法和医学1、《诗经》中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哈雷彗星扫过北斗。

2、夏朝时期出现历法,商朝时出现干支纪日,战国时人们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3、战国时期扁鹊发明切脉诊法,使用望、闻、问、切四诊法看病。

4、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1、商周时期把记录占卜情况的文字刻写在龟甲或牛、羊等兽骨上,这些文字称为“甲骨文”。

历史地位: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朝开始。

4、清代王懿荣是我国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5、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6、青铜器的主要用于祭祀和军事等方面,也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7、曾厚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广、气势最宏伟的编钟,至今还能演奏乐曲。

8、商朝中晚期开始,青铜器上刻有的文字称为金文。

9、西周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

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10、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大量夏商时期的文物,有青铜树、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金杖、玉礼器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

期中考点归纳考点1:知道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1)分封的目的:为了管理国家,巩固统治。

2)分封内容:周王对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授民授疆土”,分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听从国王的吩咐,担当拱卫王室的责任。

3)分封原则:西周实行依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4)主要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5)分封的作用: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亲密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6)对西周分封制的评价分封制因相互牵制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并便利管理。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疆域,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但发展到后期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人们的野心慢慢膨胀导致了后期各种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征战导致民不聊生。

考点2:知道商鞅变法的主要史实,相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根本缘由: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目的: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3)措施:A、经济方面:①嘉奖生产(免劳役);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③统一度量衡(秦国范围内);B、军事方面:嘉奖军功(分爵),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政治方面: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体现法家思想);②推行县制。

4)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商鞅变法胜利的缘由:①顺应了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②指导思想正确,供应了一系列详细而行之有效的措施;③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④商鞅敢于和旧势力作斗争。

6)对商鞅变法及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相识①改革必定会遭到旧势力的阻碍,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会使变法者付诞生命的代价;②改革是实现社会变革的途径之一,符合时代要求的变法,必定能推动社会进步;③改革者不仅仅要具有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要树立“实现理想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复习资料大全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1统一国家的建立一、秦朝(一)秦朝的统一1、秦王“扫六合”,统一全国:前230年——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1)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2)都城:咸阳(3)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社会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建立了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巩固统治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制约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北筑长城、开发南疆(统一岭南,修筑灵渠)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3、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呢?①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候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②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的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④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始皇评价:我国历很有作为的君主(史实);但也有残暴的一面(史实);总体功大于过。

)(二)“伐无道,诛暴秦”1、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1)"焚书坑儒":这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2)繁重的徭役和沉重的赋税(上交三分之二)(3)严重的刑罚(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赵高“指鹿为马”)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一)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比较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二
)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与半坡的比较
2、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于山东大汶口,制作出黑
陶、白陶,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三)
第3课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

2.黄帝——“人文初祖”
3、禅让制
(1)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舜、禹
(2)禅让制是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四)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商、周的更替
2、启继承父位,表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4、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① 夏桀、商纣残暴统治。

② 汤、武王得到民心。

③ 汤、武王任用贤人。

④ 联合其他小国。

5、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
(2)分封制的内容:
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命令;交纳贡品;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6、西周时期社会等级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清单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清单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清单第一单元:史前人类原始社会时期1.2. 4.第二单元: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1.2.分封制3.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

4.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 青铜器:商朝遗址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鼎是权力的象征。

春秋(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7.春秋诸侯争霸战争有何影响?A.积极:①有利于国家局部统一;②有利于民族交融。

B.消极:给社会带来了灾难。

8.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3569.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三单元: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1. 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定都咸阳,建立秦朝2. 秦朝统一的影响?a. 结束了春秋以来长期分裂局面,使人民安定生活,b.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 ①皇帝制度: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③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5.秦朝的暴政表现: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法律残酷;焚书坑儒。

6.陈胜、吴广起义7.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8.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9.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背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措施: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实行轻徭薄赋。

效果: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10.文景之治原因: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提倡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充盈。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期中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期中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期中总结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期中总结「篇一」[知识要点]1、农业的进步(1)水利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2)农业耕犁:安装了犁壁。

耧车:播种工具。

(3)耕作技术,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4)农作物,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桑麻广泛种植。

2、手工业进步(1)丝织: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2)冶铁: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3、商业繁荣,长安,洛阳出现专业商业区——市4、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和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中国古代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

公元前238年,在故都雍城举行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历史学习方法快速阅读法初中生要想学好历史一定要学会快速阅读法,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这样才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

上课的时候,老师会为大家讲解历史知识,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会有层次性,针对性的来启发同学们。

所以同学们要在上课时做好养成标记,做笔记的好习惯。

错误排除法所谓的'错误排除法即按照题目要求排除错误的选项,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的选项,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而言的错误。

这类选择题的设问往往是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要求选出关于这一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选项,只要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剩下的也就是正确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期中总结「篇二」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整理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整理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南——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青铜面具像、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一、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夏桀、商纣王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二、夏商周的政治
1、“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知识点整理 篇1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遗址在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遗址在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
1.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 传说启蒙人神农氏,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 五帝时期与三皇时期常被看作夏朝初期的传说时代
2.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实存在的朝代
- 商朝最著名的遗迹是商城殷墟,又名殷墟遗址
- 商朝的文化瑰宝是甲骨文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 分为西周和东周
- 西周时期以封建制和宗法制为主
- 东周时期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4.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战乱纷呈、百家争鸣的时期
- 各国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战争和外交斗争
-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孟子为代表的墨
家等思想家和学派相继兴起
5.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 由秦始皇嬴政建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改革,如推行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
币制度等
- 著名的建筑是长城和兵马俑
6. 联邦制及专制制度
- 联邦制是指由多个州、地区或政治实体组成的国家或政府,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处理事务
- 专制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由一个人或一小群人控制,个人权力
较大
7. 总结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的必背知识点梳理,包括了夏朝、商朝、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秦朝以及联邦制和专制制度等。

希望
同学们通过复这些知识点,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

是一种管理方式。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 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必须严格服从 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集 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个人专断独裁。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演变趋势:中央权力不断 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地方制度
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经 农业 生产工具 铁器牛耕进一步推广

时间、人物 公元前256年;秦国李冰
水利工程
地点 影响
成都的岷江 作用 防洪、灌溉、水运等。
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 暂统一和北方各 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 政治和江南地区 开发
第19课 北朝政治 和北方民族大交 融
5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世袭制
二里头遗址
生产 工具
不够锋利,不耐用 笨重,使用不方便
青铜韧性不好 较少用于农具
商周时期的 青铜器
更坚硬 更锋利 更耐用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北京人使用的 石器
河姆渡人使用 的骨耜
铁农具 生产力发展
牛耕 分封制瓦解
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变化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13
奴隶知制夏识王商朝拓周的展更替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1. 古代文明- 文明的起源- 人类始祖的发现- 古代文明的定义与特征- 中国古代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建立与发展- 甲骨文的出现与意义- 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埃及古文明- 尼罗河平原的特点与农业发展- 法老制的建立与发展-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 美洲古文明- 印加帝国的兴起与发展- 阿兹特克帝国的建立与衰落- 玛雅文明的繁荣与衰退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家族制度与王权制度- 封建制度与等级制度- 宗法制度与礼制的作用- 秦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秦始皇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的实施与行政体系- 法家思想在秦朝的影响- 汉朝的政治制度- 刘邦与汉高祖的政治理念- 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 文章官僚制度的运行与作用3. 丝绸之路与汉朝的对外交往- 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 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与交通要道- 丝绸之路的商品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影响与意义- 汉朝的对外交往- 南越与南蛮的统一与治理- 东汉的西域政策与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倭贾与罗马帝国的外交关系4.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改进- 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 牛车、风车和水车的运用与改进- 中国古代的文化- 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的意义- 道家思想与道家文化的影响- 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提纲,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基础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基础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基础知识点第一部分系统复习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1.元谋人:距今约年,生活在流域省县,是已知我国境内最早人类。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

2.北京人:距今约年- 年,生活在北京市龙骨山一带。

保留的某些特征,但分工明显。

过着生活。

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

3.山顶洞人:距今约年。

生活在北京市周口店顶部洞穴由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中。

模样和现代人相同。

掌握和技术,会取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距今约年,生活在流域省余姚河姆渡村。

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作物是,式住房。

长江流域原始居民有人和人。

2.半坡人距今约年,生活在流域省西安半坡村。

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作物是(小米)。

式住房,会制作陶(人面网纹盆),出土纺轮表明会、、。

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有人和人。

3.远古居民归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使用石器,过着生活。

河姆渡人、半坡人都使用石器,过着生活。

第3课华夏之祖1.涿鹿之战:距今约年,联合部落打败东方的部落。

2.黄帝:初祖,和炎帝一起被后世称为之祖,在涿鹿之战打败。

嫘祖发明,仓颉发明,伶伦制作。

这些都来源于。

3.禅让制:黄帝之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传位方式。

4.大禹:所治之水是。

“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的品格,约前年建立我国第一个制王朝。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我国奴隶社会包括朝(约前 - 年)、朝(约前 - 年)、西。

2.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国家,约前年建立。

相传夏朝的历法称,即今天的。

禹传位于子,从此,世袭制取代制。

3.商朝:前年灭建立。

因迁都至也称殷朝。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商朝出现的文。

商朝是我国青铜时代的辉煌时期,代表有鼎和方尊。

商朝最后一个王,施用等酷刑,牧野之战战败在自焚。

4.西周:前年,在辅佐下在之战灭建立,都城是。

西周最后一个王是,“戏诸侯”,被族灭亡,启示我们做人要。

5.分封制:周王为了巩固实行。

周天子把、平民、,分给、功臣等,封他们做。

七上历史期中知识点总结

七上历史期中知识点总结

历史期中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内容要点:制度:禅让制(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的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

)两种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南方的河姆渡人和北方的半坡人。

两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三个原始人类的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国家之一,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3、元谋人概况:①时间:距今约170万年②地点:云南省元谋县③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④生产生活: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天然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1、概况:①时间:约至今70万-20万年②发现时间:1921年③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④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重点)1、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2、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②生活组织形式:群居生活③用火:学会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地位: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四、山顶洞人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时间:距今约3万年;特点: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会人工取火;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归纳本节课之最: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4.最早发现北京人遗址是在1921年。

5.第一个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是中国学者裴文中(1929年)6.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期中考点归纳
考点1:知道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1)分封的目的:为了管理国家,巩固统治。

2)分封内容:周王对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授民授疆土”,分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承担拱卫王室的责任。

3)分封原则:西周实行依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
4)主要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5)分封的作用: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6)对西周分封制的评价
分封制因互相牵制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并方便管理。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疆域,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但发展到后期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人们的野心渐渐膨胀导致了后期各种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征战导致民不聊生。

考点2:知道商鞅变法的主要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目的: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
3)措施:
A、经济方面:①奖励生产(免劳役);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③统一度量衡(秦国范围内);
B、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分爵),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政治方面: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体现法家思想);②推行县制。

4)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顺应了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
②指导思想正确,提供了一系列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措施;
③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
④商鞅敢于和旧势力作斗争。

6)对商鞅变法及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认识
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碍,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会使变法者付出生命的代价;
②改革是实现社会变革的途径之一,符合时代要求的变法,必定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改革者不仅仅要具有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要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

7)商鞅变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今天我们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为青少年要学习商鞅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愤读书的信念,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考点3: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1)秦兼并六国
A、原因:①春秋战国的纷争使人民渴望安定与和平;
②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基础;
③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发展,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B、秦兼并六国: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C、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大一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A、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B、图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由上图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就是君主专制。

这样就形成了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

3)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A、政治方面:①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吏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B、经济方面:①统一车辆形制、修驰道;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最典型的是秦半两钱。

成为中国两千多年货币的基本形制);③统一度量衡。

C、军事、民族关系方面:①修长城、御匈奴;②统一百越,设置南海郡,兴修灵渠。

D、思想文化方面:①统一文字(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②控制思想:焚书坑儒。

4)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③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其重要的影响;④扩大了中国疆域,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和泽被后世的灵渠,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5)评价秦始皇
A、功绩:①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筑长城,修灵渠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过失:①秦始皇以“焚书坑儒”的方式巩固政权,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他统治期间实施暴政、刑法残酷等,这些都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终导致秦王朝的灭亡。

考点4: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

1)孔子:
A:孔子是春秋末年鲁国人,记载孔子言论的著作是《论语》。

B:评价孔子:
①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是“仁”和“礼”两部分。

“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就是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②伟大的教育家。

a.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b.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c.教学时主张因材施教等。

C:孔子主张的现实性:孔子“仁”和“礼”的主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百家争鸣”
A:时间:战国时期。

B:背景:①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冲击。

②在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眼界,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探索。

C:诸子百家简表(略)
3)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A:百家争鸣与和谐社会:
①孔子主张“仁”和“礼”的思想,有利于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为政以德”的思想,有利于构建社会与个人的和谐关系。

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③道家学派主张顺因自然的思想,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韩非子强调用“刑罚”统治,这种“法治”的精神值得借鉴,但要强调法治与民主并存。

B:对百家争鸣的认识:
在当今社会变革时代,应学习诸子百家等学术大师敢于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鼓励自己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在改革与创新的时代中大展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