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

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
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12961848.html,

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

作者:朱贤俊王伟伟卜艳萍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06期

摘要: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皇帝始成为国家元首。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家事务,皇帝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来辅佐政务。宰相作为官僚集团的首领,是皇帝的最高助手,是王者佐、社稷器。宰相制度作为中国官制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变化。系统研究中国宰相制度的流变过程及其流变规律,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及其演变十分必要。

关键词:宰相制度;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流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04002

1 中国宰相制度的起源与宰相的职权

1.1 中国宰相制度的起源

宰原是掌管饮食的官吏,相是掌管礼仪事物的。相本来不是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崔杼立景公而相之,庆封为左相”,相成为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国君为独掌大权而设置相来抵挡封建贵族专权,相逐渐独立并成为实际的政务官员,后来也就有了丞相、相国的称呼。公元前309年即秦武王二年秦国开始设置丞相,当时丞相有左右之分,但是在秦武王之后丞相只有一人来担任,后来丞相又改名为相国,地位更加尊崇,吕不韦就曾经获得此称号。汉承秦制,在汉高祖刘邦登基之后也设置丞相,在汉高祖十一年将其改名为相国,惠帝时丞相分左右,汉文帝时又改为一人,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产生。

1.2 中国古代宰相的职权

在中国古代,宰相主要的职权包括:决策权、颁行政令权、参加朝政权、统领百官权、献意奏章权、谏诤皇帝权等。宰相上乘承天子,下辖百官,事无不总,是官僚集团的核心,是皇帝的最高助手。因此,《汉书·陈平传》这样描述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2 中国宰相制度的流变

中国传统特权官僚制度

中国传统特权官僚制度 作者:老知青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时间:2011年01月19日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帝制,短短十多年间,鼎新革故,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恒久的遗产,其如开灵渠、筑长城、修驰道、统一文字及度量衡等,莫不脍炙人口,彪炳史册。而秦始皇还有一项更为卓绝恒久的建树,远比上述一切的总和还要伟大,那就是为后世留下了一整套官僚特权制度。这是一座权力的金字塔,极其稳定,无比坚实,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整治加固,它巍然屹立于世两千多年而不倒,每一次被人民大起义砸烂之后,它都能奇迹般恢复重建起来。 中国官僚特权制度,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特权专制社会的骨骼与基干;而中国官僚特权阶级,也一直是中国特权专制社会最主要、最强悍的统治阶级。只有彻底认清了这一特权专制制度和这一特权阶级的本质与特性,我们才能真正弄清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面目,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走向未来。 以下就分八个方面,对此作一些剖析点评: (一)、群体庞大,耗费惊人 中国自秦汉以降,官员之多、之滥,机构恶性膨胀之难以遏制,尤为历代史家所诟病。据宋史记载,王安石施行变法,一次就裁减冗员十九万人。据此作粗略估计,北宋在编官员的总数,起码应跟当时一百多万的常备兵总数相当。宋代版图不大,全国人口至多不超过一亿;官员所占比例如此之高,在一个生产力低下的农耕社会里,民众负担之沉重,可想而知。又据汉代史料记载说:“汉宣以来,百姓赋钱,一岁为四十馀万万。吏俸用其半,馀二十万万,藏于都内为禁钱。”这就是说,当时官员的薪俸,已占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 而以上两条史料,还只是官方统计数据。实际上,各郡县的地方官僚们,还要聘用大量的书办、杂役之类编外人员或曰临时工,这些人的薪酬及日用开支,还要靠向百姓摊派苛捐杂税来满足,所以民间负担之沉重,可谓超乎想象。 (二)、机构重叠,多生弊端 中国的官僚制度,从构建之日起,就确立了从中央到郡、县、乡、亭(里)的四级或五级垂直对口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后来虽稍有变动,但基本的框架却一直沿袭了下来。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这种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也许是一种唯一的选择,因为它确实有利于君主的集权和国家的大一统。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读书笔记官僚政治的朝代特色、官僚本身及文化、制度的本质挖掘 姓名吴俊 指导老师华翔 专业名称外交学 学号xxxxxxxxxx 时间 2016年10月23日

本月阅读的是吴宗国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这本书是有很高的含金量的,对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了解与感悟是有很大帮助的,开始的时候读起来有很多的专业的词汇,读起来是有些吃力,但是随着不断深入,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断的惊喜,一种突然觉悟的欣喜。另外这本书是由不同的学者写的,他们的笔锋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有的深入且高度凝练,有的简洁且深入生活及人物性格,对本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丰富。总的来说,这本书始终围绕着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分析来展开的,在官僚政治的具体描述中有所取舍,并没有所有的构成因素进行阐述分析,主要是对于前后朝代的继承关系、制度变化与创新、突出的政治问题和特色的政治体制的深入分析,从前期的萌芽到后期的发展成熟以及变化淘汰都有很细致的描写,对于古代政治重要方面的整体把握是很大丰富作用。另外在具体阐述时还有总结性的语言出现,上下承接、史论结合,论述逻辑思路非常清晰。以及加入各朝的对比、制度沿革,能够让你快速领略古代官僚政治的起伏变化和发展趋势。这便是我读这本主观的一些感受。 在读完整本书之后,首先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基本构成有了些了解,虽然书名是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但是官僚政治的各个要素是在相互交叉影响发展的,所以本书是官僚政治制度、官僚机构以及运行机制和官僚本身统一的一个整体。因此了解了基本构成是对官僚政治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之后在本书思路的指引下有了些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整体发展变化趋势的认识,现在我对其做一简单的整理,叙述一下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发展的一些现象及本质问题。 在政治制度和官僚机构方面出现了这些现象:政治体制发展愈加完善和成熟,官制机构更加精细更加繁杂,行政理性化大大提高,分工更加明确;由临时设立的管制,随着使职体制的发展,使职化的趋势下促进了新的常规机构的出现,丰富了行政机构,为国家政治制度的创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央与地方的实力彼消此长,两者之间的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国家政权只到县一级成为常态,各朝遵守的规则,是由于统治者一直维护着乡社传统,用宗族、家族、血缘去自我团结维护基层社会,用社会的士族去控制基层平民,另外对于地方的高度控制,常常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再增设机构去控制地方,而增设机构往往演变成地方一级行政单位,还会出现重内轻外的现象,重京官轻地方官;唐宋以后体制重大变化是行政权的扩大和分化,中央决策、立法群体的扩大和决策立法的外廷化、制度化,国家对行政的监察也逐步加强,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中古时代帝国官僚政治体制逐渐由以皇帝个人为中心到以整个朝廷转变。在官僚机构运行机制方面:皇帝家务逐渐从国家政治行政事务中分离出来,并且走向制度化;国家行政和决策开始在一起,最后逐渐分离,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各司其职,制度化合理化运行;在行政与决策的分离想象下,政治中心从行政走向决策;在制度方面的成熟完善下,机构的运行之间发展向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在官僚机构和机制运行中可以发现国家对地方和编户的控制,对国家机器的运转以及实行中央集权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会发现在国家政治的运转当中,非理性政治和变态政治,往往是由于皇权次生以及官僚之间的主属性和附属性所造成的。那么在最后看官僚本身:在官僚主体首

历史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的演变

考点 古代选官制度的不断成熟 知识主线 1.选官制度的演变 时期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夏、商、西周 开始:夏商时期 衰落: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 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 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 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 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案 察举制的弊端。 2.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 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 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 养。” 文中的这一“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答案 科举制。 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 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 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 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 稳定的行政管理”。 这种管理的有效性有哪些? 答案 提高了官员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战国、秦朝和汉初开始:战国 发展:秦朝 衰落:汉初军功爵制 (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两汉 开始:西汉 衰落:东汉末年察举制 (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魏晋南北朝创始:曹魏发展:两晋衰落: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隋、唐、宋、明、清产生:隋 确定:唐 发展:北宋 衰落:明清科举制 (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归纳总结: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了官员素质,推动了中华帝国走向繁荣。 2.监察制度 (1)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未确立。 (2)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 (3)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唐时期, 门下省负责审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 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络。 (4)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代设立独立机构谏院,元代制定一整套监察法规。 (5)明清时期的顶峰阶段: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清代设有监察机构—都察院。 要点释疑 1. 选官发展规律 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和相对公平。 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逻辑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逻辑 1专制政治的逻辑 官僚政治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谈论官僚、批评官僚主义,但什么是官僚政治,也许很多人并不能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将官僚政治阐释为:政府权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的自由,官僚把政府措施看作为自己图谋利益的勾当。王亚南将官僚政治看成是专制政治的副产品和补充物,他认为只要专制主义不消除,官僚政治就不可能根除,官僚政治的顽疾是与专制政治分不开的。因此,要解答官僚政治的逻辑就必须理清专制政治的逻辑。 在王亚南看来,支撑专制政治延续的核心因素是内含于封建制度的生产关系,也即地主对农民剥削的生产关系,此种生产关系明显区别于具有离心力的领主经济。在领主经济中,领主对于其管辖范围内有无尚权力,立法、司法权皆由其行使,领主对其领域内的土地拥有所有权,领主只需向中央交纳一定的赋税。实际上,中央对领主的控制极其有限,领主实力的增强必然会削弱中央的权威。因此,在领主经济的情况下,专制主义体制很难建立起来。而在地主经济形态下则不同,地主的土地并非天然地属于自己,而是来自帝王授权,帝王集经济政治军事大权于一身,朕即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皇帝拥有无尚的富与尊荣,而分享其经济权力的地主就得仰起鼻息,而地主又通过对土地的次级占有拥有了剥削农民的资本。农民除向国家交纳赋税,还必须向地主交纳地租,导致农民受到双重剥削。 显然此种制度并不合理,但更需要思考的是:此制度何以能存续两千年而无根本性变革?生产关系虽是核心要素,但独从生产关系角度解释也并不能让人信服。既然有核心,那么也必然有非核心因素,否则,孤立的因素并不足以成就一个专制的系统维持数千年。在此,王亚南渐次提出了如下思考:第一,该如何使一般臣民,对专制君主乃至其他揽权人物,养成敬畏自卑的心习;对于其言行,无论合理与否,都得心悦诚服。第二,该如何使各方面部门的官僚势力,都在对专制君主向心的重点上保持一定的平衡。任一方面任一部门势力的突出,就将视为贾谊《治安策》中所谓大抵强者先反&&最强最先反的祸害。第三,该如何使全体人民,能安分守己、听天由命的接受官僚统治,并如何使人民中之优异分子或豪强分子,有机会有志望参加那种统治。对此疑问,本书从三方面给予了解答。 解答一曰:儒家思想。 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里面,把握着社会物质基本生产手段的阶级,同时必定要占有或支配社会基本的精神生产手段。这已经很明显的表现为一个法则。社会基本的精神生产手段被把握着:第一,将可能使不合理的物质生产手段的占有逐渐取得合理依据;第二,将借此继续制造出或生产出维护那种占有的动力;第三,将用以缓和或团结同一支配阶级内部的分离力量。所以,就中国历代王朝统治的经历讲,它们对于精神生产手段的把握是否牢固,运用是否得宜,颇关乎着王朝命运的修短,虽然在实质上,它们的存废兴亡,根本的还是看它们对于物质的基本生产手段的把握方面是否发生了破绽或动摇。儒家思想能为封建的专制统治提供合理的辩护,能生产出专制统治所需要的顺从,主要是由于它所具有的先天优势决定的,最便于专制的儒术,或者当做一种专制官僚统治手段来看的儒术说。大体上,儒术具备三项可资利用的内容:天道观、大一统观、纲常教义。 就天道观来说,统治者无非是想借天之子的玄学使其身份神秘化,以维护统治的合法性。尽管此种观念在现代看来有些愚昧可笑,但相对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和科技水平来说,此等玄学也相当具有迷惑性,至少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天子的身份是神秘的,是不容轻易侵犯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统治者维护其专制统治的要求。 大一统观的功用在于维护统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这是董仲舒所宣称的。当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自然会将四海统一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政治局面,以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大一统 官僚与文治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大一统 官僚与文治 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一是“大一统”的传统;二是官僚政治的传统;三是文治的传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其深厚的政治传统。这些传统,无论是其精华,还是其糟粕,都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必须充分重视、认真研究的重大历史课题。中国近代政治,历时甚短,新传统尚未定型。而古代政治传统,则相对凝重,影响深远,其中,最值得研究的,主要有三。 一是“大一统”的传统。“大一统”观念源自先秦,本意是天下诸侯皆统属于天子,“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注疏》卷1)此后,“大一统”成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追求和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在政治实践中,特别是明清两朝,它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统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式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重要特点是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下属机构,国家号令统一于中央,重要事务决定于中央。秦汉以降,尽管知识界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孰优孰劣的讨论时有发生,但并未产生重要的实际政治影响,“不过迂儒之常谈”。“封建” 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明代,“国家罢除丞相,设府、部、院、寺分理庶务,事权归于朝廷”,皇帝实现了对国家重要政治权力的垄断(傅恒等编:《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00)。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康熙帝语,《清圣祖实录》卷144)。乾隆皇帝称:“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王先谦:《乾隆朝东华录》卷28)秦汉至明清的中国政体,实质上是以专制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16世纪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大一统”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这个时期,实现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成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在清代以前,统一问题,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和中原地区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像北方游牧民族,自冒顿一统漠北,即在蒙古高原建立相对统一的政权组织,与中原地区相抗衡。在历史上,它往往凭借其强大的军事优势,攻掠骚扰,给中原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威胁。甚至汉朝文景之世,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一、先秦:世卿世禄制为主 1、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2、“客卿”、“食客”等制度 3、军功授爵制 二、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 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

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察举的主要科目: (1)孝廉:孝敬廉洁者(郡推举) (2)秀才:才能优秀者,汉光武帝为避讳改为茂才(州推举) (3)明经:通晓经义者 (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三、魏晋: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道德﹑才能。 四、隋唐:科举制 隋朝:起源 唐朝: <1>常科:每年分期举行 1、进士: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宰相大多进士科出身 2、明经:时务策与经义

3、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4、明法、明算、明字 5、俊士:不经常举行 6、……(共50多种)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 武则天时期,出现殿试、糊名、武举(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 新郎官:最早出现于唐代,是称呼考试登科及第的学子“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监察谏议制度发展演变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 监察谏议制度发展演变总结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夏商周时期 继承制度:禅让制转为王位世袭制 等级制度:宗法制、礼乐制 地方制度:分封制 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 2、秦汉时期 中央制度:皇帝制度(秦)、三公九卿制(秦)、内外朝(西汉) 地方制度: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西汉初) 选官制度:军功爵制(秦)、察举制(汉) 3、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央制度:三省初步形成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4、隋唐时期 中央制度:三省六部制 地方制度:节度使、都护府制度 选官制度:科举制 5、两宋时期

中央制度(或机构):二府三司 地方制度(或机构):文臣知州、通判监督、转运使主财政、军事上强干弱枝 6、元朝时期 中央制度(或机构):中书省 地方制度:行省制 7、明朝时期 中央制度:内阁制、厂卫制 8、清朝时期 中央制度(或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南书房(康熙帝)、军机处(雍正帝以后) 古代中国监察、谏议制度的发展 1、战国时期 中央(机构或人员):御史 下属组成人员:御史 职责:掌管文献记载、纠察 地方机构: 组成人员: 阶段:萌芽 2、秦朝时期 中央(机构或人员):御史大夫(中央监察长官) 下属组成人员:御史中丞、侍御史

职责:掌管文献记载、监察、弹劾 地方机构:郡县 组成人员:郡守,县长 阶段:初步形成 3、汉朝时期【注1】 中央(机构或人员):御史府(宪台) 下属组成人员: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御史府长官) 职责:监察御史负责监察、弹劾;御史中丞负责文献记载 地方机构:州 组成人员:州刺史、司隶校尉(负责京畿地区监察) 阶段:发展 4、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央(机构或人员):门下省、御史台 下属组成人员:御史大夫、侍御史、治书侍御史、监察御史 职责:弹劾、纠察、文献记载、封驳 地方机构:司隶台 组成人员:司隶大夫 阶段:发展 5、唐朝时期【注2】 中央(机构或人员):御史台(内分台院、殿院、察院)、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篇一: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课程书目 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课程书目 【课程参考书目】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 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楼劲、刘光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 【阅读参考书目】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xx年。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阎步克:《职位与品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xx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

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分析

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 [内容摘要]官僚制度是古代历史上国家行政管理的方式之一。中国古代封建官僚政治制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思考,运用所学知识,从分析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形态入手,对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主要表征、与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关系及其对后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揭示了我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为鉴,可明得失。在提高政府创新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此课题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我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史和社会史,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封建官僚制度背景过 程影响 官僚制度作为古代历史上国家行政管理的方式之一,它实行集权式的政治统治,官吏直接受权于君主,整个统治机构具有等级隶属、职责明确、分工细密等特点。在这样的古代国家中,官僚的行政管理控制着全社会。各种诏书律令的颁布,行政文书的运转使官僚制度得以发挥其功能。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国家性质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发展,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趋于终结。在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突出特点的中国皇权政治中,官僚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一定的背景和根源。 一、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的产生背景

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中国,这种政治制度源远流长,古代贵族政治中其实已经孕育演生出官僚政治制度的若干因素。据史书记载:在贵族制度下,大夫或士以上才能称为官,庶民或奴隶出身的家臣是不在官的范围之内的。而官僚一词初见于《国语〃鲁语下》:“今吾子之教官僚。”其义为官奴。可见,中国古代的官僚由君主的家臣发展而来。因此说,这种政治制度是由封建贵族政治向帝国皇权政治转化的产物。 1、封建的经济基础是其孕育滋长的“温床”。 官僚政治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形态。其产生的原因首先应当从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中去找寻。对封建制有全面决定作用的因素,乃是主要由农业劳动力与土地这种自然力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特别是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它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广大、分散的私有小生产者无法团结起来代表自己的利益,客观上必须要有封建官僚阶层进行分派贡税、徭役的武断统治。这一切的变化都促使非集中的贵族政治形态向集中的专制官僚政治形态的转变,促使“分田制禄”的领主经济向“履田而税”,“佃田而租”的地主经济转变。随着这种转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便诞生了。秦虽只有短短十五年寿命,但它却开了中国封建专制官僚政治的先河。李斯“废分封,行郡县”的建议彻底地将领主经济和贵族政治的余孽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专制官僚政治统治的时代。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其滋生的“助产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是在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冲击下,地主阶级的政治与血缘宗法势力进行长期的斗争中完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生气、光彩夺目的年代。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变革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家族土地所有制代替宗族土地所有制,它的政治表现就是以君主集权制代替贵族制,从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到海内一统的秦汉,分封制的废除可以说是加强中央集权所走过的最重要的一步,但是,秦朝虽然废分封而行郡县,但是相权却难以制约,难怪会出现赵高指鹿为马的一幕;而西汉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中央集权一度削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12961848.html,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作者:陈洁曹志平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7年第08期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萌芽期。最早可考证的监察活动始于夏商周时期,如《周礼·春官》记有“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可见西周所设御史官一职已初具监察职能,但在这期间并未成立专门的监察机关。至春秋战国时期,御史官被赋予了新的监察使命。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监察活动仍相对单一、局限,只是一种萌芽阶段。 2.形成期。直至始皇帝一统六国,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为监察制度的延续夯实了政治基础。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借以“三公九卿制”赋予了御史大夫监察百官的权限。其中,中央由御史府掌握天下文书,监察百官;地方由御史大夫授命各“监御史”派驻各郡县,设置郡御史监察郡内各项工作,以此保障中央统管各地,稳固皇权的至上。而后,汉承秦制,不仅赋予了御史大夫监察与行政两项职权,还设立了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并先后颁布了《监御史九条》与《六条察郡之法》,推动了监察活动趋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发展期。时至政权频繁交替的魏晋南北朝,封建割据分裂状态持续的存在,使得各朝代监察活动各有名目,但御史台作为独立部门,仍是皇权统治阶级中的最高监察机构。只是魏晋时期的御史台不再隶属少府,改由皇帝直接控制;而南梁、后魏、北齐的御史台和后周的宪台,仍以御史中丞为主官(北魏称御史中尉);至晋朝后期,改由御史中丞下设的殿中御史、检校御史、督运御史等分掌内外监察权,各地方由朝廷不定期委派巡御史,不再设置固定监察机构监察地方官。隋唐时期则继承了南北朝以御史台为主、台谏并立的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推行了经常性监察与临时性巡查相结合的动态监察机制,制定了明确、具体的监察制度,使得古代监察制度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4.顶峰期。明、清是封建君主落实中央集权制的全盛时期。其中,明朝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并设立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以及下设地方十三道巡按御史,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纠举弹劾之权,以此形成三重监督网格,自上而下全面开展监察工作。清朝整体上沿袭明代监察体制,但也有其独特发展——监察权高度集中。即,清廷中央仍以都察院为主监察机构,各级官吏均置于都察院监督之下,都察院下设十五道监察御史(后增至二十二道),科道合一,并颁布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监察法典——《钦定合规》。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攀升至顶峰期。 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首先,古代监察制度源远流长,是封建王朝为保障“国家机器”顺利运转而设立的一种政治制度,其先后跨越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等几个阶段,在古代社会每一朝代

官僚制度的特点

当前中国官僚体制的特点分析 作者:大漠胡杨 谈起中国古代社会,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阶级社会,其实不然。虽然不可否认,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也的确存在着不同的阶级,但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并不是阶级对立社会。中国从古至今,除了极短暂的军人执政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官僚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是官僚集团,所谓的奴隶社会的奴隶主阶级、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实际上都是依附于官僚集团而存在的。官僚集团本身既不代表任何阶级,也不为任何阶级支持,它只代表自己,它的产生和存在,与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所谓“社会经济基础”毫不相干,并且不会因这些因素改变而改变。从中国古代国家产生初期的“奴隶社会”到后来的“封建社会”,再到民国时期和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根本特点始终都没有改变。民主制度和官僚制度是世界政治制度史上最重要的两种制度,民主制度的故乡是古代希腊,而中国则是官僚制度的故乡,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官僚体制发展到如此复杂的形态,可以说,撇开官僚制,就没办法讲中国的政治经济史。回顾历史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体系和社会管理制度的最核心传统,就是官僚制度。 民主制度和官僚制度的不同之处在于,民主制度下的官吏是通过民选产生的,官员需对选民负责,各级官吏几乎都处于人民的有效监督之下,使得官僚很难形成利益集团。而官僚制度下的官吏则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任命产生的,官员只需对任命他的上级官员负责,无需对人民负责,使得人民无法对官吏进行监督,由此使得各级官吏有条件形成利益集团。官僚利益集团一旦形成,便会形成自己独立的集团利益,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和使利益最大化,官僚集团往往会不择手段地去尽可能扩大控制社会资源。从社会管理效率上来说,政权建立初期,官僚制度往往比民主制度具有更高的效率,其优点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而民主制度由于过于分权,容易造成互相扯皮,难以形成一致意见,导致社会发展机遇的丧失。因此在政权建立初期,官僚制度下的国家往往会比民主制度下的国家能够更快速的稳定和更高效的运转。但是随着官僚集团自身的力量的逐步发展壮大,官僚集团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腐败和特权,从而逐渐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官僚制度下的

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一、名词解释 1.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2.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3.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4.三公九卿:秦朗统一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央官吏系统.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太常,朗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分理中央事务。 5.三省六部制:隋唐以后,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行政事务的职能管理机构,六部隶属于尚书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成熟。 6.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系列变动,土地兼并战争到处发生.在大国吞并小国之后,征服者大都将小国变成县郡,以隶属于自己的行政系统之下.这种郡县制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汉时期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天下一统的王权体制,君主集权达到空前的高度。 7.科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8.察举制: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这种由地主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察举".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9.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人士,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土族的利益。 10.明经科: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东汉开始设置.隋唐以后,汉代察举考试中强调的儒家经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11.诗赋取士: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进士科,进士试主要是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唐代崇尚文学成为一代风气.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唐诗时代的形成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试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规律

试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规律 1、秦代开始形成制度,中央设立御史大夫,在地方上,皇帝派御史常驻郡县,称“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 2、汉承秦制,但较秦制更严密。在西汉,中央仍设御史大夫作为长官,御史中丞为副,兼掌皇帝机要秘书和中央监察之职。在地方每州设一刺史,用以监察地方政情、受理案件、考核官吏: 3、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基本处于封建割据的分裂状态。各朝的监察机构名目不一,但体制与汉代基本相同; 4、隋唐时期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下设治书御史2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共12人,专执掌外出巡察; 5、宋代监察机构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而加强。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如设通判,与知州平列,号称监州,有权随时向皇帝报奏,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此外,路一级的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等,也负有监察州县的责任; 6、元代中央设御史台,还在江南和陕西特设行御史台,其组织与中央御史台相同,作为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关。这是元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发展。全国分为22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 7、明代监察制度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而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备。中央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担任总督和巡抚的官员,其权力比一般巡按御史要大,有“便宜从事”之权。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战时,御史监军,随同出征。明代还将地方分区监察和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专设六科给事中,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的控制。礼、户、吏、兵、刑、工六科,各设都给事中1人,左右都给事中各1人,给事中若干人。凡六部的上奏均须交给事中审查,若有不妥,即行驳回;皇帝交给六部的任务也由给事中监督按期完成。六科给事中与各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科道官虽然官秩不高,但权力很大,活动范围极广。 8、清代清代监察机构沿袭明代,又有所发展。在中央,仍设都察院。各级官吏均置于都察院监督之下。清代都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他与六部尚书、通政使、大理寺卿等重要官员共同参与朝廷大议。都察院下设15道监察御史(清末增至22道),专司纠察之事。雍正年间,专察六部的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和各道监察御史共同负责对京内外官吏的监察和弹劾。唐代的台、谏并列,明代的科、道分设,清代的科、道则在组织上完全统一。监察权的集中,是清代监察制度的一大特点。清代,一方面允许监察官风闻言事,直言不讳;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监察官权力过大,规定御史对百官弹劾要经皇帝裁决。 演变规律是监察官地位越低,权责越重,越来越服从于皇权对地方官员和中央高官进行监督。

中国古代史监察制度变化过程

中国古代史监察制度变化过程 1秦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2汉 中央设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 地方设十三州刺史 3隋唐 门下省,负责谏议封驳 4宋 中央出现谏院——谏官专门机构 地方设通判 5元 中央设御史台 6明清 中央设都察院、六科给事中 地方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的按察使司 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规律 1、秦代开始形成制度,中央设立御史大夫,在地方上,皇帝派御史常驻郡县,称“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 2、汉承秦制,但较秦制更严密。在西汉,中央仍设御史大夫作为长官,御史中丞为副,兼掌皇帝机要秘书和中央监察之职。在地方每州设一刺史,用以监察地方政情、受理案件、考核官吏: 3、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基本处于封建割据的分裂状态。各朝的监察机构名目不一,但体制与汉代基本相同; 4、隋唐时期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下设治书御史2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共12人,专执掌外出巡察; 5、宋代监察机构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而加强。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如设通判,与知州平列,号称监州,有权随时向皇帝报奏,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此外,路一级的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等,也负有监察州县的责任; 6、元代中央设御史台,还在江南和陕西特设行御史台,其组织与中央御史台相同,作为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关。这是元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发展。全国分为22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 7、明代监察制度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而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备。中央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担任总督和巡抚的官员,其权力比一般巡按御史要大,有“便宜从事”之权。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战时,御史监军,随同出征。明代还将地方分区监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 一、清官与贪官(兼作导入环节) 1、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看里面的两位著名历史人物是谁。 他们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官吏清官包拯和贪官和珅,是影视剧和文学创作的重要人物。 2、哪位同学知道和珅的“贪”到了什么程度呢? 3、和珅的“贪”是如此,那么包拯的“清”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撇开影视作品的艺术加工我知道同学们曾经在语文课上学习过有关包拯的历史资料《包拯家训》你们还记得吗? 4、类似包拯这样的清官你还知道哪些事例?可以参照教材P43。 5、这些清官的品质体现在清廉、公正、刚直不阿,深受百姓爱戴,于成龙的清廉对比和珅的奢靡,那么不同于包拯公正的断案有一个成语故事叫做“请君入瓮”,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6、在酷吏不分青红皂白的严刑逼供下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7、海瑞刚直不阿为民请命,抨击嘉靖皇帝,而更多的官吏在皇权专制下随波逐流成为昏官。因此,百姓们对清官感恩戴德念念不忘,而对于贪官酷吏则敢怒不敢言,进而对清官神化来表达期待与怨恨。 转接: 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都是按照一定形式组织起来的,在官僚机构担任职务才叫做官,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中国古代官僚机构。 二、官僚机构 1、皇权至上,为什么皇帝还要设置官僚机构行使权力呢?为了有效的管理庞大的帝国自秦汉以来逐步完善了官僚机构。 2、设置在天子脚下的机构叫中央机构 3、请同学们从教材P42中找出中央机构的历史演变过程 秦汉——设置丞相协助皇帝管理国家事务 隋唐——“三省六部制”一位丞相演变成了若干侍郎,也就是宰相。 4、和中央机构相辅相成的是地方机构,它也经历了历史演变过程。 秦——郡、县制 东汉后期——州、郡、县制 元明清时期——省领路、府、州、县制虽然也有反复,总体上是两级变多级。 5、我们即将学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面的鲁达就被描述为北宋路一级的官员——曾任关西五路联访史,唐代没有郡、路的机构但是有道,道这一地方机构目前朝鲜还在使用,例如平安北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