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折的寇刀——常德会战中日步兵武器对比

合集下载

略论中美空军在常德会战中的对日作战

略论中美空军在常德会战中的对日作战

略论中美空军在常德会战中的对日作战
罗裕庭
【期刊名称】《武陵学刊》
【年(卷),期】2005(030)004
【摘要】中美空军在常德会战中的对日作战,是1943年与日军进行的一系列较大的空战之一.战前,敌我空军力量出现了势均力敌的态势.在常德会战中,中美空军作战主要分为外线作战、常德制空战、乘胜追歼战三个阶段.中美空军通过联合作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空军,夺得了部分制空权,有力地支援了我地面部队作战.
【总页数】4页(P12-15)
【作者】罗裕庭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政史系,湖南,常德,4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5.21
【相关文献】
1.中美空军在长衡会战中联合作战述评 [J], 祁雪春
2.论抗战时期的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J], 沈绍根
3.中美对日作战电影的叙事角色比较分析 [J], 宫晓鹏;
4."湘西会战"中美空军作战研究
——基于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日反攻战略调整之视角 [J], 田燕飞
5.1944年中原会战中美空军联合作战史料选 [J], 李琴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抗日战争中中日两国冷兵器对比

试析抗日战争中中日两国冷兵器对比

试析抗日战争中中日两国冷兵器对比作者:白宇来源:《卷宗》2013年第06期摘要:战争中武器装备的先进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优胜几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上中日两军仍然把战刀和刺刀作为主要武器配备,白刃战也成为中日军队间技艺和意志更为单纯的较量。

本文从抗日战争中中日两军使用的冷兵器、为什么中日两军在二战中普遍装备战刀、中日军队战刀在战争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试将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冷兵器做以对比,突出冷兵器作为白刃战主要武器,在战争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抗日战争;冷兵器;白刃战相比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更大,破坏性更强。

随着自动武器的更新制造和战场火力的不断增强,二战中各国军人使用的武器也更先进,更具有杀伤力。

战争中武器装备的先进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优胜几率。

然而在飞机坦克机枪导弹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上中日两军仍然把战刀和刺刀作为主要武器配备,并且频繁发生大规模刀对刀的白刃战,这个例外是由中日双方的装备水平、战术思想和军队传统等决定的,白刃战也成为中日军队间技艺和意志更为单纯的较量。

1 抗日战争中中日两军使用的冷兵器中国军队主要使用大砍刀(即大刀)和刺刀,日本在抗日战争中使用的冷兵器包括日本军刀和刺刀。

所谓日本军刀主要是指1934年至1945年间,日本军官和士官佩带的具有日本传统的指挥刀。

1934年,日本军队废弃了华而不实的西洋式军刀,为军官改配日本传统长把子“东洋刀”。

因1934年是日本皇纪二千九百九十四年,故称改制军刀为九四式军刀。

1935年,继军官改佩九四式军刀后士官也统一配发传统式军刀,称为九五式军刀。

日本式军刀采用传统长刀形式,连刀鞘总长约101厘米。

九四式军官刀与传统日本刀相同之处是:刀柄以珠粒细密的白色鲛鱼皮包裹,长26厘米,并用丝带编花缠绕。

刀柄近护手处用“竹钉”贯通固定刀身。

护格为“葵形”铜镀金,有镂空和不镂空两种。

刀刃近护手处有日本刀特有的铜制夹刃。

抗战中日武器比较

抗战中日武器比较

一、轻武器中国优于日本中国战场上交战双方的机械化程度都不高。

前期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只有靠苏联援助装甲车建立的第五军(基干为第200师)。

日军对华作战时投入的全机械化部队也只有第五师团和第三战车师团。

在中日两军的作战伤亡中,枪伤都占一半以上,可见轻武器在战场上仍唱主角。

从轻武器的主体枪械看,中国军队始终占优势。

从1937年至1945年,日军对华作战兵力保持在50万至105万之间,其中半数装备枪支(多数炮兵和勤务人员不配枪)。

中国方面,国军一线兵力则保持在200万至300万,也有半数配备枪支;此外民间武装也有大量枪支(近代中国进口的毛瑟手枪既驳壳枪近百万支,多为富户购买,笔者的姥爷及姑父都曾拥有此枪);当时共军枪支数量不详,据相关资料记载,至1945年夏,八路军总数约90余万,枪支37万余支,平均每支枪不足20发子弹(笔者认为,这也是共军只能以游击战为主的原因之一)。

从当时双方主要装备的枪械质量看,中国要稍优于侵华日军。

抗战前期,中国军队派系杂乱,不过从清末起,军界大多看中德式7.9毫米口径枪械,最早大批装备的步枪便是毛瑟枪的改进型-“汉阳造”。

1935年,南京政府根据德国顾问建议,以德式Kar98毛瑟枪为标准统一全军,除在外国购买,在国内仿造为“中正式”。

此种枪在二战期间也是德军主要装备,性能优于日军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枪。

据相关人士回忆,毛瑟枪在实战中,枪伤“进口小,出口大”。

而日军的6.5毫米口径的“三八大盖”不仅口径小,且因其弹道设计缺陷,所以杀伤力大大降低,当时有人戏称:“三八枪打中抗日战士,养几天伤继续抗日”。

日军也深感三八枪威力小,1939年研制出7.7毫米口径的九九式步枪,性能与德国98式相当,却因生产能力所限仅有少量装备。

在轻机枪方面,抗战时期中国各派系军队装备的轻机枪主要是7.9毫米口径的捷克式(与德式枪弹通用),质量优于日军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中国人俗称“歪把子”)。

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常德会战

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常德会战

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常德会战撰文 / 陈光文(绘图 / 骆玫)常德乃湘北之重镇,川贵之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43年11月,侵华日军发动了所谓的“常德作战”,试图打开通往川渝的门户。

两国开战后,经过54天激战,中国军队奋勇阻击,给日军以重大杀伤。

虽然曾短暂失守常德,但此战最终以成功驱逐日军并再次收复失地而胜利结束。

这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被美国《芝加哥太阳报》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兵家必争之地——常德1943年夏,应美英两国的要求,中国准备派出一支部队前往缅甸作战,以打击侵占东南亚的日军,并声援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攻势。

但日军大本营对盟国的这一行动也十分清楚,于是命令侵华日军对中国军队进行牵制,就选定对准备抽调兵力入缅参战的第六战区的防区发动一场战役,并选定了常德这一战略要地。

日军参谋本部认为,常德是湖南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中心,一旦占领此地,不但可以控制周边常德会战经过要图(绘图/ 飞飞)宜昌长阳宜都枝江松滋江陵第39师第58师一部第3、13师第34师一部第18军第10集团军王耀武兵团第29集团军第68、116师第40师一部弥陀寺华容南县常德第57师欧震兵团地区,而且还能对重庆这个临时首都构成威胁。

敌我两军力量对比分析1943年秋,日本侵略军以第11军、第13军第116师团为主力,整个进攻部队包括6个师团、1个混成旅、两个大队、第3飞行师团100多架飞机,进攻总兵力达10余万人。

这次战役统一由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计划分三路同时推进,直逼常德城。

计划由战斗力很强的第116师团担任攻城任务。

石门慈利沅江时间:11月2日至11月21日 主要作战地点:洞庭湖西岸与常德城郊以北的广大地区时间:11月18日至12月3日 主要作战地点:常德郊区和常德城内第一阶段:积极防御顽强阻击日军进攻第二阶段:艰苦卓绝的常德防御作战这一阶段作战中打得最激烈的战斗是石门战役和慈利战役。

侵华日军在常德作战中曾使用过细菌武器

侵华日军在常德作战中曾使用过细菌武器

侵华日军在常德作战中曾使用过细菌武器
夏茂粹
【期刊名称】《民国档案》
【年(卷),期】1990()4
【摘要】为进一步弄清侵华日军荣1644部队的罪行,日本《每日新闻》记者竹田昌弘应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于去年9月访问南京,其间查阅了二史馆馆藏“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行政院卫生部”等全宗档案。

在这些案卷中,竹田昌弘查到了当年日本飞机在湖南常德散布鼠疫细菌的有关报告、日俘罪行证明书、湖南常德鼠疫病例发现情况图等第一手材料。

今年7月6日,日本《每日新闻》即以《旧日本军“常德作战”资料:在空中喷撒注入鼠疫杆菌的跳蚤使市民感染鼠疫》为题,揭露了侵华日军常德作战的真相。

文章指出。

【总页数】1页(P133-133)
【关键词】鼠疫杆菌;部队;侵华日军;细菌武器;常德市;湖南常德;病例发现;战争罪犯;作战;友好协会
【作者】夏茂粹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8
【相关文献】
1.侵华日军在粤使用细菌武器的罪行 [J], 官丽珍
2.侵华日军使用化学、细菌武器杀害中国人民述略 [J], 刘庭华
3.抗战宣传画佐证侵华日军使用细菌武器 [J], 向显桃
4.侵华日军使用化学细菌武器述略 [J], 刘庭华
5.侵华日军使用化学细菌武器述略 [J], 刘庭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装备与武器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装备与武器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装备与武器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也是中国军事装备与武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场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各种军事装备和武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抗击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步兵武器在抗日战争中,步兵是中国军队主力,因此步兵武器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当时主要使用的步兵武器有步枪、机枪和手榴弹等。

由于当时国内产能有限,中国军队主要依赖外援,其中最重要的来源是苏联。

中国使用的主要步枪是著名的M1加兰德步枪,这是一种半自动步枪,具有极高的射速和精准度。

由于加兰德步枪具有可靠性和优秀的性能,被广泛用于中国军队的步兵部队。

除了步枪,机枪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的机枪是列宁式机枪,这种机枪具有高射速和强大的火力,能够有效地制造火力压制,保护步兵突击。

此外,中国还采用了苏联的DP-28机枪,这种机枪重量轻、可移动性好,适合在山地和城市作战。

手榴弹也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常用的武器之一。

中国当时采用的手榴弹主要是苏联的RG-42手榴弹,这种手榴弹具有爆炸威力大、有效杀伤范围广的特点,对于攻击敌人阵地和破坏敌人工事非常有效。

二、坦克与装甲车辆在抗日战争中,坦克和装甲车辆是中国军队的重要装备,对于打破敌人阵地和突破防线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的坦克是苏联的T-26和M3轻型坦克。

这些坦克虽然在装甲厚度和火炮威力上相对较弱,但由于灵活性好,适应性广,能够在山地和城市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军队还使用了苏联的装甲车辆,如BA-10装甲车和BA-20装甲车。

这些装甲车辆具有高速度和机动性,能够迅速运送兵力和武器装备,对于战场机动和扩大战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炮兵火炮抗日战争中,炮兵火炮在战场上的威力不可忽视。

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的火炮有迫击炮、火炮和反坦克炮等。

迫击炮是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的火炮之一,这种火炮射程短,易于携带和操作,成为步兵部队的得力武器。

血战---中日常德会战纪实

血战---中日常德会战纪实

血城—中日常德会战纪实作者:周询“虎贲部队保常德,官兵视死皆等闲,八千勇士血流尽,一寸土地一寸血。

”——原国民革命军74军57师卫生兵顾华江背景介绍:发生在1943年11月至12月的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继上海、南京、台儿庄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

常德,地处湘西北,“控引巴蜀、襟带洞庭”,号称“鱼米之乡”,是中国军民抗日大粮仓。

为了牵制中国军队南下远征缅甸,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命令“中国派遣军”第11军主力和第13军一部,配备空军和毒气瓦斯部队,举兵16万,自华容至松滋地区之间分3路向湘西北发动强攻,妄图一举占领常德,并威胁长沙、衡阳。

中方共约21万官兵奋起抗击,在暖水街、茶元寺、石门、慈利等处谱写了一曲曲痛击日寇的英勇篇章。

在常德城保卫战中,74军57师8000男儿衔命守城,在常德民众的支持下,57师在师长余程万将军的指挥下与4倍于己的日军苦战16昼夜,殉国8000,歼敌近万,最后仅余100多人突围。

12月3日,常德失陷。

57师将士以一师兵力守弹丸之地达16天,为中国军队形成对敌的反包围赢得了主动,迫使进城没几天的日寇仓惶撤退。

12月9日,常德光复。

12月20日,日军伤亡3万,败退驻地。

常德会战进行期间,正值“开罗会议”,举世瞩目。

美国总统罗斯福询问常德守城将军的姓名,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保证“常德就是中国的斯大林格勒”。

会战的胜利,使国民倍受鼓舞,盟军为之欢呼。

常德军民浴血鏖战,惊天地、泣鬼神。

1945年建立的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烈士公墓,如今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一章城郊争夺(上)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日军攻克石门,随即将战略重点转向进攻常德。

日军第116师团攻占津澧后,则以主力摆脱我第44军的追击阻截,急速向常德逼近。

二十一日,日军第3师团占领桃源、陬市后,即率部强渡沅江,直向常德城沅江南岸约30华里的斗姆湖一带逼近,以截断城内守军退路。

常德会战 真实战斗远比《喋血孤城》电影残酷

常德会战 真实战斗远比《喋血孤城》电影残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常德会战真实战斗远比《喋血孤城》电影残酷
导语:“战死的官兵实在是太多了,我所在的营就只剩下了3人,当年战斗的激烈程度远远不止电影里这些,起码要残酷10倍以上!” 抗战中具有重大意义
“战死的官兵实在是太多了,我所在的营就只剩下了3人,当年战斗的激烈程度远远不止电影里这些,起码要残酷10倍以上!”
抗战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常德会战被搬上了大银幕,影片名叫做喋血孤城。

该片讲述了1943年秋保卫常德的国民党第74军57师8000多名士兵在师长余程万的带领下与3万日军展开生死对决的故事。

作为参与过“常德会战”的长沙籍老兵,常德市德山乾明寺88岁的释来空法师(俗名吴淞)应邀在长沙举行的超前点映仪式上观看了该部电影,并向记者讲述了当年他所遭遇到的惨烈战斗。

参战老兵现在仅剩4人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的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掉了下来,这个时候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我那些阵亡的战友。

现在,参与当年‘常德会战’的老兵全球仅剩4个,除了我和另外一个老兵吴荣凯生活在常德外,其他一个在台湾一个在美国。

”每每讲起过去,释来空法师就要把参加“常德会战”的幸存者介绍一遍。

“电影拍摄得很好,也很真实。

但有两个地方还是出现了差错。

一是电影里有一个镜头,勤务兵向余程万师长报告增援部队26日到。

其实,我所在的增援部队是1943年9月27日从驻地衡山出发,经过长途跋涉,于30日6时到达德山的。

另一处就是电影里国民党第10军3师攻打常德汽车南站,其实3师攻打的是德山。

”当年,释来空法师就在国民党第10军3师9团3营。

“我们一到达德山就投入到了战斗之中,战斗异常激烈,阵地被你来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抗战期间的军事装备

中国抗战期间的军事装备

中国抗战期间的军事装备中国抗战期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进行抵抗和反抗的时刻。

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家园,中国军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军事装备。

这些装备在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提供了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能力和坚持战斗的勇气。

本文将对中国抗战期间使用的军事装备进行介绍。

一、步兵武器步兵是中国抗战期间的主力军。

为了提升步兵的战斗力,中国军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步兵武器。

其中最常见的是步枪,例如著名的“九四式”步枪,它是基于德国的Mauser M 98步枪而改进的。

这种步枪具有较长的射程和较高的精度,为中国军队在远距离射击中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此外,还有轻机枪、冲锋枪等武器的使用,这些武器在近距离战斗中表现出色。

二、炮兵装备炮兵是中国抗战期间的重要力量,起着火力支援和制敌的关键作用。

中国军队使用了各类步兵炮和火炮,其中包括榴弹炮、加农炮和火箭炮等。

这些炮兵装备在阻击日军和进行地面战斗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中国军队熟练运用的榴弹炮,可以有效地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和阵地,为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三、装甲车辆虽然中国抗战期间的装甲车辆相对较少,但它们在战斗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军队主要使用了轻型坦克和装甲车等装备。

其中,华北局势紧张时引进的苏联T-26轻型坦克是中国军队最广泛使用的坦克之一。

尽管它的装甲相对较轻,但在抵御日本军队的进攻和发起战斗中仍然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飞机中国抗战期间的空中战斗对中国军队的抵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尽管中国空军在装备和数量上与日本军队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但中国军队仍然努力保卫自己的领空。

中国军队主要使用了国产的I-15和I-16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在一些局部战斗中取得了一些胜利。

此外,中国军队还使用了苏联的舰载机和轰炸机等。

五、海军装备中国抗战期间的海战对中国军队的胜利至关重要。

中国军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军舰来保卫自己的海岸线。

其中包括驱逐舰、潜艇和巡逻舰等。

常德会战3

常德会战3

会战背景
• 国际: 1943年秋,太平洋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 本性的变化,日军已被迫转为守势。在印 缅战场,中美英也在计划联合反攻缅甸。 日军为了策应太平洋战场和缅北作战,牵 制中国军队与国军驻印军(新一军)南北夹击 攻击缅北日军。湖南西部的常德因其重要 地位,克之即可威逼重庆﹐因而侵华日军 将其作为进攻目标。
常德会战的意义
• 日军虽一度攻陷常德城,并掠去大量物资,但 其根本目的与主要意图未能达到。 • 中国军队虽是”惨胜” ,但在会战中消耗了 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打乱了日军作战部署。 常德守军坚守时间之长、官兵牺牲之惨烈,是 抗战相持阶段少见的,战况惨烈程度可与台儿 庄战役匹比。 • 常德守军打出了军威,提高了中国军队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际威望,增强了国际友人 对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常德后来成为坚持湖 南抗战、保卫湖南、拱卫西南的重要基地。常 德会战有力地配合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使 中国入缅军队无北顾之忧。
国内:
• 国民政府为了与盟军协同打通中印公路, 先后从第六、第九战区陆续抽调7个军转用 于云南及印度,准备反攻缅甸。日军为牵 制中国军队不再向印、滇转用,以策应其 南方军的作战,再次组织进攻。
中日双方主要将领
中方:余程万 日方:横山勇
• “虎贲”一词来源于《书经》中的《牧誓 上》篇的记载:“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 贲三千人。”以后,“虎贲”称号成为历 代英勇无敌的军队的最高荣誉。
一寸国土一寸血
—常德会战
队对云 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 国军队的士气,对第六战区和第九战 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日军第11 军出动约9万人攻克常德,中国74军 57师苦战16昼夜,几乎以全军覆没的 代价为中国军队形成对敌的反包围赢 得了主动,6天后中国军队收复常德。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装备与技术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装备与技术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装备与技术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英勇抗战,为了抵御侵略者的入侵,中国人民不仅依靠坚定的意志和勇敢的战斗,还依赖于先进的军事装备和技术。

本文将就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装备以及相关技术进行探讨。

一、步兵武器抗日战争中,步兵武器是中国军队主要作战工具之一。

由于当时中国还未完全工业化,军事装备较为落后,但中国人民凭借着敢于与侵略者正面交锋的信念,不断改进和发展军事技术。

1. 步枪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使用了多种型号的步枪。

其中,国民政府军队主要使用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布雷达步枪以及苏联制造的莫辛-纳甘步枪。

这些步枪在当时具备较高的射击精度和扎实的可靠性,为中国军队提供了有效的火力支援。

2. 冲锋枪中国军队还同样采用了冲锋枪来应对敌军的近身战。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联生产的PPSh-41冲锋枪,该冲锋枪具备快速射击和简单操作的优点,为中国士兵提供了强大的近战能力。

3. 轻机枪轻机枪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军队提供了稳定的火力支持。

代表性的轻机枪有捷克斯洛伐克的勃朗宁M1918轻机枪以及德国的MG34轻机枪。

这些轻机枪具备高射击速度和可靠性,并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战术作用。

二、装甲战车抗日战争中,装甲战车在中国军队的作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虽然中国的装甲部队相对薄弱,但仍然在战争中使用了一些较为先进的装甲战车。

1. 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美国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主要使用的装甲战车之一。

它具备较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为中国军队提供了有效的装甲火力支援。

2. T-26轻型坦克苏联生产的T-26轻型坦克也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使用的装甲战车之一。

尽管它在面对日本的重型坦克时存在一定的劣势,但在一些局部战斗中,T-26轻型坦克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航空器材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航空器材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中国军队凭借航空力量与日军展开了多次重要的空中战斗。

1. 战斗机中国军队主要使用苏联供应的战斗机,如著名的雅克-1和雅克-9。

常德会战简介

常德会战简介

常德会战简介“常德会战一役对中国而言,是证明其士兵之作战能力;对其盟友而论,亦足证明中国虽处于极大困难之中,尤能渡过难关,击退敌人。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常德会战简介,希望你喜欢。

常德会战分析中文名称:常德会战参战部队:国军、日军战争结果:国军获胜时间:1943年11月2日 - 12月20日地点:湖南常德及周边市县人物:孙连仲横山勇常德会战详情日军进攻1943年11月1日,日军五个师团兵分三路,依原订计划全线出击。

11月3日,沿江全线转入激战,日军规模之大,远出战区预料。

4日,第一线兵团各部均开始依战区命令转移主力至主阵地,此时暖水街主阵地反而阵线犬牙交错而孤悬敌后,侧翼曝露,王敬久总司令乃电令暂6师赵季平师长突围。

暖水街阵地虽然坚持半周,依然力持不垮。

日军于是决心考变主攻方向,将主力调往新安、石门一线,果然突破了国军的第一线兵团防线。

正当第10集团军全线激战,殊死搏斗之际,第29集团军却正踏入杀阵。

第因部队原先已与日军纠缠交错,所以在日军骤然加强兵力后的进攻下立遭突破。

14日,日军对石门发动总攻,第73军在涉水突围时遭到日军截击,一片混乱,建制全散,暂5师在撤退中伤亡殆尽。

17日,日军在打开石门缺口之后,大胆突进,直取慈利,后慈利失守。

21日傍晚,日军在桃源猛烈轰炸,随后空投近一个中队的伞兵,许师长乃亲率450团残部上前冲杀,身受重创。

后在昏迷送医途中,不堪其辱举枪自尽。

桃源沦陷之后,主攻的四个师团已包围常德,并与常德守军接战。

第116师团整个师团均用以攻城。

第100军第63师第188团在会战之初奉孙长官命令,抢占德山阵地,以与第57师成犄角之势。

横山勇一动手便全力猛扑德山,第188团匆促应战,仅一昼夜德山阵地便告失守,24日,第116师团集结完毕,对常德城防展开主攻。

第169团柴意新团长奋勇迎战,以准确集火杀伤日军,日军冲锋中损失逾半。

中方增援在常德被完全包围之后,第10、第29集团军以及王耀武集团两个军均与全力阻击的日军外围掩护部队胶着,一时之间难直趋常德解围。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的装备与武器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的装备与武器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的装备与武器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抗击外侮的壮举。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面对着日本军队的强大武器装备,为了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迎接战争的挑战,我们的军队不仅仅依靠顽强的意志和勇气,还积极研发和采用先进的装备和武器,以期能够在抗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1. 步兵装备在战争中,步兵是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因此其装备和武器的先进性至关重要。

抗日战争中,中国步兵装备主要包括步枪、轻机枪、手榴弹等。

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国产的三八式步枪,它是中国军队在20世纪初引进并进行改良的一种武器。

除了步枪之外,中国军队还广泛使用了轻机枪,如日本的九九式轻机枪。

这种轻机枪射速快、火力强大,能有效地控制战场,使敌军望而生畏。

手榴弹也成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它具有杀伤面积大、威力强的特点,使中国步兵在战场上能够有效地攻击和破坏敌军。

2. 炮兵装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炮兵装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炮兵是远程火力的代表,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援射击,为中国军队取得战场控制增加了把握。

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使用了各种类型的火炮,包括加农炮、火箭炮、反坦克炮等。

其中,加农炮是主要的重型火炮,它具有射程远、杀伤力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打击敌军阵地和火力点。

火箭炮则是中国军队在战争中积极研发和运用的武器,它具有射程远、打击面广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摧毁敌军的集结区和后方设施。

反坦克炮则成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必备武器,它能够有效地对付日本坦克,保护我军步兵的生命安全。

3. 抗战特种装备除了常规的步兵和炮兵装备外,中国军队还积极研发和使用一些特种装备,以提高战斗效能和保障士兵的生命安全。

例如,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广泛使用了地雷和爆炸物,用来炸毁敌军的设施和装备。

地雷是一种潜伏于地下的爆炸装置,可以通过触发装置来引爆,给敌军造成重大伤亡和杀伤。

爆炸物则是一种用于爆炸的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引信的引爆来实现,对敌军设施和装备造成重大破坏。

常德会战简介 余程万率部8000人守卫常德城

常德会战简介 余程万率部8000人守卫常德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常德会战简介余程万率部8000人守卫常德城
导语:1943年11月初,侵华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向中国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的常德地区发动攻势。

日军第11军纠集5个师团及伪军共1
1943年11月初,侵华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向中国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的常德地区发动攻势。

日军第11军纠集5个师团及伪军共10万余人,出动飞机130余架,在横山勇司令官指挥下,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

中国守军集中了第六、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飞机100余架,在常德城及外围地区与敌接战。

11月3日,第七十四军57师师长余程万率部进入常德城,迅速疏散全城民众,建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战日军。

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对常德守军实施猛烈轰炸,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又发起无数次的白刃冲锋。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第57师守城官兵拼死抵抗,依托阵地节节阻击,与敌苦战16昼夜,全师官兵9000余人生还者不足百人。

12月3日,常德失守。

常德会战阻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为中国主力部队完成对敌反包围赢得了主动。

常德城攻防战之际,20余万中国军队在常德外围与10多万日伪军展开激战,将企图进犯常德的日第13师团牢牢牵制在常德西北。

12月9日,驰援的第九战区4个军打败日军,一举收复常德。

同时,第六战区转守为攻,收复失地。

敌军被迫返回原地,战略攻势未能得逞。

常德会战是正面战场大规模的会战之一,在中国抗日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

生活常识分享。

常德会战大捷后:中国士兵用收集来的东西取乐

常德会战大捷后:中国士兵用收集来的东西取乐

[键入文字]常德会战大捷后:中国士兵用收集来的东西取乐常德会战大捷:1943 年12 月常德会战后的影像,俘虏与被俘虏,胜利与失败,尽显屏上。

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

图为1943 年12 月,一名中国士兵和战地记者扮演国军捕获日本兵。

这次战役开始于8 月28 日。

当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部提出了进攻湖南常德和安徽广德的战役计划,其目的是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摧毁中国第二战区的根据地,牵制中国可能调遣到云南去的兵力,以策应日军在南洋的作战。

9 月30 日起,日军出动4 个师团的兵力发起进攻,10 月30 日攻占广德。

11 月2 日发动对常德的进攻。

24 日,日军主力逐渐接近常德,中国军队积极应战,两军在德山进行激烈的拉锯战。

12 月2 日德山沦陷,3 日常德为日军攻占。

常德中国守军阵地上,横七竖八布满了中日两军的尸体,守卫常德的第74 军第57 师经过15 昼夜激战,弹尽粮绝,全师官兵除个别人突围外,其余均战死。

图为日军士兵微笑着被俘虏。

12 月4 日,中国军队援救常德的后续兵团抵达战场,开始反攻常德外围,8 日克复德山,而后进攻常德,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也配合中国军队作战。

日军主力团战役目的已经完成,而且由沙中渡过长江远道进攻,军需补给线受到国民党军队侧击,又怕国民党军援兵赶到,受到夹击,故主动撤出常德,然后全线总退却。

国民党军发现日军退却后,下令全线追击,但日军已退回长江北岸。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1。

同是夹钢锻造,在最后淬火时中国刀剑不弯曲而日本刀会弯曲

同是夹钢锻造,在最后淬火时中国刀剑不弯曲而日本刀会弯曲

同是夹钢锻造,在最后淬火时中国刀剑不弯曲而日本刀会弯曲
展开全文
在冷兵器刀剑火爆程度中,日本武士刀可谓是被日本人发扬光大了,成为了世界三大名刃之一。

从古至今都用着相同外表的刀身,如今传统打刀型的武士刀更是在日本奉为国刀般的地位。

而武士刀身上的制作工艺,锻造技术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说是模仿了中国环首刀唐朝横刀制造工艺,折叠锻打、包钢、覆土烧刃这些都是唐横刀制造主要制造工艺,那在差不多相同的锻造步骤情况下最后淬火后,唐横刀是直身,而日本刀则是带有弧度的。

而武士刀身上的制作工艺,锻造技术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说是模仿了中国环首刀唐朝横刀制造工艺,折叠锻打、包钢、覆土烧刃这些都是唐横刀制造主要制造工艺,那在差不多相同的锻造步骤情况下
最后淬火后,唐横刀是直身,而日本刀则是带有弧度的。

其实根本的问题在于,日本本土的铁矿石质量太差又是闷炉练钢导练出来的钢好坏风险高,使得造出来的刀不能像唐横刀那样稳定,于是日本就只好往注重锋利这条路走,将开刃角度降低,从而获得更高的锋利度,弯刀比直刀更适合劈砍、更灵活,所以就在覆土烧刃这一步淬火时刀刃刀背裹了一层厚度不一的泥,烧入时刀刃敷土少先收到冷却,先向刀刃方向弯曲,刀背敷土厚,后感受到冷却,再反向弯曲。

因为自身资源的质量使日本虽然想模仿和唐横刀工艺,但完全走了与其不一样的路,一个注重穿刺破甲,一个更利于劈砍多层软物。

而日本刀相对其他刀来说轻巧灵活,利于实战,威力不俗,外形漂亮,
而在传统中国刀剑埋没的现代社会,挤身成为世界三大名刃不是没有道理的。

历史真相常德保卫战之三

历史真相常德保卫战之三

历史真相常德保卫战之三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常德这战不好打自从日军突然转向南下,战局就已经非常清楚,日军的目标就是常德。

此时第六战区高级幕僚对日军对于常德的攻势还有疑问,主要对于日军是永久性占领常德,还是为了围歼常德附近国军主力(也就是打完就撤),不能肯定。

不过,战区司令官孙连仲认为,无论日军目的是什么,常德都不能轻易放弃,务必击中第六战区主力以常德为中心和日军决战。

基于这种判断,总司令孙连仲和参谋长郭忏立即作出相应的部署调整。

具体部署为:以抗日铁军74军的第57师防守常德城,务必死守,尽量争取时间;以已经被击退的第29集团军第44军,固守常德北面的太阳山、太浮山和盘龙桥地区;以王耀武兵团第100军、第74军主力攻击,常德西北至慈利地区之敌,以策应常德的防守;薛岳第9战区增调来的4个军(李玉堂兵团和欧震兵团),在常德以南地区集结;从宜昌西北三斗坪调来的江防军精锐第18军进攻津市和澧县,在后方牵制敌人。

第29集团军73军此时伤亡太重,余部仅剩10多个连,只能编组起来于敌人侧后做骚扰战。

比较倒霉的是,由于29集团军迅速崩溃和擅自南撤,打乱了整个战役部署,让日军掌握了局部的主动权。

第六战区主力第10集团军和江防军还在北面100到200多公里外同日军39师团混战,短时间内不能赶到常德。

而北线的26集团军距离更远,至于33集团军还在长江以北,都顶多只能攻击日军后方,起不到直接的支援作用。

目前最有可能解围常德是南面的李玉堂兵团,因为他们正面目前只有日军68师团一个师团,约1万多人。

68师团战斗力是此次日军参战5个师团中最差的!虽然29集团军刚和日军交战没多久,孙连仲就命令驻扎在衡阳的第九战区李玉堂兵团(第10军和第99军)就赶赴常德增援,毕竟衡阳距离常德有300多公里距离,沿途公路因为多次大战被破坏的非常厉害,预计日军攻打常德最少7天以后,李玉堂兵团才能赶到这一线,发动对常德南面的攻击。

至于常德西面虽然有100军和74军2个师,还有44军74军残部,总兵力约4万人。

老照片:抗战时的中日武器差距究竟多大

老照片:抗战时的中日武器差距究竟多大

老照片:抗战时的中日武器差距究竟多大
八路军在造土地雷(欢迎转发,请在右上角关注我们欣赏更多)
榆木大炮。

图为河北省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内,陈列着一门民兵用土大炮;它长2.98米,直径28厘米,炮身为榆树树干,内部掏空嵌上铁管,外以铁丝缠绕加固。

虽然简陋,却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攻打过日军的炮楼。

国军被日军缴获的克虏伯120毫米榴弹炮。

(欢迎转发,请在右上角关注我们欣赏更多)
中日双方武器对比。

常德会战国军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

(欢迎转发,请在右上角关注我们欣赏更多)
国军缴获的日军武器。

国军缴获的日军武器。

(欢迎转发,请在右上角关注我们欣赏更多)
抗战时的八路军。

抗战时期的大刀队。

(欢迎转发,请在右上角关注我们欣赏更多)。

弯折的寇刀——常德会战中日步兵武器对比

弯折的寇刀——常德会战中日步兵武器对比

前言常德是湘西的重镇、川桂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抗日战争中武汉失守后,常德成为重庆大后方的唯一物资补给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军发动常德作战,期望摧毁第六战区的中国军队主力,为进攻重庆扫除障碍并掠夺这一地区的战略物资,以切断重庆的物资补给线,达到其以战养战、以战逼降的战略目的。

1943年10月,日军第11军以5个师团的兵力及从其他师团抽调的5个支队加上日飞行第44战队及辎重战车部队、毒气部队、伪军一共10万余人,成牵行攻势,实施常德会战。

国民党军队以第六、九战区为主,第五战区配合,共调集20余万兵力进行抵抗。

常德会战是续淞沪会战和台儿庄会战之后,中国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驻防常德的是国民党74军57师计8500多人,代号为“虎贲”,在国民党军队中以勇猛善战而著称。

整个常德会战历时近2个月,常德一度失陷又收复,战事惨烈,中国守军付出了重大牺牲,基本上粉碎了敌军的原定作战计划。

正义的一方总是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但武器装备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

本文作者访问了曾参加过那次战斗的幸存于世的一些国民党老兵,试着就常德会战中双方步兵武器装备的优劣做一番比较。

刺刀的争锋30年式刺刀一直是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的主要冷兵器之一,为二战中最著名的军用刺刀之一。

该刺刀全长52.5厘米,刀体长40厘米,质量0.69公斤。

日本30式刺刀中国“中正”式步枪的刺刀中国部队和日军一样,把冲锋拼刺刀作为一种很正常的战术运用。

国民党军队使用的刺刀都在50厘米以上,尤其是中正式步枪使用的刺刀最长。

中正式步枪枪身较短,为其在白刃格斗时与三八式步枪相抗衡,其刺刀全长达到了57.5厘米,仅刀身部分就长达42.8厘米,比M1898及M1924步枪刺刀的全长还要长(两者全长分别为38厘米和42.5厘米)。

但中正式上了刺刀,仍比日本三八式步枪上的刺刀短了10厘米左右,以致在肉搏战中,许多中国军人因此饮恨牺牲。

在常德会战中,57师士兵顽强的拼刺意志、娴熟的拼刺技术令日军闻风丧胆。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装备与武器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装备与武器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装备与武器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殊死抗争。

在这场艰苦卓越的战争中,中国军队凭借其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时间的顽强抵抗。

然而,在装备与武器的竞争上,中国军队处于劣势地位。

本文将探讨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装备与武器情况。

一、步兵武器中国军队的步兵武器主要包括步枪、轻机枪、冲锋枪等。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的是过时的老式武器,如九九式步枪等。

虽然这些武器可靠,但射程和火力都不足以与日本军队抗衡。

随着战局的发展,中国军队开始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如M1加兰德步枪和PPSh-41冲锋枪等。

二、炮兵装备炮兵在战争中起着重要的支援作用。

然而,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的炮兵装备相对较弱。

主要装备是世界战争时期的老式野战炮和山炮,火力威力不足。

后来,中国军队通过国内自主研发和从苏联引进的途径,逐渐装备了更为先进的火炮,如76.2毫米野战炮和122毫米榴弹炮等。

这些现代化的炮兵装备提升了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

三、装甲兵装备装甲兵是战争中的利刃,对于增强军队的机动性和火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几乎没有装甲兵力。

日本侵略者的装甲部队主要依靠坦克进行进攻,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战争的持续,中国军队开始进行自主研发和改进,推出了一系列装甲车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产的T-26和M3轻型坦克,它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航空兵装备航空兵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然而,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的航空兵力相对较弱。

中国军队主要依靠空军在战争中提供支援。

然而,由于满洲的基地被日本军队占领,中国军队的航空兵装备主要来自于国外援助。

后来,中国军队通过自主研发和改进,装备了一批适应战争需要的航空兵装备,如Hawk II战斗机和A-29轰炸机等。

总结: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装备与武器存在明显的劣势。

然而,中国军队凭借顽强的斗争精神和自身的努力,逐渐弥补了这一劣势并改变了战争的态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常德是湘西的重镇、川桂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抗日战争中武汉失守后,常德成为重庆大后方的唯一物资补给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军发动常德作战,期望摧毁第六战区的中国军队主力,为进攻重庆扫除障碍并掠夺这一地区的战略物资,以切断重庆的物资补给线,达到其以战养战、以战逼降的战略目的。

1943年10月,日军第11军以5个师团的兵力及从其他师团抽调的5个支队加上日飞行第44战队及辎重战车部队、毒气部队、伪军一共10万余人,成牵行攻势,实施常德会战。

国民党军队以第六、九战区为主,第五战区配合,共调集20余万兵力进行抵抗。

常德会战是续淞沪会战和台儿庄会战之后,中国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驻防常德的是国民党74军57师计8500多人,代号为“虎贲”,在国民党军队中以勇猛善战而著称。

整个常德会战历时近2个月,常德一度失陷又收复,战事惨烈,中国守军付出了重大牺牲,基本上粉碎了敌军的原定作战计划。

正义的一方总是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但武器装备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

本文作者访问了曾参加过那次战斗的幸存于世的一些国民党老兵,试着就常德会战中双方步兵武器装备的优劣做一番比较。

刺刀的争锋30年式刺刀一直是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的主要冷兵器之一,为二战中最著名的军用刺刀之一。

该刺刀全长52.5厘米,刀体长40厘米,质量0.69公斤。

日本30式刺刀中国“中正”式步枪的刺刀中国部队和日军一样,把冲锋拼刺刀作为一种很正常的战术运用。

国民党军队使用的刺刀都在50厘米以上,尤其是中正式步枪使用的刺刀最长。

中正式步枪枪身较短,为其在白刃格斗时与三八式步枪相抗衡,其刺刀全长达到了57.5厘米,仅刀身部分就长达42.8厘米,比M1898及M1924步枪刺刀的全长还要长(两者全长分别为38厘米和42.5厘米)。

但中正式上了刺刀,仍比日本三八式步枪上的刺刀短了10厘米左右,以致在肉搏战中,许多中国军人因此饮恨牺牲。

在常德会战中,57师士兵顽强的拼刺意志、娴熟的拼刺技术令日军闻风丧胆。

据原国民党74军57师169团老兵吴荣凯回忆,在几次战斗中,57师士兵上好刺刀,冲出掩体准备和日军打白刃战时,日军总是掉头就跑,边跑边回头向他们竖起大拇指。

手枪的暗战日军只是手枪,被人们称为“王八盒子”中国军队大量装备的“驳壳枪”1923年,日本的枪械设计师们设计了一种口径为8毫米的自动手枪,1925年(大正十四年)定型,1927年被军方定为制式手枪,称为十四年式。

被枪枪长228毫米,枪重0.65公斤。

由于这种手枪的皮质枪套较大,外形圆滑,形如一个王八盖,所以被我国军民称为“王八盒子”。

这种枪是二战最差的手枪之一,有效射程只有几十米,而且故障率奇高。

勃郎宁大威力(HP)手枪迄今为止是世界上设计最成功的手枪。

此款自动手枪是约翰.勃郎宁在1925年去世前的遗作,威力大,可靠性高,可一次性装填13发子弹。

二战时期,盟国军队向中国输送了许多该型手枪,均装备给了国民党军队。

中国是使用德国毛瑟手枪最多、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的国家,这种授权在中国被亲切的称为“盒子炮”、“驳壳枪”、“快慢机”等。

从战术角度看,毛瑟手枪150米的有效射程、每分钟40-120发的战斗射速、10-20发的装弹量正好填补了老式步枪和机枪之间的空缺。

吴荣凯回忆,当时在57师里,营连长用的是“快慢机”(毛瑟手枪),师团长用的是“小手枪”(勃郎宁),排长则只能用步枪。

步枪的对决日本三八步枪中国军队的制式装备“中正式”谈起日军的步枪,大家就会很自然地想起电影中常见到的“三八大盖”。

三八式步枪表尺射程为2400米,口径为6.2毫米,由5发弹仓供弹,枪长1280毫米,枪重3.9公斤。

三八式步枪的口径小,射击精度好,但侵彻力不足,停止作用差。

据参加常德会战的国民党老兵回忆,中弹后,只要不是伤在要害,一般包扎包扎,又能重新上阵。

国民党军队所使用的步枪最多的是仿德国毛色M1898的“汉阳造”和各式毛瑟1904/1907年式的衍生型。

从1934年起,大量的德制装备运到中国,国民党陆军的基本单兵装备也按照当时德国军事力量的标准进行装备。

使用的步枪有部分是由德国,捷克等国进口的7.92毫米毛瑟98是步枪,更多的是仿造的各型7.92毫米毛瑟步枪。

1934年1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兵器制式化会议,决定将德国M1924.92毫米毛瑟步骑枪顶为制式步枪。

1935年10月10日,仿制而成的中正式步骑枪正式批量生产,从而开始了其长达14年的生产历程。

“中正式”是中国的第一种制式步枪,全枪长1110毫米,重4公斤,表尺射程达到了2000米,有效射程超过600米,其弹道性能和射击精度优于三八式。

“歪把子”不敌“捷克造”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中国军队大量装备的捷克造轻机枪说起日军使用的轻机枪,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歪把子机枪,它是11年式轻机枪的俗称。

11年式轻机枪于1922年(大正十一年)设计成功,由于这种轻机枪的枪托向右侧弯曲,故名“歪把子”。

枪的口径为6.5毫米,弹容量为30发,同样,它的侵彻力小,停止作用差,结构复杂,很容易出现故障。

国民党军队装备的轻机枪主要是捷克造ZB26式,该枪性能优异,装备国家众多,在世界枪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该枪初速830米/秒,表尺射程1500米,射速550发/分,全枪重量轻,枪管可快速更换,射击精度也相当好,性能优于“歪把子”。

后日军参照此枪设计了96式,99式轻机枪。

原国民党74师57师171团老兵李超回忆,他带一个加强班(15人)守卫七里桥的一个碉堡,曾经在一天里用一挺捷克造机枪打退了日军3次冲锋,歼灭日军200多人。

“马”“哈”之战“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92式重机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的主要重机枪,口径为7.7毫米,表尺射程为2700米,由30发供弹板供弹,枪身重26.6公斤。

其前身是著名的哈奇开斯重机枪,被称为“法国女郎之吻”。

这种气冷式机枪的重量竟然高达63公斤,比水冷式的德国MG08还重,92式重机枪属于世界上最差的二战重机枪之一。

1935年(民国24年),金陵兵工厂在德国MG08型基础上改进生产出宁造24式马克沁重机枪,成为当时中国军队装备最为广泛的重机枪。

这种水冷式马克沁机枪威力大、火力强、可靠性较高。

该枪初速870米/秒,表尺射程3500米,射速600发/分。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时,24式已经开始登上战场了。

马克沁机枪与哈奇开斯机枪都是早期自动武器的代表作,卡其开斯机枪最大的缺点在于其弹板供弹系统,在枪弹自重将弹板压弯前,最多只能承受30发枪弹,其火力持续性比不上使用弹带的马克沁。

小块头有大威力91式手雷,俗称香瓜手雷或者"48半"M24木柄手榴弹日本93式和97式手榴弹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使用最普遍的两种手榴弹。

93式手榴弹采用圆柱形铸铁弹体,延时5-6秒,全弹质量373克,装39.5克tnt炸药。

93式手榴弹是当时一种比较轻便的手榴弹。

97式手榴弹1937年正式装备日军。

此弹是在91式手榴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七七事变后在侵华战场上大量使用,它是侵华日军使用最普遍的步兵投掷武器。

该手榴弹采用圆柱形铸铁弹体,全弹质量450克,装56克tnt,引信延时4-5秒。

这两种手榴弹铸铁弹体产生的弹片不均匀,破片太大,柱状弹体握持、投掷不便。

我国将它们称为“甜瓜”手榴弹。

国民党军队中通用的长柄手榴弹是德国M24手榴弹及其仿制型。

M24式的弹壳将原型的整体式铸铁弹壳改为薄钢板冲压成型,弹体内填充tnt炸药,弹体安装在一个中空的木制手柄上,依靠杠杆原理,M24式可以比卵形手榴弹投掷得更远。

常德会战中,国民党士兵发现,日军的“甜瓜”手榴弹没有国民党军队的长柄手榴弹扔得远,扔得准。

所以当日军冲锋时,迎接他们的往往是猛烈的“手榴弹雨”。

史料记载,在常德会战的巷战中,74军炮兵团3营士兵李志忠曾经用14颗手榴弹炸死日军70多人。

M24手榴弹体积较大,在战斗中,国民党士兵通常将其装在布袋里吊挂在胸前或插在皮带上。

在反坦克和阵地攻坚作战中,M24手榴弹还可以集束使用以增强破坏力。

我国也有自行研制并大量生产装备的手榴弹,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陕西军人工艺实习厂生产的晋造长柄手榴弹和巩县兵工厂生产的巩造长柄手榴弹。

据李超回忆,在常德会战中,美国14航空队还向守军空投了一批美制椭圆形手榴弹,一个连只装备了约百枚。

后记进攻常德的日军第11军中,仅一个甲种师如116师团满员编制就有2.2万人,配备战马5800余匹、步骑枪9500余支、轻重机枪600余挺、各式火炮108门。

在基层战斗组织上,日军一个步兵中队(相当于国民党一个连的编制)辖3个步兵小队(相当于一个排),小队辖1个机枪组(2挺机枪)、1个掷弹筒组(两个掷弹筒)和两个步枪组。

而国民党军队1937年时的师的编制配备为:人数1.1万人,步骑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328挺、各式火炮46门(含迫击炮30门)。

火力密度大大低于日军。

国民党军队的一个连辖3个步兵排,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每个步兵营建制里设一个重机枪连,共3个排6挺。

这一配置标准只相当于德国陆军标准步兵营的一半!编制配备如此,但实际呢?经过数年的抗战,74军即使是精锐之师,武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也大大“简编”了。

吴荣凯回忆,常德会战开始时,57师只有8500余人,169团只有1600多人,169团的机枪连只有3挺重机枪,步兵一个排只有1至2挺轻机枪,步兵基本上使用的是中正式、“汉阳造”和缴获来的日军三八式步枪,而171团李超带领的加强班里配有1挺捷克造轻机枪、3支美式卡宾枪(美国m1卡宾枪比手枪易于掌握,在中长距离上比重机枪更有效)、一个缴获的掷弹筒,其余的俱为三八式和中正式步枪。

但这种火力配备只是极少数情况,用于防守要地。

所以在战斗中,粮弹接济不上的57军士兵,总要想尽千方百计缴获日军的枪弹并带回己方阵地。

如1943年12月1日,169团1营为了夺取1挺对我威胁很大的日军机枪,先后有十几个人倒在冲锋的路上,最后只剩3人才将机枪抢回来。

单从国民党军队的步兵武器性能来看,与日军武器不相上下,某些德式或仿德式武器性能甚至还好于日军。

但是从战争的准备、士兵的训练、后勤补给、步炮协同、火力的集中、部队协调整合、军令的执行等方面,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去甚远。

然而,骄横的日军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国民党74军57师以区区八千疲惫之师,对付装备精良的四万之寇,竟然孤军奋战了16个日夜。

战至最后只剩300余人,却令进犯常德的日军第11军伤亡惨重,国民抗日信心大增,当时的国民党军委会称:“我国军如能得充分之飞机大炮之接济,即能驱逐倭寇于我国境之外,此次会战足以充分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