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章第三(第二课时)6
孝经每章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开宗明义章第一》《孝经》开篇即阐述了孝道的根本意义。
我深刻认识到,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孝道不仅仅是敬养父母,更是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表现。
通过学习《孝经》,我明白了孝道的内涵,即:敬亲、慈幼、尊长、亲仁。
感悟心得:孝道是做人的根本,我们要时刻铭记孝道,将孝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
二、《天子章第二》本章讲述了天子应如何践行孝道。
我认识到,作为一国之君,天子应以孝道治国,关爱百姓,使国家繁荣昌盛。
天子应以身作则,为天下人树立榜样,使孝道深入人心。
感悟心得:作为普通人,我们虽然没有治国安邦的职责,但也要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关心他人,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三、《诸侯章第三》本章讲述了诸侯应如何践行孝道。
诸侯作为一方诸侯,应以孝道治理国家,关爱百姓,使国家安定。
诸侯应尊老爱幼,亲仁善邻,以德服人。
感悟心得: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应以孝道为准则,关爱身边的人,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大夫章第四》本章讲述了大夫应如何践行孝道。
大夫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应以孝道修身齐家,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夫应尊老爱幼,关爱下属,以身作则,弘扬孝道。
感悟心得: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应以孝道为准则,修身齐家,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士章第五》本章讲述了士人应如何践行孝道。
士人作为国家的精英,应以孝道修身养性,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
士人应尊老爱幼,关爱百姓,以身作则,弘扬孝道。
感悟心得: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精英,应以孝道为准则,修身养性,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六、《庶人章第六》本章讲述了庶民应如何践行孝道。
庶民作为社会的基本成员,应以孝道为准则,关爱家人,尊敬长辈。
庶民应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悟心得: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基本成员,应以孝道为准则,关爱家人,尊敬长辈,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孝经诸侯章第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孝经诸侯章第三》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孝经诸侯章第三》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孝经诸侯》是《孝经》第三章。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PT课件
局部 统一
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权力下移,传统制度走 向瓦解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春秋五霸相继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战国七雄并存
思考:与图1相比,图2有何变化? “华夷有别”与“华夏认同”
西戎
北狄
华夏 南蛮
融入
东夷
中原民族先进的社会发展 吸收
各族同源华共夏祖的华夏认同
观念得到发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道”是世界之本
追求天人合一,具有古 代朴素的唯物史观
朴素辩证法,事物具有 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而治
治国 思想
出世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
地位: 道家学派 创始人
思考:为何孔子周游列国,推广治国理念却无功而返?
◎考古出土春秋时期的铁制 都江堰及其工程示意图 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 国货币
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 ③工商业的繁荣:手工业分工,商业城市,大商人
经济发展
思考:经济领域的大发展又将当世产生哪些影响呢?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私田
随着私有观念的深入人心和铁农具的出现, 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向个体生产方式转 变。铁农具的广泛应用,促使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 有权发生变化,井田制遭到破坏,出现了自耕农小 土地所有制。——洪煜《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农经济》
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
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
《孝经》全文及翻译阅读大全(通用3篇)
《孝经》全文及翻译阅读大全(通用3篇)1、大孝感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闻雷泣墓王裒是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3、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汉文帝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4、丁兰刻木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5、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计划
学校:实验小学年级:三年级科目:传统文化任课教师:班主任
教材与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本学期学习以下几章内容:开宗明义第一、天子章第二、诸侯章第三、卿大夫章第四、士章第五、庶人章第六、三才章第七、孝治章第八、圣治章第九
学生能够认真朗读古文、理解古文中的意思。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6.领略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
3.读准字音,注意句子停顿。
教学
方法
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要求(知识、技能、情感)
1.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能够对古文琅琅上口。
2.激发学生对朗读和兴趣。
3.培养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5.养成良好品德。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强调关心父母之情,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孝经》诸侯章第三。
比如说我们家的锅,有炒锅,炖锅,蒸锅,砂锅,电炖锅,电饼铛,等等,太多了,其实有的可以不买。
如果不能长守富贵,夫妻就不和睦了呢,之哀,我最深有体会。所以说,不管钱多钱少,我们都应当勤俭持家,才能满而不盈。
这是我读孝经的一些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
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欢迎交流探讨,共同成长。
好了,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感恩小甜心老师和天真老师给我这个成长的机会,感恩小米老师带来来这个大爱的大家庭。感恩大家的聆听。我们下周五再见!
让努力永不止步!
让优秀成为习惯!
让我们成为孩子的榜样!
作为诸侯,与普通人一样,要孝敬父母。
我们家庭又是怎样呢?比如说,男人作为一家之主,不仅要孝敬父母,还得考虑到妻子、儿女。
男人得对家庭的未来有一个规划。即便中了500万,也不能因为一时兴奋而乱了手脚,因为再多的钱也是暂时的。
以小家为例。妻子说,我想买衣服,夫君说,这个月的开支要超了,还是省省吧。衣服可买可不买。
按照孔子的理念来看,那已经不能算是孝了。
因为不能保全自己,如何来保住自己的子民呢?
作为高官,首先就是保住自己的地位,然后造福一方,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这才是个高官的孝。
所以,高官每走一小步,都要想想,能长守“富贵”吗?能保全自己吗?能造福百姓吗?
“在上不骄”、“制节谨度”,则能够“高而不危”、“满而不溢”。大家仔细体会经典的智慧,感受经典的奥妙所在!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这是不是说,做事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呢?
不是的。而是说做事应当处处小心,时时谨慎,这是一种智慧的自我管理。
坤卦里面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如果细节不注意,可能会酿成大祸。
《孝经》教案全集
《孝经》教案全集《孝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孝经》全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自我浏览教材,初步感知教材。
2、领会《孝经》的整体精神和文体的框架结构。
3、借助拼音自由选择一章读一读。
并从中有所感悟:古人尚且行“孝道”如是,况今人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孝道”给今人的启示是对一切怀有敬畏之心。
敬事父母,勤勉工作,立身成仁,至少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教学重点、难点:1、自我浏览教材,初步感知教材。
2、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课前准备:录音磁带、录音机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
(师讲《弃官寻母》的故事)弃官寻母XXX,宋朝天长人,七岁时,生母XXX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能不改嫁别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XXX 时,XXX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计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究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师:刚刚这个故事里面的X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关心母亲,爱母亲,是一个孝顺的人。
)说的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了解一下今年我们研究的国学经典中《孝经》,看看这部国学经典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孝经》二、师简介《孝经》《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名篇之一,从古至今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它是中国传统的十三经之一,也是十三经中最短的经文,总字数不到两千。
但是,它却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年来的历史。
在古代,它和论语一样作为启蒙读物,虽然它没有像论语那样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政治高度,但是它深入中华民俗文化,在民间有着广泛的流传和应用,支撑着中华民族社会群体道德的大厦,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强盛曾起着积极与重要的作用。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诸侯章第三读后感
诸侯章第三读后感这章一开头就给诸侯们定了个很高的标准呢。
说诸侯要做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这可不容易啊。
就好比现在那些有点小权力或者小财富的人,往往就容易飘起来。
诸侯们在古代那可是地位高高在上的,就像现在那些超级大老板或者大官儿似的。
可是要是他们一骄傲,就像走在悬崖边上,一不小心就可能摔得很惨。
节制和谨守节度这个事儿呢,感觉就像给诸侯们上了一道紧箍咒。
想想看,手里有权有势又有钱,想花就花,想干嘛就干嘛多爽,但是这里面就强调必须得克制,就像一个吃货面对满桌美食却只能吃一点点,这得有多大的忍耐力啊!然后文中还提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这就是告诉诸侯们,想一直富贵下去就得老老实实守着这些规矩。
这其实也挺实在的,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可持续发展一样。
你要是一顿挥霍,把资源(财富、地位什么的)都消耗光了,那就啥都没了。
所以诸侯们得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富贵之杯”,不能让它洒出来。
接着又说“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这就是连锁反应啊。
自己富贵稳住了,国家才能稳住,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这让我想到一个大家庭的家长,如果家长自己都胡来,这个家肯定乱套。
诸侯就是一个国家的大家长,他要是骄奢淫逸,老百姓可就惨了,肯定怨声载道。
只有诸侯做好了,整个国家才能像一台上好油的机器一样运转起来。
文中还强调要“先慎乎德”,德这个东西可真是古代人的宝贝啊。
诸侯要是有了德行,就像有了一个超级光环,老百姓就会拥护他。
这就好比现在一个明星,要是他又有才华又有品德,粉丝肯定一大堆。
诸侯的“粉丝”就是老百姓,有了老百姓的支持,诸侯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才能“保其社稷”。
读这一章,感觉古人对诸侯的要求真的是很全面,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还要有高尚的品德。
而且这章里隐藏的逻辑关系也很有趣,一环扣一环的,从诸侯的个人修养一直到国家的稳定、人民的幸福,都联系起来了。
这也给我们现在的人一些启示呢,不管是在小团队里当领导,还是自己过日子,都要克制自己,注重品德修养,不然就容易把自己的“小天地”搞得一团糟。
诸侯章第三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教师对《诸侯章》这一历史章节的教学理解和把握,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历史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诸侯章第三”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索诸侯争霸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教研组长首先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随后,全体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对《诸侯章》第三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1)分析教材:教师们共同分析了教材内容,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策略。
(2)设计教学环节:教师们围绕教学目标,结合自身教学风格,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环节,如课堂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活动、课堂小结等。
(3)交流教学心得: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课堂观摩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教研组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以下是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记录:(1)教师A的课堂展示课堂导入:教师A以“春秋五霸”的故事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教师A采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诸侯争霸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教材内容。
课堂活动:教师A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课堂小结:教师A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巩固了学生的知识。
(2)教师B的课堂展示课堂导入:教师B以“成语故事”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新课讲授:教师B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诸侯争霸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课堂活动:教师B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诸侯争霸时期的氛围。
课堂小结:教师B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强调学生要关注历史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反思课后,两位教师分别进行了教学反思,其他教师也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
诸侯章第三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教师对《诸侯章》第三课的教学理解和实施能力,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诸侯章第三”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对《诸侯章》第三课的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深入解读《诸侯章》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探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由教研组长主持,组织全体参与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由主备教师对《诸侯章》第三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包括课文背景、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接着,其他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共同探讨教学策略。
2. 课堂观摩集体备课结束后,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课堂观摩教学。
观摩课结束后,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评析,重点讨论以下问题:(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2)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课堂组织是否有序,学生参与度如何?(4)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3. 教学研讨在课堂观摩和评析的基础上,全体教师围绕以下议题进行深入研讨:(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诸侯章》第三课的教学内容?(2)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活动总结:1. 教师对《诸侯章》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教师们通过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分享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诸侯章第三读后感
诸侯章第三读后感(中英文版)After delving into the "Chu-Hou Chapter: The Third Reading," a profound sense of the intricate web of power dynamics and loyalty in ancient China resonates within me.The narrative unfolds a vivid tapestry of the era"s feudal lords, highlighting their political maneuvers and personal dilemmas.It"s a fascinating journey into the minds of these historical figures, revealing their pursuit of power, honor, and the eternal struggle between ambition and morality.在阅读《诸侯章第三》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中国权力斗争与忠诚的复杂性。
这一章节生动地描绘了诸侯间的政治较量与个人困境,犹如一幅绚烂的历史画卷。
跟随这些历史人物的思维脚步,我们得以窥见他们对于权力、荣誉的追求,以及在野心与道德之间的永恒挣扎。
The chapter"s rich historical context provides a backdrop for exploring the complexities of governance and the delicate balance of power among the lords.Each character"s actions, whether it be a strategic marriage alliance or a bold military campaign, reflect the intricate calculations of self-interest and the larger picture of statecraft.这一章节丰富的历史背景为探讨诸侯间治理的复杂性和权力的微妙平衡提供了舞台。
诸侯章第三
诸侯章第三诸侯章第三保住社稷和民众的问题【原文】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1节2谨度3,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4兢兢5,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处于上位不骄傲,处于高位不去危害,制作法度谨慎于衡量,像水一样满而不会溢出,像山一样高耸而不去危害,所以才能长久守住高贵;充满而不会溢出,所以才能长久守住富裕。
富裕高贵不离开自身,然后才能保住社稷和民众,这就是诸侯的继承。
《诗经》上说:“恐惧害怕战兢兢,就象来到深水边,就象走在薄冰上。
”【说明】天子要讲“孝”,那么诸侯君主呢?当然也要讲。
诸侯君主所讲的“孝”,就是继承先王的不骄傲、不去危害别人,保住社稷和民众。
所以孔子特别提醒说,上层统治者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战战兢兢,谨慎小心,就像行走在河面冰层上一样。
其言外之意就是说,任何统治者都不能只凭着自己的心意、自己的愿望、自己的观念去处理事情。
任何人,只要地位一提高,立刻就会骄傲起来,就会看不上不如自己的人,就会以自己的思想观念去取代别人的思想观念,就会以自己的意愿去取代别人的意愿,这就是统治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而用自己的意愿去取代别人的意愿,就会危害到别人。
危害的人多了,社稷就会崩溃,人民就会离散。
所以,处于上位不骄傲,处于高位不去危害,对于统治者来说,就是最需要继承的东西。
——————————————————【注释】1.制:(zhì志)《书·吕刑》:“断制五刑,以乱无辜。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管子·立政》:“侈曰专制,不足曰亏令,罪死不赦。
”《孟子·梁惠王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说文》:“制,裁也。
”这里用为裁断、制作之意。
2.节:(jié杰)《易·节·辞》:“节,亨;苦节,不可贞。
孝经诸侯章第三
孝经诸侯章第三孝经诸侯章第三【原文】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①,满而不溢②。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③,而和其民人。
盖诸侯之孝也。
《诗》④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⑤。
”【注释】①制节:指费用开支节约俭省。
谨度:指行为举止谨慎而合乎法度。
②满:指财富充足。
溢:指超越标准的奢侈、浪费。
③社稷:社,土地神。
稷,谷神。
土地与谷物是国家的根本,古代立国必先祭社稷之神,因而,“社稷”便成为国家的代称。
④《诗》:即《诗经》。
汉代以前《诗经》只称为《诗》,汉武帝尊崇儒术,重视儒家著作,才加上“经”字,称为《诗经》。
⑤“战战兢兢”三句:语出《诗经·小雅·小曼》。
【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那么尽管高高在上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俭省节约,慎守法度,那么尽管财富充裕也不会僭礼奢侈。
高高在上而没有倾覆的危险,这样就能长久地保守尊贵的地位。
资财充裕而不僭礼奢侈,这样就能长久地保守财富。
能够紧紧地把握住富与贵,然后才能保住自己的国家,使自己的人民和睦相处。
这就是诸侯的孝道啊!《诗经》里说:“战战兢兢,谨慎小心;就像身临深渊唯恐坠陨;就像脚踏薄冰唯恐沉沦。
”【评析】诸侯,天子所分封的各国的国君。
西周开国时,周天子曾依亲疏与功勋分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可以世袭。
《礼记·王制》孔颖达疏:“此公、侯、伯、子、男,独以侯为名而称诸侯者,举中而言。
”一说称“诸侯”而不称“诸公”,是为了避免与辅佐天子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相混淆。
此处对诸侯劝孝,要求诸侯“在上不骄”,“制节谨度”,“长守富”,“长守贵”,“保社稷”,作为诸侯尽“孝”的职责。
诸候章第三的读后感
诸候章第三的读后感《〈诸侯章第三〉读后感》最近啊,我读了《诸侯章第三》,哎呀,这可真是让我感触颇深!这一章里讲的东西,就好像是专门为我们这些成长中的孩子准备的宝藏秘籍。
它说诸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这啥意思呢?不就是告诉我们,就算你身处高位,也不能骄傲自满,不然就会有危险;就算你拥有很多,也要懂得节约和自律,不然就会流失掉。
我就想到了我们班的班长,他学习成绩特别好,老师也很喜欢他。
可他从来都不骄傲,还总是热心地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
这不就跟这文章里说的一样嘛!要是他因为自己成绩好就瞧不起大家,那大家肯定不愿意跟他玩了,他这个班长还能当得稳当吗?还有啊,我想到我自己。
有时候我考试考得不错,就有点飘飘然了,结果下次考试成绩就不太理想。
这不就是“在上骄,高而危”嘛!再说说我们家,我爸妈赚钱也不容易,可我有时候还非要买这买那,一点都不知道节省。
现在想想,这不就是“满而溢”了吗?这文章里还说,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这就好像是说,一个人只有自己先做好了,才能让身边的一切都好起来。
就好比一棵大树,自己的根扎得深,长得壮,才能给小鸟提供栖息的地方,给人们带来阴凉。
我叔叔是个小老板,他做生意一直本本分分,对员工也很好。
所以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
这难道不是因为他做到了像文章里说的那样吗?读了这《诸侯章第三》,我真的是明白了好多道理。
我们虽然不是诸侯,可这些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一样管用啊!难道不是吗?我们在学校里、在家里,不都得学会谦虚,学会自律,学会珍惜吗?我觉得啊,这文章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我以后一定要按照里面说的去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经》第(二)课时
《孝经.诸侯章第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课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居上不骄、和制节谨度的作风,才是诸侯当行的孝道。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了解诸侯的孝道。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居上不骄、和制节谨度的作风,才是诸侯当行的孝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孝经》选篇中的第三篇《诸侯章第三》,看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诸侯章第三。
解题:这一章书,是讲明诸侯的孝道,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内,所以在上不骄和制节谨度、为诸侯孝道的基本条件,列为第三章。
二、初步感知,听读。
(出示课件原文):
「在上不骄,高而不包。
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包,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1、教师范读
2、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3、学生和着乐曲进行诵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一个道理,念时要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利用多种方式读。
(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
4、学生熟读。
五、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含义,体会孝道。
1、学生自由说理解。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⑴. 诸侯: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周朝天子将天下分成许多小的列国,所分封的列国的国君称为诸侯。
诸侯一般按照亲疏关系和功勋大小来分封,有不同的爵位。
《礼记•王制》中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
诸侯的封土可以世袭,对王朝所尽的义务主要是服从王朝政令,定期朝贡天子,向天子述职,必要的时候出兵和为王朝服役。
诸侯为一国之君,地位仅次于天子,所以将诸侯之孝列在第二位,仅次于天子之孝进行论述。
⑵. 在上不骄:在上,诸侯为一国之君,地位仅次于天子,而在万民之上。
骄,自满,自高自大。
《群书治要》郑注言:“敬上爱下,谓之不骄。
”
⑶. 高而不危:高,言诸侯居于列国最高之位。
危,危险。
此接上句,意思是说,诸侯居于万民之上的崇高地位,如果能不自高自大,就不会发生危险。
⑷. 制节谨度:制节,指所有开支费用节约俭省。
谨度,指行为举止谦逊谨慎而合乎典章制度。
⑸. 满而不溢:国库充实,但生活仍然应该节俭有度,不可奢侈浪费。
满,充满,这里指国库充实,钱财很多。
溢,水充满容器而漫出。
这里指奢侈、浪费。
⑹. 长守贵:长久地守住尊贵的地位。
贵,指政治地位高。
⑺. 长守富:长久地守住财富。
富,指钱财多。
⑻. 社稷:社,祭祀土神的场所,亦代指土神。
稷,为五谷之长,是谷神。
土地与谷物是国家的根本,古代立国必先祭社稷之神,只有天子和诸侯有祭祀社稷的权力;天子、诸侯失去其国,即失去了祭祀社稷的权力。
因而,‘社稷’便成为国家的代称。
⑼. 和其民人:使人民和睦相处。
和,动词,使和睦。
民人,即人民,百姓。
⑽. 《诗》:即《诗经》。
汉代以前《诗经》只称为《诗》;汉武帝尊崇儒学,重视儒家著作,为《诗》加上‘经’字,称为《诗经》。
⑾.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小心谨慎的样子就如同是身处深潭边上,惟恐掉下去,脚踏薄冰之上,惟恐陷进去。
战战,恐惧的样子。
兢兢,谨慎的样子。
临,靠近。
渊,深水,深潭。
履,踏,踩。
[2
4、全班交流汇报。
本章共分四段。
自‘在上不骄’至‘满而不溢’,为第一段。
说出诸侯孝道
重点的所在。
因为诸侯的权能,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辖民众。
下受民众的拥戴,以服从天子。
所有一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要政,都得由他处理。
这种地位,极容易犯著凌上慢下的错误,犯了这种错误,不是天子猜忌,便是民众怨恨,那他危险的日期就快到了。
如果用戒慎恐惧的态度,处理一切事务。
那末,他对上可以替天子行道。
对下,可以替人民造福,自然把他很高的地位,可以保持得很长久,而不至于危殆。
财物处理得恰当,收支平衡,库存充裕,财政金融稳定。
人民生活丰足。
那末,这种国富民康的社会现象,可以保持久远,个人的荣禄,还有什么可说呢?自‘高而不危’至‘长守富贵’为第二段,说明‘不危不溢’,‘长守富贵’,乃为诸侯立身行远的长久之计,自‘富贵不离其身’至‘盖诸侯之孝也’为第三段。
说明诸侯之孝的最后效果。
引诗经证语为最后一段,表明戒慎恐惧,才是诸侯尽孝的真正要道。
5、理解课文大意后再读文,练习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六、拓展延伸,继承美德。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居上不骄、和制节谨度的故事?你读后有什么感受?七、练习。
将《诸侯章第三》背给家长听,并预习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