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环境污染的原位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

合集下载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环境科学是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

而同位素示踪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方法,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应用案例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同位素的稳定性和不同元素的相对丰度差异来追踪物质在环境中的转化和迁移过程。

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质量的原子,其核外电子结构相同,但质量不同。

常用的同位素有氢、氧、碳、氮等。

同位素示踪技术主要通过测量样品中同位素的比例来确定物质的来源和迁移路径。

例如,通过测量水样中氢氧同位素的比值可以揭示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土壤中碳同位素的比值可以研究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分解过程。

二、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案例1. 地下水补给来源研究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而地下水补给来源的研究对合理管理和保护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

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通过测定地下水中的氢氧同位素比值来确定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例如,在城市区域,通过对地下水水体中同位素的分析,可以确定地下水来自自然降水还是人为排放的污水。

2. 污染源识别与监测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污染源的准确识别与监测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通过测定污染物中的同位素比值来确定其来源。

例如,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确定水源中铅的来源是否为工业废水,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净化。

3.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在生物体和地球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揭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例如,通过测量土壤中氮同位素的比值可以研究土壤中氮的转化和迁移过程,从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减少氮肥的使用量。

三、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发展前景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铅同位素示踪法在土壤环境中的应用

铅同位素示踪法在土壤环境中的应用
重金属(汞、铬、镉、铅等) 中的任一种都能引起人的头痛、 头晕、失眠、健忘、神经错乱、 关节疼痛、结石、癌症等。此 外,在土壤中存在过量的重金 属,就会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 发育和繁衍,以致改变植物的 群落结构,例如铜是植物生长 必须的元素之一,但当土壤含 铜量大于50ug/g时,柑橘幼苗 生长就受到阻碍;含铜量达到 200ug/g时,小麦会枯死;含 铜量为250ug/g时,水稻也会 枯死。
2.2 同位素示踪法的原理
• 同位素示踪所利用的放射性核素(或稳定性核素)及它们的 化合物,与自然界存在的相应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化 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是相同的,只是具有不同的核物理性质。 因此,就可以用同位素作为一种标记,制成含有同位素的标 记化合物(如标记食物,药物和代谢物质等)代替相应的非 标记化合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放出特征射线的核物 理性质,就可以用核探测器随时追踪它在体内或体外的位置、 数量及其转变等,稳定性同位素虽然不释放射线,但可以利 用它与普通相应同位素的质量之差,通过质谱仪,气相层析 仪,核磁共振等质量分析仪器来测定 。
3.2前人研究
• (1)利用铅同位素将各种铅源对环境污染的贡献进行定量评 价,判定土壤是否被污染:
Whitehead等利用简单的线性趋势模型及回归模型对Derbyshire冶炼厂 下部断裂充填物中人为及自然铅比例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人为铅占绝 对优势(88% ~98%); Teutsch等用杠杆原理估计了高速公路旁上部土壤中污染铅主要来源于欧 洲汽油铅(>50%)。
3.1铅同位素
• 铅有四种稳定同位素208Pb、207Pb、206Pb和204Pb。 其同位素组成主要受源区初始铅含量及放射性铀、 钍衰变反应的制约,而基本不受形成后所处地球化 学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指纹”特征。 研究中 常用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207Pb/204Pb、 208Pb/204Pb。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中的应用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7 08 24;修回日期:2008 02 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306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D0310017);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7Z4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070714)第一作者简介:于瑞莲(1970 ),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文章编号:1672 9250(2008)03 0245 06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中的应用于瑞莲1,2,胡恭任2,3,袁 星1,赵元慧1(1.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吉林 长春 130024;2.华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福建 泉州 362021;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13)摘 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愈来愈受重视,查明污染源是有效治理污染的前提。

文章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铅、锶等同位素、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研究中的应用,针对以往研究工作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中的重点:采用Pb 、Sr 、Zn 等同位素示踪法,结合多元统计及其它元素地球化学信息追踪重金属污染源和评价污染程度。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同位素示踪;污染源解析;沉积物中图分类号:X 142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愈来愈重视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以往的工作大多局限于污染程度方面的研究,而近些年来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的解析开始得到重视。

污染来源的鉴别是对环境污染程度进行正确评价和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

常用的污染源判别方法主要有统计学方法、计算机成图法和同位素示踪法[1]。

统计学方法主要利用多元数理统计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进行污染源判别;计算机成图法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绘制污染元素及相关控制因素(如pH 、Eh 等)的等值线,并填充以不同浓度或颜色,寻找与其相关的污染源。

新疆石河子城区道路尘土的铅污染和铅同位素示踪研究

新疆石河子城区道路尘土的铅污染和铅同位素示踪研究

控 制和治理 提供基础数据 和理论依据 。
1 样品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
1 . 1 样 品采集 与处理 道路 尘土 样 品于 2 0 1 2年 8月采集 , 前 期 晴天 累 计 天数 约为两 周 。道路 尘土样 品采样 点设 置在石 河
研 究发现 , 我 国城 市土壤重金属 污染 的总体趋 势 是长江 以南 的城 市土 壤重 金属 污染 比长江 以北 的城
进入人体并 积 累 , 对 人 体产 生较 大 的毒性 , 尤其 是 对 儿童有极 大危 害和 影 响 。J 。稳 定 同位 素 示踪 技 术
是探 讨 环 境 中重 金 属 污染 源 解 析 的有 效 方 法之 一 。
在 自然 体系 中 , 铅 同位素 由于其 质量 重 , 且 铅 同位素 之 间相对质量 差异 小 , 不 易受 到 外界 环境 的影 响 , 几
8 3 2 0 0 0 ) 3 . 石河 子大 学水 利建 筑工 程学 院 , 新疆 石 河子
1 0 0 0 3 8 ;
摘要 : 城 市道路 尘土 中重金 属 污染 已成为 当前 重 大的环境 问题之 一。本 文对 我 国西部 石 河子 市城 区道路 尘
土 的重金属 污染进行 评价 , 利 用 电感耦 合 等 离子体 质谱 法测 定铅 的含 量及铅 同位 素组 成 , 采 用地 积 累指数 法
市严重 , 中小城市 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要低于特大城
市 。重金 属污染最 严 重 的城市 主要 位 于我 国 中部 地
子市城区主干道及部分次级干道交汇处 , 街道地面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1 —1 6 ; 接 受 日期 : 2 0 1 3— 0 1 —2 4
基 金项 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装备专项 ( 2 0 1 1 Y Q 1 4 0 1 5 0 0 9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 体基金项 目( 5 1 0 2 1 0 6 6 ) 作者简 介 : 黄勇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 向为环境 中重金属污染监测和评价 。E — m a i l : h u a n g 8 9 y @1 6 3 . e o m。

铅、锌、镉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综述与展望

铅、锌、镉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综述与展望

铅、锌、镉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解析中的应
用:综述与展望
高春亮;文进心;成艾颖;闵秀云;魏海成
【期刊名称】《盐湖研究》
【年(卷),期】2024(32)1
【摘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识别其污染源,采用铅、锌、镉多元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对其进行污染源解析的最佳手段之一。

铅同位素示踪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锌和镉同位素示踪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中可作为有力补充。

本文系统概述了Pb-Zn-Cd同位素的示踪机理、组成特征及其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中的应用,提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是采用多元同位素示踪技术,并结合沉积物形态中重金属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示踪污染源。

【总页数】11页(P128-138)
【作者】高春亮;文进心;成艾颖;闵秀云;魏海成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42
【相关文献】
1.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的铅同位素示踪研究
2.湘江长潭株段河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的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3.关于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的铅同位素示踪研究
4.铅同位素示踪在大气降尘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源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源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源溯源中的应用研究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在环境污染源溯源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地球上存在的不同同位素的比例,可以准确地追踪物质的来源和流动路径。

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中,同位素示踪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提供定量的数据支持,为环境监测、源头追踪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源溯源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确定污染物的源头,还可以追踪其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通过分析不同同位素的比例,可以准确地判断污染物的起源。

例如,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可以使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确定污染源是来自工业废水、农业活动还是其他渗漏源。

这对于科学地制定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可以帮助准确评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不同同位素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性质和迁移特征,通过分析污染物中同位素的比值变化,可以揭示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

这对于优化环境治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土壤污染治理中,可以通过分析同位素比值的变化,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途径和行为,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

另外,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环境样品中同位素的含量和比例,可以获得大量准确的定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评估污染物的浓度、迁移速率和传输路径,从而准确判断环境污染情况,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环境治理效果,通过比较治理前后的同位素变化,可以客观地评估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源溯源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例如,在水体污染源溯源方面,研究人员使用碳同位素和氮同位素技术来追踪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路径,为水体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土壤污染研究中,同位素示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追踪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并为土壤污染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然而,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源溯源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铅同位素示踪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铅同位素示踪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 2 重金属污染 2 滇西北 2 污染源解析 2 雪鸡坪 1 铊 1 铅锶同位素示踪 1 铅背景值 1 表层沉积物 1 综述 1 秦岭造山带 1 环境工程 1 沉积物 1 核桃坪铅锌矿床 1 斑岩铜矿 1 成矿流体 1 幔源流体 1 岩浆热液 1 岩墙 1 地球化学 1 土壤 1 同位素示踪 1 南海 1 云浮硫铁矿 1 s同住素 1 sr、nd、pb同位素示踪,小秦岭-熊耳山地区 1 pb同位素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科研热词 铅同位素 示踪 铅锌矿 铅污染 铅来源 铅同位素比 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综述 环境 沉积物 气溶胶 土壤 同位素 南极 南京栖霞山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1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铅同位素 2 高温熔融 1 钾长石玻璃 1 重金属污染 1 重金属 1 表层沉积物 1 莱州湾 1 自然源pb 1 环境评价 1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法 1 湘江 1 沉积物 1 标准物质研制 1 成矿物质 1 太行山南段 1 北洺河铁矿 1 人为源pb 1 s、pb同位素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铅冶炼污染及防治措施

铅冶炼污染及防治措施

铅冶炼污染及防治措施摘要通过收集并分析大气、水体以及土壤环境铅污染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国局部地区的铅污染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环境铅污染仍然非常普遍。

布袋收尘器出问题,废气就处于放空状态,这时,布袋收尘器就形同虚设,造成严重污染,也给环境管理加了难度,而目前针对这一块的环境管理办法也是治标不治本,未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污染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铅污染现状防治措施引言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的重金属,从开采到成品使用,与相关专业达百余种。

铅污染在职业环境中较为明显。

此外,建筑业中油漆涂料、食品加工业的防腐剂及护肤美容品等方面也都使用铅。

铅是一种毒性很大的物资,铅可对许多人体器官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人的肺、肾脏、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

这些影响表现为智力下降(尤其是对儿童学习方面引起明显问题)、肾损伤、不育、流产以及高血压。

还可引起铅脑病、腹绞痛、多发性神经炎、溶血性贫血等。

儿童对于铅的不良影响特别敏感。

低水平暴露对于儿童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与发育方面,并导致各种行为失常。

如精神不能集中,不服从要求或命令、智商测验分数较低等。

此外,铅可能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根据对铅致癌性的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美国环保局认为铅是“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我国是世界铅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但我国的铅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技术落后、设备现代化程度低、造成铅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现状。

尽管国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但收效并不显著。

1铅污染现状与来源目前,有关铅污染的文献在我国常见报道,不但各个地区[1,2,3]有不同程度的铅污染现象,而且在大气、水体、土壤[3]等各种环境中都存在铅污染现象。

下面就针对各种环境分别阐述铅污染的现状及其可能的来源。

1.1大气铅污染大气环境中的铅污染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一些学者对大气颗粒物中的铅含量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根据铅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了大气颗粒物中铅的来源。

朱炳泉[4]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尘埃和气溶胶进行铅同位素测定认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大气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用铅,而汽车尾气铅污染占的比例较低。

中国铅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课题论文

中国铅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课题论文

中国铅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课题论文摘要通过收集并分析大气、水体以及土壤环境铅污染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国局部地区的铅污染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环境铅污染仍然非常普遍,尤其是土壤环境铅污染最为突出。

相关学者根据铅的同位素组成推断出了环境中铅的主要来源,认为燃煤、汽车尾气以及陶瓷、冶金等工业用铅是造成中国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铅污染的主要原因。

笔者针对铅的污染来源提出了相应的铅污染防治措施。

而无铅汽油的推广使用等铅污染防治策略已经在部分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加强铅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敦促人们提高铅污染防护意识,防止中国铅污染的持续扩大与恶化。

关键词铅污染现状防治措施Current status and prevention measure of lead pollution in China Huang Guanxing, Sun Jichao, Liu Jingtao, Chen Xi. (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Abstract: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earch data of lead pollution in atmosphere, water and soil revealed that lead pollution of part area in China had already improved in some degree, but lead pollution phenomenon of entire environment had been still very common, especially in soil environment. Correlative scholars concluded the main origins of lead by the lead isotopic composition. Deeming that coal,tail gas of the automobile and lead for industrial using are the main reasons of lead pollution in atmosphere, water and soil. Theauthor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of lead pollution on the basis of origins of lead pollution. Prevention policy of lead pollution in part areas has already obtained good effect, such as generalizing the use of gasoline without lead. Advising rela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 to reinforce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lead pollution, and to urge citizen to improve lead pollution prevention consciousness, preventing sustaining spread and worsening of lead pollution in China.Keywords: lead pollution; current status; prevention measure铅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一种元素。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日益突出,并且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环境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水文地质、生物地球化学、土壤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环境科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同位素分为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两种。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同位素间微量差异的原理,通过测量同一物质中不同同位素在天然界中的含量比值,再通过某些化学反应、生理过程等使其中某个同位素相对含量发生变化,从而研究不同过程的动力学、来源、去向等问题。

其中最常用的是碳、氢、氧、氮、硫、铅等稳定同位素。

在这里以碳稳定同位素为例,斯文森效应表明,植物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的13C/12C比值与大气中14C/12C比值成正比。

而稳定同位素是不会衰变的,各种有机物质中的13C/12C比值与植物组织中14C/12C比值的变化趋势相同。

利用合适的仪器可以测定13C/12C比值,从而推算出组织中的14C/12C比值,进而测定出样品中的时间。

二、1.气候变化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从古代天然记录中获取气候变化信息。

如冰川、珊瑚、岩石等中存在各种稳定同位素,它们的含量比例与当时气候改变的速度和程度相关。

利用这些天然记录,可以重建出过去几百年、几千年的气候变化历史。

2.水文地质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对其来源、流动和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比如,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探测水的来源以及水的混合程度,可以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

同时,水体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含量与气候因素有关,通过测量水中13C /12C比值、18 O /16 O 比值可以推算出水的蒸发过程、前缘的来源。

3.生物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特别广泛,可以应用于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碳循环、营养循环以及能量传递等方面。

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于环境地球化学探索

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于环境地球化学探索

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于环境地球化学探索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演化过程的学科领域,对于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和了解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球化学研究中,同位素示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追踪和分析地球系统中的物质传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环境污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洞察力。

同位素是元素的不同质量核素,其核外电子结构相同,但具有不同数量的中子。

同位素的存在和相对丰度对于了解地球系统中各种过程的动力学和机制至关重要。

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监测和测量物质中同位素的比例变化,可以揭示物质的起源、迁移和转化途径,从而解决许多环境地球化学问题。

首先,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探索地下水循环和水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和灌溉水源,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了解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补给速率和补给路径非常关键。

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地下水中同位素比例的空间和时间变化,揭示地下水的补给源、补给速率和补给路径。

例如,氧同位素分析可以用于确定地下水的流向和时间。

而氘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可用于确定地下水的年龄和补给速率。

这些信息对于有效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至关重要。

其次,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研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过程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通过不同的过程使元素在生物和非生物圈之间循环,而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追踪这些元素的转化途径和速率。

例如,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揭示土壤氮的来源和去向,了解氮的生物转化过程。

同时,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碳的吸收和释放过程,研究为什么一些地区的土壤可以有效固碳。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预测和应对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此外,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会对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追踪和量化污染物在环境系统中的迁移和传播过程,帮助我们了解污染源的类型和来源,以及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生物转化和降解机制。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用来追踪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高级技术手段。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观察某些元素的同位素组成来确定物质在环境中的传输和转化情况。

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更细致、更准确的信息,帮助决策者采取更科学、更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一、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原理同位素是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的元素,但它们的中子数不同,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对于同一个元素,它的不同同位素的相对丰度是一定的,例如氢元素就有三种同位素:质子数为1的正常氢(1H)和质子数分别为1和2的重氢(2H)和超重氢(3H)。

在自然界中,这些同位素以一定的比例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当物质通过环境中移动和转化的过程中,它们的同位素组成也会发生变化,因为不同同位素的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例如,稳定同位素技术常使用的氧同位素(18O和16O)在水分子中的比例随着水的蒸发和降雨而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追踪水在环境中的运动情况。

同样的道理,稳定碳同位素(13C和12C)在生物体内的比例可以反映生物体的食物来源和生长环境。

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染物来源的追踪许多环境污染事件都是由于污染源的泄漏或排放导致的。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和来源。

例如,对于某些化学污染物,可以通过分析它们在地下水或土壤中的同位素组成来确定它们来自哪里。

这样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来阻止污染物的进一步扩散。

2. 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地理、气象、生态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帮助揭示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土壤、水、空气)中的转化过程及其机理。

3. 评估治理效果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验证。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来评估治理效果,比如对污染物的同位素组成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治理后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场地恢复情况等。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溯源中的效能分析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溯源中的效能分析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溯源中的效能分析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追溯其来源,科学家们不断寻求新的技术手段。

同位素示踪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溯源的研究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从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运用领域和效能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同位素在不同环境介质中传递、转化和富集的特点,通过同位素比值变化的测定来追踪和判定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路径。

同位素示踪技术有很多种,常用的有稳定同位素示踪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稳定同位素示踪通过测定元素化合物中同位素的比例来揭示物质的来源和迁移途径;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则是利用某些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过程中放射线的特性和衰变速率,来判定污染物的来源和污染路径。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溯源中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首先,在地下水污染方面,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揭示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和污染物的来源,帮助我们准确评估地下水资源的状况和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其次,在大气污染方面,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大气中污染物的同位素比值,鉴别污染物的来源和传输途径,并进一步制定减排措施。

此外,在土壤和水体污染溯源研究中,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追踪污染源并评估污染程度。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溯源中的应用效能不容忽视。

首先,同位素示踪技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同位素比值的分析不仅可以揭示污染物的来源,而且可以定量地测定其浓度。

这给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次,同位素示踪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无论是液态、固态还是气态的环境介质,都可以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

再次,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操作相对简单,且样品处理和测试周期短,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

此外,同位素示踪技术还能追溯污染物的迁移途径,为全面了解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然而,同位素示踪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铅同位素示踪的研究现状

铅同位素示踪的研究现状

铅同位素示踪的研究现状铅同位素示踪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快速发展,铅同位素示踪应用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大气降尘、沉积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简要的从铅同位素在各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意义进行简单的介绍。

标签:铅同位素示踪;研究方法;环境污染1 概述隨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也加快了发展,由于人类近几十年来过度的对矿山开采、工业生产、金属冶炼等快速发展的原因,导致现在的大气、水、沉积物和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并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同时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束缚。

目前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一个环境问题,因此,研究重金属染物的准确来源、组成、性质、分布和传输规律及未来的变化趋势是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调查明白污染源,治理污染已经成为目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目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探讨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自然的体系中,铅同位素在示踪多源污染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不同铅的来源组成了不同铅的同位素,由于这样的铅同位素丰度较高,比值相对稳定,而且和重金属迁移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关联度很低,因而在实际操作中更容易测定其数值。

并且,铅同位素受后期地质地球化学作用影响小,可以较好地保留污染源的源区特点,起到了地球化学“指纹”作用。

所以,铅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有效地示踪环境中不同介质中铅污染的来源,特别是在研究铅重金属污染源方面,铅同位素示踪技术日趋成熟并成为污染源识别的一种强有力手段。

铅(Lead)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6周期第IV A族元素,原子序数82,原子量207.2,密度11.34g/cm3。

铅与其他稳定的化学元素相比,质量最大,并且在自然界中有4种稳定同位素:204Pb、206pb、207Pb和208Pb,和2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其中204Pb不会发生衰变,至今没有发现它有放射性母体,可以认为204Pb丰度保持不变。

稳定性同位素在土壤铅镉污染源识别中的应用

稳定性同位素在土壤铅镉污染源识别中的应用

4离子按质荷 比进行分离
3提取透镜使离 子通过样品锥进 入真空系统
2样品颗粒电 离成正离子
1高速氩气将 液体样品雾化
图1 ICP-MS仪器结构图
图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CP-MS主要优点与局限
❖ 优点:
(1) 大气压下进样,便于与其他技术联用。 (2) 图谱简单,检出限低,分析速度快,动态范围宽。 (3) 可进行同位素分析,单元素和多元素分析,以及有机物中金属元素的形态
3 铅、镉稳定同位素 在土壤污染源识别中的应用
❖ 人为活动已经造成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在工 业和城市地区污染则更加严重。
❖ 准确识别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是进行污染 环境治理的前提,更能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 治理污染。
1)各种源的同位素范围
俄罗斯铅矿石(Mukai etal.,2001) 捷克方铅矿(Ettler et al.,2004)
(路远发 等,杭州市土壤铅污染的铅同位素示踪研究)
表2 土壤中铅含量的测定结果(mg/kg)
采样点到 公路距离
5m 15 m 25 m 对照点
样品数
12 12 12 2
含量范围
38.1-46.0 37.4-44.0 35.4-41.2 34.5-37.1
测定均值
44 41.2 39.9 35.8
标准差
and significance, In: Nria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d J O)
2) 交通对土壤的影响
图5 土壤中全铅及可溶相铅含量分布直方图 * 考察土壤总量铅与可溶相铅的关系发现,两者具很好的相 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79。
(路远发 等,杭州市土壤铅污染的铅同位素示踪研究)
图6 土壤铅含量在垂直于公路的剖面中的变化特征

(整理)土壤中铅超标的处理措施

(整理)土壤中铅超标的处理措施

下面是一些对排铅有作用的食物,可以协助排铅.牛奶:它所含的蛋白质成分,能与体内的铅结合成一种可溶性的化合物,从而阻止人体对铅的吸收.建议您每天喝上1~2杯牛奶.虾皮:每100克虾皮中含钙量高达2克.最新研究表明增加膳食钙的摄入量除了对儿童骨质发育有益外,还能降低胃肠道对铅的吸收和骨铅的蓄积,可有效减少儿童对铅的吸收,降低铅的毒性.对于接触低浓度铅的儿童,膳食中增加钙的摄入量可有效降低铅的吸收.海带:海带具有解毒排铅功效,可促进体内铅的排泄.大蒜:大蒜中的某些有机成分能结合铅,具有化解铅毒的作用.蔬菜:油菜,卷心菜,苦瓜等蔬菜中的维生素C与铅结合,会生成难溶于水且无毒的盐类,随粪便排出体外.一般情况下植物性食物的铅含量高于动物性的,且以根茎类的含铅量最高.水果:猕猴桃,枣,柑等所含的果胶物质,可使肠道中的铅沉淀,从而减少机体对铅的吸收.酸奶:可刺激肠蠕动减少铅吸收,并增加排泄.因为在你排铅时如果不改善卫生习惯和饮食,你又可能吸收到铅,使铅又一次偏高,所以排铅工作一定要持续下去,建议半年去医院做一次血铅检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化学修复法和植物修复法等。

通俗地讲,前两种都是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一些药剂以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属性,从而达到降低毒性、改善污染的目的。

植物修复中的植物萃取技术则是利用植物对重金属物质进行富集萃取,可以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因此是目前国际上比较经济、绿色、低能耗的先进修复技术。

在环境修复领域有个概念叫超富集植物,就是对重金属具有超常吸收和富集能力的特殊植物,堪称“土壤清洁工”。

它可以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和富集分散在土壤中的重金属。

例如蜈蚣草就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砷的超富集植物,它对砷的吸收能力比普通植物高20万倍。

这种植物的发现,对于国际植物修复领域的工程应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国内植物修复技术的一个重要开端。

相比较其他修复方法,植物修复法投资和维护成本低,修复过程接近自然生态,不易产生二次污染。

化学反应中的同位素示踪技术原理

化学反应中的同位素示踪技术原理

化学反应中的同位素示踪技术原理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领域的实验技术,通过利用同位素的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特性,可以追踪和研究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

本文将介绍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同位素的定义和特性1. 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

例如,碳的同位素有碳-12、碳-13和碳-14等。

2. 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同位素,会自发地发射放射线以获得更稳定的核态。

放射性同位素广泛应用于同位素示踪技术中。

3. 非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稳定原子核的同位素,无放射性特征,可以通过质谱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示踪。

二、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同位素示踪技术基于同位素的特性,通过在被测物质中标记一定量的同位素,根据同位素的不同性质追踪和分析化学反应过程。

1.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特性进行示踪。

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到被测物质中,可以通过测量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反应机理。

例如,利用放射性碳-14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代谢过程。

2. 非放射性同位素示踪非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利用非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进行示踪。

通过将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到被测物质中,可以通过质谱、光谱等分析方法来追踪被标记同位素的分布、转化和反应过程。

例如,利用氘代水标记技术可以研究水在化学反应中的生成和转化。

三、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化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反应动力学研究:通过示踪材料中的同位素,可以测定反应物与产物的浓度变化,从而得到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反应机理等信息。

2. 反应机理研究:通过示踪材料中的同位素,可以确定反应过程中各种中间体和反应路径,揭示化学反应的机理细节。

3. 催化剂性能研究:通过示踪催化剂材料中的同位素,可以研究催化剂的表面反应活性、稳定性和中间体生成等性质。

铅稳定同位素在环境污染示踪中的应用和进展

铅稳定同位素在环境污染示踪中的应用和进展
收 稿 日期 :2 0 一 o 一 l 07 3 4 作 者 简 介 :尹 慧 (9 3 ) 18 一 ,女 ,硕 士 研 究 生 ,主 要从 事 同位 素 地 球 化 学 研 究 。E ma :y 0 9 @ 1 3 cr — i h 7 6 6 .o l n
维普资讯
增 大 2 6 b b 0 /们P 组成 比数值 趋高 ,则可认 为燃 煤 飞灰 和土壤 扬尘 的贡献 增大 。一般认 为 B 是汽 P r
油 中铅添 加剂 的指示 元 素 ;Ti 以代 表 土壤 扬 尘 和燃 煤 飞灰 的贡献 。B / 组 成 比可 用 以指 示 可 rTi 两种 铅来 源 的相 对重 要性 。一组 铅 同位素组 成 比数据 ,比较 其 变化 范围和 测量精 度 ,有 以下 两 ] 种情 况 :当变化 范 围略等 于测量 精度 时 ,存在 三种可 能 :①铅 的来源 只有 一个 ;②铅 的来 源不 止
广 东 微 量 元 素 科 学 G UAN D0 G Ⅵ I AN G N U G YUA U KE NS XUE
第1 4卷 第 5期
文 章 编 号 : 1 0 —4 6 ( 0 7 5—0 0 0 6 4 X 2 0 )0 0 1一O 5
铅 稳 定 同位 素 在 环 境 污 染 示 踪 中 的 应 用 和 进 展
P P 组 成 比 b b 图 1 北 美煤 和 汽 油 铅 同位 素组 成 对 比( b P 一 b 卸P 猫P / b 猫P / b组 成 比 )
王琬 等_] 究过北 京冬 季大气 颗 粒物 中铅 的 同位 素 组成 和 来源 ,结果 表 明 ,大 气 中铅 污 染 l研 0 的来 源多样 ,主要 是燃 煤 飞灰和工 业排 放 ,加 铅 汽 油 的使 用 。 由于 受 季 节 变 化 和气 象 因素 如 风 向、风速 ,温度 ,湿度 以及 一些异 常天 气状况 的影 响 ,所采集 的大气颗粒 物样 品 中铅 的同位 素组 成 比会 有一定 的变 化 ,变化 范围约 为 2 ~5 。因此 铅 同位素 测定 要 有较好 的精 密度 和 准确 度 , 实 验测 量误 差要显 著小 于大气 样 品中铅 的同位 素组成 比的变化 ,才 能观测 到样 品之 间 的铅 同位素 组 成 比的差 异 。对 于大 气颗粒 物而言 ,如果 P / P b b组 成 比数 值 下 降 , 表 明加 铅 汽 油 的贡 献 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污染的原位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
齐孟文
中国农业大学
背景
铅是5种生物毒性显著重金属汞、镉、铬、铅及砷中之一,对人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均具有毒性。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因采矿、工业及交通粉尘、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铅环境污染日益受到关注,对铅污染的来源及负担通量分析,有利于从源头对污染进行治理。

铅污染的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原位指纹特征,为污染的溯源性分析提供一种便捷的分析技术。

原理
自然界的铅有4种稳定同位素,其中204 Pb的半衰期为1.4 ×1017a ,远大于地球形成的年龄4.6 ×109 a ,因而可以看作是稳定同位素, 绝对含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其它3 种是放射性成因稳定性核素206 Pb、207 Pb 和208 Pb,分别是238U、235U、232Th衰变的最终产物, 其同位素丰度随着时间而增加。

铅同位素分子的质量数大, 同位素分子之间相对质量差小, 一旦形成后在次生演化过程,几乎不产生同位素分馏作用,其同位素组成主要受起源区的始铅含量及放射性铀、钍衰变反应的制约, 次生作用过程中即使所在系统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同位素组成一般也不会发生变化。

不同的环境介质、成因机制及时间上形成物质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组成特征,或者说特定的“地球化学指纹”。

因此根据污染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 结合铅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就可以确定污染来源,进而可以用同位素比率方程求的各主要污染源的贡献。

计量
N个端源的同位素比率或核素含量混合的计量方程推导如下。

设其某一元素的一对同位素核素的质量浓度分别记为和,其中i 表示元素,表示来源()。

令,表示合物中第源所占的质量分数,且和为混合物中该对同位素核素的质量浓度,则有质量平衡定律有
ij a ij b j n 1j i ⋅⋅⋅=,,∑=j j j A /A f j A j i a i b in n i22i11i a f a f a f a +⋅⋅⋅++=
in n i22i11i b f b f b f b +⋅⋅⋅++=
令,移相合并同类项得
i i i /a b x =0f b -x (a f b -x a f b -x a n i2i in 2i2i i21i1i i1=+⋅⋅⋅⋅⋅++))()(
用行列式表示方程等价为
0f f b -x a b -x a b -x a b -x a b -x a b -x a n 2nn n nn n2n n2n11112n 22n 2222221
221=⎥⎥⎥⎥⎦
⎢⎢⎢⎢⎣⋅⋅⋅⎥⎥⎥⎥⎦⎢⎢⎢⎢⎣⋅⋅⋅⋅⋅⋅⋅⋅⋅f b -x a b -x a b -x a 11n 11n 1221211111⎤⎡⎤⎡
因为∑ , 该方程组有不全为零的解的充要条件是系数行列式为零,即
=1f j 0b -x a b -x a b -x a b -x a b -x a b -x a b -x a b -x a b -x a nn n nn n2n n2n11112n 22n 2222221
2211n 11n 1221211111=⎥⎥⎥⎥⎦
⎤⎢⎢⎢⎢⎣⎡⋅⋅⋅⋅⋅⋅⋅⋅⋅
上式即为同位素或微量元素的n元混合方程的一般形式。

从推导过程中可知,
方程中的为同位素核素丰度或含量的比值, 如果需要用表示某一
同位素核素的含量, 可令 , 即将方程中相应的)/a b x i i i =(i x 1a i =in i2i1a a a ⋅⋅⋅⋅、换成1 即可。

以二元混合方程为例进行讨论,此时有
0b -x a b -x a b -x a b -x a 2222221
2211211211111=⎥⎦
⎤⎢⎣⎡ 展开后有 0D Cx x Bx Ax 2211=+++
1) 在比值-比值或比值-含量条件下,二元混合方程均代表一条双曲线,满足条件的数据点在二维图上都将落在该条双曲线上。

2) 在比值-1/含量条件下,此时)
(222/b x a =的应取1,即取1,若分母一致,如(~),则2b 2221b b 、Pb Pb/204207Pb /120422122111a a a a ==,,即0a a -a a B 21122211==,在该特殊条件下双曲线退化为一条直线。

【举例】
(吴龙华,2009)在某重金属污染场地采集了11 个表层土壤样品,品中206 Pb/207
Pb、208 Pb/204 Pb和206 Pb/204 Pb与Pb 浓度的倒数都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

Pb的同位素组成与浓度之间的这种关系,说明其符合上述的二元混合模型。

分析
全量Pb分析采用王水或高氯酸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的同位素比值常采用热电离质谱(TIM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测定。

TIMS法存在着诸如分析时间长,及复杂样品需前处理分离等步骤,而ICP —MS法具有分析检测限低、线性范围宽、干扰少、精密度高、可进行快速的元素同位素比值分析等优点。

与TIMS相比,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 —ICP —MS)分析Pb同位素更具优势:精度更高,样品用量更少,测试时间更短;测定时将铅的测试溶液与铊的标准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用 205Tl与 203Tl的比值来校正Pb的质量分馏,极大地提高结果了重现性和测量精度。

应用
1) 土壤(沉积物)中铅污染来源
有毒重金属在土壤系统中产生的污染具有隐蔽性, 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 易在农作物中积累,而食物链的铅主要是由植物被动从环境中吸收的, 对人类社会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铅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判定土壤污染范围、污染程度、传输途径及其确定人为污染铅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速率发挥了独到的作用。

(刘敬勇,2009)香港城区交通要道旁土壤的分析表明,随着铅的浓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铅污染主要是由含铅汽油的燃烧引起的; 在五相中按碳酸盐态< 可交换态< 铁锰氧化态< 有机态< 残留态的顺序增加, 进一步说明土壤中人为原因污染物的铅更加具有溶解和迁移性, 对环境有很大的危害。

Pb Pb/206207Pb Pb/206207(杨元根,2004)研究表明,贵阳榨子厂附近土壤和沉积物中比值在1. 182 3 ~1. 185 3 范围内, 平均为1. 183 9, 所有数据与本区矿石中比值范围1. 173 6~1. 187 0非常一致, 显示土壤和沉积物中Pb 的矿山物质来源。

土壤、沉积物分布在+7.13‰-+10.30‰,范围非常狭窄,反映了它们的同源性。

Pb Pb/206207S 34δ
2)水系沉积物铅污染研究
沉积物是河流水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 会发生一系列诸如吸附、絮凝、沉降等的作用,结果沉淀并累积在底泥中。

这一过程会使水相中
的污染物的含量降低,而底泥中污染物的含量有时却达到惊人的程度。

被吸附在底泥的污染物, 在环境条件变化时, 通过解析、溶解、生物分解等作用, 又会重返水相, 产生第二次污染。

因此, 通过分析影响水系淤泥积聚污染物中铅的分散、迁移和富集的环境因素及地球化学过程, 可以探索和了解城市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方式、途经以及一些环境中的自我净化剂机理。

3)大气中铅污染来源
大气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排放和煤的燃烧。

北美地区燃煤中铅同位素比现代平均大陆地壳中铅更加具有放射性成因铅() , 而汽油铅则反映出是澳大利亚BrokenH ill( )和美国Idaho()的矿物来源, 这便区别开了大气中铅的2种最主要来源。

1.182Pb Pb/207206=1.040Pb Pb/207206=1.052Pb Pb/207206=国内陈好寿等研究了杭州大气铅的来源。

在~坐标图上, 杭州的汽油铅完全落在北美汽油铅内, 而杭州煤铅要比北美放射成因铅要低一些, 汽油铅与煤铅的同位素差异可以区别出两大污染来源。

Pb Pb/204206Pb Pb/207
206
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沉降通量计算公式
T)/(A V C )(i ××=)(i f
s mg/m 2⋅其中为i 元素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 ;V 为定容后溶液的体积, ; 为采样器截面积,i C mg/L L A
2m 。

4)生物体内铅污染来源
(刘敬勇,2009)树木年轮中铅同位素的组成可以作为生物地球化学示踪剂, 用来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

测得的Lou is iana州南部牛轭湖口7个树木年轮中铅同位素的比率, 在~ 图上是一条直线,
Pb Pb/208206P Pb/20,7206
表明铅是来自污泥和自然铅2 种源, 与该地区石油冶炼70多年的污水排放记录相吻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