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空基本尺寸
人体工程学-人体尺寸
• 百分点的选择: 主要是确定手握距离,这个距离应能适应大多
数人,因此,选用第5百分点的数据是合理的。
• 数据: 男5%520mm
18、向前手握距离
•定义:
• 指人肩膀靠墙直立,手臂 向前平伸,食指与拇指间接触, 这时从前胸到拇指梢的水平距 离。
• 注意: 应考虑前面所讲到头部与眼睛的转动范
围、坐垫的弹性和可调节椅等的调节范围。
• 百分点的选择: 假如有适当的可调节性,就能适应从5%
到95%或更大的范围。
• 数据:
男: 5%749 95%847mm 女: 5%695 95%783mm
6、人体最大宽度:
• 定义:
指两个三角肌外 侧的最大水平距离。
冬季 外套
轻薄的工作 服、鞋和头
盔
身高
25—40 25—40
70
坐姿眼高
3
10
3
大腿与台面下距离
13
25
13
足长
13—24
40
40
足宽
13—20 13—25
25
足跟高
25—40 25—40
35
头最大长
—
—
100
头最大宽
—
—
105
最大肩宽
13
50—75
13
臀宽
13
50—75
13
cm
2、心理修正量
心理修正量是指为了消除空间压抑感、恐惧感或为了美观等 心理因素而 加的尺寸修正量。
• 定义:
指从地面到人的前臂 与上臂接合处可弯曲部分的距离。
• 应用:
室内设计常用人体尺寸【2024版】
21、手功能高
•定义: 人站立手臂下垂时,手心离
地面的距离。
•应用: 楼梯扶手高度,一般楼梯扶
手高于手功能高100mm以上。 •百分位选择:
50% •数据: 男:50%741mm 女:50%704mm
人体动态尺寸
人的动作空间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人体处于静态时的 肢体活动范围;二是人体处于动态时的全身动作空间。
用于确定环绕桌子的座 椅间距和影剧院、礼堂中的 排椅座位间距。也可用于确 定公用和专用空间的通道距 离。
注意: 着衣修正量:对薄衣服要附加7.9mm,对厚衣服要附加
76mm。还要注意,由于躯干和肩的活动。两肩之间所需的 距离加大。
百分位的选择: 95%
数据: 男: 95%469mm 女: 95%438mm
•水平作业域通常为400mm. •对确定台面上各种设备的摆放位置很有用。
•手尽量外伸所形成的区域为最大作业域。 •而手自然放松所形成的作业域为通常作业域。如写字板、键盘 等手活动频繁的区域就应该安排在此区域。
水平作业域 对于确定台面上 各种设备和物品 的摆放位置很有 用。如收款台、 绘图桌、计算机 工作台等。
15、垂直手握高度
定义: 指人站立、手握横杆,然
后使横杆上升到不使人感到不舒 服或拉得过紧的限度为止,此时 从地面到横杆顶部的垂直距离。
应用: 用于确定开关、控制器、
拉杆、把手、书架以及衣帽架 等的最大高度。
注意: 穿鞋修正量。
百分点选择: 由于涉及到伸手够东西的问题,如采用高百分点的数据
•应用:
有时人们需要越过某种障 碍物去够一个物体或者操纵设 备时,这些数据可用来确定障 碍物的最大尺寸。
注意: 要考虑操作或工作的特点。弯腰会增加长度。
人机工程学 数据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4.3.1 心理修正量定义
人机工程学
为了消除空间压抑感、恐惧感,或为了美观等心 理因素而加的尺寸修正量。
如工程机械驾驶室,若其空间大小刚刚能容下人 们完成必要的操作活动,是不够的,因为这样会使人 们在其中感到局促和压抑,为此应该放出适当的余裕 空间。
这余裕空间就是心理修正量。
动态人体尺寸
用背肌活 动度测定 适宜操作 位置图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人机工程学
5.3 成人动态最小占用空间示意图(a)
人机工程学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安全工程系
第二章 人体测量及其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本章大纲
人机工程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体测量 人体尺寸 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 设施器物的人体尺寸适应性(高起专了解) 设计用人体模板 (高起专了解)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本章重难点介绍
人机工程学
本章重点在于了解掌握基本的人体测量方法。
第五节 设施器物的人体尺寸适应性 人机工程学
上图是设施器物设计合理的典范。 a、b、c分别为小、中、大型机床,它们整体尺寸相差悬殊,但它 们的操纵装置都应该安置在操作者肢体易于活动的范围内。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5.1 设施器物的人体尺寸适应性(a)
人机工程学
例如,手的操作高度大体在胸部上下,见图。为此, 小型台式机床要放置在台面上,见图a,而大型机床则要 将操作装置从机床体上分离出来,也安置在便于操作的 高度,见图c。
Y X b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第二节 中国成年人的人体尺寸
人机工程学
GB/T l0000--19887组、47项静态人体尺寸数据:
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最新目录大全
第一卷目录第1篇一般设计资料第1章常用基础资料和公式1-31常用资料和数据1-32法定计量单位和常用单位换算1-132.1法定计量单位1-132.2常用单位换算1-313优先数和优先数系1-393.1优先数系(摘自GB/T321—2005、GB/T19763—2005)1-393.2优先数的应用示例1-424数表与数学公式1-454.1数表1-454.2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摘自GB3102.11—1993)1-474.3数学公式1-535常用力学公式1-1005.1运动学、动力学基本公式1-1005.2材料力学基本公式1-1125.3接触应力1-1695.4动荷应力1-1735.5厚壁圆筒、等厚圆盘及薄壳中的应力1-177 5.6平板中的应力1-1825.7压杆、梁与壳的稳定性1-190第2章铸件设计的工艺性和铸件结构要素1-2031铸造技术发展趋势及新一代精确铸造技术1-203 2常用铸造金属的铸造性和结构特点1-2123铸件的结构要素1-2174铸造公差(摘自GB/T6414—1999)1-2225铸件设计的一般注意事项(摘自JB/ZQ4169—2006)1-2236铸铁件(摘自JB/T5000.4—2007)、铸钢件(摘自JB/T5000.6—2007)、有色金属铸件(摘自JB/T5000.5—2007)等铸件通用技术条件1-231第3章锻造、冲压和拉深设计的工艺性及结构要素1-2331锻造1-2331.1金属材料的可锻性1-2331.2锻造零件的结构要素(摘自GB/T12361—2003、JB/T9177—1999)1-2341.3锻件设计注意事项1-2391.4锻件通用技术条件(碳素钢和合金结构钢)(摘自JB/T5000.8—2007)1-2412冲压1-2412.1冷冲压零件推荐用钢1-2412.2冷冲压件的结构要素1-2422.3冲压件的尺寸和角度公差、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摘自GB/T13914、13915、13916—2013)、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摘自GB/T15055—2007)1-2462.4冷挤压件结构要素1-2522.5冷冲压、冷挤压零件的设计注意事项1-2543拉深1-2573.1拉深件的设计及注意事项1-2573.2无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JB/T6959—2008)1-2593.3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1-2603.4无凸缘椭圆形件的拉深1-2623.5无凸缘盒形件的拉深1-2644压边(JB/T6959—2008)1-2654.1压边拉深的条件1-2654.2压边载荷的计算1-2664.3压边方式的选择1-2664.4压机能力的选择1-2665模具结构设计(JB/T6959—2008)1-2665.1模具的结构形式1-2665.2模具的圆角半径1-2675.3模具间隙的确定1-267第4章焊接和铆接设计工艺性1-2681焊接1-2681.1金属常用焊接方法分类、特点及应用1-268 1.2金属的可焊性1-2721.3焊接材料及其选择1-2781.4焊缝1-3521.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摘自GB/T19804—2005)1-3921.6钎焊1-3951.7塑料焊接1-4081.8焊接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4092铆接1-4152.1铆接设计注意事项1-4152.2型钢焊接接头尺寸、螺栓和铆钉连接规线、最小弯曲半径及截切1-4163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5000.3—2007)1-425第5章零部件冷加工设计工艺性与结构要素1-4271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1-4272一般标准1-4303冷加工设计注意事项1-4414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重型机械)(摘自JB/T 5000.9—2007)1-452第6章热处理1-4551钢铁热处理1-4551.1铁-碳合金平衡图及钢的结构组织1-4551.2热处理方法分类、特点和应用1-4571.3常用材料的热处理1-4771.4如何正确地提出零件的热处理要求1-496 1.5热处理对零件结构设计的要求1-5192有色金属热处理1-5292.1有色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及选用1-5292.2铝及铝合金热处理1-5302.3铜及铜合金热处理1-5332.4钛及钛合金热处理1-5342.5镁合金的热处理1-535第7章表面技术1-5381表面技术的分类和功能1-5381.1表面技术的含义和分类1-5381.2表面技术的功能1-5392不同表面技术的特点1-5422.1表面技术的特点与应用1-5422.2各种薄膜气相沉积技术的特点对比1-5503机械产品表面防护层质量分等分级(JB/T8595—1997)1-5513.1技术要求1-5523.2试验方法1-5533.3检验规则1-5533.4试验结果的判断及复试要求1-5534电镀1-5545复合电镀1-5596(电)刷镀1-5617纳米复合电刷镀1-5658热喷涂1-5689塑料粉末热喷涂1-57910钢铁制件粉末镀锌(摘自JB/T5067—1999)1-583 11化学镀、热浸镀、真空镀膜1-58412化学转化膜法(金属的氧化、磷化和钝化处理)和金属着色处理1-58513喷丸、滚压和表面纳米化1-58714高能束表面强化技术1-59015涂装1-59716复合表面技术1-61016.1以增强耐磨性为主的复合涂层1-61016.2以增强耐蚀性为主的复合涂层1-62516.3以增强固体润滑性为主的复合涂层1-632 16.4以提高疲劳强度等综合性能的表面复合涂层1-64217陶瓷涂层1-64318表面技术的设计选择1-64618.1表面(复合表面)技术设计选择的一般原则1-64618.2涂覆层界面结合的类型、原理和特点1-649 18.3镀层和不同材料相互接触时的接触腐蚀等级1-65118.4镀层厚度系列及应用范围1-65218.5不同金属及合金基体材料的镀覆层的选择1-65818.6表面处理的表示方法1-65919有色金属表面处理1-66219.1铝及铝合金的氧化与着色1-66219.2镁合金的表面处理1-665第8章装配工艺性1-6681装配类型和方法1-6682装配工艺设计注意事项1-6683转动件的平衡1-6773.1基本概念1-6773.2静平衡和动平衡的选择1-6783.3平衡品质的确定(摘自GB/T9239.1~9239.2—2006)1-6783.4转子许用不平衡量向校正平面的分配(摘自GB/T9239.1~9239.2—2006)1-6803.5转子平衡品质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参考)1-6824装配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5000.10—2007)1-6834.1一般要求1-6834.2装配连接方式1-6834.3典型部件的装配1-6844.3.1滚动轴承1-6844.3.2滑动轴承1-6854.3.3齿轮与齿轮箱装配1-6874.3.4带和链传动装配1-6874.3.5联轴器装配1-6884.3.6制动器、离合器装配1-6884.4平衡试验及其他1-6884.5总装及试车1-6895配管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5000.11—2007)1-689第9章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1-6931工程用塑料零件设计要素1-6931.1塑料分类、成形方法及应用1-6931.2工程常用塑料的选用1-6941.3工程用塑料零件的结构要素1-6951.4塑料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塑料轴承的配合间隙1-6961.5工程用塑料零件的设计注意事项1-6972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1-7002.1粉末冶金的特点及主要用途1-7002.2粉末冶金零件最小厚度、尺寸范围及其精度1-7002.3粉末冶金零件设计注意事项1-6700第10章人机工程学有关功能参数1-7031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703 1.1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选择(摘自GB/T12985—1991)1-7031.2以主要百分位和年龄范围的中国成人人体尺寸数据(摘自GB/T10000—1988)1-7051.3工作空间人体尺寸(摘自GB/T13547—1992)1-7111.4工作岗位尺寸设计的原则及其数值(摘自GB/T14776—1993)1-7141.4.1工作岗位尺寸设计1-7161.4.2工作岗位尺寸设计举例1-7182人体必需和可能的活动空间1-7202.1人体必需的空间1-7202.2人手运动的范围1-7202.3上肢操作时的最佳运动区域1-7202.4腿和脚运动的范围1-7203操作者有关尺寸1-7213.1坐着工作时手工操作的最佳尺寸1-7213.2工作坐位的推荐尺寸1-7223.3运输工具的坐位及驾驶室尺寸1-7233.4站着工作时手工操作的有关尺寸1-7234手工操作的主要数据1-7244.1操作种类和人力关系1-7244.2操纵机构的功能参数及其选择1-7265工业企业噪声有关数据1-7286照明1-7297综合环境条件的不同舒适度区域和振动引起疲劳的极限时间1-7298安全隔栅及其他1-7308.1安全隔栅1-7308.2梯子(摘自GB4053.1,4053.2—1993)及防护栏杆(摘自GB4053.3—1993)1-731 8.3倾斜通道1-733第11章符合造型、载荷、材料等因素要求的零部件结构设计准则1-7341符合造型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7342符合载荷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7353符合公差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7404符合材料及其相关因素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1-742第12章装运要求及设备基础1-7491装运要求1-7491.1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摘自JB/T5000.13—1998)1-7491.2有关运输要求1-7502设备基础设计的一般要求1-7522.1混凝土基础的类型1-7522.2地脚螺栓1-7532.3设备和基础的连接方法及适应范围1-7543垫铁种类、型式、规格及应用1-756第13章机械设计的巧例与错例1-7581巧(新)例1-7581.1利用差动螺旋和锥面摩擦实现用一个手轮完成粗动和微动调节1-7581.2多头螺纹半自动车床1-7591.3中华世纪坛传动方案设计1-7601.4增力离心离合器1-7621.5利用陀螺效应改进搅拌设备1-7641.6磁悬浮列车1-7651.7超磁致伸缩材料1-7661.8新巧减速器与无级变速器结构1-7681.8.1MPS型单级行星减速器1-7681.8.2四级组合行星减速器1-7701.8.3QHJLM4000型起重机回转减速器1-771 1.8.4日本RV型减速器1-7721.8.5新颖NN型少齿差传送带轮减速器1-773 1.8.6紧凑型摆线-NGW组合行星减速器1-774 1.8.7平衡式少齿差减速器1-7751.8.8二级NGWN星星传动轴装式减速器1-7761.9新巧无级变速器结构1-7771.9.1涡轮—NGW星星传动差动无级变速器1-7771.9.2NGW行星变速器1-7771.9.3涡轮—NW行星传动无级变速器1-779 1.10新颖扭矩加载器(用于封闭功率流传动试验台)1-7801.10.1二级NGWN行星传动电动同步扭矩加载器1-7801.10.2谐波传动内藏扭力杆式电动同步扭矩加载器1-7811.11意大利SERVOMECH公司新型电动推杆1-7821.11.1涡轮传动电动推拉杆1-7821.11.2带过载保护的涡轮传动电动推拉杆1-7831.11.3同步带传动电动推拉杆1-7831.12一种电动推拉杆的行程控制装置1-784 1.13小型化、轻量化的结构1-7851.13.1利用摆线减速滚筒的输送机1-7851.13.2改变传动系统改进立式辊磨机(利用锥齿轮—行星齿轮减速器代替锥齿轮—圆柱齿轮减速器)1-7851.14延长寿命的结构—采用新型非零变位锥齿轮提高齿轮强度和寿命1-7871.15减小噪声与污染的结构—卧式螺旋污泥脱水机带式无机差速器1-7881.16直角钻臂的工作装置1-7891.17单件小批大型活塞环(涨圈)粗加工尺寸的确定1-7891.18陀螺效应对飞轮轴强度的影响1-7941.19整机的合理布局1-7961.20现代轿车自动变速器系统1-7982错例1-8012.1引进柴油发动机变螺距气阀弹簧的改进设计1-8012.2油田抽油机结构改进设计1-8022.32Z-X型少齿差减速器无轴向定位1-8022.4麦芽翻拌机少齿差减速器工艺差、结构笨重1-8032.5双内啮合二齿差行星减速器设计不当1-804 2.6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简称万向轴)十字轴总成结构1-8052.7计算公式可简化的例子1-8052.8物料抛掷的阻力系数1-8062.9架空索道承载索滚子链的蠕动1-8072.10几种不宜用泵串联的问题1-8082.11半脸式输送机串联的设计错误1-8092.12转运站位置设置的问题1-8102.13林木生物质粉碎机创新设计1-8102.14钛液泵轴封的失效原因及改进设计1-811 2.15齿轮减速机构高速轴无法运行1-8132.16柴油发电机组隔振系统的自激振荡1-813 2.17交变载荷使橡胶联轴器破损1-8142.18机车轮对拆装时易损伤车轴和轮毂1-814 2.19某电子保险锁结构的改进设计1-8152.20ZJ-400罗茨真空泵的设计改进1-8162.21改进设计的J28型3.3m煤气炉1-8172.22回路构成不合理1-8182.23重载下的锁紧回路振动1-8192.24液控单向阀的泄压方式不合理1-8192.25拉弯机的液压系统1-8202.26换向回路没注意滑阀的过渡机能1-820第14章介绍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新微分算子法研究机械振动1-822参考文献1-828第2篇机械制图、极限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第1章机械制图2-31图纸幅面及格式(摘自GB/T14689—2008)2-3 2标题栏方位、附加符号及投影符号(摘自GB/T 14689—2008)2-43标题栏和明细栏(摘自GB/T10609.1—2008、GB/T10609.2—2009)2-54比例(摘自GB/T14690—1993)2-55字体及其在CAD制图中的规定(GB/T14691—1993、GB/T14665—2012)2-66图线(摘自GB/T4457.4—2002)2-97剖面符号(摘自GB/T4457.5—2013)2-128图样画法2-148.1视图(摘自GB/T17451—1998、GB/T4458.1—2002)2-148.2剖视图和断面图(摘自GB/T17452—1998、GB/T4458.6—2002)2-208.3图样画法的简化表示法(摘自GB/T16675.1—2012)2-279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摘自GB/T 4458.2—2003)2-4410尺寸注法2-4410.1尺寸注法(摘自GB/T4458.4—2003)2-44 10.2尺寸注法的简化表示法(摘自GB/T16675.2—2012)2-5011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摘自GB/T4458.5—2003)2-6011.1公差配合的一般标准2-6011.2配制配合的标注(GB/T1801—2009)2-61 12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摘自GB/T15754—1995)2-6213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摘自GB/T4459.1—1995)2-6413.1螺纹的表示方法2-6413.2螺纹的标记方法2-6514齿轮、花键表示法(摘自GB/T4459.2—2003、GB/T4459.3—2000)2-6815弹簧表示法(摘自GB/T4459.4—2003)2-72 16中心孔表示法(摘自GB/T4459.5—1999)2-74 17动密封圈表示法(摘自GB/T4459.8~.9—2009)2-7518滚动轴承表示法(摘自GB/T4459.7—1998)2-80 19齿轮、弹簧的图样格式2-8619.1齿轮的图样格式(摘自GB/T4459.2—2003)2-8619.2弹簧的图样格式(摘自GB/T4459.4—2003)2-8720技术要求的一般内容与给出方式(摘自JB/T 5054.2—2000)2-8821常用几何画法2-9022展开图画法2-94第2章极限与配合2-971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2-971.1术语、定义及标法(摘自GB/T1800.1—2009)2-971.2标准公差数值表(摘自GB/T1800.1—2009)2-1002公差与配合的选择2-1012.1基准制的选择2-1012.2标准公差等级和公差带的选择2-1012.2.1标准公差等级的选择2-1012.2.2公差带的选择(摘自GB/T1801—2009)2-1072.3配合的选择2-1092.4配合特性及基本偏差的应用2-1092.5应用示例2-1162.6孔与轴的极限偏差数值(摘自GB/T1800.2—2009)2-1173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摘自GB/T1804—2000)2-1593.1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的概念2-1593.2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2-159 3.3一般公差的标注2-1604在高温或低温工作条件下装配间隙的计算2-1605圆锥公差与配合2-1615.1圆锥公差(摘自GB/T11334—2005)2-1615.1.1适用范围2-1615.1.2术语、定义及图例2-1615.1.3圆锥公差的项目和给定方法2-1625.1.4圆锥公差的数值2-1635.2圆锥配合(摘自GB/T12360—2005)2-1655.2.1适用范围2-1655.2.2术语及定义2-1655.2.3圆锥配合的一般规定2-1675.2.4内、外圆锥轴向极限偏差的计算2-168第3章几何公差2-1731术语与定义(摘自GB/T1182—2008、GB/T 4249—2009、GB/T16671—2009、GB/T18780.1—2002、GB/T17851—2010)2-173 2几何公差带的定义、标注和解释(摘自GB/T 1182—2008)2-1783几何公差的符号及其标注(摘自GB/T1182—2008)2-1894几何公差的选择2-1955几何公差的公差值或数系表及应用举例2-223直线度、平面度公差值(摘自GB/T1184—1996)2-223圆度、圆柱度公差值(摘自GB/T1184—1996)2-225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值(摘自GB/T1184—1996)2-227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公差值(摘自GB/T 1184—1996)2-229第4章表面结构2-2331概述2-2331.1表面结构的概念2-2331.2表面结构标准体系2-2332表面结构参数及其数值2-2342.1表面结构参数2-2342.1.1评定表面结构的轮廓参数(摘自GB/T3505—2000)2-2342.1.2基本术语和表面结构参数的新旧标准对照2-2402.1.3表面粗糙度参数数值及取样长度l与评定长度ln数值(摘自GB/T1031—1995)2-2402.2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摘自GB/T10610—1998)2-2422.2.1参数测定2-2422.2.2测得值与公差极限值相比较的规则2-2422.2.3参数评定2-2432.2.4用触针式仪器检验的规则和方法2-243 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摘自GB/T131—2006)2-2453.1标注表面结构的方法2-2453.2表面结构要求图形标注的新旧标准对照2-252 3.3表面结构代号的含义及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示例2-2534表面结构参数的选择2-2554.1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功能的影响2-2554.2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2-2564.3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2-2564.3.1选用原则2-2574.3.2表面粗糙度参数值选用实例2-257第5章孔间距偏差2-2691孔间距偏差的计算公式2-2692按直接排列孔间距允许偏差2-2702.1连接型式及特性2-2702.2一般精度用孔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712.3精确用孔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713按圆周分布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723.1用两个以上的螺栓及螺钉连接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723.2用两个螺栓或螺钉及任意数量螺栓连接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743.3用任意数量螺钉连接的孔间距允许偏差2-276第6章产品标注实例2-2771典型零件标注实例2-2771.1减速器输出轴2-2771.2减速器箱座2-2781.3减速器箱体2-2791.4圆柱齿轮2-2791.5齿轮轴2-2802几何公差标注错例比较分析2-281参考文献2-286第3篇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第1章黑色金属材料3-31黑色金属材料的表示方法3-3钢铁产品牌号中化学元素的符号(摘自GB/T 221—2008)3-3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举例(摘自GB/T221—2008、GB/T700—2006等)3-5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代号及其含义3-92钢铁材料的分类及技术条件3-122.1一般用钢3-12碳素结构钢(摘自GB/T700—2006)3-12优质碳素结构钢(摘自GB/T699—1999)和锻件用碳素结构钢(摘自GB/T 17107—1997)3-1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摘自1591—2008)3-20合金结构钢(摘自GB/T3077—1999)和锻件用合金结构钢(摘自GB/T17107—1997)3-22弹簧钢及轴承钢(摘自GB/T1222—2007、GB/T 18254—2002)3-38不锈钢耐热钢(摘自GB/T1220—2007、GB/T 1221—2007)3-41大型不锈、耐酸、耐热钢锻件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摘自JB/T6398—2006)3-56工具钢(摘自GB/T1298—2008、GB/T1299—2000)3-58耐候结构钢(摘自GB/T4171—2008)3-64大型轧辊件用钢(摘自JB/T6401—1992)3-66 2.2铸钢3-68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摘自GB/T11352—2009)3-68大型低合金钢铸件(摘自JB/T6402—2006)3-69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摘自GB/T7659—2010)3-70一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摘自GB/T8492—2002)3-71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摘自GB/T2100—2002)3-732.3铸铁3-76耐热铸铁件(摘自GB/T9437—2009)3-85高硅耐蚀铸铁件(摘自GB/T8491—2009)3-86 3钢材3-873.1钢板3-87常用钢板、钢带的标准摘要3-87热轧钢板和钢带(摘自GB/T709—2006)3-89冷轧钢板和钢带(摘自GB/T708—2006)3-90钢板每平方米面积理论质量3-91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摘自GB/T713—2008)3-92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摘自GB/T2518—2008)3-94不锈钢冷轧、热钢板和钢带(摘自GB/T3280—2007、GB/T4237—2007)3-98耐热钢板和钢带(摘自GB/T4238—2007)3-110花纹钢板(摘自YB/T4159—2007)3-1153.2型钢3-116热轧钢棒、扁钢的尺寸及理论重量(摘自GB/T 702—2008)3-116弹簧扁钢尺寸(摘自GB/T1222—2007)3-121优质结构钢冷拉钢材(摘自GB/T3078—2008)3-122热轧型钢(摘自GB/T706—2008)热轧等边角钢3-123热轧不等边角钢3-126热轧槽钢3-129热轧工字钢3-131热轧L型钢3-133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摘自GB/T11263—2010)3-133通用冷弯开口型钢(摘自GB/T6723—2008)3-141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摘自GB/T6728—2002)3-149汽车用冷弯型钢(摘自GB/T6726—2008)3-157起重机钢轨(摘自YB/T5055—2005)3-162重轨(摘自GB2585—2007)3-163轻轨(摘自GB/T11264—2012)3-164轻轨接头夹板(摘自GB/T11265—1989)3-165重轨用鱼尾板(摘自GB/T185—1963、GB/T 184—1963)3-1663.3钢管3-167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摘自GB/T3091—2008)3-167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质量(摘自GB/T 21835—2008)3-168直缝电焊钢管(摘自GB/T13793—2008)3-17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摘自GB/T12771—2008)3-173结构用和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摘自GB/T 14975—2012、GB/T14976—2012)3-174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摘自GB/T3639—2009)3-179传动轴用电焊钢管(摘自YB/T5209—2010)3-183结构用和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摘自GB/T8162—2008、GB/T8163—2008、YB/T5035—2010)3-183无缝钢管尺寸、质量(摘自GB/T17395—2008)3-188不锈钢无缝钢管尺寸系列(摘自GB/T17395—2008)3-194冷拔异型方形钢管(D-1)(摘自GB/T3094—2012)3-196冷拔异型矩形钢管(D-2)(摘自GB/T3094—2012)3-1983.4钢丝3-202一般用途低碳钢丝(摘自YB/T5294—2009)3-202冷拉圆钢丝、方钢丝尺寸、质量(摘自GB/T 342—1997)3-203重要用途低碳钢丝(摘自YB/T5032—2006)3-204优质碳素结构钢丝(摘自YB/T5303—2010)3-204合金结构钢丝(摘自YB/T5301—2010)3-205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力学性能(摘自YB/T 5311—2010)3-207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摘自GB/T18983—2003)3-2084各国(地区)黑色金属材料牌号近似对照(参考)3-2144.1各国(地区)结构用钢钢号对照3-2144.2各国(地区)不锈钢和耐热钢钢号对照3-222 4.3各国(地区)工具钢钢号对照3-2294.4各国硬质合金牌号对照3-2324.5各国(地区)铸钢钢号对照3-2364.6各国(地区)铸铁牌号对照3-2404.7各国(地区)钢铁焊接材料型号与牌号对照3-242第2章有色金属材料3-2471铸造有色合金3-247压铸铜合金(摘自GB/T15116—1994)3-253铸造铝合金(摘自GB/T1173—2013)3-254压铸铝合金(摘自GB/T15115—2009)3-257铸造锌合金(摘自GB/T1175—1997)3-258压铸锌合金(摘自GB/T13818—2009)3-258铸造轴承合金(摘自GB/T1174—1992)3-259铸造镁合金(摘自GB/T1177—1991)3-2622有色金属加工产品3-2632.1铜及铜合金加工产品3-263铜及铜合金板材(摘自GB/T2040—2008)3-263铜及铜合金带材(摘自GB/T2059—2008)3-267铜及黄铜板的理论质量3-270铜及铜合金控制管牌号、状态、规格和力学性能(摘自GB/T1527—2006)3-271铜及铜合金挤制管(摘自YS/T662—2007)3-272铜及铜合金拉制棒(摘自GB/T4423—2007)3-273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摘自YS/T649—2007)3-275铜碲合金棒(摘自YS/T648—2007)3-277常用铜及铜合金线材的规格和力学性能(摘自GB/T21652—2008)3-278加工铜材牌号的特性与用途3-2872.2铅及铅合金加工产品3-291常用铅及铅锑合金板、管的化学成分(摘自GB/T1470—2005、GB/T1472—2005)3-291铅及铅锑合金板规格(摘自GB/T1470—2005)3-291铅及铅锑合金管规格(摘自GB/T1472—2005)3-2922.3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3-294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摘自GB/T16475—2008)3-294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牌号、厚度及力学性能(摘自GB/T3880.2—2012)3-295铝合金板材理论质量(参考)3-328铝及铝合金拉(轧)制无缝管牌号、状态、规格及力学性能(摘自GB/T6893—2010)3-32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牌号、状态、规格及力学性能(摘自GB/T3191—2010)3-330铝及铝合金花纹板(摘自GB/T3618—2006)3-333花纹板单位面积的理论质量(摘自GB/T3618—2006)3-335常用冷拉铝及铝合金管规格(摘自GB/T4436—2012)3-335常用热挤压铝及铝合金管规格(摘自GB/T4436—2012)3-336铝及铝合金冷拉正方形、矩形管规格(摘自GB/T4436—2012)3-336等边角铝型材3-337不等边角铝型材3-340槽铝型材3-344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性能特点与用途3-346 2.4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3-349钛及钛合金板材规格及力学性能(摘自GB/T3621—2007)3-349钛及钛气金管规格力学性能(摘自GB/T3624—2010)3-351加工钛材的特性与用途3-3522.5变形镁及镁合金3-353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摘自GB/T5153—2003)3-353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的命名规则(摘自GB/T5153—2003)3-3543各国有色金属材料牌号近似对照3-354第3章非金属材料3-3671橡胶及其制品3-3671.1常用橡胶品种、特点和用途3-3671.2橡胶的综合性能3-368通用橡胶的综合性能3-368特种橡胶的综合性能3-3701.3橡胶制品3-371工业用橡胶板(摘自GB/T5574—1994)3-371设备防腐衬里用橡胶板(摘自GB/T18241.1—2001)3-372压缩空气用橡胶软管(摘自GB/T1186—1992)3-373输水、通用橡胶软管(摘自HG/T2184—1991)3-373耐稀酸碱橡胶软管(摘自HG/T2183—1991)3-374织物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摘自GB/T15329.1—2003)3-375钢丝缠绕增强外覆橡胶的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件(摘自GB/T10544—2003)3-376液化石油气(LPG)橡胶软管(摘自GB10546—2003)3-377岸上排吸油橡胶软管(摘自HG/T3038—1997)3-379计量分配燃油用橡胶软管(摘自HG/T3037—2000)3-379输送无水氨用橡胶软管压力及尺寸规格(摘自GB/T16591—1996)3-380蒸汽橡胶软管及软管组件(摘自HG/T3036—1999)3-381车辆门窗橡胶密封条(摘自HG/T3088—1999)3-3822工程用塑料及制品3-3832.1塑料组成3-3832.2塑料分类3-3842.3工程常用塑料的综合性能、用途及选用3-386工程常用塑料的综合性能3-386工程常用塑料的特点和用途3-390工程常用塑料的选用3-3932.4硬聚氯乙烯制品3-394硬聚氯乙烯层压板材(摘自GB/T4454—1996)3-394化工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摘自GB/T 4219—1996)3-395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件(摘自QB/T3802—1999)3-3962.5软聚氯乙烯制品3-399软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和片材(摘自GB/T3830—2008)3-399医用软聚氯乙烯管(摘自GB/T10010—2009)3-3262.6聚乙烯制品3-400聚乙烯(PE)挤出板材的规格及性能(摘自QB/T2490—2000)3-4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摘自GB/T13663-2000)3-4002.7聚四氟乙烯制品3-401聚四氟乙烯板、管、棒的规格3-401聚四氟乙烯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3-4022.8有机玻璃3-402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棒材和管材(摘自GB/T7134—1996)3-4002.9尼龙制品3-403尼龙1010棒材及管材规格(摘自JB/ZQ4196—1998)3-403尼龙1010棒材及其他尼龙材料性能(摘自JB/ZQ4196—1998)3-4032.10泡沫塑料3-404泡沫塑料制品的规格、性能及用途3-404泡沫塑料的物理力学性能3-404泡沫塑料的化学性能3-4053玻璃3-405钢化玻璃(摘自GB/T9963—1998)3-405普通平板玻璃尺寸(摘自GB/T4870—1985)3-406平端玻璃直管3-406扩口玻璃管3-406水位计玻璃板3-406液位计用透明石英玻璃管(摘自JC/T225—1997)3-407不透明石英玻璃制品(摘自JC/T182—1997)3-4084陶瓷制品3-409陶瓷制品的分类、特点与用途3-409耐酸陶瓷(化工陶瓷)性能与制品3-410耐酸耐温砖规格及性能(摘自JC424—1991)3-412化工陶管及配件(摘自JC705—1998)3-412瓷制填料3-414过滤陶瓷3-415耐温、耐磨、耐腐蚀、高强度陶瓷3-4165石墨制品3-417石墨制品的类型与应用3-417石墨耐磨材料的性能与应用3-418不透性石墨块和石墨管性能3-419树脂浸渍石墨的耐腐蚀性能3-419石墨管件3-4206石棉制品3-422石棉橡胶板(摘自GB/T3985—1995)3-422耐油石棉橡胶板(摘自GB/T539—1995)3-422耐酸、绝缘石棉橡胶板3-423增强石棉橡胶板3-423电绝缘石棉纸(摘自JC/T41—1996)3-424石棉绳(摘自JC/T222—1994)3-424汽车制动器衬片(摘自GB5763—1998)3-424汽车离合器面片(摘自GB5764—1998)3-425工业机械用石棉摩擦片(摘自GB/T11834—2000)3-4257保温、隔热、吸声材料3-426常用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及规格3-426耐火陶瓷纤维毡3-429常用吸声材料的性能和规格3-4298工业用毛毡、帆布3-432工业用毛毡分类和编号(摘自FZ/T25001—1992)3-432平面毛毡的牌号及性能(摘自FZ/T25001—1992)3-432特种工业帆布规格、技术性能(摘自FZ/T66104—1995)3-4339电气绝缘层压制品3-433酚醛纸层压板(摘自JB/T8149.1—2000)3-433酚醛棉布层压板(摘自JB/T8149.2—2000)3-434层压棒(摘自GB/T5133—1985)3-43510胶黏剂3-43610.1结构胶黏剂3-43610.2通用胶黏剂3-43810.3特种胶黏剂3-440耐高温胶3-440耐低温胶3-442应变片用胶3-443胶接点焊用胶3-444热熔胶3-445厌氧胶3-446密封胶3-448塑料用胶黏剂和其他用途胶黏剂3-45111涂料3-452涂料类别、品种及其代号(摘自GB/T2705—2003)3-452各类涂料的特点及应用3-452防锈漆种类和性能3-454底漆种类和性能3-455硝基漆种类和性能3-455天然树脂、醇酸漆种类和性能3-456其他涂料种类和性能3-45612其他非金属材料3-458常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3-458机械产品适用木材品种3-459硬钢纸板规格及技术性能(摘自QB/T2199—1996)3-460软钢纸板规格及技术性能(摘自QB/T2200—1996)3-460滤芯纸板(摘自QB/T1712—1993)3-460常用水泥标号、特性及应用(摘自GB175—1999、GB1344—1999)3-461第4章其他材料及制品3-4621工业用网3-462工业用金属丝编织方孔筛网(摘自GB/T5330—2003)3-462合成纤维网3-463蚕丝绢网3-464机织热镀锌六角形钢丝网3-464气液过滤网3-464常用丝网除沫器网块结构3-465普通钢板网(摘自QB/T2959—2008)3-465预弯成型金属丝编织方孔网(摘自GB/T 13307—1991)3-466重型钢板网3-468人字形铝板网3-468铝板网3-4682金属软管3-469P3型镀锌金属软管(摘自GB/T3641—1983)3-469S型钎焊不锈钢金属软管(摘自GB/T3642—1983)3-4703粉末冶金材料3-4713.1粉末冶金结构材料3-471粉末冶金烧结铁基结构材料(摘自GB/T14667.1—1993)3-471热处理状态粉末冶金铁基结构材料(摘自JB /T3593—1999)3-472烧结奥氏体不锈钢结构零件材料(摘自GB/T 13827—1992)3-4723.2粉末冶金烧结金属摩擦材料(摘自JB/T3063—1996)3-473铁基干式摩擦材料组成、性能及主要适用范围3-472铜基干式摩擦材料组成、性能及主要适用范围3-473铜基湿式摩擦材料组成、性能及主要适用范围3-4743.3粉末冶金减摩材料3-475粉末冶金减摩材料类型、特点及应用3-475粉末冶金含油轴承材料3-476双金属含油减摩材料3-479金属塑料减摩材料3-479镶嵌固体润滑剂轴承材料3-4803.4粉末冶金过滤材料3-481烧结不锈钢过滤元件(摘自GB/T6886—2001)3-481烧结钛过滤元件及材料(摘自GB/T6887—1986)3-4834磁性材料3-487磁性材料的类型、牌号和用途3-487铁钴钒永磁合金(摘自GB/T14989—1994)3-413变形永磁钢(摘自GB/T14991—1994)3-490 5复合材料3-4915.1复合钢板3-491不锈钢复合板和钢带3-491钛-钢复合板(摘自GB/T8547—1987)3-493钛-不锈钢复合板(摘自GB/T8546—1987)3-494铜-钢复合钢板(摘自GB/T13238—1991)3-495塑料复合薄钢板3-495塑料-青铜-钢背三层复合自润滑板材3-496 5.2衬里钢管和管件3-496衬聚四氟乙烯钢管和管件(摘自HG/T21562—1994)3-496衬塑(PP、PE、PVC)钢管和管件(摘自HG/T 20538—1992)3-4995.3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玻璃钢)3-5005.3.1玻璃钢的种类和特点3-5005.3.2玻璃钢的性能3-5005.3.3玻璃钢的组成和主要的成型方法3-505合成树脂及辅助材料3-505玻璃纤维及制品3-508玻璃钢主要成型方法、特点及应用3-5095.4碳纤维增强塑料3-5105.4.1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3-5105.4.2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3-511参考文献3-512第4篇机构第1章机构分析的常用方法4-31机构的自由度分析4-31.1常用术语的概念4-31.2机构的运动简图和机动示意图4-41.3机构的自由度分析4-91.3.1平面机构自由度分析4-91.3.2单封闭环空间机构自由度的计算4-101.3.3多闭环空间机构及开环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4-141.3.4空间机构自由度计算例题4-141.4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4-15。
REP_人机工程国家标准_20140211
作业空间尺寸
坐姿作业空间 水平作业范围
作业空间尺寸
垂直作业范围
坐姿作业时手的垂直作业范围/mm
坐姿上肢运动范围
作业空间尺寸
立体作业范围
坐姿立体作业范围/mm
作业空间尺寸
容膝、容脚空间
尺寸部位 a 容膝孔宽度 b 容膝孔高度 c 容膝孔深度 d e 大腿空隙 容腿孔深度
最小尺寸 510 640 460 200 660
脚支撑高度F的调整范围 F5%+F95%=S5% -S95%+U95%-U95% 或 F5%+F95%=H1(95%) -H1(5%) +U95%-U95%
工作岗位尺寸
大腿空间高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限值大腿空间高 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限值
目录
作业岗位尺寸 作业空间尺寸 作业场地空间尺寸 险情和非险情声光信号 险情视觉信号 视野 照明 操纵器 心理负荷
目录
作业岗位尺寸 作业空间尺寸 作业场地空间尺寸 险情和非险情声光信号 险情视觉信号 视野 照明 操纵器 心理负荷
工作岗位尺寸
岗位类型
坐姿工作岗位示图
工作岗位尺寸
坐立姿工作岗位尺寸示图
立姿工作岗位尺寸示图
工作岗位尺寸
与作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尺寸
以作业人员有关身体部位的第5或第95百分位数值(见GB/T 12985和GB 10000)推导出与作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尺寸。
无柄手轮的转动平面应与前臂成10°-60°角。
操纵器
操纵器的用力要求 手轮、转向把和曲柄的最大用力
N
操纵器
操纵器的用力要求 操纵杆最大作用力
N
操纵器
操纵器的用力要求 扳钮开关的作用力
人手孔施工方案1
黄石至咸宁高速公路黄石大冶段通信管道工程施工方案监理单位: 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承包单位:湖北路桥LM1标项目部通信管道施工队2013年05月13日页脚内容1人(手)孔施工技术方案(一)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施工范围为本工程施工范围主要为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黄石市大冶段,是黄咸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量为: (K38+399~K75+545),长约37公里。
工程量为: 人孔35个;信号手孔43个,电力手孔81个。
二、人(手)孔施工要求沿线通信管道人(手)孔采用现浇混凝土方法施工。
通信管道沿线共设人(手)孔为:中央人孔、路肩人孔、供电人孔、信号手孔、供电手孔。
(1)手孔未经验收不准回填土,如果沟槽或基坑内有水时,必须抽净后再回填土,以防回填土不实,今后发生沉降,影响管道质量。
(2)人(手)孔地基,开挖并夯实后,直接铺设混凝土基础,采用C25混凝土,现浇施工。
(3)手孔混泥土钢纤维井盖装置(包括外、内盖、口圈等)、电缆支架、穿钉、托板、拉力环、积水罐均为外购定型产品,其构件的安装方法,预埋位置、技术规格、抗拉强度、防锈处理等均应符合《通信电缆配线管道图集》,并在井盖根据业主要页脚内容2求注明相关字样。
(4)穿钉与拉环环部用砂浆抹成圆形灰块。
穿钉与穿钉间距误差不超过±0.5cm。
(5)当钢管斜向插入人孔时,应将钢管切成斜面,保证钢管斜面与人孔孔壁的平面平行。
(6)当硅芯管正向或斜向插入手孔时,应保证硅芯管穿出手孔孔壁的平面30cm以上,以利穿线作业。
(7)通信管道工程用水,应采用可供饮用的或适于砼搅拌使用的水,不得使用工业污水及含硫化物的泉水。
三、施工注意事项本工程所有人(手)孔均采用现浇混凝土方法施工,人(手)孔所采用的配件均为邮电部定型产品。
详见邮电部有关设计规范。
施工中应切实注意各种预留管件、托架、过路穿线钢管等的施工。
应保证不误留、不漏埋,为交通监控系统的实施打好土建基础。
施工中应切实注意通信管道、供电电缆管道与积水井、中央带护栏基础、标志基础等设施的协调配合。
建筑人体尺寸说明
各类建筑的空间尺度资料建筑所形成的空间为人所用,建筑内的器物为人所用,因而人体各部的尺寸及其各类行为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是决定建筑开间、进深、层高、器物大小的最基本的尺度。
各类图书、手册均有详细的描绘,作为一名建筑师,可以参阅这类资料,但有些是必须牢记的,时刻需要提调出来使用的。
诸如:人体的平均高度、宽度、蹲高、坐高、弯腰、举手、携带行李、牵带小孩以至于残疾人拄手拐、坐轮椅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寸等等。
这些重要的。
基本的尺寸数据,一般应熟记,因为由此导致了家具、器物以及各种通道、房间的大小尺寸的确定。
在建筑设计时,除了那些因为宗教、政治以及艺术原因需要夸张、夸大的尺度外,都不会离开以人体尺度为本源来决定建筑尺寸的原则。
家具的尺度也是决定建筑空间的重要因素,例如床铺、书桌、餐桌、凳、椅、沙发柜橱这些基本家具的尺寸,都是必须熟记的。
重要的是家具要与人的活动配合起来,留出人使用家具和搬运家具所需空间。
近年行为科学兴盛,大家要研究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感觉空间"把"场"的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由上可知,人体、家具、活动空间构成了建筑设计尺度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构成了建筑的基本空间,道理虽不深奥,但对建筑师来说,却十分重要,万变不离其宗。
门的尺寸--------------------------------------------------------------------------------1.门高: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
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起,但也不宜过高。
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
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
人(手)孔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工程名称 桩 号
项 次
检查项目
人(手)孔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合同号:
编 号:
工程部位
图纸号
规范要求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测方法 和频率
施工时 检间验时
间
检测结果
1
混凝土 强度
墙体 基础
不小于 设计值
2 墙体垂直度(mm)
≤10
用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纵横各2点
3 墙体顶面标高(mm)
±20
7
安装
铁盖与口圈间 隙(mm)
≤±10 <3
不少于3点 用尺量
8
管道进入人(手)孔窗 口平面位置(mm)
±10
用尽量2处
承包人结论: □ 自检合格 □ 经检测 □ 专业质检工程师签字: 监理意见 : □ 检验合格 □ 同意采取 □ 专业监理工程师:
指标不合格,拟采取 年
。
月
日
措施处理。
处理,自检合格后再检验。
。
年
月
日
数据来源或 记录单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少于3点
4
平面尺寸(mm)
±20
上下两组穿钉:
各边长
垂直偏差:≤±5
5
预埋件(mm)
电缆支 架穿钉
间距偏差:≤±10
相邻两给穿钉:
不少于2点
间距≤20
拉 环 符合设计要求
砼强度(Mpa)
按附录D检查
6
人(手)孔上 履盖板(mm)
不小于设计值
外形尺寸:≤±20 厚度:-5
不少于2点
口圈 顶面高程(mm)
人因工程学-人体测量
三、人体测量方法
(二)测量方法
测量时应在呼气与吸气的中间进行。其次序为从头向下到脚; 从身体的前面,经过侧面,再到后面。测量时只许轻触测点,不 可紧压皮肤,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身体某些长度的测量,既 可用直接测量法,也可用间接测量法——两种尺寸相加减。另外, 测量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具体测量方法详见GB/T 5703— 1999《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的有关规定。
2.4回归分析(表2) 通过领型样板尺寸中横开领大小、直开领大小与人体部位 的关系,结合几何方法通过回归分析可以求得表3的计算 公式(数据经过调整)。
案例
表2 颈部控制部位与胸围、身高的一元、二元回归方程式
案例
表3 计算公式表
cm
案例
3.羊毛衫领型结构设计
3.1 Primavision设计软件和辅助羊毛衫设计 3.2 羊毛衫领型成品规格设计
51.8
51.8
根据Z 值查表11-8得s=0.1772(取近似值0.177),由式(11-5) 求得P值为
P=0.5+0.177=0.677
结论:身高在1610mm以下的东北女性为67.7%,超过女性A身高 的东北女性则为32.3%。
二、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
(一)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
(1)最大最小准则 (2)可调性准则 (3)平均性准则 (4)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 (5)地域性准则
一、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指标
3.百分位数
在设计中,当需要得到任一百分位α的数值时 ,则可 按下式进行计算
X X SDK
K为百分比变换系数,见表11-7
例11-1 设计适用于90%东南区男性使用的产品,试问 应按怎样的身高范围设计该产品尺寸?
7.25弱电室外管网管道与人(手)孔井方面的知识
前言:大家好,我是薛哥。
我们在弱电管网的设计时候经常参照通信管道的设计来做,但是我们很少注重这一方面,因为通信管道的要求比较高,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可能不会采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学习一下。
正文:这篇技术文,非常全面,理论结合实际通信管线是用来敷设地下通信线缆的一种建筑,由于其位置相对固定并可以有效降低地上空间的占用,而且安全稳定、便于管理和巡检,深受各大运营商的青睐。
国家对人口密集区的城市建设项目在规划、计划批复上也非常支持城市通信管道的同步跟进。
一、管道的组成:1、管道是一个系统,基本由人孔、手孔、管路三部分组成,从使用性质上又可以分为用户管道、局间管道。
用户管道包括主干管道和配线管道。
主干管道一般采用多孔管道的建筑模式,用来穿放大芯数线缆。
管孔直径从25mm-110mm不等,管道人手井间距一般为100米,其位置一般位于城市主、次干道人行道或车行道。
新建城市管道一般为双侧规划建设。
2、管道建筑方式:通信管道从建筑方式上分为三种类型:隧道、管道、渠道隧道管道较为复杂,使用期限长,位于大型局址出入处。
用钢筋混凝土为基础,以拱形预制件做上覆、两侧用砖砌体而成。
管道是我们目前使用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老式的管道以水泥管或者石棉管为主,新式的管道主要是用7孔梅花管或者波纹管混建而成。
二、管道材料的种类通信管道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一般为混凝土管、塑料管、金属管、石棉水泥管等。
但在现在的管道建设上,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基本设计用塑料管。
塑料管分为单孔、2-12孔等。
我们通信主要使用7孔梅花管和单孔波纹管。
塑料管管材主要有硬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
单根管材的长度一般默认为6米。
塑料管材最大的缺点是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其膨胀系数较大,约为金属材料的6-8倍。
如果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使用,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三、管道路由的选择通信管道建设一般在城市规划中在水、电、气、暖、污之后,随着人们对通信资源的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和通信系统关系的紧密度的提升,通信设施也将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
人机工程学数据
人体工程学下发数据如下:男子(立姿)1、眼高——0.933H2、肩高——0.844H3、肘高——0.600H4、脐高——0.600H5、臀高——0.467H6、膝高——0.267H7、腕—腕距——0.800H8、肩—肩距——0.222H9、胸深0.178H 10、前臂长(包括手)0.267H11、肩—指距——0.467H 12、双手展宽——1.000H13、手举起最高点——1.278H(坐姿)14、坐高——0.222H 15、头顶—座距——0.533H16、眼—坐距——0.467H 17、膝高——0.267H18、头顶高——0.733H 19、眼高——0.700H20、肩高——0.567H 21、肘高——0.356H22、腿高——0.300H 23、坐深——0.267H女子(立姿)1、眼高——0.933H2、肩高——0.844H3、肘高——0.600H4、脐高——0.600H5、臀高——0.467H6、膝高——0.267H7、腕—腕距——0.800H8、肩—肩距——0.213H9、胸深0.133H~0.177H 10、前臂长(包括手)0.267H11、肩—指距——0.467H 12、双手展宽——1.000H13、手举起最高点——1.278H(坐姿)14、坐高——0.222H 15、头顶—座距——0.533H16、眼—坐距——0.467H 17、膝高——0.267H18、头顶高——0.733H 19、眼高——0.700H20、肩高——0.567H 21、肘高——0.356H22、腿高——0.300H 23、坐深——0.267HH (cm )、体重W (kg )、体积V 时,身体中心关节的距离)(单人)1、一人侧立宽度——(静)30;(动)512、一人侧立、一人正立宽度——(静)119;(动)903、一人正立宽度——(静)66;(动)534、一人单手提箱宽度——(静)81;(动)715、一人双手提箱宽度——(静)102;(动)916、一人单手托盘宽度——(静)102;(动)917、一人单手打伞宽度——(静)122;(动)1128、一人正面坐姿宽度——(静)91;(动)769、一人扶梯下楼宽度——(单向)76;(双向)122单位: mm百分位数 1 5 10 50 90 95 9 身高1543 1583 1604 1678 1754 1775 1814 体重kg 44 48 50 59 71 75 83 眼高1436 1474 1495 1568 1643 1664 1705 肘高925 954 968 1024 1079 1096 1128 坐高836 856 870 908 947 958 979 坐姿眼高729 749 761 798 836 847 868 坐姿肘高214 228 235 263 291 298 312 坐姿大腿厚103 112 116 130 146 151 160 坐姿膝高441 456 464 493 523 532 549 坐深407 421 429 457 486 494 510 臀膝距499 515 524 554 585 595 613 胸宽242 253 259 280 307 315 331 最大肩宽383 398 405 431 460 469 486坐姿臀宽284 295 300 321 347 355 369 坐姿两肘间宽353 371 381 422 473 489 5181、身高:1800(1660)2、肩高:15003、肘高:9004、中指尖上举高:19505、肩宽:4206、胸厚:2707、肩指点举例:630 8、腋下高:12309、踮高:2100 10、坐高:96011、坐姿肘高:270 12、坐姿膝高:54013、坐姿大腿厚:150 14、小腿加足高:45015、臀膝距:670 16、坐深:45017、坐自两肘肩宽:450 18、坐姿臀宽:390 19、蹲高:1200 20、蹲距:690 21、单腿跪高:132022、卧式高度:4501、立姿:单手托举最大高度:1860 单手托举舒适高度:1650单手推拉最大高度:1950 单手推拉舒适高度:1500单手取放最大高度:1800 单手取放舒适高度:13502、坐姿:阅读桌台面的舒适高度:720 写字台台面的舒适高度:690打字桌台面的舒适高度:660 单手推拉舒适高度:360单手取放舒适高度:9603、弯姿单手推拉舒适高度:480 单手取放舒适高度:7804、蹲姿单手推拉舒适高度:480 单手取放舒适高度:6605、跪姿单腿推拉舒适高度:660 单腿取放舒适高度:720+安全尺寸,单位:毫米)1、立姿单手托举:510+150 单手推拉:600+150单手取放的柜前距离:360+150 单手取放的搁置深度:4202、坐姿看书:480+200 写字:480+200打字:480+200 单手推拉:570+200单手取放的柜前距离:480+200 单手取放的搁置深度:420人可以从椅子上占其所需的最小距离810大腿进入桌面下的空间为:330~4003、弯姿单手推拉柜前距离:780+200 单手取放柜前距离:750+200单手取放的搁置深度:4204、蹲姿单手推拉柜前距离:780+200 单手取放柜前距离:600+200单手取放的搁置深度:330 前后的占地面积:9005、跪姿单手推拉柜前距离:900+200 单手取放柜前距离:900+200单手取放的搁置深度:330人体工程学资料下发授课教师:杜珺- 11 -。
人体测量方法简介
(单位mm)
女<18^55 岁).
1 5 10 50 90 95 99
1449 1484 1503 1570 164。 1659 】697
39 42 44 52 63 66 71 252 262 267 284 303 302 319 185 193 198 213 229 234 242 387 402 410 438 467 476 494 300 313 319 344 370 375 390
图2-12人体主要尺寸
3.1坐高
表2・3坐姿人体尺寸
男(18〜60岁)
分照 分' 咯
1 5 10 50 90 95 99 836 858 870 908 947 958 979
(单位mm)
女(18〜S$岁)
1 5 10 50 90 Q5 99 789 809 819 855 891 901 920
然后依照数理统计理论,从样本观察值推断出该群体的人体尺 寸数据。
GB/T 10000—1988 《中 成年人人体尺寸》
2.人体尺寸数据的部分特性
(1)群体的人体尺寸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规律E
① 中等尺寸的人数最多; 对中等尺寸偏离值越大,人数越来越少;
② 人体尺寸的中值。
以中国成年男子(18〜60周岁)的身高为例(图2-11)
人体尺寸项目
■
・• •••“ •
3.6 坐姿大腿厚
103 112 115 130 146 151 ]60
3.7坐亵腌高
441 456 461 493 523 532 549
3.8小腿加足高
372 383 389 413 439 448 463
3.9坐深
407 421 429 457 486 494 510
人类工效学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 14776—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4批准1994—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区域内工作岗位尺寸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及其数值.本标准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坐姿、立姿和坐立姿势交替工作岗位的设计.2 引用标准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2985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通则3 术语和符号3.1 水平基准面P XY在工作岗位,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见图1至图3)。
3.2垂直基准面P YZ与人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并且通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见图1(a)至图3]。
3.3座位面高度S座位设计平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4 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1坐姿时手操作平面与座位设计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图1 坐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图2 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图3 坐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3.5 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2立姿时手操作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和图3).3.6工作平面高度 A安放作业对象或工装夹具的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7 作业面高度 C手作业平面和工作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8 工作台面厚度K工作平面与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9 脚支撑高度 F脚支撑面的几何中心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0 小腿空间高度U座位设计平面与脚支撑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3.11 大腿空间高度Z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座位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2 坐姿工作岗位的腿空间高度G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脚空间上方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3.13 立姿工作岗位的脚空间高度I容脚空间上方界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
有关人(手)孔井的标准
(1)小号砖砌手孔:(直线段1~3管)
内空:长:1200mm,宽:900mm,深:1400mm
(2)大号砖砌的手孔:(直线段4~6管)
内空:长:1700mm,宽:1200mm,深:1600mm
(3)小号直通型人孔:
内空:长:2200mm,宽:1400mm,深:1800mm
(4)小号三通型人孔:
内空:长:3200mm,宽:1600mm,深:2000mm
(5)小号四通型人孔:
内空:长:3200mm,宽:1700mm,深:2000mm
2.20 每个人(手)孔内须安装人孔口圈等铁件,不安装托铁架,改打膨胀弯钩,要求做4排,每排2个。
人行道人(手)孔盖承重力不得少于30吨,车行道人(手)孔盖承重力不得少于40吨。
2.21 塑料管在敷设时,每个管孔必须用管塞封堵,每个接头必须使用防水密封胶圈或封胶水进行处理封牢,并用100#水泥沙浆混凝土包封处理,防止地下水渗入管内。
人机尺寸总结
坐姿臀宽 284 295 300 321 347 355 369 坐姿两肘间宽353 371 381 422 473 489 518
我国成年人家具设计参考尺寸(毫米)
1、身高:1800(1660) 2、肩高:1500
3、肘高:900
4、中指尖上举高:1950
5、肩宽:420
6、胸厚:270
7、肩指点举例:630 8、腋下高:1230
人体工程学下发数据
由身高计算各部分尺寸在已知身高的情况下——
如下:男子( 立姿)
1、眼高——0.933H 2、肩高——0.844H 3、肘高——0.600H
4、脐高——0.600H 5、臀高——0.467H 6、膝高——0.267H
7、腕—腕距——0.800H 8、肩—肩距——0.222H
9、胸深0.178H
9、踮高:2100
10、坐高:960
11、坐姿肘高:270 12、坐姿膝高:540
13、坐姿大腿厚:150 14、小腿加足高:450
15、臀膝距:670 16、坐深:450
17、坐自两肘肩宽:450 18、坐姿臀跪高:1320
22、卧式高度:450
19、蹲高:1200
照(lx) 75—150
150 150 100—150 150—200 150—300 100—300 50—100 200
中国成年男子(18-60岁)人体主要尺寸 单位: mm
百分位数 1 5 10 50 90 95 9 身高 1543 1583 1604 1678 1754 1775 1814 体重 kg 44 48 50 59 71 75 83 眼高 1436 1474 1495 1568 1643 1664 1705 肘高 925 954 968 1024 1079 1096 1128 坐高 836 856 870 908 947 958 979 坐姿眼高 729 749 761 798 836 847 868 坐姿肘高 214 228 235 263 291 298 312 坐姿大腿厚 103 112 116 130 146 151 160 坐姿膝高 441 456 464 493 523 532 549 坐深 407 421 429 457 486 494 510 臀膝距 499 515 524 554 585 595 613 胸宽 242 253 259 280 307 315 331 最大肩宽 383 398 405 431 460 469 486
人手孔施工方案
G36宁洛高速公路豫皖省界收费站改建工程JD—1标段人手井施工方案浙江高速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G36宁洛高速公路豫皖省界收费站改建工程机电项目JD—1标段项目经理部编制时间:2016年10月人(手)孔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三淅高速西坪至寺湾段交通机电XSJD-01标段项目工程是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向南延伸的组成部分,北接拟建的三淅高速卢氏至西坪段,项目起点为三淅高速与沪陕高速交叉中心。
终点位于淅川县寺湾镇东南的鹁鸽峪,与侯马至十堰高速公路湖北境内郧县(鄂豫省界)至十堰城区起点顺接。
项目路线全长37。
500415公里.二、人(手)孔施工要求沿线人(手)孔采用现浇混凝土方法施工。
人(手)孔设置为:路肩人孔、供电人孔、信号手孔、供电手孔。
(1)手孔未经验收不准回填土,如果沟槽或基坑内有水时,必须抽净后再回填土,以防回填土不实,今后发生沉降,影响管道质量。
(2)人(手)孔地基,开挖并夯实后,直接铺设混凝土基础,采用C25混凝土,现浇施工。
(3)手孔混泥土钢纤维井盖装置(包括外、内盖、口圈等)、电缆支架、穿钉、托板、拉力环、积水罐均为外购定型产品,其构件的安装方法,预埋位置、技术规格、抗拉强度、防锈处理等均应符合《通信电缆配线管道图集》,并在井盖根据业主要求注明相关字样。
(4)穿钉与拉环环部用砂浆抹成圆形灰块。
穿钉与穿钉间距误差不超过±0.5cm。
(5)当钢管斜向插入人孔时,应将钢管切成斜面,保证钢管斜面与人孔孔壁的平面平行。
(6)当硅芯管正向或斜向插入手孔时,应保证硅芯管穿出手孔孔壁的平面30cm以上,以利穿线作业。
(7)通信管道工程用水,应采用可供饮用的或适于砼搅拌使用的水,不得使用工业污水及含硫化物的泉水.三、施工注意事项本工程所有人(手)孔均采用现浇混凝土方法施工,人(手)孔所采用的配件均为邮电部定型产品.详见邮电部有关设计规范。
●施工中应切实注意各种预留管件、托架、过路穿线钢管等的施工.应保证不误留、不漏埋,为交通监控系统的实施打好土建基础.●施工中应切实注意通信管道、供电电缆管道与积水井、中央带护栏基础、标志基础等设施的协调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查看《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
1)时间:9:00-12:00
2)地点:监理项目部
3)监理人员:张文宾
内容:①大号三通人孔的长度约为4.6米左右,(开挖应该为5.4米),宽度约为
1.6-1.9米左右,(开挖应在
2.54米),高度约为2.2米。
(适合7#大型人孔)。
②大号直通人孔的长度约为3.3米左右,(开挖应该为4.24米),宽度约为
1.6米左右,(开挖应在
2.5米),高度约为2米。
(适合8#大型人孔)。
④小型直通人孔的长度约为2.2米(开挖在2.88米),宽度约为1.4米左右(开挖2.08米),高度为1.8米(开挖应在1.92米,打垫层应为12公分)。
⑤小号三通人孔长度约为3.2米(开挖在3.88米),宽度约为1.4米左右(开挖应在2.08米),高度为2米(开挖应在2.12米,打垫层应为12公分)。
⑥小号四通人孔长度约为3.2米(开挖在3.88米),宽度约为1.4米左右(开挖应在2.08米),高度为2米(开挖应在2.12米,打垫层应为12公分)。
⑦转弯人孔以(60度为例)长度为2.88米,(开挖3.56米),宽度约为1.4米左右(开挖应在2.08米),高度为2米(开挖应在2.12米,打垫层应为12公分)。
⑧手孔(90*120)长度1.2米(开挖1.88米),宽度约为0.9米(开挖1.58米),高度为1.2米(开挖应在1.32米,打垫层应为12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