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19、畜产公害:指由于动物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以及畜产品中有害物质富集 和药物残留等原因造成的对人类生活环境和生命健康所产生的普遍性危害。 20、水体富营养化:富含氮磷的污水长期不断排入水中,使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不断 得到营养而大量繁殖,从而加大了水的浑浊程度,消耗了水中氧,威胁鱼类及水生生物自 身因缺氧而死亡,并腐败产生恶臭使水域成为死水的现象。 21、水体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 用,使水体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逐渐消除污染以达到净化目的的过程。 22、 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对畜牧场周围的大环境和畜禽生产和畜禽生长的舍区和舍内环 境等小环境的质量优劣进行定量的描绘, 并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提出相应污染防治和防疫措 施,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畜禽生产力和保证畜产品品质的过程。 23、舒适区:动物体代谢产热等于散热,不需要物理调节就能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 范围。此范围在等热区的下半部偏上部位。 24、临界温度(下限临界温度) :当气温从等热区温度下降时,动物必须提高代谢率以 增加产热量(化学调节) ,维持体温恒定,该开始提高代谢率的环境温度即为临界温度。 25、过高温度(上限临界温度) :当气温从等热区温度升高时,动物必须提高代谢率以 增加散热量,维持体温恒定,该开始提高代谢率的温度即为过高温度。 其他知识点: 1、产热是体温的来源。 2、散热的形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3、气流产生的原因:气压差(风压差) 、气温差(热压差) 4、气流速度是相对概念,低于 0.05m/s,说明通风换气不良;寒冷季节时 0.1-0.2m/s 适宜,大于 0.4m/s 则室内有一定风,不利保温;高温季节应尽量加大气流速度,甚至用风 扇或排气扇加强通风。 5、舍内空气质量指标(硫化氢) :可感浓度:0.12mg/m3(0.1ppm) 舍内空气卫生 标准:≤11.9mg/m3(10ppm) ;CO 的舍内舍内空气卫生标准:日平均最高容许量为 1.0mg/m3 (0.8ppm) 一次最高容许量为:3.0mg/m3(2.4ppm) 6、水的净化方法中的沙滤的原理是阻遏、沉淀、吸附作用。 7 4、垫料的使用方法:常换法、厚垫法 5、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 6、运动场的设置要求:①平坦且有坡度②四周设置围护栏③遮阳设施④排水沟⑤面积 适宜 7、畜舍各结构中,失热最多的为屋顶和天棚,其次是墙壁、地面。 8、屋顶和天棚的保温隔热的原理是在屋顶与畜舍间形成一个不流动的空气层。 问答题: 一、机体的产热途径: ①基础代谢 ②体增热(采食热、热增耗) ③肌肉收缩产热(负重、心脏泵血、胃肠蠕动、运动等) ④生产过程产热(产蛋、产肉、产乳)等 二、热平衡及其控制 1、热平衡:产热与散热达到的平衡状态。 2、物理调节(散热调节) :在较为炎热或寒冷的环境里,动物首先借助皮肤血管舒张或 收缩, 以提高或降低皮温, 并通过加强或减弱汗腺和呼吸活动, 寻找适宜环境和改变姿势等,
4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5. 无惧怕和应激 十六、集约化动物生产带来的问题 1. 生产性能降低 2. 疾病传染和发病率高 3. 种畜利用率高,淘汰率高 4. 应激综合症高,影响畜产品质量 5. 身体伤害率高,影响胴体质量 6. 异常行为表现的个体多 十七、通风口的设计 1. 进气口在正压区内 2. 进气口均匀布置 3. 设地脚窗通风 4. 适度加大排气口 5. 减少进、排气口间的转折 6. 进气口要远离灰尘源 7. 畜舍跨度和净高适宜 十八、加大防寒管理 1. 适当加大畜禽饲养密度 2. 地面铺设垫草 3. 防止舍内潮湿(是间接保湿的有效方法) 4. 控制气流、防止贼风 5. 利用太阳辐射 十九、地面对畜禽和畜舍的影响 1. 影响畜禽的体温调节 2. 影响畜舍温热环境 3. 影响畜舍卫生状况 4. 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 5. 影响畜产品质量 二十、减少畜舍内微粒的措施 1. 建筑设施方面 ① 选址时注意远离尘源工厂 ② 布局时注意饲料相关建筑远离畜舍 ③ 使结构利于通风换气,必要时考虑畜舍内安装空气除尘器 2. 环境方面 在牧场周围种植防护林带,在场内道路两旁的空地上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粉碎饲料的 场所或堆积干草的场地应远离畜舍。 3. 饲养管理方面 ① 饲喂湿拌和颗粒料 ② 在更换或翻动垫草时,应趁动物不在舍内时进行 ③ 禁止在舍内擦拭动物和干扫畜舍地面 ④ 保证舍内有良好的通风换气,及时排出舍内微粒
5
3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5) PH 值适宜(6.4-7.2) 九、噪声的防控措施 1、建场选址时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 2、场内的规划要合理,使汽车、拖拉机等不能靠近畜舍 3、选择性能优良且噪声小的机械设备 4、装置器械时应注意消声和隔音 5、畜舍植树隔音,可使外界噪声降低 10dB 以上 十、热应激时的热调节 1. 提高可感散热量 2. 提高蒸发散热量 3. 减少产热量 十一、动物生产过程中的应激因素 1. 饲养环境因素:酷暑、严寒、强辐射、低气压、通风不良、强风与贼风、噪声等。 2. 饲养管理因素:监禁、捕捉、密饲、转移与运输、争斗、强制换羽(绝食、绝水) 、 限制饮水与摄食、不良饲料、免疫接种、切喙、去势、打耳号、断尾。 3. 微生物感染 4. 其它人为因素:机械和设备实验等 十二、紫外线的作用 1. 红斑作用 2. 杀菌作用 3. 抗佝偻病作用 4. 色素沉着作用 5.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6. 增强气体代谢作用 7. 光敏性皮炎 8. 光照性眼炎与癌 十三、消除舍内有害气体的措施 1. 从舍内建筑入手,设计粪尿污水排除系统 2. 从舍内卫生管理着手,及时消除粪尿污水 3. 注意舍内的防潮 4. 地面和畜床上铺垫料,吸收一定量的有害气体 5. 合理组织通风,排除舍内有害气体 6. 化学法除有害气体,如撒布过磷酸钙 十四、畜舍的地面要求 1. 坚实有弹性,抗压能力强 2. 平整、致密、不透水 3. 有一定坡度、不滑、易于清扫和排水 4. 抗各种消毒液的能力强 5. 畜舍内地面高于畜舍外地面 十五、动物福利的内涵(动物生产范畴) 1. 无营养不良,饲料的数量和质量都应得到保证 2. 无冷热和生理上的不适 3. 饲养管理体系应无伤害和疾病 4. 物理和群体环境应无限制的表现大多数正常形式的行为
2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以增加或减少散热以维持正常体温的调节方式。 3、化学调节(产热调节) :在较严重的热或冷的环境中,仅靠散热调节不足以维持体温 恒定时,必须降低或提高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率,以减少或增加产热的调节方式。 三、等热区的影响因素 1、动物种类 2、年龄和体重 3、生理状态 4、皮毛状态 5、饲养水平 6、生产力 7、气候适应性 8、管理制度 9、其他因素 三、气温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1、对采食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2、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3、对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4、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 5、对机体健康的影响:①通过影响病原体间接影响动物健康②影响幼畜被动免疫③影 响动物抗病力④直接伤害、致病或致命 四、动物舍内防湿措施 1、选择干燥和排水良好的地址 2、注意建筑设施的防潮(地面、墙面使用防潮层) 3、注意舍内保温(应在露点以上) 4、保持室内适宜通风 5、加强饲养管理中的防潮工作 6、注意及时更换或添加垫料 五、添加垫料的意义 保暖 吸潮 吸收有害气体 增强畜体舒适感 保持畜体清洁 六、饲养密度对畜禽及环境的影响 1. 对舍温的影响 2. 对舍内湿度的影响 3. 对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4. 对噪音强度的影响 5. 对畜禽生活习性的影响 6. 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7. 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 七、自净作用的卫生学意义: 1. 有机物变为无机物 2. 致病微生物减少 3. 寄生虫卵减少 4. 毒物浓度降低 八、沼气产生的条件: 1) 无氧条件 2) 有机物充足 3) 有机物中碳氮比适宜(25:1) 4) 温度适宜(35℃最佳)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环境卫生学
名词解释: 1、应激(环境应激) :环境因素干扰或妨碍动物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生理上和行为上反 应的过程。 2、应激源:引起动物应激的环境因素。 3、应激反应:是动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提高适应能力的生理反应,是 一种生物学的特殊的合理状态。 2、温热环境:指动物周围空气环境中的温暖、凉爽、炎热或寒冷等状态,由气温、气 湿、气流、气压和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温度 是温热环境的主要因素。 3、辐射:一切物质都以电磁波方式向四周发射能量,即辐射,太阳辐射是造成温热环 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温度最终源于太阳辐射,直接源于地面和海洋面。 4、热平衡:产热和散热达到的平衡状态。 5、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包括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 温度范围。 6、环境:广义是指作用于动物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狭义是指在特殊环境或特殊范围 内的作用于动物机体的因素。 7、体温:指身体深部不同点的温度,是衡量恒温动物热平衡的唯一可靠的指标,但 并非一个确定的数据。 8、皮温:皮肤表面的温度,躯干和头部较高,躯干腹部高于背部,腹面中央和腋窝最 高,四肢近端到远端较低。 9、平均温度:指整个机体的平均温度。 10、平均皮温:指机体整个皮肤表面的平均温度。 11、温湿指数(THI) :是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又称“不适指 数”THI=0.71(������������ + ������������)+40.6 ������������是干球温度,������������ 是湿球温度,THI 数字越大,表示热 应激越严重。 12、等温指数(ETI)指用气温、气湿、风速相结合评定不同状态奶牛热应激程度的一 种指标。以 20℃、40%RH、0.5m/s 风速作为基础适宜环境。 13、有效温度(ET) :也称实感温度或体感温度,指能有效代表环境温热程度的根据人 体感觉而制定的一种温度指标。根据不同的气温、气湿、风速在共同作用下对机体热调节 产生相对影响的有效空气温度。 14、风冷指数(WCI) :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用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 15、群体环境就是动物在生活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类生产活 动之间的环境。 这种环境直接与动物福利密切相关, 动物行为包括自身行为和动物间行为 (称 群体行为或社会行为) ,其中动物间行为是构成群体环境的基本元素。 16、动物社会(群体)行为:指同类动物在群居过程中发生联系和作用的各种行为的总 称,许多动物都具有典型的群居性。 17、动物社会空间行为:在动物社会行为中反映群体空间分布的行为。 16、环境控制舍:可以根据舍内所养家畜的要求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充分调节舍内 小气候的封闭舍。 17、饲养密度:畜禽在畜舍的密集程度。 18、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在畜禽生长过程中各种环节和因素对畜禽生存环境包括牧场 周边环境的污染,也就是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的污染。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19、畜产公害:指由于动物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以及畜产品中有害物质富集 和药物残留等原因造成的对人类生活环境和生命健康所产生的普遍性危害。 20、水体富营养化:富含氮磷的污水长期不断排入水中,使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不断 得到营养而大量繁殖,从而加大了水的浑浊程度,消耗了水中氧,威胁鱼类及水生生物自 身因缺氧而死亡,并腐败产生恶臭使水域成为死水的现象。 21、水体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 用,使水体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逐渐消除污染以达到净化目的的过程。 22、 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对畜牧场周围的大环境和畜禽生产和畜禽生长的舍区和舍内环 境等小环境的质量优劣进行定量的描绘, 并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提出相应污染防治和防疫措 施,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畜禽生产力和保证畜产品品质的过程。 23、舒适区:动物体代谢产热等于散热,不需要物理调节就能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 范围。此范围在等热区的下半部偏上部位。 24、临界温度(下限临界温度) :当气温从等热区温度下降时,动物必须提高代谢率以 增加产热量(化学调节) ,维持体温恒定,该开始提高代谢率的环境温度即为临界温度。 25、过高温度(上限临界温度) :当气温从等热区温度升高时,动物必须提高代谢率以 增加散热量,维持体温恒定,该开始提高代谢率的温度即为过高温度。 其他知识点: 1、产热是体温的来源。 2、散热的形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3、气流产生的原因:气压差(风压差) 、气温差(热压差) 4、气流速度是相对概念,低于 0.05m/s,说明通风换气不良;寒冷季节时 0.1-0.2m/s 适宜,大于 0.4m/s 则室内有一定风,不利保温;高温季节应尽量加大气流速度,甚至用风 扇或排气扇加强通风。 5、舍内空气质量指标(硫化氢) :可感浓度:0.12mg/m3(0.1ppm) 舍内空气卫生 标准:≤11.9mg/m3(10ppm) ;CO 的舍内舍内空气卫生标准:日平均最高容许量为 1.0mg/m3 (0.8ppm) 一次最高容许量为:3.0mg/m3(2.4ppm) 6、水的净化方法中的沙滤的原理是阻遏、沉淀、吸附作用。 7 4、垫料的使用方法:常换法、厚垫法 5、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 6、运动场的设置要求:①平坦且有坡度②四周设置围护栏③遮阳设施④排水沟⑤面积 适宜 7、畜舍各结构中,失热最多的为屋顶和天棚,其次是墙壁、地面。 8、屋顶和天棚的保温隔热的原理是在屋顶与畜舍间形成一个不流动的空气层。 问答题: 一、机体的产热途径: ①基础代谢 ②体增热(采食热、热增耗) ③肌肉收缩产热(负重、心脏泵血、胃肠蠕动、运动等) ④生产过程产热(产蛋、产肉、产乳)等 二、热平衡及其控制 1、热平衡:产热与散热达到的平衡状态。 2、物理调节(散热调节) :在较为炎热或寒冷的环境里,动物首先借助皮肤血管舒张或 收缩, 以提高或降低皮温, 并通过加强或减弱汗腺和呼吸活动, 寻找适宜环境和改变姿势等,
4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5. 无惧怕和应激 十六、集约化动物生产带来的问题 1. 生产性能降低 2. 疾病传染和发病率高 3. 种畜利用率高,淘汰率高 4. 应激综合症高,影响畜产品质量 5. 身体伤害率高,影响胴体质量 6. 异常行为表现的个体多 十七、通风口的设计 1. 进气口在正压区内 2. 进气口均匀布置 3. 设地脚窗通风 4. 适度加大排气口 5. 减少进、排气口间的转折 6. 进气口要远离灰尘源 7. 畜舍跨度和净高适宜 十八、加大防寒管理 1. 适当加大畜禽饲养密度 2. 地面铺设垫草 3. 防止舍内潮湿(是间接保湿的有效方法) 4. 控制气流、防止贼风 5. 利用太阳辐射 十九、地面对畜禽和畜舍的影响 1. 影响畜禽的体温调节 2. 影响畜舍温热环境 3. 影响畜舍卫生状况 4. 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 5. 影响畜产品质量 二十、减少畜舍内微粒的措施 1. 建筑设施方面 ① 选址时注意远离尘源工厂 ② 布局时注意饲料相关建筑远离畜舍 ③ 使结构利于通风换气,必要时考虑畜舍内安装空气除尘器 2. 环境方面 在牧场周围种植防护林带,在场内道路两旁的空地上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粉碎饲料的 场所或堆积干草的场地应远离畜舍。 3. 饲养管理方面 ① 饲喂湿拌和颗粒料 ② 在更换或翻动垫草时,应趁动物不在舍内时进行 ③ 禁止在舍内擦拭动物和干扫畜舍地面 ④ 保证舍内有良好的通风换气,及时排出舍内微粒
5
3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5) PH 值适宜(6.4-7.2) 九、噪声的防控措施 1、建场选址时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 2、场内的规划要合理,使汽车、拖拉机等不能靠近畜舍 3、选择性能优良且噪声小的机械设备 4、装置器械时应注意消声和隔音 5、畜舍植树隔音,可使外界噪声降低 10dB 以上 十、热应激时的热调节 1. 提高可感散热量 2. 提高蒸发散热量 3. 减少产热量 十一、动物生产过程中的应激因素 1. 饲养环境因素:酷暑、严寒、强辐射、低气压、通风不良、强风与贼风、噪声等。 2. 饲养管理因素:监禁、捕捉、密饲、转移与运输、争斗、强制换羽(绝食、绝水) 、 限制饮水与摄食、不良饲料、免疫接种、切喙、去势、打耳号、断尾。 3. 微生物感染 4. 其它人为因素:机械和设备实验等 十二、紫外线的作用 1. 红斑作用 2. 杀菌作用 3. 抗佝偻病作用 4. 色素沉着作用 5.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6. 增强气体代谢作用 7. 光敏性皮炎 8. 光照性眼炎与癌 十三、消除舍内有害气体的措施 1. 从舍内建筑入手,设计粪尿污水排除系统 2. 从舍内卫生管理着手,及时消除粪尿污水 3. 注意舍内的防潮 4. 地面和畜床上铺垫料,吸收一定量的有害气体 5. 合理组织通风,排除舍内有害气体 6. 化学法除有害气体,如撒布过磷酸钙 十四、畜舍的地面要求 1. 坚实有弹性,抗压能力强 2. 平整、致密、不透水 3. 有一定坡度、不滑、易于清扫和排水 4. 抗各种消毒液的能力强 5. 畜舍内地面高于畜舍外地面 十五、动物福利的内涵(动物生产范畴) 1. 无营养不良,饲料的数量和质量都应得到保证 2. 无冷热和生理上的不适 3. 饲养管理体系应无伤害和疾病 4. 物理和群体环境应无限制的表现大多数正常形式的行为
2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以增加或减少散热以维持正常体温的调节方式。 3、化学调节(产热调节) :在较严重的热或冷的环境中,仅靠散热调节不足以维持体温 恒定时,必须降低或提高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率,以减少或增加产热的调节方式。 三、等热区的影响因素 1、动物种类 2、年龄和体重 3、生理状态 4、皮毛状态 5、饲养水平 6、生产力 7、气候适应性 8、管理制度 9、其他因素 三、气温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1、对采食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2、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3、对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4、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 5、对机体健康的影响:①通过影响病原体间接影响动物健康②影响幼畜被动免疫③影 响动物抗病力④直接伤害、致病或致命 四、动物舍内防湿措施 1、选择干燥和排水良好的地址 2、注意建筑设施的防潮(地面、墙面使用防潮层) 3、注意舍内保温(应在露点以上) 4、保持室内适宜通风 5、加强饲养管理中的防潮工作 6、注意及时更换或添加垫料 五、添加垫料的意义 保暖 吸潮 吸收有害气体 增强畜体舒适感 保持畜体清洁 六、饲养密度对畜禽及环境的影响 1. 对舍温的影响 2. 对舍内湿度的影响 3. 对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4. 对噪音强度的影响 5. 对畜禽生活习性的影响 6. 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7. 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 七、自净作用的卫生学意义: 1. 有机物变为无机物 2. 致病微生物减少 3. 寄生虫卵减少 4. 毒物浓度降低 八、沼气产生的条件: 1) 无氧条件 2) 有机物充足 3) 有机物中碳氮比适宜(25:1) 4) 温度适宜(35℃最佳)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环境卫生学
名词解释: 1、应激(环境应激) :环境因素干扰或妨碍动物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生理上和行为上反 应的过程。 2、应激源:引起动物应激的环境因素。 3、应激反应:是动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提高适应能力的生理反应,是 一种生物学的特殊的合理状态。 2、温热环境:指动物周围空气环境中的温暖、凉爽、炎热或寒冷等状态,由气温、气 湿、气流、气压和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温度 是温热环境的主要因素。 3、辐射:一切物质都以电磁波方式向四周发射能量,即辐射,太阳辐射是造成温热环 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温度最终源于太阳辐射,直接源于地面和海洋面。 4、热平衡:产热和散热达到的平衡状态。 5、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包括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 温度范围。 6、环境:广义是指作用于动物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狭义是指在特殊环境或特殊范围 内的作用于动物机体的因素。 7、体温:指身体深部不同点的温度,是衡量恒温动物热平衡的唯一可靠的指标,但 并非一个确定的数据。 8、皮温:皮肤表面的温度,躯干和头部较高,躯干腹部高于背部,腹面中央和腋窝最 高,四肢近端到远端较低。 9、平均温度:指整个机体的平均温度。 10、平均皮温:指机体整个皮肤表面的平均温度。 11、温湿指数(THI) :是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又称“不适指 数”THI=0.71(������������ + ������������)+40.6 ������������是干球温度,������������ 是湿球温度,THI 数字越大,表示热 应激越严重。 12、等温指数(ETI)指用气温、气湿、风速相结合评定不同状态奶牛热应激程度的一 种指标。以 20℃、40%RH、0.5m/s 风速作为基础适宜环境。 13、有效温度(ET) :也称实感温度或体感温度,指能有效代表环境温热程度的根据人 体感觉而制定的一种温度指标。根据不同的气温、气湿、风速在共同作用下对机体热调节 产生相对影响的有效空气温度。 14、风冷指数(WCI) :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用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 15、群体环境就是动物在生活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类生产活 动之间的环境。 这种环境直接与动物福利密切相关, 动物行为包括自身行为和动物间行为 (称 群体行为或社会行为) ,其中动物间行为是构成群体环境的基本元素。 16、动物社会(群体)行为:指同类动物在群居过程中发生联系和作用的各种行为的总 称,许多动物都具有典型的群居性。 17、动物社会空间行为:在动物社会行为中反映群体空间分布的行为。 16、环境控制舍:可以根据舍内所养家畜的要求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充分调节舍内 小气候的封闭舍。 17、饲养密度:畜禽在畜舍的密集程度。 18、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在畜禽生长过程中各种环节和因素对畜禽生存环境包括牧场 周边环境的污染,也就是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