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秦汉时期
历史秦汉知识点
历史秦汉知识点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段时间涵盖了秦朝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而后继位的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探索秦汉时期的重要知识点。
1. 秦始皇和统一六国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征战和政治手段,统一了六国,消除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推行统一的法律、货币和文字,修筑万里长城等。
2. 秦始皇的法律制度和秦朝的中央集权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以巩固他的统治。
他颁布了法令,统一了刑法和律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还推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方便了国内贸易和税收征收。
此外,秦始皇还推行了统一的文字——小篆,使得文字的使用更加统一。
3. 秦始皇修筑长城和兵马俑的发现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以保护北方边境不受外敌入侵。
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防御工程,也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此外,秦始皇的兵马俑也是其统治的象征之一。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4. 汉朝的建立和刘邦的功绩汉朝是秦朝的继任者,刘邦被尊为汉高祖,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
刘邦在起义中击败了秦朝的统治者,建立了汉朝。
汉高祖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如赦免逃亡者、减轻税收负担等,使得民众对他的统治感到满意。
5. 汉朝的文化和科技发展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还在文化和科技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在汉朝,文学、艺术和科学都得到了重视。
汉朝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司马迁、刘向等。
6. 董仲舒和儒家思想的复兴汉朝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重视和复兴。
董仲舒是汉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儒家学者,他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天地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董仲舒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儒家学派,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华阳夫子和《战国策》华阳夫子是汉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史学家和文化人物,他撰写了《战国策》一书。
高一历史必考知识点秦汉时期的制度
高一历史必考知识点秦汉时期的制度秦汉时期的制度是高一历史必考的知识点之一,本文将从政治制度、农业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制度在秦汉时期,中国实行了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通过实行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
不仅如此,国家还建立了官吏选拔制度,以遴选优秀人才为治国基础。
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在汉代得以继承和发展。
二、农业制度秦汉时期,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和支柱。
为了加强农业生产,秦始皇规定实行均田制,将土地进行平均分配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而在汉代,还出台了裁农法和均输法,对土地征用和农产品的调剂进行规定,以保证粮食的供给。
三、经济制度秦汉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但也逐渐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秦始皇推行的均田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通过修筑灌溉工程来改善农田条件。
在手工业方面,秦汉时期的铸币业、冶铁业、陶瓷业等都有长足发展。
而商业也得到了提升,出现了盐铁专卖制度,促进了国家财政收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社会制度秦汉时期的社会制度相对稳定且有序。
行政区划上,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汉代同样延续并发扬了它。
社会阶层方面,秦代主要有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汉代还加入了一个士分等级制度,形成了世族贵族的格局。
同时,汉代还创立了官学,使教育得到了较好的普及。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政治制度为中央集权,农业制度实行均田制,经济制度以农业为基础并逐渐发展工商业,社会制度相对稳定且有序。
了解和熟悉这些制度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明的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秦汉时期高中历史知识点
秦汉时期高中历史知识点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涵盖了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的两个朝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秦汉时期的三个知识点。
1. 一统天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了统一的朝代。
它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和政治改革,将当时分散的七国统一了起来。
秦朝还开始兴修大运河,加强交通运输,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统一法律,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更加有序和稳定。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统治模式并进行了进一步发展。
汉武帝时期,政治体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并灭掉了多个少数民族国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领土。
这一时期的政治和军事统一为中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 科技发展秦汉时期,中国的科技也有着显著的发展。
秦始皇在位期间,兴修了八条长城,巨大的工程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同时也鼓励了技术创新。
在医学方面,汉武帝时期的华佗和张仲景等人成为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医疗术使得许多居民受益。
在其他方面,汉朝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在艺术方面,汉代陶器、木器和铜器的制作技术表现出惊人的水平,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工艺精湛程度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此外,在文字方面,汉代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书籍的传播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3. 经济繁荣在秦汉时期,中国的经济也经历了繁荣期。
秦朝制定的统一法律,建立的交通路线以及中央集权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因为统一的货币和行政系统,全国间的贸易也变得更加顺畅。
汉朝通过大规模的国际贸易,构建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这些交易路线不仅连接了中国与欧洲和印度,也为古代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平台。
总之,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个时期的了解,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更好地理解这个伟大的国家。
高考通史复习专题二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专题二秦汉时期政治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1.背景: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3.具体内容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改称“皇帝”,将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地位极其尊崇2三公九卿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军务;九卿是三公以下的许多重要的官员;图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郡县制:在地方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特别提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受制于中央政府;4.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西汉1.相权:西汉时期,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图示西汉内外朝制度2.地方割据:1背景: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驻守各地;以巩固皇权,但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七国之乱”;2措施: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3.监察:①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②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4.选官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1创立:西汉汉武帝帝时期;2含义:察举制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3评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小集团;要点透析一、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①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集体对皇帝无条件负责;②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两对基本矛盾;③专制主义是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2影响①积极: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影响深远;它不仅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的发展;②消极方面:君主集权专制体制扼杀了政治民主,使人民长期承受繁重的赋税徭役和严厉的思想控制;秦朝的短命而亡与这一政治制度的弊端有一定的联系;二、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①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②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一般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集权将继续存在;当前世界上如美国、中国等都实行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但都不是君主专制体制;2.联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1.2014·天津高考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2.2014·重庆高考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3.2014·新课标全国卷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4.2013北京12题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5.2012年海南卷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6.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7.2010·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8.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9.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102013天津高考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5分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5分并分析其意义;2分经济一、重农抑商:1.汉高祖:不允许商人购买土地穿丝绸,收取重税2.汉武帝:均属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二、水利工程及工具:1.二牛抬杠式犁耕;耧车播种工具,提高了播种效率2.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修造的目的在于征服岭南的战争需要;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三、手工业1. 西汉煤作燃料冶铁2.东汉水排——鼓风冶铁3.东汉烧出青瓷四、城市繁荣1.城市中设专门贸易区2.市坊分开,受政府严格控制3.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职能不明显学以致用1.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2.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3.2011·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4.2014·天津文综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5.2011·福建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4题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8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7.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8.2013广东13题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9.2013山东10题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10.19分2014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指出材料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分文化一、秦朝:法家思想是统治思想,文化专制焚书坑儒二、汉代:汉初黄老之学1.原因:1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减少徭役和兵役,减轻刑罚2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2. 内容:1治身养生2治国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 原因:1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2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发挥,使其更加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2. 新儒学理论:1依据公羊春秋,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2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大一统3.地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4.影响1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2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特别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儒家思想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关键是其自身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其根本目的是为维护统治秩序服务的,因此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四、科技1.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被称为“蔡侯纸”;2.天文学: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 地动仪3.数学: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4.医学: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治疗的基础2东汉华佗:麻沸散、五禽戏五、文艺1.汉赋:司马相如2.书法:秦篆汉隶3.绘画:汉代的帛画盛行,代表:长沙马王堆中的帛画、砖画、石画考点透析1.汉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2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3以神权限制王权;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变为官方哲学;5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文化的统一是政治一统的根基;2.董仲舒新儒学与春秋战国儒学的关系:1继承:仁、礼、德、民本思想2发展: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大一统学以致用1.2011年上海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2.2010·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3.2013福建14题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4.2013重庆1题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5.2013重庆3题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6.7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8.2014·北京卷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理想国2.2014·海南卷“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9.2012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
高三历史秦汉时期知识点
高三历史秦汉时期知识点高三历史学科中,秦汉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代。
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变和持久影响。
本文将就秦汉时期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一、秦朝的建立与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争时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秦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1. 政治改革秦朝实行了严格的法家思想,采取了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建立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此外,还设立三公九卿,推行郡县制以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等。
2. 建设工程秦始皇下令修建的著名建筑是万里长城,用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同时,秦朝还推行了修筑修整灵渠、开凿蜀道等一系列的灌溉工程,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秦朝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为秦制。
秦始皇以强制的方式统一了六国的制度,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 中央集权秦朝采取了集权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消除了封建藩国并推行郡县制,以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
通过设立三公九卿等官职,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法家思想秦始皇追求一种强大的统一国家,他采取了法家思想,整顿法律制度,统一文字,以及开展焚书坑儒运动,以达到统治的目的。
三、秦朝的经济与农业秦朝将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实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
1. 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是秦朝经济政策的核心。
秦始皇推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以确保农民有足够的土地种植粮食。
同时,秦朝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商人对农产品的垄断,使得农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 流通与交通秦朝推行了标准化的货币制度和统一度量衡,提高了商品交换的便利性。
此外,秦朝还开凿了蜀道、修筑灵渠等交通工程,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内地的发展。
四、汉朝的兴起与政治制度秦朝的统一国家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久后就发生了动乱,最终导致了汉朝的兴起。
汉朝相对于秦朝来说,更加重视儒家思想,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秦汉历史知识点总结高考
秦汉历史知识点总结高考在高考历史考试中,对于秦汉历史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对一些重要的秦汉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时期的历史。
一、秦朝的建立和统一秦朝的建立始于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形成。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政策,包括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以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同时,秦始皇还制定了严苛的法律,例如焚书坑儒,以压制知识分子和思想自由。
二、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采用郡县制,将国家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有若干个县。
郡守和县令由中央任命,以保证中央的统治权力。
这一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使得秦朝能够更好地统一和控制地方。
三、秦朝的农业发展在秦朝,农业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
秦始皇实施了土地制度改革,将土地收归国家所有,并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进行重新分配。
同时,秦朝还推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技术和灌溉工程,以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四、秦朝的长城和修筑工程秦始皇下令修筑了长城,以防御北方的侵略。
长城的修筑过程艰苦,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奇迹。
同时,秦朝还修筑了许多运输和水利工程,以促进交通和农业的发展。
五、汉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汉朝是秦朝的后继者,由刘邦建立。
刘邦实行了“分封制”,将天下分封给功臣和亲信,以确保自己的统治。
此外,汉朝还采取了文武分治的政策,由文臣负责文化教育和政务管理,由武将负责军事事务。
六、汉朝的科举制度汉朝推行了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分别是乡试、省试和殿试。
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可以成为官员,从而实现社会晋升。
这一制度的推行为人才选拔提供了公平机会,并且推动了文化教育的进步。
七、汉朝的经济繁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
汉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上贸易都得到了较大发展。
特别是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也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
八、汉朝的文化和科技汉朝是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的鼎盛时期。
秦汉大一统必记的知识点
秦汉大一统必记的知识点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诞生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整合,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关于秦汉大一统的一些必记知识点。
一、秦朝的大一统1. 秦始皇:秦朝的开国皇帝,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统治。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标准,修建了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等重大工程。
2. 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了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以统一的法律和行政组织管理全国各地。
这种制度为后来的王朝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的基础。
3. 焚书坑儒:秦始皇采取了强力手段,对儒家经典等书籍进行了大规模的焚毁,坑杀儒士。
这一措施对后来的文化传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西汉的大一统1. 高祖刘邦:西汉的创始人,他平定了秦朝后期的混乱局势,建立了汉朝,并实现了大一统的统治。
2. 刑法改革:西汉进行了一系列的刑法改革,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刑法体系,并实行了严明公正的审判制度,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法律的权威。
3. 耕读传习:西汉强调农耕和教育的重要性,提倡百姓务农,进行耕读传习政策,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发展。
4. 丝绸之路:西汉时期,中国开始向西方推进,开辟了丝绸之路。
这条贸易通道对于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秦汉大一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统一与整合:秦汉的大一统政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统一与文化整合,为后来的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 中央集权:秦汉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许多王朝提供了借鉴,成为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 社会稳定与繁荣:秦汉的大一统统治使得中国社会繁荣稳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4. 文化传统的改变:秦汉的大一统政权对于儒家文化传统产生了影响,焚书坑儒的政策对文化传统的断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秦汉时期的知识点总结
秦汉时期的知识点总结一、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1. 秦朝建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称帝建立秦朝,国号“中国”。
2. 秦朝政治改革:秦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设立县官,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推行行政区划和标准法等,加强了集权。
3. 秦朝的法律制度:秦始皇统一法律制度,颁布《焚书坑儒令》,勒石文字,统一文字、度量衡。
4.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颁布版权,推行货币、衡量的标准。
5. 建设规模宏大的工程:修筑万里长城、以及连接河流的运河,修筑颇有规模的陵墓和宫殿。
6. 兵马俑:秦兵马俑保存至今是古代军事的重要见证,呈现了秦代的军事制度和战争装备。
7. 统一文字:秦朝推行统一文字,建立统一的文字标准,统一文字标准。
二、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1. 刘邦称帝: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2. 三大政策:公元前185年,刘邦颁布了三项政策,实现了土地政策、铸钱政策和科举制度。
3. 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大兴土木,修建水利工程,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中央贵族政治。
4. 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深入实施黄老之术,罢免文帝的元勋,废除汉武帝修的法三章,重用贾谊等,实行降税政策,推行侯国及诸侯消弭之法。
5. 西汉漂:公元前7年,汉景帝时,西汉漂通,开启了中国和西方文明交流的大门。
历元年的金石铭文出现了阿拉米亚文、希腊文则的驰名.6. 西汉朝的灭亡:公元8年,王莽推翻刘姓在公元14年建立了王朝。
公元20年,王莽灭了西汉朝。
7. 东汉朝:刘秀在公元25年建立母朝的东汉朝,推行皇汉政策。
东汉香海国的强卫仓成为东汉朝的内部必然阶段。
在秦汉时期,中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改革,这些事件和改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秦汉时期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文化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高三历史时间知识点梳理
高三历史时间知识点梳理一、秦朝(221年前-206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成立秦朝,结束了战国时期。
二、汉朝(前206年-220年)
刘邦建立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三、三国时代(220年-280年)
三国魏、蜀、吴相争,蜀汉最先被灭。
四、隋朝(581年-618年)
隋文帝统一南北,恢复了大一统的局面。
五、唐朝(618年-907年)
唐太宗贞观之治,唐朝达到鼎盛时期。
六、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南汉、南唐、吴越、南吴、荆南、南楚、闽、后蜀、前蜀、吴。
七、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靖康之耻,丧失北方土地。
南宋(1127年-1279年):与金朝抗争,最后被元朝所灭。
八、元朝(1271年-1368年)
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民族政权。
九、明朝(1368年-1644年)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成祖洪武年间国力强盛。
十、清朝(1644年-1912年)
满族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十一、近代时期(1840年-1949年)
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以上是对中国历史中一些重要时间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历史知识的学习需要掌握时间与事件的关系,深入理解历史演变的整体脉络,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面对当下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高考历史重要朝代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重要朝代知识点归纳中国历史悠久,涵盖了众多朝代和时期。
在高考历史考试中,了解和掌握重要朝代的知识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本文将对高考历史中常考的重要朝代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221年)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王朝时期,也是封建制度的开端。
其中,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代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朝代,周代是古代中国社会制度最为完善的一代。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贵族制度逐渐形成,夏代最有名的君主是大禹,他开展治水工程,有利于人民的生活。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商代最有名的君主是商汤和商湣王。
商朝兴起了铜器制作和商代甲骨文的记载。
周朝:周朝实行封建制度,分为西周和东周。
周朝最有名的君主是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领导了西周的建立,并奠定了周朝封建政治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涉及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王朝,有兵马俑闻名于世。
秦朝的统一战争由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始皇共同完成。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汉朝最有名的君主是汉武帝,他进行了西征和南越、匈奴的斗争,大大扩展了汉朝的版图。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涉及到了政权更迭、民族大迁徙等重大事件。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割据时期,其中三国魏、蜀、吴展开了长达60多年的战争,最终魏国取得了胜利。
晋朝:晋朝是三国后期的一个重要朝代,晋朝有两个时期,西晋和东晋。
南北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南方和北方政权的对立和统一,南朝有宋、齐、梁、陈等,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
四、唐宋元明清(公元618年-1911年)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经济繁荣、文化繁盛,被誉为“盛唐”。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2中国:秦汉时期含解析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确立和巩固,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对后世影响深远;思想文化上使百家争鸣局面不复存在,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思想专制的局面开始形成。
【主要表现】1.政治(1)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2)汉朝: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朝采用察举制选官,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经济(1)农业: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兴修水利;耕作技术进步(代田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
(2)手工业: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西汉政府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官办);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东汉烧出成熟青瓷;开辟丝绸之路,产品外销。
(3)商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坊市制。
3.文化(1)开创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先河: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开始了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历史,结束了文化开放的历史。
(2)开创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新时代:造纸术发明并得到改进,地动仪发明,《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氾胜之书》问世等。
(3)教育的发展:汉武帝创立太学并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4)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交流:一方面,借助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华文化开始传播到西方,对西方影响深远;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也开始传入中国,如佛教文化的引进和传播。
【重点识记】汉代政治的特点(1)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
秦汉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秦汉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秦汉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秦汉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
(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
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下载全文。
秦汉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春秋繁露》
天地之物,其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 谓之灾……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灾异之本,尽生于 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 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 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 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
变局: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
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汉朝的城市
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 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 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
精品课件
汉
代
:
“ 东 西 九 市 ”
市 有 专 门 管 理 机
构
精品课件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铁制工具在汉代广泛使用; 汉代《九章算术》为修建水利工程提供 了技术支撑。
精品课件
西汉时期较大的水利工程,有漕渠、六辅渠、龙首 渠、白渠、成国渠、六门陂等。在这些水利工程中,除 六门陂在汉元帝时修建外,其余水利工程均修凿于汉武 帝时期。
根据材料,概括汉代修建水利工程的特点;(4分)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其原因。(6分) 特点:水利工程集中在陕西和河南地区;西汉时期
精品课件
秦朝的地方行政区体系
中央
高考历史总复习:秦汉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考历史总复习:秦汉时期考点归纳整理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秦汉时期的政治: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郡县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2、秦汉时期的经济3、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秦始皇复习建议秦汉时期的政治。
一般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考查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基本特点。
复习时要注意把握两对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一般高考会考查解决这两对矛盾的措施。
秦汉时期的思想,注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要将其放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进行掌握。
知识清单参考答案:1、①前221,②皇帝,③三公九卿,④郡县,⑤焚书坑儒,⑥推恩,⑦休养生息,⑧正统。
考点聚焦考点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秦王嬴政将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由皇帝控制。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下设诸卿;以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监察百官;又设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丞相之下设有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如图所示:特点: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朝议制度秦始皇统治前期,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4.郡县制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守为郡最高行政长官,上承中央命令,下督所属各县。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高考秦汉时期相关知识点
高考秦汉时期相关知识点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汉时期被认为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丰富的时期。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了解秦汉时期的相关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增加历史素养,还能帮助理解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制度的演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对高考秦汉时期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历史背景秦朝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漫长的战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变革,例如推行统一的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制度,使得国家的统一度得以巩固。
然而,秦始皇的铁腕统治和苛刻政策引发了民怨,并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
秦朝的灭亡标志着汉朝的建立,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经四百多年。
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国家逐渐恢复了元气。
而东汉时期则经历了王莽篡权、赤眉起义等一系列事件,最终在公元220年被曹操统一。
二、政治制度秦朝在政治制度上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
秦始皇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让朝廷成为全国政治的核心,实行了郡县制来加强地方的管理。
然而,秦朝在推行一统制度的同时,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打压,焚书坑儒,引发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而汉朝在统一后积极采纳儒家思想,实行宽容政策,以恢复社会的稳定。
汉朝的政治制度中,设立三公、九卿等官职,而丞相、御史等官职则有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三、文化艺术秦汉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时期,对于文人而言,是一个精神寄托和表达的年代。
在艺术领域,秦朝的陶瓷器具工艺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而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青铜器制作的鼎盛时期,传世至今的古董中,汉代的青铜器独树一帜。
同时,秦汉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文化思潮,如优秀的历史著作《史记》和《汉书》,为后世的历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生活秦汉时期,社会生活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秦朝推行私田制,并实行严格的居民户籍管理,使得农户的民族属性固定并迅速形成城乡分离的形势。
高一历史先秦秦汉知识点
高一历史先秦秦汉知识点在高一历史学习中,先秦和秦汉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涵盖了从秦朝的建立到西汉朝的兴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先秦和秦汉时期的知识点。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21年,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战国时期以及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先秦时期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孔子、墨子、韩非子等。
春秋时期还出现了分封制和诸侯国体制,打下了中国封建制的基础。
-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时期。
七国争霸,相互间进行割据和战争。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墨子、荀子、韩非子等。
战国时期还出现了诸子百家各种思想流派的兴起,为后来的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奠定了基础。
2.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秦朝的建立到西汉朝的兴起,这一时期主要包括秦朝和西汉两个朝代。
-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
秦始皇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推行法律制度、统一文字、修建长城等。
这些措施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西汉: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长的王朝,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汉武帝是西汉的一个重要皇帝,他开启了西汉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3. 先秦和秦汉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出了仁、义、礼、智等思想,形成了儒家学派。
- 墨子: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主张兼爱、非攻,极力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出了对外和平、对内和谐的主张。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秦汉时期的文化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秦汉时期的文化①天文:汉武帝时,“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开始以正月为首;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②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③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和华佗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两位医学家。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
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
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
这一发明比西方早1600多年。
④造纸:我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时已有絮纸和麻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公元105年,蔡伦发明“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6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传到非洲与欧洲,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①董仲舒新儒学特点是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
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
②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③董仲舒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等文献中。
④是唯心主义思想,在当时对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安定其积极作用,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②东汉家王充的《论衡》对神学开展了深刻的批判。
2、王充及其《论衡》:①东汉前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
②王充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衡》一书中。
③王充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1、佛教的传入:①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浙江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
浙江高考历史必修知识点一、秦汉时期秦朝统一六国,开创了封建皇帝制度,实行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统一制度,发展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
1. 秦朝的政治制度- 王权至上:秦始皇自称“皇帝”,实行中央集权,废除诸侯割据,设立郡县。
- 三公九卿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等三公职位,以及吏、户、兵、刑、工、财、礼、官、司九卿。
- 法家思想:重视法制建设,实行法治观念,秦朝颁布了《律令》。
2. 秦朝的经济制度- 实行均田制:平均分配土地财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收入。
- 推行统一货币:实行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
- 发展农业和水利:颁布水利法,修筑水利工程,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3. 秦朝的文化制度- 简化文字:秦朝采用小篆作为官方文字,统一汉字,方便文字的传播和交流。
- 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破坏了前代文化积累,打击了社会知识分子。
二、两汉时期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科学家。
1. 汉朝的政治制度- 皇帝统治: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世袭制,任命官员。
- 群雄割据:东汉后期,地方豪强和群雄起义,瓦解了中央政权。
2. 汉朝的经济制度-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汉朝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丝绸制造业。
- 汉武帝的扩张政策:通过南征北伐,将领土扩展到今南越、朝鲜半岛和中亚地区。
3. 汉朝的文化制度- 文学艺术:韩非子、司马迁等一批文学家逐渐兴起,出现了《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
- 科技发展: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汉武帝时期还有郦泰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
三、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北方多民族政权相继兴起,南方梁、陈、宋等朝代短暂存在。
1. 北方的民族政权- 匈奴政权:匈奴迁徙西北,建立了北方的民族政权。
- 鲜卑政权:鲜卑族建立了北方鲜卑政权,其中北魏最为重要。
秦汉时期的高中历史知识点
秦汉时期的高中历史知识点历史复习时,同学们最大难点的就是记不住,记不全,同学们也没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来进行历史知识的整理。
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秦汉时期高中历史知识点,期望各位高考学子能够爱好!先秦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知道和说明年龄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会局面显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判年龄战国期间的吞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
是怎样体现和完成年龄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绩(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显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
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年龄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
此阶段也能够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1、秦统一天下的必定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知道和评判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年龄、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奉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显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
(土地吞并、暴政、思想独裁)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首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
如何知道?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独裁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会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换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运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知识点秦汉时期
高考历史知识点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 年):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治上几度出现强盛的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秦灭六国后,为
巩固统一,在中央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和三公制,在地方确立郡县制,并在思想
文化方面通过焚书坑儒等强硬手段,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来源:examda
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
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
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
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
根本解决。
为以思想上的统一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
儒家思想确立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其主要原因在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这是东
汉一朝政治上的突出特点。
豪强地主指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在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
而且世代相传具有特殊身份的大地主,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
中央或地方政权,还拥有私人武装,是对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
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来源:examda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
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统治者吸取
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如西汉初年针对秦的暴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东汉初年针对西汉后期至新朝严重的奴婢问题,汉光武帝注意整顿吏治,并下九道释放奴
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经过几代的治理,以及劳动人民
的辛勤创造,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