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节选练习题及答案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三字经(节选)》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三字经(节选)》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 按原文填空,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稻________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________。
此六畜,人所________。
曰喜怒,曰________。
爱________欲,七情具。
青________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________苦甘,及辛________。
此五味,口所含。
2. 区别字组词。
3. 填空。
五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
爸爸错了孩子!你听我说!当我进来时,你已经睡着了。
你把一只小小的手掌压在腮旁,你前额的汗把你的金发贴住。
还只几分钟之前,我的心中曾引起一阵思潮,使我不由自主地跑来看你。
孩子!我深深悔悟,以前我是待你太凶狠了!你晨起洗脸粗忽,挨我一顿恶骂;你皮鞋忘了擦净,受我一阵痛斥;你随地乱丢东西,我就暴跳如雷。
进早点时,我怪你打翻杯子,怪你在面包上涂了过多的牛油。
当我出门,你送我出来,并向我道别时我粗声恶气地说:“进去!”下午我回来了,一切情形仍是如此。
我在路上碰见你正在与小朋友们伏在地上玩石子,我就当面把你批评(申斥批评教训)一顿,扯你回家。
我教训你说:“你看你把袜子都弄破了,你知道它们是你爸爸用血汗换来的吗?”试想:说这话的是你的亲爸爸呀!以后我走到书房去读报,你就跟了进来,你那种懦弱(软弱虚弱懦弱)可怜的样子,我一看见就又怒声喝道:“进来干什么?”可是你没有回答我,却突然奔到我的眼前,两手绕住我的脖子,狂一般地吻我。
初中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初中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______,它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2. 《三字经》的作者是______,他生活在______时期。
3. 《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4. 在《三字经》中,提到了“三才者,天地人”,其中“三才”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5. 《三字经》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
二、选择题1. 《三字经》的作者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位?A. 孔子B. 孟子C. 王应麟D. 韩愈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诗经》答案:D3. 《三字经》中“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以下哪一部?A. 《春秋》B. 《论语》C. 《孝经》D. 《道德经》答案:A4.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出自《三字经》的哪一部分?A. 序言B. 正文C. 结尾D. 附录答案:B5. 《三字经》中提到的“六艺”是指古代教育的哪六种基本技能?A. 礼、乐、射、御、书、数B. 琴、棋、书、画、诗、词C. 诗、书、礼、乐、易、春秋D. 算术、几何、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2.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和“五经”分别是什么?它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如何?3. 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谈谈你对“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的理解。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字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三字经》中“三才”、“四书”、“五经”、“六艺”等概念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
答案:一、填空题1. 启蒙读物2. 王应麟,南宋3. 教育4. 天、地、人5. 《孟子》二、选择题1. C2. D3. A4. B5. A三、简答题1. 《三字经》作为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对儿童进行基础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传授,它的内容涵盖了历史、哲学、道德、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培养儿童的品德和智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字经)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⒉《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
”的
⒊“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四个:、、、。
——《弟子规》
⒋《三字经》上说:“子不学,。
,老何为。
,不成器。
人不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⒍“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三字经》
⒎“、、、。
”告诉我们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便于查寻,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
——《弟子规》
⒏古人说:“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现代人也经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都证明:人们敬重一个人,主要是看,而不是看。
——《弟子规》
⒐养不教,。
教不严,。
——《三字经》
⒑见人恶,,有则改,。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
《弟子规》。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⒉《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
”的句子是,。
,。
⒊“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四个:、、、。
——《弟子规》⒋《三字经》上说:“子不学,。
,老何为。
,不成器。
人不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⒍“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三字经》⒎“ 、、、。
”告诉我们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便于查寻,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
——《弟子规》⒏古人说:“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现代人也经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都证明:人们敬重一个人,主要是看,而不是看。
——《弟子规》⒐养不教,。
教不严,。
——《三字经》⒑见人恶, ,有则改, 。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 。
《弟子规》二、选择题1、“昔孟母,择邻处。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人身上。
( B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太祖兴,国大明” —-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 B )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3、“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 ——这句话是说( C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 B )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5、《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
任已见,昧理真。
”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 B )A、岳飞B、吕蒙C、杨六郎D、戚继光6、“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A )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程颐和程颢D、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种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人之初,性本______。
答案:善2. 性相近,习相______。
答案:远3. 苟不教,性乃______。
答案:迁4. 教之道,贵以______。
答案:专5. 子不学,非所______。
答案:宜#### 二、选择题1. “三字经”是以下哪位作者所著?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D2.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易经》答案:D3. “三字经”中“弟子规”的作者是谁?A. 朱熹B. 王阳明C. 李时中D. 黄宗羲答案:C4. “三字经”中“百而千,千而万”描述的是什么?A. 数学计算B. 人口增长C. 知识积累D. 财富积累答案:C5. “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劳,无所得C. 人不食,不知味D. 人不眠,不知疲答案:A####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是什么?答案: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它们是儒家思想中认为人们应当遵循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
2. “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最终使孟子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3. “三字经”中“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不学习礼仪,一个人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礼仪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学习礼仪有助于个人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认可。
####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字经”在古代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之作,它以简洁明了的三字句形式,涵盖了道德教育、历史知识、文化常识等多方面内容。
在古代,它不仅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读物,也是成年人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字经》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

《三字经》阅读题(内容全,有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是(周)朝,前后延续(八百)年,它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2.隋朝国君隋炀帝主持开通(大运)河,全程长达(四千)里。
3.苏老泉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但后来成为宋代有名的文学家。
4.莹八岁,能(咏诗),沁(七)岁,能赋棋。
5.(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6.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7.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8.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9.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在上世)。
10.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11.(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12.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13.(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14.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15.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16、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
17、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
1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9、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20、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21、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22、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23、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祥。
24、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5、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6、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7、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zhù)。
(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
)28、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这就是那个成语五子登科的出处呢。
)2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准则。
)30、融四岁,能让梨。
最新(三字经)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⒉《弟子规》中告诉我们“得了人家的好处应该想办法去报答,和别人结的怨恨要想办法去忘掉。
”的⒊“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
”三国时期的董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四个:、、、。
——《弟子规》⒋《三字经》上说:“子不学,。
,老何为。
,不成器。
人不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⒍“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三字经》⒎“、、、。
”告诉我们重要的书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便于查寻,书看完后,也应放回原处。
——《弟子规》⒏古人说:“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现代人也经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都证明:人们敬重一个人,主要是看,而不是看。
——《弟子规》⒐养不教,。
教不严,。
——《三字经》⒑见人恶,,有则改,。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
《弟子规》二、选择题1、“昔孟母,择邻处。
”这个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B)A、李世明B、朱元璋C、赵匡胤D、成吉思汗3、“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这句话是说(C)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B)A、宋国B、鲁国C、赵国D、楚国5、《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
任已见,昧理真。
”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B)A、岳飞B、吕蒙C、杨六郎D、戚继光6、“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A、孙敬和苏秦B、C、程颐和程颢D、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种2、“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C)。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3、“马牛羊,鸡犬豕。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三字经》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三字经》课外阅读练习题一、填空题(20分)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习相。
2. 不琢,不成器。
不学,不知义。
3.曰,,此五行,本乎数。
4.匏土革,木石金,丝与,乃音。
5.《诗》《》《易》,《礼》《》,号六经,当讲求。
二、选择题(48分)1. “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
”用《三字经》原文表达是哪一句?()A.苟不教,性乃迁。
B.教之道,贵以专。
C.人不学,不知义。
D.幼不学,老何为。
2.“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3.“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讲的是什么故事?()A.孟母断机教子B.黄香温席C. 孔融让梨D.五子登科4.王小清的爸爸对儿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只顾着自己打牌。
你打算用哪句话来劝他?()A.亲师友习礼仪B.养不教父之过C.昔孟母择邻处D.人不学不知礼5.“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6.“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7. 三才者指的是()。
A 天地人B 日月星C 君臣义8.“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豆类D、玉米9.“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D、狗10.《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柯C、子思D、老子11.周公著作了什么书?()A《诗经》B《论语》C《周礼》12. 建立夏朝的是()A、尧B、舜C、禹D、汤三、判断题(32分)1.《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
()2.“子不学,非所宜”是说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应该的,老师和家长不要批评教育。
()3.幼不学,老何为?是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4.李白刻苦学习是受了老婆婆的启示。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中提到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______。
2. “苟不教,性乃迁”的下一句是______。
3. “教之道,贵以专”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1. 性相近,习相远。
2. 教不严,师之惰。
3. 子不学,非所宜。
二、选择题1. “养不教,父之过”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三字经D. 大学2. “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学,不知礼C. 人不学,不知智D. 人不学,不知信3. “香九龄,能温席”中的“香”指的是谁?A. 黄香B. 王羲之C. 诸葛亮D. 孔子答案:1. C2. A3. A三、判断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化、道德等多个方面。
()2. “三字经”的作者被认为是宋朝的朱熹。
()3. “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恶”。
()答案:1. √2. ×(“三字经”的作者不详,但一般认为成书于宋朝)3. ×(“三字经”中提到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四、简答题1. 简述“三字经”中“教子有方”的教育理念。
2. 描述“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并说明其寓意。
答案:1. “三字经”中提倡的教育方法是因材施教,注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强调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应该从小开始,持之以恒。
2.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的故事。
第一次搬到墓地附近,孟子模仿丧葬仪式;第二次搬到市场附近,孟子模仿商人的叫卖声;最后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开始学习礼仪和读书。
这个故事寓意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哪一位学者编写的?A. 孔子B. 孟子C. 王应麟D. 老子答案:C2. 《三字经》的开篇第一句是什么?A. 人之初,性本善B. 性相近,习相远C. 苟不教,性乃迁D. 教之道,贵以专答案:A3.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是指哪四部经典?A.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C.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五经”?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史记》答案:D5. 《三字经》中提到的“六艺”是指什么?A. 礼、乐、射、御、书、数B. 琴、棋、书、画、诗、酒C. 诗、书、礼、易、春秋、乐D. 医、卜、星、相、山、命答案:A6.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纲”是指哪三纲?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兄为弟纲C.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师为生纲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子为父纲答案:A7. 《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是指哪五个道德准则?A. 仁、义、礼、智、信B. 忠、孝、节、义、廉C. 温、良、恭、俭、让D. 智、信、仁、勇、严答案:A8.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维”是指哪四个方面?A. 礼、义、廉、耻B. 忠、孝、节、义C. 温、良、恭、俭D. 仁、义、礼、智答案:A9. 《三字经》中提到的“八德”是指哪八个德行?A.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B. 温、良、恭、俭、让、谦、和、平C. 忠、孝、节、义、廉、耻、勇、慎D. 仁、义、礼、智、信、勇、严、恕答案:A10. 《三字经》中提到的“九族”是指哪九个家族关系?A. 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B.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C.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D. 父族、母族、妻族、子族、孙族、侄族、甥族、婿族、外孙族答案:A。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三字经》阅读测试题及答案2

《三字经》阅读题库(附答案)一、填空题(20分)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习相。
2. 不琢,不成器。
不学,不知义。
3.曰,,此五行,本乎数。
4.匏土革,木石金,丝与,乃音。
5.《诗》《》《易》,《礼》《》,号六经,当讲求。
二、选择题(48分)1. “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
”用《三字经》原文表达是哪一句?()A.苟不教,性乃迁。
B.教之道,贵以专。
C.人不学,不知义。
D.幼不学,老何为。
2.“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3.“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讲的是什么故事?()A.孟母断机教子B.黄香温席C. 孔融让梨D.五子登科4.王小清的爸爸对儿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只顾着自己打牌。
你打算用哪句话来劝他?()A.亲师友习礼仪B.养不教父之过C.昔孟母择邻处D.人不学不知礼5.“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6.“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7. 三才者指的是()。
A 天地人B 日月星C 君臣义8.“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豆类D、玉米9.“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猪B、鸭C、鸽子D、狗10.《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柯C、子思D、老子11.周公著作了什么书?()A《诗经》 B《论语》 C《周礼》12. 建立夏朝的是()A、尧B、舜C、禹D、汤三、判断题(32分)1.《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
()2.“子不学,非所宜”是说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应该的,老师和家长不要批评教育。
()3.幼不学,老何为?是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4.李白刻苦学习是受了老婆婆的启示。
《三字经》全文阅读及题库测试答案

《三字经》全文阅读及题库测试答案《三字经》阅读题库一、填空题(20分)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习相。
2. 不琢,不成器。
不学,不知义。
3.曰,,此五行,本乎数。
4.匏土革,木石金,丝与,乃音。
5.《诗》《》《易》,《礼》《》,号六经,当讲求。
二、选择题(48分)1. “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
”用《三字经》原文表达是哪一句?( )A.苟不教,性乃迁。
B.教之道,贵以专。
C.人不学,不知义。
D.幼不学,老何为。
2.“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3.“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讲的是什么故事?( )A.孟母断机教子B.黄香温席C. 孔融让梨D.五子登科4.王小清的爸爸对儿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只顾着自己打牌。
你打算用哪句话来劝他?( )A.亲师友习礼仪B.养不教父之过C.昔孟母择邻处D.人不学不知礼5.“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6.“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7. 三才者指的是( )。
A 天地人B 日月星C 君臣义8.“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
A、小米B、高粱C、豆类D、玉米9.“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 )A、猪B、鸭C、鸽子D、狗10.《中庸》的作者是( )。
A、孔子B、孟柯C、子思D、老子11.周公著作了什么书?( )A《诗经》B《论语》C《周礼》12. 建立夏朝的是( )A、尧B、舜C、禹D、汤三、判断题(32分)1.《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大。
( )2.“子不学,非所宜”是说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应该的,老师和家长不要批评教育。
( )3.幼不学,老何为?是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 )4.李白刻苦学习是受了老婆婆的启示。
三字经初中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初中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其内容涵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开篇之句,其中“性本善”指的是______。
3. 在《三字经》中,提到了“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______。
4. 《三字经》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黄帝”是中国古代的______。
5. “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其意思是______。
二、选择题1.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是指哪三个方面?A. 天、地、人B. 君、臣、民C. 父、子、师D. 仁、义、礼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五经”之一?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D3. 《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A. 环境对人的影响B. 教育的重要性C. 家庭的重要性D. 个人努力的重要性答案:A4. “弟子规”是《三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A. 孝悌B. 礼仪C. 学习D. 历史答案:B5. 《三字经》中提到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指什么?A.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B. 仁、义、礼C. 智、信、勇D. 温、良、恭、俭、让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中“孝”的含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三字经》中提到的“五伦”是指哪五种关系?请分别解释它们的意义。
3. 根据《三字经》的内容,谈谈你对“教育”的理解。
四、论述题1. 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论述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请以《三字经》为依据,分析古代教育的特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答案:一、填空题1. 历史、哲学、道德、礼仪2. 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3. 《孟子》4. 传说中的华夏民族始祖5. 如果小时候不学习,长大后还能做什么?二、选择题1. A2. D3. A4. B5. A三、简答题1. 略2. 略3. 略四、论述题1. 略2. 略。
三年级三字经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三字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什么?A. 性相近,习相远B. 性相近,习相异C. 性本恶,习相远D. 性本恶,习相近答案:A2. “三字经”中“教不严,师之惰”的下一句是什么?A. 子不学,非所宜B. 子不教,父之过C. 父不教,子之过D. 师不严,教之惰答案:A3. “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的下一句是什么?A. 人不学,不知义B. 人不学,不知礼C. 人不学,不知信D. 人不学,不知仁答案:A4. “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的下一句是什么?A. 孝于亲,所当执B. 孝于亲,所当行C. 孝于亲,所当敬D. 孝于亲,所当重答案:A5. “三字经”中“一而十,十而百”的下一句是什么?A. 百而千,千而万B. 千而百,百而十C. 百而千,千而一D. 十而百,百而千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三字经中提到“______,______”,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玉不琢,不成器2. “______,______”是三字经中对孝道的描述。
答案:香九龄,能温席3. “______,______”是三字经中对教育的描述。
答案:教不严,师之惰4. “______,______”是三字经中对数字顺序的描述。
答案:一而十,十而百5. “______,______”是三字经中对人性本善的描述。
答案:人之初,性本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三字经中“教不严,师之惰”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如果教育不严格,就是教师的懒惰。
它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2. 请解释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背景及其寓意。
答案:这句话讲述的是古代孝子黄香九岁时,为了让父亲晚上睡得舒服,他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父亲的床席。
这个故事背景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寓意着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从小培养。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测试题及答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以其简洁明了、朗朗上口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是一些关于三字经的测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填空题1. 三字经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王应麟2.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的开篇第一句,其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性相近,习相远3. 在《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教不严,师之惰4. "玉不琢,不成器",其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人不学,不知义5. "香九龄,能温席"中的"香"指的是______。
答案:黄香二、选择题1. 《三字经》中提到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A. 环境对人的影响B. 教育的重要性C. 母爱的伟大D. 个人努力的必要性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春秋》答案:D3. “弟子规,圣人训”中的“弟子规”是指什么?A. 一种古代的礼仪规范B. 一种古代的学习方法C. 一种古代的道德教育D. 一种古代的法律制度答案:C4. “三才者,天地人”中的“三才”指的是什么?A. 天、地、水B. 天、地、人C. 父、母、子D. 君、臣、民答案:B5. “一而十,十而百”是《三字经》中关于什么的描述?A. 数学基础B. 学习的重要性C. 人生哲理D. 社会等级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字经》中提到的“五伦”是什么,并解释其意义。
答案:五伦指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遵循的五种基本关系和道德准则,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
2. 《三字经》中提到的“四书五经”具体包括哪些书籍?答案: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苏教一年级(三字经安徒生童话)阅读经典试题含答案

学习必备一、我会填。
(64分)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_性乃迁—。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_。
3、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4、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5、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_ 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6、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7、匏土革,_木石金_。
丝与竹,乃八音_。
8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_。
乃九族,_人之伦_。
9、父子恩,_夫妇从_。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_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_。
此十义,_ 人所同—。
10、“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二、我会选。
(24分)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B )身上。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A)A、窦燕山B、曾参C、黄香D、孔子3、“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C )。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4、“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 )A、猪B、鸭C、鸽子D、狗5、“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D、要刻苦学习6、“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 )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D、要学会学习7、《论语》共有(C)篇。
A 10 篇B、15 篇C、20 篇D、308《中庸》的作者是(C )。
A、孔子B、孟柯C、子思D、老子9、周公著作了什么书?(C)A《诗经》B《论语》 C 《周礼》10、《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B )A古诗B 四诗C 唐诗11、建立夏朝的是(CA、尧B 、舜C、禹D、汤12、“头悬梁,锥刺股。
三字经考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字经的开头三句是“人之初,性本善,______。
”2. 描述四季更替的三字经句子是“春______,秋收冬藏。
”3. 描述五行相生相克的三字经句子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______,金生水。
”4. 描述六畜的三字经句子是“马牛羊,______犬豕。
”5. 描述古代帝王的三字经句子是“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三才”?A. 天B. 地C. 人D. 物2. “三光”指的是哪三种自然现象?A. 日、月、星B. 风、雨、雷C. 云、雾、露D. 电、火、光3. 以下哪个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三纲”之一?A. 君为臣纲B. 父为子纲C. 夫为妻纲D. 兄为弟纲4. “四书”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春秋5. 以下哪个不是三字经中提到的“五常”之一?A. 仁B. 义C. 礼D. 智E. 信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三字经中提到的“五伦”是什么,并解释其含义。
2. 描述三字经中提到的“六艺”包括哪些内容,并简要说明其重要性。
3. 根据三字经,解释“七情”指的是什么,并讨论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4. 阐述三字经中提到的“八音”是什么,并说明其在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三字经在古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析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2. 讨论三字经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并结合现代社会,探讨其现实意义和价值。
答案:一、填空题1. 性相近2. 种3. 金4. 鸡5. 称盛世二、选择题1. D2. A3. D4. D5. D三、简答题1. 五伦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人际关系,其含义是强调在这些关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
2. 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们是古代教育的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对现代教育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仍有重要启示。
三字经练习题及答案

三字经练习题及答案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_性乃迁__ 。
2、玉不琢,_不成器__人不学,_不知义_。
为人子,方少时__ 。
亲师友,习礼仪_。
、首孝弟,_次见闻_ 。
知某数_识某文_ 。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_曰西东__ 。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_木金土__。
此五行,本乎数_。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匏土革,_木石金_。
丝与竹,乃八音_。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_。
乃九族,_人之伦__。
、父子恩,_夫妇从 _。
兄则友,_弟则恭。
长幼序,_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_。
此十义,_人所同_ 。
10、“子不学,非所宜_。
幼不学_,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二、我会选。
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A、窦燕山 B、曾参 C、黄香 D、孔子、“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C、大豆D、玉米、“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 A、猪B、鸭 C、鸽子 D、狗、“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D、要刻苦学习、“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C、要学会谦让D、要学会学习、《论语》共有篇。
A、10篇 B、15篇 C、20篇 D、30、《中庸》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柯 C、子思D、老子、周公著作了什么书? A《诗经》B《论语》 C 《周礼》 10、《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A古诗B四诗 C唐诗 11、建立夏朝的是 A、尧 B、舜 C、禹 D、汤 12、“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说明学习要、能吃苦,还要有坚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