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小故事
世说新语5个小故事
![世说新语5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ffcf11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4.png)
世说新语5个小故事陈季方1、泰山桂树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译文」有客人问陈季方(陈湛)︰'您的父亲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负天下盛名? '季方回答说: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树,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万丈深渊;上承甘露浸湿,下被渊泉滋润。
这时候桂树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么功德。
点评:季方巧妙的回答,不失轻重,却突出了父亲的学问,可谓不卑不亢,让人拍手叫绝。
启示: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2、舍生取义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译文」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胡人攻打这里。
朋友对荀巨伯说:'我今天可能没救了,你快点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来看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这种弃义求生的事,哪里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进城内,对荀巨伯说: '大军来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丢下他一个人。
我愿用我的生命换取他的生命。
'胡人听罢互相说道:'我们这些无义之人,攻进的是有道之国啊。
'于是就撤兵离去了。
这座城池得以保全。
点评:文中揭示了一个道理:做人应该讲情意,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他人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世说新语文言文小故事
![世说新语文言文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b8e59b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4.png)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世说新语》文言文小故事:
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
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2.魏武王与太祖并骑从西城行,韩暹进曰:“天子在许。
”并人马并走,太祖马行日六
十里,太祖疑,按六韬曰:“凡马行三十里。
”暹曰:“使君不知吾能马行日绝远,非人所能也。
”
3.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
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
4.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
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
5.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
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何乃异前之言乎?”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
如需更多《世说新语》的小故事,建议查阅原文或相关文献。
世说新语 故事
![世说新语 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5035f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c.png)
世说新语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刘义庆的文学家,他所著的《世说新语》是一部集合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和轶闻的书籍。
这些故事,或许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或许是后人虚构的,但它们都承载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观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世说新语》中的一些精彩故事吧。
故事一,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他是一位仁德之君,深受人民爱戴。
而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刘备为了寻找贤才,三次到诸葛亮家中拜访,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加入,成就了后来的蜀汉盛世。
故事二,曹操赔罪。
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但在《世说新语》中,也有一则曹操赔罪的故事。
有一次,曹操误伤了部下夏侯惇的眼睛,深感愧疚的他,亲自前去看望夏侯惇,并且赔罪道歉。
这个故事展现了曹操的仁德一面,也让人更加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故事三,王导让位。
王导是西晋时期的一位重要宰相,他在位时勤政爱民,深得人民拥戴。
但在晚年,他主动让位给年轻有为的王衍,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留下了良好的政治局面。
这个故事展现了王导的胸怀和大公无私的品格,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故事四,孔明借箭。
孔明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智勇双全,被誉为"睿智之士"。
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孔明借箭的故事。
当时孔明率军攻打南蛮,箭矢不足,于是他设计借箭于姜维,最终成功解决了箭矢不足的难题。
这个故事展现了孔明的智慧和谋略,也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以上便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些精彩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是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也可以从中领悟到做人处世的道理,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世说新语十则故事
![世说新语十则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717648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b.png)
世说新语十则故事
以下是《世说新语十则故事》:
第一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负而行。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故事多有意思呀,就好像我们和朋友约好了,结果朋友半天不来,那咱肯定也不乐意呀!
第二则: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帝复问会:“卿何以不汗?”会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哎呀,你说这俩小孩多机灵,一个说汗出如浆,一个说汗不敢出,真绝了!
第三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哇塞,王戎七岁就这么聪明,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咱七岁的时候在干啥呢?
第四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家人在一起讨论得多欢快呀,一个说像撒盐,一个说像柳絮,你觉得哪个更像呢?
第五则:。
世说新语的小故事
![世说新语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f3e13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a.png)
世说新语的小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刘义庆的文学家,他编纂了一部名为《世说新语》的书,书中记载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这些小故事或许并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它们却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和思考。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世说新语》中的一些小故事吧。
故事一,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著名将领,他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以仁义之心,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戴。
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刘备三顾茅庐,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加入,为自己的事业锦上添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坚持不懈,有时候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故事二,曹操与华佗。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权谋之士,他一生都在争霸天下。
而华佗则是当时的名医,他的医术高超,备受人们的敬仰。
然而,曹操因为一时疏忽,错过了请华佗为自己治病的机会,最终失去了这位名医的帮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抓住机会,不要让它从我们指缝间溜走。
故事三,王敦与谢安。
王敦和谢安都是晋朝的名将,他们之间有着一段传奇的友谊故事。
王敦曾经对谢安说,“我有一颗心,可以放在你的肚子里,你有一颗肝,可以放在我的肚子里。
”这句话深深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是无私的,它不在乎地位和利益,只在乎心与心之间的真诚。
故事四,陶渊明与韩信。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与韩信的故事也是流传甚广。
陶渊明曾经说,“韩信虽然功业赫赫,却不是我所敬仰的人。
”这句话表明了陶渊明对韩信的不屑和不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功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故事五,司马迁的坚韧。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史记》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
然而,在编纂《史记》的过程中,司马迁遭受了许多磨难和折磨,他被刑讯逼供,双目被剜,最终死于牢狱之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关键。
这些小故事或许在当时并不起眼,但它们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启示。
世说新语10个小故事
![世说新语10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b73ca5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5.png)
1、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
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
王正色面壁不敢动。
半日,谢去。
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
”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
文度曰:“故应让杜、许。
”蓝田云:“你谓我堪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释义】王蓝田性子很急。
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
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
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
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
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
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的小官吏说:“走了没有?”小官吏回答说:“已经走了。
”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
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
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
他儿子王文度说:“本来应该让给杜许。
”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
”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2、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释义】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世间的规范。
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主簿报告:“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垫席都没坐暖,先去贤人商容的住处去表示敬意,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3、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
世说新语出名的故事
![世说新语出名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bb2977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1.png)
世说新语出名的故事1. 《乘船避难》有一次啊,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呢!眼看贼人就要追上来啦,这可咋办呀!王朗着急地说赶紧让那求救的人上船吧,华歆却皱着眉头不同意,哎呀呀,你说这得多纠结啊!但后来呢,情况更危急了,王朗却又想把那人扔下船,这时候华歆可不干啦,他说:“我当初犹豫,就是怕会出现这种情况呀!现在怎么能扔下人家不管呢!”哇塞,这华歆可真有道义啊!这就像是我们在困难时刻,不能随便承诺又反悔呀,得讲信用呢!我觉得华歆做得太对啦!2. 《割席断交》管宁和华歆曾经是好朋友呀,有一天他们同在园中锄草,突然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照样挥着锄头,就像没看见一样,华歆呢却高兴地拾起金子,这不就有差别了嘛!还有一次呀,他们在读书的时候,有个达官贵人乘车路过,管宁专心读书,华歆却出去看热闹了。
管宁一气之下就把席子割开,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哎呀呀,这管宁也太果断了吧!这不就像我们交朋友,要是发现价值观不同,也得果断点呀!真的让人深思呢,反正我觉得管宁很有自己的原则!3. 《周处除三害》你们知道周处吗?他呀以前可是个大坏蛋呢!那时候呀,义兴水里有条蛟龙,山里有只白额虎,再加上周处,一起危害百姓,这可太可怕啦!后来有人就劝周处去杀虎斩蛟,周处居然真去啦!他和蛟龙 battle 了三天三夜呢,百姓们都以为周处死啦,高兴得不得了。
结果周处活着回来啦,看到大家这个反应,他才恍然大悟呀!于是他改过自新啦!这就像我们有时候犯错了,只要肯悔改,还是可以变好的呀!我真为周处的改变感到开心呢!4. 《王戎识李》王戎这小孩可机灵着呢!据说呀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路边看到一棵长满李子的树,别的小孩都欣喜地跑过去摘李子,就王戎站着不动。
大家就奇怪啦,问他为啥不去摘呀,他说:“这棵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肯定是苦的呀!”后来一尝,真的是苦的呢!哇塞,王戎太聪明啦!这就好比我们遇到事情呀,可不能只看表面就盲目行动呢,得像王戎一样动点脑子呀!我真心觉得王戎太厉害啦!5. 《小时了了》。
世说新语小故事简短
![世说新语小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1559092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d.png)
世说新语小故事简短
故事一:狐假虎威
从前有只狡猾的狐狸,它总是用欺骗和威胁来欺负其他动物。
一天,它遇到了一只虎,于是便跟虎说自己是山中的狮子,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严和力量。
虎被狐狸吓得心生畏惧,不敢违背狐狸的命令。
于是,狐狸逍遥自在地享受了一段时间。
不久,有一天,狐狸路过一片田地,看到了一只兔子在吃草,便准备欺负它。
狐狸假装生气地大叫:“小兔子,你敢吃我的草!我是山中的狮子,你要给我道歉!”兔子一听,心中明白狐狸的诡计,但表面上却不敢违抗,便低头假装承认错误。
过了一会儿,兔子找到了一只猎犬,告诉它狐狸的骗局。
猎犬非常愤怒,决定揭穿狐狸的谎言,并向狐狸发起挑战。
狐狸感到非常害怕,但面子上却不敢示弱,只好跟猎犬对峙。
最终,猎犬展示出了自己真正的力量,在激烈的斗争中,狐狸败下阵来,承认自己其实只是一只狐狸,并向其他动物道歉。
从此以后,所有的动物都明白了,狐狸只是靠欺骗和威胁来迫使别人屈服,它并没有真正的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别人的威胁所吓倒,要用真实的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欺凌。
世说新语幽默小故事
![世说新语幽默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0b78d3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6.png)
世说新语幽默小故事1.一只瞎鹅问路,一只哑鸭指路,过路人惊呼:“天啊!这是多么默契的一对!”2.一个人到一家餐厅吃饭,点了一份炒面,结果上来的时候他发现面上竟然还有一只苍蝇!他生气地拍打了一下桌子,然后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这辈子我算是明白了,你们这些餐厅的厨师凉菜做得太好了,就算是苍蝇也舍不得离开。
”3.为了让自己精神的重心放在学习上,一位大学生是从不逛街的。
但某天,他突然想起自己好像从来都没有去过商场。
于是他决定去看看,走了一会儿发现商场里唯一可以让他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滑梯了。
于是他就这样在商场里滑了一个晚上,好不容易跟担心他的家人联系上了,他妈妈问他:“你在哪儿呢?为什么电话好几次都没人接啊?”他很理所当然地回答:“因为我在滑梯上啊。
”4.一位女士在地铁上放了一个水杯,几站下去后,她突然想起来自己忘了拿水杯了,就急急忙忙下了地铁,跑回来想找到那个水杯,却发现水杯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不好意思,我实在是口渴了,就拿了一口,但我很负责任地告诉您,您的水很好喝。
”5.一前往外地参加婚礼的年轻人,蹭了一个异乡老乡的客房。
但当夜,他突然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张XX股票的股票凭证(金额仅剩约2000元)当着眼前。
年青人十分纠结,到底是打电话诈骗还是在第二天晚上随手给这个老乡塞进2000元的现金?他决定先试探一下,问道:“这张股票怎么了?”“哦,这个东西,我看到没什么前途了,所以就随便扔个地方了。
”…………(这半夜被吓一跳)6.一位年轻人很想在一家公司里找工作,但他的简历上却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
于是他决定写上这样一句话:“我没做过这个职位,但我肯定我能做得比做过的人还要好。
”结果,该公司的招聘经理大为吃惊,并深以为然地接受了该年轻人的简历。
7.去一家珠宝店看戒指,店员问道:“这个戒指是否适合您的女朋友?”女生笑着回答说:“这个戒指适合我自己穿。
”店员顿了一下,然后想起了女方刚才买了一个类似的首饰……。
世说新语的故事有哪些
![世说新语的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280dce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c.png)
世说新语的故事有哪些1、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
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
夏侯玄曾经靠在一根柱子上写信,当时正下着大雨,一个闪电突然劈到柱子上,夏侯玄的衣服都被烧焦了,但他神色不变,继续倚着柱子写信,一旁的宾客和随从,全都吓得站不稳脚,跌倒在地。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我们常常以此来形容一个人处变不惊、沉稳冷静的样子,但如夏侯玄一般,衣服被闪电劈焦了还镇定自若的人,确属罕见。
在突发状况面前未仓皇失措,不失为一种气量宽宏的表现,算得上是一种雅量。
2、王夷甫尝属族人事,经时未行。
遇于一处饮燕,因语之曰:“近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樏掷其面,夷甫都无言,盥洗毕,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
在车中照镜,语丞相曰:“汝看我眼光,乃出牛背上”。
王夷甫(王衍)曾嘱咐一位族人办事,但对方过了很久也没有办。
一次,王夷甫在一个宴会上碰到了那个人,于是就对他说:“之前我嘱咐你办的那件事,你怎么到现在还没办呢?”族人听完非常生气,举起手中的食盆摔在王夷甫脸上,王夷甫一句话也没有说,洗完脸,拉着王导的胳膊,和他一起乘车离去。
在车上,王夷甫照了照镜子,说:“你看我的眼光,简直高过牛背”。
(注:牛背是通常牛被鞭打的地方,王夷甫的话是指自己不计较挨打受辱之类的小事)。
愤怒是所有情绪,或者说处事方式中最愚昧、最粗鲁的一种,它常常会很大限度地暴露一个人的阴暗面,让众人避而远之。
不要和愤怒的人动气,王夷甫的处理方式很值得借鉴和学习,与其和愤怒的人较真,倒不如以一种幽默自嘲的方式解决。
用智慧的方式战胜他们,同时让他们无从还击,无力还击。
3、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
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
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谢安隐居在东山的时候,和孙绰(即孙兴公)等人乘船出海游玩,突然,风起浪涌,孙绰、王羲之等人全都神色慌张,高喊着回去。
世说新语小故事
![世说新语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874d0d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b.png)
1、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
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译文】陈留郡阮籍、谯国嵇康、河内郡山涛,这三个人年纪都相仿,嵇康的年纪比他们稍为小些。
参与他们聚会的人还有:沛国刘伶、陈留郡阮咸、河内郡向秀、琅邪郡王戎。
七个人经常在竹林之下聚会,毫无顾忌地开怀畅饮,所以世人叫他们做竹林七贤。
2、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kūn)中!”【译文】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
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3、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
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译文】姓阮这一族的人都能喝酒,阮仲容来到族人中聚会,就不再用普通的杯子倒酒喝,而用大酒瓮装酒,大家坐成个圆圈,面对面大喝一番。
当时有一群猪也来喝酒,他们径直把浮面一层酒舀掉,就又一道喝起来。
4、罗友作荆州从事,桓宣武为王车骑集别,友进,坐良久,辞出,宣武曰:卿向欲咨事,何以便去,答曰:“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无事可咨。
今已饱,不复须驻。
”了无惭色。
【译文】罗友任荆州刺史桓温的从事,有一次桓温聚集大家给车骑将军王洽送别,罗友前来坐了很久,才告辞退出。
桓温问他:“你刚才像是要商量什么事,为什么就走呢?”罗友回答说:“我听说白羊肉味道很美,一辈子还没有机会吃过,所以冒昧地请求前来罢了,其实没有什么事要商量的。
现在已经吃饱了,就没有必要再留下了。
”说时,没有一点羞愧的样子。
5、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译文】王子猷住在山阴县。
世说新语中有名的故事
![世说新语中有名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26a0a5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e.png)
世说新语中有名的故事以下是 9 条关于世说新语中有名故事:1. 王戎识李啊!你想想看,王戎这小孩才七岁,和小伙伴们一块儿玩,看到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小伙伴们都争着去摘,王戎却站着不动。
别人就问他为啥呀,他说:“这树在道边还能有这么多果子,肯定是苦的呗!”嘿,结果摘下一尝,还真就是苦的!这王戎是不是聪明得很呐!2. 割席断交这个故事可有意思啦!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片金子,管宁就跟没看见似的,华歆却捡起来看了看才扔掉,这差距就出来了吧!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在专心读书,华歆却跑出去看。
管宁就直接把席子割开,跟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这做法,绝了吧!3. 还记得小时了了的孔融不?人家十岁就那么厉害!孔文举到了洛阳,去拜访李元礼,他自己通报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李元礼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曾向你的祖先老子请教过,所以我们两家是世代通好呀!”在座的宾客都惊叹不已。
这小孩,真牛啊!4. 七步成诗呐,那可是太有名啦!曹丕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真就做到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哎呀呀,这得多有才!这曹丕也太狠了吧?5. 大家都知道谢安吧?他隐居东山多年,后来出山就干了大事!人家在淝水之战时,那淡定的样子,真是让人佩服!前方捷报传来,他照样下棋,就像没事发生似的。
等下完棋了,别人问他情况,他才淡淡地说:“孩子们把敌人打败了。
”哇,这气度,谁能比啊?6. 刘伶醉酒也很值得说一说呀!刘伶这家伙,整天就爱喝酒,还让人拿着锄头跟在他后面,说是他死了就地埋了。
你说说,这人多有意思!难道人生就只有喝酒这一件事吗?7. 看那陈元方啊,多懂礼!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父亲不在家,陈元方接待了客人。
客人问他:“你父亲在吗?”他说:“等您好久您不来,已经走了。
”客人就不高兴了,说他父亲不是人,陈元方立马反驳道:“您和我父亲约好中午见,您中午不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礼貌!”说得客人哑口无言,这孩子厉害吧?8. 周处除三害,这事迹可太了不起啦!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和南山虎、长桥蛟龙一起被称为三害。
世说新语故事
![世说新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237ed3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1.png)
世说新语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部名为《世说新语》的书,它收录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佳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这些故事或讽刺时弊,或赞美风俗,或揭示人性,无一不富有智慧和启示。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世说新语》中的精彩故事。
故事一,孔子与颜回的对话。
孔子曾问颜回,“仁者寡欲,何以富人?”颜回回答说,“仁者寡欲,故能富人。
”孔子又问,“仁者寡欲,何以贫人?”颜回答说,“仁者寡欲,故能贫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仁者因为寡欲而能够富有,同时也因为寡欲而能够不贫穷。
这是一种对内心修养的嘉许,也是一种对物质追求的警示。
故事二,刘备与孔明的信任。
刘备与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对主仆,他们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成为后世传颂。
有一次,孔明担心刘备会误信谗言而伤害他,便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对自己最大的信任,“愿砍头作为诚信之证。
”刘备看到后,立刻将纸撕毁,表示对孔明的信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信任是建立在对方的忠诚和信誉之上的,只有信任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故事三,司马昭之心。
司马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之一,他非常善于隐藏自己的心思。
有一次,他问一位朋友,“我心中有一事,你能知道吗?”朋友回答说,“我不能知道。
”司马昭笑着说,“这正是我心中的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的心思是很难被人猜透的,而且他们也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故事四,王羲之的书法。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有一次,有人问他,“您的书法为何如此出色?”王羲之回答说,“我常常在家里练习书法,不断地修炼自己的笔墨技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来自于不断的努力和坚持,只有不断地修炼自己,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以上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些精彩故事,它们或讽刺时弊,或赞美风俗,或揭示人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有哪些
![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22901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f.png)
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有哪些《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文化作品,它记录了东汉末年到晋代的一些著名故事和人物。
下面是一些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1.七步成诗这个故事说的是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父亲的地位,成为魏文帝。
有一次,曹丕邀请他的弟弟曹植来参加宴会。
曹丕说:“你是我的弟弟,按照规矩,你应该向我祝酒。
”曹植便敬酒说:“天下文人雅士,能像我一样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就算是我输,甘愿受罚。
”曹丕听后大笑,便出了一个题目,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
曹植便在七步之内吟出了著名的《七步诗》,这首诗描述了人们之间的恩怨和道义。
2.鹤立鸡群这个故事说的是魏晋时期的一位大将郝隆。
有一次,他来到一座山庙中,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孔雀和仙鹤。
他觉得自己和这些美丽的鸟类相比很丑陋,于是他决定回到家中苦读经书,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在经过三年的努力后,他终于成为了一位有名的文人。
后来人们用“鹤立鸡群”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或品德非常出众,与周围的人相比显得格外突出。
3.雪夜访戴这个故事说的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
在一个冬天的夜晚,王徽之突然想要拜访朋友戴安道。
于是他穿上衣服,坐上船,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雪景。
由于路途遥远,船行速度很慢,王徽之便让船夫加快速度。
船夫告诉他路上的冰很厚,船已经开得很快了。
但王徽之却说:“我是乘兴而来,兴尽而归。
”最终,他们终于到达了戴安道的家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的行为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和目的,只是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管中窥豹这个故事说的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
有一次,王献之和一群朋友聚会时谈起了书法。
其中一个朋友问王献之:“你的书法水平如何?”王献之回答说:“勉强可以管中窥豹。
”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部分或者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现象。
除了以上几个故事外,《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其他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人物。
这些故事和人物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世说新语成语故事25个
![世说新语成语故事25个](https://img.taocdn.com/s3/m/95ab73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6.png)
世说新语成语故事25个一、草木皆兵战国时期,楚国将军屈原被秦军围困在了楚国的城墙内。
敌军守备森严,屈原心生退意。
一天,他在城墙上散步时,看见了一片茂盛的小草,觉得情况不太对劲。
他立刻回到房中,整理思路,最终设法发展起了一支精锐军队,从而成功突围。
这个故事形成了“草木皆兵”的成语,用以形容敌人心虚,人人自危的情况。
二、只争朝夕西汉时期,有个叫邓禹的人,在生活中非常勤奋,每天都用功读书。
有一天,他听说有一颗橙子树,每个人都想要摘到。
邓禹焚香祈祷,希望能在早上日出之前摘到橙子。
结果他成功了。
这个故事形成了“只争朝夕”的成语,用以形容要珍惜时机,积极行动。
三、登堂入室明代时期,有个少年叫王阳明,他非常聪明才华出众。
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学者,请教一些问题。
刚开始,他只能站在门口进行交谈。
但是王阳明不愿意停留在门口,他希望能够进入屋内与学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于是,他每天都去拜访,最后终于得到了学者的赏识,被邀请进入屋内。
这个故事形成了“登堂入室”的成语,用以形容希望能够得到更高的认可和更深入的交流。
四、亡羊补牢有一位农民养了一群羊,有一天,他不小心把一只羊遗忘在了山上。
当他发现时,已经晚了。
他非常后悔,但是他不放弃。
他很快采取了补救措施,加强了栅栏,确保再也没有羊会丢失。
这个故事形成了“亡羊补牢”的成语,用以形容事后补救的行为。
五、茅塞顿开战国时期,有个叫曹操的人,是一位贵族子弟,但并不懂军事。
有一天,他前去拜访一位军事家,希望得到一些建议。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曹操突然茅塞顿开,开始理解了军事战略。
这个故事形成了“茅塞顿开”的成语,用以形容突然顿悟,豁然开朗。
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国时期,刘备带着军队攻打蜀地。
为了避开敌人,他在陈仓一带修建了一条道路,让敌人疑惑他的真实意图。
同时,他派遣部分军队悄悄地渡过了陈仓。
最终,刘备成功占领了蜀地。
这个故事形成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成语,用以形容敌人看到的是一个表象,实际上却是在暗中做一些准备。
世说新语10个小故事
![世说新语10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7032b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9.png)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创作的一部古代散文集,书中记载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这里分享其中的10个小故事:1. 不为五斗米折腰:孔子的弟子曾问他,是否可以为五斗米折腰,即为了生计而屈从于不正直的行为。
孔子回答说:“君子义以为质,而不务於力,以之为上。
”意思是君子坚持正义,不屈从于权力,追求的是道义的高尚。
2. 龙门三笑:有一天,刘禅登上龙门,看到有人在底下拍手大笑。
他下令将人请到面前,问其缘故。
那人回答说:“下官笑龙门下愚者也。
”刘禅大笑道:“你今天笑得最好,怎知龙门下愚者也?”3. 刘禅问禅师:刘禅曾问禅师:“有道者应该做些什么?”禅师回答说:“可以得无为而无不为。
”这是强调通过无为而达到无所不能的境界。
4. 虚谷之说:荀慧生有一天对孟子说:“我死后,就把虚谷子接来。
”孟子回答:“有玉蝴蝶人,使者之拜者,何为而能知谷子?”这是指虚谷子即便来了,也未必能真正理解荀慧生的意思。
5. 子思为学:子思是孟子的弟子,他学问渊博而不自满,有一次被人问及学问,他说:“虽然庙堂之学,小子终不至也。
”表示即使学问再深,也不能自满,仍需不断努力。
6. 庄子疑梦: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舞在花丛中。
醒来后他感到疑惑,不知道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于是发表了著名的“庄周梦蝶”言论,表达了对真实和梦境的疑惑。
7. 阿牛取官:有人看见一只老牛去取官职,惊讶不已。
老牛回来后,人们追问其所得,老牛说:“我告诉它什么是不好的,它就要什么是好的。
”8. 神仙感叹:有一天,神仙到人间游玩,看到一座高楼大厦,感叹说:“原来人间也有我们那里没有的东西。
”这表达了对人类创造力和劳动的赞叹。
9. 孟子梦孔子:孟子梦见自己站在大庙中,孔子拜见。
梦中孔子说:“吾亦梦周公。
”孟子醒来后感慨:“善梦者,居周公之位而不敢以孔子为下也。
”这反映了对先贤的尊崇。
10. 朝廷的珍珠:有人向朝廷上献上一颗很大的珍珠,希望能得到赏识。
朝廷官员说:“此非人臣之所宜有也。
关于世说新语故事精选20则的文章
![关于世说新语故事精选20则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ddf78b0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4.png)
关于世说新语故事精选20则的文章世说新语故事精选20则《世说新语》是东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一部记载晋朝时期人物言行的散文集,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珍品。
其中记载了许多有趣、富有智慧的故事,下面就为大家精选了20则。
1. 《骂人》:有人问刘琨:“你骂人是什么样子?”刘琨答道:“我骂人就像是拿着一把利剑,但我从来不用它。
”2. 《不负责任》:有人问王羲之:“你写字时是否会考虑别人的看法?”王羲之回答:“我只负责写字,至于别人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
”3. 《不可强求》:有人问庾信:“你为什么不去争取更高的官职?”庾信回答:“官职如同天上的云彩,强求不来。
”4. 《知足常乐》:有人问陶渊明:“你为什么过着如此简朴的生活?”陶渊明回答:“知足常乐,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5. 《懒惰的人》:有人问刘备:“你为什么不去争取更多的土地?”刘备回答:“我宁愿做一个懒惰的人,也不愿意为了财富而劳累。
”6. 《宽容》:有人问孔子:“你如何对待那些对你不敬的人?”孔子回答:“我会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因为他们只是不了解。
”7. 《勤奋》:有人问曹操:“你是如何成为一代英雄的?”曹操回答:“勤奋是我成功的秘诀,只有付出才能收获。
”8. 《真诚》:有人问杨修:“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杨修回答:“真诚是最重要的,只有真诚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9. 《坚持信念》:有人问陆逊:“你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坚持下来的?”陆逊回答:“信念是我战胜困难的力量,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10. 《谦虚谨慎》:有人问司马迁:“你写史书时是否会夸大事实?”司马迁回答:“我会谦虚谨慎地写史书,因为历史是不能随意篡改的。
”11. 《宽容待人》:有人问孟子:“你如何对待那些对你不利的人?”孟子回答:“我会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因为他们也是人。
”12. 《勇敢面对困难》:有人问诸葛亮:“你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诸葛亮回答:“勇敢面对困难,只要不放弃,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世说新语的故事
![世说新语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5edd3b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f.png)
世说新语的故事世说新语的故事1、才思敏捷的杨修魏武帝曹操以前从曹娥碑下飘过,杨修跟随在他身后。
看见碑背上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知道。
”曹操说:“你先不好说,让我再想想。
”又走了三十里,曹操才说:“我已经明白了。
”让杨修把自己的明白写下来。
杨修写道:“黄绢是色丝,写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写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子,写成一个‘好’字,齑臼是受辛之物,写成一个‘辞’(繁体字可写成“受”字右边加个“辛”字)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四个字。
”魏武帝也写下了自己的明白,跟杨修的一样,于是叹道:“我的才能不如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地。
”2、巧对妙答的钟士季钟士季为人精明,有才干,原先并不认识嵇康,他邀请当时的贤俊之士一齐去探访嵇康。
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向子期为他拉风箱。
嵇康举锤敲打不停,旁若无人,半天也不说一句话。
钟士季起身要走,嵇康说:“听说了什么而来?看到了什么而去?”(“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士季答道:“听到了所听到的而来,看到了所看到的而去。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3、荀巨伯探病友有一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就劝巨伯离开,说:“我立刻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这儿吧!”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最终没有离开。
郡城陷落后,敌寇进了城,很个性荀巨伯还呆在那里,就问他:“我们大军一进城,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还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如果你们非要杀他,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抵换。
”敌寇听后内心大受震动,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
”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4、人劝酒的石崇与冷血的'王大将军石崇每次请客宴饮,常叫美人劝酒;客人有饮酒不干的,就让人把美人斩首。
世说新语 故事
![世说新语 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a6204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1.png)
世说新语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刘义庆的文学家,他著有一部名为《世说新语》的书籍,记录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典故。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传承了许多智慧和哲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吧。
故事一,魏武帝与管仲。
魏武帝曾问群臣,“管仲之智,何如?”群臣纷纷称赞管仲的智慧,只有王弼说,“管仲之智,不如鬼谋。
”魏武帝不解,问其故。
王弼说,“管仲之谋,皆立于事,鬼谋则立于未然。
管仲之谋,非不智也,然其智,皆在于事发之后。
而鬼谋则能预见事变,立于未然,所以胜管仲。
”魏武帝闻言大悦,遂以王弼为师。
故事二,王导之才。
王导年轻时曾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一位名妓,对她一见钟情。
后来,他成为宰相,有朝一日,那名妓来求见,王导对她说,“你当年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曲,我至今还记得。
”妓女惊讶不已,问他,“当年我唱的歌曲,您怎么会记得?”王导答道,“我虽然记得你唱的歌曲,但我更记得你的容颜。
你的歌声已经随着风去,而你的容颜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妓女感动得泪流满面,从此改邪归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三,嵇康之智。
嵇康年轻时曾与一位朋友游玩,途中遇到一位老者,老者问他们,“你们见过我的马吗?”他们回答,“没有见过。
”老者又问,“你们见过我的鞭吗?”他们又回答,“没有见过。
”老者最后问,“那你们怎么知道我的马是好马,我的鞭是好鞭呢?”嵇康听后恍然大悟,明白了老者的用意。
他领悟到,人生中很多事情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是需要通过思考和体验才能认识到其价值。
这些故事都是《世说新语》中的精彩片段,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对人生智慧和处世哲理的深刻思考。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成为更加睿智和有担当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石争豪”
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互不示弱。
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资助王恺。
他曾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与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葳蕤,相映成趣,少有可与之媲比的。
王恺拿来给石崇看,自鸣得意,谁知石崇看后,就用铁如意敲它,应手而碎。
王恺既惋惜,又觉得石崇在妒忌他,一时声色俱厉。
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
”于是叫下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尽数取出,不乏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且光彩夺目,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
王恺看了,惘然若失。
启示:目光短视、敝帚自珍者,必须打破。
“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
王朗说:“好在船还宽绰,为什么不呢?”
不一会儿,强盗尾随而至,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
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担虑这一点。
现在已经答允了他,又怎可出尔反尔,抛下他置之不管呢?”
启示:不要轻易许诺;既已许诺,就要善始善终。
“郗太傅招婿”
郗太傅派遣门生给王丞相送去书信,打算在王家子弟当中挑一个做女婿。
王丞相对信使说:“你到东厢房随便挑选吧!”
信使回去禀报郗太傅:“王家的小伙子都不错。
只是一听说您来招女婿,就都拘谨起来,惟独有一个袒露肚皮躺在床上,没听到似的。
”
郗太傅捋着胡须说:“这个人才是我的贤婿啊!”于是又派人去探访,得知是王羲之,遂将女儿许配给他。
启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保持自己本色的人往往更受欢迎。
“雪夜访戴”
王徽之居住在山阴。
一夜忽然下起大雪,他睡醒过来,踱步出屋,酌酒赏雪,情不自禁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
触景生情,他想起了住在百里之外的剡县的戴逵,于是当夜乘小船溯江而上,次日天亮才到了戴逵家门,但他并没进门,而是折船返回。
同行的人十分纳闷,就问他,王徽之坦然地说:“我原本乘酒兴而来,现在酒兴尽了,何必一定要见到戴逵呢?”
启示: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要适可而止,但求尽兴。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
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
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
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寔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寔便不再等候友人自己先走了。
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陈寔的儿子陈纪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
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吗?”陈纪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
”客人便生气地说道:“真没道德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先走了。
”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忙下车来拉起陈纪的手。
陈纪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人。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
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
王子敬从会稽郡经过吴郡,听说顾辟疆有个名园。
王子敬原先并不认识园的主人,还是径直到人家府上去。
碰上顾辟疆正和宾客朋友设宴畅饮,可是王子敬游遍了整个花园后,只在那里指点评论优劣,旁若无人。
顾辟疆非常生气,忍受不住,说道:“对主人傲慢,这是失礼;靠地位高贵来做视别人,这是无理。
失去了这两方面,这种人是不值得一提的伧父罢了!”就把他的随从赶出门去。
王子敬独自坐在轿子里,左顾右盼,随从很久也不来。
然后顾辟疆叫人把他送到门外,对他但然自若,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