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

知识点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上所带电荷为 正 电荷;毛皮摩擦过橡胶棒上所带电荷为 负 电荷3、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使物体带电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5、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
6.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方法:①看能否吸引轻小物体;②用验电器。
知识点二.电路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电流通路。
2、三种电路:〔1〕通路;〔2〕开路;〔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①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②用电器短路〔局部电路短路〕:用电器〔或局部电路〕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该用电器〔或局部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局部电路〕。
3、电路图: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只需一个开关.(2)并联电路:电路中电流有多条通路,各支路用电器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干路上开关控制总电路,各支路上开关控制各个支路.5、识别电路串、并联常用方法:(选择适宜方法熟练掌握)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假设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假设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假设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假设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知识点三.电流1、形成: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教案内容:一、知识点讲解:1. 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电流路径。
2. 电路的分类:(1)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2)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电路的状态:(1) 通路:电路处处连通的状态。
(2) 开路(断路):电路某处断开的状态。
(3) 短路: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状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概念、分类和状态。
2. 能够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能够判断电路的状态。
三、教学重点:1. 电路的概念、分类和状态。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别。
四、教学难点:1. 电路状态的判断。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分。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路的知识。
2.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电路概念。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教案习题:1. 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电路的正确描述?A. 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B. 电流、电压和电阻组成C. 电源、电压表、开关和用电器组成D. 导线、开关、用电器和电流组成答案:A(2) 下列哪个选项是串联电路的特点?A.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B. 各用电器相互影响C. 电流有多条路径D. 各用电器互不影响答案:B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路,电路有哪些组成部分。
2. 讲解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电流路径。
3. 讲解电路的分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 讲解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断路)和短路。
5. 练习:学生互相讨论,判断给定的电路图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以及电路的状态。
七、课堂练习:1. 判断题:(1) 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的是串联电路。
()(2)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3) 电路中,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是短路。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一、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2. 掌握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开路。
3. 了解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
2. 电路的两种状态。
3. 电路的组成。
【教学难点】1. 电路的概念和电路的状态的理解。
2. 电路组成的理解。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两种状态,电路的组成。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实例,加深对电路知识的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状态,促进学生思考。
5. 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二、知识点讲解:1. 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能够形成电流的路径。
2. 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开路。
通路指的是电流能够顺利通过的电路状态,开路指的是电流不能通过的电路状态。
3. 电路的组成: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连接电路中的各个部分,形成电流的路径。
三、课堂习题:1. 选择题:A. 电路是由()组成的。
A. 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B. 电源、用电器、开关和电流C. 电源、用电器、开关和电压D. 电源、用电器、开关和电阻B. 下列哪个状态是通路()。
A. 开路B. 短路C. 通路D. 断路2. 简答题:(1) 请简述电路的概念。
(2) 请简述电路的两种状态。
四、答案解析:1. 选择题答案:A. AB. C2. 简答题答案:(1)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能够形成电流的路径。
(2) 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电流能够顺利通过的电路状态)和开路(电流不能通过的电路状态)。
五、扩展知识:电路的其他状态:除了通路和开路,还有一种特殊状态叫做短路。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教学提纲

知识点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为 正 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 负 电荷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5、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6.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①看能否吸引轻小物体;②用验电器。
知识点二.电路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
2、三种电路:(1)通路;(2)开路;(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①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②用电器短路(部分电路短路):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只需一个开关.(2)并联电路:电路中电流有多条通路,各支路用电器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总电路,各支路上的开关控制各个支路.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知识点三.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一个小灯泡的电阻的阻值,不慎将电压表的两接线柱短路了,则()A.电流表有可能烧坏B.电压表有可能烧坏C.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可能烧坏D.不会发生任何事故2.小明家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和一个指示灯(相当于电阻很大的灯泡)若插座开关和指示灯用S1、L1表示,台灯开关和灯泡用S2、L2表示,小明断开或闭合S1、S2时,记录如下表,则符合事实的电路图是()A. B. C. D.3.某银行金库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一把钥匙无法打开,要两把钥匙同时使用才能使电动机工作从而把大门打开.图中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图是()A. B.C. D.4.如图,用丝线悬挂着A、B、C、D、E、F六个小球,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A,D一定带同种电荷B.小球E可能带电C.小球B,C可能带异种电荷D.小球B可能不带电5.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噼啪”声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6.下列实际电路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A.教室内教学用的电脑和投影仪B.节日小彩灯C.马路上的路灯D.家用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照明灯7.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吸管两端都能与玻璃棒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两端都带负电B.吸管两端都带正电C.吸管的一端带正电,一端不带电D.吸管的一端带负电,一端不带电二、多选题8.下面是小强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连接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只有电动机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C.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几盏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9.假期小明到博物馆参观时,发现许多名贵的古董没有保护罩,直接陈列在展台上,管理员向游客们介绍他们的双重防盗系统,只要有人靠近展台,就会触发隐藏在展台周围踏板下面的开关S1,报警铃就会响起;只要将古董取走,无论人是否靠近展台,都会触发藏在古董底部的开关S2,报警铃也会响起.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些防盗电路,能实现以上功能的电路图为()A.踩踏板时S1闭合,取古董时S2闭合B.踩踏板时S1闭合,取古董时S2断开C.踩踏板时S1断开,取古董时S2断开D.踩踏板时S1断开,取古董时S2闭合10.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吸引,由此可判定()A.小球可能带正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C.小球一定带正电D.小球可能不带电11.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当开关都闭合时,灯泡是并联连接的有()A. B. C. D.12.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如图,则()A.A中正电荷通过棒流向B,B带正电荷B.棒中有电流从A流向B,使B张角增大C.B中负电荷通过棒流向A,B带正电荷D.棒中有持续电流从B流向A,使A张角先减小,后增大13.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与L2都能发光的是()A. B.C. D.三、填空题14.连接电路时,要按照一定________进行.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________的.15.如图所示,两个灯泡始终完好,当开关S断开时,两个灯泡都发光,当开关S闭合时,L1________.(选填“亮”或“不亮”)16.如图所示,如果要使灯L1、L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如果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则通过L1的电流为________A,通过L2的电流为________ A;如果要使灯L1、L2构成并联,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如果电流表的示数为0.8A,通过L1的电流为0.35A,则通过L2的电流为________A.17.如图所示,如果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S2,则灯L1、L2________联;如果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则灯L1、L2构成________联,如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通过L1的电流为I1,则通过L2的电流为________,I1的方向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18.制造飞机经常要用铝作为材料,是因为铝的________小的特性;用橡胶做汽车轮胎,主要应用其________好的原因.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除尘,这是因为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________,可以________,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吃粽子时,粽叶上总是粘有米粒,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________.如图,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19.如图1是某同学测 3.8V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图.(1)经检查线路有故障,发现有三处连接有错误,它们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上述错误改正后,电路正常工作下的电路图请你画在如图2虚线框内.20.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现用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电流约为0.5A,并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电流,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
九年级物理 认识电路 章末复习 全章知识总结及典型例题(含答案)

电现象及电路知识点一、静电现象:1、带电现象、带电体: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带电现象,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2、带电方法:(1)、摩擦起电;(2)、接触带电;(3)、感应起电接触带电:用不带电的导体接触带电物体时,导体会带电,这种方法叫接触带电。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3、摩擦起电的原因:(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中性的,物体也是电中性的;(2)不同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4、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注意: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例题:(湖北)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D )A.灰尘的自然堆积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练习: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如图所示,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带上了_负电.2、下列物体一定带负电的是(A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B.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C.失去电子的玻璃棒D.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知识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通过电场带电体不需要接触就能发生相互作用2、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依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判断(3)、用验电器检验,金属箔张开说明带电,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例题:1、用线悬挂着A,B,C,D,E,F六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肯定带电的小球是B、C、D ,肯定不带电的小球是A, F ,不能肯定是否带电的小球是E2、(滨州)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到A(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 )A.金属杆是导体B.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C.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练习:1、(湖州)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列图中的(B )2、.四个悬挂着的通草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B.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C.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D. 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3、(厦门)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 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D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知识点三、电流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方向的判断: 如负电荷的移动方向从A到B,则电流方向为B到A。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1.1 电流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2. 掌握电流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1. 电流的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 电流的表示方法: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教学习题:1. 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能正确表示电流?A. 电荷的定向移动B. 电荷的随机移动C. 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同D. 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答案:A1.2 电路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概念;2. 掌握电路的组成。
教学内容:1. 电路的定义:用电器、电源、导线和开关组成的电流路径;2. 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
教学习题:1. 判断题:电路中必须有电源和用电器才能形成电流。
()答案:√第二章:电路的连接2.1 串联电路教学目标:1. 理解串联电路的概念;2. 掌握串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内容:1. 串联电路的定义:用电器依次连接的电路;2.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教学习题:1. 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能正确表示串联电路?A. 电流相同,电压分配B. 电流分配,电压相同C. 电流和电压都相同D. 电流和电压都分配答案:A2.2 并联电路教学目标:1. 理解并联电路的概念;2. 掌握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内容:1. 并联电路的定义: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2.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教学习题:1. 判断题: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电压相同。
()答案:√第三章:欧姆定律3.1 欧姆定律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2. 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定义:电流I与电压U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
教学习题:1. 填空题: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 = ____/____。
答案:I U R3.2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九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电路》教案 教科版

4.1认识电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电路的组成。
②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器件的电路符号。
③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④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⑤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方法与过程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②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废电池的介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教学重点】:①电路的组成;②电路元器件的电路符号;③画电路图。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通路、断路、短路。
【教学准备】:教师:干电池,小电动机、开关,灯泡各一个;几种开关各一个;三种不同电源的手电筒;音乐贺卡。
学生:(分组实验用)干电池,灯泡,电动机,开关,导线。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出示一块放在包里的手机电池)这块电池突然没电了,老师找出了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硬币,(出示一元硬币)。
提问:一个小小的硬币尽然有这么大的本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妙?生:想!师:那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板书:4.1认识电路二.新课教学师:同学们喜欢看城市的夜景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夜景照片,给同学们欣赏欣赏。
(发给学生)提问:好看吗?生:好!师:这些迷人的灯泡,把城市装扮成了一个个美丽的不夜城,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灯泡,(出示灯泡)我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让它们也亮起来,美化美化教室,好不好?”“在动手实验之前,请同学们注意两点哟”[绝不允许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的两端!开关在接入电路时要断开!]师:“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使你们的灯泡亮起来。
4个同学一个小组,老师要看看哪个组完成得最快最好哟!完成好了的小组请举起你们桌上胜利的小红旗!”(老师巡视各组实验)“看到同学们的灯泡亮起来,老师真高兴!咦?你们这三个小组的红旗为什么还没有举起来呢?”生:“我们的灯不会亮!”师:“哦!别难过,这节课我们将研究这些灯为什么会亮,又为什么不会亮!”师:请同学们把开关断开!刚才同学们连接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完整电路,(老师出示电教板)闭合开关后,灯泡会发光,那么,要构成一个完整电路,必须要有哪几个要素呢?”生:电池灯泡开关(导线)师:很好!能不能讲的更完整些?生: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师:回答的相当好!掌声献给他!板书:一、电路:1、组成部分:(1)电源:(废旧电池不能乱扔,会污染环境)(2)用电器:(3)开关:(4)导线:(出示一些电源,用电器,开关图片结合讲解)师:像这样用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着电路!板书:2、电路:师: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将接触到复杂的电路,但无论其复杂的程度如何,一条正确的电路,都至少由这样四个部分组成,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2024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第三章 认识电路3.2 电路

2.电路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主要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
本节是以后学习电学的基础章节,会画电路图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前提,与后续章节的内容联系紧密,是电学的入门知识。
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及方法:小学科学中学生学习过简单的电路知识,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电流和电池的概念,引起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未知知识及方法:电路的组成中各元件的作用及能量转化的问题,电路的三种状态的探究及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教学目标1.认识电路的组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知道电路的三种状态。
3.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核心素养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的电路连接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电路组成,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过程:回入1.回顾上节与本节相关的知识。
(1)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2)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判断图中的电流方向。
2.情境引入新课:向学生展示图片“发达的电力网络”“马路上的灯光秀”“手机、电脑中的集成电路”等。
顾并回答问题。
察图片生活中的用电情况举例说明。
用相当于一个 (填电路元件)接在电路中。
回答问题己用语言阐述结论书上的结论对照。
身边的实例作为习题生活走向物理向世界。
续表:的状 1.通路:接通的电路。
老师演示通路的实验,总结电流产生的条件及通路的特点。
条件:有电源,且是闭合的电路,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特点: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2.开路:断开的电路。
老师演示断路的实验,总结断路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原因:电路中某处断开,如开关断开、灯丝断了、导线折了、某处接触不良等。
察实验交流电流产生的条件。
察实验交流断路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九年级物理上册《认识电路》练习题(附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认识电路》练习题(附带答案)一、单选题1.与图电路对应的电路图是()A.B.C.D.2.小明同学按下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乙两灯泡均不亮。
然后他拿来一根导线直接连在甲灯泡两端,此时甲乙灯泡仍不亮。
于是他取下这根导线,直接连在乙灯泡两端,此时发现甲灯亮了起来。
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出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甲灯泡断路B.乙灯泡断路C.甲乙灯泡都断路D.电源坏了3.以下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引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用干燥的毛刷刷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D.朝着两张竖直放着的纸片吹气时,纸片会向中间靠拢4.如图所示,充电宝甲正在主机内被充电,充电宝乙已被取出、充电宝丙正在为手充电,则此时()A.只有甲在输出电能B.只有乙在输出电能C.只有丙在输出电能D.甲、乙、丙都在输出电能5.如图所示实物图,与其一致的电路图是()A.B.C.D.6.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1、L2都不亮,然后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小灯泡都不亮;用该导线接触b、d两点时,只有小灯泡L1亮;再用该导线接触c、d两点时,两小灯泡都不亮。
对此,下列故障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灯泡L2断路B.小灯泡L2短路C.开关S断路D.小灯泡L1断路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亮。
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灯泡L1亮、L2不亮;接触c、d 两点时,两灯都不亮,则()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灯L1短路D.灯L2短路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导线夹夹在下列哪个元件的两个接线柱,会造成灯泡L1被短接()A.电压表B.电流表C.小灯泡D.定值电阻9.下列图的四个电路中,与实物图相对应的是()A.B.C.D.1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画出的电路图是()A.B.C.D.二、填空题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认识电路》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

《认识电路》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知道电流的形成的条件和电流方向的规定;3.知道简单电路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4.能够识别串、并电路的电路图和实物图,要求会读、会画、会连。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电现象1.静电现象:(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验电器:(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2)电流方向: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要点诠释: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
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
2.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
3.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不显电性。
4.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要点二、电路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认识电路单元教学设计

3.引入新课:在此基础上,引出本章主题——认识电路,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二)讲授新知
1.电路的基本概念:讲解电路的定义、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导线、用电器)等,让学生对电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电路图的认识:介绍电路图的概念,教授如何识别电路图中的各个元件,以及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b.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实际应用
c.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讨论: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认识,形成小组共识。
3.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等。
2.学生答题: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2.教师总结:针对学生的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3.归纳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电路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重点:电路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包括电阻、电流、电压的测量方法。
难点: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规范、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等。
3.重点:电路中能量转换的过程,理解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
难点:将能量转换的过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分析电路中的能量损耗和效率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初三物理----了解电路----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了解电路----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第十三章了解电路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关于摩擦起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C.丝绸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D.如果两个带电体互相吸引,那么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2.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
相互作用情况如图1所示,那么D球可能()A.带与A球相同的电荷B.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C.带与C球相同的电荷D.不带电3.图2所示的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4.下列做法在连接电路中没有必要的是()A.观察、认识仪器、仪表,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使用方法B.每处接线都必须接牢,线端在接线柱上按顺时针旋转,保证接触良好C.必须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各元件,最后达到电源负极D.画好电路图,确认电路图无误后,再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5.图4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6.如图5所示电路中,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当S闭合后,为使两灯均能发光,则()A. 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B.甲、乙均接电压表C. 甲、乙均接电流表D. 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图图图7.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灯泡串联B.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C.电流表测的是L1的电流D.电流表测的是L2的电流8.某同学利用图7所示电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闭合开关s 再迅速断开,发现接通电路的短时间内,两只小灯泡均不发光,电流表的指针正向偏转超过最大刻度。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A.小灯泡发生短路B.小灯泡发生断路C.电流表使用的量程小了D.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9. 某品牌的微型电脑吸尘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1控制照明灯L和吸尘电动机M,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电动机M。
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图10. 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一灯较亮,一灯较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一样大B.较暗的灯中电流较大C.较亮的灯中电流较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图图图11.小明同学按照图10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当开关闭合时,灯L1、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约为3V。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单元认识电路教案

3.1电现象一、知识梳理(一)静电现象1.摩擦起电:用_____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2.带电体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2)负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4.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是由______与______组成的,原子核带______电,电子带______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目______,原子呈______性.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两种不同物质互相摩擦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弱的______电子,带______电.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强的______电子,带______电.5.摩擦起电的本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______.(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验电器:(1)主要结构: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______.(3)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电流1.电流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规定,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只有负电荷能定向移动,故电流的方向与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______.3.电池:(1)发明者:______.(2)种类:普通干电池,______,______,______,锂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太阳能电池……(3)作用:把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以提供持续电流.(4)电池有______、______两个极,在电池外部电流从______极流出,从______极流回电池.二、易错分析1.“排斥”的两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吸引”的两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2.验电器不仅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而且还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物体带电越多.3.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三、达标训练1.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A.原子核B.质子C.中子D.电子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带电的是()A.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时,纸屑被吸起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吸引铁屑D.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细微脏物3.如图所示,小聪用橡胶棒在动物的毛皮上摩擦后,橡胶棒和动物的毛皮带电情况分别是()A.正电、正电B.负电、负电C.正电、负电D.负电、正电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橡胶棒与其他物体摩擦后,橡胶棒一定带负电B.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说明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上C.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则毛皮一定带正电D.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仍不带电,说明这两个物体没有电荷5.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玻璃棒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6.把两张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张开.这是因为()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7.甲和乙两个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图中的()甲乙甲乙甲乙甲乙A B C D8.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得()A.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B.中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C.质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D.原子核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9.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10.摩擦起电的原因是()A.摩擦创造了电荷B.摩擦使原子核发生了转移C.摩擦使电子发生了转移D.摩擦使原子核和电子都发生了转移11.一个带电体跟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断定()A.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正电B.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负电C.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正电D.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负电12.如图所示,小华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远离橡胶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吸管不带电B.吸管带正电C.摩擦时,吸管的正电荷转移到餐巾纸上D.摩擦时,餐巾纸的电子转移到吸管上13.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如图所示,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A.同种电荷B.异种电荷C.正电荷D.负电荷14.如图所示,是闪电产生的电流通过避雷针的示意图(已知云层带正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闪电时,创造了电荷B.产生闪电时,云层失去了原子核C.云层带正电,是因为云层得到了电子D.图中的电流方向是从云层到避雷针15.有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负电,B不带电.当用金属棒连接A和B的金属球时,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明显张开,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A.金属棒一定带正电B.验电器B带上了负电C.瞬间电流从验电器A流到验电器B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金属箔带了异种电荷相互排斥16.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导体中的电荷运动,就会形成电流B.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C.只有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D.不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它们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17.小明对所学的电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有()A.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会得到电子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C.导体中只要有电荷的移动,就能形成电流D.电流的方向总是由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18.如图所示,把A、B两根碳棒分别与电源连接插入盐水中,盐水中的负电荷向B移动,正电荷向A移动,则盐水中的电流方向是()A.由A向B B.由B向AC.有时A向B,有时由B向A D.无法确定19.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______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_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20.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______电,用这根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______电.21.如图所示,小丽用气球在头发上蹭几下,头发就随着气球飘起来,这表明摩擦后头发丝和气球带上了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经检验气球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说明在摩擦的过程中,气球_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了电子.22.如图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______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______电(选填“正”或“负”).第21题图第22题图第23题图第24题图23.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另一端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上了____电荷,彼此相互排斥;使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_____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24.将两个充气后的气球悬挂起来,让它们碰在一起,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25.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A B 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则连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选填“A→B”或“B→A”),发生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是______.26.物理学中,把______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按照这个规定.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四、能力提升27.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透)的饮料吸管插入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现在分别用A、B两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附近,发现吸管都会向A、B两物体靠近,如图所示,已知A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吸管因失去电子带负电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餐巾纸因失去电子带负电C.B物体可能不带电D.B物体一定带正电28.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A.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29.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都是实心球体;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3.11.D2.C3.D4.C5.A6.A7.B8.A9.D10.C 11.B12.D13.A14.D15.B16.D17.B18.B 19.摩擦、吸引轻小物体;20.正、正;21.异种、得到;22.梳子、正;23.同种、电子;24.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5.同种电荷相互排斥、A→B、电子;26.正、相反;27.C28.D29.C3.2电路一、知识梳理 (一)电路的组成1.一个完整的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2.电路:用导线把___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3.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1)电源的作用是提供______,是持续供电的装置;(2)用电器的作用是______电能,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3)开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4)导线的作用是为电流提供流淌的______.4.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元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导线的端点应接在元件的接线柱上,禁止导线的交叉).(二)通路、开路和短路1.通路:____________的电路.通路的特点是:电路中______(填“有”或“无”)电流通过,用电器______(填“工作”或“不工作”).2.开路(断路):____________电路.通路的特点是:电路中______(填“有”或“无”)电流通过,用电器______(填“工作”或“不工作”). 3.短路:(1)电源短路: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电源短路的特点是:用电器______正常工作,而且会_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_.因此,一定要______电源短路.(2)用电器短路:用导线把____________的两端连接起来.用电器短路的特征是:开关闭合时用电器______,开关断开时用电器______.用电器短路的结果是:被短路的用电器______(以上均填“工作”或“不工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只开关S 1闭合时,灯泡______发光,当同时闭合S 1、S 2时,灯泡______发光. (三)电路图1.在设计电路时,画出电路中各元件的实物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不规范.因此,国家制定了统一标准,规定了____________.画出以下元件的图形符号:电源______,开关______,小灯泡______,电铃______,电动机______.2.电路图:使用____________画出的电路叫做电路图.3.画电路图的要求:导线要横平竖直,呈长方形,各元件分布均匀,拐角处不画元件.美观、简洁、直观.二、易错分析1.用电器短路的典型特征是:开关闭合时用电器不工作,开关断开时用电器工作.用电器短路的结果是:被短路的用电器不工作.2.电路中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形成通路;三、达标训练1.如图是电扇中的一个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滚向一侧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电扇的作用.由此判断,这个保护装置在电扇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A.开关B.导线C.电源D.用电器2.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A.电源B.开关C.导线D.用电器3.以下电路中的元件属于用电器的是()A.电路中的干电池B.供电中的发电机C.行驶的电瓶车中的蓄电池D.正在充电的蓄电池4.你见过住宾馆的房卡吗?如图所示,当客人进入房间后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会有电.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A.开关B.导线C.电源D.用电器5.如图所示,在每个水果上插入铜片和锌片,用导线把这几个水果与发光二极管连接起来,二极管便发出了光,其中插入金属片的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A.导线B.电源C.用电器D.开关6.关于电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B.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C.电路中有电源就有电流D.用电器的作用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导线把开关、电灯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电路B.电源是给电路提供电能的装置C.蓄电池、干电池、电动机和发电机都是电源D.小灯泡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8.关于下列装置的能量转化正确的是()A.LED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B.用蓄电池供电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C.电扇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D.给充电宝充电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9.图中的电路正确的是()A.B.C.D.10.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若将开关S闭合,会发生短路的电路是()A.B.C.D.11.如图所示是小明所画手电筒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12.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A.B.C.D.13.把两节干电池、两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一个电动机连成所示的电路,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MA.B.C.D.14.如图为一实物电路连接图,某同学所画出的与如图对应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L1A.B.C.D.15.某同学用导线把干电池、小灯泡和开关连成了一个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一会儿电池却发热了,这个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断路B.短路C.灯泡坏了D.电池正负极接反16.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甲灯发光,乙灯不发光,可能的原因是()A.开关接触不良B.甲灯被短路C.乙灯灯丝断了D.乙灯被短路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两个灯泡都发光的是()A.B.C.D.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闭合开关S 1,灯L 1亮、L 2不亮B .只闭合开关S 2,灯L 1、L 2都亮C .闭合开关S 1、S 2,灯L 1亮、L 2不亮D .闭合开关S 1、S 2,灯L 1、L 2都亮19.如图是小明设计的门铃电路.闭合开关,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清脆的铃声是由电铃的______产生的.20.随着空气污染的日趋严重,电动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______(选填“用电器”或“电源”);刚擦完车玻璃的干毛巾很容易吸附灰尘,这是因为______.21.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______、消耗电能的______、控制电路通断的______和提供电的流动路径的______四部分组成的.22.如图所示是一个便携式充电器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能的转化情况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当S 1、S 2都断开时,称为______路; (2)当S 1、S 2都闭合时,称为______路; (3)当S 1闭合、S 2断开时,称为______路.24.如图所示,当开关S 1、S 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状态;当S 1断开、S 2闭合时,电路处于______状态;当S 1、S 2都闭合时,电路处于______状态.2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个元件完好且连接正确,当闭合开关S 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灯L 1______,灯L 2______.(选填“发光”或“不发光”)26.图甲是常用手电筒的剖面图,在图乙虚线框中,画出它的电路图.LS 2S 1S 2S 1L 2L 1S27.请设计一个由干电池供电、开关控制微型电动机工作的简单电路,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方框内画出电路图28.请根据图所示的实物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四、能力提升29.如图所示电路中,在开关S闭合后()A.L1、L2都变亮B.L1、L2都不亮C.L1变亮,L2不亮D.L1不亮,L2变亮30.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盏红灯、一盏绿灯、两节电池设计出了一个只有红灯和绿灯手动交通信号灯模拟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完成实物连接.S AB3.21.A2.D3.D4.A5.B6.C7.B8.A9.B10.C 11.C12.A13.A14.C15.B16.D17.B18.C 19.电、振动;20.用电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1.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22.用电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3.断路、短路、通路;24.断路、通路、短路;25.发光、不发光;26-28.略;29.C30.略3.3电路的连接一、知识梳理(一)实验探究:让两只灯泡都亮起来1.实验器材:电源、两只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2.设计电路:请用两种方法设计电路,并将电路画在图中的虚线框内.3.连接电路:(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2)连接电路时,应从电源的一端逐次连接,并使实物电路的连接与电路图相______;(3)电路连接完成后,经检查没有______和______后,方可闭合开关.(二)串联电路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___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样连接成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2.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只有______条路径,电流______分支;(2)电路中任何一个位置断开,所有用电器都______工作;(3)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则所有用电器都______,各用电器的工作____________;(4)开关能控制______的用电器,开关的作用与其位置______;(三)并联电路1.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2.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有__________________的路径,电流______分支,电路有______和______之分;(2)干路中任意一个位置断开,所有用电器都______工作.支路中一个位置断开,______的用电器停止工作;(3)一条支路的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他支路仍可__________,各支路上用电器的工作____________;(4)干路上的开关控制______的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只控制______的用电器.开关的作用与其位置______;3.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______联的;二、易错分析1.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多个用电器的电路,既有可能是串联电路,也有可能是并联电路.若是并联电路,开关应在干路中.若判断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的,可先取下一个用电器,观察其它用电器是否工作.若其它用电器也停止工作,电路为串联.若其它用电器仍旧工作,则电路为并联;2.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1)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则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则用电器并联;(2)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其他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些用电器串联;若其他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些用电器为并联.3.识别串、并联电路时,可将断开的开关遮盖后进行观察;三、达标训练1.下列关于电路连接方式说法正确的是()A.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齐亮,一齐灭,所以它们是串联的B.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多盏日光灯同时亮同时灭,所以它们是串联的C.同一串节日小彩灯,有一个不亮,其它的都不亮,所以它们是并联的D.冰箱冷藏室内的灯不亮了,压缩机还能工作,所以它们是并联的2.同学们教室里的灯总是一齐亮,一齐灭.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坏了不发光了,其它灯仍能正常发光.根据这些现象判断教室里的灯是()A.串联的B.并联的C.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D.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3.同学们在做分组实验,器材是两只灯泡、一个开关、一个电源.组成电路后,发现这个开关都可以同时控制两只灯泡,则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A.串联B.并联C.串联、并联都有可能D.串联、并联都不是4.小聪观察家里的冰箱,发现冰箱的灯在开冰箱门时亮,关冰箱门时灭;冰箱的压缩机则在需要制冷时才工作.关于冰箱里的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有时是串联,有时是并联D.不能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灯泡L1与L2组成并联电路的是()A.B.C.D.6.如图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灯并联的是()A.B.C.D.7.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将每个电路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L2为串联关系的是()A.B.C.D.8.如图,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且一盏灯的灯丝断了也不影响另一盏灯工作的电路是()A.B.C.D.9.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过人行横道时行人应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小天发现人行横道的红绿灯是独立工作的,他设计了下列几种电路图,其中合理的是()A .B .C .D .10.卫生间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有时需要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 .11.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闭合开关S 1、S 3,断开开关S 2时,灯L 1、L 2串联B .闭合开关S 2,断开开关S 1、S 3时,灯L 1、L 2并联C .闭合开关S 1、S 2,断开开关S 3时,灯L 1亮、L 2不亮D .闭合开关S 2、S 3,断开开关S 1时,灯L 1不亮、L 2亮12.如图是电冰箱的简化电路图,图中“○M ”是电冰箱压缩机内的电动机,L 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S 1闭合、S 2断开时,照明灯与电动机并联B .S 1、S 2都闭合时,照明灯与电动机串联C .打开冰箱门时,S 2自动闭合,使得照明灯亮D .冰箱内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S 1自动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13.小雨学校的前、后两个门各装一个开关,传达室内有红、绿两盏灯和电池组,若前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红灯亮,后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绿灯亮,下图中的电路符合要求的是()+-传达室+-传达室+-传达室+-传达室A .B .C .D .14.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关于灯泡L 1﹑L 2、L 3连接说法中不正确是()A .S 1﹑S 2都断开,L 1﹑L 3串联B .S 1﹑S 2都闭合,L 2﹑L 3并联C .S 2断开,S 1闭合,L 1﹑L 3串联D .S 2断开,S 1闭合,只有L 3能发光15.如图所示,要使两个小灯泡L 1,L 2并联,应()A .断开开关S 1、S 2,闭合开关S 3 B .断开开关S 1、S 3,闭合开关S 2 C .断开开关S 1,闭合开关S 2、S 3 D .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 1、S 3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闭合S 2,灯亮、电铃响B .只闭合S 1,灯亮、电铃响C .只断开S 3,灯亮、电铃响D .只断开S 1,灯亮、电铃响17.小明去学校开水房打水时,发现开水房里的电热水器有两盏灯,一盏红灯、一盏绿灯,红灯亮,绿灯不亮表示水还没有开,红灯媳灭、绿灯亮起来才能打水.其实这两盛灯是由两个温控开关控制的,电路如图所示.水开后,温控开关的开闭的情况是()A .S 1闭合,S 2断开B .S 1断开,S 2闭合C.S1、S2都闭合D.S1、S2都断开18.有一个看不见内部情况的小盒(如图甲),盒上有两只灯泡,由一个开关控制,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灭;拧下其中任一灯泡,另一灯都亮.图乙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A.B.C.D.甲乙19.新型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各装有一个相当于开关的按钮,当乘客按下任一个按钮时,铃声响起,提醒司机有乘客要下车.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A B C D20.高铁内的洗手间如果两个相邻的洗手间都有人并且锁住时,红灯亮表示“有人”.如果两洗手间都没有人或者只有一个有人时,灯不亮表示可以使用.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是()A.B.C.D.21.如图所示为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灯亮,铃响B.灯亮,铃不响C.灯不亮,铃响D.灯不亮,铃不响22.在一本用电常识的书中,列出了使用白炽灯泡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其中一项故障现象如下:A .开路B .短路C .通路D .开路或短路23为了找到故障原因,小张用一根导线来检查.当导线与AB 连接时,两灯都不亮.由此推测故障是()A .AB 两点间存在短路 B .AB 两点间存在断路C .BC 两点间存在短路D .BC 两点间存在断路24.家里装了很多电灯、空调电视机等用电器,它们之间是______连接入电路中;每个用电器一般都装有控制的开关,开关与电灯之间是______连接入电路的(以上两空均选填“串联”或“并联”).25.长江路上有很多路灯,一般情况下由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几十盏路灯,天黑时合上这个开关,这些路灯总是同时亮早上同时熄灭,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是______联,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2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同时闭合开关S 1和S 3、断开S 2,灯泡L 1与L 2是______的;若只闭合开关S 2,灯泡L 1和L 2是______的.(均选填“串联”或“并联”)2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L 1、L 2串联,应闭合的开关是______;要使灯L 1、L 2并联,应闭合的开关是______;若同时闭合所有的开关,则电路______(填“通路”、“断路”或“短路”).第26题图第27题图第28题图第29题图28.如图所示电路中,若闭合S 2,断开S 1、S 3,则L 1、L 2___联;若闭合S 1、S 3,断开S 2,则L 1、L 2___联. 29.在进行“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探究活动中,小明和小亮两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合作连。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3.2电路学案含答案

2. 电路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4.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课前学习一、复习回顾1.物理学规定: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流出,经过用电器,从流入。
二、尝试学习1.电路的基本元件①电路是。
②电源:。
③用电器:。
④开关:。
2.电路的分类①通路:。
②开路:。
③短路:。
3.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课堂学习一、试一试:让灯泡亮起来1.需要的器材:。
2.连接电路时的注意事项(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2)不能用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极,防止损坏电源。
3.电路的基本元件①电路是。
②电源:。
③用电器:。
④开关:。
[及时练习1]说一说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它们分别把是电能转化成什么能?二、电路的分类1.通路:。
2.开路:。
3.短路:。
三、电路图1.叫做电路图2.画出下列电路元件符号[及时练习2]画出门铃的电路图形符号。
当堂检测1.如下电路图中,电路正确而且有电流通过的是( )2.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两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的正确电路是( )3.如图所示是某种手电筒的剖面图,请按照实物剖面图,在虚线框中画出这种手电筒的电路图。
4.在虚框内画出图中所示实物电路的电路图5.下列与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是( )6.请设计一个由干电池供电、能控制微型电动机工作的电路。
画出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开关小结整理存在的问题与疑惑。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
2. 使学生掌握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断路。
3. 能够分析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
2. 电路的状态:通路和断路。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状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 难点:电路状态的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路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2. 利用实验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路的状态和电路的组成。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概念和组成。
2. 新课导入:讲解电路的概念,介绍电路的组成部分,如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
3. 课堂讲解:讲解电路的状态,包括通路和断路,并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解释其特点。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习题:1. 请简述电路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
2. 请说明电路的状态有哪些,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3. 请分析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解释其特点。
答案:1. 电路是指用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组成的电流路径。
电路的组成部分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
2. 电路的状态有通路和断路。
通路是指电流能够顺利通过的电路状态,断路是指电流无法通过的电路状态。
3. 串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用电器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特点是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用电器并联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特点是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即时的问题解答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九年级物理-第三章-认识电路-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三章认识电路重点1:电路知识点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3)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控制电路连通、断开。
观察:观察教室电路。
看看这个电路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思考:家庭用电器与演示实验中所用的开关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此不同的开关?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练习题: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电路图是()知识点二: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①电源短路: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_连接起来。
用电器不能工作,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②用电器短路(局部电路短路):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两端连接,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
知识点三:电路图(1)、使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的电路叫做电路图。
(2)、识记电路元件的符号。
(3)、画电路图的要求:导线要横平竖直,呈长方形,各元件分布均匀,拐角处不画元件。
美观、简洁、直观。
【当堂训练】1、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后,则( )A.灯亮,铃不响B.灯不亮,铃不响C.灯亮,铃响D.灯不亮,铃响2、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的正确电路是()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电灯L1、L2都不亮。
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
对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灯L1断路 B.灯L2 断路C.开关S接触不良D.灯L2 短路重点2:电路的连接知识点一:串联电路(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_______________首尾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 电路教案新版教科版

3.2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2.通过画简单的电路图,培养运用物理图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己动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交流,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路的概念及三种电路状态。
【教学难点】会规范地画电路图及连接实物图。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视频材料(高架输电线、跨越大海的电缆、台灯、电动玩具汽车等)、干电池两节、电铃1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条等。
◆学生准备干电池两节、小灯泡两盏、单刀单掷开关1个、单刀双掷开关1个、导线若干条等。
教学过程一、播放多媒体材料,引入新课通过播放高架输电线、跨越大海的电缆、台灯、电动玩具汽车、电视、电脑等电路的图片或视频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导入新课。
师:这些现象中,都有电荷在电路中流动。
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电路的基本知识。
二、进行新课(一)电路的组成。
1.动手做:让灯泡亮起来。
教师引导说明操作目的:把桌上的电池、灯泡、开关和导线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并控制它的亮灭。
学生操作。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完成“让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用到了很多元件,结合动手操作情况,说明它们的作用。
交流小结:(1)电源: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为用电器提供电能;(2)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3)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把电能转化为人们需要的能量形式;(4)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
2.电路的定义: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适当指导。
学生尝试自己动手组装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兴趣很高。
九年级上册物理《认识电路》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认识电路》练习题附答案一、静电现象1、两根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靠近时互相排斥,该现象说明( )A.摩擦创造了电荷B.两吸管带有同种电荷C.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D.两吸管带有异种电荷2、如图所示是加油站里的人体静电释放器,加油前工作人员要触摸释放器上的金属球,这样就可以防止产生电火花发生危险。
对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身体与衣物摩擦带电,这个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静电释放器金属球和大地之间相连的可以是一根塑料管C.如果人体带负电,静电释放器中电流方向是从人体到大地D.无论人体带正电还是负电,触摸放电过程中移动的都是负电荷3、干燥的天气里将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________会________不带电的头发。
4、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带________电,将该橡胶棒靠近轻质小球,二者互相排斥,则小球与橡胶棒带________(选填“同”或“异”)种电荷。
5、有些绒毛玩具的外衣是采用“静电植绒”技术制作的:事先给布面上涂上带电的胶,再给绒毛带上电,绒毛就会飞向胶布,这是因为胶布和绒毛上带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
如果绒毛运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则说明绒毛带的是________电荷。
二、电路及电路图6、使用电风扇时,有时候因为忘记断开风扇开关S而浪费能源。
小宁在父母指导下对风扇电路进行了改装:加装一个红外感应开关S1和指示灯L。
加装后,若S断开,指示灯和风扇都不工作;当S闭合时,L工作,此时当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有人时,S1才闭合,风扇工作。
小宁设计的电路图可能是()7、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8、根据如图甲的电路图,用笔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乙。
(要求导线不能交叉)9、有一个电源,两个开关,一个灯泡,一个小电动机,某次实验时,需要实现两个开关各控制一个用电器且互不影响,请在题图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为 正 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 负 电荷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5、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6.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①看能否吸引轻小物体;②用验电器。
知识点二.电路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
2、三种电路:(1)通路;(2)开路;(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①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②用电器短路(部分电路短路):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只需一个开关.(2)并联电路:电路中电流有多条通路,各支路用电器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总电路,各支路上的开关控制各个支路.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知识点三.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_正电荷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_负电荷_,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荷。
实质: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_转移_。
能的转化:机械能 -→ 电能①摩擦起电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和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电磁铁等);电流的 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5、电流的定义: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的量(电荷量( Q):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库仑(C ))。
(说明:电流只与电荷量、通电时间有关,与导线的粗细,即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
)6、电流的公式:I=Q/t(I 表示电流,单位是: A ;Q 表示:电荷量,单位是: C ;t 表示时间,单位是:s )7、单位:1、国际单位:安 A 2、常用单位:mA 、μA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8、测量工具:电流表,符号: 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度。
使用时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 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 安, 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02 安; ②0~3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1 安。
知识点四、电压1、电压的作用: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伏( V ) ; 常用单位:kV mV 、μV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 mV 1 mV =1000μV(一节干电池1.5V ;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3、电压测量工具:电压表 (1)、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2)、使用规则:①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1 伏; ②0~15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5 伏。
5.熟记的电压值: ①1 节干电池的电压 1.5 伏; 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2 伏; ②1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 220 伏; 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 36 伏;⑤工业电压 380 伏。
知识点五.串联和并联的电流和电压关系第三章 认识电路A课题 3.1电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荷周围有电场,电荷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电场进行的;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4)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5)知道电流的三种效应;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与观察,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物体带电的实质。
(2)通过观察与讨论,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经历关于电能转化的讨论过程,知道电能是可以转化与利用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节能习惯。
教学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电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教学用具:铁架台、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塑料尺、小金属球、灵敏电流计你、橘子(柠檬、柚子、橙子等均可)、铜丝、铁丝、导线等。
多媒体课件及相应图片。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电可以来自你的手电筒,也可以像闪电那样充满神秘。
电使你的房间充满光明,使你的计算机工作,也使你的心脏跳动。
关于电,有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
莱特瓶的故事:1746年4月春光明媚的一天、巴黎的市民穿红戴绿、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向“巴黎圣母院”教堂前地广场赶去,去观看一场神奇的科学表演。
下午三时,教堂正门临时搭起的观礼台上,坐满了达官显贵和皇室人员,四周彩旗飘扬,鼓乐齐鸣。
表演开始,为首的神父——巴黎实验物理学校教师诺雷走向观礼台,鞠躬致礼后,让700明修道士手拉手地围成一个直径约为270米的半圆圈,他走向圆圈的中心,将一只银光闪闪的玻璃瓶高高举起,大声说:“这瓶子就是这几个月来人们热衷于议论的莱顿瓶,现在我将使各位大人亲眼目睹它的神威。
”接着,他令助手拿来摩擦起电机,手摇把柄,向莱顿瓶充电。
然后,他让排头的修道士手捧玻璃瓶,再令排尾的修道士去握莱顿瓶的中央的引出得到导线,在修道士握住这导线的瞬间,蓦然一声“噼啪”响,700多位修道士同时跳起来,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
这一触目惊心的场面,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小小的玻璃瓶,哪来这么大的威力,真是不可思议!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静电现象2500年前,古希腊人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竟能吸起地上的羽毛。
这是一种电现象。
1747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命名电荷。
1、定义: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2、摩擦起电的原因:(P35第3段课文)。
3、电荷间相互作用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电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
5、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二)电流:1、电流(I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3、电池:有正负两个极,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伏打电池基本原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三)电能:电流具有电能。
交流与讨论:电流的效应。
电流有三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
热效应——电能转化为内能。
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原子 原子核:带+电 电子:带—电 电中性 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 得到电子,多余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 失去电子,缺少电子,带正电。
电子转移 I 电现象静电 现象四、大海扬帆,尝试远航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为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为电荷。
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物体是否带电可用检验。
2、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
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物种的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从束缚电子本领弱的转移到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带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带电。
4、带电体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叫。
电荷间的作用是通过来起作用。
5、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
6、电流具有能。
电池是提供持续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叫,电能可以转化为、、、等。
参考答案:1、正,负。
排斥,吸引。
2、带电。
3、原子核,电子,电子,正,电子,负。
4、电场,电场。
5、电荷,正,相反。
6、电,电流,用电器,内能,机械能,声能,化学能。
五、作业P39T2。
参考答案:电流从云层流入避雷针。
教学反思:本节内容多,解释起电的原因是难点。
电流概念的教学是重点。
3.2 电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中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电路的概念,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用具:干电池、灯泡、开关、导线、电动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你周围到处都有电路。
从你的台灯,到跨越大海的电缆;从你的玩具车,到飞向太空的火箭,都有电荷流动的电路。
通过展示高架输电线、跨海电缆、电动机、电视机、计算机和电动玩具的电路,以及家庭照明电路等图片或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电的世界。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电路的组成1、提出问题——如何让灯泡亮起来材料:电池1节,灯泡1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
怎样连接才能让灯泡亮起来让学生试着把它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并控制它的亮灭。
2、动手做在实验前,教师要强调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并简要说明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