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新技术及绿色施工技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磨耗层
50
64-28
中间层
90
58-28
HMA基层
90
58-28
沥青层总厚
230
-
磨耗层
50
58-28
中间层
90
70-22
HMA基层
90
70-22
沥青层总厚
230
-
磨耗层
50
58-28
中间层
90
58-28
HMA基层
90
58-28
沥青层总厚
230
-
磨耗层
40
58-28
中间层
70
58-28
HMA基层
70
一、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 主要存在的问题
二、对沥青路面的使用要求
1、路面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2、路面结构的抗永久变形能力(抗车辙能力)强。 3、面层表面无明显泛油现象 4、表面平整、密实、微观要粗糙。 5、无明显水损坏现象 6、无明显台背沉陷和路基沉陷 7、基层质量好,路面结构形成完整的整体 8、避免或减少裂缝的出现
3、全柔性沥青路面结构
面层
沥青上面层
沥青中面层
柔性基层
沥青底面层 上基层
垫层
底基层 垫层
柔性基层材料:大碎石沥青混合料(LSM、ATB 、ATPB等)沥青贯入碎石、级配碎(砾)石等粒 料材料。
4、具有柔性基层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面层 柔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
垫层
15cmLSPM
5、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PERPETUAL PAVEMENT)
低沥青含 量混合料
永久疲劳寿 命
疲劳寿命 lgN
用油量与抗疲劳性能的 关系
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一般不考虑交通量,设计标准为控制沥青层层底弯拉 应变小于极限应变值,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为在道路上行驶所能预测的最大荷载的 实际车辆荷载,并考虑一定量的超载下的荷载;极限应变值现在还没统一,一般非改性 沥青为60-70uε,改性沥青可提高到100uε。路基土垂直压应变小于200uε。
58-28
沥青层总厚
180
-
磨耗层
50
76-28
中间层
130
70-22
HMA基层
100
58-28
沥青层总厚
230
-ຫໍສະໝຸດ Baidu
磨耗层
50
70-28
中间层
130
70-22
HMA基层
100
64-22
沥青层总厚
230
-
孔隙率(%) 6 6 4 - 6 6 4 - 6 6 4 -
-
-
研究决定
应变lgε
高沥青含 量混合料
的发生区域。
• 表面层(40~75mm),为高性能沥青混凝土,为车辆提供良好的行驶界面,
应具有足够的抗滑性、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
• 中间层(100~175mm),为高模量青混凝土,起扩散荷载的作用,应具
有高模量(刚度)、抗车辙。
• 基层(75~100mm),为高柔性沥青混凝土,起抵抗疲劳的作用,应具备
60
A 50 50 10℃延度 不小于 cm
B 30 30
15℃延度
不小于
A、 cm B
C 80 80
A
蜡含量(蒸馏法) 不大于 % B
C
闪点
不小于 ℃
溶解度
不小于
%
密度(15℃)
g/cm3
TFOT (或 RTFOT)后[5] 质量变化 不大于 %
A 48 54
残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 % B 45 50
合成级配2
合成级配3
20
中值线
10
0
0
0.5
1
1.5
2
2.5
3
• 2、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面层 刚性基层
垫层
沥青上面层
沥青中面层 沥青底面层
上基层 底基层
垫层
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基层。
交通部2005年文件《关于防治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指导意见》 中明确指出“要树立全寿命成本理念,降低沥青路面产生早期损坏的返修成 本”,结合国外沥青路面的发展动态,针对半刚性沥青路面的种种弊端,我 国未来沥青路面结构可能朝着以下主流发展:
三、公路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 构及材料
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上的沥青路面结构具有以
下几类:
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全柔性沥青路面结构、具有柔性基层的半刚性沥
青路面结构,大部分公路采用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
1、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面层
沥青上面层
沥青中面层
半刚性基层
沥青底面层 上基层
垫层
底基层 垫层
高柔性、抗疲劳、密水性能好。
试验路段 长寿命路段(Illinois大
学) 长寿命路段(WisDOT) 长寿命路段(WAPA)
传统路段 传统路段
1 2
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长寿命试验路段的结构组合
结构层
厚度(mm)
沥青PG分级
磨耗层
50
58-28
中间层
90
64-22
HMA基层
90
64-22
沥青层总厚
230
沥青路面新技术及绿色施工技术
●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对沥青路面的使用要求 ●公路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及材料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和施
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新的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技术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施工控制技术 ●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施工控制技术
C 40 45
A 12 12 残留延度(10℃) 不小于 cm
永久性沥青路面的理念:设计的沥青路面能够使用 50年以上、采用较厚的沥青层柔性路面,降低了传统的 沥青层底疲劳开裂和避免结构性车辙,由于此路面的损 坏仅限于路面顶部(2.5—10cm),因此只需要定期的表 面洗刨、罩面修复,使得沥青路面在使用年限内不需要 大的结构性重建。
• 轮载下100~150mm区域为高受力区域,也是各种损坏(主要是轮辙)
面层材料: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沥青 碎石、OGFC、沥青贯入碎石、沥青表面处治等 。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材料:水泥稳定材料、石灰稳定材料、二 灰稳定材料、综合稳定材料等。
垫层材料:粒料材料、半刚性材料等。
100
90
80
70
60 级配上限
50
级配下限
40
级配中值
合成级配1
30
1、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针入度(25℃,5s,100g) 适用的气候分区[6] 针入度指数 PI
单位 等级 160 号[4] 130 号[4]
dmm
140~ 120~
200 140
注[4] 注[4]
A
B
A 38 40
软化点(R&B) 不小于 ℃ B 36 39
C 35 37
60℃动力粘度[2] 不小于 Pa.s A -
对目前沥青路面结构容易出现早期损坏的思考
• 高度重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层间处理问题 • 关注重载条件下的反射裂缝问题 • 高度重视沥青路面内部的排水问题 • 重载交通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多样化
四、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
(一)、沥青混合料对原材料具 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