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

合集下载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请比照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那么,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3.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妾妇之道(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3、(1) ①方法②这,这样的人③居住④违背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4.A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5.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 翻译以下句子。

(4分)(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7. 孟子否认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 7、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那么,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分) 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

部编人教版《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

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与孔子并称“”。

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

宋朝朱熹把合称为“四书”。

二、基础知识1、解释:富贵:淫:居天之下广居:得志,与民由之:独行其道:安居:熄:是:焉得:威武:无违夫子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3、翻译:(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大丈夫的做法: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大丈夫的操守: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四、习题练习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4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6.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7.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9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10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11.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知识点1、注音: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2、通假字:往之女家3、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1)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第二个:(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3)行天下之大道:妾妇之道也:(4)必敬必戒:戒之曰:5、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2)贫贱不能移:(3)威武不能屈:6、重点实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2)一怒而诸侯惧惧:(3)安居而天下熄.熄:(4)丈夫之冠也冠:(5)父命之命:(6)以顺为正者顺:(7)立天下之正位.正位:(8)与民由之由:(9)无违夫子违:(10)独行其道行:8、文言虚词之:居天下之广居:与民由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题1、实词积累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④人恒过.⑤而后作.⑥而后喻.2、词类活用①人恒过.②入.则无法家拂士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第22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1. 下面各组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与民由之B.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无违夫子C.女子之嫁也无案牍之劳形D.安居而天下熄居天下之广居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揭示了大丈夫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4. 给划线的字注音。

公孙衍( ) 丈夫之冠( ) 女家( ) 富贵不能淫( )5.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父命之 .(4)以顺为正者 .6. 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1) 戒戒之曰:必敬必戒:(2) 谓谓此之谓大丈夫: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太守谓谁:7.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标两处)(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标两处)8. 翻译下面句子。

(1)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2)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 课文中点明了景春心中的大丈夫形象的句子是:,10. 课文中运用排比句式,阐明了大丈夫应具有的精神品质的句子是:, ,11.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12.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6《富贵不能淫》知识点考点整理答案版

6《富贵不能淫》知识点考点整理答案版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考点梳理答案版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确实有志向、有作为、有气节的男人吗?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一众诸侯便会惧怕,于是会安静下来,战火因此而平息,天下也会太平无事。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得上是有志向、有作为、有气节的男人呢?你难道没有学过礼吗?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男子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会教育他;女子嫁人的时候,母亲会教导她,往送之门,戒之曰:把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你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守礼,一定要克制谨慎,不要违背你丈夫的话!’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把顺从作为首位,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准则。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yín),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1.通假字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2.古今异义丈夫..之冠也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3.一词多义(1)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能,能够得.志 实现 (2)戒⎩⎪⎨⎪⎧戒.之曰 告诫必敬必戒.谨慎 (3)居⎩⎨⎧居.天下之广居 动词,居住居天下之广居.名词,居所 4.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惑乱,迷惑 (2)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动摇 (3)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5.重点实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2)安居而天下熄...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3)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4)父命.之命:教导,训诲(5)无违夫子..夫子:这里指丈夫(6)以顺为正.者正:准则,标准(7)与民由.之由:遵循(8)独行.其道.行:走道:道路6.文言虚词(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2)以.顺为.正者介词,把作为二、重点句子翻译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复习整理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复习整理

《富贵不能淫》习题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字,时期家、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

2、《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编著。

与、、合称“四书”。

《富贵不能淫》选自。

3、给加点字注音轲()邹人()淫()公孙衍()丈夫之冠()衣冠()4、在相对应的空隙处解释加点词,翻译划线句。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8.“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9.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10.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11.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12.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富贵不能淫》语言积累与运用(2)通假字往之女家“女”通“汝”,你的意思。

通假字在古汉语中普遍存在。

由于其用字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理解困难。

掌握通假字可从以下两点着手:①利用语音语义掌握通假字:语音是通假字和本字联系的纽带,通假字按本字的音读,按本字的意义理解,利于掌握。

②注意形声字的结构规律,利用字形掌握通假字:A.增加偏旁,找出本字。

例:徐公来,孰视之,自叹为不如。

孰——熟B.更换偏旁,找出本字。

例: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完整版)《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及答案《富贵不能淫》习题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字,时期家、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

2、《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编著。

与、、合称“四书”。

《富贵不能淫》选自。

3、给加点字注音轲.()邹.人()淫.()公孙衍.()丈夫之冠.()衣冠.()4、在相对应的空隙处解释加点词,翻译划线句。

而天下熄。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8.“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9.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10.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11.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12.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富贵不能淫》语言积累与运用(2)通假字往之女.家“女”通“汝”,你的意思。

通假字在古汉语中普遍存在。

由于其用字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理解困难。

掌握通假字可从以下两点着手:①利用语音语义掌握通假字:语音是通假字和本字联系的纽带,通假字按本字的音读,按本字的意义理解,利于掌握。

②注意形声字的结构规律,利用字形掌握通假字:A.增加偏旁,找出本字。

《富贵不能淫》中考复习题及答案【统编版八上第22课】

《富贵不能淫》中考复习题及答案【统编版八上第22课】

《富贵不能淫》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班级:姓名: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B卷选择题涉及全六册古文知识点。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诚】真正,确实。

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3、【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4、【焉】怎么,哪里。

5、【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6、【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命】,教导、训诲。

7、【戒】告诫。

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8、【女家】这里指夫家。

【女】,同“汝”,你。

9、【夫子】这里指丈夫。

10、【正】准则,标准。

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12、【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由】,遵循。

13、【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4、【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15、【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16、【屈】屈服。

这里是使动用法。

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翻译: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译: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翻译: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含答案)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含答案)

《富贵不能淫》练习题(含答案)一、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完成1~4题。

(15分)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往送之门,戒.之曰(3)居.天下之广居(4)与民由.之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 文中大丈夫“独行其道”的“道”指的是。

(3分)二、古诗文阅读(16分)(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0 -14题。

(11分)(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0.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 分)A.独行其道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11.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2分)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12. 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富贵不能淫》课内知识盘点(含答案)

《富贵不能淫》课内知识盘点(含答案)

《富贵不能淫》课内知识盘点(含答案)1、诚:。

2、大丈夫:3、惧:。

4、安居:。

5、熄:。

6、是:。

7、焉:。

8、子:。

9未学:。

10、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

11、丈夫之冠:。

冠:,12、父命之:;命:。

13、母命之:。

14、嫁:。

15、往:16、戒:。

17、女(rǔ):。

18、必敬必戒;必:。

敬:。

戒:。

19、违:。

20、乱:。

21、夫子:。

22、以:23、顺:。

24、为:。

25、正:。

26、道:27、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

第二个“居” 。

28、立:。

29、正:。

30、大道:。

31、得:。

32、志:。

33、由:。

34、独行其道:。

独:。

行:这里是的意思。

道:。

35、淫:。

36、移:。

37、屈: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停熄,天下就会太平。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妾妇之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作大丈夫!”问题: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艺顺从诸侯意愿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大丈夫。

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3.“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4.怎样才能做到大丈夫之道呢?(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选择、默写、翻译、阅读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选择、默写、翻译、阅读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选择题】【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例:行天下之大道A.父命之B.妾妇之道也C.与民由之D.往送之门【解析】例句是助词,的。

A代词,他。

B助词,的。

C代词,正道。

D动词,到,往。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解析】A代词,他;主谓之间。

B把;因为。

C表顺承;表顺承。

表反问语气,怎么,哪里;句末陈述语气。

3、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必先苦其.心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所欲有甚于.生者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公与之.乘【解析】A代词,他;代词,他。

B给;比。

C表顺承;表转折。

D助词,的;代词,曹刿。

4、选出与“帝感其诚”句式相同的一项( A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C.戒之曰D.征于色,发于声【解析】例句是被动句。

A被动句。

B判断句。

C省略句。

D倒装句。

5、下列选项中与贫贱不能移中的“移”用法不同的是( D )A.劳.其筋骨B.忿.恚尉C.闻.寡人之耳者D.友人惭.【解析】例句是使动用法:使……动摇。

A使动用法,使……劳累。

B使动用法,使……恼怒。

C使动用法,使……听到。

D无特殊用法。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A.往之.女家何陋之.有B.一怒而.诸侯惧而.形貌昳丽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二石兽并沉焉.D.不得志,独行其.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解析】A动词,到,往;宾语前置的标志。

B表顺承;表并列。

C表反问语气,怎么;句末陈述语气。

D代词,他的;代词,他的。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居.天下之广居(居住)B.得志,与民由.之(由于)C.衡.于虑(梗塞,不顺)D.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解析】B遵循。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

《富贵不能淫》温习资料一、文学常识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

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与孔子并称“”。

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

宋朝朱熹把合称为“四书”。

二、基础知识1、解释:富贵:淫:居天之下广居:得志,与民由之:独行其道:安居:熄:是:焉得:威武:无违夫子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3、翻译:(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大丈夫的做法: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大丈夫的操守: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四、习题练习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4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6.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7.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9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10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11.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知识点1、注音: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2、通假字:往之女家3、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1)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第二个:(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3)行天下之大道:妾妇之道也:(4)必敬必戒:戒之曰:5、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 :(2)贫贱不能移:(3)威武不能屈:6、重点实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2)一怒而诸侯惧惧:(3)安居而天下熄.熄:(4)丈夫之冠也冠:(5)父命之命:(6)以顺为正者顺:(7)立天下之正位.正位:(8)与民由之由:(9)无违夫子违:(10)独行其道行:8、文言虚词之:居天下之广居:与民由之:9、成语积累:《富贵不能淫》温习资料答案一、文学常识战国“亚圣”, “孔孟”。

《富贵不能淫》练习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练习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练习及答案《富贵不能淫》练习及答案知识梳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岂不诚.大丈夫哉诚:(2)以顺.为正.者顺:正:(3)与民由.之由: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3.内容理解。

(1)孟子在文中阐述了怎样的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2)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的原因是什么?精题演练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父命.之命:(2)富贵不能淫.淫:5.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妾妇之.道也鹏之.徙于南冥也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又何间焉.C.以.顺为正者咨臣以.当世之事D.安居而.天下熄已而.夕阳在山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7.下列对文意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中的“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公孙衍、张仪之流。

B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没有遵守仁义道德的原则。

C .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是赞扬妇女应教育好子女,对长辈尽孝道。

D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与文中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8.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间的不同。

对比阅读(一)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及答案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

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与孔子并称“”。

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

宋朝朱熹把合称为“四书”。

二、基础知识1、解释:富贵:淫:居天之下广居:得志,与民由之:独行其道:安居:熄、:是:焉得:威武:无违夫子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3、翻译:(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大丈夫的做法: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大丈夫的操守: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四、习题练习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4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6.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7.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9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10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11.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知识点1、注音: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2、通假字:往之女家3、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1)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第二个:(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3)行天下之大道:妾妇之道也:(4)必敬必戒:戒之曰:5、词类活用:(1)富贵不能淫:(2)贫贱不能移:(3)威武不能屈:6、重点实词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2)一怒而诸侯惧惧:(3)安居而天下熄.熄:(4)丈夫之冠也冠:(5)父命之命:(6)以顺为正者顺:(7)立天下之正位.正位:(8)与民由之由:(9)无违夫子违:(10)独行其道行:8、文言虚词之:居天下之广居:与民由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题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④人恒过 ⑥而后喻 •①人恒过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中考语文总复习:富贵不能淫附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总复习:富贵不能淫附答案解析

2021届海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8篇富贵不能淫[《孟子》]一、重点字词梳理1.注音(1)一怒而诸侯惧.()(2)安居而天下熄.()(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4)丈夫之冠.()也(5)往之女.()家2.通假字往之女家同,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3.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惑乱,迷惑,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②贫贱不能移.原意为:改变,动摇,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③威武不能屈.原意为:屈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4.一词多义(1)得:①是焉得.【F】为大丈夫乎②得.【F】志(2)戒:①戒.之曰②必敬必戒.(3)居:①居.天下之广居②居天下之广居.5.其他重点实词(1)公孙衍、张仪岂.【F】不诚大丈夫....哉岂:___________________诚:___________________大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2)一怒而诸侯惧.【F】惧:___________________(3)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_________(4)是.【F】焉得为大丈夫乎是:___________________(5)丈夫之冠.也冠:___________________(6)父命.之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往.【F】之女家往:___________________(8)必敬.【F】必戒敬:___________________(9)无违.【F】夫子违:___________________(10)以顺.【F】为.【F】正.者顺:_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与民由.之由:___________________(12)独行..其道.独:___________________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此之谓.【F】大丈夫谓:___________________6.重点虚词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二、重点句子翻译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答案

《富贵不能淫》答案

《富贵不能淫》答案1.(1)的确,确实。

(2)熄灭,这里指战争平息。

(3)冠(ɡuàn):动词,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古人16岁既为加冠。

(4)女(rǔ):通“汝”你。

(5)志:志向,理想。

与:同,和,跟。

2.(1)儒论语(2)战国教育家亚圣(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4)天下之广居天下之正位天下之大道广居正位大道(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1)能够(2)得到、实现(3)戒:通“诫”,告诫。

(4)谨慎4.(1)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2)金钱和地位不能扰乱他的心,贫穷卑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胁暴力不能压服他的志,这才叫做大丈夫。

淫,使……扰乱。

移,使……改变。

屈,使……屈服。

5.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可以由原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推理出“权”和“势”两个关键词)6.“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首先应筛选出“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在原文中的具体表现,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其特征。

)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8.“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为大丈夫;从反面切入,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进行强有力的反驳。

9.①心怀仁德,践行礼义。

②通达时施仁政,困窘时独善其身。

③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

范仲淹、文天祥。

10. 结合上一题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1.示例: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③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2.(1)同“向”,原先,先前;(2)好处;(3)感激恩德;(4)违背;(5)使屈服;(6)道:原则,行为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居天下之广居 : 9、成语积累:
诚:
与民由之: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答案
一、 文学常识 战国 “亚圣”, “孔孟”。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二、 基础知识 富贵:指有钱有地位。 淫:使„„迷惑。 居天之下广居:居住。居所。 得志,与民由之:实现;实行。 独行其道:固守。原则,行为准则。 安居:安静。 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 焉得:怎么能。 威武:威胁暴力. 违:违背 翻译:(1)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 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2)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安静),天下就太平无事。 (3)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 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4)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 习题练习 1.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2.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精品文档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知识点
4、注音:(rǔ) (yín) 5、 通假字: “女”通“汝”,你。 6、古今异义:大丈夫 古义:有作为的人或男子 今义:已婚女
精品文档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子的配偶 4、一词多义: (1)居天下之广居 第一个:居住 第二个:居所,住宅 (2)得: 能够 / 实现 (3)道: 道路,孟子用来比喻“义”/ 原则,行为准则 (5)戒:留神,当心,谨慎 / 告诫 5、词类活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淫: 原意是过多,过甚,在文中意思为使......扰乱 (2)移: 原意是改变,在文中意思为使......改变 (3)屈: 原意是屈服,在文中意思为使......屈服 6、重点实词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1)居天下之广居 第一个:
精品文档
第二个: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
(3)行天下之大道: 妾妇之道也 :
(4)必敬必戒: 戒之曰 :
5、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 : (2)贫贱不能移: (3)威武不能屈: 6、重点实词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一怒而诸侯惧 惧: (3)安居而天下熄. 熄: (4)丈夫之冠也 冠: (5)父命之 命: (6)以顺为正者 顺: (7)立天下之正位.正位: (8)与民由之 由: (9)无违夫子 违: (10)独行其道 行: 8、文言虚词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富贵不能淫》复习资料
一、 文学常识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 师,被尊称为“ ”,与孔子并称“ ”。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民贵君 轻”、“省刑薄赋”;提出“性善”论;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宋朝朱熹把
(4)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大丈夫的做法: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 大丈夫的操守: 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四、 习题练习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2 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3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精品文档
9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10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11.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知识点
1、注音:往之女(
)家 富贵不能淫(

2、 通假字: 往之女家
3、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合称为“四书”。
二、 基础知识
1、解释:富贵:
淫:
居天之下广居:
得志,与民由之:
独行其道:
安居:
熄:
是:
焉得:
威武:
无违夫子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3、翻译:(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3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 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 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4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5“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 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 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7 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 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8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 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 走在这条正道上。 9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0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 思。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 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1.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这既是民族传统也应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做为领导者,更应做到如此,以国家民族 人民的利益为重,不为一己私利而有损前者的利益,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大丈 夫。
欢迎来主页下载---精品文档 4 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6. 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7.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 话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