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
精品解析:海南省琼中市华中师大琼中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
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
这一现象说明A. 皇权旁落 B. 相权转移C. 地方权力削弱D. 行政效率降低2. 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各设巡抚长官,每两省(个别地区为一省或三省)又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
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这反映了清朝A. 对地方的控制弱化 B. 边疆危机空前严重C. 疆域治理策略灵活D. 中枢机构发生异变3. 古代罗马的大多数法学家认为,“但凡让皇帝满意的就有法律效力”。
其意是指罗马皇帝A. 对罗马法发展贡献最大 B. 是罗马法发展的渊源C. 是罗马法的具体执行者D. 促使罗马法形成体系4. 从晚清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政坛上演的这一出出大戏,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其体现的本质是A. 近代中国政局的动荡不安 B. 晚清民国宪政道路之艰难C. 保守势力始终占据了优势D. 中央集权的不断削弱过程5. 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创作的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该画描绘了一位老妇人有生之年第一回拿到选民证时的激动心情。
该作品主要体现了A.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B. 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C. 人民当家作主的新风貌D. 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6. 它是“一批体制外的知识精英由于受到有强烈变革倾向的皇帝的特殊眷遇,迅速进入体制最高决策层而进行的一场变革。
”这场变革是指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清末“新政”D. 辛亥革命7. 1993年,浙江人鲁冠球的企业成为第一家异地上市的乡镇企业。
同一年,该企业将总厂制改为集团制,经营权力下放,使得企业上下“人人头上一方天,个个争当一把手”。
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A. 变革企业所有制性质B. 践行政企分开的原则C. 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D. 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8. 如表所示为唐朝科举制考试中考生来源的三种途径。
2021-2022学年海南省华中师大琼中附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海南省华中师大琼中附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孟子主张“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墨子则提倡以治天下为事的圣人“兼相爱,交相利”。
这反映了两者()A. 文化取向迥异B. 学术观点相同C. 阶级立场有别D. 生活态度接近2.在征服“百越”时,嬴政派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主持开凿了一条连接湘水和漓水的运河以“通粮道”,并于公元前214年竣工,这就是兴安运河,唐以后称灵渠。
这条运河()A. 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B. 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C. 在唐以后逐渐受到人们重视D.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3.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西汉赵过“始教民牛耕”。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下列史实可用于质疑该观点的是()A. 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存中发现了家养黄牛的骨骼B. 《尚书•酒诰》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C. 春秋时期出现若干与牛耕相关的人名,如“冉耕,字伯牛”D. “牛郎织女”的神话可能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4.黄仁宇在谈到北魏政权时说:“这一新兴王朝,……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
”北魏政权提供的“再统一的契机”主要是指()A. 扩大了北魏政权的统治区域B. 通过改革促进民族大交融C. 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社会矛盾D. 加速了国家制度的封建化5.封驳是指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
有人对《唐会要》的记载进行抽样统计,54卷至56卷中关于皇帝诏令遭谏议官封驳的就有16次,其中11次封驳有效。
这些记载反映出唐代()A. 中央决策机制不断完善B. 专制皇权受到一定限制C. 中枢权力体系发生变化D. 集体议政决定国家政策6.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2021-2022学年海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自晚周以降,“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含义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
赵武灵王指出,夷狄也拥有可资学习的文化长处,如“胡服骑射”便利于作战,中原人应当借取。
这说明()A.春秋时期已有了“华夏认同”观念B.晚周前期“夷狄”主动融入了华夏族C.先秦时进入“胡汉”交融高涨阶段D.战国时“中国”文化含义具有开放色彩2.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与星官射姓、历官邓平等制定出著名的《太初历》,并把“二十四节气”第一次列入历法。
据此可知,汉武帝时()A.儒家的社会地位提升B.史学逐渐与天文和历法融合C.实用性科技有所发展D.人们以朴素唯物观解释自然3.图中的壁画《散乐图》出土于河北宣化张氏家族墓(1093—1190年)。
该壁画可以用来()A.了解北宋贵族社会生活状况B.考证《辽史·乐志》文字记载的真伪C.展示元杂剧当年的演出场景D.认知古代戏曲成熟阶段的角色形象4.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非常宝贵的组成部分。
史载,台湾首任知府蒋毓英在任期间,主持编撰了《台湾府志》以“彰一统之盛”。
这反映了()A.朝廷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B.我国开始对台湾行使行政管辖C.清初加强了对东南边疆的统治D.抗战胜利后台湾重回祖国怀抱5.19世纪30年代,中国平均每年出口茶叶45万担,1868年增至152万担,1888年达到241万担。
国际市场对茶叶的需求促使种茶面积扩大,形成了浙江、福建、安徽、湖南、湖北等大面积的产茶区。
这说明当时我国()A.茶叶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B.早期现代化出现加速发展态势C.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进入繁荣期D.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逐渐解体6.1906年12月4日,《大理院审判编制法》颁布,其中规定,“自大理院以下,及本院直辖各审判厅、局,关于司法裁判,全不受行政衙门的干涉,以重国家司法独立大权,而保人民身体财产”。
这表明()C.清政府进行了近代司法权的改革D.资产阶级法律强调保障个人权利7.孙中山在许多演讲中引用孔子、孟子等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思想,并得出结论“民权的言论在几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分为单项选择题Ⅰ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
“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
“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矛盾逐渐加剧B.部落组织日益复杂C.劳动分工更加明确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2.自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
《尚书》中塑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君主形象,即文王的圣王形象和纣王的暴君形象。
《周书》中也有成王祭祀上帝,行籍田之礼,亲率百官、农夫播种百谷,共同劳作的记载。
周人这些做法旨在( )A.确立君主集权B.强化祭祀活动C.构建政治认同D.体现家国一体3.“国家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中国某个早期国家围绕“乐者为同,礼者为异”进行某项制度构建,而春秋战国时期此项制度遭到破坏与冲击。
表1中的表述所代表的选项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表1序号相关表述公元前645年,晋国规定“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A之地家三百亩”。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主持召开诸侯大会,周天子成为了“出席B者”。
C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而齐国上下推崇的颜色为“紫色”。
“太子”称谓本意专指周天子继承人,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在不D同国家史书当中。
4.西汉官员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为政“廉平不苛”“存问耆老孤寡”“所部吏民爱敬焉”,后“举贤良为大司农丞……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上述材料可以印证西汉时期( )①社会基层组织开始建立②中正官负责官员的考核③政府通过察举选拔人才④官吏为政注重优抚老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如图是东汉画像石《祈雨图》拓本。
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0-2021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佛、道思想的吸收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D.传统儒学的发展4.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因于夏礼”,继承了华夏文化并且将其发展壮大;起源于白狄的周在取代商以后,自称为夏人之后,是中原文化正统,将自己族群与四周“蛮夷戎狄”区分开来。
这种做法旨在 ( )A.形成华夏同源的文化心理认同B.确立起民族交融的观念C.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加强宗族文化传承意识2.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
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 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B.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C.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3.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写道:“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士人有独立的思想,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论,成为这一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这有利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5.下图为位于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编磬,其形制属于春秋以来中原常见的曲折型石磬,这反映了( )A.华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B.岭南文化的优越性和包容性C.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D.文化重心随着经济重心南移6.佛教在古印度,其出家众的生活来源是通过托钵化缘来获得的。
2021届海南省年上学期儋州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海南省2020年上学期儋州市第一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且外服异姓方国居多。
西周时期,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
商周政治体制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A.部落血缘色彩增多B.国家政权的强化C.财产地域观念淡化D.等级制度的瓦解2.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可用于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车同轨、书同文”得以实现 B.出现“世胄蹑高位”的局面C.三省长官同为宰相 D.废宰相,顾问人员参与谋划4.某学者指出,雅典陶片放逐法设立初期,的确起到了稳固民主政权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它的性质慢慢发生了变化,而此时雅典人也将其适时地淘汰了,这正是雅典人的智慧所在。
这位学者强调的是A.雅典民主在实践中得以发展 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C.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关键因素 D.雅典直接民主的利弊5.古代雅典城邦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
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A.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B.执政官的数量不同C.古代雅典更重视法律建设D.古代罗马更重视平民利益6.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的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部落大会则具有平民制色彩。
2024-2025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I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表说明,江苏地区()新石器时代江苏地区部分遗址概况高邮龙虬庄遗址(距今约7000年)该遗址中首次发现,有陶片和鹿角上带有文字符号特征的刻划符号,有学者称之为“陶文”,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A. 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B. 出现了成熟的早期国家C. 提前了可考信史的时间D. 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2. “年”的叫法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变化过程。
商朝因非常重视年头岁尾时对祖先的祭祀,故称之为“祀”;周朝认为农业的丰歉关乎社会的正常运作,人背禾形象的“年”受到了特别的推崇,故称之为“年”,并祭祀天地和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从“祀”到“年”的的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A. 宗族观念淡化B. 农业技术的进步C. 民本思想的发展D. 血缘关系的疏远3. 秦征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靡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
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
南郡守腾这一做法()A. 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B. 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C. 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D. 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4. 《史记·循吏列传》开篇说道:“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
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以此为标准,以下汉代人物可列入循吏传的是()选项人物事迹A洛阳令王涣“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精品解析: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成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产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可借鉴哪些因素?
19.布雷顿森林体系由美国主导建立,其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孙淑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医药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成就取得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的“全民医保”体系的内容,并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18.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英国是原发型工业化国家,中国则是后发型工业化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关于农业的起源众说纷纭,西方学者贝廷杰认为是源于人口增长的压力;也有学者认为是气候变化导致的;还有学者认为是竞争宴享的结果;另有富裕采集说、社会结构变迁说等等。据此可知()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 1939年8月,苏联与英法长达5个月的政治军事谈判破裂,而德国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全部要求并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苏联在和英法谈判中谋求不到的东西,从德国方面得到了保证。
这一结果()A.表明苏德两国的利益完全一致B.延缓了反法西斯集体安全体系的形成C.反映了意识形态决定外交关系D.说明苏联与英法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2.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帝国主义时代”,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
”这一观点()A.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变化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C.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D.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3.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畴,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提。
”据此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是()A.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树立民族自决的原则B.现代工业的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C.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D.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有利于民族独立4. 有学者指出,将尼克松政府时期“发展对华关系”“倾听欧洲盟国的意见”等战略看作是一种实力相对衰落下的收缩战略,是值得商榷的。
虽然尼克松在远东或部分其他地区呈现收缩兵力态势,但只是“褪去”了赤裸裸的外表,从而借助共同目标的区域性力量和地缘条件以谋求经济、外交等更广阔空间中的秩序。
该学者意在强调尼克松主义()A.源于冷战中美国处于守势地位B.是对外战略在新形势下的局部调整C.促使霸权争夺开始涉及多领域D.受到地缘因素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5. 下表是战后美苏争霸中美国和苏联的经济实力对比,此表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B.经济实力是导致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根本因素C.美苏争霸的核心是军备竞赛D.美苏争霸由重视军事逐渐发展为重视经济和科技6. 1959年,美苏两国破天荒地进行了历史上首次文化交流。
2021-2021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20212021期末高二历史
2021-2021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20212021期末高二历史20XX-20XX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1.据考证,商代青铜铭文的内容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
到了西周,青铜铭文记载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诰、征伐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以及家史、婚媾等等。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A.推动了文字体系创新B.促进了宗法分封制的形成C.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D.使甲骨文失去了存在价值2.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
这说明占代帝王们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綦础3.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
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4.汉初“七国之乱”后景帝对诸侯王国进行了调整,如对参加叛乱的吴楚等七国进行处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
这些做法A.使王国失去了割据的物质基础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C.使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尖锐化D.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5.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抑商政策的松动B.生产方式的革新C.田庄经济的兴起D.社会经济的转型6.元末顺德人孙责在《广州歌》中写道:“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
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 0.5 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5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涂答案选项.)1. 秦朝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武帝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元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宣政院,明朝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管理的少数民族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强化边陲管理。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A. 受到“大一统”观念指导 B. 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C. 采用与内地相同管理体制D. 完成了农耕游牧文明融合2. 有学者指出,通过科举制,大量出身低微贫寒的士子,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得到晋升,科举提供了一条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选拔人才的途径,也为社会下层分子提供了一条上进的途径,真正做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A. 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利于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C. 实现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D. 有效提高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3. 公元前597年,楚国在邱之战大胜。
有人建议楚庄王将晋军的尸骨筑成京观,向后世展示武功。
庄王却引用《周頌》的诗句,说有“蔡暴、戢兵(藏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德才称得上“武”,自己一条也不具备,有什么可以向后人展示的呢? 这反映出楚王()A. 认同华夏文化B. 维护礼乐制度C. 确立霸主地位D. 谋求国家统一4. 钱穆说:“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其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解析版)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能力提升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山东枣庄�高三二模)关于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最准确的解读是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B.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D.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答案】D【解析】依据图片并结合先秦时期的商业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形状各异,随着秦朝统一战争的发展,货币统一成圆形方孔钱。
D正确;当时青铜器主要以乐器和兵器为主,A排除;钱文上篆刻的是小篆,而非隶书,B排除;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为主,而非货币经济,C排除。
故选D。
2.(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秦汉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 )A.汉承秦制,但有损益B.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C.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D.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答案】C【解析】材料中国古代货币从不垄断发行到汉武帝时期由中央垄断,说明汉代经济管控能力逐渐增强,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C正确;从秦朝不垄断发行到汉武帝时期由中央垄断,没有汉承秦制的关系,排除A;汉朝中央垄断铸币权,说明加强对王国的控制,有利于解决王国问题,排除B;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央对铸币权管控,没有体现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排除D。
3.(2020·黑龙江萨尔图�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四絫,积十文重一两。
2021高二半期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原创)
******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历史试卷(等级考)(满分:100分完卷时间:75分钟)命题老师:*****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秦国商鞅变法推行等爵制,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如表所示,“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
这一举措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A.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 B.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C.旨在提高平民经济地位 D.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2.北魏献文帝即位后大力遏止汉族官僚、重用鲜卑贵族,遭到群臣和冯太后的反对,被迫传位给孝文帝。
冯太后逝世时,孝文帝失声痛哭,“朕的祖宗只专意武略,未修文教,是她老人家教导朕学习古道”。
据此判断A.献文帝曾对汉官进行彻底清洗 B.迁都洛阳适应了北魏发展需要C.群臣都曾坚决支持孝文帝改革 D.冯太后有力地推动了鲜卑封建化3.北魏时期,孝文帝深叹“移风易俗,实为甚难",南迁洛阳后,留在北方边镇民众甚至出现了鲜卑化趋势。
而在南方,新汉族较多地保存了北方汉族之文化传统,“蛮气”则显得不足。
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A.区域地理环境 B.经济发展水平C.汉文化影响力 D.政府推行力度4.下表为历史典籍中关乎宋代的某些记载。
这些记载反映出宋代出处记载内容《续资治通鉴长编》普(宰相)尝以隙地私易尚食圃……营邸店,夺民利《续资治通鉴长编》鲁宗道为谕德(官职)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续资治通鉴长编》敏中(参知政事)因密使吏访其贼,吏食于村店《宋史》街道卒除道,侵子融邸店尺寸地,至自诣开封府诉之A.社会习俗受商业冲击彻底改变 B.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C.商品经济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 D.政府官员经营商业使社会矛盾激化5.图1为南朝萧绎的《职贡图》、图2为唐朝韦贵妃墓壁画《双人献马图》,它们分别记录了西域使臣向南朝梁武帝和唐太宗进贡的场景。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1.先秦某思想家提出:“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是A. 仁政爱民B. 与时俱进C. 人文主义D. 无为而治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3.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 有理而后有气C. 宇宙便是吾心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4.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
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评价的书应该是A. 《春秋繁露》B. 《明夷待访录》C. 《孟子》D. 《四书章句集注》5.“对象的认识的真假,决定于认识的主体。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状况作出的判断,而主体在作出判断时,依据的是自身的标准。
”下列人物的主张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6.15世纪初,意大利一些城市的商业领域盛行“在商言商”的观点,以追求商业利益,提升市民自治、自理能力。
这一现象体现的社会思潮是A.禁欲主义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民权主义7.斯蒂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去镇压、或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最能体现这句话的是A.路德进行反封建斗争B.路德谴责天主教会的暴行C.路德采用宗教改革的形式对抗罗马天主教会D.路德斗争的矛头指向统治阶级8.卢梭认为:“主权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作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
2023-2024学年海南省儋州市儋州川绵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海南省儋州市儋州川绵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 西周建立后,为稳固和扩大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史称“封邦建国”。
当时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A.血缘亲疏B.军功大小C.财产多寡D.才能高低2.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它颁布于A. 1949年B. 1954年C. 1982年D. 1999年3. 对于西藏地区,设立直属中央政府的机构宣政院进行管辖是在()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4.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
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是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C.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5. 如图反映的社会情况应该出现在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6.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发生旱灾。
朝廷官员李彪建议:从州郡税收中抽出九分之二,将京城全年开支剩余的费用全部拿出来,分别建立管理机构,在丰收时买进粮食,全部储存在仓库里;遇上歉收年月,就可以加两分利卖给百姓。
这一建议说明了当时北魏()A.增强社会整体运行的平稳性B.灾情救助主要依靠市场因素C.通过多元参与提升治理效能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7.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稍后,独立各省代表也通过决议,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达成以五族共和为建国之本的共识。
这A.表明“驱除跶虏”任务的结束B.是资产阶级践行民主的起点C.萌生了中华民族华夏认同观念D.表明了政府的民族团结政策8. 1791年的美国宪法修正案,具体列举了1787年宪法正文中没有明确的权利,其主要原则是“政府对个来说并不是一条只能在人们家门口看家的狗,而是人们追求自身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好管家。
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C.缺乏人文主义精神D.平衡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周朝君臣关系强调臣子对周王的效忠和人身依附,与后世“君为臣纲”的专制政治思想相符,A项正确;分封制是对地方的间接管理,周朝并未出现中央集权,排除B项;“缺乏人文主义精神”的说法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平衡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说法绝对化,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5.明代嘉靖初,王文显墓志铭中记述其训示子侄:“商与士,异术而同心。”王文显不仅早年弃儒就贾,而且能站在士商相通互识的高度理解义利之辨。这一现象( )
A.缘于主流思想的动摇B.利于向近代社会转型
C.反映了四民结构调整D.改变了传统社会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嘉靖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王文显认为“商与士,异术而同心”且“王文显不仅早年弃儒就贾,而且能站在士商相通互识的高度理解义利之辨”,这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的现象,这有利于商业和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向近代社会转型,B项正确;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没有动摇,史实错误,排除A项;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结构没有调整,排除C项;可以说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改变了传统社会观念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B项。
6.如图是中国1915-1922年间民族工业发展基本状况,结合所学判断,出现表中所示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年代
布机(台)
煤炭(吨)
生铁(吨)
纱锭(枚)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饶阳中学实验部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
河北省衡水市饶阳中学实验部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屡(燕)的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
克进驻優(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
对此文物,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印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历史B.佐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史实C.展现了周代青铜器工艺水平D.反映克因为立了战功而受封2.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
据考古发现,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饕餮纹具有神秘威严的狰狞美,而西周中晚期以后,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环带纹逐渐增多。
这一-变化反映A.青铜器制作水平的提高B.青铜器实用功能增强C.周人审美标准发生改变D.周代人文精神的发展3.考古发掘发现殷墟故都,实不啻一个大的祭祀场,即使商代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亦充斥着一种恐怖与神秘的气氛。
据材料可知,商朝A.王权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B.尊神重鬼的文化氛围较浓C.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出现D.政治的世俗化倾向已萌芽4.据史料记载,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
20世纪80年代,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
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A.宗法等级制森严B.青铜冶炼技术成熟C.周朝统治中心在随州D.分封制遭到破坏5.西周时期贵族世家内使用家臣进行管理,家臣领有封地。
迨及春秋中后期,家臣俸禄出现了谷禄形式,有些诸侯国内的家臣成分也日益复杂化,如鲁国施氏依据“忠良”选任齐鲍国为家臣。
这种变化A.表明“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B.体现古代官僚政治萌芽趋向C.说明诸侯国控制的土地不断减少D.反映家臣社会地位日益降低6.元人陈澔在评价《吕氏春秋》时认为:“吕不韦相秦十余年,此时已有必得天下之势,故大集群儒,损益先王之礼而作此书,名曰《春秋》,将欲为一代兴王之典礼也。
”可见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意在A.规劝其他诸侯国归顺秦国B.为秦国制定统一礼乐制度C.总结反思诸子百家的学说D.为大一统提供理论新依据7.秦孝公时期,商鞅制定军功爵制,“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秦王嬴政时期,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
2021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2021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论语·子罕》有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反映了孔子A.具有尊卑等级的观念B.拥有博爱节俭的美德C.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D.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2.《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
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
”这反映了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A.德政教化的成效B.断狱决疑的能力C.博闻辩智的才情D.慎独律己的修养3.《旧唐书》载,贞观年修五代史,移史馆于禁中。
史官无常员,如有修撰大事,则用他官兼之,事毕日停。
贞观已后,多以宰相监修国史,遂成故事也。
天宝已后,他官兼领史职者,谓之史馆修撰,初入为直馆也。
这些措施旨在A.无为而治,道法自然B.鉴往知来,文以化成C.礼法并施,三教合一D.体恤百姓,休养生息4.《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士人追到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
描述此“戏”的是A.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B.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C.箫鼓声声且莫催,彩球高下意难裁D.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5.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
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
此举意在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6.表l反映了表1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单位:万两(银)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7.据表2可知,梁启超表2梁启超对时局的看法A.希望西方国家给予经济援助B.基于变法革新进行社会改造C.宣传民权思想实现君主立宪D.立足世界视角寻求救国之道8.晚清时期,赫德在中国通商口岸实行“海关时”,其他地区仍以各自的地方时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1.西周实行系统完整的宗法制度。
依据当时的宗法制,下列对“士”这一阶层叙述正确的是()A.士是卿大夫的大宗 B.士以下不再有宗法制C.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士一定与周王室同姓2.此机构为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
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该机构是()A.宣慰司 B.尚书省 C.宣政院 D.尚书台3.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三权相互牵制达到政治平衡 B.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C.中书省独大威胁皇权专制 D.行政权和军权受制于司法权4.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利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
赫尔岑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
”其主旨是()A.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 B.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雅典公民有护卫城邦的义务5.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中体现抗灾——救济意愿的是()A.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B.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蠶(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猪),无失其时C.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D.兴医院以济疾苦…立医师,必考取数场然後(后)聘用,不受谢金,公义者司其事6.战国时期的某学派成员,“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该学派是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7.2015年国家考古部门确定2014年在黄海海域发现的沉船“丹东一号”为历史上著名的“致远舰”,并开始研究打捞的可行性方案。
对“致远舰”的考古可以直接研究()A.甲午战争的爆发 B.丁汝昌的生平C.北洋舰队的覆灭 D.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情况8.下面为明代朱权所著《太和正音谱》中元杂剧的分类。
这说明元杂剧()A.情节曲折离奇 B.题材十分广泛 C.内容较为生动 D.反映底层生活9.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①毛笔、纸张②几本印刷的书籍③司南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10.米勒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如右图),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
这表明米勒作品的突出特点是()A.表现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B.注重面面的严整与和谐C.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手法11.《孟子·梁惠王上》指出:老(尊敬)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子·亲士》指出:(虽(即使)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对材料的分析错误的是()A.孟子与墨子看问题的立场不同 B.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墨子主张法制C.孟子坚持人性本善,墨子注重客观实际 D.孟子与墨子人际交往原则的不同1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
与这一思想一致的为()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13.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
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D.“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1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A.延安窑洞 B.遵义会议 C.毛泽东故居 D.井冈山会师15.下面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
根据表中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16.军事科学院专家岳思平曾刊文表示“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
1931年至1937这六年间,中国军民发起的东北抗联、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等局部战争为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牺牲,这段历史不应忘记。
”这表明,“十四年抗战”的说法()A.体现了抗战的全民族性 B.突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间的合作C.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D.着眼于抗战的全程性、完整性17.近代中国百年历史表明,西学东渐先后呈现不同的主题。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①求强求富②民主共和③变法图强④了解世界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18.《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明太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19.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
这反映出早期中国()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 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20.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 B.西方和中国应彼此隔绝C .中美两国义和团立场一致 D.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是正义的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材料分析题(6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
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分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元代行省的职权,在元世祖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
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身军队。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
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元代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概括明代对地方管理方式上有何变化,并分析其作用。
(3)综合以上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地方治理的认识。
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国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
威力无穷的命运给古希腊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
此外,他们在与命运抗争中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
古希腊文学正是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
——摘编自《浅析古希腊人文精种》材料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中对平等的要求只是局限于市民(即资产阶级)范围之内。
先进的启蒙学者则主张把平等扩大到一切人求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普遍认为一切问题的真正解决只能依靠科学进步,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使人类陷入一场人文危机。
面对这种危机,现当代思想先锋们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反思。
——摘编自陈娜《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流变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人文精神流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流变带来的积极影响。
(8分)28.(20分)英国开创了近代议会制度,有“世界议会之母”美誉。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
在所有诚实的、善于思考的头脑中,有一种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与日俱增的信念,即影响宪法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法本身内部找到。
——摘编自麦考莱《英国史》材料二从此以后,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国王只能在议会限制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19世纪中期,英国的选举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它毕竟向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开始了贵族政治瓦解的过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转折点。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争夺从激烈的武装斗争转向立法的手段,这是英国逐步走上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与法治道路的重要转折。
——摘编自李红兵《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88年革命”所指事件,并说明“最后一次革命”的含义。
(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时代开始了”和“重大转择点”的标志及其影响。
(12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英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的主要特点。
(4分)2020-2021学年度三亚华侨学校高二历史5月月考答案CCBAC ADBCC BDDAD DCBAD26.(1)观点:秦汉时期中国才有了正式的统一政府。
说明:中央方面,实行皇帝制,皇帝拥有绝对权威;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地方实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8分)(2)特点:行省官员既总揽地方大权,并不断扩大,同时又受中央节制。
不同:废除行省制,设三司分管地方事务。
(4分)作用:分散地方统治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但三司互不统属,可能降低地方的行政效率。
(4分)(3)在地方治理过程中,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发挥地方的主动性;要加强制度性建设,并适时进行调整;要加强地方各部门间的协调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