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书育人应先读书育己

合集下载

教师育人应先育己发言稿

教师育人应先育己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师育人应先育己”的思考。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要关注自身的成长。

因为,只有先育己,才能更好地育人。

首先,教师育己是提升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师风。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其次,教师育己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关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传统文化,掌握其精髓,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时代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再次,教师育己是培养良好师德的基石。

师德是教师立身之本,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能够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师德规范,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

此外,教师育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

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教师育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教师这个职业,既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

我们要以育人为己任,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点亮学生的心灵,为他们的未来铺就一条光明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教书育人 读书育己

教书育人 读书育己

教书育人读书育己作为教师我们常会这样诠释我们的工作“教书育人”,然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却更注重“读书育己”一、读书与实践我84年进幼儿园,85-88年就通过成人高考到北师大学习了学前教育大专课程;96-99年学习了(学前)教育管理专续本课程;2007年进北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算来,88年-96年时间间隔八年时间,99年-07年时间间隔八年时间,进幼儿园后就是这样集中一段时间来读书,这一阶段就是自己的专业理论书籍的阅读阶段,去读各门课的老师推介的书,阅读自己记录下来的课堂笔记,,这学期我仔细阅读了《早期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是指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一种“精神革命”。

这时在我的记录里就有一段真实的感言---真应该再好好的阅读一下笔记,很多概念需要理解。

从这以后我又找到一本“优秀论文集”想从论文入手学习、理解研究的意义,在论文集中我选择了几篇论文去读,“幼儿园教育研究的特点与研究选题”对我的需求尤为有针对性,文章从“幼儿园教育研究的特点与作用”到“幼儿园教育研究的选题”一一讲述并强调“确定幼儿园教育研究选题本身就是一项严肃的研究活动,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只有如此,幼儿园的教育研究才能收到实效,而不会成为一种摆设。

”二、感悟与追求有了研究的意识以后,自己就会注意存留一些实际讯息,对这些讯息进行记录、分析、提炼寻找到是否是幼儿需要而自己又能够努力做到的事情,从而使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积累了不少和家长沟通的经验,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家长怀着同样的爱心去关注孩子,和家长携手共育。

此时的表达,我曾想以“家园教养同向”为题,将论文标题定为”创设家园教养同向的育儿环境初探”---我们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仿佛忽略了“家长”这个丰厚的教育资源,而关起我们的门来教养园内的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园意见难以达成共识,就会出现家园矛盾、家长教师矛盾,家长教师教育方向上出现距离甚至相悖,因此“家园教养同向”尤为重要。

育己才能育人

育己才能育人

育己才能育人
因为时代的知识和技能在变,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在变,教育的要求和目标在变。

”就因为这样,育人者必须先育己。

法则十五:“需要不断学习,不要对新知识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拒绝,要与学生的知识和思想共同成长,如经常阅读报刊、浏览网络、重读经典等”,这就说明教师这一职业要求“育人者先育己”。

如果有人问:“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很多人都会想到“教书育人”这个词。

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

于教师而言,“教书”是把自己的知识、学问传授给尚处在对世界探索初期的学生,而“育人”则是使学生成为正直、善良、有益于社会的人,更是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社会人”所具备最起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能够接触并且获得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有些学生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视野。

如果还一味地固守“教书育人”这一职责,似乎就有与时代对抗的味道。

更何况,课改以后教育观念的改变早已深入人心:比如说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及学生和家长,都越发认同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等等。

再者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这些耳熟能详的话也一直在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才能在解决所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退一步讲,发现自己的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不了;比“发现不了”更可怕的是发现了之后因为种种顾虑进行
掩盖、遮蔽,甚至是在一种“无知”的混沌感中将模糊的、乃至错误的理念、方法、习惯教给了孩子。

显然,在现实背景下,“教书育己”比“教书育人”更重要。

为师要有道,育人先育己

为师要有道,育人先育己

为师要有道,育人先育己摘要】师者,传道解惑者也。

从古至今,教师的肩上就背负着非常重要的教育责任。

怎样才能够成为一名比较合格的教师,这是一个古今不衰的话题。

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尤为发达的今天,学生们的视野会更加宽广,思维也会更加跳跃,很多的学生文化知识面比较广,所以这就会给教师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传授知识、培养智能、健全心灵,而教师不仅是人类社会文化科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中介和纽带,还是对受教育者的心灵施加特定影响为其职责的人。

因此,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和直接影响。

过去,我们经常强调“教书育人”,而忽视了“育己”,那种只将“教师”当作一种职业的观念是提高不了“育人”的效果。

因此,教师要“育人”必须先“育己”,用人格魅力育人。

为师要有道,育人先育己。

身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方式,要想教育别人,首先要自己要清楚育人的方向,先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育人之人。

【关键词】师德;问题;育人;基本对策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93-0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不只是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更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伟大教育者。

教师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们,一位教师的教育德行以及自身的品性在教育中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

教师师德水准的高低,能够直接的影响到学生们整体的学习水平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甚至对于国家未来的兴衰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针对“为师要有道,育人先育己”进行以下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一、在为师教育时会呈现的问题目前,师德的素养整体的水平都很高,但是我们不能够否认,有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并不能做好教师应尽之责,也不能够遵守为师者的道德行为规范,已然失去了身为一名教师应该拥有的示范和带动的作用。

(一)师德理想已然迷失有一部分的教师会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只是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并没有将其当做传承人类文明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种神圣的事业。

教师既要育人,也要育己

教师既要育人,也要育己

教师既要育人,也要育己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神圣的职责,但是“育人之道”却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探究。

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只有锲而不舍的追求。

一、用言行和人格感染学生一封信作为开学礼物的故事,可谓是用心良苦。

在开学第一天就让他的学生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爱和真诚,这样用心地对待学生,是行动的感染,更是悄无声息的“爱的教育”的渗透。

我想,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教育更直抵学生心灵了。

“最好的管理是示范,最好好的教育是感染。

”我们经常埋怨学生不懂事,无法感化和教育,是因为我们做的还不够好,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如果真能记住每个学生的生日,并在学生过生日时送上小礼物或者祝福,能敏锐地感知学生的情绪,细心地寻找教育的切入口,自然而然对学生进行心灵引导,教育效果定会如我们所愿。

用行动感染学生,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用心和爱心,更表现在与学生的共情,当老师犯错时,也应该主动向学生承认错误,要求学生做到了的,老师首先应该做到,给学生以良好示范引领。

另外,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把学生当“活生生的人”看,而不是教育和管理的对象。

在平等中培养学生平等的意识,在尊重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用自己的规范言行和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每天都在发生,但缺少的是“走心”的教育。

如果我们能多一些用心,多用一些教育的智慧,用我们的言行和人格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情和真诚,让教育自然而然地发生,这应该是我们追求教育的理想状态。

二、重新认识“减负”的意义自从“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作为老师,如何正确认识“双减”,显得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

提到四点对“减负”看法:一、‘减负’或者加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负担’;二、‘减负’意味着加重教师备课的‘负担’;三、‘减负’意味着加重学生思维训练的‘负担’;四、‘减负’意味着加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负担’。

”而这些所谓“减负”带来的“负担”,其实是对学生成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老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育人”必先“育己”——新形势下教师之责任教育

“育人”必先“育己”——新形势下教师之责任教育

“育人”必先“育己”——新形势下教师之责任教育发布时间:2022-01-14T07:22:28.281Z 来源:《教育学》2021年9月总第261期作者:刘强[导读] 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有幸在教书中度过自己的美好时光,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和许多教师一样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着,工作虽平淡,但也有很多意犹未尽的乐趣。

面对21世纪经济竞争的关键在教育,新形势下教师育人先育己势在必行。

济南市工业学校山东济南250400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有幸在教书中度过自己的美好时光,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和许多教师一样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着,工作虽平淡,但也有很多意犹未尽的乐趣。

面对21世纪经济竞争的关键在教育,新形势下教师育人先育己势在必行。

一个教师能否成为新形势下的合格教师,归根到底在于他是否能成功育人。

教师育人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两大方面,但教师成功育人的前提必须是成功育己。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

”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一个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似乎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从那些“学不会和不愿学”的中职生那里得到起码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先蹲下身子育好自己再去育学生。

如何提高中职教师对职业的自我认同,调动他们职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帮助教师在“育人”的同时必先“育己”,这是我们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应该认真思考的。

教师职业意味着什么?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自古以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师职业定位,强调的是教师对于社会的作用。

“红烛”“园丁”“春蚕”等教师形象,更是社会对教师外在社会价值的定位,看重的是教师为他人成长,对社会发展的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而同时教师职业劳动对于教师自身的现实生命质量的意义以及对于教师的内在价值问题则常常被忽略。

教书育人与读书育己演讲稿

教书育人与读书育己演讲稿

教书育人与读书育己演讲稿教书育人与读书育己演讲稿一、引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到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感悟。

教书育人与读书育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关注和实践的重要理念。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和挑战。

二、教书育人1. 教师的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教书育人。

2. 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其特点进行有效引导。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了解其需求后,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指导和鼓励,使其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读书育己1. 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开拓视野,提高思维能力。

同时,阅读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阅读方法在进行阅读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有些人喜欢独自静坐阅读,有些人则喜欢与他人分享心得体会。

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注意保持专注和思考,并及时总结归纳所得。

3. 阅读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也非常重要。

在选择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需求等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

同时,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四、结语教书育人与读书育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关注和实践的重要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内容,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和挑战,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教师如何做到育人先育己

教师如何做到育人先育己

教师如何做到育人先育己“教师如何做到育人先育己”。

下面,我先将自己在阅读时的一些收获与老师们分享。

师生的生命质量与人生幸福等问题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实践。

书中安排了“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四个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思想的闪光,都是智慧的结晶。

我一边读一边摘录:1、教师要有精神空间。

当教师不是赚钱的营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的资源,这精神世界里包含有理想、信念、美感、思索、情感、道德等等。

因此教师自觉充实自己的精神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师应享受生活。

对教师而言,享受生活是天生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含其中,因为你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城市的态度,自然的情感,善良的愿望。

3、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

第一层楼物质生活有保障,第二层楼艺术生活,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

教师的物质待遇正在改善,教师可以将教育过程当艺术创新过程,教师可以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可能没有任何其他职业能让人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登上人生的三层楼,好好珍惜。

4、为沉重的负担找到良好的理由。

人的痛苦来自于“轻”与“重”的两极,假如生命中绝无负担,会有漂泊感,变得无所事事,无所寄托,那是一大痛。

生命也不能承受太重,承受太重身心受到催压,幸福便无所寄生。

学生学习没有负担的主要问题不是课业重于轻的量的区别。

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让学生感觉这种负担有意义。

也就是是说我们有没有为学生的课业负担提供良好的理由。

5、促进学习——学校的使命。

学校是为了促进学习而获得其存在的价值。

因此学校就不仅要使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和习惯,而且还要帮助人们因学习而创造每个人自己的未来。

所以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创新者,创新的源头不在专家,而在我们第一线的老师。

6、学校里的三个世界。

一个是求真的知识世界,一个是完善的人际世界,一个是优美的心灵世界。

育人也育己

育人也育己
对于这样的年轻教师,我自然会表示欣赏的,并且给他一些赞美的话。他的回答更令我感动。他说:做了老师,要对学生说话;在准备给学生说话的时候,首先就在给自己说话;自己想明白了,才能够让学生想明白;老师是育人的;但是,也育己。如果我不是做老师,可能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育人也育己,这话说得太好了。老师是教书育人的;但是,育人必先育自己。自己没有做得很好,如何去育人?
教师的使命不只在传授知识,而重在育人。并且育人要远比传授知识要难得多;其中最大的难度就是教师必须是“示范育人”。德高才可以为范!所以,你想育人,就必须育己。你想让学生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必须首先成为那样的人。年轻教师走进教室,因为缺乏经验与经历,也缺乏“知名度”与影响力,更加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尽快象一名教师,尽快被同事认可,尽快被学生接受。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恐怕就是要在育人的同时想到育己。 在育人的同时想到要育自己,着恐怕也是年轻教师成长成一名名副其实的教师的最有效的途径。我想,如果我们的年轻教师都有了这个观念,那么,他们的未来一定是灿烂的辉煌的。
但是,如今的教育,规模的发展很快,教师的“缺口”很大,每年都需要大批的教师“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其中,大多数都是从大学门直接走进中小学门的。他们虽然在名义上成为了一名老师;不过,实事求是地说,他们距离真正名副其实的老师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缩小这段距离,或者让年轻教师真正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岗位训练;但是,因为“工作需要”,他们总是匆匆忙忙就走上讲台了。有的甚至根本还没有明白教师是个怎样的岗位的时候就走进了教室。
“身正为范、德高为师”,是教师应然一个机会,与一位年轻教师一起吃饭,话题自然会涉及教育。
对于这位年轻教师,我原来就已经认识。他走上工作岗位才两年多一点;但是,这次与他交流,感觉他与两年以前的那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相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有了很大的变化,或者说是“成熟”“老练”了许多。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

师德培训学习体会: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师德培训学习体会: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暑假期间,我们又进行了师德教育,通过认真学习,使我更深的认识到:教师要教书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爱岗敬业,关爱每一个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是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良好品德。

如果连这点都没法做到,那么这一辈子都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

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对这份工作负责。

要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热爱自己的工作,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予爱。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一个不爱自己学生的教师,不仅干不好自己的工作,更不是一个好的教师。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由于他们年龄小,没有形成一定的习惯,所以他们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这时,我们就要宽容的对待他们,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爱孩子,还要学会信任、鼓励、安慰孩子,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成长氛围,用自己的温暖与真心去打动每一个孩子。

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更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更要给他们更多的爱心。

二、严格自律,做学生学习的表率“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我在多年的教师岗位中发现,教师的一言一行的确能深深影响着学生。

教师的举止言谈、道德修养、处事方法、性格爱好,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没有很强的是非观念,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学习楷模。

正是在这种模仿与影响的过程中,他们的性格、爱好、品质、修养等也在逐步形成。

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甚至是终身的。

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已所育人,必先育已

已所育人,必先育已

已所育人,必先育已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说的就是育己才能更好的育人,强化老师的操守、“三观”,才能让学生学做真人。

教学相长不仅是老师造就了孩子,而且更是孩子成就老师,帮助老师不断地完成自我,自我超越。

从学生内心行为来说,必须提高老师自律育已的意识。

一方面,俗话说得好,“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学生代表的是青春、阳光、毫无掩饰的真善美,没有世俗化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老师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的教育,让内在的社会污染,得到净化,达到“育己”的目的。

另一方面,学生对于不良教育方式的本能的抵触和逆反,会敦促我们必须自我成长。

当下的老师,在教育功利主义下,动辄实施简单主义、粗鲁作风等等。

那种方式会带来短期的繁荣,长期看容易弄出心理和情绪悲剧----像“杀母、杀师”等,所以,要想教育好学生,老师本人必须先要育己,从老师教育既定模式中走出来,让学生总有亲近感、信赖感和安全感,不要高人一等,不要强行粗暴,不要家长式作风,这促使老师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素养、良好的生活方式等等,这种教育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快乐成长和幸福发展。

从老师自身来说,提高老师自身的内在素质。

“育己”比育人更难,因为,通常的认为“育人”中的人多指“他人”,与“育己”中的“自己”是相对的。

而一旦习惯了指向“他人”的教育,会使得我们在无形中养成“好为人师”的习性,当发现学生的个性行为及语言与自己主观世界中构建的规则、原有的态度发生背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因为那种“惯性思维”去可以产生“为了改变而改变”的心理趋势,进而“努力”对那些看起来“不是那么正确”的东西进行拨乱反正。

于是出现了教学上的“强灌硬注”、管理上的“软硬兼施”、时间上的“死缠硬磨”、行为上的“整齐划一”的现象。

并总是美名其悦“为了你好”、“你们还年轻,根本不懂”名义,这种“育人”的“优越感”会油然而生,当最终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一致时,又会陡然增添一些成就感、喜悦感。

育人先育己

育人先育己

育人先育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养人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

学校要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有素质的人才是多么的不易。

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我们的感受更深。

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不但需要苗木本身的基因,更需要阳光、空气、水等等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环境因素。

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小树生长的关键时期能否为小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一个孩子长大成才必须有遗传和社会、家庭、学校以及自身努力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

我认为作为专门培育人的学校这个因素应该是主要的作用力。

它应该是重中之重,角色中的主角。

所以,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必须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怎样才能事半功倍地发挥出来呢?我认为“育人先育己”。

为什么要想育人必须先做到育己呢?想想:我们教师每天在课堂上对学生苦口婆心地“传道授业解惑”;每天都在以书本上的要求来要求学生接受。

可课堂外呢,作为教师我们有没有首先按课本上的东西来要求自己呢?自己有没有真正在内心接受呢?在学习上我们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按时完成作业,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没有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地按时完成备批改呢?在品德上我们教师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生守则》,作为教师的我们有没有首先让自己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呢?不,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喜欢犯的错误是:对学生高要求对自己却低要求,甚至有时课堂教的是一套课外做的又是另一套。

根本难以做到“课堂课外一个样”,根本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作为教师我们都不能首先做到我们又怎能很容易地要求学生做到呢?举个司空见惯的例子吧。

我们有时一边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一边自己却肆无忌惮地搓起了麻将。

这样诸如此类的低级趣味在我们身上又怎能为学生带来好的影响呢?怎能起到育人的作用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惭愧。

育人先育己。

作为教师我认为要想培育出好学生就必须先培育好自己,做到为人师表、身先士卒,先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先自己来教育好自己才可育人。

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

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

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朱巧云自从踏上“教师”这个岗位以后,我常常在想,我要怎么做才能算的上是好老师?优秀教师的标准是什么?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和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整肃行动,学校暑期再次组织政治学习,再次对《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不准”》、《重庆市教师行为“十不准”》等篇目的学习,我感受很多: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

”教师要教书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敬岗爱业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这点是最重要的,如果连这点都没法做到,那么这一辈子都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

要知道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予爱。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老师能再细心一些,能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他们多一些爱心,那么,我们的学生将会学得更快乐,能在我们的学校更加健康地成长。

新规范还规定:教师应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我想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

当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受到伤害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学生危急时挺身而出,应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生死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拼死保护学生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他们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畏艰难险阻、奋力抢救学生拼搏奉献的精神。

育人先育己

育人先育己

育人先育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唯有不会教的家长和老师。

于是,育人先育己,就成了教育中时代的迫切要求。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教师是关键。

教育教师不仅要献身教育,而且必须有正确,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学生。

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教师还要注重渗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教育,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塑造学生的人格。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把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事的道理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标准。

每个孩子的成长既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更离不开父母在生活细节方面的教导。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父母要修正自己的形象,为孩子树立人生的榜样,而不能在说一套,做一套中,给孩子觉得不够诚实的印象,大人平时怎么做,孩子也会效仿着去怎么做,往往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出父母的修养。

孩子们身上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点,要用欣赏的眼光加以看待;而对于缺点,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

然而,我们有些家长,却总是抓住孩子身上的缺点,用放大镜放大,整天喋喋不休地唠叨,老是拿自己家的孩子弱点跟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比较,让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无形中承受了太多的负面信息。

久而久之,孩子脆弱的心理就会滋生出许许多多的不自信,不管做什么事,都没有十足的底气。

相信,事与愿违的教育并不是家长们所期望的,可是由于缺少对自己平时言行的反思,才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爱,不是宣泄内心的不快;也不是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而是平心静气地给予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具体的帮助。

“天才,是夸出来的。

”唯有鼓励性的语言和行动才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一旦有了动力,暗藏的潜力也会自然喷发出来。

见到孩子们点滴的进步时,千万不能吝啬表扬,表扬犹如一股股喷涌而出的泉水,滋润着干涸的心田,给予自信,会让孩子们感觉世界更明媚。

对于孩子的犯错,假如小题大做,动不动就以居高临下的口气咄咄逼人,结果只能有两种:叛逆或者奴性。

教师先育人还是先育己讲解学习

教师先育人还是先育己讲解学习

教师先育人还是先育己教师先育人还是先育己教师先育人,还是先育己?教师身为长者,高为人师。

有老师觉得教师先育人,是天职,是本分。

有老师觉得,教师虽身为人师,可觉得自己有不足,需学习,信奉“活到老,学到老”,除了和学生在一起学习之外,就是看书,自修。

在大学校园内,大抵都有这么一句激励学子的话:“学高为范,德高为师”。

一直来,教师们埋头工作,对于教师育人为天职,为本分的看法,没有过多的思考,没有争论。

“教师的职责是育人”这种先切入的探讨,难以认同。

难道关于教育的观点总是不变的?“育人”与“育己”的观念难道不能更新?不会“育己”的人,何以“育人”?以何“育人”?中小学教师原本就是基础教育职业从职者,这是一个比“教育工作者”更精确的定位,“教师育人”原本就是从职者的职业必须活动,无论这种必须活动是从职者以个体形式进行或是以个体加入的组织形式进行。

从职者从事自己必须的职业活动,这是一个单一性的问题,不存在所谓的“辩证”。

“育人”“育己”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似乎是内外关系问题,但各自关注的对象不同、主体不同,这确定它们间不是必然的对立或统一的关系。

在郑其恭、周康年编写的《教书育人新探》一书(第248页)中提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是以整个个性和全部行为来影响学生的。

教师必须在思想、学识才能、人际交往、师生关系、语言谈吐、行为举止、仪表风度等诸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表率。

在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教人者教己,律人者律己,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做出示范,树立榜样。

”可见,“教人者教己”,这确定了自教的重要,而且是“首先自己做到”。

可见“育人者先育己”。

此次,胡谊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整合观》一书的第五章“教师心理”中提及:“要胜任’教师’这一岗位,新教师在学校中习得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还要掌握大量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从个体角度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是教师个体专业素质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获取新技能,培育新能力的过程。

育己才能育人

育己才能育人

育己才能育人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为社会做出一个表率,为学生做出一个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当初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到现在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长流水。

”这种观念的转变和进步无时不刻的在提醒着从我们。

提升个人素质对学生发展的极为重要,但提升个人素质并不是一句空话,它要以“终身学习”为基础、为途径,因此,教师要走向成功,必须终身学习。

现代社会是高度竞争的社会,并且互联网发展迅速。

作为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

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教师学会了终身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我们要育人,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所以要提升学生的素养必须先提升教师的素养。

作为教师,该学的要学,该钻研的要去钻研,该跟的也要跟。

只有努力适应新教材新教法,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才不至于无所适从。

所以育己才能育人。

“互联网+”是现今时代的大趋势与大潮流,教育也被裹挟其中。

互联网与教育教学有效结合,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互联网+”之下的“育人先育己”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掌握并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相关网络教学技能,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多媒体的正确熟练使用以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榜样。

一个教师的良好素养并不是表现在一纸文凭上,教师的学历也不等于实践能力;只有具备持久的学习力,才能使教师的能力得到不断增长,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只有教师学会读书,才能教会学生学会读书;只有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只有教师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职责,面对的工作对象不是物,而是各具特点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有主动性的人。

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就限制了教师的工作方法不能局限在某一狭隘的框架内。

用心干事,教书育人

用心干事,教书育人

用心干事,教书育人曾经有一位智者这样告诉我:“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我咀嚼着这句话,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作为一名教师,也许我们时常都在勉励学生要用心学习,却很少告诫自己要用心干事。

“用心”指的是集中注意力、思考力,勤奋、勤勉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如果一个人干事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心不在焉,或是怠惰因循,不思进取,无论如何是做不好工作的。

任何工作和事业,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做不成、干不好的。

要干事创业就必须“用心”,陶长海书记在阐述用心干事时说:“用心干事,就要端正干事态度、尽心干事、敢于和善于攻坚克难。

”那么身为一名党员教师,应该怎样“用心”干事呢?前国足教练米卢说过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

由此看来,用心干事,必须端正干事的态度,具有干事的激情和责任心。

激情是奋斗的动力,带着激情去工作,就会能激发干劲,产生韧劲,获取动力。

激情是创新的源泉,满怀激情,就能激发潜在的创新灵感,迸发创新的火花和冲动,产生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激情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带着激情,遇到困难和问题,就会不怕难、不觉难,充满自信,想方设法攻坚克难。

干事的激情来源在哪?来源于我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来源于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我国尊师重教有着二千多年的优良传统,甚至有人把教师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择了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我们应该感到无比振奋和激动,以为国育英才为已任,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接班人为目标,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各项工作中去。

比尔·盖茨曾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干成事的前提,也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

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一言一行,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教书“育人”先要“育己”,只有自身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有着美好情操、真正从感情上关心学生的老师,才能赢得师生的尊重,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

学思相济知行合一

学思相济知行合一

黑龙江教育·小学2019.1~2卷首语JUANSHOUYU孩子,你要认真学习,这样才能……此类句式的表情达意,想必做教育的你我都曾提及,甚至长篇大论地做过分享,旨在希望通过言语的力量让受教育者主动学习。

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又是如何唤醒和保持自己的主动学习呢?教师是教育的根本,主动扎“根”固“本”教师才有生命力,立德树人才有蓬勃之势。

教书育人师者本分。

师者“教书育人”必先自己主动学习,学思相济。

向书而学。

“教书”先读书,“育人”先育己。

读书育己,有若源头活水,方会流水不腐,澄澈如鉴,映照古今。

主动向师而学。

向名家学:60年孜孜不倦,志耕小语,立足“双基”育人的霍懋征;为了儿童飞翔,情境育人,致力课改的李吉林;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五重”并育的于永正;一辈子学做教师,融情启智,扎根语文的于漪……众多师者都是我们主动学习的楷模。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向名家学,更要主动的向身边的名师求教。

向名家名师而学是我们提升自我的重要路径,毕竟育人无惑亦难矣,惑而从师,方终可得解。

向“学生”学。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得好:“想要了解儿童心灵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科学的秘密,先要把每一个儿童认作是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

”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是互促共进的过程。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哺喂,师者传道先“得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教育教学之道;师者授业先“专业”,从学生的发展为起点提升自身素养;师者解惑先“无惑”,从学生的困惑为原点秉承知行合一。

在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实现个性化的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个性化教育理论。

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说:学生造就了教师,学生成就了教师。

当然,学习不仅要向外而学,更要向自己学。

向自己的“不足”去学。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的全面育人,离不开全面发展的教师。

读书、器乐、绘画、书法、摄影……凡有所学,皆利于自我,只有自我的丰厚,课堂才会丰富,学生才会丰盈……向自己的“失败、反思”学。

授业必育人 育人先育己

授业必育人  育人先育己

授业必育人育人先育己
谢义山;谢峰
【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授业必育人育人先育己谢义山,谢峰(南充卫生学校)专业课教师不只是在课堂上和室验室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把教书与育人二者分割;把育人看成是班主任、学生科、学校领导的事,忘记了教书育人这一宗旨。

应该牢记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教书离不开育人,故...
【总页数】1页(P22-22)
【作者】谢义山;谢峰
【作者单位】南充卫生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5.1
【相关文献】
1.育苗先培土,育人先育己——崇文小学特色家长学校"父母学堂"所行所得 [J], 叶艳兰
2.育人先育己育人更育心--分享“美育大讲坛”给我们带来的点滴进步 [J], 于明珠
3.育人先育心授业先授德 [J], 罗书榜;卢维新;
4.育苗先培土,育人先育己——崇文小学特色家长学校''''父母学堂''''所行所得 [J],
叶艳兰;
5.育人先育己,教人先立德——小学班主任德育方法浅谈 [J], 陈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教书育人应先读书育己
每天光是上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就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一些繁杂无效的所谓备课(其实就是年复一年的抄教案),劳形伤神,白白浪费了老师们许多宝贵时间。

教师成天忙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身心疲惫,无暇顾及读书。

教师案头上堆放的除了学生作业本、课本、不同版本的参考书和教辅资料外,几乎很难见到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刊,更不用说是名家大师的教育经典著作了。

偶尔发现一两本挂在墙角的教育期刊,也似乎很少有人读过。

有的教师坦率的说自己从学校毕业出来,除了教参书外,压根就再没有认认真真读过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其他书籍也读的非常有限。

再走进学校图书资料室,书架上大多是一些尘封已久的旧书刊,传统或现代的教育名家的经典著作在这里难觅其踪。

有的学校校舍盖的豪华气派,绿化美化漂漂亮亮,电教设备一应俱全,但图书室的藏书却是那些发黄过时的书籍。

新华书店(尤其是县级新华书店)充斥的是各类教辅读物,城镇公园图书馆也难觅教育类图书的踪影。

受市场经济思潮影响和形形色色的娱乐休闲活动的诱惑,全民读书风气日益衰落,教师也感染了“阅读恐惧症”。

再加上近十几年来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实际上的逐渐下降,教师职业退去了昔日神圣和虚幻的光环,而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和压力越来越大,使得教师变得更加现实,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

凡此种种,教师失去了读书充电的原动力和阅读兴趣,也就很难有心思坐下来精心读书了……
教师长期不读书,张口全是陈词滥调,讲课只是当教参书的传声筒。

上课照本宣科,讲解人云亦云,板着脸孔说教,自己无动于衷却假模假式地抒情,其面目必然可憎,令学生生厌。

“腹有诗书气自华”。

没有书本的滋润,缺少智慧的阳光,人的精神世界就会干缩枯萎,思想底色就暗淡无光。

为人师者,本应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专业化的理论素养,宽厚仁爱的人文精神,独具魅力的人格品质。

这一切无不建立在广泛吸收优秀文化精髓和接受名家大师经典洗礼的基础上。

多读一点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就会多一分高雅的品位;多读一点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就能多把握一分教育的真谛。

欲求教好书,必先做读书人。

教师只有有了一定的宽度和深度的阅读,才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训练场,更是传递思想,启迪智慧,充满人文情怀和生命活力的大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

教书之人爱读书、多读书,不仅是职业需要,更应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