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主要作战地图
兰州战役
兰州战役过程
马步芳鉴于兰州决战的胜负是其存亡的关键,
遂以秦陇兵团第82、第129军和2个骑兵师、3 个保安团等约5万人防守兰州,重点据守南山 各要点和城区;以第91、第120军和马鸿逵部 第81军共3万余人控制兰州东北的景泰、靖远 和打拉池地区,保障兰州左翼安全;以新组 成的骑兵军约2万人控制兰州以南的临洮、洮 沙(今太石)地区,保障兰州右翼安全.
在此期间,胡宗南为策应马步芳部作战,
以4个军向西和、宝鸡、虢镇进攻,第18 兵团向其展开反击,歼胡宗南部3700余 人,迫其南撤。第64军在海原地区将马 鸿逵部援兰兵团阻于海原以北地区。 历时25天的兰州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2 万余人
兰州战役指挥部旧址
榆中县连搭乡乔家 营村曾是解放兰州 战役时中国人民解 放军第一野战军的 前线指挥部,时任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 兼政治委员的彭德 怀曾在乔家营村运 筹帷幄,指挥解放 兰州的战役。如今 兰州解放已近58年, 乔家营村已不是当 年贫穷的小山村, 但第一野战军前线 指挥部的旧址却早 已残破不堪,村民 们盼望恢复这座极 具爱国主义教育意 义的革命场所,为 后人留下一份宝贵 的遗产。
历史意义
此战,是我军为解放全西北而与敌进行的一
次决战,也是西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 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第一野战军以伤亡 8700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马步芳部 42360人,其中俘敌24630人,毙伤13480人, 起义1250人,投诚3000人,这一胜利,使西 北敌军主力丧失大半,推翻了马步芳家族在 青海、甘南数十年的封建统治,为人民解放 军为进军宁夏、新疆,全部解放西北奠定了 基础。
一九八八年 十月,榆中县 人民政府在 兴隆山卧龙 湾建立革命 烈士林园 ,将分葬在各处 的九百一十 名烈士合葬 在这里。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示意图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名称:辽沈战役地点:吉林、辽宁时间: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参战东北野战军,国民党军参战方兵力:东北野战军 70万人国民党军 55万人伤亡情况:东北野战军伤亡6.9万人国民党军伤亡47万人方:结果: 东北野战军胜主要指挥官: 林彪,罗荣桓,卫立煌,杜聿明辽沈战役背景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
战争进入第三年,即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比1,变为1.3比1。
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
1948年8月,解放战争的第三年,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
国军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
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已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
当时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军的地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也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
战前计划中国国民党蒋介石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对东北战局深感忧虑,处于欲守无力、欲撤难舍的状态,故将主力辽沈战役收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地区,采取集中兵力,重点守备,相继打通北宁线的方针。
作战目标:放弃补给不易的长春及沈阳,防止东北野战军进入山海关,安定关内局势,伺机转攻收复东北。
三大战役及示意图.doc
三大战役示意图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开始,11月2日结束。
战役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切断北宁线,把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堵在关外。
当东北解放军包围锦州后,国民党为了打通北宁线,蒋介石亲自飞到北平和沈阳,调华北山东烟台和锦西敌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从沈阳地区调新一、新六军等共11个师组成“西进兵团”,增援锦州。
东北野战军在塔山顽强阻击“东进兵团”,使其不能与锦州之敌靠拢,又在彰武、新立屯以东之黑山地区阻击“西进兵团”。
10月15日,解放军解放锦州,俘剿总副司令范汉杰和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等9万多人。
17日长春之敌一部起义、一部投诚。
第二阶段是围歼“西进兵团”廖耀湘兵团。
锦州解放后,蒋介石命令廖耀湘兵团继续西进,夺回锦州,打通北宁线,但遭到解放军英勇阻击,并将其包围在黑山、打虎山地区,至25日,全歼廖兵团5个军,包括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新一军和新六军。
第三阶段是解放沈阳、营口。
卫立煌逃脱。
辽沈战役歼敌4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结束。
战役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歼灭黄百韬兵团,孤立徐州。
11月7日,黄百韬兵团西撤向徐州靠拢。
同日,徐州北的敌军在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下,2.3万余人在台儿庄起义。
华东野战军立刻通过第三绥靖区南下直插徐州东陇海路,堵住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将其包围在碾庄地区,予以歼灭。
第二阶段是歼灭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
当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后,蒋介石从平汉路调黄维兵团向宿县前进,企图救援黄百韬。
11月25日,中原解放军将黄维兵团12万人在双堆集地区包围。
蒋介石见黄维兵团被包围,决定放弃徐州,命令杜聿明南下救援黄维兵团。
12月1日,杜聿明率三个兵团放弃徐州向西南逃跑。
华东野战军分路追击,在河南永城县陈官庄地区予以包围。
12月15日全歼黄维兵团,俘黄维等人。
第三阶段歼灭杜聿明集团。
1948年12月,为稳定北平傅作义部不南撤或西逃,中央军委曾命令淮海前线在歼灭黄维兵团后,暂不作歼灭杜聿明集团的行动。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PPT课件
知识结构
解放区的 土地改革
•联系旧知 •巩固练习
原因 内容
以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已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总路线
结果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或少 地的农民分到土地
意义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 的积极性,保证了解放
战争迅速取得胜利。
返回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疑难解析 影像资料 能力测试 拓宽视野
•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总路线。
返回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疑难解析 影像资料 能力测试 拓宽视野
能力测试 选 择 题 材料解析题 问 答 题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
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 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 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疑难解析 影像资料 能力测试 拓宽视野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疑难解析 影像资料 能力测试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 战略决战的胜利
链接…… 链接…… 链接……
拓宽视野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疑难解析 影像资料 能力测试 拓宽视野
知识结构
战略决战 的胜利
•疑难解析 •音像资料 •巩固练习
背景 过程 意义 原因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ppt课件
• 时间: 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 地点:今辽宁省、吉林省
• 参战方:东北野战军,国民党军
• 参战方兵力:东北野战军 70万人
•
国民党军 55万人
• 伤亡情况:东北野战军 伤亡6.9万人
国民党军 伤亡、被俘47万
人
• 主要指挥官(共):林彪、罗荣桓、
刘亚楼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 义县至河北省滦县300余公里战线上向国民党军发起进 攻。至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孤立了锦州。1948年 10月14日,攻锦集团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于15日 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锦州被克后,困守长春 的国民党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在东北野战军强大的军 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下,于1948年10月17日率所部2.6万 余人起义。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第一阶段:锦州会战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 1948年10月18日,蒋介石飞赴 沈阳部署“总退却”,严令西 进兵团继续前进,在东进兵团 配合下重占锦州。19日,东北 野战军领导人决定采取诱敌深 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在辽西 地区围歼西进兵团。东北野战 军10个纵队在黑山、大虎山以 东,饶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 魏家窝棚以北约120平方公里的 地区内,对西进兵团展开大规 模围歼战,各部大胆穿插,分 割围歼。至28日拂晓,辽西围 歼战结束,全歼西进兵团5个军 12个师(旅)共10万余人,其中包 括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 的新1军和新6军,生俘中将司 令官廖耀湘,从而取得了辽沈 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第二阶段
解放战争之三大战役
歼灭黄维兵团于浍河、淝河之间的战斗
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总攻阶段。解放军暂缓了对包围内 的杜聿明部的攻击,向他劝降,虽 然没有成功,但也使其弹尽粮绝、 士气全无。期间国军也计划突围, 但以失败告终。20天后,华野发动 了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 团,杜聿明被俘。徐州剿匪总司令 部前进指挥部副主任兼第2兵团司 令官邱清泉阵亡,第13兵团司令官 李弥逃脱。李延年第6、刘汝明第8 兵团随后放弃淮河以南、长江以北 地区,撤往江南,淮海战役结束。
解放战争战线变化形势图
A
70
1947.10.17-26 辽阳战役
A
71
1947.11.2 青岛“十一二”惨案
A
72
1947.11.3 解放军被迫撤出青岛
A
73
1947.11.6-9 全国多地爆发罢工事件
A
74
1947.11.10-14 山东解放区局势恶化
A
75
1947.11.18 南京下关惨案
A
76
1947.11.27 国民党颁布【戡乱总动员】
1946.6.2 国民党开始进攻中原解放区
A
13
1946.6.7 国民党军占领洛阳
A
14
1946·6.13 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东北解放区, 中原解放区局势进一步恶化
A
15
1946.6.20 中原解放军撤往山东
A
16
1946.6.22-7.3 延边战役,解放军击败国民 党军,取得胜利
A
17
1946.7.13 哈尔滨解放
A
37
1946.12.2 解放军收复登州
A
38
1946.12.17 平汉-粤汉铁路大罢工
A
39
1946.12.21 国民党政府颁布宪法
A
40
1946.12.25-30 北平学生运动爆发
A
41
1947.1.3——1.13 解放军分批进入沂蒙山区
A
42
1947.1.20-2.15 晋冀鲁豫解放区创立
A
84
1948.3月-4月 国共第一次和谈
A
85
1948.5.3 国民党不宣而战,第一次和谈破 裂
A
86
1948.5.10-19 鲁西战役
解放战争战线变化形势图
1946.10.21 国民党军大举进攻青岛
1946.11.10 青岛战役进入僵持阶段
1946.11.23 滨江战役
1946.12.2 解放军收复登州
1946.12.17 平汉-粤汉铁路大罢工
1946.12.21 国民党政府颁布宪法
1946.12.25-30 北平学生运动爆发
1947.1.3——1.13 解放军分批进入沂蒙山区
1948.6月下旬 豫西战役
1948.7月上中旬 辽西大战
1948.8月上旬 鲁南战役
1948.8月下旬 滨江战役
1948.9.3 榆树战役
1948.9.9 九台战役
1948.9.14 锦州会战
1948.9月下旬 辽东战役
1948.10.3 长春解放
1948.10.6 山海关战役
1947.8.21 延安光复
1947.8.28 通化战役
1947.9.4 铁岭战役
1947.9.15 平山战役
1947.9.23-10.11 邢台战役
1947.10.17-26 辽阳战役
1947.11.2 青岛“十一二”惨案
1947.11.3 解放军被迫撤出青岛
1947.11.6-9 全国多地爆发罢工事件
1947.5.9 解放军取得孟良崮战役胜利;陕北羊 马河战役
1947.5.15-22 解放军撤离绥德,蟠龙战役
1947.5.25 响水战役
1947.5.28-6.4 解放军二占绥德
1947.6.6-6.8 晋冀鲁豫解放军南下
1947.6.10 商洛战役
1947.6.15 确山战役
1947.6.18 信阳战役
1946.9.9 第二次涟水战役失败,解放军主动撤 出苏北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平津战役示意图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
名称:平津战役地点:平津一线地区时间: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结果:解放军胜伤亡情况: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损失52万人参战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主要指挥官: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傅作义目录战争简介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战役前的军事形势方针与部署战役经过评价意义纪念馆战争简介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战役前的军事形势方针与部署战役经过评价意义纪念馆展开平津战役示意图战争简介英文:Beiping-Tianjin Campaign俄语:Beiping-Тяньцзинькампании Мемориал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
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剿匪总司令部”、1个警备司令部、3个兵团部、13个军部、50个整师及非正规军4个师,共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基本上解放了京津地区。
使古都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
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和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
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
国共损失比:13.3:1辽沈战役胜利结束1948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进行的第一个战略决战性战役辽沈战平津战役役胜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所部47.2万人,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1)解放战争简介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解放南京基本资料解放战争日期:1946年6月—1 9 4 9年 6 月地点:中国结果: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往台湾。
相隔台湾海峡呈现对峙状态至今。
参战方中国国民党:中国国民革命军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官国民党方:蒋介石及李宗仁、汤恩伯、顾祝同、张灵甫、廖耀湘、胡宗南、杜聿明、白崇禧等共产党方:毛泽东及朱德、彭德怀、陈毅、粟裕、林彪、罗荣桓、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徐向前等兵力中国国民革命军:4,300,000 (1946年7月) 3,650,000 (1948年6月) 1,490,000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1,200,000 (1946年7月) 2,800,000 (1948年6月) 4,000,000(1949年6月)历史背景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迫切希望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医治战争创伤;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表示愿与国民党继续合作建国,派毛泽东、周恩来等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签署《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针对已经出现的武装冲突,签订了停战协定,并促成全国各党派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达成政协决议案,积极致力于战后和平建设。
但国民党统治集团一面扯谈和平,一面以“受降”为名,豫、晋察冀、华东、东北、中原等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人民解放军依靠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的支持,贯彻中共中央、毛泽东制订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通过前8个月机动防御作战,给了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
【精品历史课件】412解放战争(共31张PPT)
战战 战 渡 略略 略 江 防进 决 战 御攻 战 役
粉粉 碎碎
刘邓 大军
三 大
全重 面点 进进
挺进 大别
战 役
攻攻 山
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土
土地改革
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地
改
革
时间:1947年6月
与
战略反攻
三
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大
战
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
役
三大战役 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从1947年3月撤出延安起,以毛泽东为首 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坚持转战陕北,在物 资供给极端艰苦和与敌周旋十分险恶的环境 下,从容地指挥着全国各战场的作战。中共 中央这一决策和胆略,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 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度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 97.5个旅共78万人,平均每个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 正规军,共歼敌11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第一线的突击 兵力,已下降到只占开始进攻解放区时的总兵力的34%, 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在战斗中不 断发展壮大,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并积累了大兵团 作战的经验总兵力。
二、时空观念
(一)概念
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二)目标
(1)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理解它们的意 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2)能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 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 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与现实的重要性。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解放战争》(共48张PPT)
歼敌55万,解 放长江以北的 华东地区、中
原地区
歼敌52万,华 北全境(北平
和平解放)
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第二回合:内战全面爆发
时间:1946年6月-1949年1月
双方:
VS
表现:1、战略防御-粉碎全面、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揭开序幕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点评:国民党军事上节节败退,主力殆尽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13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46年6月
1948年秋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三
大
平津战役
战
役
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949年1月
指挥
林彪,罗 刘伯承,陈毅,林彪,罗荣桓,
荣桓
邓小平
聂荣臻
歼敌47万, 战果 解放东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渡__江_战_役__或_占_领__南京 2)“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的寓意是__鼓_足_勇__气_,乘__胜_追_击__,把_革__命_进_行__到底 3)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历史上曾称 “虎踞龙盘”之地.请列举近代曾定都于 此的政权:_太_平__天_国_,_中_华_民__国_南_京__临_时_政__府_,_南_京_国__民政府
(2)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 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 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理论上: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的胜利。
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博弈 和平建国与独裁统治的博弈
安徽解放地图——六安:张家店战斗!
安徽解放地图——六安:张家店战斗!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特别策划了国庆特别节目,沿着解放地图,回望我们走过的峥嵘岁月。
今天的解放地图我们把视线转向大别山区,1947年8月底,刘邓大军胜利完成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后,立即实施战略展开。
此时,蒋介石也急忙派大军南下,分路扑向大别山区,妄图乘我方立足未稳,寻歼我军或者将我军逐出大别山。
今天要说的张家店战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张家店现在位于六安市金安区的张店镇,如今这个小镇热闹而又和谐。
但是在七十多年前,一场战斗在这里打响,这场战斗在整个解放战争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史编研科科长苏明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从这个鲁西南,就是经过这个黄泛区,穿过陇海线,然后再越过黄河,淮河,一路到达大别山。
从出发开始到到达大别山北麓,一共用了一个月时间。
”1947年8月27号,刘邓大军也就是晋冀鲁豫野战军抵达了大别山地区,并迅速展开了战略部署。
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史编研科科长苏明波:“紧接着刘邓大军的四个纵队,共12.4万人,就在这个大别山区进行一个战略展开。
我们这个皖西就是刘邓大军第三纵队,就是陈锡联率领的第三纵队实施战略展开的地方。
”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刘邓大军在皖西便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史编研科科长苏明波:“刘邓大军第三纵队从这个8月底解放叶家集开始,截止到9月中旬,先后解放了六安县城,金家寨,霍山县城,舒城县城,以及桐城,太湖,潜山,岳西等十几个县。
”与此同时,国民党的部队也开始了大举反扑,有不少县城在解放后,由于解放军的撤出,又陷入被敌军围剿的局面。
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党史编研科科长苏明波:“我们刘邓大军三纵的三个旅,有两个旅在9月下旬被抽调到河南东部,就是今天的商城,固始一带。
留在我们这边的是第三纵队的第八旅。
”敌军借此时机准备实施反扑,但是也正是由于敌军的冒进,给我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战机。
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
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目录序言 (1)1 .宜川战役 (1)2 .鲁西南战役 (2)3 .平津战役 (3)4 .济南战役 (3)5 .晋中战役 (4)6 .莱芜战役 (4)7 .苏中七战七捷 (5)8 .豫东战役 (5)9 .辽沈战役 (6)10 .淮海战役 (6)序百1946年6月26日,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在驻马店的指挥所下达了总攻击令,22万国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这标志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彻底撕毁了停战协定。
面对国民党军的进犯,解放区军民奋起反抗。
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和参谋总长陈诚叫嚣“三至五个月结束战争”,然而在三年时间中,解放军越打越强,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进而横渡长江,席卷东南、西南、西北,最终解放全中国。
在解放战争中,有十大经典战役,极具代表性,体现了指挥员杰出的指挥艺术,下面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十大经典战役中,莱芜战役、苏中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这五个战役,粟裕都曾直接指挥或参与指挥,他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之大可见一斑,第一大将实至名归。
1.宜川战役宜川战役是“围点打援”的典范战例,1948年2月22日,西北野战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指挥下,集中5个纵队,发起了宜川战役。
27B,围城的解放军对宜川发起攻击,城内守军慌忙向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求援。
胡宗南急令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部(辖2个整编师)2万多人沿洛(JI1)宜(川)公路驰援宜川。
28日,当刘戡部到达宣川的瓦子街地区时,解放军的打援部队将刘戡部合围并发起进攻。
激战至3月1日17时,解放军全歼被围之敌大部,42岁的刘戡在解放军攻入他的军指挥部前,用手榴弹自炸身亡。
刘戡所部被全歼后,解放军于3月2日对宜川城发起总攻,激战至8日全歼守军5000余人,宜川战役胜利结束。
刘戡自杀后,胡宗南痛哭失声,说起来,对于刘戡之死,胡宗南也是有责任的,宜川被围后,刘戡受命增援时,曾向胡宗南建议派出先头部队攻占观亭,然后由观亭方向增援宜川。
解放战争
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的原因;假和平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 见书: 的目的、结果、意义(重庆历史,重点掌握) 中共重庆谈判 的目的、结果、意义(重庆历史,重点掌握) (1)目的: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团结 )目的: 和教育人民。 (2) 结果:签订“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 ) 结果: 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 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对人 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3)意义:是人民力量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 )意义: 意;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再要发动内战,就在 政治上陷入被动地位。
框架结构 谈判:中共争取和平民主(重庆谈判的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 开打:全面进攻到终点进攻 反攻: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和三大战役 蒋遭不住了:又谈(北平谈判),谈不拢就渡江战役,国民政府就 死得硬翘翘了。 注意的线索:国共两党的关系 中间派人士的态度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国际: 国际: (1)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的苏联更加强大,欧亚建立 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瓦解着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为中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中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中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2)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的帝国主义强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 扶蒋反共,全力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给中国人民的革命带来困难。 扶蒋反共 国内: 国内: (1)在抗日战争中,人民的力量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 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对国民党的战争政策产生强大的 舆论压力。 (3)国民党为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坚持独裁内战的方 针,玩弄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解放战争50余次重要战役全集
解放战争50余次重要战役全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苏中战役定陶战役中原突围战役大同集宁战役新开岭战役四平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东北夏季攻势东北秋季攻势东北冬季攻势平汉陇海路破击战役张家口战役豫北攻势滑县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宜川战役正太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役挺进大别山豫西战役胶东保卫战洛阳战役豫东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济南战役辽沈战役锦州战役塔山战役黑山战役辽西战役淮海战役沈阳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福州战役漳厦金战役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广西战役扶郿战役兰州战役宁夏战役成都战役滇南战役西藏战役上党战役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至10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古属上党郡),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城打援战役。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蒋介石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一面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面以受降为名,调集大批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
1945年8月中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秉承蒋介石旨意,以其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第19军、第61军一部和部分伪军共1.7万人入侵晋东南,自临汾、浮山、翼城进占被我地方武装包围的长治、长子、壶关、屯留等城和已为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襄垣、潞城以及被人民武装包围的长治、长子等县城,其军部率第68、第69师主力及暂编第38师一部驻守长治(以长治为中心的地区,古称上党郡),其余部队和地方团队守备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和壶关等县,企图以此为依托扩占整个晋东南。
与此同时,第一战区第3、第16军经风陵渡到达运城以南,第11战区以第15军留置豫西,以第40军、新8军及第30军向郑州集中,拟沿平汉路向北推进。
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中央军委命令晋冀鲁豫军区坚决歼灭进入上党地区之敌,除去心腹之患。
自8月26日起,中共中央军委先后指示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集中太行、太岳军区主力首先歼灭阎锡山进入长治的部队,收复上党地区,消除腹心之患。
第十八课 三大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 1.毛泽东和朱德在1949年4月向解放军下 达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 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 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 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这个命令明 确指出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 么? 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
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第
18
课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
1946年6月 进攻中原解放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
大决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南 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二)过程与方法: 1、对三大战役基本史实的掌握,采用学生通过阅读,再结合地图讲 述,加深理解。 2、记忆指导学生完成三大战役简表,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对比问 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指挥家 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 社会责任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 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意识。
自主学习,适时点拔,看书完成下面的内 容,并在书上标划
一、三大战役: 1.背景:从1946年6月到1948年9月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人民解放军 官兵英勇作战,共消灭国民党军队200多万人。由于兵力减少,敌人 被迫收缩防御范围,将主力收缩至 、 、 等战略要地周围。 这说明,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党中央果断做出了与敌人展开战 略决战的部署。 2.时间:从 年 月至 年 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举世闻 名的 、 和 。 3.三大战役(完成课本96页表格) 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有 . 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1.背景: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 。 2.渡江战役: 年 月, 和 下达命令,分 路渡江作战。 3. 年 月 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 年的 垮 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原创2: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5)题
解析:题干材料只涉及中共在东北的七年抗日游击战争,故①不符 合题意,排除;材料“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 教训”反映了中共在东北地区进行了长期抗日斗争,故②符合题意;
16 16 of 22
(6)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 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D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1 1 of 22
一张图学透
日本侵华 1
局部侵华
局部侵华: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 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
全面侵华
全面侵华: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 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爆发。
一张图学透 从抗日战 争到解放
战争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2 2 of 22
一张图学透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第(1)题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1932年”,火花(火柴盒上的贴画)上 有“抗敌牌”“十九路军”等信息,可以推知该火柴厂是支持 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十九路军抗日的,故D项正确。
6 6 of 22
第(4)题
解析: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于1926年,选项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 排除;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极大提高是抗战胜利的意义,选项 C不符合题意,排除;“和平民主团结”建国方针实现是抗战胜利 之后的重庆谈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