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国策与云南省情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简介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边接东南亚五国和我国南部地区,素有“东方瑞士”之称。
云南省地处高原,地势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中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同时,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这里聚集了25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厚,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了云南的一大亮点。
地理特点云南省地理特点鲜明,拥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全省地势呈南高北低的倾斜趋势,主要由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组成。
云南省地处五大河流域之一的元江、澜沧江、怒江等著名河流经过,使得云南拥有众多的湖泊和瀑布,流域内的水资源得天独厚,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气候条件由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复杂多样,所以气候条件也较为复杂多样。
其中,昆明市被誉为“春城”,气候温和,温暖宜人;而西双版纳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湿度大。
此外,云南省还有高原气候、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是众多游客的理想目的地。
旅游资源云南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著名,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云南省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有雄伟的横断山脉、神奇壮观的石林、美丽的滇池、独具特色的丽江古城等。
此外,云南省还拥有众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如泸沽湖、普者黑、西双版纳等。
这些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给云南省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文化底蕴云南是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之一,这里聚集了25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厚。
每年的“过洞节”、“泼水节”等民族传统节日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此外,云南还有独特的歌舞、手工艺等民间文化,这些都为云南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济发展云南省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
同时,农业也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云南被誉为“中国的花园”,盛产稻米、玉米、烟草、茶叶等。
云南作文之云南陆军讲武堂作文
云南陆军讲武堂作文【篇一:云南讲武堂】历史总有其吊诡之处,“讲武堂”本是大清帝国为挽救内忧外患日趋危急的国运所做的最后努力之一,结果反而成了革命者的训练营。
云南讲武堂:百年军校将帅摇篮在风雷激荡的清朝末年,1909年显得异常平静,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大事。
实际上一切都在悄然变化。
溥仪即位了,张之洞死了,革命者在各地紧张地活动,各省咨议局召开了首届常会??同在这一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诞生。
讲武堂,是大清帝国为挽救统治所做的军制改革之一,鉴于落后的八旗军队无法应付新的军事形势,清政府决心要建立一支“新军”。
讲武堂,便是为培养“新军”将领所设立的新式军事学校。
创办于1909年的云南讲武堂,是全国3所讲武堂中成立最晚的(另外两所为:北洋讲武堂,1906年成立于天津;东北讲武堂,1908年成立于奉天即当今沈阳),但对中国近代军事影响之大,堪与黄埔军校并称。
亦有人评价称,在云南近代史上,曾有一文一武两所学校对中国命运影响深远。
“文”乃西南联大,“武”即云南陆军讲武堂。
前者培养了一大群灿若群星的学术巨匠;后者造就了一大批我国乃至亚洲近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将领,包括:2位新中国元帅(朱德和叶剑英)、20多位上将、3个国家的军队总司令、300多位将军,以及数以千计的校官和尉官。
正是这些人,在此后的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北伐战争,乃至抗日战争时期奋勇作为,以他们各自跌宕的人生经历,创造了20世纪上半页整个中国的“大历史”。
首任校长李根源昆明,风景秀丽的翠湖西岸,一座杏黄色的走马转角楼默然伫立。
这座与周围喧嚣风格迥异的传统式建筑,便是云南陆军讲武堂。
为其选址此处的,是讲武堂最受尊敬的创办人——李根源。
提起李根源,知道的人并不多。
此人是晚清政府派往日本求学现代军事的官费留学生之一,与顾品珍、唐继尧、阎锡山、孙传芳、程潜等均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同学。
与此同时,他还有另外两个身份:反清复明家族的后人,以及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的同盟会首批会员。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一、地理概况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
云南省地处北纬21°8′40″至29°15′7″、东经97°31′53″至106°11′47″之间,东临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界越南,西连缅甸,北与西藏自治区、四川省接壤。
全省总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1%。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主导地势。
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著名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最高峰为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
二、气候特点云南省气候附有南亚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的特点。
气候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对较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
云南气候地域差异明显,东部多雨,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西部则相对干燥,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
这种地理气候条件给云南的土壤和生态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三、人口和民族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常住人口超过5700万人。
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有25个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36.7%。
云南省的主要民族包括汉族、白族、傣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等。
不同少数民族之间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四、经济发展云南省是中国的重要经济省份之一。
近年来,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云南省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是云南省的基础产业,以稻米、玉米、烟草、茶叶等为主要农作物,同时养殖业也很发达。
工业方面,云南省的有色金属、煤炭、能源、化工等行业具有竞争力。
云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锌、铅、锡、铁等。
服务业在云南省的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旅游业。
云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悠久的古镇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五、旅游资源云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丽江古城、大理洱海、香格里拉、玉龙雪山、三江并流、石林等。
云南省省情介绍
第一节基本情况一、历史建制与沿革据《尚书.禹贡》载,公元前841年以前,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今云南之地属“梁州”之域。
公元前279年左右,楚国将军庄蹻率军由湘西溯长江而上,攻灭夜郎,统一了滇池地区,建立滇王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西南边地设立郡县派官置吏,进行直接的统治。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设置益州郡,郡治设在滇池县(今晋宁),云南县是其下辖的24县之一,“云南”作为政区的名称由此出现,“云南”也至此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东汉继续推广郡县制,于公元69年增设永昌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作为行政区划由县扩大为郡。
东晋初年起,爨氏势力统治云南地区达500年之久。
隋朝时期,隋朝廷派史万岁率兵南征,击降爨氏,消除云南的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
唐朝在云南设置羁縻府州。
公元738年,南诏在唐朝大力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蒙舍诏主皮逻阁为“云南王”。
南诏前后共13个王,历经247年,始终保持着对唐王朝的臣属关系。
公元795年,设置云南安抚司。
937年白族先民段思平率军推翻了云南奴隶制政权“大义宁”,建立了大理国政权。
大理国疆域基本继承了南诏的版图,辖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贵州西北部等地。
行政区划府、郡的建制基本沿袭南诏,设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实行封建农奴制专政。
大理国相传22世,历经315年。
元朝忽必烈灭大理国后,1276年,改鄯阐府为中庆路,正式建立云南行省,成为全国11个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治所从大理迁至昆明。
1381年(明洪武14年),明朝取消元朝设立的云南行中书省,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等“三司”,执掌全省政务、军务和刑名按劾之事,辖全省府、州、县。
后设巡按御史,以资监察。
明朝在云南实行“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采取“以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并赠予世袭官衔。
清朝沿袭明制,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道、府、州、县,并在一些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特权,任命流官统治,而在边远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
云南省基本省情
云南基本省情综述一、基本省情(一)基本情况1、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1%,居第8位;2、全省有16个州、市(8州8市);3、129个县(市),其中29个民族自治县;4、总人口达4500万,在西部仅次于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第3位;5、山区、半山区占94%。
(二)四大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民族文化浓郁、历史文化多元共融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气候多样性。
二是生物多样性。
三是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其中丽江大研古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四是水能资源丰富。
云南有6大水系,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可开发量9700多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0.5%,仅次于四川居中国第2位。
五是矿产资源丰富。
2、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
边境线长4061公里,占中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8个,与东盟的缅甸、越南、老挝3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加速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三条对外通道:西路通道、中路通道、东路通道。
3、民族文化浓郁全省有52个民族,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人口近1500万,在中国居第2位,占全省总人口的l/3。
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
4、历史文化多元共融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这个论断已经通过开远森林古猿、禄丰腊玛古猿和元谋古猿的发现而被证明。
澄江动物化石群被誉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
二、对省情的分析和定位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6168亿元,财政总收入14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元,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3%。
云南基本省情综述
云南基本省情综述一、基本省情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土地面积的4.1%,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第8位。
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8个省辖市;共有县级行政单位129个,其中29个民族自治县。
2006年末全省总人口达4483万,在中国西部仅次于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第3位。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境内山谷相间,平坝只占土地面积的6%,山区、半山区占94%。
云南是中国一块正待开发的宝地,有着极其难得的发展条件。
主要有四大比较优势:(一)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云南资源总量居全国第6位,人均资源量是我国平均水平的2倍。
资源优势突出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气候。
云南具有我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候类型。
地处云南最南端的西双版纳,属热带北部边缘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地处滇中的昆明,则是全国著名的春城,有“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美誉;地处云南最北端的迪庆州香格里拉一带,属北温带山地季风气候,气温垂直差异明显。
二是生物。
由于多样性的气候和环境,云南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地区的多种生物资源种类,高等动物、植物和花卉的种类皆占我国的一半左右,是中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之乡”、“药材之乡”和“生物资源基因库”。
三是旅游。
云南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拥有除海洋旅游资源以外的其他各种旅游资源,较好地实现了秀丽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悠久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完美融合。
主要风景名胜有60多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3.3%,其中丽江大研古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石林、大理、西双版纳、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0余处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四是水能。
云南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或上游流域区,如珠江就发源于云南曲靖市的马雄山。
云南社会环境分析简短总结
云南社会环境分析简短总结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
1、地理位置: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多个国家接壤,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这使得云南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2、民族多样性: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共有2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近40%。
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和谐共处的关系,共同维护着云南的稳定和发展。
3、气候条件:云南地处高原地区,气候多样,既有热带雨林气候,也有高山峡谷气候。
这种气候条件为云南的农业、旅游等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4、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支持,云南的经济发展迅速。
特别是在旅游业、生物医药产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因素,云南的经济发展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5、教育资源:虽然云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教育资源得到了逐步改善。
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在云南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合作项目。
总之,云南的社会环境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多
样化的气候条件。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云南概况及省情
云南概况及省情云南概况:美丽富饶的云南是祖国西南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是一块正待开发的宝地,有着极其美好的发展前景。
(一)自然资源丰富云南总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4300多万,资源总量居全国第6位,人均资源拥有量是我国平均水平的2倍。
资源优势突出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气候。
云南具有我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候类型。
地处云南最南端的西双版纳,属热带北部边缘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热量充足;地处滇中的昆明,则是全国著名的春城,有“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美誉;地处云南最北端的迪庆州香格里拉一带,属北温带山地季风气候,气温垂直差异明显。
二是生物。
由于多样性的气候和环境,云南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地区的多种生物资源种类,高等动物、植物和花卉的种类皆占我国的一半左右,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之乡”、“药材之乡”和“生物资源基因库”。
三是旅游。
云南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拥有除海洋旅游资源以外的其他各种旅游资源,较好地实现了秀丽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悠久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完美融合。
主要风景名胜有60多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3%,其中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丽江大研古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有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有石林、大理、西双版纳、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0余处。
四是水能。
云南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或上游流域区,如珠江就发源于云南曲靖市的马雄山。
云南有6大水系,由于山高谷深,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
如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都具备建设大型梯级电站的条件。
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可开发量9700多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0.5%,居全国第2位。
五是矿产。
云南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经济价值高。
拥有量居我国西部省区第3位,已探明储量的92种矿产中,有35种储量居全国前5位,尤其是有色金属和磷矿储量丰富,铅矿、锌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近年来云南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也已跃居全国第1位。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云南,简称云(滇),位于中国西南得边陲,省会昆明。
云南得简称就是“滇”或“云”,就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得云南元谋人,就是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得中国与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滇族部落得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就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面积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
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与云南省相邻得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
云南3个邻国就是缅甸、老挝与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该省得东面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贵州省,北面就是四川省,西北面就是西藏自治区。
云南得国境线长4,060公里,与3个国家接壤:西面就是缅甸(主要口岸就是瑞丽),南面就是老挝(主要口岸就是磨憨),东南方就是越南(主要口岸就是河口—老街)。
全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合计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3个市辖区、13个县级市、74个县、29个自治县(合计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人口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省总人口为4596、6万人。
2011年,全省总人口为4631、0万人,与2010年相比,全省净增人口29、4万人。
2013年,常住人口预计达到4698万。
地貌相对平缓得山区只占总面积10%,大面积土地高低差参,纵横起伏,一定范围又有与缓得高原面。
资源云南省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与“有色金属王国”得美誉。
全国162种自然矿产中云南就有148种,其中铜矿、锡矿等有色金属矿产产量居全国前列。
居全国首位得矿种有锌、石墨、锡、镉、铟、铊与青石棉。
历史公元前279年,楚国大将庄硚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今曲靖),并开五尺道联系内地。
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设立益州郡与24个县,郡治滇池县(今曲靖),开辟通往缅甸与印度得商道.三国时期,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姓孟获。
云南地理概括
云南地理概括云南的省情特征是边疆、山区、多民族三位一体。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总面积为39.4万多平方公里,全境东西相距864.9公里,南北长990公里。
东部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及贵州省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倚西藏自治区,处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南面,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两国毗邻。
云南是我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一个省份,边界线长达3207公里,其中,中缅边界1997公里,中老边界500公里,中越边界710公里。
全省与外国接壤的有8个地州、27个县。
从云南全省的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
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端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其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左右。
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1000米左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全省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平均每公里降低6米。
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在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处是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元江出口处,海拔76.4米。
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相差达6000余米,为国内其他省区所少见。
(二)山脉河流云南重要山脉,东部有乌蒙山、五莲峰、梁王山、拱王山、牛首山、六韶山等,均为高原面上的山脉;西部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高大而狭长的山脉,北段山高林密,南段为横断山余脉,主要有云岭余脉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余脉大雪山、邦马山、老别山、高黎贡山的分支和槟榔山等。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自然地理区域位置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
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6740米,最抵海拔76.4米。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
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连位于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亚半岛,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997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越段1353公里。
云南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
有出境公路20多条,15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
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地势地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
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
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
南部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部在3000——4000米。
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80000一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东南、南流去。
云南省省情
云南简称滇或云,地处我国西南边陲。
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横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8位。
全省有25个县(市)与老挝、缅甸、越南3国毗邻,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是祖国的一块待开发的宝地。
2011年末,全省人口4596.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
在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15个为独有民族,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8个省辖市,8个民族自治州。
共有129个县市区,其中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民族自治县。
省情主要特点如下。
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云南先后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开远森林古猿、距今800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距今170—25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和智人的化石,元谋猿人化石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将我国人类进化史向前推进了二百万年,为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较“元谋猿人”稍晚的人类遗迹化石,在云南各地都有发现,如“西畴人”、“昆明人”、“丽江人”、“昭通人”等属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化石。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在云南各地也发现了几十处,如昆明附近的石寨山和元谋的大墩子新石器文化层等,说明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1984年7月和1988年1月在澄江县帽天山和昆明岷山一带发掘出土的“澄江动物化石群”,以其门类丰富、个体完整、保存完好的动物软体组织印痕,为人类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探索距今5.5亿和5.3亿年前地球生命演化进程的“窗口”。
与距今6.5亿年的澳大利亚“伊迪卡拉动物化石群”和距今5.15亿年的加拿大“伯吉斯动物化石群”一道,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地球“生命大爆发”和动物早期演化史更为完整的谱系,被称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第9篇 国情国策、云南省省情
第七章国情国策、云南省情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南面对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大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东西时差4小时以上。
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南邻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与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东北和北部俄罗斯、蒙古为邻,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
4.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还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毗连区和海洋专属经济区。
5.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如果把沿海岛屿的海岸线计算在内,则长度超过了3.2万公里。
6.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文莱等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7.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基本可以划分为5大类: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
8.山地和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和平原主要在东部。
9.我国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
10.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成为“世界屋脊”。
11.位于中国、尼泊尔边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地势最高点。
12.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为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13.我国沿海岛屿共有5000多个,其中约85%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大陆近岸和南海之中。
14.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面积3.6万平方公里;海南岛次之,面积3.4万平方公里。
15.钓鱼岛等岛屿位于台湾省东北的海面上,是我国最东的岛屿。
16.南沙群岛是我国最南的岛屿群。
17.我国河流的总长度226800公里,径流总量为26000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河流径流总量的6.8%。
18.我国的气候受海陆的影响,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19.寒风、气旋、梅雨、台风等成为我国常见的几种气候类型。
云南省省情——事业单位考试必看
云南省省情一、概况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八名。
东与广西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与西藏相连,西部与缅甸,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1公里。
北回归线从本省南部的普洱、红河、文山等州市境内横穿而过。
人口数量排名为第十二名,占全国人口3.36%。
丽江古城、三江并流和石林是云南省拥有的世界遗产,其中三江并流是中国唯一一项符合世界自然遗产全部四条标准的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
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
二、行政区划云南省设有地级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8个。
其下管辖的市辖区12个、县级市9个、县7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9个。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三、自然资源云南省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药材之乡“的美誉。
全国162种自然矿产中,云南目前已发现可用矿产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93%,其中保储量的潜在价值可达3万亿元。
按潜在价值计,燃料矿产约占40%,金属矿产占7.3%,非金属矿产约占52.7%。
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92种,矿产地2700处。
在保有储量矿产中,有13%的矿种居全国前列,2/3的矿种在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占重要位置,其中居全国第一的矿种有锌、铅、锡、镉、铟、铊、蓝石棉等。
植物: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
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
彩云之南——云南省情介绍
二、近现代部分 1、杜文秀起义 19世纪,为争夺土地和矿权,云南的汉族地主商人和回族地主商人之间 发生的冲突,这些冲突日益激化。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保山县发生永昌汉、回互斗事件,官府袒护 汉族,纵汉杀回,杜文秀一家全部遇难。杜文秀等人先后前往昆明和北京上 诉,都未能得到公正待遇。 咸丰六年(1856年),临安(治今建水)因矿权纠纷发生汉、回冲突, 冲突蔓延到昆明等地。云南巡抚下令对“滋事”回民,格杀无论。此举激起 云南各地回民的反抗。8月,杜文秀在蒙化(今巍山)小围埂村聚众起义。 起义军攻克大理,并以此为根据地建立政权,称“平南国”,杜文秀任“总 统兵马大元帅”,宣传响应太平天国。 同治六年(1867年),杜文秀政权已占有云南一半的地区。同年杜文秀 派二十万大军包围昆明,但却久攻不下。 同治八年(1869年)清军反攻,起义军失利,退回滇西,这次失利成为 起义的转折点。 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军围困大理,杜文秀服毒自杀,起义失败。
Page 19
马嘉理事件 为了修筑一条由缅甸仰光到云南思茅的铁路,同治十三年(1874), 英国上校军官柏郎北领武装探路队近200人,从缅甸出发,探测到我 国云南的路线;英国驻华使馆的职员马嘉理,也奉公使威妥玛之命, 从北京经云南到缅甸接应,准备年底与柏郎在八莫会合。光绪元年正 月(1875),马嘉理和柏郎率领武装探路队不事先通知地方官,就擅 自闯入云南,并扬言要进攻腾越城(今腾冲),曼允山寨的景颇族人 民力阻英国侵略者通过。正月十六日,马嘉理向当地群众开枪逞凶, 群众义愤填膺,将马嘉理及几名随行的中国人打死,并把探路队赶回 缅甸,这就是“马嘉理事件”,又称“云南事件”或“滇案”。当时, 威妥玛就马嘉理事件向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声言将派兵入滇。其时, 新疆正值多事之秋,清廷已命令左宗棠西征以收复新疆。由于担心英 国会与俄国联合起来阴谋占据新疆,就命令李鸿章、丁日昌一同妥善 办理此事。次年七月,李鸿章与威妥玛在山东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 约》。中国将所谓“凶犯”正法,向英国赔款、道歉;允许英国人开 辟印藏交通;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
云南省省情
云南省省情1. 知道云南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云南省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最西端:德宏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弄岛乡;最东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剥隘镇最北端:敌情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羊拉乡最南端:西双版难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附近从海路位置看,云南省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内陆,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距离都不太遥远,同时,位置还处于青藏高原东南部。
从人文区位看,云南处于历史上多民族迁徙、流动和频繁交往,多种文化交汇叠合的边缘地带。
2. 知道云南省的地势特点,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电动高原(云贵高原西部)。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以山地高原为主。
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
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多为经济发达区。
3. 知道云南省的主要河湖及其特点。
云南省河川密布,水系众多。
河流具有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落差大等高原山地河流的特点。
全省河流分属金沙江(长江上游,三江并流,金沙劈流,长江第一湾)、南盘江(珠江正源)、元江(红河)、澜沧江(源远流长,湄公河)、怒江(滩高十丈,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六大水系,期中南盘江、元江发源于云南省境内,其它的为过境河流。
2、湖泊⑴滇池位于昆明市区南部,被誉为“高原明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
⑵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区北部,⑶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县、华宁县三县交界处。
⑷异龙湖位于石屏县东南部。
⑸程海是一个内陆封闭型高原深水湖泊,没有出流,位于永胜县西南部。
中国国情、国策与云南省情
四、云南的优势及开发思路
• • • • • (一)云南的优势 1、地理优势 2、资源优势 (二)云南的发展思路 桥头堡建设中,要把云南尤其是昆明建成连接东南亚、 南亚的交通枢纽,形成航空、水路、公路、铁路、通讯的 立体通道,要抓好昆明新机场等重大枢纽项目建设,在辐 射东南亚、南亚的同时寻求与更多国家的交流与沟通。 • 重点产业方面,一方面要把云南建成以清洁可再生能 源为主的能源基地和输变电枢纽,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水 电资源,科学合理开发,为自身和周边的发展提供强大的 能源支撑。另一方面,要发挥云南自身优势,做大做强优 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以 及生物产业、旅游业。
二、环境保护
• • • • • • • • • • • (一)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律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环境保护的法律 综合性的环境法律、污染和公害防治法律、环境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文化环境保护 法律、其它部门法律 (二)环境保护的实施P56 1、管理机构—环境保护局 2、城市环境保护 3、农村环境保护 4、特殊自然环境保护 (三)环境保护的问题:水环境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沙化土地情况严重;空气 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日趋严重 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 管理”
四、科教文化概况P48— 四、科教文化概况P48—50
• • • • (一)我国的科技 (二)我国的教育 (三)我国的卫生 (一)我国的体育
第三章 中国国策
• 一、计划生育 • (一)计划生育政策:主要内容:控制人 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 (二)计划生育的实施P54—55 • 1、管理机构——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 2、遵循的原则 • 3、工作方针 • 4、基层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11
三、资源保护
• (一)资源保护的政策法律 • 1、资源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2、资源保护法律P57 • (二)资源保护的范围和措施P56—57 • 1、土地、矿产资源保护的原则及措施 • 2、陆地水资源保护 • 3、海洋资源保护 • 4、森林资源保护 • 5、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民族区域自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发展少数经济和文化。
• 4、我国的宗教信仰、宗教组织和宗教政策 • (五)我国的居民生活
可编辑ppt
7
三、经济状况
• (一)我国经济的主要结构 • 1、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日益提高 • 2、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并共同发展。 • (二)我国的工业经济 • 工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实现劳动工具现代化、劳动材料现代化、工业管理
要矛盾P37
可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pt
2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及启示
•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国主 张
• 1、全民族反侵略斗争。近代中国伟大反帝斗争的第一声 号角——广州三元里农民的“平因团”的英勇斗争。
• 2、近代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系统 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魏源
寒风、气旋、梅雨、台风是我国常见的四种气候类型。 •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 • 1、土地资源的四大特点: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绝对量大,
人均量小;分布不平衡、生产力差异大;后备资源少,难利用的土地 多。 • 2、水产资源的特点:人均、亩均占有量不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南 多北少;年际和季节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法律、其它部门法律 • (二)环境保护的实施P56 • 1、管理机构—环境保护局 • 2、城市环境保护 • 3、农村环境保护 • 4、特殊自然环境保护 • (三)环境保护的问题:水环境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沙化土地情况严重;空气
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日趋严重 • 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
现代化、工业结构高科技化、劳动科技文化水平现代化。 • (三)我国的农业经济 • 1、土地制度的变化 • 2、农业发展的重点P47 • (四)我国的综合国力 •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科技和国防实力、
国民凝聚力在内的内存力。
可编辑ppt
8
四、科教文化概况P48—50
• (一)我国的科技 • (二)我国的教育 • (三)我国的卫生 • (一)我国的体育
可编辑ppt
12
四、男女平等
• (一)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保障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体系:《宪法》
为依据,《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 人保护法》为主体 、包括《选举法》、 《工会法》……等40多部法律组成。 • (二)男女平等政策的措施和落实P59 • (三)男女平等政策的成效与问题P59
• (三)我国的行政区划 • 目前,中国设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
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 (四)我国的民族与宗教 • 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90%以上。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
书面。
• 2、民族经济政治情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 3、我国的民族方针、政策: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原则;实行
可编辑ppt
9
第三章 中国国策
• 一、计划生育 • (一)计划生育政策:主要内容:控制人
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 (二)计划生育的实施P54—55 • 1、管理机构——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 2、遵循的原则 • 3、工作方针 • 4、基层服务
可编辑ppt
10
二、环境保护
• (一)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律 •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2、环境保护的法律 • 综合性的环境法律、污染和公害防治法律、环境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文化环境保护
• (2)动物资源:野生动物、家畜家禽、鱼类
• (3)微生物资源: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等。
• (三)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的十大问题P44
可编辑ppt
6
二、人文概况
• (一)我国的人口 • (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 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优化配置劳动
力资源;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编辑ppt
5
一、自然资源(续)
• 3、矿产资源的特点:矿种多,储量多,但人均量 居世界后列;伴生、共生矿床多,综合矿多、综 合利用的程度低;贫矿多,难采、难选矿多、富 矿少;矿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小型产 地多,遍布全国。
• 4、生物资源的组成
• (1)植物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栽培作物
上海召开,宣告党的成立。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历程P39-40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P40
可编辑ppt
4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人文与经济、 文化概况
• 一、自然概况 • (一)我国的地理 • 1、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2、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 • 3、地形:分为五大类: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 4、气候: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 (二)近代农民战争(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 14年,波及18个省市。
• (三)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 1、维新变法运动 • 2、辛亥革命 • (四)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启示P39
可编辑ppt
3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及其 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1、五四运动 •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 •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
中国国情、国策与云南省情
德宏州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 高延芳 二0一一年四月
可编辑ppt
1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概论
•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 (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 1、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 • 2、加快进程——第二次鸦片战争 • 3、进一步加深——甲午战争 • 4、基本形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