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教案
化学:5.3《酸和碱的性质》教学案(2)(鲁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教学案__年_ _月 ___日第__ _课时主备教师______ 集备人员______ 课题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2)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名。
2、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学会总结归纳并迁移应用的能力,理解碱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
3、初步认识和判断复分解反应,会写常见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难点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总结归纳碱的通性。
措施矫正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巡视个别辅导自主学习复习本节碱部分内容,完成以下知识空格: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酸的是①氯化钠②氢氧化钾③硝酸④氢氧化钙⑤氢氧化钠碱的化学性质:1、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溶液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色。
注意:难溶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2、CO2 +碱溶液-- + ,(不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CO2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碱 +酸 --- + ,属于反应(填化学基本类型)。
俗名色态溶解性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其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点拨讲解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4、碱溶液 +盐溶液--- + 属于反应(填化学基本类型)。
碳酸钠和石灰水反应:;现象:氯化铜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现象:5、复分解反应。
发生条件:。
反应类型是指:、、、共四类反应。
合作探究1、氢氧化钙的制取。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呢?你能否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呢?实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在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浓溶液,迅速塞紧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塞,振荡烧杯,观察现象、思考问题。
(1)为什么气球会逐渐涨大?。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CO2、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写?。
(3)怎样保存氢氧化钠?说明原因?。
3、有一杯污水如何鉴定它呈碱性?。
常见的酸(一)
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C.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D.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解析: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H+的作用。
与金属氧化物起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与碱反应都是H+的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某种酸的特性则是由酸根离子决定的,如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钡盐溶液与硫酸反应都能生成白色沉淀,则是由于盐酸中Cl一和硫酸中的SO42一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例4] 某同学欲证明盐酸和氯化氢的性质不同,他向三支试管中各放一块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液变红),然后向第一支试管中加盐酸,试纸显_____色;向第二支试管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试纸显______色。
这时,他认为由此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于是向第三支试管中加入另一种化学式为______的物质。
要加入这种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是酸的一种性质,即H+的性质。
由于氯化氢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无H+,故干燥的试纸遇氯化氢气体不会变色。
第三支试管是作对比实验的,为了证明第一支试管中使试纸变红的不是盐酸中的水,而是氯化氢溶于水电离生成的H+,故应加水实验。
21世例5、将一包有氢氧化铜、氧化铜和锌粒组成的混合物,投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不溶物,此物质为红色。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但如果不能作出全面分析,很容易出现错误。
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有好多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故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就可看出哪个是浓硫酸,液体较满时可取少许于试管中振荡。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
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
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1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
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6、纤维素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一段时间后,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7、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
8、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第八章酸碱盐)
第一节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溶液的导电性。
2.电离。
3.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4.酸、碱、盐的初步概念。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溶液导电性和电离概念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观察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抽象思维分析和逻辑推理,给予科学的解释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电离。
(2)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2.难点教会学生根据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本质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3.疑点(1)酸、碱、盐溶液导电和金属导电的本质区别。
(2)NaHSO4和Cu2(OH)2CO3属于哪一类化合物?4.解决办法采用的方法是边实验,边分析,边讨论,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用他们已知的知识通过思维和现象,推理去理解新的知识。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准备试验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酒精,蒸馏水,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磷酸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盐酸,硝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硫酸镁溶液,氯化钡溶液。
五、学生活动设计1.教师演示课本第149页[实验8—1]。
学生观察灯泡是否亮。
[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教师提问:(1)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回答,电流是怎么形成的?金属能导电的原因?(2)氯化钠是哪种类型的化合物?它的组成微粒是什么?[目的:启迪学生思维,引起疑问进一步激发兴趣。
]3.教师将上述实验物质加入蒸馏水配制溶液,再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目的: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注意,启迪思维,提高兴趣。
] 4.教师提问:上述物质变成溶液后,为什么有的物质能够导电?有的物质仍不能导电呢?相邻座位的学生互相讨论,并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得出答案。
重要的酸教案(精品)
课题:第二节:重要的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硫酸、盐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腐蚀性知道稀释浓硫酸的的正确方法能够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知道AgCl 、BaSO4不溶于稀硝酸过程与方法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态度情感价值观体验用已有的化学知识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重点:硫酸、盐酸的性质浓硫酸的腐蚀性及正确稀释硫酸、盐酸的检验难点:硫酸、盐酸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好!上一课,我们已经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酸,如食醋中醋酸、汽水等饮料中碳酸、苹果、橙子、柠檬等水果中的柠檬酸,还有甲酸(蚁酸)、酸奶中乳酸、波菜中的草酸等。
酸可以使我们食品具有特殊的风味,但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今天我们以硫酸和盐酸为例,去进一步地了解、去探索酸的一些用途和性质。
第二节:重要的酸――硫酸和盐酸讲述:硫酸和盐酸是化学工业上人们常说的“三酸二碱”中的两种酸,工业上三酸指硫酸、盐酸和硝酸,二碱指氢氧化钠和纯碱(但纯碱并不是真正的碱,它是一种碱性盐),硫酸和盐酸在生产、科研、国防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一、硫酸和盐酸的用途它们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精炼石油、生产化肥、农药、炸药、还可用作干燥剂。
盐酸可除锈、制药、消化食物。
讲述: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通过对比的方法,来了解浓硫酸、浓盐酸在颜色、气味、粘稠性、挥发性等方面异同,归纳出它们各自的物理性质。
二、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这是浓硫酸,晃动瓶子时可以发现深硫酸像菜油一样呈油状、具有粘稠性。
纯净的浓硫酸是一种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厘米3,不易挥发,易溶于水。
我们再来看看浓盐酸的特点(示频)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工业盐酸常含有铁离子而显黄色)。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解释原因)思考: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质量分数会产生怎样变化?问题:浓硫酸不易挥发,敞口放置,它的质量、质量分数又会产生怎样变化?三、浓硫酸的特性演示:浓硫酸的吸水实验在表面皿上倒入2-3ml浓硫酸,转动表面皿,使浓硫酸在表面皿上形成一薄层液层;取50ml的小烧杯中倒入开水,另取一只100ml的烧杯倒扣在小烧杯上几秒钟,使充满水雾;把充满水雾的大烧杯倒扣在表面皿上。
化学课《酸的通性》教案
化学课《酸的通性》教案《酸的通性》是在学生学习稀硫酸、稀盐酸后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通性”、“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酸的涵义。
2、了解酸的通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及其意义。
1、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般规律有其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演示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
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
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⑴导入→⑵回忆已学知识→⑶归纳酸的通性→⑷分析变化的本质→⑸酸的通性的本质→⑹酸的涵义→⑺巩固练习及迁移(编有酸与金属不能发生反应的题目)→⑻质疑→⑼金属与酸反应→⑽金属活动性顺序→⑾本质→⑿巩固迁移本课的总体设计思想是根据基于现代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和记忆基本模式构建的。
信息加工理论的内部过程及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学习过程可描述如下:信息加工理论的内部过程学习过程(学习事件)①接受器接受刺激①引起注意,确保刺激被接受②通过感觉登记器登记信息②告知学习目标,建立适当的预期③选择性知觉信息,以便在STM中储存③提示从LTM中提取先前学习的内容④通过复述在STM中保持信息④以富有特色的方式呈现材料,确保选择性知觉⑤为在LTM中保存对信息进行意义编码⑤以适当的语义编码指导学习⑥将LTM中的信息提取到STM中⑥引出反应,包括反应生成⑦反应生成并进入效应器⑦提供学习结果的反馈⑧学习结果学习者的环境中⑧评估作业,包括提供学习结果反馈机会⑨通过执行策略对过程实行控制⑨安排多种练习以帮助将来的提取和迁移根据本课实际——教学重点(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安排两次上述的学习过程(学习事件)以此达到课堂教学重点突出。
鉴别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鉴别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实验步骤:一:将一份稀盐酸酸化后的BaCL2溶液分为三份,分别装入三个试管中,在三只试管中加入三种不同的酸,加入后若有白色沉淀的那一支试管中的溶液必是稀硫酸。
再取二支试管,将被稀盐酸酸化后的AgNO3溶液分别装入两个试管中,滴加剩余的二种酸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的试管,为稀盐酸。
剩下的一种为稀硝酸。
二:将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分别微微加热,有棕红色气体生成为稀硝酸。
而有刺激性气味挥发出来用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试纸变红的是稀盐酸。
剩下的一种稀硫酸。
三:将三支试管分别加入CaCO3,再加入过量上述三种酸,如果有大量气泡冒出和沉淀,则为稀盐酸或稀硝酸。
若反应一会停止反应,则为稀硫酸。
剩余两支继续剧烈反应的试管中溶液中加入铜粉有刺激性气体(气泡)放出是稀硝酸,无现象为稀盐酸。
反应原理:(1) Ba2++SO42——=BaSO4
Ag++CL=AgCl+
(2) 4HNO3 =2H2O+4NO2+O2
HCl=H++Cl+
(3) 2H++SO42++Ca2++CO32+=H2O+CaSO4
3Cu+8H++2NO3—=3Cu2++2NO+4H2O。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辅导讲义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课题九年级第一章期中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现象了解物质变化过程及化学反应发生的本质。
2了解并掌握酸的重要性质及相应的化学反应,熟知化学反应发生的原理。
3掌握碱的化学通性,及掌握相应的化学反应,能正确地写出相对应的化学反应。
4掌握常见盐的重要性质,以及盐的检验与混合物的分离除杂。
5掌握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
能通过设计试验比较金属的性质强弱。
6了解简单的有机物,以及有机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重点、难点酸与碱的化学通性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的化学通性及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
常见盐的化学性质以及转化。
考点及考试要求考点1化学方应发生的本质(通常为选择题). 考点2酸的化学通性(通常为选择与填空及与大题结合)考点3碱的化学性质(与酸类似)考点4常见盐的化学性质以及相互转化(与第二章结合考,常见为选择题以及推断题)考点5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与大题)教学内容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要点:1物质的状态。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反应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判断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就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典型例题:1 下列现象不是右化学变化引起的事()A 古建筑中石像变得模糊B 地下煤层自燃C 溶洞的形成D 冬捞碱,夏捞盐2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3.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食物消化C.瓷碗破碎D.木材燃烧4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5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水的蒸发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熔化 B.钢铁生锈 C.干冰升华 D.矿石粉碎7今年我市恢复了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
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2021/6/3
5
2、将生锈铁钉投入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
( 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化学方程式是
( 6HCl + Fe2O3 = 2FeCl3+3H2O )。 除了铁锈消失外,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
化学方铁程钉式表是面(产生气泡
)
2HCl + Fe = FeCl2 + H2↑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21/6/3
9
如何区分盐酸和硫酸?
方法一:各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分别滴入硝酸银溶液和稀 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
活动二:
在盛有少量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各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观察现象。再滴稀硝酸,再观察其现象。
稀盐酸中发生的现象:无明显现象
稀硫酸中发生的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消失。
先滴入氯化 再滴入稀硝酸时: 钡滴入溶稀液硝,酸再。白硝色酸沉,淀并溶产于 生气泡。
BaCO3+2HNO3==2Ba(NO3)2+H2O+CO2
2021/6/3
17
【应用与提高】
1、不用其它试剂鉴别 ①Na2SO4 ②KCl ③ CuSO4 ④BaCl2 四种溶液,先直接鉴别出一种,再逐一鉴别出其余物质,则
化学方程式: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2021/6/3
10
思考: 为什么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后还要再加入稀硝酸呢?
滴加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 CO32–与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BaCO3生成, 但溶于稀硝酸。
如何区分盐酸和硫酸? 方法二:各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和稀 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
1.3《常见的酸》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第三节《常见的酸》教学方案【内容来源】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一章【主题】第三节常见的酸【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硝酸的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酸的共性。
学会硫酸根离子的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通过对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同时提高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 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的共性,硫酸根离子的的检验方法.难点: 硫酸根离子的的检验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盐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学们回忆一下。
(小组竞赛或者个人提问)【学生活动】默写或者口述1、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碱=盐+水3、酸+盐=新盐+新酸↑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5、酸+金属=盐+氢气↑过渡:我们知道有三大强酸,那硫酸和硝酸有哪些性质呢?(二)新课教学硫酸的个性【教师活动】观察浓硫酸试剂瓶的标签及打开瓶盖后瓶口的变化,与浓盐酸对比。
【学生总结】物性:①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容易挥发。
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是98%,密度为1.84g/㎝3【教师实验】1. 演示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教师操作)注意: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或玻璃棒)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后面详细讲)2.演示蘸有浓硫酸的温度计在空气中温度的变化,【现象】烧杯外壁很热。
【结论】浓硫酸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引导分析得出浓硫酸有吸水性结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做干燥剂,进而思考如果浓硫酸敞口放置,会发生什么变化?3. 展示擦过温度计上浓硫酸的滤纸被酸腐蚀。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第2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常见的酸教学过程知识回顾上节课学习了常见酸和碱的有关知识,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与酸、碱有关的事物,知道了酸和碱的区别及指示剂的有关知识。
请同学回答常见酸和碱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如何变色。
导入新课工人师傅在电焊时,通常先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对焊接面进行清洗,以使焊接后的接头更牢固。
为什么用稀盐酸、稀硫酸清洗而不用水清洗呢?学完这节课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推进新课几种常见的酸[实验探究1]探究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嗅闻物质气味的方法实验步骤:(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3)播放实验录像:分别在两个已调零的天平上放上敞口的盐酸和硫酸,称出起始质量,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
[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由此得出盐酸有挥发性和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的性质。
1.盐酸: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
[分析]浓盐酸的质量减少,原因是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水分,有吸水性。
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2.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将纸、小木棍、布、蔗糖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回答]使用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因为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分析]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它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氢和氧原子按2∶1即水的形式夺去,生成黑色的炭。
我们做实验时不掌握好浓硫酸的这一“个性”,很可能就会腐蚀皮肤、衣服等。
[思考]从试剂店购得的硫酸一般是98%的浓硫酸,而平时使用的硫酸通常是稀硫酸,那怎样把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呢?[实验探究3]探究浓硫酸的稀释实验步骤:在500 mL 锥形瓶中盛约25 mL 浓硫酸,锥形瓶双孔塞的一孔中装分液漏斗(盛有水),另一孔装短玻璃导管。
将分液漏斗中的少量水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
现象: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
常见的酸优质课教案
观察、描述现象
思考
观察
描述现象
思考总结
浓硫酸的吸水性
思考
讨论
交流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对照探究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加深对吸水性的了解
加深对药品保存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探究活动二探究浓硫酸的特性
【再探浓硫酸】
【过渡】浓硫酸还有什么性质继续我们的探究之旅:
(4)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溶液为______色。
【投影总结】稀盐酸和稀硫酸相似的化学性质
【设疑】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我们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投影】稀盐酸和稀硫酸的电离微观图片
【师生总结】: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所以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能含有氢离子,所以不同的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H+)。不同的酸含有的酸根不同,化学性质也有差异(酸根不同)。
【讲解】在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常用稀盐酸、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酸的用量应如何
【投影总结】1.稀盐酸、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现象
石灰石
结论
①
②
①号瓶中的酸溶液与石灰石反应,石灰石慢慢溶解,溶液中持续产生气泡,故①号瓶中的酸溶液是稀盐酸②号瓶中的酸溶液与石灰石反应,开始产生气泡,过一会儿停止产生气泡,故①号瓶中的酸溶液是稀硫酸。
【投影总结】讨论: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化合物(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盐)。
酸+金属氧化物→化合物+水
稀盐酸、稀硫酸的区分方法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鉴别方法 NaOH Ca(OH)2
1、先找性质的区别 2、选择合适的鉴别试剂 3、鉴别步骤: (1)取样 (2)滴加 (3)现象 (4)结论 。 。 。 。 。 。
2选择合适的鉴别试剂如果想通过找到氯离子而找到盐酸就要选择试剂硝酸银溶液如果想通过找到硫酸根离而找到硫酸就要选择试剂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
两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 简述区分方法
分析:
(1)首先从化学式上对盐酸
和硫酸进行区别。HCl H2SO4 甲 乙 发现,两物质最大的区别是酸根 步骤:1、取样 离子不同。盐酸中含有氯离子,硫 酸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2)选择合适的鉴别试剂 如果想通过找到氯离子而找到盐酸, 就要选择试剂硝酸银溶液,如果想通 过找到硫酸根离子而找到硫酸,就要 2、滴加所选试剂 选择试剂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 3、观察现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银离子遇到硫酸根离 4、得出结论 子也会沉淀,因此最终选择氯化钡或 硝酸钡溶液来鉴别两种物质
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稀盐酸与石灰石作用稀硫酸
请
你已经知道哪些酸?了
回
答 解它的性质吗?它们在生产,
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乳酸
醋 酸
盐酸
苹果酸
硫酸
柠檬酸
盐酸 HCl
硫酸 H2SO4
硝酸 HNO3
三种重要的酸
酸的性质
——酸的物理性质
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状态、颜色, 比较它们与同体积水的质量大小。 打开瓶塞,观察发生的现象;闻一闻 是否有气味。
金属氧化物 + 稀硫酸(盐酸)→ 盐 + 水
CuO + H2SO4 = CuSO4 + 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1、盐酸、硫酸、硝酸在组成和性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请你尽可能多地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并与同学们交流。
都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酚酞无色石蕊红色
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但硝酸反应一般不能放出氢气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D、食盐水 E、石灰水
2、把一枚生绣的铁钉放入大试管中,然后加入过量的稀 盐酸并微热,观察到的现象:
①
②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②
。想 一 想
请把实验结果填入课本表7-3中
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浓硫酸
浓盐酸
溶质的化学式 颜色 状态
H2SO4 无色 粘稠、油状液体
HCl
无色
(工业盐酸 略带黄色)
液体
气味
无味
有刺激性气味
密度(与水比较)
敞口发生的现象
比水密度大 无明显现象
比水密度大 产生白雾
其他
有强腐蚀性、有吸水性 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脱水性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8.2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稀酸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粤教版
第2课时稀酸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以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记录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间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唯物观。
【教学重点】酸的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有关化学反应。
【教学准备】仪器:烧杯、胶头滴管、点滴板、镊子、玻璃片、短玻璃管等。
药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生锈的铁钉、铜铁镁锌、变黑的铜丝、蒸馏水等。
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现在老师手中拿的就是这两种酸,它们的标签都被遮挡住了。
那么,在不看标签的情况下,你能够用哪些方法来区分二者?请同学们思考。
[学生]积极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那么,稀酸都具有哪些通性呢?各自又有哪些“脾气”和“性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的学习内容。
二、推进新课活动1认识稀酸的化学性质[提问]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在不借助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学生演示](向试管中吹气,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追问]为什么会变色?[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请学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问]除了碳酸,还有其他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吗?[学生活动1]分别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现象交流]与碳酸的现象相似,试液变红。
[板书]三、稀酸的化学性质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作用pH<7溶液呈酸性,性质1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过渡]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它们还有其他的共性吗?[知识回顾]铁跟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Fe+H2SO4=FeSO4+H2↑;铁跟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Fe+2HCl2=FeCl2+H2↑。
[交流]都有氢气;另一生成物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气味鉴别:盐酸有挥发性,打开试剂瓶的瓶塞,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盐酸,无气味的是硫酸。
2. 加入氯化钡溶液: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而稀盐酸则不会。
3. 加入碳酸钙:稀硫酸与碳酸钙作用时,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沉积在碳酸钙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
而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固体会溶解。
4. 加入氧化铜:氧化铜溶解在盐酸中,溶液显绿色,而在硫酸中显蓝色。
5.加入氧化铁或生锈的铁钉*:铁钉可以使盐酸很快变成黄色,而硫酸不会。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导学案)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第1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2、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进一步建立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3. 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
【学习重点】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
【学习难点】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前置测评1、同学们吃过山楂吗?什么味道?有这种味道的物质你还知道哪些?2、同学们洗衣服时使用肥皂或洗衣粉有什么感觉呢?二、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学习活动1:阅读教材: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几种识别酸碱的方法并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教材完成实验探究:向白醋、稀盐酸、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榶水中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或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现象。
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和3、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溶液变成色,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溶液变成色。
小结:识别酸和碱的方法(1)(2)学习任务二:知道酸和碱的定义,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学习活动2:结合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学生分析、讨论猜测,通过实验探究回答有关的问题:1、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同的碱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设计并进行实验:用装置分别检验稀盐酸、稀硫酸、石灰炎、烧碱液、食盐水、蔗榶水的导电性。
获得结论:2、叫做酸;叫做碱。
3、原子团是,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常见的原子团有反思交流:①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吗?为什么?碱溶液呢?②NaHSO4的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生成的氢离子,它是不是一种酸?为什么?三、系统总结:四、诊断评价:1、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 A一定显红色B 可能为紫也可能为红色C 可能显蓝色D一定显无色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是:[ ]A蒸馏水B食盐C石灰水D食醋3、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A.显酸性B.显碱性C.显中性D.无法确定4、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A. 氢离子B. 氢分子C. 酸根离子D. 酸分子5.小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红色、蓝色、紫色的花里含有的色素叫花青素。
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方法
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方法
稀硫酸和稀盐酸都是常见的酸,可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呢?咱得学会区分它们呀!
可以用氯化钡溶液来区分。
把氯化钡溶液分别滴入稀硫酸和稀盐酸中,哇塞,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就是稀硫酸,没变化的就是稀盐酸。
这就好比在一群人中找出那个特别的人一样,氯化钡就是那个能让稀硫酸“现形”的法宝。
注意哦,操作的时候要小心,别把溶液洒出来啦,不然可就麻烦了。
从安全性和稳定性来说,这两种酸都有一定的腐蚀性,可不能随便乱碰。
就像小刺猬一样,你要是不小心碰到它,肯定会被扎到。
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戴上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保护好自己。
那啥时候会用到区分它们的方法呢?比如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要是搞不清楚哪个是稀硫酸哪个是稀盐酸,那实验结果可就不准确啦。
这就像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如果不知道规则,怎么能赢呢?这种方法的优势就是简单快捷,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
我记得有一次在实验室里,大家就差点把稀硫酸和稀盐酸弄混了。
还好有个同学机灵,用氯化钡溶液一测,马上就区分出来了。
要是没区分出来,那实验可就白做了。
所以呀,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方法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掌握哦!。
常见的酸优质课教案
常见的酸教案【师生总结】 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 并不断搅拌,及时散热。
切 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酸入水,沿器壁;不断搅 ,散热量)【三、合作探究~~领悟新知】探究活动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过渡】刚才我们探究了浓盐酸、 浓硫酸的性质稀盐酸和稀 硫酸又有哪些性质步入我们的探究活动三【投影】实验台上有三瓶失去贴标签的溶液:分别是稀盐酸、 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请同学们根据实验台上的药品(石 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石灰石)以及你学过的知识,讨论可以选择哪些药品把酸溶液和碱溶液区分开【设问】同学们的想法不错, 是否可行,还是让实验告诉我 们真相吧!【投影】实验方法的图片【提示】先加待测液,不要超过点滴板井穴的三分之一, 再滴加指示剂。
记住溶液的序号,做好实验记录。
巡视、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投影总结】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表格 1.酸与指示剂作用①、②号瓶中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故盛放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③号瓶中的溶液能使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故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①、②号瓶中的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故盛放 的是稀盐酸和稀硫酸,③号瓶中的溶液能使酚酞溶 液变成红色,故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过渡】引导学生猜想剩余药品 (生锈铁钉、石灰石)能否 把稀盐酸和稀硫酸区分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继续我们的探究之旅, 让实验 证明给我们看。
正确的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实验前 我们思考两个问题:1.如何取用固体药品如何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投影】实验方法的图片巡视、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投影总结】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现象两种酸都和铁锈反应, 实验现象相似,铁锈逐渐消失,溶液 由无色变为黄色;故铁锈无法区分出稀盐酸和稀硫酸【投影演示】稀盐酸与铁锈(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倾听、思考 回答(有酸味) 小组讨论,形成 初步设计思路。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第一节 (第二课时)酸的化学性质优秀教案
《酸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的第二课时。
学生在学习了酸的概念及物理性质的根底上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对后面“碱和盐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实验探究分类概括、比照分析稀盐酸与稀硫酸的实验,归纳出酸的化学性质,并且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渗透盐、复分解反响的定义以及复分解反响的书写规律,其次从微观角度分析酸具有通性和个性的原因,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从微观角度分析酸具有通性和个性的原因。
培养和开展学生“科学探究〞、“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素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盐酸和硫酸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了解酸的通性,能认识到酸的性质实质就是H+的性质。
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酸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
2、通过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开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信息。
3、通过学习酸与某些化合物的反响,能从形式上认识复分解反响的特点。
②通过比拟盐酸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复分解反响的判断。
教学难点:酸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归纳结论
五、教学准备:浓硫酸、浓盐酸、稀盐酸、稀硫酸、烧杯、玻璃棒、试管假设干支、蒸馏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的酸
-----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临山镇中王品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探究实验,讨论优化实验方案并予以真实呈
现,使学生有充分机会体验探究过程.
2、科学知识与技能: 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知道氯化银和硫酸钡是不溶于稀硝酸
的白色沉淀。
在演示实验中观察和了解胶头滴管滴加液体的正
确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教学和实验探究中认识到科学必须尊重事实,能
根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重视分工合作意识
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加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对探究的
兴趣.
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
技术也深入到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实验步骤、现象分析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从离子的角度认识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检验。
三教学准备
碳酸钠(Na2C03)、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AgNO3)、紫色石蕊试液、氯化钡(BaCl2)、稀硝酸、试管、胶头滴管、废液槽
学生课前准备:复习酸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的结论,了解酸跟盐反应的规律和条件
要求.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如何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在重要的酸第一课时中,我们认识了浓盐酸和浓硫酸,也详细了解了其各自的物理性质特点,也能根据这些特点将两者区分开来。
但大家看看我今天带来的这两瓶稀盐酸和稀硫酸你能想办法区分二者吗?
展示两种稀酸溶液并让学生从已知的知识角度去总结其性质.
问题1:两种酸在颜色上有差异吗?
生:没有,都是无色溶液
问题2:稀盐酸还有浓盐酸的挥发性吗?
生:没有,打开瓶盖没有白雾,扇气入鼻也没有刺激性气味
问题3:稀硫酸还有浓硫酸的粘稠油状的物理性质吗?
生:没有,跟稀盐酸一样都是水样状
问题4:把稀硫酸涂在纸上会出现炭化现象吗?
生:没有出现变黑的炭化现象。
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发现,我们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方法在这里无法适用,两种稀酸在我们熟悉的这些物理性质上表现出了相似性。
那么今天我们应该想想怎样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去对两种稀酸加以区分?
二、新课引入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知识-----离子。
酸碱盐等物质在溶液中,通常都能电离产生阴离子和阳离子,这些物质在溶液中通常都是以离子的形态存在。
譬如NaCl这种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Na+和Cl-的形式共存的。
接下来请同学们先写出盐酸和硫酸的化学式
问:请大家观察化学式,在酸的通性中我们了解了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H+,那么这两种酸的最显著差异就在于酸根离子的不同,所以我们今天就以这两种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的不同来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活动】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1、取两支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稀盐酸和稀硫酸,往两支试管内各滴入几滴硝
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观察现象。
学生记录:稀盐酸中滴入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稀硫酸中滴入硝酸银没有现象,滴加稀硝酸仍无现象。
标记书本中给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gNO
3+HCl=AgCl+HNO
3
师:是否能直接判断让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就是稀盐酸呢?我再给大家演示两个实验,看你能否体会其中的奥秘?
补充实验:取两个试管分别加NaCl和BaCl2,然后滴加几滴硝酸银,再加稀硝酸现象和活动中的稀盐酸组一样,能理解这个反应的实质吗?
生:可能是因为它们都含有Cl-
师:很好,这位同学发现了这几个反应的相同之处,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的实验,其实是利用Ag+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Cl-。
那么最初的实验中我们能知道无色溶液中的确含有Cl-,怎样进一步证明它就是稀盐酸呢?
生:……
引导:既然是稀盐酸,那么它的水溶液肯定呈酸性,我们如何去验证溶液的酸碱性呢?
生:可用指示剂,紫色石蕊或PH试纸
师:很好,我们通过这两步就能确定我们所采用的无色溶液就是稀盐酸了,可老师还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最后还要滴加稀硝酸?我们发现滴加前后并无特殊现象?
是否可以省去这步?
生:……
师:我们可以把书本翻到p171,来认识一张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在银离子对应的这一行中,我们除了看到AgCl是不溶于水的沉淀外,还有哪种物质是不溶于水的?
生:Ag2CO3!
师:这位同学眼光很犀利,我们在本实验中最后一步滴加稀硝酸的目的就是为了排除碳酸根离子对实验的干扰.因为在酸的化学性质中我们了解到酸可以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碳酸盐和酸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以水和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所以会有大量气泡出现的现象.以上就是我们对与稀盐酸的检验过程中的一些理解与认识,接下去我们要带着刚才的新知识去分析稀硫酸的检验实验.
2、取两支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稀硫酸和稀盐酸,往两支试管内各滴加几滴氯
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硝酸,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记录:稀硫酸中滴入氯化钡出现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稀盐酸中滴入氯化钡没有现象,滴加稀硝酸仍无现象。
标记书本中给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BaCl
2+H
2
SO
4
=BaSO
4
+2HCl
师:是否能直接判断让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就是稀硫酸呢?根据前面的知识能阐述其本质原因吗?
生:不能,以为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只能验证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如果需要用硫酸钠和氯化钡来验证)
师:很好,新知识能够活学活用.那么怎么验证该溶液就是稀硫酸呢?
生:加指示剂,紫色石蕊或PH试纸,验证溶液呈酸性
师:问题的解决越来越流畅了.那这个实验最后为什么也要加稀硝酸呢?
生:查找P171的表格碳酸钡也是沉淀,所以也是为了防止碳酸根离子对实验的干扰.
师:先给大家点个赞!不过老师还有个疑虑,你觉得书本中的检验稀硫酸的实验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会不会对实验有干扰呢?真的万无一失吗?
生:……
引导:我们今天通过第一个实验了解了氯离子的检验,那么氯化钡这种溶液中组成物质的微粒是以怎么样的形态存在的呢?
生:氯化钡中有氯离子,如果待测溶液中有银离子也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从而干扰实验现象和结论.
师:那我们一起想想优化方案,让我们结合化学方程式和P171的那张表格,去寻找一种既能和稀硫酸反应又不含氯离子的钡盐,你找到了吗?
生:硝酸钡!
师:bingo!源于课本而不拘泥于课本,这是学习的一种境界!
阅读课本小资料:生物体内的酸
了解蚁酸、乳酸、胃酸等生物体内常见的酸类物质,和它们在我们身体或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一些相关病症.
三、课堂练习
1、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时,选用的试剂最合理的是( )
A 硝酸银
B 氯化钡
C 紫色石蕊
D 碳酸钠
3、为了验证某瓶无色溶液为稀硫酸,最佳试剂组合是( )
A 氯化钡和稀硝酸
B 硝酸银和稀硝酸
C 氯化钡和稀硝酸、紫色石蕊
D 硝酸钡和稀硝酸、紫色石蕊
4、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稀硫酸,为了出去稀硫酸,可适量加入()
A KOH
B 铁粉
C BaCl2
D Na2CO3
5、
碳酸氢钠片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分子量为84 【功效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产品规格】0.5g/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片,每日3次.
【贮藏方法】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以上是两种常见的胃药,请分别将两者中和过多胃酸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1、酸的通性:H+
2、稀盐酸的检验(Cl-的检验)
AgNO
3+HCl=AgCl+HNO
3
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加稀硝酸的目的:排除碳酸根离子干扰
检验溶液是否为稀盐酸还需加一步:石蕊或PH试纸检验溶液呈酸性
3、稀硫酸的检验(SO42-的检验)
BaCl2+H2SO4=BaSO4+2HCl 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加稀硝酸目的同上
检验溶液是否为稀硫酸同上
注意点:本实验中氯化钡的钡离子也是干扰实验的因素,故最佳试剂是加入硝酸钡溶液。
六、设计意图
1、能让学生初步认识离子,从离子角度认识常见的酸跟其他物质的反应的实质.
2、利用课本实验并结合课堂生成的实验,用现象去解释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检验
中的注意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课本附录帮助,去认识和学习新知识,同时也融入了探究
的过程体验,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七、课后反思
学生的课堂表现都比较活跃,通过对书本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较好的掌握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鉴别.同时运用书本附录的表格和所学酸的性质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和优化实验展开了探究性学习,课后作业表现来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教学目标落实较好.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1.对于离子的认识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很多学生对微粒的认知还是停留在分子和原子层面,需要课后进一步巩固.2.由于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未能全面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探究过程,并由教师完成的.3.课堂时间还稍显紧凑,对酸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实例没有细致的阐述,这些内容原本应该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用书本知识解释身边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