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唐宋时期的政治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ppt课件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ppt课件
1)、隋朝时, 儒学家提出“三教归儒”的主
张, 又称“三教合一”。;
2)、唐朝时, 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和道
教的发展,唐代韩愈等提出儒学复兴
2、科技: (1)四大发明: ①印刷术: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处于世界领 先地位,雕版印刷868年《金刚经》 ②火药:炼丹家发明,最早见于唐初孙思邈 著的《丹经》,唐末用于军事。
地位 的决策权、审议权和 行政权
作用地位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趋向巩固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趋向完善
2、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分权与制 衡原则相比,二者有何相同之处?
①都实行分权; ②权力相互牵制和监督; ③都有积极作用。
⑵那它们的这种分权本质相同吗?为什么? ①不同。 ②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 治的产物。
3、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 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 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A.实行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
【答案】C 【解析】“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说明了隋代中央对 地方官员任免权控制的加强,实质上反映了中央集权的 加强。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措施
①外轻内重
②实行兵将分离 ③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出 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
(2)影响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唐太宗调整府兵制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军队叛乱。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 1、耕作技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技术;
②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后世誉“颜 筋柳骨”; ③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2)绘画:代表作有展子虔《游春图》、阎立 本《步辇图》、画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莫 高窟璧画盛极一时。 (3)戏曲:唐代宫廷中设有 “梨园”。 (4)雕塑:莫高窟(甘肃敦煌鸣沙山,开始于 前秦,历时一千多年,直到宋元,以隋唐作品为 多;佛像、壁画为主)。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部编版):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与辽夏金元的统治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部编版):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与辽夏金元的统治

思维拓展
宋代崇文抑武政策 崇文抑武政策指北宋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北宋制定这一 政策的目的是防止武将跋扈,而不是轻视武备和军队。这一政策一方 面使北宋军队战斗力变差,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吃败仗; 另一方面,使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 情况的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
棉纺织技术推广
理学产生
陆九渊“心学”
活字印刷术、宋词、文人画、风俗画
杂剧、散曲
蒙古西征与 文化交流
阶段特征
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是我国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文化 成就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 (1)政治:从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各民族呈现出 互相交融的趋势;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2)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经济重心 南移;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海外贸易空前繁荣。 (3)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各民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 理学有了较大发展;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
第8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与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 新变化。 2.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 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
考点定位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及影响。 2.北宋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4.辽、西夏、金政治制度的特点及与宋的关系。 5.元朝的建立、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 答案 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行省具有地方财政、军事、 行政、司法等事权;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 制约。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

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在南宋时转移到南方;封建
线索2 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租佃制度发达,土地兼并盛行;农业、手工
业、商业不断发展,宋代出现“商业革命”;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思想文化上,儒学发展到理学,正统地位进一步稳固;传统科技大
线索3 发展,世界领先;宋词、元曲繁荣,市民化、多元化的文学成为文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2.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 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凝练要点
内容索引
1强基础 固本增分 2研考点 精准突破 3练经典 强化提升
1强基础 固本增分
知识点一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统治者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措施【链接·选择性必修1·P6、31】
2.“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有人 称行省为“外廷”和“外宰相”。
——摘编自《元史》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元代行省制的性质。 提示 中央派出机构,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机构。
教材深化·提认知 1.图解历史——北宋中央权力的分配
2.历史概念——猛安谋克 猛安谋克是金朝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组织。它产生于女真原始社会的末期, 由最初的围猎编制进而发展为军事组织,最后变革为地方的行政组织,具有 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
(3)影响 ①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 定。 ②局限: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 行政效率 ,助长了因循 保守的政治风气。
2.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是北宋的另一个统治危机 (1)边防压力 ①宋辽关系:辽朝占领了 燕云十六州 ,几次战争后双方签订协议。北宋 每年送给辽“岁币”。 ②宋夏关系: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 岁赐 ”。 (2)财政危机 ①“岁币”和“岁赐”数目庞大。 ②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恶化。

(必修1)唐宋元政治A共25页PPT资料

(必修1)唐宋元政治A共25页PPT资料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1、世官制:官位世袭 2、察举制:以官举士 (1)汉武帝创察举制:德、才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德才——门第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大体经历几个阶 段,各有何特点?想一想,哪种方式更 思 考: 有利于公正、公平地选拔真正的人才。
材料阅读与思考
2、元朝行(中书)省的设置: (1)行省的设置 ①全国设十行省: ②中书省直辖“腹里”山:西、河北、 北京、山东
③宣政院辖区: 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④省下行政区: 路、府、州、县
(2)行省受中央节制 ①民政——中书省 ②军政——枢密院 ③觐见制 ④监察制 ⑤互迁制
3、明清沿用行省制度 (1)明代:省、府、县 (2)清代:省、道、府、县
活学活用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 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 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 是怎样的呢?
参考答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三省六部的运转机制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起草政令)(审核政令)(执行 政务)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特点:
①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 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
4、行省设置的意义: (1)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3)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 国省制的开端。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朝代
秦朝 汉初 汉中后期
唐 宋 元 明 清
地方行政机构 郡、县二级制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路、州、县三级制 省、路、府、州、县 省(承宣布政使司)、府、县 省、道、府、县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课件:唐宋的中央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课件:唐宋的中央政治制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结合材料二和中国古代政治及社会的发展,谈一谈 唐宋之际的政治变迁反映了什么趋势,有何深远影响?
趋势: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深远影响:制度革新能力日益丧失;社会活力的削减。
三.高考链接
❖ 1.(2012山东卷)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 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 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1)根据材料一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唐朝政事堂的设置有什么作用?
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材料二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 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 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中书 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板位,流外考 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 皆出入分涖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 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 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 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堂侍,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 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 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 有爵。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 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时人语曰: “宁登瀛,不为卿;宁抱椠,不为监。”虚名不足以砥砺天下若此。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通史复习:宋元政治(共48张ppt)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通史复习:宋元政治(共48张ppt)

北宋灭亡
12世纪 灭亡
南宋(1127—1279)
10高宗宪帝(1127,赵构,赵佶子)建都临安 11孝宗成帝(1162,赵昚,赵匡胤8世孙) 12光宗慈帝(1189,赵敦,赵昚子) 12世纪 13宁宗恭帝(1194,赵扩,赵敦子) 朱熹和陆九渊 14理宗安帝(1224,赵昀,赵匡胤11世孙)金灭亡 15度宗景帝(1264,赵禥,赵昀侄) 16恭宗懿帝(1274,赵显,赵禥子) 17端宗愍帝(1276,赵昰,赵显兄)南宋灭亡 18末帝(1278,赵昺,赵显弟)
【两宋】960-1276
• 在学界,宋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这样介绍宋朝:一个 骁勇军人开创的国家,偏偏在武功上不及任何一个主要朝代; 它的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却不能掌握这种优势率先转型...
陈寅恪认为“华夏文明历数千载演进,盛极于赵宋之世, 其后势衰,终必复振。”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前敌指挥权) 遇有战事临时委任统帅
文臣 以
武将 文 制 武
武将
枢密院的基本职权: 1.对军队进行编制与管理; 2.保证境内治安与国防安全; 3.军备军需的措置; 4.武臣的铨选与除罢。
核心思想: 1.分散军权 2.以文制武
拓展延伸:文官政治的形成
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 于官。
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
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事趋势, 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王文公文集》
青苗法
一、不是固定不变地向各地征敛实物赋税,而主 要是在灾荒歉收物价高涨的地区折征钱币,用钱币到 丰收的地区贱价购买上供物资,此即“徙贵就贱”。

2020届天津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课时6 隋唐宋时期的政治

2020届天津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课时6 隋唐宋时期的政治
固 响 国家
统一
科举制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推动儒家思 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 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 稳定
推动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 世界 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 文明 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考点一
-18-
主题一 主题二
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材料解读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 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是不能应试 者,有司虽欲循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 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 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 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 子堂”式的“机会均等”,这种相对“公平”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 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1.政治方面:中央集权制度在隋唐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 套较为成熟的中枢权力体制。在此基础上,宋朝中央集权制度进一 步加强。
2.经济方面:隋唐宋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中国经济重心逐渐 转移到南方,海上和陆上的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考点一
-4-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3.文化方面:思想上,儒学完成复兴,建立了新的理学体系;科技上, 火药、活字印刷术等的发明应用使中国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艺上,科举制度的推行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文学艺术的 发展方向。

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隋唐两宋时期名师课件

北京市海淀区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隋唐两宋时期名师课件

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 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 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 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 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 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过五 十日”。
——《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
“租庸调”规定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 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庸 调由县尉负责徵收,八月开始收敛,九月运往京师 或指定地点。租即田租,则在收割後於十一月开始 运送。租庸调制中以纳绢来代役的方法,在均田制 的同步实施下,使农民在有土地耕种的同时保证了 农耕的时间,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子或部将,不受中央 委派
3.本地税收不上 交朝廷
4.拥有武装,不 听朝廷节制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唐三彩胡人执犁俑
筒车




睿宗子隆基杀韦后,睿宗复

位二年传位隆基



唐代瓷窑遗址
唐 越 窑 青 釉 秘 色 瓷 碗
唐 白 釉 马 镫 形 壶
武天则意天乎6!84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 7千04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 中7未1宗0闻显侄7为05天—子而据称姑复于位庙后者为也韦。后”毒杀
睿宗旦710— 睿宗子—隆基—杀《韦资后治,通睿鉴宗》复卷位二二零年六
712
传位隆基
玄宗隆基
高宗治649— 683
中宗显683— 高宗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 684
——《贞观政要》卷八《务农》
武德七年(624),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 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丁 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 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 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 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 给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910课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中外历史纲要上部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910课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中外历史纲要上部分)

分 布 图
“皇弟”,而辽朝皇帝则称呼宋 宋
朝皇帝为“兄长”。……在新年 金
庆贺,皇帝生日,皇帝或皇后去 榷
世,以及新君登基这样的仪式场 合,要互派特使。
场 分 布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图
思 考
以上材料体现了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在政治、经济上存在
着怎样的交流情况?
政治上,通过议和,大部分时间维持了和平局面,双方通使频繁。 经济上,各政权经济来往十分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
一、宋初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2、宋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削弱相权)
(3)中央措施:
皇帝
二府三司制度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产生的影响:1、削弱了相 权,加强了皇权 2、 权力分割过细,一定 程度上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思•议角展度11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 史料一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 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①。通判 ……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 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②。
• 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 性。
思考:结合材料思考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有何影响?
材料一: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 间……召而归之京师。
——范祖禹《范太史集》
强化了中央集权 集权,维护国家
安定;
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 形成了重文氛围,文
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北宋童歌
• ——(元)脱脱等《宋史》
•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 何?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

2023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第6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pptx课件

2023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第6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pptx课件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一 分化事权——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学术前沿] 北宋并未提出“守内虚外”的国策 ''北宋初期构筑了完备的防辽体系:设置泊塘,形成阻止辽骑南下的 “水上长城”。设置榆塞,大力营造林带,还在河北屯驻重兵。北宋 中期后则重兵防御西夏,驻扎禁军、乡兵、蕃兵等重兵,同时在陕边 地区修筑了众多具有防御功能的堡案。
知识点一 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1.措施 (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设转运司统 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在地方设立四监司,从不同 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2)分散中央机构的权力: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增设 参知政事为副相。 (3)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2.评价 (1)积极: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 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 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知识点二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宋辽和议和宋夏和议
2.财政危机 (1)原因:军队庞大,军费开支多;机构设置重叠,导致冗官冗费。 (2)影响: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知识点三 王安石变法 1.措施
内容 富国
强兵
具体措施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 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 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策,实行“四等人制”。 3.元朝灭亡: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
元朝灭亡。
1.构图解史——北宋中央分权示意图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课件:唐宋的中央政治制度22页PPT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课件:唐宋的中央政治制度22页PPT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课件:唐宋的中
央政治制度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 点
NO.3
ITEM
高考怎么考——
从“学以致用”的角度着眼,考历史的“核心素养”
本讲命题点研究
年份·卷别
命题角度
2017·全国卷Ⅰ
对历史事实的判断
政治上
2017·全国卷Ⅲ 对历史记载的辨别与认识
2016·全国卷Ⅰ
宋代重史传统
2016·全国卷Ⅱ
科举制
综合考查
2013·全国卷Ⅰ 2011·全国卷
镇割据的局面
中央官制方面,采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设 枢密__院_____分掌军权,又设三司分掌财政,从而将相 “分 权一分为三。地方官制方面,在各路设转运司、提 权制 点刑狱司、提点常平司和安抚使司,分掌军政、民 衡” 政、财政、司法等权,互不统属,彼此监督。各州
设知州,统领一州军、民之政,另设通判以分知州 之权,并对知州进行监督
确立了三衙一枢密院新体制。枢密院总理兵政, 握有调兵之权。三衙主要负责军队的训练等日常 加强 事务,有“握兵之重”。两个机构互相制衡,形 对军 成了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三衙有握兵 队的 之重却无发兵之权的格局,实现了握兵权和调兵 控制 权的分离。握_兵__权____、调兵权和统兵权的分离,在 体制上彻底消除了将帅专兵、发动兵变的可能性
NO. 3ITEM
NO. 2ITEM
高考考什么——
考“对客观历史主观描
述”的分析能力
NO.
4ITEM
仿真达标检测
NO.1
ITEM
备考学什么——
记牢“客观存在的历史”
知识点一
隋唐时期的政治 制度
隋朝
隋文帝即位后,建立起以________为核心的新的中 央官制体系。门下、内史两省是中央的决策机关, 国家事权集中于此。尚书省以尚书令为长官,是政 务的执行机关,其下设六部。三省长官并为宰相
唐袭隋制,又有所变革。三省职事也基本延续隋制, 中书取旨决策,门下________,尚书奉而行之,三 唐 内 省共同负责中枢政务的制度日臻完备。尚书省分为 朝 容 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外,又 有九寺五监,分掌皇室和朝廷的一部分事务,成为 中央政府的办事机构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 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 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 唐特 经由三省处理 朝点 (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 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 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 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新唐书· 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 《新唐书· 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太宗本纪》
解析
NO.4 NO.
ITEM 4 “仿真达标检测”见“课时检测(五)”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谢 谢观看
(1)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 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 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 唐 作 (2)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 朝 用 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加强了皇权与_________、削弱了_____ (3)影响深远,中国官职的重大改革,历代基本 沿袭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鼎盛 ——唐宋时期
第九三单元
中华文明的鼎盛 ——唐宋时期
[三面解读·特征明]
政治层面 经济层面 文化层面
中央集权制在隋唐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形 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中枢权力体制,在此基 础上,宋代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基本解 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隋唐和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中国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海上和陆路的对 外贸易空前繁荣。
北宋前期,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基本沿袭唐制,重进
士轻经生,进士重诗赋,诸科重帖经、墨义。北宋中期
科 目
及其后的科举改革,则力求以义_理____代替记诵,重议论先
于声律。有助于考查士子对于历代兴衰及当代时事的把
握,这对于选拔经世治世人才是有意义的
宋代贡举确立了解试、省试殿、试_____三级考试制,确定了 体 宋朝科举制度的三级考试制度:解试(地方官主持考试) 制 ——省试(尚书省礼部主持考试)——殿试(皇帝主持考试)。
认 知 深 化
选官标准 选拔方式 选官原则 选官基础 主要启示
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知识点二
宋朝时期的政治 制度
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为纲领,统 削夺 治者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_____统统收归中央, 地方 又派文臣任知州,削弱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从而 权力 彻底扭转了中唐以来由于地方势力膨胀而造成的藩
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
它注重维护考试的公开、公平性,向全社会各阶层 积 广泛开放,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就其进步意义来 极 说,科举网罗了大批英才,奠定了宋文代官__政__治_____ 性 的基础;它刺激了宋代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力推动
了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
科举取士名额不断扩大,致使官僚集团急速膨胀, 局限
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了统一、稳 积极 定的政治局面,为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地方权力太弱,在反侵略战争中无力抵抗;对军 队防范过甚,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对外战争 弊端 中居于弱势;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不当, 造成___机__构__重__叠、官员队伍庞大、___效__率__低__下 等问题。形成积_贫__积__弱____的局面
NO.2
ITEM
高考考什么——
考“对客观历史主观描述”的分析能力
主题 一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
——唐宋中央官制的演变


点 一


点 二
主题 二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究 点
主题 三
从“任人唯亲”到“选贤与能”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商__品__货__币___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 依附,松弛了宗族的血缘纽带,聚族而居走向分 经济上 户析产,宗族成员不断迁徙,这使得士族经济不 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稳定
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以往的文化优势, 文化上
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士族与平民之间的差距
隋唐时期科用举__制_____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人、 政治上 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吏选
思想上,儒学完成复兴,建立了全新的理学 体系;科技上,火药、活字印刷术等的发明 应用使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文艺上,科 举制度的推行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着 文学艺术的考学什么——
NO.
记牢“客观存在的历史”
1ITEM
高考怎么考——
从“学以致用”的角度着 眼,考历史的“核心素养”
从地方行政示意图看汉、 唐历史变迁
秦至唐官员选拔依据变化 和原因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 败绩。”
《旧唐书· 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 不利而旋。”
《旧唐书· 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 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举的政治特权
①南北朝选举制度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奠定了基 础。②九品中正制度衰微。③士族地主的腐朽。④加 原 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⑤南北朝时期,庶族地主经济有 因 了迅速发展,出身贫寒低微的庶族地主势力增强,要 求取得相应的政治权利 演 隋朝科举考试属初创阶段,为地方荐举与中央考试相 变 结合。唐承隋制,使科举考试制度化并逐步完善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 形 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设 式 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分科取士
①积极:科举制满足了中央集权政治的要求:首先, 科举制打破了世以家往大_族________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 阶层人士能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从而稳固了 政权的统一。其次,科举制度以才取士,能够选拔出 评 比较优秀的人才加入政权。再次,科举考试有固定的 价 考试内容,促使士子必须娴习辞赋,熟谙儒家经典, 无形中思加想强了______的统一 ②局限:科举考试在面向社会、公平竞争等方面还不 完善,主要表现为它保留了察举制的残余,推荐在科 举考试中仍然占有突出地位
形成冗官问题,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认 知 深 化
中央 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相同点
地方 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相权
中央 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
不同点
来削弱相权 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
地方 监察机制
宋太祖则将地方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