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量词..

合集下载

古汉语的词类

古汉语的词类
上》
(四)引进比较的对象。 一般可译为“比”。
❖ 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孟子·公孙丑上》
❖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 水。 《荀子·劝学》
2.以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等, 一般可译为“用”、“拿”、“凭”等。
❖ 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荀子·王制》 (2)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

❖ “固”作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义为“本 来”“当然”或 “坚决”、“肯定”,
❖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孟子·许行》

❖ “盖”常放在句子开头,表示提示或推测性 论断的语气,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 本纪》
五、否定副词
❖ 否定副词是对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进行否定 的副词。
❖ 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三)表示程度变化 常见的有“愈”、“益”、“加”、
“弥”、“兹”、“尤”等。
买臣愈益疾歌。《汉书·朱买臣传》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二、范围副词
❖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 范围的词。
❖ 表示全体有如毕、悉、举、咸;表示限 定范围的如但、第、直、止等;
“哪一个更 ”。 ❖ 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五年》 ❖ 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下》 ❖ 孰与 是一种固定形式,“孰”和介词“与”连用,
构成,其比较的意味更重,可译为“与…… 相比, 哪个更…… 。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 ❖ 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 (二)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何、曷、奚、 胡
古汉语语法
❖ 古汉语的词类划分如下
❖ 实词——古汉语中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独立回答问题、含义比较实在具体的词。实 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

数词和量词

数词和量词
数词和量词
一、数词

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的词叫做数词。 古代汉语的数词跟现代汉语一样, 可以分为基数、序数、约数、虚数、 分数、倍数、问数。
(一)基数
:表示基本数目的词。 1、整数的表示方法 A、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 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2、零数的表示方法。在整数和零 数之间加“有(音又)”表示。
2、中古汉语表示动量,是把数词
带上动量词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 这和现代汉语相同。 如:吾於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 也。
作业: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
十有四。 2、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百杯。 3、王说之,益车百乘。
4、一言以蔽之。
5、子来几日矣?
(4)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
下祥择其可,亦足以申鉴於方今。
(五)分数 把整体评分为若干份,表示其中 一份或几份的词叫分数。 1、完全表示法。其意义为 “……分之……”。
(1)故关中之地,於天下三分
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 富,什居其六。 2、省略表示法 (2)郴之为州,在岭之上。测 其高下,得三之二焉。(省略 “分”字)
1、用基数表示 C、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
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2、用天干、地支表示 3、用“首”、“次”、“末”、 “上”字表示。
4、在基数前加“第”字、“其”
字表示,也可以用“次者”、“次” 表示。 例如:王当歃血定纵,次者吾君, 次者遂。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四)虚数
用定数形式表示“众多”或“很少”
的意义的词。虚数有以下几种表示 方法: 1、数目众多,含有夸张的意味, 常用“三”、“九”、“十二”、 “三十六”、“七十二”、“百”、 “千”、“万”等表示。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语法知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古代汉语语法(一)古代汉语的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一、名词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

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

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从外来,与坐谈。

(《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比拟。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

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

(《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

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

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4.表工具。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

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

5.表凭借。

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

古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古今异义
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
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
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
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
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向(从前;对、朝或偏袒)
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
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
再(第二次;又一次)
原(推究;原来、原则)
床(坐具;卧具)
抑(或者;抑制)
归(女子出嫁;回来)
比(等到;比较)
比(紧挨、并排;比较)
渠(他、它;水道)
去(离开、距离;往)
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
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
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
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
要(邀请、相约;要求)
严(尊重;严格或严密)
卒(死;士兵)
寻(不久;寻找)
章(花纹;文章或图章)
速(招致;速度快)
寝(丑陋;睡觉)
古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古今异义古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古今异义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
加(更;增加)
假(借助;不真实的)
信(的确;书信)
河(黄河;泛指江河)
橹(盾牌;划船的工具)
赢(背负;胜或获得)
走(跑;不行)
次(水边;量词)
行路(路人;走路)
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古汉语数量表示法

古汉语数量表示法

记·封禅书》)
• 以上加点的数字都是极言其多的虚数。
• 2、表示数量少的虚数。
• 、“一”、“三”、“一二”等表示。例 如:
• (白居易《卖炭翁》)
• 朝百年无事札子》)
《本
• (陆游《剑南诗稿》)
• 的虚数。
• 需要注意的是,常在文言文里看到的用 数字组成的成语,都是虚拟之辞,而不 是实有其数。例如:
• ③至于孝平,郡国百三。(《后汉书· 郡国志序》)
• ④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 策·齐策一》)
二、序数表示法
• 序数是表示事物次序的数。现代汉语中的序数表示 法是在基数之前加“第”、“初”等,古代汉语中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表示方法。
• 1、基数前加“第”字。这种序数表示法古今一致 ①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史记·萧相国世家》 ) ②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 2、不用量词,数词直接放在名词之后,表示 物量。例如:
• ①牛一,羊一,豕一。(《尚书·召诰》)
• ②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左 传·哀公十五年》)
“牛一、羊一、豕一”就是“一头牛、一 只羊、一口猪”,“丧车五百”就是“丧失五 百辆战车”。这种物量表示法,古汉语中比较 少见,但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经有了。
• ②人之性情,未能相百,而其智有相万也。

(《潜夫论·赞学》)
• 3、表示几倍于某个数时,往往两数连写,前 面的数表示倍数,后面的数表示基数,形成“ 倍数+基数”这种格式。例如:
• ①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古诗十九首》)
• ②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

(《山海经·海外南经》)
• “三五”即“五的三倍(十五)”,“四五” 即“五的四倍(二十)”,“二八”即“八的 二倍(十六)”。

古今汉语中关于鱼的量词历时考察

古今汉语中关于鱼的量词历时考察

L i Y i n g j i e ,N i u S h a n s h a n
( C o l l e g e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G u a n g x i U n i v e s r i t y f o 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 N a n n i n g G u a n g x i 5 3 0 0 1 1 , C h i n a )
词 的演 化有 如下 两条趋势 : “ 鱼” 的量词 由不使用量词到与通用量词“ 枚” 、 “ 头” 和“ 个” 搭配 , 再发展到 了有 与 鱼专门搭配 的量 词“ 尾” 与“ 条”; 称量鱼的量词从与通用量词搭配 发展 到与形状量词 搭配的趋势。 关键词 : 汉语量词 ; 鱼 的量词 ; 量词 演变 ; 历时考察
C h i n e s e c o r p u s ,t h e a u t h o r f o u n d ha t t t h e r e a r e ' s e v e n c l a s s i i f e s r wh i c h h a d o r h a v e b e e n u s e d t o e n u me r a t e t h e n o u n
与此同时同样的事物在汉语演变的进程中所搭配使用的量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也经历了一个随着汉语中不断加入的新量词找到最适合的搭配的过程
2 0 1 3年 6月 第 1 2 卷 第 2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He b e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古代汉语 短语类型

古代汉语 短语类型

古代汉语短语类型
- 结构类型:
- 主谓短语:主语+谓语/被陈述+陈述。

例如:天子/明哲。

- 动宾短语:动语+宾语/被支配+支配。

例如:懿王才/射庐。

- 定中短语:定语+中心语/被修饰+修饰。

例如:心中/心里。

- 状中短语:状语+中心语/被修饰+修饰。

例如:心中/心里。

- 中补短语:中心语+补语/补充说明。

例如:心中/心里。

- 联合短语:联合关系。

例如:心中/心里。

- 连谓短语:连续、递进关系。

例如:心中/心里。

- 兼语短语:兼语既是受事也是施事。

例如:心中/心里。

- 同位短语:所指相同、地位相同的两部分。

例如:心中/心里。

- 方位短语:方位词+名词。

例如:心中/心里。

- 数量短语:数词+量词。

例如:心中/心里。

- 介词短语:介词+名词性词语。

例如: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 助词短语:词语+助词;包括“所”、“者”、“攸”字短语等。

例如: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 层次类型:一层短语、多层短语(层次分析法)。

古汉语量词

古汉语量词

个体量词和度量衡量词的区别
• • • • • • • • 是否表量:一(车)菜 一(斤)米 一(尺)布 一(本)书 一(张)桌子 与名词的选择限制: 一棵树 ﹡一棵桌子 一滴水 ﹡一滴土 一辆车 ﹡一辆飞机 一斤水 一斤铁 一斤盐 一斤米 有生/无生(人/动物)、材料、形状(维 度)、大小
• 度量衡量词(measure word)一般的语言里都具备, 我们看一下英语的例子:a cup of coffee(一杯咖 啡)、miles of beach(几英里的海滩)、a gallon of Milk(一加仑牛奶)、Herds of Wildebeest(成 群的角马)、Heaps of Trouble(一大堆麻烦)等 等,这些在英语里叫measure phrase(度量短语), 不是汉语的特点。 • 个体量词是汉藏语系及东亚语言的区域特点。黎 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说“量词的种类= 国语的特点”,刘世儒( 1965 )《魏晋南北朝量 词研究》说:“这是汉藏语系所特有的词类,而 在印欧语系,作为一种范畴来说则是没有的。”
• 汉语的个体量词也是来自于名词。从个体量词的 早期用例来看,它们对所搭配的名词有选择,仍 然和它们作名词时候的意思有联系 • “枚 ” ,本 义 是树 干 ,《 诗 经 · 周南· 汝坟 》: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枚”的本义是树干, 所以它演变用作量词,搭配的名词都是“树” • 有柏树二枚(未央宫汉简50) • “头”和“尾”是动物体的一部分,所以搭配牲 畜名词:马牛羊驴橐驼七十余万头(汉书· 西域传)
• 纳木兹语表示条状物体的名词(棍子、鱼、刀) 用量词la55(这三样东西性质根本不一样,鱼是活 的,其他两样没生命,棍子是圆的,刀是扁的, 不过这没关系,只要甘孜藏人认为它们是一类就 可以),片状的(纸,树叶)用pu55,块状圆形 抽象事物(眼睛、石头、鸡蛋、米粒、碗、房子、 事情)用lʉ55。 • (某个民族的人认为这些事物在某个特性上一致, 就可以用一个量词来分类)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原创版)
目录
一、上古汉语语法概述
二、上古汉语的词类和词形变化
三、上古汉语的句法结构
四、上古汉语的语序和语气
五、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及其演变
正文
一、上古汉语语法概述
上古汉语是指商代至汉代的古汉语,这一时期的汉语语法结构较为复杂,既有原始汉语的特征,也受到了汉藏语系的影响。

上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献和探讨汉语的起源及演变。

二、上古汉语的词类和词形变化
上古汉语的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虚词包括介词、助词、连词、副词等。

上古汉语的词形变化丰富多样,如词尾的变化、词根的变化等。

这些变化反映了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和语言风格。

三、上古汉语的句法结构
上古汉语的句法结构包括主谓宾、主谓、主宾等。

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比较紧密,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此外,上古汉语中的定语和状语也比较丰富,它们可以通过词序的变化来体现。

四、上古汉语的语序和语气
上古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有主谓宾、主宾、主谓等不同语序。

语气
方面,上古汉语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类型,语气的表达主要通过助词、副词等虚词来实现。

五、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及其演变
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词类和词形变化丰富、语序灵活多样、语气表达明确等方面。

随着汉语的发展,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逐渐演变,一些特征消失,一些新的特征产生。

对上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的演变过程和规律。

《荀子》量词初探

《荀子》量词初探

《荀子》量词初探《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思想家荀况的著作,其论及的方面很多,书中保留了丰富的先秦语言,是我们研究上古时期语言的珍贵材料。

本文选择颇具特色的量词作为研究对象,对《荀子》中的量词进行穷尽性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一时期量词的使用情况及特点。

标签:《荀子》量词分类结构特点《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纵观《荀子》全书,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皆有涉猎,且多精论,足为先秦一大思想宝库。

”《荀子》一书论及的方面很多,保留了丰富的先秦语言,是我们研究上古时期语言的珍贵材料。

从《荀子》的语言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对《荀子》的研究多以书中的词语释义和句读研究为主。

鉴于此,本文选择颇具特色的量词作为研究对象,对《荀子》中的量词进行穷尽性统计和分析,从而考察这一时期量词的使用和发展情况。

一、关于古汉语量词的分类量词是表示计量单位的词,它一般与数词结合使用,表示事物或者行为的数量。

关于古汉语量词的分类,学术界有以下几种看法:1.王力把量词称为“单位词”,他认为“单位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度量衡单位,如“尺”“寸”“升”“斗”“斤”“两”等,这种“单位词”是一般语言都具备的;第二种是天然单位,如“个”“只”“枚”“匹”“颗”“次”“回”等,这种“单位词”是东方语言特别是汉藏系语言所特有的。

2.刘世儒认为,汉语量词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称量词,是实际称量名物的,是实量,称量词又可以细分为陪伴的称量词和单纯的称量词两类;第二种是陪伴词,这类词的作用只在陪伴名物,而不是核算分量,是虚量。

3.黄盛璋认为,汉语量词有两类:第一类是称量的,称量的量词包括度量衡单位与货币单位、容量或盛器、集体的量词等;第二类是性状的,性状的量词是利用名词的属性或形状来表示该名物之量的,如“枚”“头”“口”等。

4.张玉金将汉语量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量词,包括度量量词、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和借用量词;第二类是动量词,主要有“下”“次”“回”“遍”等。

古汉语的词类划分如下

古汉语的词类划分如下
副词是限制和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副词一般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 它总是依附于谓语。
• 程度副词 • 范围副词 • 时间副词 副词 • 情态副词 • 否定副词 • 表敬副词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 行为的程度的副词。 表示程度深,表示程度浅,表示程度的变化。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 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二)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 何、曷、奚、 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何 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 胡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
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张仪陈轸列传》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 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 上》) 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3.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4.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①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 ③执事服官有年。(方苞《与安徽李方 伯书》)
(三)第三人称代词 1.古代没有与现代汉语“他”完全相当的第 三人称代词。 2.使用第三人称代词时,古人一般采用两种 表达方法: 一是重复前面已经出现的名称 二是省略。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 传·襄公十五年》 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丈人)行 矣《论语·子路从而后》
“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 称,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时用。 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 君主的自我称谓了。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从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看,“我”、“余”、 “予”通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卬”作 主语、宾语 。 “吾”通常作主语、定语和前置宾语。 《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他日我曰: ‘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 也。’” 今者吾丧我。《庄子· 齐物论》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 叶》 《左传·案之战》:“曰:‘余病矣。”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12类词性总结备考期中!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12类词性总结备考期中!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12类词性总结备考期中!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别。

古代汉语的词类,跟现代汉语的词类大致相同:总共可以分成十一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下边分别叙述。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例如:阿爷无大男,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

例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狼》)谍报敌骑至。

(《冯婉贞》)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

例如:。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例如:一桌、一椅、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词。

例如: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

(《冯婉贞》)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

例如: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7.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

例如:太后之色少解。

(《触旮说赵太后》)村中闻此入,咸来问讯。

(《桃花源记》)8.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

例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卖油翁》)9.连词,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冯婉贞》)10.助词,附着在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上,起辅助作用。

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

2 古代汉语的数词和数量表示法

2 古代汉语的数词和数量表示法

什一,去關市之征,今兹未能。(《孟子· 滕文公下》) 田租十分取一,取消关卡、市场的税收,今 年还办不到。

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記 ·陳涉世家》) 如果免于斩首,可是守边折磨而死的本来也 要占十分之六七。 “十六七”即十分之六七,“十”是分母, “六七”是分子,也是约数。

4、倍数 现代汉语表示倍数是把数字放在“倍”字前 面,而古代汉语则往往只用一个数字表示多 少倍。其中两倍称“倍”,五倍称“蓰”。 “蓰”常与“倍”连用,表示不定的多数。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 百,或相千萬。(孟子·滕文公上) 物品之间不相一致,是物品本身的特性,有 的相差两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 相差千倍万倍。
一簞食一瓢飲。(《論語·雍也》) 一竹筐饭食,一瓢饮水。 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孟子·告子上》) 现今推行仁政的人,好比用一杯水去浇灭一 车木柴燃起的大火。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朱熹 《觀書有感》)
注意: 有时会在数量结构后加“之”,结构为:数 词+量词+“之”+名词。例:

二、数量表示法 根据所修饰对象是事物还是动作,数量表示 法可分为两种:名量词(或叫物量词),修 饰名词;动量词,修饰动作。 (一)名量表示法 (二)动量表示法

(一)名量表示法
两种:一是用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二
是数词与量词组成数量结构后再与名词 结合。古汉语中以前者居多。 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名量表示法可分 为以下四种: 1、数词+名词 2、名词+数词 3、数词+量词+名词 4、名词+数词+量词

文言文常见词法句法

文言文常见词法句法

连词 连接词、词 表并列:与、及、而、且 组或句子 表层进:而、况 表选择:如、抑、其、或 表承接:而、以、乃、则、遂 表转折:而、然、但、则、乃、顾、虽 表因果:以、为 表假设:若、苟、向使、假令 表修饰:而、以
助词 结构助词 之、者、所、然
语气助词 也、矣、焉、耳、乎、与(欤)、邪(耶)、哉、夫、惟、盖
叹词
嗟乎、呜呼、唉
兼词 一个字兼有 常用有:诸、焉、盍、叵
两个字的读
音或意义
句子的成分:
[时地间点状状语语](定)主[状]谓<补>(定)宾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 或 “什么事物”
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
“谁”或“什么”的问题 定语:名词前面的 状语: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 补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 独立成分:称谓、感叹等
疑问代词 谁、孰、何、胡、奚、曷、安、恶、焉 指示代词 是、此、斯、兹、之、然、彼、夫、其、或、某、他、莫、无等
副词: 程度副词 修饰 动词、 范围副词 形容 词 或 时间副词 其他 副词, 作句 子的 状语 或补 语
语气副词
频率副词
谦敬副词
少、稍、略、愈、益、弥、尤、更、最、极、甚、殊、太、至、良、大、 绝、特、颇等 悉、皆、尽、咸、俱、举、毕、凡、胜、惟、特、徒、独、直、第、但、 止、则、仅、共、同、并、相等 表示“已经、曾经”:既、已、曾、尝 表示“以前、当初”:向、初、曩、始、昔 表示“常常、经常”:尝、素、雅、恒 表示“正在、恰逢”:方、正、适、会 表示“一会儿、片刻”:俄、旋、寻、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 表示“立刻、突然”:急、遽、猝、立、即 表示“将要、接近”:将、且、行将 表示“终于、终了”:终、卒、竟 表肯定:必、诚、信、固、果 表否定: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 表推测:殆、盖、庶、或、其、得无、无乃、庶几 表反接:岂、宁、庸、其 表多次:屡、数、辄、每、频、累 表再、第二次:复、更、再常见词法、句法

古诗文的特殊量词

古诗文的特殊量词

古诗文的特殊量词古代汉语的量词,颇有些值得考究的地方。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句:“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有的注本说:“[一介之使]一个使臣。

介,个。

”按此作翻译,也不能说不通。

但“介”作量词,是否完全等同于“个”,实值得斟酌。

《中华大字典》,“介,小也。

”并举例:“况介丘乎?”意为:何况矮小的山丘呢。

所以“一介之使”宜翻译为一个微末的使者。

外交礼仪讲究对等,蔺相如在秦王面前故作谦卑,言赵国弱小,秦只要派一个地位低微的使者即可。

这样翻译,才能准确理解其感情色彩和修辞作用。

可见,文言文的翻译,连一个量词也马虎不得。

古代诗文中,类似量词的使用,比比皆是。

这种特殊量词的使用,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临时借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来作量词。

如宋人陈瓘《卜算子》:“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

”王安石《初晴》:“一抹明霞黯淡红,瓦沟已见雪花融。

”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例中的“叶”、“抹”、“曲”各自本为名词、动词、形容词,被借用来作量词。

这种语法特性只有在例句中才具有,与语境密切相关,并有明显的修辞作用。

与专门的量词,如”劝君更进一杯酒”(王维《渭城曲》)、“风骚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王禹偁《日长简仲咸》)中的“杯”、“片”、“樽”是不相同的。

二是将本来修饰、限制此类事物的量词移用到彼类事物。

如晚唐罗邺《郊卧》:“夜渡酒酣千顷月。

”“顷”本是面积单位,称田地,也可称水面。

如碧波万顷、良田千顷等。

罗邺则以“顷”修饰月。

盖月映水面,波光粼粼,偌大水面尽为月矣。

陆游《秋兴》:“千点荷声先报雨。

”“点”作量词,本用于有形的东西,如白帆点点,寒鸦数点等。

陆游则用来写无形的声音,变视觉之辞为听觉之辞,写出大雨骤至,雨点密集,极富表现力。

晚唐韦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句“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

”以“点”写孤云,表现天空高阔,岂止“孤云”可用“点”作量词?清徐石麒[醉春风]《赠隐士》句“绿水重回,白云千点,青山一块”,也颇有佳趣。

古汉语语法常识之实词讲解

古汉语语法常识之实词讲解

古汉语语法常识之实词古汉语是指现代汉语以前的语言。

我们今天所能接触到的古汉语只是书面语言。

古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既有相同的地方,又存在着较大差异。

为了批判地继承我国丰富的历史遗产,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习一些古汉语的基本知识,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古汉语的实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古汉语中的代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代词语法差异较大,一般列入虚词,但也有人列为实词。

)这些词类的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下面就主要的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名词1. 古汉语中名词的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

例如∶西门豹为邺令。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做邺地的县令。

(西门豹∶名词做主语。

令∶名词做宾语。

邺:名词做定语。

)2. 名词做状语古汉语中的名词有时可直接做状语。

一般有三种情况(1)表示比喻。

例如∶①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其中一只狼象狗那样蹲坐在前面。

(犬∶名词做状语,形容动词"坐"的姿态,不可误认作主语。

)②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马中锡《中山狼传》)——有一只狼在道路中间,像人一样地直立着叫唤。

(人∶名词做状语。

形容动词"立"的姿态,不可误认作主语。

)(2)表示动作的方式、状态等。

例如∶①十九人相与目笑之。

(《史记·平原君列传》)——十九个人彼此挤眉弄眼地嘲笑他。

(目∶名词作状语,形容动词"笑"的神状。

)②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我可得当作哥哥来对待他。

(兄∶名词做状语,形容动词"事"的方式。

)(3)表示处所和工具。

例如∶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那样有威势,而我蔺相如还在秦国的朝廷上叱责他。

(廷∶名词做状语,表处所。

)②箕春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古代汉语数量词使用方法

古代汉语数量词使用方法

作者: 张守军
作者机构: 本溪电视大学
出版物刊名: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77-81页
主题词: 数量词组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使用方法 古汉语 数词 省略 数量与质量 中心语 名词定语
摘要: 数量词的使用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是须臾不可以离开的。

从哲学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

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因此,数量词的使用对于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在文章中,数量词的使用对文章思想内容表现也是不可忽视的。

从汉语史的角度看,数词量词都属基本词汇之列。

几千年来虽然变化不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古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与现代汉语比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因此本文想就电大古汉语教材(朱振家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对。

量词“只”“条”“头”的用法

量词“只”“条”“头”的用法

量词“只”“条”“头”的用法
只:
《现代汉语词典》: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

一只鸡,两只兔子。

《古今汉语词典》:用于某些动物。

一只鸡,两只老虎。

《辞海》:本专用于鸟类,亦用于其他物类。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

一只鸡,两只老虎。

著名作家曾用“一只狗”语句:王蒙、余华等。

条:
《现代汉语词典》:用于细长的东西。

一条线,两条腿,三条鱼,四条黄瓜。

《古今汉语词典》:用于细长的或由固定数量合成的某些长条状的东西。

一条麻
绳,两条肥皂。

《辞海》:计量长条形物的单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用于细长的东西。

一条河,两条腿。

著名作家曾用“一条狗”语句:贾平凹、张贤亮等。

头:
《现代汉语词典》:用于动物(多指家畜):一头牛,两头驴,三头猪。

《古今汉语词典》:用于人或牲畜、鱼虫、植物等。

一头人命,两头牛,三头鱼,
四头蒜,五头水仙。

《辞海》:动物体的最前部,因以为计量牲畜的单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用于牛、驴等牲畜或形状像头的东西。

一头牛,两头洋
葱。

著名作家曾用“一头狗”语句:莫言、陈忠实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量词
• 多数学者认为动量词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完善起 来,“过、遍、回、次、下、通”,如“叩头五 百下”、“绕树三匝”、“热洗五度”,唐代以 后有大发展。上古时代计动量,都是数词直接加 在动词前: • 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战国策·燕策)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 子·劝学)
• 我们这节课只讨论古汉语的名量词。
二、古汉语名量词的分类
• a)器物量词。杯、瓢、壶、箪、豆、簋、 筐、车、舆等,例如: • 一杯水(孟子·告子上) • 一箪食一瓢饮(论语·雍也) • 一豆肉(韩非子·难二) • 一筐锦(左传·昭公13年)
• b)容积量词。升、斗、石(今读dan4)、斛、 秉,例如: • 五升之饭(庄子·天下) • 肉日五斤,酒二斗(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得穀十 餘萬斛(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 冉子与之粟五秉(论语·雍也)(只用来计算米粟)
• • • • 脯二束(吕氏春秋· 揆度) 貽我握椒(诗经· 陈风) 或取一秉秆焉(左传· 昭公27年)(一把禾苗) 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左传· 僖公23年)(80 匹) 齐景公有马千驷(论语· 季氏) • 歌钟二肆(左传· 襄公11年)(悬挂一排成套的编 钟为一肆)
集合量词的定位:个体量词还是度 量衡量词
古代汉语量词
一、量词概说
• “量词”在王力(1980:234)《汉语史稿》里 叫“单位词”。汉语的量词主要有两种: • 一是度量衡量词,如“尺、寸、升、斗、斤、两” 等,还有一种是天然(或个体)量词,又分为两 小类:一是名量词,如“个、只、枚、匹、件、 所、颗、粒、头” • 二是动量词,如“遍、番、遭、次、回、趟、顿、 下”等等
பைடு நூலகம்
• c)面积量词。常见的是“亩”,不常见的是“雉、 成、同、圻”,如: • 家五亩宅,百亩田(荀子· 大略) • 百雉之城(公羊传· 定公12年)(算城墙面积,长 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 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左传昭公23 年) (圻:土地方圆千里) • 土不过一同(同前)(土地方百里为一同) • 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左传· 哀公元年)(土地十 里见方) • 无百里之地,则无所见其功(荀子· 儒效)
个体量词
• 个体量词在古汉语中不是很多:西周金文 和《尚书》《诗经》里出现了两个个体量 词:匹、两。如: • 王易兮甲马四匹(兮甲盘) • 孚车十两(小盂鼎)
• 春秋时期又产生了“介” 、“个”、“章”: • 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尚书·秦誓) (“一介臣”即一个官员) • 鹿皮四个(国语·齐语) • 少牢則以羊左肩七个(仪礼·少仪) • 看看下面几例: • 丁丑,楚子入饗于鄭,九獻,庭實旅百, 加籩豆 六品。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个体量词和度量衡量词的区别
• • • • • • • • 是否表量:一(车)菜 一(斤)米 一(尺)布 一(本)书 一(张)桌子 与名词的选择限制: 一棵树 ﹡一棵桌子 一滴水 ﹡一滴土 一辆车 ﹡一辆飞机 一斤水 一斤铁 一斤盐 一斤米 有生/无生(人/动物)、材料、形状(维 度)、大小
• 度量衡量词(measure word)一般的语言里都具备, 我们看一下英语的例子:a cup of coffee(一杯咖 啡)、miles of beach(几英里的海滩)、a gallon of Milk(一加仑牛奶)、Herds of Wildebeest(成 群的角马)、Heaps of Trouble(一大堆麻烦)等 等,这些在英语里叫measure phrase(度量短语), 不是汉语的特点。 • 个体量词是汉藏语系及东亚语言的区域特点。黎 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说“量词的种类= 国语的特点”,刘世儒( 1965 )《魏晋南北朝量 词研究》说:“这是汉藏语系所特有的词类,而 在印欧语系,作为一种范畴来说则是没有的。”
• 羊舌鮒攝司馬,遂合諸侯于平丘。子產、子大叔相 鄭伯以會,子產以幄幕九張行,子大叔以四十,既 而悔之,每舍,損焉。 (左传:昭公十三年) • 幄幕: 军旅之帐。 • 幄幕九張:一般理解成九顶帐蓬。 • 杜预注:四合象宫室曰幄,在上曰幕。 • 可见“幄”和“幕”是两种物品,幄是围帐,幕是 顶子。幄幕九张不是“九顶帐蓬”,而是“九套幄、 幕”.
• e)重量量词。斤、溢(镒)、钧、石。一 斤是是十六两,一镒是二十两,一钧三十 斤,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例如: • 赏之黄金二十斤(墨子·号令) • 使人遗苏代金百镒(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颜高之弓六钧(左传·定公八年) • 我树之成,实五石(庄子·逍遥游)
• f)集合量词。束、握、秉、布、乘、肆、 驷、瑴(jue2)。例如:
• 度量量词:三桶油~﹡三油(意义、语法都有问 题) • 集合量词:一批货物~﹡一货物(意义、语法都 有问题) • 个体量词:一头猪~﹡一猪(意义上没问题,语 法不合格) • 集合量词重在描述数目、个体量词重在给名词分 类、度量量词重在计量。集合量词是独立的一类, 不应该从属于个体量词或度量量词。
• 献子以朱丝系玉二瑴(jue2)(左传·襄公18年) (“一瑴”为一双) • 鲁人买之,百两一布(左传·昭公26年)(一布即 一批)
•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 饑饉(论语:先进) • 尹使視郤氏,則有甲焉。不往,召鄢將師而告之。 將師退,遂令攻郤氏,且爇之。子惡( 郤宛 )聞之, 遂自殺也。國人弗爇,令曰:「不爇郤氏,與之 同罪。」或取一編菅焉,或取一秉秆焉,國人投 之,遂弗爇也。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 “一編菅”有人解释成“一张草席”,确切的解释 应该是”一群草织成的席”
• d)长度量词。寸、尺、丈,步、仞、围、里,分、 枚、寻、常、舍。“寸、尺、丈”是适用于各个 方向的长度单位,“分”是十分之一寸,“枚” 表长度时和“分”一样,“步”是六尺长,主要 是描述水平距离,“仞”长七尺(有人说八尺), 主要表垂直高度。周长八尺(有人说直径一尺) 为“围”,主要表圆周长度。“寻”是八尺, “常”是十六尺,“里”是三百步长,“舍” (she4)是三十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