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一课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
课程标准
7-1 面对同一个事物,思考我们的认识同小时候的差异,体察生活阅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7-2 归纳自己同长辈在生活情趣、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学要求
1.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的事例和狼孩的故事中,体会个人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关系,进而理解什么是社会。
2.通过课文案例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认识自己所接触的不同社会类型,感受社会是个大舞台。结构分析本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不仅为人们的生存、生活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而且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也离不开社会的环境和熏陶。针对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课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自我,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合格的社会成员。
“社会伴我长大”从寓言入手,围绕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白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的道理。课文避免生硬的说教,以王丽的事例
作为情境,引导学生从社会这面镜子中正确认识自我。
“社会是个大舞台”将社会比作大舞台,每个人都要从家庭走进学校,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一员。课文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活动、社区生活和“虚拟社区”的案例,介绍人们接触的不同的社会类型,让学生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自己的社会生活舞台也日益扩展。
教学评价建议
初中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学生能否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问卷或谈话的方式,侧重于了解学生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对日益扩展的生活舞台的真实感受,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2课时。
[新课导入]
建议一:设计情境导入
课上教师将盛满水的烧杯带入课堂,而后用滴管取出烧杯中的一滴水,滴在学生的课桌上,让学生观察水滴的变化。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分析课桌上的水滴为什么会很快消失,而烧杯中的水却不会很快消失。通过分析桌上水滴与杯中水的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生活在社
会中,社会是人组成的,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个人和社会就像水滴与杯中水一样,杯中水是许许多多水滴组成的,但是水滴离不开杯中的水,离开杯中水的水滴很快就会干涸,个体也是一样。
建议二:问题导入
让学生思考:“狼孩也是人,为什么不能像人一样生活呢?”通过回答和讨论,使学生们认识到人是社会的成员,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学会吃饭、穿衣、说话以及生活的技能,脱离社会,人就无法进行这些正常的社会活动,进而说明人不能脱离社会。
[社会伴我长大]
1.课前布置学生进行一项小调查。调查自己从出生之日起到现在,都与哪些人发生过联系,这些人在自己的成长中提供过哪些帮助。
2.请同学们举例说说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社会各行各业有哪些联系。通过事实使学生体会到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3.鉴于当前学生强调个性、独立、自我意识的特点,教师课前可选择一些相关的影像或文字资料进行xx,内容可以是“个人探险”方面的材料,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感。课上将资料出示给学生,而后让学生找出探险者在其探险过
程中使用的工具和生存技能,哪些是来自于前人的创造发明。在此过程中体会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享用的物质成果是前人劳动的积累与智慧的结晶,加深学生对“人是社会中的人”的认识。
4.引导学生观察图5-2“社会中的不同群体”,使学生们懂得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人就谈不上社会,人与人是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在讨论图片的过程中引入社会的概念: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完成图下的研讨活动。
5.课前让学生征求家长、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如“妈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请家长、同学用信封封好,交给老师。
课上请同学们每人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题为“我心中的我”。老师可以列表的形式将学生“自我画像”的内容分列出来,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具实填写。然后组织学生将“自我画像”和课前调查表作一比较,在班内进行交流。通过彼此的交流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社会成员,不但要正确认识社会,还要善于正确认识自己。
6.组织学生讨论:当来自周围的评价与自己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通过讨论,使同学们进一步懂得要正确认识自己,就应该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评价,既要看到优点,也应看到缺点,只有这样才会在社会中不断进步。
[社会是个大舞台]
1.家庭生活的教学建议
请学生对自己的家庭做一个简要介绍,内容包括:
○家里有哪些成员?
○他们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
○他们各自的职业是什么?
○除了共同在一起的时间之外,你了解他们每个人的生活空间和工作内容吗?
○家里谁对你的影响最大?
以上活动的目的是利用学生的切身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身边不同的人所处的不同社会空间,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2.图5 -7的教学建议
建议根据图5-7的一组家庭生活漫画进行分组讨论。
○不同的家庭生活可能给孩子成长带来哪些影响?
○其中哪些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
也可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家庭生活场景,也可以描述自己最不满意的家庭生活场景和
氛围。
然后将以上描述和讨论以某种形式记录下来,学生课后带回家中,试着组织一次家庭会议,听取家长的反馈,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使家庭更加和睦,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
3. 对学校生活的教学建议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中心内容。教学中可以依据教材所给出的“翠湖中学”的活动安排表作为素材,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评论,探讨一下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和目的,对活动选题和安排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也可以结合本校、本年级开展过的和即将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讨论。
○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内外活动设计,并在同学之间进行展示和评价。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设计中拓展学校活动的主题,让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涉及更加广泛的社会层面。
4.对社区生活的教学建议
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内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内容可以包括:
○本社区内有哪些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管理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方便社区生活,为人们办了哪些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