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大湖效应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大湖效应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大湖效应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大湖效应典型例题一:(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高考补习学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北冰洋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

材料三:图2为五大湖地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暴风雪形成的各环节。

(1)从旧金山沿西海岸向北至阿拉斯加州,经过的主要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俄罗斯西伯利亚境内鄂毕河汇入北冰洋,试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3)图1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4)美国境内五大湖地区降雪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图2所示暴风雪的形成,主要是因为________(填序号)环节增强。

参考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从赤道到两极。

(2)纬度高,冬季月均温小于0℃的时间长;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植被覆盖较好;春汛。

(3)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港口封冻时间长;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浮冰。

(4)冬;位于冬季风向风湖岸,水汽较大,风力较强;②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南边和东边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和缓连绵的藏北高原丘陵,西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湖泊周围有广阔的湖滨地区,整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

3.7万年以前纳木错还是一个淡水湖,现在却是一个8~9月和4~5月盐度略低但平均盐度很高的咸水湖。

纳木错站积雪观测资料显示,纳木错站冬半年的积雪期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

纳木错为西藏最大湖泊,面积超过2000km2,受湖泊效应影响,纳木错流域形成了明显的湖岸风,导致纳木错流域积雪雪情的独特性。

高考地理大湖效应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湖效应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湖效应知识点中国地理学科中,大湖效应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主要涉及大湖对气候、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湖效应的知识点,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影响。

首先,大湖对气候的影响是大湖效应的重要方面。

由于湖泊面积较广,水面积蒸发量相对较大,湖泊周边的湿度相对较高。

在夏季,大湖蒸发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汽,增加了周边地区的降水量,形成了湖泊的辐合性锋面雨。

而在冬季,湖水相对温暖,使得湖泊周边地区的气温较高,从而形成了大湖保温效应,减少了冬季降水量,改善了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

其次,大湖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拥有众多大湖,如长江、太湖、鄱阳湖等。

这些湖泊不仅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形成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例如,旅游业是大湖地区的支柱产业,大湖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此外,大湖还为渔业、航运业等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另外,大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大湖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景观。

这些湖泊周边的湿地、沼泽等生态环境为众多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

同时,大湖也起到了调节水文循环的作用,保持了周边地区的水源充足和水质良好。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湖泊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威胁。

过度开发、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大湖保护亟需解决的难题。

研究大湖效应不仅有助于理解地理学科的知识,还能为我们认识湖泊的价值和保护湖泊提供参考。

面临日益加剧的水资源问题和环境变化,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湖资源,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规划,才能实现湖泊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总结起来,大湖效应是地理学科中的一项重要知识点,涉及到大湖对气候、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湖效应通过湖泊的蒸发作用、热量调节和水资源供给等方面,对周边地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0高考地理湖泊专题

2020高考地理湖泊专题

江西省赣州中学曾庆阳知识结构:一、湖泊的类型(一)按成因划分构造湖火山湖冰川湖潟湖堰塞湖海迹湖特 征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

堰塞体往往不稳定,易跨坝多为椭圆形,湖岸陡,湖水深冰川侵蚀形成的洼地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湖泊构造湖 堰塞湖 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由于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冰碛或火山喷发熔岩阻塞河道而形成火口湖 冰川湖 火山口积水而成 北美五大湖泊及欧洲芬兰、瑞典的湖泊、 高山地区长白山天池贝加尔湖、死海及非洲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五大连池 、镜泊湖、汶川地震后的唐家山堰塞湖类型成 因典 型 地 区按成因分类(2013年江苏卷)图 4 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 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冶的呼吁。

1. 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A. 大湖萎缩而成B. 古河道残遗而成C. 人工挖掘而成D. 风力侵蚀而成B(2018全国卷3)贝加尔湖(图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 8 千米。

据此完成 。

2.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A特 征 举 例 主要分布区淡水湖与外流河相通,湖水易交换,循环更新周期短,含盐分少。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北美五大湖、贝加尔湖等主要分布在外流区(或降水较多的地区)咸水湖为内流河的终点,只有流进的河流,没有流出的河流。

因蒸发盛,盐度较大。

青海湖、纳木错、里海、死海等主要分布在内流区(或降水较少的地区)按盐度分类3.红碱淖(如图8)是我国4A旅游景区,主要休闲旅游项目为观鸟、食鱼、橡皮艇等。

红碱淖原为低洼沼泽地,1929年面积不足2 km2,1958年周边地区疏通排水渠,20世纪60年代连年水灾,面积增至70 km2,成为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湖泊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湖泊
龙巴萨巴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前期随气候变暖 ,冰雪融水增加,湖泊面积增大;后期因冰川总量 减少,消融量减少,蒸发加强,湖泊面积减小。
4.湖泊面积扩大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增多、冰雪消融量增加
近年来,青藏高原上湖泊的面积突然扩大的趋势不断持续,首先被观 测到的是人口相对稠密的藏南地区湖泊面积扩大,接着在藏东、藏西、 藏东北均发现湖泊面积扩大现象。除范围越来越广之外,单个湖泊面积 扩张速度也不断加快。
人为原因:草地治理、植树造林、防风固沙、退田还湖、 破垸分洪等
1974年的青海湖的湖区面积为平方千米,是监测年代内的最大值, 2005年面积为平方千米,为最低值;2005年至2011年间青海湖的湖区 面积逐年增大
牛山湖破垸分洪 梁子湖面积扩大百余平方公里
5.湖泊面积扩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6分)
按盐度分类
特征
举例
主要分布区
淡 (含盐度小于1g/L)
鄱阳湖、洞庭湖、太 主要分布在外流
水 与外流河相通,湖水易交 湖、北美五大湖、贝 区(或降水较多
湖 换,循环更新周期短,含 加尔湖等
的地区)
盐分少。
咸 (含盐度为1-35g/L)为
主要分布在内流
水 内流河的终点,只有流进 青海湖、纳木错、 区(或降水较少
龙巴萨巴湖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湖面海拔5499米,是受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终 碛湖(冰碛物为冰川携带的松散堆积物),冰川前端伸入湖内且裂隙发育。近几十 年来,因气温变化,龙巴萨巴湖出现了冰退湖进现象。由于冰川作用区环境的改变, 冰川灾害事件增多,其中冰碛湖溃决洪水灾害尤为突出。
(4)据专家预测,龙巴 萨巴湖水域面积会先扩 大后减小,分析其原因。

大湖效应及其典型地区,这篇文章说全了!

大湖效应及其典型地区,这篇文章说全了!

大湖效应及其典型地区,这篇文章说全了!大湖效应作为高中阶段常常出现的考察点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关于它的知识概念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例如湖泊、海面)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岸一侧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对应到高中阶段所学的《常见天气系统》冷气团在经过水面时被增温增湿温度高于迎风岸的冷气团气温相当于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类似于暖锋过境过程相关视频条件及影响因素条件1.处于冷气团的迎风一侧2.冬季水面未结冰、可以供给热量和水蒸气3.增温增湿后的气团在迎风岸登陆4.登陆时遇冷气团或地形抬升影响因素1.水气温差越大,降雪量越大2.掠过的水面越广,降雪量越大3.略过水面后抬升幅度越大,降雪量越大典型地区// 1.山东烟台2005年12月,烟台市芝罘区曾有一场80.3毫米的降雪,积雪达到1.2米深,这背后便是“大湖效应”。

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掠过渤海(亦有部分黄海)海面,获得巨大热量和水汽供应,当登陆山东半岛时,受到胶东丘陵地形抬升作用,气团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产生降雪。

// 2.北美五大湖沿岸五大湖湖区在冬季不会完全封冻,当极地气团南下经过湖面时,气温极低的冷气团与较为温暖的湖水接触,气团下部增温增湿,而气团上部的寒冷、密度较大的气团下沉,促使暖空气上升、此时温度降低、水汽凝结,云开始形成,一般为层云,层积云或积云。

加热后的空气再次来到寒冷陆地上空,遇到冷气团后暖气团加剧上升,云层加厚开始降水。

// 3.日本海一侧的北海道、本州等冬季,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冷空气掠过日本海海面,获得巨大的热量和水汽供应,当登陆日本时,受到山地或丘陵地形的抬升作用,气团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产生降雪。

// 4.瑞典东海岸北半球秋冬季节,西伯利亚产生大面积冷高压,促使大陆内部冷干气团向外移动,穿过俄罗斯西部地区进入芬兰湾、波罗的海,冷干气团与较为温暖的海水接触,获得热量和水蒸气后的大气到达瑞典东岸,容易形成降雪。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大湖效应——五大湖雪带 (共20张PPT)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大湖效应——五大湖雪带 (共20张PPT)

1、上右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
主要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D
2、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A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4)在左图中画 一画类似五大湖 雪带的地区并说 出你的理由。
中国山东半岛 北部(威海、 烟台等地); 日本北海道西 侧,日本本州 岛西北侧等。
(2分)
水汽源地?水 汽丰富?风向?
降温过程
水汽
如何发生? 强度?
降水
降水的三个思考: 一思风向如何(大气环 流)? 二思水汽是否充足? 三思水汽如何抬升?
空间分布
【风参向考答案】分布水在汽湖源地的东、南岸。五大湖地区水冬汽丰季富多西 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
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区域主题探究
大湖效应——五大湖雪带
当国内的一场大雪刷爆了你的朋友 圈, 北美地区的人民正在暴风雪里煎熬, 从北极飘过来的冷空气, 一波又一波吹向他们。 超寒冷、超多雪, 鲨鱼被冻僵了, 海龟也被冻僵了, 企鹅被转移到了温室, 爱斯基摩人来了都想哭着回北极! 在阿伯丁,零下36摄氏度打破1919 年低温纪录。
对流雨 地形雨
台风雨 锋面雨
降水类型
条件
降水
上升气流 凝结核 水汽
下垫面
对水平气流的阻 挡:迎风坡与背 风坡
地形
对水平气流的 不阻挡
海陆位置
影响因素
洋流 (寒流、暖流)
气压带
降水的三个思考: 一思风向如何(大气环流)? 二思水汽是否充足?
大气环流
风带 季风环流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大湖效应——五大湖雪带 (共20张PPT)培训讲学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大湖效应——五大湖雪带 (共20张PPT)培训讲学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大湖效应——五大湖雪 带 (共20张PPT)
风暴所到之处,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看到这样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你的内心是不是也哼起了 《冰雪奇缘》主题曲?
推开家门,是这样的!
北美人民,坚持住!
在美加边境的五大湖附近,有一个雪带从湖边 一直朝下风延伸达80千米,降雪量比同纬度其 他地区要大很多,暴风雪对美国和加拿大造成 一定的影响。2015年圣诞节前夜,一场暴风雪 袭击了美国纽约州,到新年这一天风雪结束时, 最大积雪深度达2米,上图为五大湖雪带分布。
1、上右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
主要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D
2、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A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4)在左图中画 一画类似五大湖 雪带的地区并说 出你的理由。
中国山东半岛 北部(威海、 烟台等地); 日本北海道西 侧,日本本州 岛西北侧等。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间短;甲地沿岸为暖流,增温增湿,
乙地沿岸为寒流,降温减湿。
(3)结合北美洲地形图(P52),分
析丙地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
丙地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从海

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地形雨丰富,
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温明显。
下图为美国东北部略图,读图回答。
【拓展提升】
每到冬季,图示沿海地区 暴雪频繁,有专家认为其与洋 流有直接关系,请写出专家的 推理过程。(8分)
降温过程
【基础巩固1】大湖效应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 中得到 水汽 和 热量(热能),然后在迎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 通常以雪的形式出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湖泊小专题(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湖泊小专题(1)



①引入湖的河水灌溉,使入湖 人为 水量减少;②水土流失加重,
泥沙淤积
①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 泥沙淤积;②围湖造田
对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差
影响
对周边:调节气候、蓄水防洪、供水等能力降低;灌溉引发荒漠化 、土壤盐渍化
对策
统筹上、中、下游生产及生活 用水,控制人口规模;节约和 合理利用水资源
③入湖河流 携沙量
入湖的河流含沙量高,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湖泊含沙量高;


④湖床深浅

湖床越深,湖泊水量越大,泥沙沉积在湖底,湖泊含 沙量低;湖床越浅,湖泊含沙量越大。
⑤植被覆盖率
湖泊周边植被覆盖率高,入湖泥沙少,湖泊含沙量低;
⑥附近当地风沙情况
湖泊周边多风沙天气,大量泥 沙进入湖泊,湖泊含沙量高;
情境创设:云贵高原湖泊研学考察——情人湖泊起死回生
8.湖泊的污染
(21年北京卷)20. 图为洱海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居民老何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就业与生活经历见证了洱海环境的变化。起初,他 以打渔为生。1996年,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老何改行从 事水产养殖。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等要求,老何再次改行,开起 了客栈。近几年,他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拆掉了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 客房。 (2)概述老何经历的三次改变所对应的洱海污染治理成效。
(2)第一次:减少了汽柴油污染。 第二次:减少了鱼塘养殖等农业生产污染。 第三次:减少了旅游活动污染。
情境创设:云贵高原湖泊研学考察——情人湖泊起死回生
8.湖泊的污染
2018年,在洱海湖滨地带实施生态修复与湿地工程,建设“洱海生态廊道”,其中 12千米供游客参观体验,当地村民受聘负责生态廊道的管理和维护。 (3)阐述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微专题22 水域的“效应“-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微专题22 水域的“效应“-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微专题:022水域的“效应”①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雨、雪、雾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影响大湖效应强弱的因素a.湖面或水体尚未冰封,干冷空气经过湖面才能增温增温变性为暖湿气流,才能产生大湖效应, 如果湖面或水体结冰,则大气与湖面的热量交换受阻,则无法形成大湖效应。

b.湖面或水体越大,与周围陆地形成较强烈的温差越显著,大湖效应越强烈。

c. 暖湿气团在迎风岸(向风的湖岸)登陆,遇冷气团或地形阻挡作用越大,抬升作用越明显,形成降雪(雨)量越大,大湖效应越强。

①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雨、雪、雾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③降雪(雨)情况a.降雪地点:取决于使云移动的风向和风速。

风速决定了暴风雪行进的距离,风力越大,其携带的水汽走得越远,晚秋与初冬时节,其行进的距离最远。

b.降雪量:取决于以下因素:冷气团与水面的温差,温差较大时,水温越高,冷气团温度越低。

冷凝的水汽就越多,雪量就大,一般在12月和1月容易出现这种温差,也最容易产生暴风雪;冷空气在水面行进的距离,即吹程也会影响降雪量,冷空气与暖水面接触时间越长,气团就会携带越多的水汽。

如果水面结冰,水汽供给停止,大湖效应就会停止。

④大湖效应的分布全球各地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大湖效应”,但就世界范围来看,有三个地方最为典型:北美五大湖地区、哈德逊湾东岸、日本本州岛和北海道的西海岸。

在我国山东半岛北部也会有“大湖效应”降雪,但是比以上三个地区都要弱。

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经过相对温暖潮湿的海面抵达山东半岛北部,在山东半岛丘陵地形抬升的作用下,使其北部沿海降雪加强,引发暴风雪,山东半岛北部素有“雪窝子”的称呼。

大湖效应在中国的典型例子——山东雪窝山东雪窝成因探究•烟威地区冬日频繁大雪的成因有以下两个:•第一,西伯利亚强冷空气的南下,在地面受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地形切变影响,不断有冷空气下甩,造成长时间的大量降雪。

大湖效应(含试题)

大湖效应(含试题)

大湖效应(含试题)一、视频解读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二、文字解读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产生地区以五大湖地区为例。

在秋天到来时,五大湖区逐渐变冷,但冬季不会完全封冻。

冬季气团主要从西向东穿越北美洲。

当陆地将夏季吸收的热辐射掉,大陆气团变得很冷,极地气团南下到大陆上空,当气团经过湖面时,温度极低的空气与相对温暖的水面接触,气团下部温度升高,水汽进入气团。

冷气团下部是一层温暖潮湿的大气。

寒冷、密度较大的冷气团下沉,使暖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凝结,空气不太稳定,云开始形成,一般为层云,层积云或大片积云。

一般冷气团在五大湖区上空行进一半时,就会形成云,并随气流向东漂移。

之后,大气再次来到寒冷的大陆上空,与地面的接触减慢了大气的移动,从湖面飘过来的大气不断在沿岸聚集,暖气团不断上升,云层加厚,开始降水,由于下层空气温度很低,水汽以雪的形式降落下来。

中国案例2005年12月4日山东威海暴风雪。

在中国,大湖效应降雪通常被称做冷流降雪。

中国只有在山东半岛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会有大湖效应降雪,并且效应比以上这些地方都要弱,但山东半岛的丘陵地形抬升作用会使其北部沿海降雪加强,甚至引发暴风雪。

2005年12月4日~21日,连续多场暴风雪袭击了山东半岛北部的威海和烟台,其中威海在几次暴风雪中总降水量近100毫米,积雪49厘米,导致交通几近瘫痪。

欧亚案例因为大湖效应的缘故,其他任何大陆都无法同北美洲东部的雪带相匹敌,因为没有任何大洲拥有像五大湖区这样处于绝佳位置的水域。

这并不是说,欧洲与亚洲就没有大湖效应。

每年秋天,西伯利亚气温下降时,寒冷密度较大的冷空气下沉,产生了大面积的冷高压。

大气从冷高压向外移动,穿过俄罗斯的拉多加湖,向西穿过芬兰湾、波罗的海,寒冷的大气与较为温暖的海水相互接触,获得了水蒸汽,到达瑞典东岸时,这些潮湿,相对比较温暖的大气在穿越海岸后开始冷却,在该国东南部形成降雪。

高考一轮复习之 大湖效应与逆温

高考一轮复习之 大湖效应与逆温

逆温
背风坡:降水偏小,温度偏高(焚风)
主干精讲 逆温类型
辐射逆温与地形逆温
夜晚地面为冷源
冷空气下沉 暖空气抬升
主干精讲
逆温类型
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逆温与锋面逆温
主干精讲
逆温的影响
空气下冷上热,对流弱 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利于雾的形成(冷)
主干精讲
读图,完成题。
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核心考点
大湖效应与逆温
大湖效应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 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 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 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 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 出现
大湖:增温增湿
大湖效应
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下图左侧 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在博斯腾湖的“冷湖效应”作用下, 可能导致 A. 沙漠戈壁近地面形成高压 B. 风从沙漠戈壁吹向湖泊 C. 沙漠戈壁与湖泊降水增多
√D. 冷空气沉积在湖泊上面
主干精讲
由于沙漠戈壁和湖泊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 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环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 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块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 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湖效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区“冷湖效应”可能
√A. 减少湖面水分蒸发
B. 加快湖泊增温速度 C. 增加沙漠植物蒸馏 D. 使得沙漠辐射停滞
逆温
概念: 在对流层(近地面), 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 度增加而降低, 大约每升高100 米,气温降低0.6°C,但在一 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 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 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 化率小于0.6°C/100 m,这种 现象称为逆温。

2020届 高考 微专题大湖效应、狭管效应、山体效应

2020届  高考 微专题大湖效应、狭管效应、山体效应

5.图中落基山脉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
差异显著,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C.洋流来自D.海陆位置5.B 对于38°N左右的落基山脉来说,中部多为大盆地,此处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大陆性气候显 著,这样对温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内部同等海拔高度气温更高,外部气温相对偏低。
【试题引入】
下图是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段38°N、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2)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 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 外围地区分布要高。
(3)山体效应对山体本身也有影响,与低地相比,山地 的气压、气温和湿度都有所降低,而日照和辐射则有所增 加,到一定的高度时有较大的降雨量。
【做题巩固】
7.冬季当冷空气到达海面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就会上升冷却凝结降雪。在气象上, 这种降雪称为“冷流降雪”。烟台平均每年有29天的冷流降雪日,被称为“雪窝子”。 读下图,判断烟台号称“雪窝子”的影响因素有 ①洋流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海陆分布 ⑤人类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6.落基山脉中段内部气温高于外部, 会导致山脉内部 A.垂直带谱多于外部 B.同海拔植物的枯黄期早于外部 C.冰川发育多于外部 D.森林带分布的高度高于外部
6.D 落基山脉中段内部气温高于外部,会导致山脉内部蒸发旺盛,更加干旱,而且再加上四周高大 山体,内部为盆地,所以其相对高度低,垂直带谱不会多于外部;因为该处相同海拔的内部气温高, 其生长期要长,所以叶落要晚,因此枯黄期会晚于外部;由于内部气温更高,加上海拔低于外部,冰 川发育少于外部;由于该处山地内部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而一般而言,同一纬度中,降水越 少,林线越高,加上气温高于外部,可以在更高地方分布森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湖泊的特征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湖泊的特征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湖泊的特征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以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域等高线图。

据资料回答下面两题。

1.贝加尔湖()A.结冰主要缘由是海拔高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位于山谷招致冰层深沉D.北部的封冻期善于南部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融冰时使气温降低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D.冰层添加空气湿度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海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海水有污染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少量耕地、灌渠,湖面增加了1/2,芦苇少量茂盛。

读资料回答下面两题。

3.结合资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增加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才干削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4.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理径流B.退耕还草,维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以下图表示某湖泊位置。

20世纪1~21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据图中信息判别,该湖泊()A.湖面少风浪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C.夏季不结冰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6.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海水鱼生长的湖区是()A.①B.②C.③D.④7.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缘由是()A.流域年降水量增加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C.入湖河水量增加D.出湖河水量增大以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矮小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会聚构成月牙泉(见以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往日趋干枯,外地政府收回〝挽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A.大湖萎缩而成B.古河道残遗而成C.人工开掘而成D.风力腐蚀而成9.泉水日趋干枯的主要缘由是()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增加C.风沙堆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时增加2021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大湖效应典型例题一:(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高考补习学校2016 届高三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 为北冰洋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

材料三:图2 为五大湖地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暴风雪形成的各环节。

(1 )从旧金山沿西海岸向北至阿拉斯加州,经过的主要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 ,体现了__________ 的地域分异规律。

(2)俄罗斯西伯利亚境内鄂毕河汇入北冰洋,试分析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3)图1 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4 )美国境内五大湖地区降雪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图2 所示暴风雪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环节增强。

参考答案:(1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从赤道到两极。

(2)纬度高,冬季月均温小于0℃的时间长;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植被覆盖较好;春汛。

(3 )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港口封冻时间长;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浮冰。

(4 )冬;位于冬季风向风湖岸,水汽较大,风力较强;② 典型例题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南边和东边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和缓连绵的藏北高原丘陵,西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湖泊周围有广阔的湖滨地区,整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

3.7 万年以前纳木错还是一个淡水湖,现在却是一个8~9 月和4~5 月盐度略低但平均盐度很高的咸水湖。

纳木错站积雪观测资料显示,纳木错站冬半年的积雪期为当年10 月至次年3 月。

纳木错为西藏最大湖泊,面积超过2000km2 ,受湖泊效应影响,纳木错流域形成了明显的湖岸风,导致纳木错流域积雪雪情的独特性。

下图为纳木错流域示意图(1) 分析纳木错变为咸水湖的过程。

(2) 指出纳木错湖岸风最弱的季节,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 判断纳木错观测站与那曲观测站积雪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参考答案:( 1 )地壳运动,南部的山脉上升,湖区凹陷,纳木错成为封闭型内流湖泊,受山地降水与冰雪融水补给,地表径流从山地携带盐分人湖,且湖区降水较少,光照强烈,水分蒸发量较大,盐度不断积累升高,纳木错逐渐形成咸水湖。

(2 )季节:冬季。

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气候寒冷,湖泊面积较小,且全部结成厚冰;积雪覆盖湖岸周围广阔的湖滨和高山高原地区;湖泊与湖岸地区热力性质相差不大,使得湖、岸之间温差和气压梯度差小,因此湖岸风弱。

(3 )差异:纳木错观测站积雪日数多于那曲观测站。

原因:10 月下旬,纳木错流域气温开始低于0 ℃;湖泊水体由于热容量较大,水温高于周边陆面温度,湖水蒸发仍为强烈,在西风的作用下,不断向东岸输送水汽,给东岸带来大量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受湖泊效应影响,纳木错观测站气温回升较慢,积雪消融时间推迟。

典型例题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8 分)材料一:“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材料二: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消息,2014 年11 月18 日早晨,美国已经有50.2% 的地区被积雪覆盖。

其中,美国东北部地区更是遭遇罕见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过腰”,可达2 -3 英尺。

纽约州西部一些城市被强降雪“掩埋”,布法罗(水牛城)最大1 小时积雪10 厘米以上,不到24 小时堆积近1.8 米的雪。

材料三:图( e )为五大湖地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 表示暴风雪形成的各环节。

(1 )运用“大湖效应”原理,据图分析推断美国五大湖沿岸在 11 月 主导风向是 _______ 、 _____ ;图 (e ) 所示暴风雪的形成, 主要是为 ______ (填序号)环节增强。

( 6 分)( 2 )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2分)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 反气旋3 )根据图( f )( g )概述图中五大湖地区积雪厚度的分布规律。

4 分)4 )根据“大湖效应”定义,解释 2014 年 11 月 18 日美国布法 罗(水牛城)暴雪的成因。

( 4 分)(5 )其他水域,比如某些海和湖也会产生大湖效应,产生面积较小 的雪带 , 像美国东海岸的雪带的形成也有类似大湖效应,下列地区冬 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2 分)②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暴雪④天山北侧冬季大雪C .③④D .①③参考答案:1)西风、西北风;②(填序号)( 3)主要分布在湖泊的东岸和南岸; 随着距湖岸距离的增加积雪厚度①日本西海岸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A .①② B .②③减小。

(4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由于大面积未结冰的湖水温度高,增温增湿;然后在向风的湖岸与陆地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雪。

(5)D典型例题四:如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 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北美一月海平面气压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材料二: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消息,2014 年11 月18 日早晨,美国已经有50.2% 的地区被积雪覆盖.其中,美国东北部地区更是遭遇罕见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过腰”,可达2-3 英尺.纽约州西部一些城市被强降雪“掩埋”,布法罗(水牛城)最大1 小时积雪10 厘米以上,不到24 小时堆积近1.8 米的雪.(1 )概述图中五大湖地区积雪厚度的分布规律.(2 )根据“大湖效应”定义,解释2014 年11 月18 日美国布法罗(水牛城)暴雪的成因.(3 )其他水域,比如某些海和湖也会产生大湖效应,产生面积较小的雪带,像美国东海岸的雪带的形成也有类似大湖效应,请根据“北美一月海平面气压图”解释美国东海岸的雪带成因.(4)从五大湖及美国东北部地区在美国的经济地位角度,分析暴雪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参考答案:(1 )五大湖的东部和南部,随着距湖岸距离的增加积雪厚度减小.(2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由于大面积未结冰的湖水温度高,增温增湿;然后在向风的湖岸与陆地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雪.(3 )冬季,北美西北部为高压中心,该区域大气顺时针环绕流动,使极地气团向南经大西洋后到达北美海岸,其间穿越墨西哥湾暖流温暖水域,增温增湿,到达海岸后遇冷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形成美国东海岸雪带.(4 )五大湖地区和美国东北部沿海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城市群);这里是美国著名的乳畜带,农业发达,同时煤、铁资源丰富,是美国最大工业区;五大湖水运发达,高速公路和铁路密集,交通便利;暴雪造成交通瘫痪,工业原材料和工、农业产品运输困难,人们生活不便,经济损失严重.典型例题五:自2014 年11 月至2015 年3 月间,美国东北部地区多次发生暴雪给当地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人们把这些暴雪的原因,归咎为“大湖效应”.读图回答.从天气系统、地形条件、水汽来源等方面解释美国东北部地区频发暴雪的原因,并说明暴雪使美国经济遭受影响的原因.参考答案:美国东北部地区频发暴雪的原因:①天气系统:北半球冬季,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在北美洲中高纬度地区形成冷性反气旋(冷高压).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冷锋天气,锋面自西北向东南运动.②地形条件:北美洲中东部地区腹地广阔平坦,没有障碍,使得冷锋能长驱直入横扫美国中东部地区.③水汽来源:当冷空气经过五大湖湖区时,巨大的湖面表层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对冷气团底部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湿冷的气团抵达湖区对岸的美国东北部地区时,就会形成暴雪.影响经济的原因:美国东北部有五大湖沿岸和大西洋沿岸两大城市群,城市密布,人口密集;有美国最大的东北部工业区和著名的乳畜带,工农业发达,是美国的经济重心;该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发达,航空港密集,暴雪发生使交通瘫痪,城市供电故障,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出行不便,工农业停工停产.因此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影响.典型例题六:(22 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左图是我国北方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右图是A 地某村优质苹果和白天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问题:1)A 地区冬季降雪频繁,素有“雪窝子”之称。

试分析 A 地区冬季多雪的原因。

据右图所示解释A 地某村优质苹果多种在半山坡的原因。

(6 分)(2 )A 、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 B 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 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 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使其口感更清脆。

比较A 、B 两地苹果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8 分)(3 )烟台的冬季降雪丰富,有“雪窝子”之称,试分析其原因。

(6分)参考答案:(1 )冬季盛行偏北风,冷气团经过渤海和黄海时获得一定的水汽;A地处在低山丘陵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较多的降水.冬春季节,夜间受山风影响,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地底部冷空气集聚而气温低,半山坡温度稍高,果树不易受到冻害。

(6 分)(2)A 地位于沿海丘陵,B 地位于内陆高原;A 地夏季降水比B 地多,光照比B 地弱,昼夜温差比B 地小;A 地土层比B 地薄。

(8 分,答对四点既得满分)(3)(6分)冬季强冷空气南下(多偏北风);( 2 分)空气经海面增温增湿;(2 分)后遇陆地地形抬升,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故而降雪多。

(2 分)典型例题七:(2015 ·甘肃高考模拟)(自然灾害与防治)材料一2014 年12 月19 日,受强冷空气和“大湖效应”的影响,美国东北部地区遭遇罕见暴风雪,暴风雪和气温骤降导致至少十几人死亡,五大湖一带一些城市被强降雪“掩埋”,布法罗一天降雪近1.8米。

由于积雪太厚,仅仅20 日夜间就有30 多座房屋屋顶垮塌材料二下为“大湖效应”示意图结合“大湖效应”示意图,分析五大湖一带城市暴风雪的成因,并说出此次暴风雪对人们生活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原因: 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掠过湖面增温增湿,气流变得暖湿,然后在湖泊迎风岸遇冷形成降雪。

影响:造成交通、通讯中断,造成电力中断,使疾病流行,影响人体健康,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受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