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满江红》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
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借鉴优秀教学经验,不断反思和改 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拓展教学视野与技能
探索跨学科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路径,培养学生的综合 素养和创新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理解。
设计仿写、扩写等练习,让学生 模仿岳飞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提
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或表演活 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词作的 韵律和气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课堂小结: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岳飞《 满江红》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
推荐与岳飞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或历 史资料,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探 究。
度稍显拖沓。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
02
主要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互动环节
,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
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03
针对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未能做到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辅
导。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1 2
优化教学内容安排
对教案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合理安排每个教学 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紧凑有序。
引导学生思考词作中所体现的家国情 怀和民族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 价值。
06
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课堂表现观察记录表设计及应用说明
设计观察记录表
包括学生姓名、日期、课程名称、观察项目(如听讲专注度、发言积极性、小组 合作等)、评价标准及等级等。
应用说明
教师可在课堂上实时记录学生的表现,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个性化 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也可用于课后反思和改进教学策略。
05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满江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词的背景知识、诗词的朗读与赏析、诗词中重点词汇的解析以及诗词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具体章节内容:第24课《满江红·怒发冲冠》,包括诗词原文、作者简介、注释、译文、赏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满江红》的背景知识,理解诗词的内涵,提高朗读与赏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满江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担当。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中重点词汇的解析,如“怒发冲冠”、“凭栏处”等。
2. 教学重点:诗词的朗读与赏析,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岳飞抗金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满江红》。
2. 背景知识介绍介绍作者岳飞及诗词背景,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
3. 诗词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诗词解析分析诗词中的重点词汇,如“怒发冲冠”、“凭栏处”等,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5. 赏析诗词引导学生从修辞、情感等方面赏析诗词,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6.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掌握。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2. 内容:作者:岳飞背景知识:岳飞抗金重点词汇:怒发冲冠、凭栏处情感态度:爱国主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满江红》原文,并翻译。
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解答:a. 请分析诗词中“怒发冲冠”这一形象的寓意。
b. 请谈谈你对诗词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怀的理解。
2. 答案:a. “怒发冲冠”形象地描绘了岳飞对敌人的愤怒和决心。
b.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教案:《满江红》教学目标:1.了解《满江红》的背景和内容。
2.掌握《满江红》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创作背景、主题等。
3.理解诗歌中反映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气节。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习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相关诗歌及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具,引导学生对《满江红》这首诗歌产生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满江红》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你们对诗歌的印象是什么?二、整体阅读(10分钟)1.每个学生自主阅读《满江红》,了解其大致内容和主题。
2.整体带读,教师读诗歌给学生听。
三、理解诗歌(15分钟)1.让学生将诗歌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讨论一下其内容和意义。
2.分组讨论,然后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四、诗歌背景(10分钟)1.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背景对诗歌中意义的影响。
五、进一步阅读(15分钟)1.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的重要形象、意象和修辞手法。
2.让学生分析这些形象、意象和修辞手法对诗歌的意义有何贡献。
六、讨论与思考(15分钟)1.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以及对现实的启示。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满江红》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
七、拓展活动(10分钟)1.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谈谈他们对《满江红》的理解和感受。
2.让学生写一首与《满江红》相关的诗歌或创作一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
八、总结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可以用书面方式,也可以通过口头展示。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进一步指导。
九、课后作业1.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2.完成拓展活动中的任务。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学生对《满江红》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理解,并能够从中感受到爱国情感和民族气节。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精品教案(通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满江红》。
具体内容包括:诗词的背景知识介绍,诗词全文的解析,以及诗词中重要词句的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作者、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2. 通过对诗词的解析,使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词中的重要词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中重要词句的理解,如“怒发冲冠”、“凭栏处”等。
2. 教学重点:诗词的基本意义和背景知识的掌握,以及诗词审美情趣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岳飞的历史图片和简介,引发学生对诗词背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满江红》,了解诗词的基本意义。
3. 诗词解析:逐句解析诗词,讲解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仿岳飞“怒发冲冠”的形象,体会其激昂的情感。
5. 例题讲解:讲解诗词中的重要词句,如“凭栏处”、“潇潇雨歇”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2. 作者:岳飞3. 背景:南宋,抗金4. 重点词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5. 诗词意义:抒发爱国情怀,抨击投降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满江红》中的修辞手法,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答案示例:(1)修辞手法:拟人、对偶、夸张等。
(2)感悟:《满江红》表达了作者岳飞坚定的抗金信念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令人敬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词背景知识的掌握,提高诗词解析的深度和广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岳飞的其他诗词作品,了解南宋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中重要词句的理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通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满江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词的背景知识、诗词的朗读与鉴赏、诗词中重点词汇和句式的解读、诗词意境的体会等。
具体章节为第五单元第一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满江红》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理解诗词的主题思想。
2. 学会正确朗读《满江红》,掌握诗词的韵律美,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对诗词重点词汇和句式的分析,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词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诗词意境的深入体会。
教学重点:诗词的朗读与鉴赏,重点词汇和句式的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满江红》背景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满江红》,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背景知识:讲解作者背景、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主题思想。
4. 诗词鉴赏: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深入体会诗词的意境。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类似的古诗词,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一首陌生的古诗词进行鉴赏。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2. 作者:毛泽东3. 背景知识: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4. 重点词汇:列出诗词中的生僻字词,解释含义5. 句式解读:分析诗词中的特殊句式,解释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对《满江红》进行鉴赏,至少分析三个重点词汇和两个句式。
2. 答案示例:词汇分析:(1)满江红:形象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场景。
(2)五岭逶迤腾细浪: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了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
(3)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红军的英勇形象。
句式分析:(1)万水千山只等闲: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突显红军的英勇顽强。
(2)不到长城非好汉:借代长城,寓意只有经过长征的锻炼,才能成为真正的革命者。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满江红》教学设计
《满江红》教学设计【教学纵横】《满江红》是2014年中考新增加的课外古诗文14篇之一,秋瑾的这篇《满江红》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言志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翻译全诗。
3、赏析诗词,把握该诗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赏析诗词及“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教法学法】1、借助“二三五”教学模式进行朗读教学法、赏析教学法2、学法:“知人论世”【教具学具】1、电子白板2、问题解决评价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步骤】1、导入满江红·怒发冲冠南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瑾《满江红》。
二、朗读秋瑾《满江红》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①,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②,八年风味徒思浙③。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④,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⑤!算平生肝胆⑥,因人常热。
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⑦!1、教师范读补充: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秋瑾《满江红》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秋瑾《满江红》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满江红》
二、教学目标:
1. 语言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并能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够正确地理解课文中的文字、句子、段落的含义。
(3)能够正确地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并能够正确地运用
词语。
2. 情感目标:
(1)能够感受课文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
表达出来。
(2)能够体验课文中的美好,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地理解课文中的文字、句子、段落的含义。
(2)能够正确地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并能够正确地运用
词语。
四、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1)让学生观看一段爱国主义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爱国主义
的兴趣。
(2)让学生讨论爱国主义的意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 课文讲解:
(1)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
(2)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语言
表达出来。
(3)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要段落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语言
表达出来。
3. 课文拓展:
(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爱国主
义的态度。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精彩教案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情感。
2.分析《满江红》的艺术特色,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3.培养学生朗读、背诵、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岳飞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满江红》这首诗。
2.诗歌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注意节奏、停顿、语气等。
3.分析诗歌内容(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
4.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
(2)讨论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5.课堂讨论(1)讨论《满江红》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特点。
(2)探讨如何通过诗歌来弘扬民族精神。
6.作业布置(1)背诵《满江红》。
(2)写一篇关于《满江红》的读后感。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岳飞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满江红》这首诗。
二、诗歌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注意节奏、停顿、语气等。
三、分析诗歌内容1.《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一生忠诚报国,矢志不渝。
在抗金战争中,他屡立战功,但最终却被秦桧等人陷害致死。
《满江红》是岳飞在抗金战争中的一首代表作,表达了他在战火纷飞中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2.诗歌意象分析(1)怒发冲冠:表现了岳飞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愤慨。
(2)凭栏处、潇潇雨歇:描绘了战场上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3)抬望眼、仰天长啸:表现了岳飞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蔑视。
(4)三十功名尘与土:表达了岳飞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国家的忠诚。
3.诗歌情感分析《满江红》全诗情感激昂,充满了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诗人通过对敌人的愤慨、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展现出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通用(1)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满江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宋词,详细内容为《满江红》词的创作背景、词牌、词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感受词人的豪情壮志。
2. 通过学习《满江红》,使学生掌握宋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等。
教学重点:掌握《满江红》的创作背景、词牌、词的内容及其抒发的爱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满江红》词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词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及词人岳飞。
(2)学习词牌知识,了解《满江红》的词牌特点。
(3)分析《满江红》的词句,感悟词人的豪情壮志。
3. 例题讲解:(1)分析《满江红》的韵律特点。
(2)讲解《满江红》中的对仗句式。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满江红》的词牌,创作一首词。
(2)分析并讨论《满江红》所抒发的爱国情怀。
强调《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及爱国主题,鼓励学生学习词人的精神品质。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创作背景2. 《满江红》词牌特点3. 《满江红》词句分析4. 《满江红》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满江红》的韵律特点,并举例说明。
(2)以《满江红》为蓝本,创作一首词,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岳飞的作品,了解其生平事迹。
(2)组织一次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魅力。
满江红(小住京华)-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满江红(小住京华)-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程内容
这一课程主要是围绕文学作品《满江红》展开的。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了解近现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领悟到文学作品对于历史的承载和记录,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近现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
2.理解文学作品对于历史的承载和记录;
3.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教学内容
1.诗歌《满江红》学习;
2.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事件。
2. 教学方法
1.阅读理解法;
2.课堂讨论法;
3.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方法时间
导入学生讲述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课堂讨论法5分钟
学习一学生听老师朗读《满江红》阅读理解法10分钟
学习二学生分小组讨论《满江红》课堂讨论法20分钟
学习三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照片多媒体教学法15分钟
总结老师与学生共同回顾学习内容课堂讨论法10分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诗歌《满江红》;
2.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
1.掌握诗歌的韵律和含义;
2.理解历史事件与诗歌之间的联系。
课后作业
1.朗读《满江红》;
2.总结《满江红》的主题。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历史事件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且通过学习一个文学作品,了解了诗歌所承载的历史信息。
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不够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强。
初中满江红教案
初中满江红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地吟诵《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背景音乐为屠洪纲的《精忠报国》,营造氛围)豪迈动听的歌曲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满江红》的氛围中。
(投影歌词)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师朗读或学生齐读《发现》(投影):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南宋杰出军事家、民族英雄。
出生于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抗金名将。
岳飞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英勇斗争和悲壮牺牲。
在南宋时期,金兵大举南侵,岳飞率领岳家军奋起抵抗,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
然而,由于南宋朝廷的腐败和内部斗争,岳飞最终被秦桧等人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他的冤屈和英勇事迹,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传奇。
三、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查找的关于岳飞的资料,了解其英雄事迹和背景。
四、课堂讲解1、讲解词的背景,分析词中所表达的岳飞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思想。
2、分析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感受词中的情感。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第四单元《词赋》章节,详细内容为《满江红》。
本节课通过学习《满江红》,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特点,感受其豪放激昂的词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满江红》的主题思想。
2. 掌握《满江红》的词牌特点,感受辛弃疾豪放激昂的词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把握《满江红》的词牌特点,理解辛弃疾的豪放词风。
重点:感悟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满江红》原文及译文。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斗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幅图片让你想到了哪首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满江红》。
2. 讲解: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满江红》的主题思想。
3.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满江红》,指导学生注意词中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辛弃疾豪放激昂的词风。
4. 分析:讲解《满江红》的词牌特点,引导学生把握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满江红》的词句,加深对词意的理解。
6.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与《满江红》词风相近的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六、板书设计1. 辛弃疾《满江红》2. 词牌特点:豪放激昂3. 爱国主义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辛弃疾的另一首词《青玉案·元夕》。
2. 答案要求:分析词的词牌特点、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及《满江红》的主题思想掌握程度如何?在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辛弃疾的其他作品,了解宋代词人的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学设计(精选6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学设计篇1《满江红》是一首词。
作者秋瑾在词作中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教读本文,即以词的文体特点入手,以声律、物象、意格作为读词的根本,以吟词调、读画面、品心怀为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教学重点1.吟诵词作,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难点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教学思路?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预习要求?1. 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 朗读课文。
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铺垫 (5分钟)?1.由《满江红》词导入:岳飞的《满江红》脍炙人口,古今许多人都写过《满江红》,很少有岳飞这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瑾的词作《满江红》。
2.同学们都知道秋瑾是个女英雄,为革命献身。
针对这首词,我们再做一下补充。
知识卡片1:(1)秋瑾( 1875-1907),字璿卿,别号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
出身诗书之家。
(2)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
王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3)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掌握《满江红》的诗意和结构,能够准确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 能够通过诗歌学习提高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满江红》的诗意和结构分析。
3. 通过诗歌学习,提高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
1. 阅读分析法:通过细致的阅读和分析,理解诗歌中的史实和情感。
2. 讨论式教学: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思想和情感。
3. 表演式教学:通过表演,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
1. 给学生介绍《满江红》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分析诗歌的诗意和结构,让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诗歌,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 分组讨论,探究诗歌中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理解《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学生成为《满江红》的诗意和结构,能够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 学生通过诗歌学习,提高了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九年级下册语文《满江红》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满江红》是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文诗词,作者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
本诗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忧虑、对敌人的憎恨以及对将士们的激励。
诗中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满江红》;2. 能够分析并欣赏岳飞诗词的艺术特色;3. 能够理解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熟读并背诵《满江红》;2. 难点:理解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分析岳飞诗词的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3. 诗词鉴赏的相关工具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简要介绍岳飞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岳飞抗金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 朗读:让学生朗读《满江红》,感受诗词的韵律美;3. 讲解:解析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岳飞诗词的艺术特色,如对仗工整、用词准确等;5. 讨论:分组讨论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分享各自的感悟;6. 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2. 岳飞3. 爱国主义精神4. 诗词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满江红》;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岳飞的其他诗词作品,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岳飞的诗词作品,深入了解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满江红》是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文诗词,作者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
本诗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忧虑、对敌人的憎恨以及对将士们的激励。
诗中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岳飞诗词的艺术特色。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满江红》 教案设计
《满江红》同课异构教案设计平生肝胆付蛾眉——《满江红》教案设计设计意图:这是著名爱国人士秋瑾的一首词。
词中蕴藏着词人对祖国沦陷的忧愁,对个人遭遇的不平,体现了词人的苦闷彷徨和内心涌动的英雄气概。
古诗词的教学层次有三:品词析句,得法入境,悟理通神。
本篇教学设计立足让学生通过词、境的品析,感悟词人的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读出词的韵味;2、品味推敲,读出词的情境;3、角色朗诵,读出词的情怀。
教学重点:对古诗词情境的把握教学难点:感受词人的爱国胸襟和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初一学过一首汉乐府《花木兰》,认识了一位巾帼英雄木兰。
这节课的作者也是位女英雄。
出示楹联:江湖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女侠魂。
(孙中山)引出作者——秋瑾解题:《满江红》是词牌名,之前岳飞也写过,一首什么样的词?(生答)二、读出词的韵味1. 读准字音,请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拭、蛾眉2. 读出句读,无标点朗读。
八年风味/徒思渐苦将侬/强派作蛾眉3. 读出韵味对比: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通过朗读感受句式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三、读出词的情境古人作词时讲究起承转合,现在我们一起探寻词中秋瑾是如何安排的。
1. 起——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小住”表明时间之短,只有几个月;“又是”中秋本该团圆,毫无欣喜,寄寓他地;“黄花开遍”表明菊花盛开,点明时令。
“秋容如拭”写出明净秀丽的自然景观。
2. 转——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渐。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四面歌残”用典故“四面楚歌”,表明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下的晚清如同被汉军包围的项羽。
(国家破败)“八年”“徒”结婚八年,白白地蹉跎青春无可奈何;“徒思浙”写出她思乡而不得归的无奈。
(个人孤寂)“苦”、“强”国家、个体的境况使其苦闷,不愿做贵妇人的郁闷。
“殊”“!”极言自己的不甘心,不甘心为女子,想要报国!上阙由清秀明丽的自然景观转到对国家、个人的哀叹,抒发对国家孤立无援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失落无奈,营造出以乐景衬哀情的情境。
《满江红》教学设计(5篇)
《满江红》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满江红》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满江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吟诵《满江红》,激发学生朗诵、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课前温故师: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其中很多诗人写的爱国诗篇更是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你可以选择一首爱国古诗背诵给大家听听吗?(一稿:课件出示两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庐山瀑布》,两首现代诗《乡愁》《只要明天还在》,注明诗题、作者。
齐读之后,又师生互动一起回忆《论语》中的有关名句。
座谈时,我们主要提出异议:这样的导入,会不会喧宾夺主?回顾这么多内容,对本课知识点有无辅助?讨论后,决定精简,学生自由选诵爱国古诗。
这样做有两个明确目标:1、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诗歌积累容量;2、通过背诵,可以为新诗词的学习铺垫一下爱国情调。
)一、介绍背景资料,初识岳飞。
过渡:孩子们的积累非常丰富,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继续穿越时空来到宋朝。
(板:宋)1、师介绍背景。
师:宋朝时期,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非常强大,而宋朝统治者无能,因此,宋朝一直受到外族的侵犯与掠夺,当时(图片)战火纷飞,狼烟四起,老百姓生活流离失所,在这民族存亡、国家危难之时,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抗金英雄,岳飞(板:岳飞)就是其中的一位,你能从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谈谈你对岳飞的了解吗?2、生介绍资料。
师:岳飞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就在即将完成抗金大业时,奸臣秦桧勾结金兵,陷害岳飞,使得岳飞抗金被迫结束,他壮志未酬,痛心疾首,仰天长啸,写下了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壮词——(板并齐读:满江红)(一稿:课件出示“战乱”画面,师提问:假如你是那位骨瘦如柴的老人,你心里会怎么想呢?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汉子,一位男人,你又会怎么想呢?学生简单回答后,老师引语: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跟你们一样,也有满腔的热血想去保家卫国,他写下了《满江红》这首诗词。
第12课《词四首:满江红》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满江红【课时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把握《满江红》的大意,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
3.领会作者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1.作者介绍预设1:秋瑾秋瑾(1875—1907),民主革命烈士。
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工诗词,作品宣传民主革命、妇女解放,笔调雄健,感情奔放。
今有《秋瑾集》。
预设2:秋瑾的家庭秋瑾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个典型的小官僚地主家庭。
其父秋寿南曾任湘乡县督销总办。
秋瑾兄妹四人。
秋瑾稍大即入家塾,受封建教育,念的是《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但她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
预设3:秋瑾的创作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
现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220多首,另有集外佚诗约15首,共二百四十余首。
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可分为前后期。
前期:1891-1904 咏物写景、感事抒怀、思念亲友。
后期:1904-1907 抒发革命豪情,对祖国前途的忧虑。
2.背景资料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预设: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二)新词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采取各种形式把词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优质教案(通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这首诗。
该诗位于教材第三章“诗词中家国情怀”。
《满江红》是岳飞在北宋末年所作,表达他对国家忧虑和抗击敌人决心。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背景、诗句解析、意境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满江红》作者、背景及诗歌主题;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3. 通过分析诗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古典诗词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句意境理解和作者情感把握。
重点:诗句解析、诗歌主题思想传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岳飞纪录片,让学生解岳飞生平事迹,为学习《满江红》做铺垫。
2. 讲解:介绍《满江红》背景,解析诗句,分析诗歌意境和情感。
3. 例题讲解:以诗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为例,讲解其表现手法和意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诗句“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并分享自己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家国情怀,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满江红》2. 作者:岳飞3. 背景:北宋末年,抗击外敌4. 重点诗句解析:怒发冲冠、抬望眼、壮怀激烈等5. 诗歌主题:家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满江红》中表现手法,并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理解。
2. 答案要点:表现手法包括对偶、夸张、拟人等;家国情怀体现在对国家忧虑、对敌人愤慨、对胜利渴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满江红》家国情怀,是否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找其他关于家国情怀古诗词,下节课分享学习心得。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提高自己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背景导入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我会在导入环节通过纪录片形式,详细介绍岳飞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背景。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满江红》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文词,理解作者岳飞抗金的壮志未酬,以及他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词的内容主要包括岳飞抗金的经历、他的抱负和志向,以及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满江红》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赏析能力。
3. 通过对《满江红》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于国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满江红》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赏析《满江红》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课本、练习册。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岳飞的照片和他的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3. 理解词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词的内容进行解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赏析词句:让学生挑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进行赏析,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续写《满江红》,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满江红》板书设计:满江红岳飞抗金→忧国→壮志未酬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满江红》的内容。
答案:岳飞在《满江红》中表达了自己抗金救国的壮志未酬,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2. 请从《满江红》中挑选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示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让我感受到了他的壮志凌云。
3.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满江红》,让学生了解了岳飞的生平事迹,使学生感受到了他的忠诚和热爱国家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苦闷忧愁: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四、问题导学
1、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注意《满江红》 中的典故:
“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牢笼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设计意图
个性化修改
板书设计
教学新发现
错题收集
姓名
班级
3、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4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3、作品鉴赏
六、展示点评
七、拓展延伸
中考链接: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
什么样的心情?
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牢笼的喜悦心情。
2、“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总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峨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课题
满江红
主编教师
王彦新
复核教师
汪林军
授课时数
1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方法
讲练结合
授课时间
学习
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一、新课导入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五自学探究
1、朗读课文并 注音: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翻译在北京暂住,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遍地盛开,(我的)容颜却是那么的憔悴。刘邦用四面楚歌战胜了项羽,我漂泊了八年还想着那个家作什么。既然我那么痛苦,何必还强颜欢笑呢,离开也没有什么难的!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心却比男儿还刚烈。有志气的文人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衰弱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我的)泪水浸湿了衣裳。
三、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1903年王纳资捐得户部主事,秋瑾随王去北京居往。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二、简介作者
秋瑾简介: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l(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 丈夫是双峰县荷叶乡神冲富绅之子王廷钧,字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