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
英汉对比研究是一种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语言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来寻找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这项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交流。

首先,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例如英语是主谓宾语结构,而汉语是主谓宾结构。

此外,两种语言的词汇也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

其次,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教授英语和汉语。

通过对比研究,人们可以发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和学习。

例如,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差异,人们可以找到学习英语的难点,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克服这些难点。

此外,英汉对比研究还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外语。

通过对比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加灵活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然而,英汉对比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这项研究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语言学知识和研究能力。

其次,由于英
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较大,研究者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对比研究。

最后,英汉对比研究只是研究语言差异的一种方法,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两种语言之间的全部联系。

综上所述,英汉对比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比较研究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促进语言学习和教学,以及跨文化交流。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但这项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综述本文对我国百余年来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进行了概述。

阐述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性质和范围,回顾了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讨论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宗旨和目的,论述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标签: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性质范围宗旨目标理论方法一、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性质和范围语言的对比研究又称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或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1](P4)对比分析不同于比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是历时性研究,它要追溯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对比分析是共时性研究,它要揭示语言之间的一致性和分歧性——尤其是分歧性。

但是为了说明问题,对比分析有时也不能不谈词源和语言的某些历史演变”[2]。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作为对比语言学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的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将其研究结果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

在揭示其异同及其产生原因时,也会涉及到两种语言的历史演变。

根据索绪尔对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的区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也可分为两大类:微观的研究和宏观的研究。

微观的研究包括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部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子、段落、语篇和语法等的对比研究;宏观的研究是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外部因素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的对比研究。

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国内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可追溯到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

该著作虽然被后来的许多学者贬斥为“模仿”之作,但作为第一部在对英汉语言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写成的中国语法著作,拉开了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序幕。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刘重德把中国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分为三个时期。

[3]第一时期从1898年到1949年。

这一时期,马建忠、黎锦熙、吕叔湘、王力、高名凯等语言学家都曾对英汉语言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汉语有别于英语的特点。

英汉语句法对比综述

英汉语句法对比综述

2002019年14期总第454期ENGLISH ON CAMPUS英汉语句法对比综述文/杨梓悠三、英汉语句型结构对比研究现有的英汉语句法对比研究相关论文中,大部分主题为句型结构的对比,原因是学者们认为英汉语句型结构差异是英汉语句法差异的直接体现。

以下将归纳总结相关研究,分为句型结构对比的论述和句型结构对比与翻译两个方面。

最早进行探索的王寅(1998)将语言归纳成完整的核心句型,表示英汉语都能从这核心句型中提取要素组合成各自的基本句型,但汉语基本句型变化比英语多。

丁志斌(2014)等学者研究SVO结构,指出中西文化交融促进英汉语相互渗透,导致英语逐渐从SOV类型的语言向与现代汉语相同的SVO语言转变。

针对部分为对比而对比的句型研究现象,邵志洪(2001)使用文献法论证英语句子体现“末端重量原则”,但汉语中不存在“重量”方面的“原则”。

这表明不能以英汉语言对比的结果决定“重量原则”,而应该按照句子本身信息分布的规律决定。

王炳炎(1999)首先系统对比英汉语被动句,得出的结论是英汉语的被动结构是相同的,但汉语的“被”除了做介词和被动标记,还等于英语by 的作用。

后来于秀金(2004)等学者们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

研究结论均提出掌握英汉语共同的施事和受事移动规律有助它们的相互转换。

此外,认知语言学被运用说明英汉语句型的认知理据。

如刘世英和曹华(2006)以顺序象似原则和距离象似原则作为理论框架,比较英汉句子的词序象似性。

邓云华(2008)等学者结合类型学和语法化理论的角度研究英汉关系分句,认为两者语法化路径出现差异的原因是英语关系分句语法化的主要机制是概念隐喻,而汉语关系分句语法化的主要机制是对称类推。

上述研究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从句型结构的对比探寻中西方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传统文化对其的形成影响和制约作用。

即英汉语句型差异体现中西方人的认知差异,而这种差异则直接影响句型结构差异。

部分学者选用其他理论依据,体现认知语言学并不是唯一的理论框架。

英译比较研究文献综述总结

英译比较研究文献综述总结

英译比较研究文献综述总结
以下是一篇关于英译比较研究文献综述的总结,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英译比较研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文旨在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探讨英译比较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英译比较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一些学者开始尝试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差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领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目前,英译比较研究已经成为了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到翻译理论、翻译实践、跨文化交际等多个方面。

其次,英译比较研究的现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一方面,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英译比较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另一方面,研究者们也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和拓展理论框架。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英译比较研究领域,为该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展望未来,英译比较研究仍将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前景的领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跨文化交流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英译比较研究也将会更加重要。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兴技术也将为英译比较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因此,未来的英译比较研究将会更加多元化、深入和前沿,为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英译比较研究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其发展将会对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为读者提供一些基本的了解和参考。

读书报告---《英汉对比研究》

读书报告---《英汉对比研究》

读书报告- -《英汉对比研究》第一章:综合语与分析语本章主要是关于综合语与分析语,在文章开头作者就介绍了综合语和分析语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定义。

此外,作者通过形态变化、词序、虚词和语调声调方面对英语和汉语进行了对比研究。

首先,英语有形态变化,而汉语则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形态变化主要体现在构词形态和构形形态上。

在构词方面,英语的词缀灵活多变,有大量的前缀、后缀,而汉语则不多见。

在构形方面,英语常常是将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结合起来表示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变化,而汉语同一个词就可以表示主格、宾格,单数、复数,或者现在、过去等行为。

其次,英语词序较灵活,汉语则较固定。

英语词序倒置的现象比较多,汉语主要表现为功能性倒装。

汉语的定语一般在名词前,英语定语位置较灵活。

再次,虚词方面,英语经常使用定冠词、不定冠词、介词和连接词,汉语则没有冠词,表并列和从属关系的连接词的使用率也较低,较常使用的是丰富多彩的助词,如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等。

最后,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

语调和重音的变化是英语语音的主要表意手段,两者的密切配合可以表达意义的差别,而汉语的语音手段主要是声调。

汉语语音音节匀称,具有均衡美和节奏美。

第二章聚集与流散本章主要是关于英汉句式句型的对比研究。

英语句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有严谨的主谓结构,句型重形合,句式为“聚集型”,而汉语则不受形态的约束,没有主谓协调一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句型重意合,句式呈“流散型”。

英语的主谓结构有五种基本句型,即SV, SVP,SVO,SV oO,SVOC,而上述句型和变式可以通过增加修饰语,扩展基本句型的成分,基本句型的组合、省略、倒装等方式来扩展。

英语注重句子结构完整,通过形态标志、连接词和填补词的使用来保持其完整性。

此外,句子成分、词语之间必须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也是英语句子呈“聚集型”的重要因素。

然而,汉语的主谓结构则要比英语复杂的多。

英汉比较综述

英汉比较综述

英汉比较综述作者:许梦缘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5期摘要:英汉比较研究是学习西方文化,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双语转换翻译水平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文章以英汉对比为研究内容,通过“中国知网”对英汉比较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英汉比较的历史及其发展阶段,英汉比较的角度和内容,当代进行英汉比较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英汉对比与翻译的关系,以期对双语的双向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汉比较翻译文献综述一、英汉比较的历史在我国,英汉比较最早能够追溯到1898年的《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和《英文汉估》(严复)。

之后关于研究语法的著作如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对中英文研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体系化。

到20世纪,对英汉的比较研究发展开始缓慢,但是依然从语音、语法和词汇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近代英汉比较的发展阶段近代对英汉对比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77-1989年,我国英汉对比的目的主要是为“二语教学”服务的。

第二阶段为1990-2007年,英汉对比开始不以指导实践为目的,转而通过以普通语言学为基础,对英汉对比的概念性研究进行深化讨论。

第三阶段为2007年以后,英汉对比研究方向不再重点偏向某一面,有通过英汉对比,研究其对翻译的作用的论文。

如朱凌燕在2015年所发表的《英汉对比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王建国、张萍萍、吴碧宇于2011年所发表的《英汉对比视角下的口译研究现状与展望》等,还有学者继续通过多元语言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微观与宏观的研究。

如王文斌在2017年发表的《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虽然这篇论文偏向对对比语言学重要性的论证,但是其指出的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方向,依然值得思考。

这一时期,对于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英汉,出现了不同的角度。

有对比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还涉及语料库和语义学等。

英汉语言特点对比-综述

英汉语言特点对比-综述

英汉语言特点对比(综述)(接第二周)《中国人的气质》---上海三联书店1,面子2,节俭3,勤劳4,礼节5,漠视时间6,漠视精确7,误解的才能8,拐弯抹角9,灵活的固执10,智力混沌11,精神麻木12,轻视外国人13,缺乏公共精神14,保守15,漠视舒适和便利16,生命力17,忍耐和坚韧18,知足常乐19,孝顺20,仁慈21,缺乏同情心22,社会台风23,相互负责和遵纪守法24,相互猜疑25,缺乏诚信26,多神论,泛神论,无神论Chinese characteristics:1, face 2, economy3,industry 4, politeness5,the disregard of time 6, the disregard of accuracy7,the talent for misunderstanding 8, the talent for indirection 9,flexible inflexibility 10,intellectual turbidity11,the absence of nerves 12,contempt for foreigner13,the absence of public spirit 14,Conservatism15,indifference for comfort and convenience16,physical vitality 17,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18, content and cheerfulness 19,filial piety20,benevolence 21,the absence of sympathy22, social typhoons23, mutual responsibility and respect for law24,mutual suspicion25, the absence of sincerity26,polytheism, pantheism, atheismTen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Chinese Cultures English认知型ChineseDifference I中国-儒家-关注现实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仁,义,礼,智,信”“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孝”“三纲”西方-崇尚自然“知识就是力量。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和构想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和构想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和构想英汉对比研究是一种探究英语和汉语之间异同的研究方法,对于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英汉对比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构想。

通过了解英汉语言的异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为翻译、国际交流、语言教育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与此同时,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英汉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异同,为翻译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介绍英汉对比研究的主要发展历程、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构想。

英汉对比研究的起源和背景英汉对比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翻译。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汉对比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等多个领域。

英汉对比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平行语料库研究、对比分析、翻译研究等。

其中,平行语料库研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大量英汉平行语料库进行分析,探究两种语言的异同。

对比分析则通过对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结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对比,揭示两种语言的本质特征。

翻译研究则从翻译实践和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翻译过程和结果。

英汉对比研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语言学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征和演化过程。

在翻译学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可以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跨文化交际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文化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英汉对比研究仍面临许多挑战,例如语言差异巨大、语料库资源有限等。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研究者们需要加大力度搜集整理英汉平行语料库资源,同时采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英汉对比研究参考文献

英汉对比研究参考文献

英汉对比研究参考文献一、引言1.1 背景介绍英汉对比研究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探讨两种语言的特点和结构。

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对比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综述,总结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2.1 英汉语言的差异英汉语言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例如,在词汇方面,英语中的同一个词可能有多个不同的意思,而汉语中的一个词通常只有一个意思。

在语法方面,英语倾向于使用动词来表达动作,而汉语则更注重名词的使用。

此外,英语的句子结构较为灵活,而汉语更加注重语序的规范性。

2.2 英汉语言的相似之处尽管英汉语言存在差异,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例如,在词汇方面,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并且都具有复数形式和时态变化。

在句法方面,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成分,并且都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

2.3 英汉对比研究的应用英汉对比研究在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对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和用法,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在翻译方面,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准确地理解和转化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英汉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交流方式。

三、研究方法3.1 文献调研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英汉对比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综述。

文献调研是研究方法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地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可以全面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2 数据分析本文对收集到的参考文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整理。

通过对文献中的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比较和总结,可以得出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

3.3 结果总结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英汉对比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应用进行了总结。

国内近十年被动句汉英对比研究综述

国内近十年被动句汉英对比研究综述

目录摘要 (1)一、引言 (1)二、研究内容 (1)(一)研究方法 (1)(二)研究成果 (2)(三)研究主题 (3)3.1 语义方面 (3)3.1.1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 (3)3.1.2语义指向的不同 (3)3.1.3 原因 (4)3.2语用方面 (5)3.3语法表现形式 (5)3.3.1有标记性的被动句研究 (5)3.3.2无标记性的被动句研究 (6)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7)尾注 (8)参考文献 (9)国内近十年被动句汉英对比研究综述摘要:被动句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是汉英共有的句式,但也存在差异。

本文从研究内容、方法来总结近十年被动句英汉对比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现状指出其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对被动句本体研究及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有所帮助。

关键词:汉英对比被动句综述一、引言“被动句这一概念本身源于印欧语”(陆俭明,2004)1,因此,汉语中的“被动句”在语法特点上就具有英语语法的影子,同时,其也是汉语和英语共有的句式,因此汉英语中被动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因为汉语是孤立语,主要语法手段为虚词和语序,而英语是屈折语,主要语法手段为词形转换,因此,汉英语中被动句存在着差异。

这就为二语学习者带来了诸多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许多语言学者的关注。

为了探讨被动句在汉英语中不同之处,学者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运用对比分析,对英汉语中的被动句进行研究。

20世纪中后期,应用对比分析开始成为语言研究的新途径,语言的对比研究也开始兴起,而作为汉英语言中共有的被动句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如王力先生在《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王力,1989)中,就是通过对英汉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汉语被动句的特点,并根据英语被动句的形式,将汉语被动句也相应的划分为七种形式。

随着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英汉对比中被动句的研究。

根据统计,从1977年到2001年之间,国内表被动句英汉对比分析的论文有25篇,(潘文国,2003)2;而从2002年至今,国内关于被动句的英汉对比分析的研究也很多,呈现出一种递增的形式。

4.英汉语言的比较分析——综述

4.英汉语言的比较分析——综述

A study is always a place of enormous appeal to us. I've been engaged in writing for several decades, but I've never had a study of my own a study that is independent, intact and true to its name, that is. I've moved many times, once even away from a big city to a remote small mountain village in another province. Whenever I moved, my books, cumbersome as they were, turned out o part with. I'm a bibliophile. My collection of books is far from being a big private library, but it keeps growing from day to day. Several times of house moving did not disperse my collection. On the contrary, it has become larger with each passing day until my small dwelling is overcrowded with them. Now the shelves of books in my study-cumbedroom extend as far as the tiny toilet. No room is available to serve specifically as a study

英汉语言对比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综述

第五章物称与人称
• 一、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汉语常用人称 主语 • 1.what has happened to you? • 你出了什么事啦? • 2 .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 • 我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 3。
第六章被动与主动
(1) 本合同用中文和英文写成。 The contract shall be writte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2) This contract is hereby made and entered into by and between A and B on July 3,2011 in Guangzhou, China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through amicable consultation. 下列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于 2011年7月3日在中国广州订立本合同。
第八章抽象与具体
• 一、抽象思维被认为是一种高级思维,是 文明人的一种象征 • He discussed greatness and excellence. • 他探讨了伟大和杰出的涵义。
第九章:间接与直接
• 英语比汉语更多使用委婉、含蓄、和迂回 • 1.委婉(euphemism)用比较间接的方式谈 不宜直言的人和事。 • Pass away , be with god, go to one’s Maker,逝世, 作古,驾崩, • Go to the restroom 上厕所 • Strategic withdraw (defeated) 战略撤退 • Prison officer 监狱看守 member of the oldest profession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发展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发展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发展综述【摘要】汉语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中国人和英美人在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模式、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都有不少差异,因而两种语言也大相径庭。

开展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是促进翻译学应用理论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语言研究的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汉语;英语;英汉语言对比研究1. 对比语言学的起源语言的比较研究源于历史比较语言学,当时的研究旨在发现语言之间的历史演变和亲属关系。

现代对比语言学是从美国和欧洲发展起来的。

20世纪初布拉格学派有不少语言学家对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感兴趣。

1941年美国语言学家B.L.Whorf在《语言与逻辑》(language and logic)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contrastive linguistics这一名称。

后来的语言学家进而从事于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的对比,旨在发现语言间的相同相异之处,得出了规律性的理论。

我国语言学界目前谈论得比较热烈的英汉语比较的话题也是这种类型的研究。

据杨自俭、李瑞华1990年合编的《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我国最早的英汉对比研究大概应从严复的《英文汉沽》算起。

2. 英汉语言对比对比研究的发展现状自严复的《英文汉沽》后,1898年马建忠著成了《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以后有黎锦熙、赵元任、王力、高明凯、吕叔湘、林语堂等,他们都对汉外对比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赵元任和吕叔湘在英汉对比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吕叔湘(1942)明确提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隔着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

”并在书中“把汉语同印欧语尤其是英语作了画龙点睛式比较”(王菊泉,1998)。

1977年他发表了《通过对比研究语法》的著名演讲,第二年亲自招收了我国第一个英汉对比语言专业的硕士生,应该说,英汉对比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在中国正式诞生了。

1994年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英汉语比较研究已迈上一个新台阶。

英汉对比研究 English vs Chinese Ten Pairs of Features

英汉对比研究  English vs Chinese Ten Pairs of Features

---------------------------------------------------------------最新资料推荐------------------------------------------------------英汉对比研究English vs Chinese Ten Pairs ofFeaturesEnglish vs Chinese: Ten Pairs of Features 英汉对比研究1/ 771. Synthetic vs. Analytic (综合语与分析语)A synthet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and systematic use of inflected form (曲折变化形式,词尾变化的词语) to express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最新资料推荐------------------------------------------------------ An analytic language is marked by a relatively frequent use of function words, auxiliary verbs, and changes in word order to express syntactic relations, rather than of inflected forms. Modern English has become analytic but still frequently uses some hereditary inflections from Old English. It is therefore a synthetic-analytic language. Chinese is a typical analytic language. Inflection, word order and the use of function words are employed as the three grammatical devices in building English sentences.1.1 Inflectional vs Non-inflectionalIn English, nouns, pronouns, and verbs are inflected. Such grammatical meanings as parts of speech, gender, number, case, person, tense, aspect, voice, mood, etc. can3/ 77be expressed by the use of inflected forms with or without the help of function words and word order, which is generally not true of Chinese. In Chinese the above grammatical meanings are mostly implied in contexts or between the lines, Though often with the help of word order. E.g. He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 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 rapidity. His movements are astonishingly rapid. His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by their rapidity. 他行动之快令人惊讶。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是对英汉对比研究进行综述。

文章首先阐述了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异同,继而回顾了我国英汉对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讨论了英汉对比研究的实用价值以及宗旨和目标,最后论述了对比研究是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对比研究、异同、历史与现状、实用价值、宗旨目标、理论方法正文:近年来,我国与外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内出现了外语热,而外国也出现了汉语热。

这种局面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及翻译事业,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比语言学的研究。

人们在外语教学中逐渐认识到,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其特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母语的特点作比较。

熟悉外语和母语的特点,并加以科学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因素,这无疑将有助于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对比”和“比较”在语言研究和语言实践中是经常出现的字眼,常被混为一谈。

其实作为学科,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进行历时比较的学科。

它旨在重构原始语,理清语言之间的亲属源流关系,阐述它们的体系和特质,最终建立其谱系关系,比较语言学的目的主要是求同。

对比语言学属于共时语言学,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作共时的、常为静态的考察和分析,指出它们中各个层次,即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篇章等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点,并努力运用哲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去阐释这些不同之点所产生的根源的学科。

对比语言学的主要目的是觅异。

作为研究方法,“对比”和“比较”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离不开比较,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释是建立在比较分析之上的。

“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

”要对比必须进行比较,因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

所以,“对比”与“比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的关系。

英汉语言对比学期论文文献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学期论文文献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学期论文题目:英汉否定对比研究综述专业:英语本科班级: 2012级(2)班学号: 201241010234 姓名:黄晓玲指导教师:李金妹2015 年 6 月28 日[摘要] 本文较为全面地综述了以往关于英汉否定对比的研究。

文章涉及了否定的表达,否定的结构,否定的焦点,否定的转移,英汉否定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以及从英汉否定差异与英汉文化差异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为读者粗略地介绍英汉否定对比研究的基本情况。

[关键字] 英汉否定对比对外汉语英汉文化差异一.英汉否定对比简介在我国,对现代汉语否定现象的研究上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很多语法家们也都曾研究过否定,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课题。

但这些研究都仅仅局限于现代汉语,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来研究英汉否定是从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的。

二.英汉否定表达对比对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否定表达,研究者们的分类大同小异,比如陈文伯(1978)在《英汉否定表达法比较》一文中就把英汉否定表达大致分为了五类:1.英汉否定词和词缀对比2.英汉形式与内容3.否定的部分4. 问句与答句5. 英语表示否定的其他词语李文革(1994)在《英汉否定表达法的比较与翻译》一文中把双重否定和多余否定单独作为两类,但是分类实质上大同小异。

袁毓林(1999)又探讨了英汉并列结构的否定表达,他指出“谓词性并列结构的各组成成分在功能上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否定词无法对这种并列结构的整体实施否定。

在表示假设的语言形式中,否定词可以出现在并列结构之前。

而跟汉语不同,英语的谓词性并列结构可以用否定词作一次性的整体否定”。

三.否定转移“否定转移”(transferred negation)最早由Quirk等人(1972)在研究英语否定句时提出,特指英语主从复合句中的否定词“not”从从句谓语前移至主句谓语前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

既然作为一种语法现象,那么这种现象之所以语法化的原因也是大家所探讨的问题之一。

陈平(2005)在《试探英语“否定转移”的语法化》一文中就提出并讨论了否定转移语法化的原因,否定转移的语法化途径以及否定转移语法化的体现形式。

汉英对比综述

汉英对比综述

• 3. Writing system • Chinese – ideographic script(表意文字) • English – alphabetic script (拼音文字) • 4. Phonetics • Chinese – tone language (声调语言) • English – intonation language ( 语调语言 stressed syllable, secondly stressed syllable and unstressed syllable )
汉英语言文化对比综述
• 1. Family • Chinese – SinoTibetan family • English – IndoEuropean family • 2. Type • Chinese – analytic type • English – analytic & synthetic type
• 7、篇章(discourse) • 8、语用(pragmatics)
On time expressions in English
• • • • • • • • • • •
三个月 二十年 二十五年 三月上旬 十八架飞机 八十七年前 七月下旬 二十四本杂志 三十位学生 第一季度 他将离开两星 期。
• Version B: Two score and ten years have elapsed since our acquaintance at Mt. Lushan. Our gathering in Chongqing the mountain city and our meeting in Nanjing are still fresh in my mind as if they were occurences only of yesterday. It is an immense regret that we had lost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for forty odd years. Yet it is a comfort to us that we still retain friendship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Every time a friend comes from afar and mentions your daily life, I cannot refrain from recalling the past. It is a supreme comfort to me when I hear that you are in good health.

英汉词语对比研究综述

英汉词语对比研究综述

2302018年51期总第439期ENGLISH ON CAMPUS英汉词语对比研究综述文/王宇嫣【摘要】本文通过构词层面英汉词语对比研究、语义层面英汉词语对比研究、语用层面英汉词语对比研究这三个方面,对英汉词语对比研究的方式方法、进展成果进行了综述。

本文有利于学者更好地进行英汉词语对比研究。

【关键词】英汉词语对比;构词;语义;语用【Abstract】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in word-formation level, semantic level,and pragmatic level,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e methods and progressiv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for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This article is helpful for scholars to compare English words and Chinese wordsbetter.【Key words】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s; word-formation; semantics; pragmatics 【作者简介】王宇嫣,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四学生。

在《英汉科技新词语构成方式的比较分析》一文中,作者(欧阳双龙,张建伟,2014)“以科技新词语的构词方式入手,对英汉科技新词语的构词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析英汉两种语言科技词语发展变化的大同小异,即有明显共性又存在差异”。

文中提到,英语科技新词语的构成方式有复合法、拼缀法、词缀法、缩略法、转换法、逆生法,汉语科技新词语的构成方式有复合法、缩略法、拼缀法、借词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是对英汉对比研究进行综述。

文章首先阐述了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异同,继而回顾了我国英汉对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讨论了英汉对比研究的实用价值以及宗旨和目标,最后论述了对比研究是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对比研究、异同、历史与现状、实用价值、宗旨目标、理论方法
正文:
近年来,我国与外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内出现了外语热,而外国也出现了汉语热。

这种局面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及翻译事业,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比
语言学的研究。

人们在外语教学中逐渐认识到,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其特点,最有效的方
法就是与母语的特点作比较。

熟悉外语和母语的特点,并加以科学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因素,这无疑将有助于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对比”和“比较”在语言研究和语言实践中是经常出现的字眼,常被混为一谈。

其实作为学科,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进行历时比较的学科。

它旨在重构原始语,理清语言之间的亲属源流关系,
阐述它们的体系和特质,最终建立其谱系关系,比较语言学的目的主要是求同。

对比语言学属于共时语言学,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作共时的、常为静态的考察
和分析,指出它们中各个层次,即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篇章等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点,并努力运用哲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去阐释这些不同之点所产生的根源的学科。

对比语言学的主要目的是觅异。

作为研究方法,“对比”和“比较”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离不开比较,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释是建立在比较分析之上的。

“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
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

”要对比必须进行比较,因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

所以,“对比”与“比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的关系。

二、英汉对比分析的历史及现状
英汉对比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兼具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并解释英汉语之间的异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

英汉对比研究应分为三个层次:语言的表层结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哲学。

从学科上看,英汉语言对比可分为英汉对比语言学、英汉翻译学和英汉对比文化学三个学科。

从实践上看对比语言学也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理论研究方向;
一个是应用研究方向。

在国外真正进行英汉语言对比的首推赵元任,他1933年撰文对汉语和英语语调进行了对比。

国内的英汉或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可追溯到1898年出版的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
的《英文汉估》。

根据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老会长刘重德先生的观点我国的的对比研究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898—1949年可称为英汉对比研究的第一时期,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的《英文汉估》算起,到四十年代末。

这期间,英汉对比研究从草创到发展,成绩显著。

“虽有移植的问题,但其中包含着认真的鉴别和自己的独特创造,对汉语语言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择善化用的传统。

”这种评价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

1949 —1976年是
我国对比研究的第二时期。

由于种种原因,这时期的对比研究几乎陷于停滞,成果寥若晨星。

1977年吕叔湘发表了《通过对比研究语法》,标志着对比研究的第三个时期的开始。

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在我国形成于1977年,此后在我国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

1994年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成立,更将汉外对比,特别是英汉对比推向了一个高潮。

据统计从1977—1997年的20年间,共发表对比研究的论文600多篇,著作近40部;而1998 —1999两年就出现对比方面的论文200多篇,还不包括翻译方面的文章,增长的速度实在
是惊人,且有继续上涨的势头,可谓欣欣向荣。

三、英汉对比研究的实用价值及宗旨目标
第一、促进英汉两种语言的教学。

英汉语言对比的首要问题是找出英汉语言之间的异同让中国学生了解英语学习中的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不同的家族,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两种不同的文字。

汉语是象形语言,采用表意或意音文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和绘声四种造字法,人们既可以从字形上辨出字的意义,又可以从读音上辨别字的意义,例如酷像实际事物的“于、“人”、
“羊”、“刀”;英语则是分析语言,采用拼音文字,运用26个拼音字母相互进行任意组合,
生成词语,词语内部结构复杂多变,与表达的客观事物间没有理据性可言,所以英语词语中
极少具备事物的形象性。

一旦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加强语言
的正迁移,知道两种语言的不同之点,就可以设法降低负迁移,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目前我国英语学习仍然“费时低效”的现象与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不够和不甚得法不无关系。

这些研究成果对汉外教学也会起到相同的作用。

第二、促进翻译理论的建设与实践和机器翻译的应用。

对比的另一个主要用途就是为翻
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翻译是语际间的信息传递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它在世界文明
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还没有翻译理论,所谓’信达雅’及’直译意译’之争、’神似形似’之争等,本质上都是经验型的”。

新的翻译理论的产生和翻译学
的建立都必须建立在对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第三、促进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工作。

词典对学习和掌握运用语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词典编撰工作首先为涉及到的句法结构标志和词义的语义结构标志,词义的语法类别是由词
的语法功能决定的。

英语重形合,每个词的语法功能在词典中都需要明确的标志;而汉语重意合,形态标志少,所以词典中一般很难以清楚的标明次的语法功能。

另外英语词和汉语词
在词义上存在完全不对等应或不完全对应的情况,从词典的编撰不能有效地提供词语意义的
内涵与外延。

为了完善词典编撰工作,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大英汉此一的全面研究,另一方面要将这些研究成果尽快体现到英汉词典及汉英词典中去。

第四、促进现代汉语的研究。

吕叔湘在1977年就说过,“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
汉语比较。

”自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掀起了对比研究之风,开创了通过参照西方文法来研究汉语的先河,改变了千百年来以训诂研究汉语的传统。

四、英汉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做语言研究应该有思路,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用什么理论作为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指导思想呢?人们尝试过多种理论和模式,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种:
1、结构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元素活单位以一定的组合方式结合成的横向组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

语言结构具有层次性。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篇章等层次所组成的。

对比研究应该建立在语言的各层次的语言事实的描写和对比上。

在语音层面上,可以分为音节、
语音词、语音段、语音句等几个语音结构层次。

在语法的层面上,可以分为词、短语、句子
汉语国际教育2班何宁宁201321023042
等几个语法机构层次。

以语言结构为对比基础的语言对比,是将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形式作为
对比的出发点,对比这种结构形式在两种语言中的运用情况。

以这种结构为基础的对比,通常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某一对应语言结构层面上进行的。

2、转换生成理论
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语法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这种规律性。

转换生成学派致力将语言结构规律抽象化、形式化、系统化,这种抽象化、形式化和系统化了的语言结构规律便是语法规则。

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不仅将深层、表层这两个概念用
于句法结构的描述,而且还用于语音结构的描述。

3、系统功能语法理论
该理论的特点是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环境。

前两种理论基本上都是静态的语言研
究,而系统功能注重语言的动态研究。

同样的语言形式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场合可以是完全
相同的,但意义不同。

譬如汉语里"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meal? Did you
eat?) ”常
用作招呼语,而放到英语中就变成了“邀请”。

两种语言里形式相似但功能迥异。

对比研究的方法也有很多。

有宏观与微观的;历时与共时的;归纳与演绎的;描写与解
释的;定性与定量的;静态与动态的。

其中定量分析成为国际上语言对比的一个明显趋势。

结语:
对比分析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手段。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认为,“所谓语言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

”中外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历来
都重视语言的对比研究。

他们的论著常常通过研究别国语言来论述本国语言,或通过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来揭示本国语和外国语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
用价值。

我国的英汉对比语言学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的来说还是充满希望的。

我们要加强英汉的学习与研究,对象具体、理论对路、方法恰当,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推进英
汉对比研究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