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实力评价模型

合集下载

教育评估报告的评价模型和学术评估标准

教育评估报告的评价模型和学术评估标准

教育评估报告的评价模型和学术评估标准导言:教育评估报告是对学校和教育体系进行综合评估的重要工具,通过评估报告可以了解教育质量,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水平。

在教育评估报告中,评价模型和学术评估标准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就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教育评估报告的价值和作用。

一、评价模型的选择评价模型是教育评估报告中的核心要素,它决定了评估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在选择评价模型时,需要充分考虑评价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评价模型:1.1 效益评价模型效益评价模型主要关注学习成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学生的成绩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因素,来评估教育质量的有效性和效益性。

1.2 质量评价模型质量评价模型主要关注教学质量和师生学习的满意度,通过评估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来评估教育的质量。

1.3 健全性评价模型健全性评价模型主要关注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通过评估学校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师资力量等因素,来评估教育体系的健全性。

二、学术评估标准的制定学术评估标准是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它决定了评估报告的内容和结论。

在制定学术评估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社会需求和教育目标,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学术评估标准:2.1 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通过评估教学质量,来提高教育水平。

2.2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德等方面,通过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3 科学研究评价标准科学研究评价标准主要关注教师的科研成果、科研能力和科研团队的建设情况,通过评估科研水平,来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

三、评估报告的编写过程评估报告的编写过程是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评估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评估报告的编写过程:3.1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评估报告编写的基础工作,通过收集教育数据、开展调查研究和参观访问等方式,来获得评估所需的相关信息。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新模型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新模型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新模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各国纷纷采取了相应的评估制度。

然而,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模型在适应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此,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模型来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

新模型的核心理念是“多元评价”,即通过多种指标和方法来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

传统的模型通常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表现,而忽视了教学质量、教师素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评估。

新模型应该从多个维度来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社会影响力等方面。

首先,教学质量是评估高等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评价等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资源投入等方面来评判教学质量的优劣。

其次,学科建设也是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一个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拥有多个学科的优势,并且应该具备良好的学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我们可以通过评估学科的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来评估学科建设的水平。

另外,科研水平也是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所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

我们可以通过评估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情况、科研团队的实力和影响力等来评估高等教育机构的科研水平。

最后,社会影响力也是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一所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贡献度。

我们可以通过评估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等方面来评估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影响力。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新模型应该以“多元评价”为核心思想,通过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来全面评估高等教育的质量。

这种新模型不仅能够帮助高等教育机构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还能够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供准确、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信息,促进高等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学科评估是指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与监控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估工作而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主要涉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管理四个方面,下面将对这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育教学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课程建设指标:包括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完整性、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结构合理性等方面。

2.教学团队建设指标:包括教师队伍构成、专业背景、学历学位、教学能力等方面。

3.教学资源指标:包括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室条件、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

4.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包括教学效果、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满意度等方面。

二、科学研究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水平指标: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影响力等方面。

2.科研团队建设指标:包括团队规模、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等方面。

3.科研经费指标:包括科研经费的充足性、使用情况等方面。

4.科研机构建设指标:包括实验室设施、科研平台等方面。

三、社会服务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实训指标:包括实习实训基地的数量、质量、合作机构等方面。

2.实践教育指标:包括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

3.社会服务活动指标:包括与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合作项目数量、质量等方面。

4.社会影响力指标:包括学科的社会认可度、学科成果的应用等方面。

四、管理方面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管理指标:包括学科建设领导机构、人员与资源配置等方面。

2.质量管理指标:包括教师及学生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与监控等方面。

3.资金管理指标: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等方面。

4.信息化管理指标:包括学科建设信息化水平、数据管理等方面。

以上是202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指标体系的制定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个关于学科评价的数学模型

一个关于学科评价的数学模型

计算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 :
根据 S a t y 等人 提 出 1 — 9尺度 , 即成对 比较矩阵
科研成果 中各评价项 目的具体值 ………… u 8 j
科 研 成果 中各 评价 项 目的权 重 …… … …… w 8 j 三、 建模 过程
A的元素 a i j 取值可以由此确定。设 c k 表示 的是决 策层对 目 标层的重要程度。( 其中 k 为正整数)
关键词 : 学科 ; 评价模 型 ; 权重 中图分类号 : 0 2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1 -1 5 8 0 ( 2 0 1 3 ) l 1 1 5 1 —o 2


模型假 设
学科 ( D1 ) , 二级 学科 国家 重 点学 科 ( D 2 ) , 博 士 学位 授 权点 ( D 3 ) , 硕 士学 位授权 点 ( o 4 ) 。 所 获教学 奖 ( C 2 ) 一 国家级 ( D 1 ) , 省级 ( D 2 ) 。 队伍建 设 ( C 3 ) 一教授 ( D1 ) , 副教授 ( D 2 ) , b l ( D 3 ) , b 2( D 4) , b 3( D 5 ) , b 4( I ) 6 ) , b 5( D 7 ) , b 6
学科建设中相关项的具体值 ……………… u i j 学科 建设 中相 关项 的权 重 … …… … …… … w i j
i =1 , 2 , 3 , 4 , 5, 6, 7分 别 表 示 教 学 获奖 、 队伍 建
科 研成果 ( C 8 ) -S C I / S S C I ( D 1 ) , E I ( D 2 ) , I S T P
下 表是 判 断准则 从定性 到定 量 的转换 :

学科评估等级划分abcd级

学科评估等级划分abcd级

学科评估等级划分abcd级摘要:一、学科评估等级划分的背景和意义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2.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导和促进作用3.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二、学科评估等级划分的具体方法1.评估体系的构建2.评估指标的选择与权重分配3.评估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三、abcd 级的含义及特点1.a 级学科:国际领先水平2.b 级学科:国内一流水平3.c 级学科:具有一定影响力4.d 级学科:需加强建设和发展四、学科评估等级划分的影响1.对高校发展的激励与约束2.对学生择校择专业的指导作用3.对社会对高校的认知和评价正文: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教育部对高校学科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abcd 四个等级。

这一评估体系不仅对高校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能促进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学科评估等级划分的具体方法包括评估体系的构建、评估指标的选择与权重分配以及评估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首先,教育部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该体系涵盖了学科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教学条件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估学科的综合实力。

其次,针对各个学科的特点,教育部确定了相应的评估指标,并分配了不同的权重。

这有助于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最后,在评估过程中,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各高校学科进行评审,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在学科评估等级划分中,abcd 级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和特点。

a 级学科是指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的学科,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均居世界前列。

b 级学科是指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学科,这些学科在科研和教学方面表现出色,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c 级学科是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这些学科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a、b 级学科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d 级学科是指需要加强建设和发展的一类学科,这些学科在师资、科研、教学等方面存在不足,亟待改进。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A.师资队伍与资源B.人材培养质量C.科学研究水平(含教师和学生)D.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二级指标A1.师资质量A2.师资数量B1. 培养过程质量B2. 在校生质量B3. 毕业生质量C1.科研成果C2.科研获奖C3.科研项目D1. 社会服务贡献D2.学科声誉三级指标S1.师资队伍质量▲S2.专任教师数S3.课程教学质量S4.导师指导质量▲S5.学生国际交流S6.学位论文质量S7.优秀在校生▲S8.授予学位数S9.优秀毕业生▲S10.用人单位评价▲S11.学术论文质量△S12. 出版专著S13. 出版教材S14.科研获奖S15.科研项目(含人均情况)S16.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S17.学科声誉▲三级指标说明提供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等基本情况;提供20 名骨干教师(其中青年教师不少于 6 名)情况(年龄、学科方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情况)和团队情况。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省级及军队教学成果奖;②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

对在校生问卷调查,考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①赴境外学习交留连续超过90 天的学生;②来华学习交留连续超过90 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予学位学生);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质量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

列举15 名优秀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果(如参加竞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创新创业成功、获得科研奖励或者其他荣誉称号等)。

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提供近四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质量等) 并列举20 名近十五年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

提供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①在A 类期刊 (清单见附件2-1)上发表的论文;②其他20 篇高水平论文(国内期刊不少于8 篇,每位教师最多填写5 篇)近四年出版的学术专著 (包括著、译著、编著) ;入选国家社科文库或者被翻译为外文的专著加分近四年出版的“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①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②省级科研奖(清单见附件2-2)、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成果奖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国家清史篡修工程项目;②省部级及重要横向科研项目 (限填30 项)提供学科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宏扬优秀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举办重要学术会议,创办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发展;推进科学普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发挥智库作用,为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并获得采用等。

学科评价模型

学科评价模型

答卷编号(参赛学校填写):答卷编号(竞赛组委会填写):论文题目(同时标明A、B):组别:(填写本科生、专科生):参赛队员信息:姓名专业班级及学号联系电话参赛队员1参赛队员2参赛队员3参赛学校:报名序号(可以不填):答卷编号(参赛学校填写):答卷编号(竞赛组委会填写):评阅情况(学校评阅专家填写):学校评阅1:学校评阅2:学校评阅3:评阅情况(省赛评阅专家填写):省赛评阅1:省赛评阅2:省赛评阅3:学科评价模型摘要学科间水平的评价对于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遵循学科评价的客观性、发展性、服务性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建模选题所提供数据,本文建立了两种不同的评价模型对学科进行评价。

模型一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指标评价体系,然后采用理想解法来建立学科评价模型;模型二与模型一一样也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评价体系,然后运用专家评分法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取众数,得到了关于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再运用matlab求判断矩阵特征值,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最终求出各指标的有效权重系数,用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乘以各指标的得分,以求出学科的综合得分,得分越高,说明排在前面的指标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说,该学科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相对其他学科靠前。

最后,为防止有些学科中一些指标得分很高、另一些指标得分很低,但综合得分仍然靠前,而掩盖了学科发展的不稳定、不均衡的病态现象,因此,再进一步对最低级指标计算方差,以检测学科发展的稳定性和均衡性,从而指导学科的正确发展。

通过运用以上方法,不仅可以分出各学科的建设水平高低,学科本身也可看出自己发展中的优势劣势,从而,给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题所提供的数据是来自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高校,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还假设了数据是来自科研型或教学型的高校,又该如何改进模型以适合不同类型的高校学科特点而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

关键词:学科评价层次分析法理想解法多级指标1.问题的提出学科是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基础和载体,学科建设水平是考察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的主要标志,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

第四轮学科评估评价体系

第四轮学科评估评价体系

第四轮学科评估评价体系第四轮学科评估是中央政府面向全国高校开展的重大工程之一,旨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提升。

评价体系是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基础,其设计与完善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公正性。

本文对第四轮学科评估的评价体系进行介绍与解析,并探讨其优势与难点。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框架第四轮学科评估的评价体系主要由三大层次构成,分别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具体评价指标。

其中,一级指标有7个,包括:学科建设与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水平、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支撑度、高水平学科特色与优势、国际合作交流跨度和层次、学科服务和社会服务质量。

二级指标包括1-3个一级指标下的子项,共19个。

具体评价指标则是对二级指标下的子项的具体细化和量化,共59个。

二、评价体系的优势1、体现全面性与科学性第四轮学科评估评价体系设置了全面性和科学性指标,其中既包括学科建设与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水平等传统指标,也包括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支撑度、国际合作交流跨度和层次等新兴指标。

这有助于从多个维度全面衡量和深度分析学科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提高评价科学性和准确性。

2、强调质量和效益评价体系中设置的具体评价指标,不仅考虑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质量,还重视社会效益和实际应用的转化能力,强化了学科建设及其服务的实效性。

这种基于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理念,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根本要求。

3、支持学科发展战略评价体系构建更加注重学科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作用,贯穿全过程,旨在帮助高校和学科,深入掌握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瓶颈和难点等关键信息,合理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和目标,加强学科建设和优化布局,进一步推进教育国际化和综合实力提升。

1、指标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指标的设计直接决定了评估结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对以往评估体系的经验和教训,需要作出分析和总结,在设立指标前需要专家建议相互比对、多次修正等多种手段来确保指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其中,学科评估便是其中之一。

近日,教育部颁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该体系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的脚步。

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分为以下方面:一、学科建设规划和战略。

学科建设规划和战略方面主要评估学校和学科组织的整体规划、专业设置、教学过程及教学组织体系等方面的情况。

其中,要求学校需要根据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学科发展规划,并建立教学与学术研究一体化的组织机制。

二、科学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水平方面主要评估学科的学术声誉、科研成果、科学研究人员团队建设等方面。

要求学科团队不仅要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表现,同时在学科整体的建设和教学质量方面也要有显著进展。

三、教学工作和质量。

教学工作和质量方面主要评估学科的教师队伍、教学基本条件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等。

要求学科教学工作要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四、社会服务和影响。

社会服务和影响方面主要评估学科对社会服务和影响的贡献,评估学科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价值。

要求学科要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要具备实际的社会服务和影响力。

在以上四个方面,第五轮学科评估主要关注的是学校和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在该领域中的学术和技术进展、教学和学术研究一体化的组织机制等几个重要层面。

对于学校和学科,如何更好地完成全样本调研、提供相关的数据和材料及透明展示评估工作等,将是提升自身评估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总之,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是围绕国内外高水平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学校和学科自身的特性,合理运用评估方法和技术,着眼于质量提升、创新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迈向世界一流水平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高校学科软实力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高校学科软实力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探讨

高校软实力 , 是指 一所 学校 特有 的 核心 价值 观和 内
在 的品质 , 以及 由此 所形成 的特有 文化 I , 一所大 学 3 是
长时期文 化积 淀所 形成的独 特 的思 想特征 。硬实力反 映
的是 学校 的办学现 状 和规模 , 软实力 则 体现 的是 学校 的
办学理念 和价值追 求 , 是提 升大学 办学水平 的精神 动力 。
软实 力 , 英文 S fP w r 又译 作 “ 力 量 ” “ 权 o o e, t 软 或 软
力”“ 、 软国力” 是源 自政治学和 国际关系领 域的概念 , , 最 早是 由美 国哈佛大学肯尼迪 学院教授 约瑟夫 ・ 奈于 19 90
年在他 的著作 《 谁与争 锋》中首次提 出 的。 他将 国家 实 … 力分 为软 、 硬两 方 面 。硬 实 力 是 指有 形 的物 质力 , 以人 口、 经济 、 事 和资源 为主 ; 军 软实 力是 指能 够影 响他 国意 愿 的无形 的精神力 , 包括政 治制度 的吸引力 、 值观 的感 价 召力 、 化 的感 染力 、 交 的说服力 、 文 外 国际声 望 以及 国民
从不同学科领域 运用 软实 力 的理论 分析 现实 问题 , 到 受
社会 各界的广泛关注 。
扩张 , 办学层次还是办学规 模都得 到快 速发展 , 学 不论 大
学科间的竞争也 日趋激烈 。各大 高校不 断加强学 科硬件 方面的投入 , 学科 间硬实力 的差距在 逐步缩 小 。但是 , 学 科要 想获得持久 的竞 争力 , 靠硬 实力 是 解决 不 了问题 光 的, 学科软实力作 为学科综 合竞争 力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可 以解 决硬实力不 能解决 的问题 和 困难 , 持学科 的竞 争 保 优势, 推动学科健康发展 。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学科评估等级划分abcd级 指标体系

学科评估等级划分abcd级 指标体系

学科评估等级划分abcd级指标体系学科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评价和衡量学科发展水平、学术实力和学科质量的方法,其评估标准通常由学科构成、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质量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其中评估等级的划分通常根据学术权威、专业领域等因素而定。

在中文环境下,常常采用ABCD等级评估体系来评价学科的质量和水平。

一、评估等级ABCDE概述1. A类:是最高评估等级,代表学科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或高水平的学术地位和成就,证明该学科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和专业能力。

2. B类:代表学科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阶段,具有较为稳定的学术实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与国内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差距。

5. E类:是最低的评估等级,代表学科集体发展状况较差,学科学术水平较低,科研能力不足,存在明显的劣势。

中文学科评估等级划分指标体系选择的评价指标必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等特点,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特性和发展阶段。

下面是主要的评价指标详细介绍:1. 研究水平研究水平是评估学科发展水平最重要的一项指标,通常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1)论文数量:学科吸引多少论文投稿,发表率是多少,发表的论文数量如何。

(2)论文质量:学科所发表的论文在相关领域的质量是否能够达到较高水平,被引用数和影响力如何。

(3)科研成果转化:学科的科研成果能否成功转化落地,或通过实现产业应用或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等方式发挥实际价值。

2.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学科是否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常考虑以下方面:(1)师资队伍结构:学科师资队伍的整体构成和分布状况如何,包括不同阶段的专业人才构成,年龄、性别、学历等特征。

(2)师资队伍力量:学科的师资人数是否足够,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和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等优秀人才比例如何,师资队伍的学术地位和学科影响力如何。

3. 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查看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学科课程构成和教学计划如何,学科师资水平是否与教学需求相适应,课程设置是否发挥了学科的优势和独特性。

DEA学科评价模型

DEA学科评价模型
关键词:DEA(数据包络分析);重点学科建设;投入产出效益 作者简介:王洪礼,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天津 300072;李怀宇,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072;王群生,天津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天津 300050。
一、研究目的
学科是培养人才的基地、科学研究的土壤、知识 创新的摇篮, 其水平是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主 要标志。 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之所以在国际上拥有 很高的学术地位, 不是因为其所有学科都是走在最 前列, 而是因为它有一批特色鲜明、 实力雄厚的学 科。 如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数 学等;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 工程、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斯坦福大学的心 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植物学、电子工 程等;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经济学 等;这些学科拥有世界级大师,产生了重大科研成果, 还通过为学生提供高起点的课程、 创造高水平的科研 探索机会而成为一流人才的摇篮, 学生在这里学到本 学科领域最前沿的思想、观点、成果和创新的思维、前 沿的意识,使之在毕业后具有高起点的优势。
学 位 授 予 层 次 (0.25)
教学与人才培养 教学成果奖(0.4)
(0.1)
优 博 论 文 (0.2)
精 品 课 程 与 教 材 (0.15)
研 究 方 向 (0.1)
研 究 项 目 (0.1)
科学研究成果 科研经费(0.2)
(0.35)
获 奖 成 果 (0.25)
论 著 (0.3)
专 利 (0.05)
投入最小、产出最大为目标的 Pareto 最优,因此生产
前沿面即为 Pareto 面。
本研究采用 DEA 有效性的概念,把重点学科建
设中的“硬件”部分,如资金投入、原有工作条件以及

学科评价模型

学科评价模型

学科评价模型摘要本题是通过对各学科的评价分析,体现学科在水平、地位上的差异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科发展的目的.对于问题一,首先对题目所给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对不同数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同时结合实际,将八项指标(学科建设、所获教学奖、所获科研经费、所获科研奖、队伍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前期投入资金)的所有子项总结合并.然后再运用熵权理用刀切法的思想来训练模型的稳定性,即考验其适用能力,发现其误判率为4.8%,说明模型适应性好;第二,运用三个定性指标对所有学科进行评价,然后将其与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名次相差三名以外的概率只有2.5%,说明模型合理性好。

对于问题三,运用因子分析建立3因子模型,找出其内在实际物理含义,发现第三个公因子分别为学科全面和能力的因子、科研能力的因子、教学能力的因子;然后计算各个学科的因子得分,在问题一学科排名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高校,依据各个学科科关键字:熵权法理想解法因子分析刀切法一、问题重述学科的水平、地位是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学科间水平的评价对于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得各学科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的地位及不足之处,可以更好的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因此,如何给出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或模型一直是学科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

现有某大学(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高校)的13个学科在一段时期内的调查数据,包括各种建设成效数据和前期投入的数据。

1、根据已给数据建立学科评价模型,要求必要的数据分析及建模过程.2、模型分析,给出建立模型的适用性、合理性分析。

3、假设数据来自于某科研型或教学型高校,请给出相应的学科评价模型。

二、问题假设1、学科评价不受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导向等宏观调控的影响。

2、学科的实力、地位短期内不会因突发状况而产生骤变。

3、题目所给的13个学科的调查数据准确可靠,能反映不同学科的真实情况。

三、符号说明i Z :第i 项评价指标(8,,2,1 =i ); ij a :重要程度比对值;W ':权重向量;m ax λ: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n m S ⨯:误差值矩阵; j ω:评价指标的熵权值; ∧a :误判系数;Z ∆:学科间指标的相差系数; ij y : 标准化的数据矩阵。

学科评价模型

学科评价模型

K:学科评价模型摘要学科建设的前提是对学科水平的正确定位和准确评价,只有分析了各学科的发展层次和质量水平,才会了解到该学科的地位及不足之处,可以更好的促进该学科的发展,有规划、有重点地制定学科发展和建设目标,有效避免政策制定的盲目性、随意性。

学科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准则、无结构特性的难于完全定量的复杂决策问题。

为了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学科水平做定量研究,提出一种简洁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法。

首先根据学科水平评估的特点建立学科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将所给指标(决策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划分出各指标间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

然后通过一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将指标的重要性数量化,最后对该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该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则根据该矩阵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否则重新调整矩阵直至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在最终确定了各个指标所占权重后,考虑到这些因素具有不同的量纲,如果直接计算,量纲的影响会产生错误的答案,所以最后将对所有指标同一量纲,用统一后的量纲进行求解,判断各个学科的重要性。

对于模型的求解,考虑到矩阵数量过多,运算量大,我们采用Excel解决问题。

通过设置简明易懂的计算表格和步骤,使得判断矩阵的构造、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的计算以及一致性检验和检验之后对判断矩阵的调整变得十分简单。

将该算法叫做层次分析法Excel算法。

最后根据各指标所占的权重对各个学科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关键字:学科水平评估层次分析法Excel 无量纲化1.问题重述学科的水平、地位是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学科间水平的评价对于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得各学科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的地位及不足之处,可以更好的促进该学科的发展。

因此,如何给出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或模型一直是学科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

现有某大学(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高校)的13个学科在一段时期内的调查数据,包括各种建设成效数据和前期投入的数据。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及指标体系说明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及指标体系说明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及指标体系说明为了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我国教育部自2002年开始实施高等学校学科评估工作。

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四轮学科评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进一步健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全国教育部决定进行第五轮学科评估,并对指标体系进行详细说明。

一、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背景与意义自2002年开始实施学科评估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学科评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背景主要是要推动高等学校整体发展,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加强学科间的协同与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科。

二、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内容和重点第五轮学科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学科基本情况; 学科人才培养; 学科科研; 学科社会服务; 学科队伍建设等。

重点是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学科内部的结构与组成,学科方向的前沿性与研究水平。

1.学科基本情况学科基本情况包括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划。

重点关注学科的学科门类、发展特色、优势学科、薄弱学科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2.学科人才培养学科人才培养是学科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重点关注学科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

3.学科科研学科科研是学科评估的又一核心内容,重点关注学科的科研方向、科研水平、科研团队、科研成果等。

4.学科社会服务学科社会服务是学科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关注学科对社会的影响、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等。

5.学科队伍建设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关注学科队伍的结构、水平、构成、发展规划等。

三、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说明为了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科的建设水平,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和系统。

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基本情况指标包括学科门类、学科特色、学科发展历史、学科带头人等方面的指标。

2.学科人才培养指标包括学科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学科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指标。

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评估和监督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情况而制定的一套评估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旨在促进学科发展和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

首先,学科建设方面的指标是评估学科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指标,如学科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学科方向和布局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学科建设的长远规划和整体发展情况,为学科发展提供指导。

其次,师资队伍方面的指标是评估学科师资力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包括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构成、教师数量和学术资质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科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术竞争力,为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供保障。

第三,科学研究方面的指标是评估学科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科研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利用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科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为提高学科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力提供支持。

第四,人才培养方面的指标是评估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性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培养质量,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保证。

最后,社会服务方面的指标是评估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包括学科服务社会的方式和内容、学科与社会各界合作的程度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学科和社会的互动和共同发展提供桥梁。

总之,教育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多角度地评估了高等学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评估的基础和依据。

通过对学科各个方面的评估,能够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

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综合评价模型

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综合评价模型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综合评价模型摘要本文确定了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构建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一些国内外大学及学科进行了综合评价。

针对问题一,我们借鉴了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机构的指标体系,由此确定了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的评价指标体系。

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指标倾向于考虑大学的综合能力,包括教育质量、教师质量、科研成果、师均表现四个方面。

一流学科的评价指标在大学评价指标上进行增减,加入专业因素的考虑,如影响力、科研合作。

针对问题二和问题三,我们收集相关指标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构建了两种综合评价模型,用于大学及专业的综合评价。

一是基于聚类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对所选择的十所国内外大学及十种专业的综合水平进行分类,根据同一类别中的大学,对大学及专业的层次进行判断,判断结果比较准确。

为了更细致地对大学及专业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建立了第二种模型。

二是基于Topsis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运用matlab 软件进行编程,对所选择的十所国内外大学、十种学科进行排名,可以获得样本范围内与参考排名较小差别的模型排名。

针对问题四和问题五,我们用两种综合评价模型分别分析了中南大学及10个重点学科,依据指标包含的内容,对比中南大学实际情况,发现了中南大学在教育、教师、影响力等方面的欠缺,写下了关于中南大学建设“双一流”的建议。

关键字:指标体系聚类分析 Topsis法§1问题重述2016年以来,在“两个一百年”及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基础上,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国家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明确指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分三步走,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5项建设任务、5项改革任务。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有关说明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有关说明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有关说明学科评估是评估一个学科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通过学科评估,可以系统地了解一个学科的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学科评估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提高学科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轮学科评估是基于前三轮学科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科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学科队伍的建设和学科成果的产出。

下面将对每个层次的指标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影响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

评估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可以了解政策、经费、科研平台等方面对于学科发展的支持情况。

评估指标包括:1.政策环境:评估学科所属领域的相关政策,包括学科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政策文件等。

2.经费支持:评估学科所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情况,包括资助项目、引进人才、重点实验室等。

3.科研平台:评估学科所拥有的科研平台,包括实验室、设备、数据资源等。

二、学科队伍的建设学科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培养和引进是学科队伍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

评估学科队伍的建设,可以了解学科队伍的规模和结构,以及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情况。

评估指标包括:1.骨干人才:评估学科拥有的骨干人才数量和结构,包括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2.人才培养:评估学科的人才培养情况,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生等。

3.人才引进:评估学科的人才引进情况,包括引进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数量和质量。

三、学科成果的产出学科成果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评估学科成果的产出可以了解学科的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

评估指标包括:。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何评估和提升高校学科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推动高校学科的发展,我国建立了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

本文将对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是由教育部主导,依据教育部发布的评估细则和标准进行评估的一套体系。

该体系主要包括学科评估的目标、评估的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估结果的应用等方面。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的目标是提升高校学科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评估,发现学科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高校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同时,评估结果也可以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参考依据,对于学科专业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科研条件的改善都具有指导作用。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包括对学科的内容和方法的评估。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等方面。

评估的方法主要采用专家评审、学科评估报告和学科评估指标等多种方式进行,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准确性。

针对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的应用,评估结果可以为高校学科的改进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评估结果,高校可以了解到自己学科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而制定改进和发展的计划。

同时,评估结果也可以为高校学科排名和评级提供依据,提高高校学科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然而,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一方面,评估标准和指标的制定需要与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相结合,避免一刀切和盲目追求。

另一方面,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需要得到保障,避免评估结果的操纵和篡改。

为了进一步完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要加强评估标准和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准确。

其次,要加强评估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证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最后,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应用和推广,促进高校学科的改进和发展。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体系在推动高校学科的发展和提升学科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学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高校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模型运用了层次分析法,较为准确的描述了各学科的综合实力,有助于科学的评价各 个学科的发展水平;各个指标的权重可以随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均适用。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权重 学科评价
一 问题重述
各学科综合实力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准确的学科评价模型可以更好地促进 各学科的发展。因此,如何给出合理的学科评价模型一直是学科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 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调查学校内某几个学科在一段时期内的各指标的数据,根据找到的数 据建立学科评价模型,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及建模过程,给出建立模型的适用性、合理性分 析,最后得到各学科之间的排名。

=
学生培养

科研成果。因此,我们可以列出成对比较阵:
B1
B2
B3
B1
1
1
3
B2
1
1
2
B3
1/3
1/2
1
1 1 3

A4
=

1
1 2
1/ 3 1/ 2 1
A 编程,可计算得到矩阵 4 的最大特征值 max = 3.0183,与之相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0.7238 0.6323 0.2762},计算 CI,代入公式 CI = max n n 1
i=Ci Bj
因此,准则层 2 中指标 C1 ~ 8 对目标层 O 的组合权向量为
(0.29577 0.14766 0.23063 0.10705 0.04969
0.10970 0.03886 0.02065)
5.3.2 问题二:求各学科实力评价总分 5.3.2.1 各学科之间各指标数据 表格如下:
3 {0.64833 0.22965 0.12202} (3)
第二层中指标 B1,B2,B3 对第一层指标 O 的权向量为:
2 (o )
0.44343 0.38737 0.1692
表格如下: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权重)
O
师资力量 B1
博士生导师数 C1(0.667)

(0.44343)
从上文所求中可得到第三层中指标 C1,C2 对第二层指标 B1 的权向量为:
3 =(0.667 0.333) (1)
第三层中指标 C3,C4,C5 对第二层指标 B2 的权向量为:
3 = (2)
0.59538
0.27635
0.12827
第三层中指标 C6,C7,C8 对第二层指标 B3 的权向量为:
3 =(0.667 0.333)
(1)
5.3.1.2 学生培养
以学生培养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每个指标的权重。 学生培养下,分为三个指标:学生竞赛获奖,挂科率,就业率。 通过查询网络上相关资料,并在综合权衡之下,我们将它们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就业率 学生竞赛获奖 挂科率。因此,我们可以列出成对比较阵:
机电 车辆 材料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14
2 126 0.345 1
7
44
280
4
2 114 0.241 0.984 8
40
400
24
2 109 0.284 0.991 9
80
210
根据我们给定的分数规则,求得各项分数如下表: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机电 58.33 100
100
Di
指标数据
指标数据对应百分
Si
制分数
Ai
评判矩阵
max
矩阵最大特征值
CI
一致性指标
RI
随机一致性指标
CR
一致性比率
j (i)
单层权向量

组合权向量
四 模型分析
……………………………层次分析法解答步骤,省了( • ̀ω•́ )✧ ( • ̀ω•́ )✧
五 模型的求解
5.1 模型分层 通过查找资料和分析,我们将该模型分层如下:
1
2
C2
1/2
1
1 2

A1
=

1
1
2
A 编程,可计算得到矩阵
1 的最大特征值
max
=
2,与之相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8944
0.4472},计算 CI,代入公式
CI = max n n 1
A 因为矩阵 1 是二阶矩阵,所以总是一致阵。
归一化处理后,可得到权向量
100
100

77.78
55
70
车辆 16.67 100
90.48 69.86 98.4 88.89
50
100
材料 100
100
86.51 82.32 99.1 100
100
52.5
根据求分数公式以及求得的权重,可得各学科的总分计算公式为
总分=0.29577C1 0.14766C2 0.23063C3 0.10705C4 0.04969C5 0.10970C6 0.03886C7 0.02065C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学科实力评价模型
摘要
众所周知,高校各学科实力评价反映了该高校的学术和教学水平。然而学科的评价却是 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又互相影响,因此,想要科学地评价同一所高校各学科综合实 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
本学科评价模型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学科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一方面取决于各指标层级本 身设计是否科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原始数据和指标的可比性。因此本模型就几个工科学院 之间来进行比较。
O 学科实力评价
B1 师资力量
B2 学生培养
B3 科研成果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重 点专论 实 验 室利文 数
目标层:学科实力评价总分 准则层 1:B1 师资力量,B2 学生培养,B3 科研成果 准则层 2:C1 博士生导师,C2 省级优秀学科,C3 学生竞赛获奖,C4 挂科率,C5 重点 实验室,C6 论文和专利
RI 的值通过查表得,即 RI 0.58。
所以一致性比率
CR= CI BI
0.0452 0.073966 0.1 0.58
因此,一致性检验通过。
归一化处理后,可得到权向量 3 {0.64833 0.22965 0.12202} (3)
5.3.1.4 学科实力
以学科实力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每个指标的权重。 学科实力下,分为三个指标:师资力量,学生培养,科研成果。 通过查询网络上相关资料,并在综合权衡之下,我们将它们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师资力
C5
C3
C4
C5
1
2
5
C3
1/2
1
2
C4
1/5
1/2
1
1 2 5
即 A2 = 1/ 2
1
2

1/ 5 1/ 2 1
A 编程,可计算得到矩阵 2 的最大特征值 max = 3.0055,与之相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0.8902 -0.4132 -0.1918},计算 CI,代入公式 CI = max n n 1
二 合理的假设
1、假设各学科所属领域以及学科特点的差异对本模型不会产生影响。 2、假设各学科在某几样指标之间没有相互交流合作。 3、假设国家和社会对各学科没有任何偏重,发展条件相同。 4、假设专家对学科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评判合理、客观、全面。
三 符号说明
O
学科实力评价
Bi
准则层 1 指标
Ci
准则层 2 指标
1 3 5
即 A3 = 1/ 3
1
2

1/ 5 1/ 2 1
A 编程,可计算得到矩阵
3
的最
大特征

max
=
3.0037,与之相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0.9281 0.3288 0.1747},计算 CI,代入公式 CI = max n n 1
可得 CI =0.0429 。
七 参 考文献
………………………
附录
…………………….
以科研成果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每个指标的权重。 科研成果下,分为三个指标:重点实验室,论文,专利。 通过查询网络上相关资料,并在综合权衡之下,我们将它们的重要性进行排序:重点实 验室 论文 专利。因此,我们可以列出成对比较阵:
B3
C6
C7
C8
C6
1
3
5
C7
1/3
1
2
C8
1/5
1/2
1
省级优势学科 C2(0.333)
科 学生竞赛获奖 C3(0.59538)

学生培养 B2 (0.38737)
就业率 C4(0.27635)

挂科率 C5(0.12827)

重点实验室 C6(0.64833)

科研成果 B3
(0.1692)
论文 C7(0.22965)
专利 C8(0.12202)
按照组合权向量的求导公式
3 权重系数的设置灵活可调整,可按照需要的比例自定义。 4 在整个问题分析过程中,我们从实际出发,将各项指标进行合理的分组,整个模型合理 科学,且比较实用。
6.2 缺点 1 在构建成对比较矩阵时,每两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是认为指定的,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 的误差。 2 由于忽略了各项指标之间的联系,也会对最后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