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进城-经济学-案例答案-解析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1、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作物和动物对光热水气条件要求不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导致了农业地理分工的形成;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资本: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劳动力: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发现和创造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产出水平。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物质装配水平、改良生产工具、变革生产流程等;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使原来不能用的资源得到利用;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创造新的产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2、简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着该要素使用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当通过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来代替另一种要素时,这种替代的能力到一定限度后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
3、简述图能圈理论。
屠能的农业圈理论是建立在如下5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全国的土壤质量是完全一致的;全国的土地都是平坦的;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从事工业品生产,其余城市从事农业品生产;从农村到城市的唯一交通工具为陆路;这个国家与外界没有任何国际交流。
其一: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低(市场)的距离。
其二: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哪些,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城镇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活跃农村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就业。
?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农民进城动力的经济学分析
农民进城动力的经济学分析发布时间:2003-10-26作者:林文涓摘要: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仅为30左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制约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快城镇化发展。
根据国际经验,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有利时机,而农民进城又是城镇化的实质和关键,本文运用经济学模型并结合制度背景,分析了当前农民进城动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民;进城;动力;经济人城镇化总是伴随着工业化,是工业化演进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和动因,二者表现为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因此,城镇化水平常常被看成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进步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一般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以城市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和以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的比较利益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村人口必将逐步地、大量地向城市转移和集中。
这个变农民为市民的过程即为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它不仅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拓宽消费市场、刺激消费需求,而且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循环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经典城乡人口迁移模型的建立和创新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验表明:工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和集中的过程。
在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最早提出了人口的流动模式,论证了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转移的问题。
基于若干假设前提的不合理性和重工轻农的政策结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个模式被逐渐兴起的托达罗模式所取代。
托达罗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流动,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失业同步增长的矛盾现实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认为人口流动是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造成的。
概括地说,托达罗模式涵盖了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来源于迁移者对比较收益与成本的合理经济考虑,这种考虑还包括心理因素。
第二,是预期的而非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使人们作出移入城市的决策。
这种预期的差异主要包括两个因素: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时间、个人收入和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
(2)效用最大化。
由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研究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1、材料:美国联邦最低工资立法的影响 P1-2相关问题:最低工资标准立法要考虑的问题参考答案:答:一、最低工资就是工人维持生存和延续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费用的价格。
其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工人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2)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费用;3)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二、用命令或法律来规定工资和福利的高低,“最低工资法”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法定福利。
最低工资法普遍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青睐,但是从美国联邦最低工资立法后,南部地区无缝针织行业发生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在最低工资标准立法的时候要考虑到如下问题:(1)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会对劳动力密集的地区产生较深刻影响,使得劳动力资源在不平衡的地区间重新分配。
例如,美国北部的工资比较高,而且劳动力不密集,所以提高最低工资对成本的影响小;但南部劳动力密集,确定了法定最低工资,使得成本大增,企业竞争力削弱。
南部地区的企业就会想方设法降低劳动力成本,在最低工资法实施的头两年,南部的就业量降低了5.5%。
(2)工资是由劳动力的需求决定的,法定的最低工资要适应市场,及时作出调整。
当人为规定的最低工资高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工资,可能就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果是失业人数反而增加。
(3)可能鼓励资本替代劳动,企业会更有积极性采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
从案例看出,在最低工资法生效的头两年,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变频移印图案编织机器逐步代替旧的手工移印图案编织机器,全自动的机器使用增长了10%。
(4)最低工资法可能带来熟练劳动力替代非熟练劳动力,并导致就业中的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使得非熟练劳动力处于更艰难的就业状况。
(5)可能有许多事实上拿最低工资的工人如学徒工、临时工、兼职工人、家庭仆人等未被包括在最低工资法内,最低工资法就无法保障到这部分人的利益。
(6)企业是否真正执行最低工资法也是个实践中的难题。
三、在我国,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工资报酬。
三场农民工考试题及答案
三场农民工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农民工进城务工时,以下哪项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A. 工资支付B. 休息休假C. 社会保险D. 所有选项答案:D2.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以下哪项不是他们应享有的基本权利?A. 获得劳动报酬B. 获得劳动保护C. 获得职业培训D. 无条件辞职答案:D3. 农民工在遇到劳动争议时,以下哪项是正确的处理方式?A.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B. 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争议C.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D. 所有选项答案:D4.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下哪项是他们应遵守的义务?A. 遵守劳动纪律B. 完成工作任务C. 维护工作场所秩序D. 所有选项答案:D5.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以下哪项是他们应享有的福利?A. 医疗保障B. 住房补贴C. 子女教育D. 所有选项答案:D6.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下哪项是他们应享有的权益?A. 获得平等就业机会B. 获得职业健康检查C. 获得工伤保险D. 所有选项答案:D7.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下哪项是他们应享有的权益?A. 获得劳动安全保护B. 获得职业培训机会C. 获得劳动报酬D. 所有选项答案:D8.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下哪项是他们应享有的权益?A. 获得休息和休假B. 获得社会保险C. 获得劳动保护D. 所有选项答案:D9.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下哪项是他们应享有的权益?A. 获得工资支付保障B. 获得劳动合同C. 获得劳动争议处理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下哪项是他们应享有的权益?A. 获得职业健康检查B. 获得劳动保护C. 获得社会保险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下哪些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A. 获得劳动报酬B. 获得社会保险C. 获得职业培训D. 获得劳动保护答案:ABCD2.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下哪些是他们应遵守的义务?A. 遵守劳动纪律B. 完成工作任务C. 维护工作场所秩序D. 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答案:ABCD3.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下哪些是他们应享有的福利?A. 医疗保障B. 住房补贴C. 子女教育D. 职业健康检查答案:ABCD4.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下哪些是他们应享有的权益?A. 获得平等就业机会B. 获得劳动安全保护C. 获得工伤保险D. 获得劳动争议处理答案:ABCD5.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以下哪些是他们应享有的权益?A. 获得休息和休假B. 获得劳动合同C. 获得职业培训机会D. 获得劳动报酬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他们的工资支付是受法律保护的。
农民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农民工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农民工进城务工时,以下哪个证件是必须携带的?A. 身份证B. 驾驶证C. 户口本D. 护照答案:A2.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以下哪项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A. 工资B. 休息C. 社会保险D. 所有选项答案:D3.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遇到劳动争议,应首先向哪个部门寻求帮助?A. 劳动保障部门B. 民政部门C. 公安部门D. 教育部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以下哪些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A. 工资B. 休息C. 社会保险D. 职业培训答案:A、B、C、D2.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以下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A. 无故旷工B. 酒后上岗C. 私自转包工程D. 拒绝接受安全培训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答案:错误2.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
答案:正确3.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如果遇到工伤,用人单位可以不予赔偿。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答: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应首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签订劳动合同,保留工作记录和工资支付凭证。
遇到权益受损时,应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
2.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应如何预防职业病?答: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应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在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五、案例分析题某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期间,因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而发生争议。
请问农民工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答:农民工应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同时,农民工应保留好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等相关证据,以便在维权过程中作为依据。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派生需求: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规模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公式:ed =-(△L/L)/(△W/W)=-(△L/△W)/(W/L)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1.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3.答: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3、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4、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补充: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4.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b)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c)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d)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5.试运用劳动需求原理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答: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背景: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
19世纪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早开始实行最低工资立法。
全版城市经济学答案汇总
1、分析目前我国城市中的“城中村”问题。
陈龙版: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城中村”是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从土地产权和行政管理分析,“城中村”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位于城市建成区内,早已没有农民户口和农业用地2、原自然村除宅基地以外的土地已被征用,变为城市建设用地3、“城中村”现有土地产权还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村民以非农收入为主4、还有部分耕地,仍是乡政府、村委会建制。
“城中村”在城市发展中体现的利处:1、大量外来人口、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需要城中村为其提供居所2、体现社会中多元化的社会阶层3、城中村房租便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营商和生活成本4、城市贫富差距大,城中村可以适应不同阶层的需要5、政府尚不能提供充分数量的廉租房屋6、可作为城市发展史的特色之一予以保留。
“城中村”在城市发展中体现的弊端:1、“城中村”阻碍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城中村”制约城市发展空间3、“城中村”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4、“城中村”管理乏力,社会环境混乱, 潜伏着诸多的社会隐患。
“城中村”出现的原因:1、城市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2、非农业化与工业化并存的结果3、城乡差异的体制因素(1)是土地制度的差异。
(2)是社会管理制度的差异。
(3)是与土地制度和管理制度相联系的“村籍”制度。
4、农民追求土地和房屋租金收益刺激的结果。
“城中村”的改造建议:1、集体土地变国有土地2、集体经济变股份经济3、村庄变社区4、村民变市民。
2、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城市中大的零售商经常聚集在一起?陈龙版:零售商(Retailer)是指将商品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中间商,是相对于生产者和批发商而言的,处于商品流通的最终阶段。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供给问题研究——基于公共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人 的特殊 群 体 ,从 发展趋 势 来看 ,这 个群 体存 城 市 的就学 的人 数将 会越 来越 多。进 城农 民工子 女 能台 公 而 有 效地 享受 城市 义 务教育 供给 , 足仝社 会 必须 正视 的现 实 问题 。
2 . 1进城 农 民工子 女 的就 学渠 道 畅
这 就需 要 从教 育篱 体 制 和 公共服 务 机制 上 采取 措施 ,加 快推 进 政
性 , 比 如 困 防 、 环 保 等 项 ; 同 时 具 备 1 排 他 性 与 非 竞 争 性 的 校 接 受义 务 教 育依然 闲难 晕 币 。所 以,进 城农 民工子 女人 多选 择在
公共产 品足纯 公共产 品,而 同l 寸具 公 共 产 品 和 私 人 产 品特 性 『
的产品称之为准公共产品 。
1 .进城 农 民工 子女 义 务教 育的 纯公 共物 品理 论 分析
1 . 1进 城 农 民工子 女义 务 教 育属于 纯公 共物 品
在微 观经济 学 , I t ,将 物 品分 为 私 人 物 品 与 公 共 物 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
论 依 足 在 物 品 使 用 或 消 费过 程 ・ } I 足 具 有 排 他 i J : 与竞 争性;
智库 观 察
进 城农 民工子 女义 务教 育供给 问题 研究
一
基 于公共经济 学视 角的分析
黄 雨 漾
【 摘 要 】随 着 我 国工 业 化 、城 市 化 进 程 的 不 断加 快 , 大 批 农 民涌 入城 市 , 进 城 农 民 工 子 女 在 城 市 居 住 和 上 学 问 题 , 对 现 有
建立进城 农 民工子 女接受义务教 育经费筹措保 障机 制,寻求进城 农民工子女义 务教育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并提 出改进建议 ,把进 城 农 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 目标 中给予解决 。 【 关键 词】进城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 育 纯公 共产 品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导言1、劳动、劳动力、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口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理解。
劳动: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
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力: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
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劳动关系:,除吸收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之外,借鉴社会学、法学、组织行为学和政治科学等学科领域成果,成为了一个跨学科训练的领域。
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
自然人口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
人力资源管理:2、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述的理解。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劳动经济学与普通经济学有所不同,前者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后者主要是将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加以观察和认识的。
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对产品的需求所派生和导引出的一种需求。
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市场。
因此,在研究劳动经济问题时,不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不能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1)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2)应结合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研究和处理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3)不能脱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和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
(4)注意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相结合。
如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化与企业兼并和收购带来的人力资源问题。
吸纳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挑战:新劳动法案例分析
吸纳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挑战:新劳动法案例分析引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吸纳农民工进城就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中国劳动法的不断完善,新的劳动法案例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通过分析案例,探讨吸纳农民工进城就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
一、案例分析:不合理解雇行为2019年张某在某企业工作,被解雇的原因是他在工作期间发生失误。
然而,根据新的劳动法,雇主在解雇员工时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并对员工的失误进行合理的处理,而不能简单粗暴地解雇员工。
在本案中,雇主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及合理的处理方式,导致解雇行为违反了新劳动法的规定。
二、挑战分析:1. 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落实:吸纳农民工进城就业,首先是要保障他们的权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雇主对农民工的工资、工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益进行剥削和侵犯的现象依然存在。
这对于政府和雇主来说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加强监督和制度建设,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 适应城市生活的挑战:农民工进城就业后,往往要面对城市生活的各种挑战。
包括与城市居民的融合、适应城市的环境和节奏等方面。
这可能会给农民工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难,同时也需要城市社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3. 紧缺岗位匹配的挑战:尽管农民工数量众多,但在城市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行业和领域的紧缺岗位难以填补的问题。
这对于吸纳农民工进城就业来说,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和引导,鼓励人们学习和培训相关技能,以满足城市发展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三、应对策略:1. 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应加强执法力度,确保雇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不被侵犯。
2. 完善城市化政策:政府应制定更完善的城市化政策,包括加大城市社会保障的力度,提供更多的适应农民工的培训和帮助,并提供更多的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以提高农民工的融入感和幸福感。
劳动经济学_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劳动经济学_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外来劳动力进入城镇后不会对城镇劳动力就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参考答案:错误2.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总体上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参考答案:正确3.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制造业和建筑业是我国目前收入最高的行业。
参考答案:错误4.农民工进城务工对流入地城市的社会经济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在长期,城市居民的就业量有可能上升_在短期,城市的总体工资率水平可能会下降_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价格更低、数量更多的商品和服务_当地政府如果对农民工实行驱赶政策,虽然在短期可以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但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5.以下对劳动力流动的描述,正确的有()参考答案:劳动力一般倾向于近距离流动_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往往流动率较高_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6.2018年我国农民工的总规模大约在()左右。
参考答案:2.8亿7.在同一劳动力市场中,不同劳动者的保留工资具有趋同性。
参考答案:错误8.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实物形式的工资。
参考答案:正确9.劳动力流动产生的负向影响不包括()。
参考答案:社会上存在失业现象10.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绝对收入模型中,除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工资差距以外,另一个对劳动力流动起关键作用的变量是()。
参考答案:在城市中的就业概率11.某农村劳动力在家乡务农的年收入2万元,外出务工的年收入为5万元。
暂不考虑其他情况,他外出务工的年收益为()。
参考答案:3万元12.下列哪种属于劳动力流动()。
参考答案:为了实现个人梦想前往“北上广”就业的大学毕业生13.劳动力流动时需要放弃原有工作,失去原有的收入和福利。
这属于流动的()。
参考答案:机会成本14.如果某一地区的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为1(绝对值),此时如果该地区的工资水平上升n%,该地区雇主的劳动力需求将下降()。
参考答案:等于n%15.失业也叫待业或下岗。
参考答案:错误16.关于特殊培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培训后的工资水平会上升17.当某一厂商在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其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与其()相重合。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第一章1、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有哪些, 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同作物和动物对光热水气条件要求不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导致了农业地理分工的形成; 自然资源的分布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资本: 为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劳动力: 对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发现和创造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产出水平。
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物质装配水平、改良生产工具、变革生产流程等; 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使原来不能用的资源得到利用;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创造新的产业和产品,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2、简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会随着该要素使用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当通过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量来代替另一种要素时,这种替代的能力到一定限度后呈现越来越低的趋势。
3、简述图能圈理论。
屠能的农业圈理论是建立在如下 5 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全国的土壤质量是完全一致的;全国的土地都是平坦的; 全国只有一个城市从事工业品生产,其余城市从事农业品生产; 从农村到城市的唯一交通工具为陆路;这个国家与外界没有任何国际交流。
其一: 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低( 市场)的距离。
其二: 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有哪些, 加快中小城镇建设,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城镇产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和蓄水池,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活跃农村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就业。
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分析
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分析第一篇: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分析Ky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A4.D5.D6.B7.B8.C9.B 10.A 11.B 12.C 13.B 14.B 15.D 16.D 17.C 18.D 19.B 20.B 21.B 22.A 23.C 24.A 25.D 26.B 27.A 28.A 29.A 30.C 31.C 32.A 33.C 34.D 35.B 36.A 37.B 38.C 39.B 40.C41.B 42.D 43.A 44.A 45.B 46.A 47.B 48.C 49.C 50.D二、多项选择题1.ABD2.BCDE3.ABCDE4.ABCDE5.ACDE6.BD7.ABCD8.ABCD9.ABC 10.ABC 11.ACE 12.BCDE 13.ABCD 14.ABD 15.ABCD 16.ABCDE 17.CDE 18.ABDE 19.ABE 20.ABCD 21.ABCDE 22.ABCDE23.ABCD 24.BC 25.ABCDE三、名词解释题1.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实质上是指在某种工资率和制度劳动时间给定的条件下,劳动收入的增加能否补偿闲暇减少所带来的效用损失,即闲暇的效用与劳动收入的效用的相互替代关系。
2.计件工资--按照工人生产的合格品的数量(或作业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
它不是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而是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来计算3.福利--是员工的间接报酬。
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同时福利必须被视为全部报酬的一部分4.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
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
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5.季节性失业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引致的失业,称为季节性失业.6.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劳动经济学习题解析与
劳动经济学习题解析与实例分析劳动经济学习题解析与实例分析一、引言在学习劳动经济学的过程中,解析题目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解析劳动经济学习题,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
本文将结合实例,对几道劳动经济学习题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1. 题目:假设某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请分析以下情况对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影响:a) 城市人口增加;b) 技术进步使得生产效率提高;c) 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解析与实例分析:a) 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城市人口的增加会增加劳动力的供给,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点上的工资水平会下降,劳动力数量会增加。
b) 技术进步会提高生产效率,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产生影响。
技术进步可以使得单位劳动力的产出增加,导致生产能力的提高。
劳动力市场供给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但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因为更高的生产效率会促使企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c) 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对劳动力市场供需产生影响。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会使得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因为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
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点上的工资水平会上升,但劳动力的数量会减少。
三、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分析2. 题目:某工厂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了单位劳动力产出的提高,请分析这种情况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解析与实例分析:提高生产效率会影响工资水平。
通过自动化设备,单位劳动力的产出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也会相应增加。
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会争相吸引和留住高效率的员工,这通常会以提高工资的方式体现。
因此,一般情况下,工人的工资水平会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持一定的同步,即工资水平会上升。
四、最佳雇佣策略分析3. 题目:某公司的市场需求存在波动,需求高峰期需要大量雇佣员工,而低谷期需要解雇部分员工。
2023年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分析
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A4.D5.D6.B7.B8.C9.B 10.A 11.B 12.C 13.B 14.B 15.D 16.D 17.C 18.D 19.B 20.B 21.B 22.A 23.C 24.A 25.D 26.B 27.A 28.A 29.A 30.C 31.C 32.A 33.C 34.D 35.B 36.A 37.B 38.C 39.B 40.C41.B 42.D 43.A 44.A 45.B 46.A 47.B 48.C 49.C 50.D二、多选题1.ABD2.BCDE3.ABCDE4.ABCDE5.ACDE6.BD7.ABCD8.ABCD9.ABC 10.ABC 11.ACE 12.BCDE 13.ABCD 14.ABD 15.ABCD 16.ABCDE 17.CDE 18.ABDE 19.ABE 20.ABCD 21.ABCDE22.ABCDE 23.ABCD 24.BC 25.ABCDE三、名词解释题1.最低劳动供应价格-实质上是指在某种工资率和制度劳动时间给定旳条件下,劳动收入旳增长能否赔偿闲暇减少所带来旳效用损失,即闲暇旳效用与劳动收入旳效用旳互相替代关系。
2.计件工资--按照工人生产旳合格品旳数量(或作业量)和预先规定旳计件单价,来计算酬劳旳一种工资形式。
它不是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而是用一定期间内旳劳动成果——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来计算3.福利--是员工旳间接酬劳。
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品或退休金等形式。
同步福利必须被视为所有酬劳旳一部分4.工资推进旳通货膨胀--工资过度上涨所导致旳成本增长而推进旳价格总水平上涨。
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
在既定旳价格水平下,厂商乐意并且可以供应旳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应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导致成本推进旳通货膨胀。
5. 季节性失业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旳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引致旳失业,称为季节性失业.6.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旳增长,个人可到达旳效用水平将提高。
公选考试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
公开选拔考试范文:如何根本解决农民工问题来源农民工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要解决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在就业方面的不合理限制,给予农民工应有的国民待遇等问题,而实质则是我们国家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人阶级队伍,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建设一个城乡一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维持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的问题。
农民工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因此,解决农民工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
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农民工问题。
现行的农民工的体制和做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
在成熟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可以不要也不应该要这一套农民工体制的做法。
农民就是农民,工人就是工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有现代化的国家,都有一个大部分、绝大部分农民转变为工人、市民的过程。
在当时的国情条件下,农村容不了这么多劳动力,农民要发展,城市也需要用工,但户籍制度等没有改革,不得已,只好当农民工。
应该说,农民进城当工人,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
但搞这一套,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后遗症的表现,也是我们改革不及时、不到位的恶果,所以给农民工带来了许多的苦难,给社会给政府造成了这么多的"麻烦"。
客观地说,这都是计划经济体制、户籍制度惹的祸,本来可以不是这样的。
因此,要解决农民工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就农民工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那是永远也解决不好的,而是应该从根本上改革现在已经形成的农民工这套体制和做法。
要釜底抽薪而不能浅尝辄止。
当然,现在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格局,政府和有关部门出面作一些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也是完全必要的,是好事。
(1)要改革户籍制度现行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把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实际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不科学,也不合理,许多问题由此引发出来。
农经11级 农林业政策学案例分析作业
农经11级农林业政策学案例分析作业1、个体砖厂与农民工签订“生死合同”2006年,农民陈某进城打工,发现一张“招工告示”称“某个体砖厂大量招工,包吃住,月薪1000元另加奖金”,于是前往位于郊区某乡村的砖厂,与老板王某洽谈。
王某拿出的劳动合同最后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受雇人员伤亡厂方概不负责“。
陈某没有多想就签了合同。
一个月后,陈某在挖土时忽然遇到塌方,身受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王某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已写明“受雇人员伤亡厂方概不负责”为由,不同意对陈某进行补偿。
试用政策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2、上海重罚随地一口痰2003年4月24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对随地一口痰的处罚成了审议的热点。
1984年首次把随地吐痰列入上海市的罚款范围,额度为0.2元,今天将额度提高到200元,19年间提高了1000倍。
大多数委员认为并不重。
因为随地吐痰的危害性是无法量化的,所以根据“过罚相当”的原则,给违法者以相当的“痛感”是无可厚非的。
委员们还对随地便溺的罚款从50元提高到200元以下;对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等废弃物的罚款,从50元以下提高到100元以下;对个人乱倒垃圾、污水、粪便等的罚款,从100元以下提高到200元以下等进行了审议。
随后,会议投票一致通过了对《上海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修订。
试问:该案例体现了政策的哪些基本功能?为什么?3、薪水多高才能养住廉洁?在不断简政放权、加快发展镇级经济的背景下,广东省佛山市正在酝酿大幅度提高镇委书记、镇长的待遇,镇级干部的年薪将参考所在镇的经济实力以及当年绩效来综合评定。
最高年薪可以拿到15万元甚至30万元。
目前,已经有不少佛山市科级干部被列入考查对象,准备下镇。
届时,佛山市政府拟从财政中每年拿出500万元至1000万元,提高镇级领导干部的工资,实行高薪养廉。
“高薪养廉”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提出过,但遭到强烈反对,后来就时冷时热。
进城考试题及答案
进城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化进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城市化的主要表现?A. 人口向城市集中B. 城市面积扩大C. 城市人口比例增加D. 农村人口比例增加答案:D2.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加城市热岛效应B. 减少生物多样性C. 提高空气质量D. 增加水资源消耗答案:C3. 城市化过程中,以下哪项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人口控制D. 文化传承答案:B4. 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农村劳动力流失B. 农村土地资源减少C. 农村经济发展D. 农村环境恶化答案:C5. 城市化进程中,以下哪项是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A. 城市人口增加B. 城市道路建设不足C. 公共交通不发达D. 以上都是答案:D6. 城市化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高生活便利性B. 增加就业机会C. 降低生活成本D. 提高教育水平答案:C7. 城市化进程中,以下哪项是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A. 工业化B. 农业现代化C. 服务业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8. 城市化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需求B. 提高基础设施维护成本C. 减少基础设施投资D. 增加基础设施使用效率答案:C9. 城市化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加社会阶层分化B. 增加社会流动性C. 减少社会凝聚力D. 增加社会服务需求答案:C10. 城市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文化交流B. 增加文化多样性C. 减少传统文化D. 增加文化创新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城市化进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A. 经济发展水平B. 政策导向C. 人口流动D. 环境承载力答案:ABCD12. 城市化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增加传染病风险B. 增加心理压力C. 减少户外活动D. 增加慢性病发病率答案:ABCD13. 城市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增加就业机会B. 提高生产效率C. 增加城市税收D. 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答案:ABCD14. 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增加空气污染B. 增加噪音污染C. 增加水污染D. 减少绿地面积答案:ABCD15. 城市化对城市社会服务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增加教育需求B. 增加医疗需求C. 增加住房需求D. 增加交通需求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城市面积的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
1.积极影响首先,进城农民工填补了城市劳动力的空白行业,尤其是那些苦、累、脏、险的艰苦岗位,调整了城市劳动力结构性空缺,打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域界限,部门界限,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成为城市流动人口,为中国下一步城市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打下了基础。
其次,进城农民工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农民工从事经商,服务行业,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加大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再次,农民工进城务工降低了工业劳动力的成本,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工业发展和经济繁荣。
我国城市中的中小型企业及农村乡镇企业在设备落后,规模不大的条件下能存活下来,并能快速发展所依靠的正是这些廉价劳动力,同时国有企业中的建筑业的发展也与大量使用农村劳动力有关。
第四,进城农民工促进着城市就业市场的繁荣。
农民工的加入,增加了城市就业岗位。
同时,缓解了部分城市劳动力老化的现象,迫使城市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就业竟争意识,变压力为动力。
第五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是发展城市第三产业、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需要。
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就业领域有较强的互补性,农民进城就业主要从事建筑、环卫、餐饮等行业,为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民工进城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而且这些脏活、累
活、苦活都是城里人不愿干的,农民工进城并不直接构成对城市职工就业岗位的竞争。
2.消极影响农民工进入城镇就业,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他们的许多正当权益和权利得不到保障,只是一个处于被歧视的弱势群体;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到来也给城市增加了不少隐患。
这些隐患概括起来主要有:
(l)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面临着严峨的挑战。
农民工人城后使得城市人口增多,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水电供求紧张,城市校园容量的有限也是导致进城农民子女辍学的原因之一。
(2)城市犯罪率的提高。
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身份和相同待遇,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从而形成大量农民工在城市的流动和滞留,严重威胁着城市社会治安的稳定。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一小部分农民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据调查,许多地方的流动民工犯罪率都比较高,这明显给城市治安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一些大城市,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已占全部刑事案件的50%以上。
3.结论农村劳动力流动为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化进程、激变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看到农村劳动流转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其负面
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社会需认真应对。
两极分化
特点第一,贫富差距特别巨大。
第二,两极分化特别快
第三,官僚特权阶层
第四,大多数劳动群众处于贫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