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赋第一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
合集下载
坐进庵赋第一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
![坐进庵赋第一段赏析【北宋】晁补之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f9c2af43323968011c92a8.png)
欣赏
作者简介
•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 (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 (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 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 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 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 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 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作品赏析
• 晁补之的一生,是把为官入仕放在第一位的。而中间那些年所作的 归隐诗,其实也就是对于生活现状不满的发泄。所以,只要一有回 归朝堂的希望,晁补之就会立马表现出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谢。那 么,他为何会有这么深的为官执念呢?这就得从晁补之年幼时候说 起了。
• 据《后汉书·严光传》:“光武即位,(光)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 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却终不为谏 议大夫。又据《淮南子》:“贫人则夏被葛带索,冬则羊裘解扎。” 在诗人的心目中,作一个逍遥于山水之间的贫士、隐士,远胜于在 “城市”的达官贵人。这种思想既是消极,又是积极的;这是当时 社会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
国学 骈体文
坐进庵赋
第一段
北宋 晁补之
作品赏析
• 坐进庵 朝代: 宋代 | 作者: 晁补之 • 海鱼水击三千里,决起还须九万程。坐进庵中才一步,初无行处若为行。 • 渔家傲 朝代: 宋代 | 作者: 晁补之 • 渔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
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但见笑相属,不省歌何曲。 忽然四散归,远处沧洲微。或云后车载,藏去无复在。 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 • 自古以来,渔家之困苦艰辛,人所共知。他们既备受生活煎熬,还得顽强地与大自然拼搏,成 年累月地经受险风恶浪、出生入死的考验。在作者出生前一年谢世的范仲淹,对此便深有体会。 其《江上渔者》一首,满怀恻隐之心。然而晁补之这首诗,却丝毫不见此种情景,有的却是欢 歌笑语,完全是别一种情调。诗人笔下的“渔家”,行舟江河,傲放湖泽;逍遥自在,悠闲自 乐。他们既不为名利所动,亦不因权贵折节;超然物外,远离尘嚣。显然,这是一种非现实的 “渔家”生活,其中无疑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含蓄蕴藏着他寄情山水、归隐湖泽的志向。
作者简介
•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 (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 (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 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 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 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 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 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作品赏析
• 晁补之的一生,是把为官入仕放在第一位的。而中间那些年所作的 归隐诗,其实也就是对于生活现状不满的发泄。所以,只要一有回 归朝堂的希望,晁补之就会立马表现出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谢。那 么,他为何会有这么深的为官执念呢?这就得从晁补之年幼时候说 起了。
• 据《后汉书·严光传》:“光武即位,(光)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 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却终不为谏 议大夫。又据《淮南子》:“贫人则夏被葛带索,冬则羊裘解扎。” 在诗人的心目中,作一个逍遥于山水之间的贫士、隐士,远胜于在 “城市”的达官贵人。这种思想既是消极,又是积极的;这是当时 社会生活的一种曲折反映。
国学 骈体文
坐进庵赋
第一段
北宋 晁补之
作品赏析
• 坐进庵 朝代: 宋代 | 作者: 晁补之 • 海鱼水击三千里,决起还须九万程。坐进庵中才一步,初无行处若为行。 • 渔家傲 朝代: 宋代 | 作者: 晁补之 • 渔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
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但见笑相属,不省歌何曲。 忽然四散归,远处沧洲微。或云后车载,藏去无复在。 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 • 自古以来,渔家之困苦艰辛,人所共知。他们既备受生活煎熬,还得顽强地与大自然拼搏,成 年累月地经受险风恶浪、出生入死的考验。在作者出生前一年谢世的范仲淹,对此便深有体会。 其《江上渔者》一首,满怀恻隐之心。然而晁补之这首诗,却丝毫不见此种情景,有的却是欢 歌笑语,完全是别一种情调。诗人笔下的“渔家”,行舟江河,傲放湖泽;逍遥自在,悠闲自 乐。他们既不为名利所动,亦不因权贵折节;超然物外,远离尘嚣。显然,这是一种非现实的 “渔家”生活,其中无疑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含蓄蕴藏着他寄情山水、归隐湖泽的志向。
酒赋第一段赏析【清代】谭宗浚骈体文
![酒赋第一段赏析【清代】谭宗浚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006cd069dc5022abea005f.png)
第一段
清代 谭宗浚
作品赏析
• 战国时期,齐国第四代国君齐威王早年总是彻夜饮酒。威王八年,楚军进攻齐国,威王立即派 亲信淳于髡出使赵国寻求救援。淳于髡不负众望,从赵国请来了10万大军,很快就将楚军吓退。 威王大悦,在后官设置酒肴,宴席中他赐酒淳于髡并问其饮几杯酒才会醉。
• 起初淳于髡回答:“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接着又补充道“赐酒大王之前, 执法在傍, 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耩鞠卺 ,侍酒于前,时赐 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 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 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督,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 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 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故曰酒板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 衰。”
THANK YOU!
• 淳于髡绕了这么大个圈子就是为了暗示威王酒喝多了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发生悲痛之 事。
作品赏析
• 齐威王刚即位的时候是个很不着调的人,他逸乐无度,通宵达旦饮酒狂欢并陶 醉其中欲罢不能。他不管政事,把国家事务都交到大臣去管。正所谓“上有所 好,下必甚焉”,文武百官也是荒淫放纵,各国见齐国好欺,都来侵犯。威王 六年,鲁国进攻齐国,攻入齐国的阳关。晋国进攻齐国,打到齐国的博陵。威 王即位第七年,卫国进攻齐国,夺取了薛陵。八年,楚国大军压境,齐威王只 好花费重金请赵国帮助解围。九年,赵国进攻齐国,占领了齐国的鄄城。当时, 鲁、卫等国已是自身难保的弱小国家,连这样的国家都来侵犯齐国,可见齐国 当时该有多么窝囊,一时国家危在旦夕。
清代 谭宗浚
作品赏析
• 战国时期,齐国第四代国君齐威王早年总是彻夜饮酒。威王八年,楚军进攻齐国,威王立即派 亲信淳于髡出使赵国寻求救援。淳于髡不负众望,从赵国请来了10万大军,很快就将楚军吓退。 威王大悦,在后官设置酒肴,宴席中他赐酒淳于髡并问其饮几杯酒才会醉。
• 起初淳于髡回答:“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接着又补充道“赐酒大王之前, 执法在傍, 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耩鞠卺 ,侍酒于前,时赐 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 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 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督,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 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 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 故曰酒板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 衰。”
THANK YOU!
• 淳于髡绕了这么大个圈子就是为了暗示威王酒喝多了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发生悲痛之 事。
作品赏析
• 齐威王刚即位的时候是个很不着调的人,他逸乐无度,通宵达旦饮酒狂欢并陶 醉其中欲罢不能。他不管政事,把国家事务都交到大臣去管。正所谓“上有所 好,下必甚焉”,文武百官也是荒淫放纵,各国见齐国好欺,都来侵犯。威王 六年,鲁国进攻齐国,攻入齐国的阳关。晋国进攻齐国,打到齐国的博陵。威 王即位第七年,卫国进攻齐国,夺取了薛陵。八年,楚国大军压境,齐威王只 好花费重金请赵国帮助解围。九年,赵国进攻齐国,占领了齐国的鄄城。当时, 鲁、卫等国已是自身难保的弱小国家,连这样的国家都来侵犯齐国,可见齐国 当时该有多么窝囊,一时国家危在旦夕。
九华山赋第一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
![九华山赋第一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72490cec3a87c24128c40d.png)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潘耒(1646~1708年)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 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 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 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 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 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 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 集》、《文集》、《别集》等。
• 九华山文化底蕴深厚。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费冠卿、杜牧、苏东坡、王 安石等文坛大儒游历于此,吟诵出一首首千古绝唱,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 李可染等丹青巨匠挥毫泼墨,留下了一幅幅传世佳作。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 华,写下了数十首赞美九华山的不朽诗篇,尤其是“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的诗句,成了九华山的“定名篇”。九华山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 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其中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 血经,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堪称稀世珍宝。
作品赏析
• 宋代开山有寺后,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居士陈福泰捐资,住 持僧昭遵重建,遂将天台顶的佛寺正式建为佛教丛林。清嘉庆年间, 寺僧壐玉居山护林,享年110岁。到了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天台正顶来了一位名叫尘尘子的高僧,重建了佛殿,取的庵名与他 的名字一样奇怪,叫作“活埋庵”。据清乾隆《青阳县志》载: “尘尘子,名杜多,能诗工书法。年七十犹坐蒲团,严冬着单布衣。 圆寂后六年其形趺坐不仆,皮肉如生。”后僧徒在庵旁为其建舍利 塔。康熙末年,清朝潘耒《活埋庵赠默安禅老》诗云:“九子山头 第一峰,掩关枯坐有南宗。衔花罢供心离境,拨草无人路绝踪。脚 下云生长似絮,膝边松偃欲成龙。挂瓢只合相依住,扫雪敲冰过几 冬”。
考南条之山势,总归宿于江东。繄池阳与姑孰。咸即山而为邦, 岩攒罗以竞秀,嶺错峙以争雄,究孤僄而傑出。
怀古赋第四段赏析【清代】魏裔介骈体文
![怀古赋第四段赏析【清代】魏裔介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deff42650e52ea551898ff.png)
• 三国时期,柏乡为冀州治所。 • 北魏时高邑县(今柏乡县)隶殷州赵郡。
作品赏析
• 北齐时,高邑县治所由鄗(今柏乡)迁至今高邑县,今柏乡县地分属高邑、柏人二县地。 •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柏人、高邑二县置柏乡县(治柏乡镇),属栾州。大业二年
(606年),柏乡县改隶赵州,翌年罢赵州为赵郡,仍辖柏乡县。 • 唐武德元年,改赵郡为赵州,治所柏乡,辖平棘、高邑、赞皇、元氏、瘿遥、栾城、大陆、柏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魏裔介(1616-1686年) 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今 邢台市柏乡县)人,清初大臣。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四年, 授工科给事中、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 太子太傅等职。著述有《兼济堂文集》传世。雍正间,祀贤良祠。 乾隆元年,追谥文毅。
• 魏裔介入阁办理国家大事时年仅40余岁,须发皆黑,历史上称之为 “乌头宰相”。“清初相业,无出其右者” 。时人曾说,自宋朝欧 阳修以后,他是唯一的先为谏臣、后升宰相、历职长久并“展其嘉 漠”之人。后人评价他条陈时事、“敢言第一”,清初“诸大典” 多依其“奏议所定”。嘉庆、道光年间,还有人将他同并称“二魏” 的另一名臣魏象枢(山西蔚州人)作了比较,认为“其相业胜蔚州 多矣”。
骈体文
怀古赋
第四段
清代 魏裔介
作品赏析
• 柏乡县境,西周时属邢国,春秋时归晋国,晋于此筑有鄗邑(故址在县北二十 二里,今名固城店),战国时期南部为赵国地,北部为中山国地。
• 秦代属钜鹿郡,西汉于鄗邑置鄗县,属恒山郡(高后元年封国,八年国除为 郡)。元朔三年(前126年)封易侯国,属常山郡。始元元年(前86年)废易 侯国。
THANK YOU!
乡、房子、藁城、鼓城等县。 • 唐武德四年(621年),赵州治所由柏乡县徙治平棘县,仍辖柏乡县,翌年赵州更名栾州。 • 贞观初栾州复名赵州(天宝元年罢州为赵郡,至德二年罢郡复为赵州),仍领柏乡县,五代因
作品赏析
• 北齐时,高邑县治所由鄗(今柏乡)迁至今高邑县,今柏乡县地分属高邑、柏人二县地。 •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柏人、高邑二县置柏乡县(治柏乡镇),属栾州。大业二年
(606年),柏乡县改隶赵州,翌年罢赵州为赵郡,仍辖柏乡县。 • 唐武德元年,改赵郡为赵州,治所柏乡,辖平棘、高邑、赞皇、元氏、瘿遥、栾城、大陆、柏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魏裔介(1616-1686年) 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今 邢台市柏乡县)人,清初大臣。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四年, 授工科给事中、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 太子太傅等职。著述有《兼济堂文集》传世。雍正间,祀贤良祠。 乾隆元年,追谥文毅。
• 魏裔介入阁办理国家大事时年仅40余岁,须发皆黑,历史上称之为 “乌头宰相”。“清初相业,无出其右者” 。时人曾说,自宋朝欧 阳修以后,他是唯一的先为谏臣、后升宰相、历职长久并“展其嘉 漠”之人。后人评价他条陈时事、“敢言第一”,清初“诸大典” 多依其“奏议所定”。嘉庆、道光年间,还有人将他同并称“二魏” 的另一名臣魏象枢(山西蔚州人)作了比较,认为“其相业胜蔚州 多矣”。
骈体文
怀古赋
第四段
清代 魏裔介
作品赏析
• 柏乡县境,西周时属邢国,春秋时归晋国,晋于此筑有鄗邑(故址在县北二十 二里,今名固城店),战国时期南部为赵国地,北部为中山国地。
• 秦代属钜鹿郡,西汉于鄗邑置鄗县,属恒山郡(高后元年封国,八年国除为 郡)。元朔三年(前126年)封易侯国,属常山郡。始元元年(前86年)废易 侯国。
THANK YOU!
乡、房子、藁城、鼓城等县。 • 唐武德四年(621年),赵州治所由柏乡县徙治平棘县,仍辖柏乡县,翌年赵州更名栾州。 • 贞观初栾州复名赵州(天宝元年罢州为赵郡,至德二年罢郡复为赵州),仍领柏乡县,五代因
怀人赋第一段赏析【明代】汤显祖骈体文
![怀人赋第一段赏析【明代】汤显祖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15eb52da38376bae1fae16.png)
• 政治的翻云覆雨,官场的拉帮结派,斗争的倾轧陷害,人情的冷暖炎凉,给汤 显祖极大的刺激与教训,使他做出了坚守一生的选择:为了保存自我人格的纯 净,“不如掩门自贞”。他“掩门自贞”的方式,就是任无关紧要的闲职,先 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南京詹事府主簿,继任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共八年之久, 闭门读书,同时从事诗文的创作。
国学 骈体文
怀人赋
第一段
明代 汤显祖
作品赏析
• 《怀人赋》是一篇叙事抒情小赋,乃汤显祖为怀念其好友乐安知县沈兼而作。 文章借对沈兼的怀念及评价,感叹时光易逝,命运的无常,恃才无用。
• 《万历野获编》说:“今上庚辰科状元张橘修为首揆江陵公子。人谓乃父手撰 策问,因以进呈。后被劾削籍,人皆云然。”汤显祖在张家遭殃之时,即1583 年阴历3月,中了进士。次月,万历皇帝就派员查抄了张家,敲骨吸髓,逼得 老大张敬修上吊而死,也引得显祖感叹:“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
作品赏析
• 1591年,他对官场的龌龊贪黩再也看不下去,忍无可忍,打开了虚 掩的门,上了轰动一时的《论辅臣科臣疏》,批评时政。接着就遭 到贬窜,发配到雷州半岛的徐闻,也就是苏东坡贬谪海南时慨叹 “青山一发是中原”之地。在这天涯海角的荒陬,显祖遇到了流放 到此的张居正次子嗣修,也就是1577年的榜眼,十四五年前不愿意 巴结的贵胄公子。同是天涯沦落人,因此“握语雷阳,风趣殊苦”, 不但让显祖感到仕途险恶,甚且觉得人生如梦,世事荒诞无常。
怀乐安令沈公兼也,兼美须颜,有烟霞之致。移令乐安,彷佛 王乔之在邺,窦子明之化陵阳也。
……………………………………………………… ………………………………………………………
万历八年(1580年)春试,汤显祖第四次北京参加春试。首相张居正的第三子懋修到旅舍里去看 望汤显祖,汤显祖也曾回访而不遇。张居正的同乡和亲信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篆曾从中进行斡旋。 汤显祖没有直接拒绝好意,故意趁他不在府中回访。榜一出来,大家哗然,懋修以一甲一名赐进 士及第,长子敬修以二甲十三名赐进士出身。汤显祖再次名落孙山。
国学 骈体文
怀人赋
第一段
明代 汤显祖
作品赏析
• 《怀人赋》是一篇叙事抒情小赋,乃汤显祖为怀念其好友乐安知县沈兼而作。 文章借对沈兼的怀念及评价,感叹时光易逝,命运的无常,恃才无用。
• 《万历野获编》说:“今上庚辰科状元张橘修为首揆江陵公子。人谓乃父手撰 策问,因以进呈。后被劾削籍,人皆云然。”汤显祖在张家遭殃之时,即1583 年阴历3月,中了进士。次月,万历皇帝就派员查抄了张家,敲骨吸髓,逼得 老大张敬修上吊而死,也引得显祖感叹:“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
作品赏析
• 1591年,他对官场的龌龊贪黩再也看不下去,忍无可忍,打开了虚 掩的门,上了轰动一时的《论辅臣科臣疏》,批评时政。接着就遭 到贬窜,发配到雷州半岛的徐闻,也就是苏东坡贬谪海南时慨叹 “青山一发是中原”之地。在这天涯海角的荒陬,显祖遇到了流放 到此的张居正次子嗣修,也就是1577年的榜眼,十四五年前不愿意 巴结的贵胄公子。同是天涯沦落人,因此“握语雷阳,风趣殊苦”, 不但让显祖感到仕途险恶,甚且觉得人生如梦,世事荒诞无常。
怀乐安令沈公兼也,兼美须颜,有烟霞之致。移令乐安,彷佛 王乔之在邺,窦子明之化陵阳也。
……………………………………………………… ………………………………………………………
万历八年(1580年)春试,汤显祖第四次北京参加春试。首相张居正的第三子懋修到旅舍里去看 望汤显祖,汤显祖也曾回访而不遇。张居正的同乡和亲信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篆曾从中进行斡旋。 汤显祖没有直接拒绝好意,故意趁他不在府中回访。榜一出来,大家哗然,懋修以一甲一名赐进 士及第,长子敬修以二甲十三名赐进士出身。汤显祖再次名落孙山。
牵牛花赋第一段赏析【清代】王闿运骈体文
![牵牛花赋第一段赏析【清代】王闿运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de31af76a20029bd642dd9.png)
卯(咸丰五年)两科乡试,他中第五名 举人,获学政张金镛赏识,一时颇负时誉。曾周旋于湘军将领间,受曾国藩厚待,但只为清客 不受事。
• 咸丰九年(1859年),王闿运赴京师应礼部会试,落第,应肃顺聘,在其家任教读,甚受礼 遇。不久辞去。十一年“祺祥政变”,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被诛,他曾撰《祺祥故事》,为肃顺 被杀辨解。
牵牛花者,蔓生蒙茏,不任盆盎之玩。待晓露而花,见朝日而 蔫。虽无终朝之荣,而有连月之华。豪贵之士,将晡而起,终 莫能睹也。
……………………………………………………… ………………………………………………………
四时之中,春有桃李、夏有碧荷、秋有丹桂、冬有腊梅;读书之余,蕃土移盆、喷水剪枝;清晨 徜徉花间,看蓓蕾孕育,一朵初放;月夜观竹影参差,闻老桂浓香。人生的挫顿一如花草遭遇雨 雪风霜,王闿运从天地间寻找生命感悟,用花事点缀苦难的生活,自顾自地造出一片亮色。古往 今来很多人在锥心刺骨的苦痛中沉沦,其结果与焚琴煮鹤并无太大的不同。象王闿运一样,在苦 痛中振作,将天地间的大美和俗世间的丑恶,或颂扬或箴贬,一一收入笔端,并不多见。湘绮楼 前的老桂和牵牛花,几乎是王闿运思乡的代名词。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王闿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 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 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 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王闿运松风兰雪般的儒雅风流来源于孔、老、庄,也来源于对天籁的体悟。遭 逢挫折,他没有眼泪;相反,山水游踪和四时花事,占满了王闿运的心襟。黄 卷青灯之外,他迁情于香草、山水,他用《诗经》、《楚辞》、《庄子》的智 慧,在尘俗的嚣痛中寻找慰藉。王闿运充隐衡山的十二年,可以说是他成年以 后最困穷的日子,无钱卖花,他带着儿女,吟着《离骚》,荷锄将野花移至乡 居的前前后后,桃、李、老桂、野菊、牵牛、芍药、茱萸、山茶……;光绪二 年,始营建营盘街的湘绮楼,虽环睹逼窄,一样桂影兰香,花团锦簇;主尊经 书院的八年,不光督抚、司道时送花中珍品,弟子戴光更是四季为先生经营; 六十以后,筑室涟上,假馆东洲,山中湘绮楼更是瑞草繁花,齐白石手植的丹 桂,寄禅和尚找来的山中碧萝,王闿运督工挖成的莲池…… 。
• 咸丰九年(1859年),王闿运赴京师应礼部会试,落第,应肃顺聘,在其家任教读,甚受礼 遇。不久辞去。十一年“祺祥政变”,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被诛,他曾撰《祺祥故事》,为肃顺 被杀辨解。
牵牛花者,蔓生蒙茏,不任盆盎之玩。待晓露而花,见朝日而 蔫。虽无终朝之荣,而有连月之华。豪贵之士,将晡而起,终 莫能睹也。
……………………………………………………… ………………………………………………………
四时之中,春有桃李、夏有碧荷、秋有丹桂、冬有腊梅;读书之余,蕃土移盆、喷水剪枝;清晨 徜徉花间,看蓓蕾孕育,一朵初放;月夜观竹影参差,闻老桂浓香。人生的挫顿一如花草遭遇雨 雪风霜,王闿运从天地间寻找生命感悟,用花事点缀苦难的生活,自顾自地造出一片亮色。古往 今来很多人在锥心刺骨的苦痛中沉沦,其结果与焚琴煮鹤并无太大的不同。象王闿运一样,在苦 痛中振作,将天地间的大美和俗世间的丑恶,或颂扬或箴贬,一一收入笔端,并不多见。湘绮楼 前的老桂和牵牛花,几乎是王闿运思乡的代名词。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王闿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 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 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 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王闿运松风兰雪般的儒雅风流来源于孔、老、庄,也来源于对天籁的体悟。遭 逢挫折,他没有眼泪;相反,山水游踪和四时花事,占满了王闿运的心襟。黄 卷青灯之外,他迁情于香草、山水,他用《诗经》、《楚辞》、《庄子》的智 慧,在尘俗的嚣痛中寻找慰藉。王闿运充隐衡山的十二年,可以说是他成年以 后最困穷的日子,无钱卖花,他带着儿女,吟着《离骚》,荷锄将野花移至乡 居的前前后后,桃、李、老桂、野菊、牵牛、芍药、茱萸、山茶……;光绪二 年,始营建营盘街的湘绮楼,虽环睹逼窄,一样桂影兰香,花团锦簇;主尊经 书院的八年,不光督抚、司道时送花中珍品,弟子戴光更是四季为先生经营; 六十以后,筑室涟上,假馆东洲,山中湘绮楼更是瑞草繁花,齐白石手植的丹 桂,寄禅和尚找来的山中碧萝,王闿运督工挖成的莲池…… 。
七徵序文第一段赏析【清代】庄承篯七体赋骈体文
![七徵序文第一段赏析【清代】庄承篯七体赋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00855428ea81c759f57800.png)
作品赏析
《七徵》虚构了乘轺使者、仪曹两个人物,并以此展开主客 对话,陈述了厥礼、谟烈、声教、怀柔、功载、佚道之民、 远人之柔、文德共八事。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庄承篯(1739年7月17日-1788年1月27日,乾隆四年六月十二日-乾隆五十二年 十二月二十日),字少彭,号羹堂。乾隆三十年乙酉科举人(乙榜),乾隆三 十一年丙戌科进士(甲榜)。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今属苏州市)人,祖籍常州 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曾寄籍陜西省西安府咸宁县(今属西安市)。
七体赋 骈体文 七徵序文 第一段
清代 庄承篯
作品赏析
• 《七徵》继承了发展了汉代傅毅《七激》以颂为讽、反话 正说的表达模式,最后一事表面上是对乾隆时期明君圣治 的称颂,实质上是乾隆后期,朝政已乱,国家由盛转衰, 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已失去往日的进 取心,内部财政拮据,外患日益逼近,各族人民的反抗斗 争不断。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仍陶醉于太平盛世, 盲目自满、极端自负的忧虑。
乘轺使者于役青兖,復命毉囘时。皇帝四举,上陵之典, 六飞在途。东巡之礼,蕆望北镇。
………………………………………………………………ຫໍສະໝຸດ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庄承篯迁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兼充文渊阁校理。四十二年(1777年) 五月初二日,敕授儒林郎。后迁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充三通馆纂修兼校对官、文渊阁校理。四 十七年(1782年)二月,乾隆帝赐宴,获赐墨刻如意、彩缎、砚笺、笔墨。四库全书馆进呈永乐 大典内指出错误与记过次数清单,庄承篯共记过二十六次。迁翰林院侍讲。[5]四月,记过三次, 交吏部察议,销去纪录一次,免罚俸。七月,《四库全书》告成。四十八年(1783年)迁翰林院 侍读。七月,差任癸卯科山东乡试正考官。五十二年(1787年)十二月二十日,卒,年四十九岁。 葬于吴县俶字圩周行阡。
怀旧赋第十四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
![怀旧赋第十四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251385ba1aa8114531d97c.png)
情睠睠而靡终兮,许爱女以为婚。讲百世之嘉好兮,结 千里之睦姻。伊人情之戔戔兮,咸趋容而厌悴。
……………………………………………………… ………………………………………………………
康熙七年,顾炎武又一次来到淮安楚州,见到了久别的朋友。这时,顾炎武与王略(潘耒岳父) 都是50多岁的老人了。二人顾视对方斑白的双鬓,感情潮涌。对于顾炎武长年漂泊不定的生活, 王略很同情,便关心地劝顾炎武留在淮安楚州。他说:“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 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但顾炎武想到事业、学问,便婉然谢绝了他的挽留。 王略、张弨依依不舍地将他送到黄河北。王略又陪他住了一夜。第二天分手时,顾炎武赋诗《淮 上别王生略》:“子高徒抗手,君独泪沾衣,送我山东去,春空一雁飞。沂山朝霭合,淮水夜灯 微。去去怀知己,愁来不可挥。”
作品赏析
• 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横渡长江,进攻江南,顾炎武与他的朋友们在苏州 附近抗清失败。顺治三年(1646年),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职方司主事之任, 大约将行之际,路振飞派人与他联系,要他联络“淮徐豪杰”。此后四五年中, 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今淮安),仆仆往来”,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 之间,意图苦,“常郁郁无所交”。 1647 年他写道:“念二年以来,诸父昆弟之死焉者,姻戚朋友之死焉者,长 于我而死焉者,少于我而死焉者,不可胜数也。”1650 年,顾炎武又写道: “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穷水陆,仇仇在 门户。”1651 年秋,顾炎武“出门至于淮上”,“临河(黄河)不渡,徬徨 者久之”。此次,顾炎武在淮安停留时间达十余日,频繁与淮上诸子会面订交, 结识了不少贤人长者。在淮安住了一段时间后,顾炎武的愁闷之气一扫而空, 又振奋精神四出游学。但此后,他每隔二、三年必来淮安与王略、张弨等朋友 聚首。
……………………………………………………… ………………………………………………………
康熙七年,顾炎武又一次来到淮安楚州,见到了久别的朋友。这时,顾炎武与王略(潘耒岳父) 都是50多岁的老人了。二人顾视对方斑白的双鬓,感情潮涌。对于顾炎武长年漂泊不定的生活, 王略很同情,便关心地劝顾炎武留在淮安楚州。他说:“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 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但顾炎武想到事业、学问,便婉然谢绝了他的挽留。 王略、张弨依依不舍地将他送到黄河北。王略又陪他住了一夜。第二天分手时,顾炎武赋诗《淮 上别王生略》:“子高徒抗手,君独泪沾衣,送我山东去,春空一雁飞。沂山朝霭合,淮水夜灯 微。去去怀知己,愁来不可挥。”
作品赏析
• 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横渡长江,进攻江南,顾炎武与他的朋友们在苏州 附近抗清失败。顺治三年(1646年),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职方司主事之任, 大约将行之际,路振飞派人与他联系,要他联络“淮徐豪杰”。此后四五年中, 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今淮安),仆仆往来”,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 之间,意图苦,“常郁郁无所交”。 1647 年他写道:“念二年以来,诸父昆弟之死焉者,姻戚朋友之死焉者,长 于我而死焉者,少于我而死焉者,不可胜数也。”1650 年,顾炎武又写道: “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穷水陆,仇仇在 门户。”1651 年秋,顾炎武“出门至于淮上”,“临河(黄河)不渡,徬徨 者久之”。此次,顾炎武在淮安停留时间达十余日,频繁与淮上诸子会面订交, 结识了不少贤人长者。在淮安住了一段时间后,顾炎武的愁闷之气一扫而空, 又振奋精神四出游学。但此后,他每隔二、三年必来淮安与王略、张弨等朋友 聚首。
拟北郊赋第一段赏析【清代】莫晋骈体文
![拟北郊赋第一段赏析【清代】莫晋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62f76a52ea551810a687e4.png)
• 清代皇帝祭地程序繁琐复杂。夏至前两个月,内务府就开始维修斋宫。夏至前 二十五天,太常寺开始集中办公,筹备祭祀有关事宜。夏至前三日,皇帝到太 庙告请太祖配神,除急事外,不办公事。夏至当日五鼓,太常寺卿率领人员打 扫坛台上下内外,并在皇帝活动处铺设棕褥垫,设置各神座及皇帝拜位之黄幄, 陈设祭祀用品。日出前七刻,太常寺卿赴乾清门报时,跪请圣驾诣地坛行祭礼。 祭祀共分九个仪程,即迎神、奠玉帛、进组、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 望瘗等。每进行一项议程,皇帝分别向正位、各配位、各从位行三跪九叩礼, 从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历时两小时之久。这对帝王来说 是个重体力活,所以皇帝到年迈体衰时,一般不亲诣致祭,而派遣亲王或皇子 代为行礼。
作品赏析
• 《后汉书·志·礼仪中》载曰:“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 物不楙(同“茂”,草木茂盛)。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 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这是说要用红绳、 桃木、五彩篆符等祛阴辟邪。《酉阳杂俎•礼异》有曰“北朝妇人……夏至日 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是说夏至后要用到扇子,用粉脂防止生痱子等,而 且还有一套相应的唱词或说辞,形成了礼制。
图 • 清浙江会稽人,字锡三,一字裴舟,号宝斋。乾隆六十年
进士。嘉庆间历国史馆纂修、侍讲、侍读学士、江苏学政、 左副都御史、仓场侍郎。道光初,以与御史常赓等争议粮 仓制度,左迁内阁学士。曾刻《明儒学案》,著有《來雨 軒存稿》。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拟北郊赋
第一段
清代 莫晋
作品赏析
• 《魏书•乐志》记载:“夏至祭地只于北郊方泽,乐用《天祚》,奏《大武》 之舞。”再如,煌煌大唐,据《旧唐书》第三十卷载,贞观时期“夏至祭皇地 只于方丘乐章八首”,所用乐章为《顺合》《太和》《肃和》《雍和》《寿和》 《舒和》《凯安》等。
作品赏析
• 《后汉书·志·礼仪中》载曰:“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 物不楙(同“茂”,草木茂盛)。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 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这是说要用红绳、 桃木、五彩篆符等祛阴辟邪。《酉阳杂俎•礼异》有曰“北朝妇人……夏至日 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是说夏至后要用到扇子,用粉脂防止生痱子等,而 且还有一套相应的唱词或说辞,形成了礼制。
图 • 清浙江会稽人,字锡三,一字裴舟,号宝斋。乾隆六十年
进士。嘉庆间历国史馆纂修、侍讲、侍读学士、江苏学政、 左副都御史、仓场侍郎。道光初,以与御史常赓等争议粮 仓制度,左迁内阁学士。曾刻《明儒学案》,著有《來雨 軒存稿》。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拟北郊赋
第一段
清代 莫晋
作品赏析
• 《魏书•乐志》记载:“夏至祭地只于北郊方泽,乐用《天祚》,奏《大武》 之舞。”再如,煌煌大唐,据《旧唐书》第三十卷载,贞观时期“夏至祭皇地 只于方丘乐章八首”,所用乐章为《顺合》《太和》《肃和》《雍和》《寿和》 《舒和》《凯安》等。
葵赋第一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
![葵赋第一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4d9f153b3567ec102d8a55.png)
揽羣芳于林圃,伊兹葵之可嘉。迎景风而振采,应淑节 而舒华。结圃园之翠叶,扬灼烁之丹葩。
……………………………………………………… ………………………………………………………
蜀葵属草本花卉。《花镜》称其“花生奇态,开如绣锦夺目”,郭沫若描述为“箭茎条条直射, 琼花朵朵相继”。叶大、花繁、色艳,花期长,是园林中栽培较普遍的的花卉。园艺品种较,有 千叶、五心、重台、剪绒、锯口等名贵品种,世界各地也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宜于种植在建筑 物旁、假山旁或点缀花坛、草坪,成列或成丛种植。矮生品种可作盆花栽培,陈列于门前,不宜 久置室内。也可剪取作切花,供瓶插或作花篮、花束等用。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潘耒(1646~1708年)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 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 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 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 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 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 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 集》、《文集》、《别集》等。
国学 骈体文
葵赋
第一段
清代 潘 耒
作品赏析
• 蜀葵别称一丈红,因为蜀葵植株足有一丈来高,而且花色以红色为 多,故而得名一丈红。花有单瓣重瓣,花色有粉色,红色,白色, 紫色。花期为六个月至八个月,种子扁圆型,像人的肾脏。每年六 月份为盛华期,而且是小麦成熟的季节,因此又叫大麦熟。喜阳光 充足,耐半阴,忌涝。
• 蜀葵因其花色艳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所以很受人们喜欢。蜀葵适合种植 在路边,院落。可以作为绿植作为篱笆,又有漂亮的花可以欣赏, 而且蜀葵是多年生植物。矮生的可以在花盆种植,不适合久居室内, 也可以切来做插花用。
……………………………………………………… ………………………………………………………
蜀葵属草本花卉。《花镜》称其“花生奇态,开如绣锦夺目”,郭沫若描述为“箭茎条条直射, 琼花朵朵相继”。叶大、花繁、色艳,花期长,是园林中栽培较普遍的的花卉。园艺品种较,有 千叶、五心、重台、剪绒、锯口等名贵品种,世界各地也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宜于种植在建筑 物旁、假山旁或点缀花坛、草坪,成列或成丛种植。矮生品种可作盆花栽培,陈列于门前,不宜 久置室内。也可剪取作切花,供瓶插或作花篮、花束等用。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潘耒(1646~1708年)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 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 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 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 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 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 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 集》、《文集》、《别集》等。
国学 骈体文
葵赋
第一段
清代 潘 耒
作品赏析
• 蜀葵别称一丈红,因为蜀葵植株足有一丈来高,而且花色以红色为 多,故而得名一丈红。花有单瓣重瓣,花色有粉色,红色,白色, 紫色。花期为六个月至八个月,种子扁圆型,像人的肾脏。每年六 月份为盛华期,而且是小麦成熟的季节,因此又叫大麦熟。喜阳光 充足,耐半阴,忌涝。
• 蜀葵因其花色艳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所以很受人们喜欢。蜀葵适合种植 在路边,院落。可以作为绿植作为篱笆,又有漂亮的花可以欣赏, 而且蜀葵是多年生植物。矮生的可以在花盆种植,不适合久居室内, 也可以切来做插花用。
喜闲赋第一段赏析【南宋】葛立方骈体文
![喜闲赋第一段赏析【南宋】葛立方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9be59ca1c7aa00b42acb3d.png)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葛立方(?~1164年),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 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其父葛胜仲 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年)举进士。 绍兴十八年(1148年),秘书省正字。二十年(1150年)校书郎。 历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出知袁州。隆兴二年(1164年),命知宣 州,被论罢新任,依旧宫观。曾任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 得罪,罢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 上。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 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
国葛立方
作品赏析
• 《喜闲赋》把家乡的美景比喻为神女居处,无不流露着作者乡村生 活的向往。
• 湖州有大汉七十二峰、藏龙百瀑·南浔、莫干山·中南百草园·安吉竹 博园·安吉、中国大竹海·湖州太湖、顾渚山茶园、天荒坪电站·下渚 湖湿地·天下银坑·嘉业堂藏书楼、铁佛寺·龙王山、百间楼、张石铭 旧居、飞英塔、天赋湖·芙蓉谷、白茶谷·九龙峡·含山旅游区、华厅。
THANK YOU!
白蘋花发兮水晶宫,捨此地兮余将曷从。斧斤丁丁兮为 余之栖,药作房兮梁则辛夷。
……………………………………………………… ………………………………………………………
仁寿二年,置州治,名湖州,因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之名从此而始。宋室南渡后,偏安于江南的 南宋建都于临安(今道杭州),于是北方大批官宦、巨商、富户以及一些颇有资产的农民、手工 业者与商贩纷纷南迁,涌入浙江的杭州、湖州、秀州(嘉兴)、越州(绍兴)等地。湖州因为临 近都城,不仅大批官宦、巨商、富户前来定居,赵氏皇室诸王也多被封赐湖州。嵇文还引述论者 记载:“浙以内西擅富强,自唐更五季至宋南渡,而吴兴去宋行都最近,苕霅两水分贯郡容城, 诸王钟鸣鼎食,邸第相望,舟车往来,烟火相接,故吴兴郡城萃起汀州浦溆之上”。
怀旧赋第七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
![怀旧赋第七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75049c360cba1aa811da4b.png)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潘耒(1646~1708年)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 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 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 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 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 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 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 集》、《文集》、《别集》等。
作品赏析
• 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横渡长江,进攻江南,顾炎武与他的朋友们在苏州 附近抗清失败。顺治三年(1646年),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职方司主事之任, 大约将行之际,路振飞派人与他联系,要他联络“淮徐豪杰”。此后四五年中, 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今淮安),仆仆往来”,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 之间,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
国学 骈体文
怀旧赋
第七段
清代 潘 耒
作品赏析
• 《怀旧赋》乃潘耒怀念岳父王略所作。 • 顾亭林先生诗笺注:已,因先生之故,以女妻潘耒。是年耒至山阳成婚于王 氏见稼堂,撰亡妻王孺人圹志。先生别略,时耒尙未至〔先生王起田墓志铭〕。 往余在吴中,尝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度,彷徨者久之。因与其 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王君 与余同年月生而长余二十余日。其行事虽不同而意相得,凡余心之所存,及其 是非好恶,无不同者,虽不学古而闇合于义仁,而爱人乐善不倦,其天性然也。 生八岁而孤,事母孝,事其兄恭,其居财也,有让少为帖括之学。及中年,遂 闭戸不试,家颇饶,每受人之负,折劵不校。以是其产日落,而四方宾客至者, 未尝不与之周旋。又每为余言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幸过我卜 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逡巡未果,又云山阳人家于清江浦之南,卒年五 十七,娶方氏子一宽。〔山阳县志〕乐善不倦,性尤笃于朋友与顾炎武善。
瓶庵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吴绮骈体文
![瓶庵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吴绮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1f57a55901020206409c66.png)
《衡书》中的几篇文稿到吴家拜访魏禧。
作品赏析
• 清代魏禧《瓶庵小传》: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 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 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 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 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 陇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 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①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 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②。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 父尝刲③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 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林宁人云。瓶庵父,字绍素。
国学代 吴 绮
作品赏析
• 清魏禧《瓶庵小传》:“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 出。”瓶庵即吴传鼎,他的妹妹死了,留下外甥、外甥女,瓶 庵为他们办了成婚、出嫁的大事,像对待自己所生养的儿女 一样。
• 据杨宾《唐铸万传》载 :唐甄在写作 《衡书》之际,正好 著
名文人魏禧旅次吴 门,住在枫桥下吴传鼎家 。唐甄带了
家雨岑早,具才情长。修行谊原,孝先京兆之俊。然诺 无侵,马少游闗陇之贤。楷模不苟,门前车辙。
……………………………………………………… ………………………………………………………
作品赏析
• 清代魏禧《瓶庵小传》: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 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 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 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 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 陇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 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①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 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②。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 父尝刲③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 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林宁人云。瓶庵父,字绍素。
国学代 吴 绮
作品赏析
• 清魏禧《瓶庵小传》:“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 出。”瓶庵即吴传鼎,他的妹妹死了,留下外甥、外甥女,瓶 庵为他们办了成婚、出嫁的大事,像对待自己所生养的儿女 一样。
• 据杨宾《唐铸万传》载 :唐甄在写作 《衡书》之际,正好 著
名文人魏禧旅次吴 门,住在枫桥下吴传鼎家 。唐甄带了
家雨岑早,具才情长。修行谊原,孝先京兆之俊。然诺 无侵,马少游闗陇之贤。楷模不苟,门前车辙。
……………………………………………………… ………………………………………………………
瓶赋第一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
![瓶赋第一段赏析【唐代】柳宗元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98ad9669eae009591bec63.png)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 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 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THANK YOU!
• 柳宗元认为,鸱夷里盛的是酒,能诱惑人心,使国家败亡,民不聊生。而瓶里 盛的是水,平淡无味,但不像《瓶赋》中的鸱夷,诱惑人心,就像前面我们在 总结《酒箴》总结出来的:瓶就是一个君子的象征,而鸱夷就是一个小人的象 征,而柳宗元正是那种正人君子啊!所以,柳宗元自比瓶,就是想做这种正人 君子。作鸱夷固然好,可是鸱夷十分圆滑,不值得我们学习。
• 苏轼说:扬雄做《酒箴》,只有反问没有回答。柳子厚(即柳宗元)做《瓶赋》,大概是补充 其不足。子厚以瓶子为借鉴,近似于懂得大道理而乐天知命。赵无咎取这首赋,写文字说:当 年扬雄做《酒箴》,认为酒囊盛酒而瓶子盛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酒的香甜比喻小人,用水的淡泊比喻君子。 所以酒囊饭袋得意升官发财,而散淡君子却远居孱弱,这是扬雄想要从流合污的言辞。而柳宗 元拿出正直的论调以反驳,认为宁可做洁净的瓶子而委屈自己,也不要做昏庸的酒囊饭袋以愚 弄世人。
昔有智人,善学鸱夷。鸱夷蒙鸿,罍罃相追。谄 诱吉士,喜悦依随。开喙倒腹,斟酌更持。
………………………………………………………
………………………………………………………
西汉末期的扬雄写了一篇《酒箴》,以讽刺西汉末期腐朽的政治与污浊的官场。你就象那水瓶一 样,水瓶的居所,在井沿上,他处在很高的面临深渊的境地,稍一动便接近危险.美酒,他不沾边, 到是装了一肚子的井水。他受瓶上绳子的控制,不能随意动作。一旦绳子被井壁挂住,便会碰上 井壁砖,身子被抛进黄泉里,骨肉化为井泥.。这样的命运。还真不如装酒的鸱夷(装酒的容器)呢! 鸱夷很圆滑,肚子大得像壶,他整天装满了美酒,还常有人借他去盛买来的酒。他常被当作是重要 器物,,一般被放在皇帝乘车后面的属车中,他出入皇帝与太后宫中,,在公家奔走营求。
THANK YOU!
• 柳宗元认为,鸱夷里盛的是酒,能诱惑人心,使国家败亡,民不聊生。而瓶里 盛的是水,平淡无味,但不像《瓶赋》中的鸱夷,诱惑人心,就像前面我们在 总结《酒箴》总结出来的:瓶就是一个君子的象征,而鸱夷就是一个小人的象 征,而柳宗元正是那种正人君子啊!所以,柳宗元自比瓶,就是想做这种正人 君子。作鸱夷固然好,可是鸱夷十分圆滑,不值得我们学习。
• 苏轼说:扬雄做《酒箴》,只有反问没有回答。柳子厚(即柳宗元)做《瓶赋》,大概是补充 其不足。子厚以瓶子为借鉴,近似于懂得大道理而乐天知命。赵无咎取这首赋,写文字说:当 年扬雄做《酒箴》,认为酒囊盛酒而瓶子盛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酒的香甜比喻小人,用水的淡泊比喻君子。 所以酒囊饭袋得意升官发财,而散淡君子却远居孱弱,这是扬雄想要从流合污的言辞。而柳宗 元拿出正直的论调以反驳,认为宁可做洁净的瓶子而委屈自己,也不要做昏庸的酒囊饭袋以愚 弄世人。
昔有智人,善学鸱夷。鸱夷蒙鸿,罍罃相追。谄 诱吉士,喜悦依随。开喙倒腹,斟酌更持。
………………………………………………………
………………………………………………………
西汉末期的扬雄写了一篇《酒箴》,以讽刺西汉末期腐朽的政治与污浊的官场。你就象那水瓶一 样,水瓶的居所,在井沿上,他处在很高的面临深渊的境地,稍一动便接近危险.美酒,他不沾边, 到是装了一肚子的井水。他受瓶上绳子的控制,不能随意动作。一旦绳子被井壁挂住,便会碰上 井壁砖,身子被抛进黄泉里,骨肉化为井泥.。这样的命运。还真不如装酒的鸱夷(装酒的容器)呢! 鸱夷很圆滑,肚子大得像壶,他整天装满了美酒,还常有人借他去盛买来的酒。他常被当作是重要 器物,,一般被放在皇帝乘车后面的属车中,他出入皇帝与太后宫中,,在公家奔走营求。
伤逝赋第二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
![伤逝赋第二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457e72770bf78a652954ef.png)
国学 骈体文
伤逝赋Hale Waihona Puke 第二段清代 潘 耒
作品赏析
• 康熙二年(1663年)吴兆骞之妻葛采真和妹吴文柔从苏州来到关外,兆骞即教 书为业,第一个教的是宁古塔第一个流人陈嘉猷的长子陈光召,生活渐有改善, 生二女一子。康熙四年(1665年)夏,与张缙彦、钱德惟等结七子诗会,为黑 龙江首个诗社。分题角韵,月凡三集,后以戍役分携而罢。朝鲜王朝节度使李 云龙以兵事路过宁古塔,吴兆骞作《高丽王京赋》,名震异邦。康熙十三年 (1674年)秋,黑龙江将军巴海聘吴兆骞为书记兼家庭教师,教其两子额生、 尹生读书,礼遇甚重。
无何,遽得病,病一岁竟死。母子与余中表兄弟相善也,吴子尤数称余赋, 谓不落齐梁风格,今已矣!悲恸之馀,为作赋一篇,置诸灵床,亦 孙楚驴鸣之意云尔。
……………………………………………………… ………………………………………………………
顺治十四年(1657年)八月,兆骞参加江南闱乡试,中试为举人。十一月南闱科场案起,以仇家 诬陷,奉旨入京参加复试。翌年初驱车北上时,尝托名金陵女子王倩娘题诗百余首于涿州驿壁, 情词凄断,以自寓哀怨,三河两辅之间和者颇多。四月复试于瀛台,武士林立,持刀挟两旁,兆 骞战栗未能终卷,遭除名,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并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潘耒(1646~1708年)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 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 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 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 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 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 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 集》、《文集》、《别集》等。
春阴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吴锡麒骈体文
![春阴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吴锡麒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86a2c3d951e79b8969022611.png)
• 吴锡麒骈文颇著称,吴鼒称赞说:“不矜奇,不恃博,词必泽于经 史,体必准乎古初,……合汉魏六朝唐人为一炉冶之。”
THANK YOU!
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
• 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 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 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彝尊)、杭 (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 文的著名。
骈体文
春阴赋 第一段
清代 吴锡麒
作品赏析
• 1、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 • ①南朝 梁简文帝 《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来。” • ②宋 陈与义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诗:“世事纷纷人易老,春阴
漠漠絮飞迟。” • ③宋曹勋《点绛唇惨惨春阴》:惨惨春阴,画桡寒漾梅风去。冷风吹度。愁入
宿雾犹渍,峭寒欲生。闲庭寂寞,曲巷孤清。敛百五之韶景, 歇秋千之笑声。怨东风之乍识,酿春阴而已成。
……………………………………………………… ………………………………………………………
【春阴】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南朝梁简文帝《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 来。”宋陈与义《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诗:“世事纷纷人易老,春阴漠漠絮飞迟。”2. 指春季阴天。鲁迅《彷徨·长明灯》:“春阴的下午,吉光屯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 了。”3.春日的时光。唐郑谷《水轩》诗:“杨花满牀席,搔首度春阴。”4.春日花木的荫翳。唐 杜甫《假山》诗:“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元虞集《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宫树春 阴合,霓旌拂曙来。”
THANK YOU!
精美图片
作者简介
• 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谷人。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
• 吴锡麒天姿超迈,吟咏至老不倦,能诗,尤工倚声,诗笔清淡秀丽, 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 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彝尊)、杭 (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 文的著名。
骈体文
春阴赋 第一段
清代 吴锡麒
作品赏析
• 1、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 • ①南朝 梁简文帝 《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来。” • ②宋 陈与义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诗:“世事纷纷人易老,春阴
漠漠絮飞迟。” • ③宋曹勋《点绛唇惨惨春阴》:惨惨春阴,画桡寒漾梅风去。冷风吹度。愁入
宿雾犹渍,峭寒欲生。闲庭寂寞,曲巷孤清。敛百五之韶景, 歇秋千之笑声。怨东风之乍识,酿春阴而已成。
……………………………………………………… ………………………………………………………
【春阴】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南朝梁简文帝《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 来。”宋陈与义《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诗:“世事纷纷人易老,春阴漠漠絮飞迟。”2. 指春季阴天。鲁迅《彷徨·长明灯》:“春阴的下午,吉光屯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 了。”3.春日的时光。唐郑谷《水轩》诗:“杨花满牀席,搔首度春阴。”4.春日花木的荫翳。唐 杜甫《假山》诗:“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元虞集《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宫树春 阴合,霓旌拂曙来。”
来降燕乃睇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姚文田骈体文
![来降燕乃睇赋第一段赏析【清代】姚文田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f382c7680203d8ce2f2467.png)
国学 骈体文
来降燕乃睇赋第一段Fra bibliotek清代 姚文田
作品赏析
• 以操泥而入,家人內也為韵 • 《礼记·月令》注亦曾论及此意,说:“燕以施生时来巢人堂宇而孚乳,嫁娶之象也,媒氏之官以为候。”《大戴礼
记·夏小正》及王聘珍解诂也说:“来降燕,乃睇。言来者何也?莫能见其始出也,故曰来降。言乃睇,何也?睇者, 眄也。眄者,视可为室者也。百鸟皆曰巢,█(上穴下灭)穴取与之室,何也?操泥而就家,入人内也。”解诂说:█ (上穴下灭),深也。穴,土窟也。取,聚也。内,家也。“燕之█(上穴下灭)穴聚居,不谓之巢而谓之室者,以 其能操泥而就人家入其内也”。 • 二月,孔祠高祺。郝注:请子之候鸟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 • 乃睇于室。郝注:睇,眄也。入人室堂,往来睇视,乃后定居,故曰。其畏人也,而袭诸人堂上,社稷之神存焉尔。 • 户案户。郝注:案,直也。燕户与人户直,户南亦南,户北亦北。 • 静昼语于堂。郝注:语于堂,与主人语也。主人与知之,意洽也。佳客得贤主人相与居,无猜焉尔。 • 八月,留爪。郝注:或言,燕今年巢此,明岁复来。于其将逝,翦爪识之,其后果然。吴宫人有戏为之者。或以线系 其足,亦然。 • 由以上数条可知自古以来,家燕就是惟一一种能够自然地寄居在人们的屋宇之内,与人们亲近相处的鸟类。 • 【夏小正原文】:來降燕,乃睇(室)。增“室”字引自王念孫《廣雅疏證》 • 【夏小正传疏】:燕,乙也。降者,下也。言來者何也?莫能見其始出也。故曰來降。言乃睇,何也?睇者,眄也。 眄者,視可為室者也。百鳥皆曰巢,罙穴取與之室,何也?摻泥而就家,入人內也。
作品赏析
• 《易经证释》家人卦:传曰家人内也。以家人与睽往来。睽为外。家人为内。 内则亲。外则疏。各卦讼为不亲。旅为寡亲。皆与家人相反。讼以天水违行。 父子不亲。是为家人之变。旅为火山相拒。男女不协。是为家人之敌。惟家人 二女同居。志行可洽。风自火出。气味不争。与火风鼎又异。鼎以火在上。风 火交煽。乃成燃烧之象。故名鼎。家人则风能散火。火在内而风在外。是风犹 火。故曰自火出。明其原同体也。二女一长一幼。长率于外。幼安于内。比之 家人。长者主持外事。幼者敬恭内职。又如男女。男子宾士诸业。女子静持家 务。此阴阳谐协。尊卑严肃。内外画一。上下安和之象。故名家人。以二卦克 调协。如父子夫妇。一家雍睦。而无乖违。观卦爻之配合。即可知家人道得正。 而行有方矣。盖卦如既济。上下正位。而阳能率阴。刚柔相当。而升降有度也。 读者细绎卦象。当可明圣人命名示教之微意焉。
七进序文第一段赏析【北宋】潘祖仁七体赋骈体文
![七进序文第一段赏析【北宋】潘祖仁七体赋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1cac493069dc5022aaea00d3.png)
奕方作《真游子赋》,相酬答意,若慕古作者, 念其无所依,倣戏为七进以示之。
……………………………………………………… …………………………………பைடு நூலகம்…………………
明代应廷育 《金华先民传》:“潘祖仁,字甫亨。自号竹隐老人。有子女七人。子奕、京、方、 奇、亳、育,女玫……奕,后名良佐,以子畤贵赠通奉大夫;京,后名良贵,仕至中书舍人,以 清节直道为时名臣;方,后名良瑗,大学生;奇,后名良翰,仕至大府丞;育,后名良能,仕至 秘书丞;惟亳早卒……”其中,二儿子就是潘良贵(1094—1150)字义荣,子贱,号默成。《礼部 集》卷十二《七进图记》载:“(潘良贵)由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第二人(榜眼)”。
作品赏析
《礼部集》中记载:“竹隐老人名祖仁,字亨父。子奕, 女玫,子京、方、奇、育、亮七人”。“奕后名良佐,字 致君,赠通奉大夫,畴(按为“畴”之误), (字)德郫,其子 也:京后名良贵,字义荣,一字子贱,由舍法中政和五年 (1115年)进士第二人,官至左朝奉大夫、徽猷阁待制、中 书舍人兼侍讲,自号默成居士;方后名良瑗,字仲严,终 太学生;奇后名良翰,字叔倚,绍兴十五年(1 145年)进士, 官至太府寺丞,卒平江府;亮后名良知,字叔愚,早卒; 育后名良能,字季成,登绍兴五年(1135年)第,历官秘书 省正字,江州卒;默成尝自称兄弟六人,又云‘吾母生子 十有二人’,长女适钱经国。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潘祖仁,字亨父,自号竹隐老人,婺州金华人,生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卒于绍兴六年 (1136年),享年九十岁。吴师道《礼部集》中记载:绍兴巳卯(按为乙卯之误,即绍兴五年, 1135年),默成(潘良贵)自左史除西掖,竹隐(潘祖仁)已九十,次年卒。
……………………………………………………… …………………………………பைடு நூலகம்…………………
明代应廷育 《金华先民传》:“潘祖仁,字甫亨。自号竹隐老人。有子女七人。子奕、京、方、 奇、亳、育,女玫……奕,后名良佐,以子畤贵赠通奉大夫;京,后名良贵,仕至中书舍人,以 清节直道为时名臣;方,后名良瑗,大学生;奇,后名良翰,仕至大府丞;育,后名良能,仕至 秘书丞;惟亳早卒……”其中,二儿子就是潘良贵(1094—1150)字义荣,子贱,号默成。《礼部 集》卷十二《七进图记》载:“(潘良贵)由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第二人(榜眼)”。
作品赏析
《礼部集》中记载:“竹隐老人名祖仁,字亨父。子奕, 女玫,子京、方、奇、育、亮七人”。“奕后名良佐,字 致君,赠通奉大夫,畴(按为“畴”之误), (字)德郫,其子 也:京后名良贵,字义荣,一字子贱,由舍法中政和五年 (1115年)进士第二人,官至左朝奉大夫、徽猷阁待制、中 书舍人兼侍讲,自号默成居士;方后名良瑗,字仲严,终 太学生;奇后名良翰,字叔倚,绍兴十五年(1 145年)进士, 官至太府寺丞,卒平江府;亮后名良知,字叔愚,早卒; 育后名良能,字季成,登绍兴五年(1135年)第,历官秘书 省正字,江州卒;默成尝自称兄弟六人,又云‘吾母生子 十有二人’,长女适钱经国。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潘祖仁,字亨父,自号竹隐老人,婺州金华人,生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卒于绍兴六年 (1136年),享年九十岁。吴师道《礼部集》中记载:绍兴巳卯(按为乙卯之误,即绍兴五年, 1135年),默成(潘良贵)自左史除西掖,竹隐(潘祖仁)已九十,次年卒。
平山堂赋第一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
![平山堂赋第一段赏析【清代】潘耒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f670ae0722192e4436f66e.png)
伊兹堂之缔搆,洵宏敞而寡俦,超埃壒而屹起。控名都之上遊, 崇台塊其造天兮,华榱鬰乎云浮。
……………………………………………………… ………………………………………………………
平山堂位于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知府的 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 因而得名。平山堂是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宋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山 堂于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重新修葺。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 山堂毁于兵火,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
• 平山堂确是个幽静所在,也是个驰目骋怀的好地方。门外建了木棚,棚上爬满藤蔓,走入时一 片荫凉。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通堂式的敞厅之上,“平山堂”三个大字的匾额高悬。堂 为敞口厅,面阔五间。堂前有石砌平台,名为行春台。台前围以栏杆,栏下为一深池,池内修 竹千竿,绿荫苒苒,因风摇曳。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跻”,含青吐翠, 飞扑于眉睫似与堂平,“平山堂”之名即寓于此,似乎是把盛唐诗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 色有无中”的名句变成了一幅画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堂上有一幅徐仁山集句题平山堂联对 此作了形象的描绘:“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 之交,草木际天”,风景这里独好。宋代苏门六君子之一的秦观有诗赞美:“栋宇高开古寺间, 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雨槛幽花滋浅小,风卮清酒涨微澜。游 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而同时的叶梦得则直称“壮丽为淮南第一”。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潘耒(1646~1708年)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 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 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 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 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 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 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 集》、《文集》、《别集》等。
……………………………………………………… ………………………………………………………
平山堂位于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知府的 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 因而得名。平山堂是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宋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山 堂于元代曾一度荒废,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重新修葺。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 山堂毁于兵火,重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
• 平山堂确是个幽静所在,也是个驰目骋怀的好地方。门外建了木棚,棚上爬满藤蔓,走入时一 片荫凉。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通堂式的敞厅之上,“平山堂”三个大字的匾额高悬。堂 为敞口厅,面阔五间。堂前有石砌平台,名为行春台。台前围以栏杆,栏下为一深池,池内修 竹千竿,绿荫苒苒,因风摇曳。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跻”,含青吐翠, 飞扑于眉睫似与堂平,“平山堂”之名即寓于此,似乎是把盛唐诗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 色有无中”的名句变成了一幅画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堂上有一幅徐仁山集句题平山堂联对 此作了形象的描绘:“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 之交,草木际天”,风景这里独好。宋代苏门六君子之一的秦观有诗赞美:“栋宇高开古寺间, 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雨槛幽花滋浅小,风卮清酒涨微澜。游 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而同时的叶梦得则直称“壮丽为淮南第一”。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潘耒(1646~1708年)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 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 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 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 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 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 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 集》、《文集》、《别集》等。
怀旧赋第三段赏析【明代】贝琼骈体文
![怀旧赋第三段赏析【明代】贝琼骈体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b8bab25901020206409c09.png)
其余庆未艾也,复觞于漪澜堂者,累日髙谈大噱,夜继 以烛,退追旧好,不能不爲之慨然。
……………………………………………………… ………………………………………………………
《昭明文选》卷十二〈赋己·江海·虚海赋〉若乃霾曀潜销,莫振莫竦。轻尘不飞,纤萝不动。犹尚 呀呷,余波独涌。澎匹宏濞灪飙,碨磊山垄。尔其枝岐潭瀹,渤荡成汜,乖蛮隔夷,回互万里。 若乃偏荒速告,王命急宣。飞骏鼓楫,汎海淩山。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唐·李 善注引刘熙《释名》曰:「随风张幔曰帆,或以席为之,故曰帆席也。 《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 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李善 注:“扬帆、挂席,其义一也。” 唐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掛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THANK YOU!
• 新婚燕尔,河伯陪伴宓妃乘坐龙挽荷盖的水车,腾波冲浪,从下游九河直上河源昆仑,流连于 良辰美景,又手牵着手东行,回归新居鱼鳞屋、紫贝阙。
•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河神水性杨花,易于变心,爱情的火花很快就让时间的流水 浇灭了。河伯吩咐巫妪每年替他挑个妙龄少女做新娘,并警告两岸百姓:“若不为河伯娶妇, 水来漂没,溺其人民。”
• 景公盖姣。有羽人视景公僭者。公谓左右曰,问之,何视寡人之僭也?羽人对曰,言亦死,而不言亦死, 窃姣公也。公曰,合色寡人也,杀之。晏子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公曰,然,色寡人,故 将杀之。晏子对曰,婴闻拒欲不道,恶爱不祥,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公曰,恶,然乎。若使沐浴, 寡人将使抱背。——《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齐景公生的相貌很是美丽。有一次一个小官员 一直轻佻的盯着他,当景公发现此人是因为他生得姣美才这么看时,十分恼怒,要杀这个小官员。于是 晏子劝景公:“拒绝别人的欲望,是“不道”的,憎恶别人的爱慕是“不祥”的,就算他真的意淫於主 上,也是不至杀头的。”景公听后,说道:“有这样的事吗?那么在我洗澡的时候,让他来抱我的后背 好了!”这就是“抱背之欢”的由来。《怀旧赋》云:“览云间之雄秀,拾海月于珠宫。访野王之荒台,俯 鳌背之方蓬。命羽人以前导,召宓妃而后从。”其中海月为扇贝科的海中生物,海上蓬莱指仙境。自谢灵 运《游赤石进帆海》“挂席拾海月”后成为历代诗人笔下脍炙人口的典故。
……………………………………………………… ………………………………………………………
《昭明文选》卷十二〈赋己·江海·虚海赋〉若乃霾曀潜销,莫振莫竦。轻尘不飞,纤萝不动。犹尚 呀呷,余波独涌。澎匹宏濞灪飙,碨磊山垄。尔其枝岐潭瀹,渤荡成汜,乖蛮隔夷,回互万里。 若乃偏荒速告,王命急宣。飞骏鼓楫,汎海淩山。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唐·李 善注引刘熙《释名》曰:「随风张幔曰帆,或以席为之,故曰帆席也。 《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 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李善 注:“扬帆、挂席,其义一也。” 唐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掛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THANK YOU!
• 新婚燕尔,河伯陪伴宓妃乘坐龙挽荷盖的水车,腾波冲浪,从下游九河直上河源昆仑,流连于 良辰美景,又手牵着手东行,回归新居鱼鳞屋、紫贝阙。
•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河神水性杨花,易于变心,爱情的火花很快就让时间的流水 浇灭了。河伯吩咐巫妪每年替他挑个妙龄少女做新娘,并警告两岸百姓:“若不为河伯娶妇, 水来漂没,溺其人民。”
• 景公盖姣。有羽人视景公僭者。公谓左右曰,问之,何视寡人之僭也?羽人对曰,言亦死,而不言亦死, 窃姣公也。公曰,合色寡人也,杀之。晏子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公曰,然,色寡人,故 将杀之。晏子对曰,婴闻拒欲不道,恶爱不祥,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公曰,恶,然乎。若使沐浴, 寡人将使抱背。——《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齐景公生的相貌很是美丽。有一次一个小官员 一直轻佻的盯着他,当景公发现此人是因为他生得姣美才这么看时,十分恼怒,要杀这个小官员。于是 晏子劝景公:“拒绝别人的欲望,是“不道”的,憎恶别人的爱慕是“不祥”的,就算他真的意淫於主 上,也是不至杀头的。”景公听后,说道:“有这样的事吗?那么在我洗澡的时候,让他来抱我的后背 好了!”这就是“抱背之欢”的由来。《怀旧赋》云:“览云间之雄秀,拾海月于珠宫。访野王之荒台,俯 鳌背之方蓬。命羽人以前导,召宓妃而后从。”其中海月为扇贝科的海中生物,海上蓬莱指仙境。自谢灵 运《游赤石进帆海》“挂席拾海月”后成为历代诗人笔下脍炙人口的典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癸卯之秋,余以事入都。路经淮阴,得谒王起田先生, 倾盖之雅,过蒙器重,周旋欸洽,恩若平生。
……………………………………………………… ………………………………………………………
康熙七年,顾炎武又一次来到淮安楚州,见到了久别的朋友。这时,顾炎武与王略(潘耒岳父) 都是50多岁的老人了。二人顾视对方斑白的双鬓,感情潮涌。对于顾炎武长年漂泊不定的生活, 王略很同情,便关心地劝顾炎武留在淮安楚州。他说:“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 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但顾炎武想到事业、学问,便婉然谢绝了他的挽留。 王略、张弨依依不舍地将他送到黄河北。王略又陪他住了一夜。第二天分手时,顾炎武赋诗《淮 上别王生略》:“子高徒抗手,君独泪沾衣,送我山东去,春空一雁飞。沂山朝霭合,淮水夜灯 微。去去怀知己,愁来不可挥。”
• 这段时间,顾炎武感到前途渺茫,内心异常痛苦,“常郁郁无所交”。 1647 年他写道:“念二年以来,诸父昆弟之死焉者,姻戚朋友之死焉者,长 于我而死焉者,少于我而死焉者,不可胜数也。”1650 年,顾炎武又写道: “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穷水陆,仇仇在 门户。”1651 年秋,顾炎武“出门至于淮上”,“临河(黄河)不渡,徬徨 者久之”。此次,顾炎武在淮安停留时间达十余日,频繁与淮上诸子会面订交, 结识了不少贤人长者。在淮安住了一段时间后,顾炎武的愁闷之气一扫而空, 又振奋精神四出游学。但此后,他每隔二、三年必来淮安与王略、张弨等朋友 聚首。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潘耒(1646~1708年)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 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 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 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 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 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 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 集》、《文集》、《别集》等。
国学 骈体文
怀旧赋
第一段
清父王略所作。 • 顾亭林先生诗笺注:已下强圉协,洽康熙六年丁未。先生是年南归至山阳,主
王起田案。王略,字起田,因先生之故,以女妻潘耒。是年耒至山阳成婚于王 氏见稼堂,撰亡妻王孺人圹志。先生别略,时耒尙未至〔先生王起田墓志铭〕。 往余在吴中,尝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度,彷徨者久之。因与其 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王君 与余同年月生而长余二十余日。其行事虽不同而意相得,凡余心之所存,及其 是非好恶,无不同者,虽不学古而闇合于义仁,而爱人乐善不倦,其天性然也。 生八岁而孤,事母孝,事其兄恭,其居财也,有让少为帖括之学。及中年,遂 闭戸不试,家颇饶,每受人之负,折劵不校。以是其产日落,而四方宾客至者, 未尝不与之周旋。又每为余言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幸过我卜 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逡巡未果,又云山阳人家于清江浦之南,卒年五 十七,娶方氏子一宽。〔山阳县志〕乐善不倦,性尤笃于朋友与顾炎武善。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横渡长江,进攻江南,顾炎武与他的朋友们在苏州 附近抗清失败。顺治三年(1646年),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职方司主事之任, 大约将行之际,路振飞派人与他联系,要他联络“淮徐豪杰”。此后四五年中, 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今淮安),仆仆往来”,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 之间,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
……………………………………………………… ………………………………………………………
康熙七年,顾炎武又一次来到淮安楚州,见到了久别的朋友。这时,顾炎武与王略(潘耒岳父) 都是50多岁的老人了。二人顾视对方斑白的双鬓,感情潮涌。对于顾炎武长年漂泊不定的生活, 王略很同情,便关心地劝顾炎武留在淮安楚州。他说:“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 幸过我卜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但顾炎武想到事业、学问,便婉然谢绝了他的挽留。 王略、张弨依依不舍地将他送到黄河北。王略又陪他住了一夜。第二天分手时,顾炎武赋诗《淮 上别王生略》:“子高徒抗手,君独泪沾衣,送我山东去,春空一雁飞。沂山朝霭合,淮水夜灯 微。去去怀知己,愁来不可挥。”
• 这段时间,顾炎武感到前途渺茫,内心异常痛苦,“常郁郁无所交”。 1647 年他写道:“念二年以来,诸父昆弟之死焉者,姻戚朋友之死焉者,长 于我而死焉者,少于我而死焉者,不可胜数也。”1650 年,顾炎武又写道: “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却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穷水陆,仇仇在 门户。”1651 年秋,顾炎武“出门至于淮上”,“临河(黄河)不渡,徬徨 者久之”。此次,顾炎武在淮安停留时间达十余日,频繁与淮上诸子会面订交, 结识了不少贤人长者。在淮安住了一段时间后,顾炎武的愁闷之气一扫而空, 又振奋精神四出游学。但此后,他每隔二、三年必来淮安与王略、张弨等朋友 聚首。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潘耒(1646~1708年)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 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 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 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 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 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 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 集》、《文集》、《别集》等。
国学 骈体文
怀旧赋
第一段
清父王略所作。 • 顾亭林先生诗笺注:已下强圉协,洽康熙六年丁未。先生是年南归至山阳,主
王起田案。王略,字起田,因先生之故,以女妻潘耒。是年耒至山阳成婚于王 氏见稼堂,撰亡妻王孺人圹志。先生别略,时耒尙未至〔先生王起田墓志铭〕。 往余在吴中,尝郁郁无所交,出门至于淮上,临河不度,彷徨者久之。因与其 地之贤人长者相结,而王君起田最与余善,自此一二年或三四年一过也,王君 与余同年月生而长余二十余日。其行事虽不同而意相得,凡余心之所存,及其 是非好恶,无不同者,虽不学古而闇合于义仁,而爱人乐善不倦,其天性然也。 生八岁而孤,事母孝,事其兄恭,其居财也,有让少为帖括之学。及中年,遂 闭戸不试,家颇饶,每受人之负,折劵不校。以是其产日落,而四方宾客至者, 未尝不与之周旋。又每为余言子行游天下二十年,年渐衰,可已矣。幸过我卜 筑一切居处器用能为君办之,逡巡未果,又云山阳人家于清江浦之南,卒年五 十七,娶方氏子一宽。〔山阳县志〕乐善不倦,性尤笃于朋友与顾炎武善。
THANK YOU!
作品赏析
• 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横渡长江,进攻江南,顾炎武与他的朋友们在苏州 附近抗清失败。顺治三年(1646年),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职方司主事之任, 大约将行之际,路振飞派人与他联系,要他联络“淮徐豪杰”。此后四五年中, 炎武“东至海上,北至王家营(今淮安),仆仆往来”,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 之间,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