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强沙漠暴雨中心—毛乌素沙地

合集下载

中国的沙漠有哪些分别在哪里

中国的沙漠有哪些分别在哪里

中国八大沙漠有哪些?1、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沙漠,世界第十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位置: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33万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宽约400公里,东西长约10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其年平均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时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

2、巴丹吉林沙漠:阿拉善沙漠主体位置:内蒙古西部银额盆地底部面积:4.92万平方公里虽然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其湖泊却多达100多个。

沙漠内的必鲁图峰海拔1617米,垂直高度约435米,是世界最高沙峰,有着“沙漠珠穆朗玛峰”之称。

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位置: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面积:约4.88万平方公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也称准噶尔盆地沙漠,由霍景涅里辛沙漠、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4片沙漠组成。

其水源较多,年降水量为70~150毫米,植物种类也较为丰富,可达到百余种。

4、腾格里沙漠位置: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西南部,甘肃省中部边境面积:约4.27万平方公里腾格里沙漠其实包括了南部的腾格里和北部的南吉岭两个部分,不过大家都习惯统称为腾格里沙漠。

沙漠拥有71%的沙丘、7%的湖盆,以及22%的山地残丘和平地。

沙漠年降水量为116~148毫米,大多集中在7~8月。

5、柴达木沙漠:世界海拔最高的沙漠位置:青海西北部柴达木盆地面积:3.49万平方公里柴达木盆地沙漠海拔2500米~30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沙漠,沙漠中戈壁、沙丘、盐湖、盐土平原交错,面积约占柴达木盆地总面积的1/3。

6、库姆塔格沙漠位置:甘肃省西部和新疆东南部交界处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库姆塔格沙漠主体在新疆,在甘肃境内有47%的面积。

拥有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保护区。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土地荒漠化(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土地荒漠化(含答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土地荒漠化一、单选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

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沙丘1-2米深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C.坡中>坡脚>坡顶D.坡脚>坡中>坡顶3.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答案】1.A2.D3.B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4.“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5.“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答案】4.C5.D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荒漠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7.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6.C7.B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流域内的居延海后期因湖面缩小分裂成两个湖泊。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内蒙 古 农 业 科 技 2 1 ( )6 ~ 4 0 0 6 :2 6
I n rMo g l rc l rlS in e An c n lg n e n oi Agiut a ce c dTe h oo y a u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现状及其成 因分析
刘 勇 ’ 王 庆 江 , 刘 军 孙 国强 彭 彬 , , ,
多 , 沙丘 上 普 遍 生 长 油 蒿 、 叶 锦 鸡 儿 等 ; 丘 间低 地 和 滩 地 在 小 在
和世 界 近 l 0亿 的人 / . 漠化 土 地 还 以每 年 5万 ~ 2荒 1 7万 k 2 m 的速 度 扩展 。 中 国是世 界 上受 荒漠 化影 响最 严 重 的 国家 之一 . 乌 素 毛
高 、 实性 强。 11 现 在 : 0万 的 比例 尺 下 进 行 解译 。 译 的 最 小 斑 块 解 为 2 0个 象 元. 1 × O m 左 右 即 . l4 8
质荒 漠化 和土地 盐 碱 化 。荒漠 化 过程 影 响 着全 球 陆地 面 积 的 1 / 4
雨 年 可 为少 雨 年 的 2 3倍 。 其 西 部 的 沙漠 而 言 . 区不 但 降 水 — 较 该 较多, 而且 地 表 水 和 地 下 水 也较 丰 富, 若 干 主要 的河 流 f 窟 野 有 如 河 、 尾 河 和 无 定河 等1 贯 本 沙 地 的东 南 部 流 人 黄河 , 有 众 多 秃 纵 还 的湖 泊 分 布 。在 有 利 的水 热 条 件 下 。 自然植 被 生 长 良好, 类 较 种
1 研 究 区概 况
土地 覆 被 和 土 地利 用 的 监 测 是 目前 遥 感技 术 应 用 的重 要 方 面 , 文 在 地 面 调 查 和 广 泛 收 集 区 内 已有 资 料 f 括 图 件 及 统计 本 包 资 料1 的基 础 上 . 运用 遥 感 和 G S技 术, 卫 星影 像 进 行 地 类 区 划 I 用 和 目视解 译 , 地 进 行 全 面核 实 。 用 的地 形 图 比例 尺为 1 0万 现 所 : 5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

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
降水变化
区域内的降水也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呈现出不稳定的趋 势,干旱和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 不利影响。
风沙活动增强
由于植被覆盖率下降和地表裸露面积增加,风沙活动明显 增强,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国家及全球的影响
国家战略调整
毛乌素沙地的环境变化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中国政府制 定了多项政策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如“退耕还林还草”等 政策。
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
01
历史上,由于过度放牧,导致植被严重破坏,进而引发了沙漠
化的进程。
农业活动
02
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如过度开垦、滥砍滥伐等,破坏了地表植
被,使得土地失去了保护层,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
缺乏环保意识
03
由于缺乏环保意识,人们对资源的利用缺乏规划和管理,进一
步加剧了沙漠化的形成。
社会经济因素
生态移民出现
为应对沙化严重的影响,当地出现了生态移民,一些居民被迫离开 家园,到异地寻找生存之路。
抗沙治沙活动
面对沙化严重的威胁,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抗沙治沙的行动中,开展 植树造林、草原修复等活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气温变化
毛乌素沙地的环境变化对区域气候产生了影响,使得气温 出现波动,冬季往往更加严寒,夏季则相对温暖。
经济发展
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进一步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
政策引导
政策对资源利用的引导作用也是影响沙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政策不合理 ,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04
毛乌素沙地环境变化 对人类的影响
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生产生活受影响

毛乌素沙地概况

毛乌素沙地概况

毛乌素沙地概况1、地理位置毛乌素沙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陕北高原过渡地带, 纬度为37°30′~39°20′N、经度为107°20′~111°30′E,沙地面积约4万km2 ,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南部(乌审旗、伊金霍洛旗的全部、鄂托克旗东南部、鄂托克前旗东部、杭锦旗东南部、准格尔旗的西南部),陕西省的榆林地区北部(神木县、榆林市、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佳县),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东北部等13 个县(市、旗)。

其中内蒙古大约占有其面积的80%,陕西大约占有其面积的15%,宁夏大约占5%毛乌素沙地大部分地区属于鄂尔多斯高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

毛乌素沙地所在区域示意图2、地貌特征毛乌素沙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北部包括从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向东南延伸出来的一些梁地, 这些梁地梁面平坦, 由于遭受割切, 梁间形成若干谷地, 自西北向东南为倾斜的平行湖积冲积平原, 当地称为滩地, 这样构成了“梁”、“滩”平行排列的相间地貌。

其梁地主要由白垩纪紫红色和侏罗纪灰绿色砂岩层所构成, 这些砂岩固结程度很差, 极易风化, 风化物再经搬运, 使得本区各种第四纪沉积物含沙量较大, 成为沙地形成的沙物质来源。

毛乌素沙地区域地形地貌示意图3、气候特征毛乌素沙区是一个草原气候条件下的沙地,处于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就气候地带而言, 毛乌素沙地大部属温带, 位于我国季风区的西陲, 年平均温度6.10~8.15℃, 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沙区东南部为400~ 440mm , 向西逐渐递减, 仍达250mm 左右, 7~ 9 月集中全年降水量的60%~ 70% , 降水强度较大, 常以暴雨形式出现, 年变率大, 一般多雨年可为少雨年的2~ 3 倍。

近30年来毛乌素沙地平均降水量为348. 9 mm ,降水平均递减率为0. 305 mm/ 年 ,具有干旱化趋势;降水量呈波动性变化,最大降水量(1985 年465 mm) 是最小降水量(2000 年227 mm) 的2 倍以上,且集中在夏季。

毛乌素沙地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毛乌素沙地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1.9 k 39 万 m 。包括 内蒙古鄂尔多斯南部 、 陕西榆
林地 区 的北 部 和宁夏 黄 河 以东 地 区 , 化 土地 面 积 沙 达 63 .3万 k 。沙 区境 内 的梁地 主 要 是 白垩 纪 红 m
色和灰色砂岩 , 大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顶面平坦。第 四系沉积物具 明显 沙性 , 散沙层 经 风力搬运 , 松 形成 易动 流沙 。沙
20 0 9年 5月





Ma 2 0 y, 0 9
第 3期 ( 9 ) 总 0期
Pr tc in F r s ce c n c n lg o e to o e tS in e a d Te h oo y
N . ( u o9 ) o3 S m N .0
文章 编 号 :0 5— 2 5 20 )3— 0 3— 2 10 5 1 (0 9 0 0 7 0
植被 破坏 , 土地 沙化 , 土地 生 产 力 降 低 , 本来 就 脆 使
弱 的生态环 境 陷入恶性 循 环 。 ( ) 垦滥 挖 。 由于 2滥
人 口和牲畜 数量 急剧 增 加 , 粮 食 和 饲料 的需 求不 对
部 和南部地 区农 田高 度集 中于河 谷 阶地 和滩 地 , 向
断增多, 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 只能是以扩大
区年均 温 60~ . . 8 5℃ , 降水 量 20— 4 I, 年 5 40in集 n
其发生的主导因素。 2 11 自然 因素 首 先 由于 远 离 海 洋 降 水 少 、 .. 水
资 源短缺且 分布 不 均 、 日照蒸 发 强烈 、 多 且 大 、 风 气 候 干旱 、 被稀少 、 土流失 、 风吹蚀 等 , 植 水 大 给荒漠化 的形 成创造 了条件 。其 次沙 地境 内的风沙土 基质 为 沙土 或细砂 粒 , 构疏 松 、 力低 、 结 肥 保水 力差 , 极易受 风力 吹蚀 , 土层 一 旦破 坏 , 表 就会 造 成 沙 化 , 在风 并 力 的作用 下加 速扩 展 。 2 12 人 为 因素 ( ) 口剧 增 。截 至 20 .. 1人 04年 ,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范文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范文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篇一一、引言毛乌素沙地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荒漠化现象的典型代表。

荒漠化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对区域经济、社会及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本文将基于现有研究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空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二、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空演变1. 历史演变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历史演变可追溯至数百年前。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沙地荒漠化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扩展的趋势。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人类活动,导致土地退化、植被破坏,进而加剧了荒漠化的进程。

2. 空间分布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沙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及湖泊周边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促进了荒漠化的形成。

此外,沙地的扩展还受到风力、水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预测分析1. 影响因素分析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如气候变迁、地形地貌等难以人为干预,而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则可通过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加以控制。

因此,要减缓荒漠化的进程,必须从控制人类活动入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2. 预测模型构建为了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需要构建预测模型。

本文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结合历史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构建荒漠化预测模型。

通过模型分析,可以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荒漠化的扩展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

3. 预测结果分析根据预测模型的分析结果,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在未来仍将呈现扩展趋势。

然而,通过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等措施,可以减缓荒漠化的进程。

预测结果显示,在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的作用下,荒漠化的扩展速度将得到控制,并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荒漠化的逆转。

毛乌素沙漠

毛乌素沙漠

腰鼓王表演
谢谢观赏!
榆林地区的美景
• • • • • • 一、白云山 二、香炉寺 三、红碱淖 四、李自成行宫 五、红石峡 六、镇北台
西部圣山-白云山
香炉寺
香炉寺雪景
红碱淖
李自成行宫剪纸 • 三、秧歌 • 四、腰鼓
陕北窑洞
陕北剪纸
陕北秧歌
陕北腰鼓
沙地形成的原因
• 1.非季风区 • 2.人类过度放牧,垦殖。(主要) • 3.西北风沙侵蚀。 • 4.黄河,及地下水枯竭。
沙漠美景
• 骆驼刺
沙漠植物
• 沙柳
沙漠绿洲
沙漠驼队
目前的治沙成就
• 陕西榆林让毛乌素沙漠止步 • 科学防沙治沙,是榆林的“秘诀”。经过反复试 验与摸索,榆林人民逐渐认识到生物措施对于治 理荒沙的作用,确立了一套以生物措施为主,生 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针,实行“植 树造林防风沙,引水拉沙造农田,蓄引提挖兴水 利,一改三化八配套”的综合治理措施。改良土 壤,实施林网化、排灌化、田园化,集中井、渠、 田、林、路、电、排、科技各项工程资源的投资 使用,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建设标准。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
•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 治区鄂尔多斯(伊克昭盟)之间,万里长城从 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中国大沙区之一。 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 107°20′~111°30′。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 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 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总面 积为3.98万平方公里。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 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
现在榆林市60%的荒漠已经被治理了。 现在榆林市60%的荒漠已经被治理了。 60 如今的榆林,176万亩基干林带 万亩基干林带、 如今的榆林,176万亩基干林带、1 50万亩农田林网和230万亩零散林 万亩农田林网和230 50万亩农田林网和230万亩零散林 地将昔日肆虐的黄沙牢牢锁住。40年 地将昔日肆虐的黄沙牢牢锁住。40年 前,榆林市郊半公里外就是寸草不生的 流沙,现在50 50公里以内基本上看不到 流沙,现在50公里以内基本上看不到 流沙了。许多当年的沙地, 流沙了。许多当年的沙地,如今已成了 水草肥美的林地、草地和良田。 水草肥美的林地、草地和良田。榆林市 林业局总工程师吕学斌说全市境内86 林业局总工程师吕学斌说全市境内86 万亩流沙中, 600多万亩得到固 0万亩流沙中,有600多万亩得到固 定、半固定

毛乌素沙地概况

毛乌素沙地概况

毛乌素沙地概况1、地理位置毛乌素沙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陕北高原过渡地带, 纬度为37°30′~39°20′N、经度为107°20′~111°30′E,沙地面积约4万km2 ,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南部(乌审旗、伊金霍洛旗的全部、鄂托克旗东南部、鄂托克前旗东部、杭锦旗东南部、准格尔旗的西南部),陕西省的榆林地区北部(神木县、榆林市、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佳县),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东北部等13 个县(市、旗)。

其中内蒙古大约占有其面积的80%,陕西大约占有其面积的15%,宁夏大约占5%毛乌素沙地大部分地区属于鄂尔多斯高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

毛乌素沙地所在区域示意图2、地貌特征毛乌素沙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北部包括从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向东南延伸出来的一些梁地, 这些梁地梁面平坦, 由于遭受割切, 梁间形成若干谷地, 自西北向东南为倾斜的平行湖积冲积平原, 当地称为滩地, 这样构成了“梁”、“滩”平行排列的相间地貌。

其梁地主要由白垩纪紫红色和侏罗纪灰绿色砂岩层所构成, 这些砂岩固结程度很差, 极易风化, 风化物再经搬运, 使得本区各种第四纪沉积物含沙量较大, 成为沙地形成的沙物质来源。

毛乌素沙地区域地形地貌示意图3、气候特征毛乌素沙区是一个草原气候条件下的沙地,处于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就气候地带而言, 毛乌素沙地大部属温带, 位于我国季风区的西陲, 年平均温度6.10~8.15℃, 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沙区东南部为400~ 440mm , 向西逐渐递减, 仍达250mm 左右, 7~ 9 月集中全年降水量的60%~ 70% , 降水强度较大, 常以暴雨形式出现, 年变率大, 一般多雨年可为少雨年的2~ 3 倍。

近30年来毛乌素沙地平均降水量为348. 9 mm ,降水平均递减率为0. 305 mm/ 年 ,具有干旱化趋势;降水量呈波动性变化,最大降水量(1985 年465 mm) 是最小降水量(2000 年227 mm) 的2 倍以上,且集中在夏季。

毛乌素沙地土地沙漠化评价

毛乌素沙地土地沙漠化评价

度 ; Si 是监测开始时 i等级土地沙漠化面积 ; ∑Sj 是 监测结束时由 i等级土地沙漠化转化而成的 j ( j = 1, 2…, n - 1,且 j≠i)等级土地沙漠化总面积 ; t是反 演时间段 ,如果 t为年 , 则 Za 表示的是年转化度 ; n 是土地沙漠化等级数 。
作为土地沙漠化变化评价指标 ,多等级土地沙 漠化转化度能够综合地反应土地沙漠化转化程度 , 比单一等级土地沙漠化转化度更综合 、更概括 ,适用 于单一等级土地沙漠化向等级归类的土地沙漠化转 化研究等 。
1. 819 1. 712
非沙地
1. 136 1. 075
合计
8. 543 8. 544
2. 2 土地沙漠化评价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多等级土地沙漠化转化度作为评价指
标 ,对毛乌素土地沙漠化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多等 级土地沙漠化转化度是指某一等级的土地沙漠化转 化为某一类型土地沙漠化 (多个等级组合为一个类
土地沙漠化变化评价模型的构建 ,以多等级土地沙 漠化转化度为评价指标 ,在遥感反演数据的基础上 ,
计算求得 20世纪 80年代末到 90年代末毛乌素沙 地各分区土地沙漠化转化度 ,并分别计算出各等级 沙漠化土地发生轻度逆转 、轻度发展 、明显逆转和强 烈发展时所表现出的转化度 (表 3) 。
1 研究区概况
毛乌素沙地地处内蒙古 、陕西 、宁夏的交界地 带 ,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的西部 ,是我国四大沙地 (科尔沁沙地 、毛乌素沙地 、呼伦贝尔沙地和浑善达 克沙地 )之一 ,具有典型的过渡性 。毛乌素沙地的 过渡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即处于 :蒙古 - 西伯利亚反 气旋中心向东南季风区的过渡地带 、干旱 - 半干旱 向湿润区的过渡地带 、大陆荒漠 - 草原向落叶阔叶 林地过渡地带 ;戈壁 - 沙丘带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 带 ;大陆内流区向外流区的过渡地带 、风蚀地带向水 蚀地带的过渡地带 、半荒漠棕钙土 - 栗钙土向森林 草原的过渡地带 。这些过渡性使毛乌素沙地土地沙

毛乌素沙漠政府治理方案剖析

毛乌素沙漠政府治理方案剖析

关于毛乌素沙漠治理方案剖析的调查报告调查人:席梦柳指导老师:张捐社时间;2015年7月25号地点: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摘要: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对毛乌素沙漠治理方案的剖析了解到政府或者民间是如何运用自身的功能防沙治沙,从而能得出一般性结论,有助于运用到更多沙漠的治理过程中。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与分析,得出沙漠的治理方案,不仅要符合中国的政治背景环境,在最新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也要因地制宜,不断的创新,。

毛乌素沙漠治理成功作为典型的案例,更有利于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字:毛乌素沙漠治理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毛乌素沙漠1.名称毛乌素沙漠(Mu Us Desert,或Maowusu Shamo)亦称鄂尔多斯沙地(Ordos Desert)。

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

自定边孟家沙窝至靖边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称小毛乌素沙带,是最初理解的毛乌素范围。

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风沙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连续分布在一起的,因而将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统称为“毛乌素沙地”。

2.地理位置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

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

降水较多,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

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

3.地势地形毛乌素沙地海拔多为1100—1300米,西北部稍高,达1400—1500米,个别地区可达1600米左右。

东南部河谷低至950米。

毛乌素沙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

出露于沙区外围和伸入沙区境内的梁地主要是白垩纪红色和灰色砂岩,岩层基本水平,梁地大部分顶面平坦。

治沙奇迹?中国首个将消失的沙漠,面积比海南岛大,80%已成绿洲

治沙奇迹?中国首个将消失的沙漠,面积比海南岛大,80%已成绿洲

治沙奇迹?中国首个将消失的沙漠,面积比海南岛大,80%已成绿洲这是毛乌素沙漠的一角,树木林立、水草丰茂、碧波荡漾,俨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在60多年前,它却是一个不毛之地,黄沙肆虐、荒无人烟。

据历史记载,公元5世纪时,这里并不是一个天然沙漠,反而绿草如茵、水源充足、群羊塞道,大量匈奴人在此定居,堪称游牧民族的天堂。

那么,毛乌素为什么会从“塞外明珠”演化成无人问津的沙漠?为何如今又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洲呢?毛乌素沙漠的演化过程我国的沙漠和沙地共有12处,若严格以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为界,毛乌素沙漠实际上属于沙地。

它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陕西榆林的交界处,占地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比海南岛还多约1.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

毛乌素从绿洲变成沙漠,经历了千年的时光,根源在于人心的贪婪。

•秦汉时期:毛乌素是匈奴的政治经济中心,水草丰茂的牧场和广袤无垠的草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必然会引起争夺资源的现象。

战乱之下,人们疯狂掠夺资源,毫无节制开垦草地、砍伐树木,造成地表植被越来越稀疏,水土流失日渐严重,流沙面积逐渐扩大;彼时恰逢气候变迁,降雨量骤减,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循环往复,风沙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唐宋时期:据《新唐书》记载:“长庆二年十月,夏州大风,飞沙为堆,高及成堞”。

唐穆宗时期陕西地区的风沙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只要起大风就会出现漫天风沙并堆积成薄型矮墙,出现沙漠化现象;隋唐末年战乱频发,环境进一步被破坏。

两宋时沙漠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以不可逆的势头逐渐向无定河南面延伸扩散,面积越来越大。

•明清时期:明朝中后期时,沙漠化直逼延绥长城一带,给长城去沙成了朝廷官员们议事的大事之一,一旦风沙堆积,外敌很有可能借势翻越入境,后果将不堪设想。

到了清末,榆林、神木等地区也沙丘密布,这里彻底成为一片沙地,黄沙滚滚,死气沉沉,并且不断向南扩散。

有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时,榆林的地表植被覆盖率仅有0.9%,水土流失严重,遭受流沙吞噬的良田牧场为120多万亩, 400多个村庄被风沙掩埋,黄河每年流入的泥沙量远超5亿吨。

《2024年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与生态功能》范文

《2024年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与生态功能》范文

《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与生态功能》篇一一、引言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是我国最大的沙地之一。

沙地内存在许多湿地资源,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沙漠形成鲜明对比。

毛乌素沙地湿地的植被类型及其生态功能对于维持地区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详细分析毛乌素沙地湿地的植被特征及其生态功能。

二、毛乌素沙地湿地植被特征(一)植被类型毛乌素沙地湿地的植被类型多样,主要包括草原、湖泊、沼泽、草甸等。

其中,湖泊和沼泽地带常见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是毛乌素沙地湿地的主体。

此外,沙丘间平坦地带则分布着一些耐旱的草本植物和灌木。

(二)植被结构毛乌素沙地湿地的植被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生长在湖泊和沼泽地带,形成了湿地植被的主体。

随着水分的减少,逐渐过渡到草本植物和灌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植被结构。

(三)物种多样性毛乌素沙地湿地的物种多样性丰富,既有适应水生环境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也有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如梭梭、沙棘等。

这些物种的共存为毛乌素沙地湿地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三、毛乌素沙地湿地的生态功能(一)维持生物多样性毛乌素沙地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湿地内的水生植物、湿生植物、草本植物和灌木等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维持了生物多样性的稳定。

(二)调节气候毛乌素沙地湿地在调节气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通过吸收太阳能并蒸发水分,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降低周围地区的温度。

此外,湿地还可以通过土壤和植物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毛乌素沙地湿地的植被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缓风蚀和沙化过程。

同时,湿地还可以作为农田的屏障,保护农田免受风蚀和沙化的侵害。

(四)提供生态旅游资源毛乌素沙地湿地的自然风光独特,为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湖泊、沼泽、草原等美丽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开展生态旅游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毛乌素沙地实施方案

毛乌素沙地实施方案

毛乌素沙地实施方案毛乌素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动沙丘区之一。

长期以来,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毛乌素沙地,实施科学合理的方案至关重要。

一、生态恢复针对毛乌素沙地的生态恢复,首先需要进行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引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植被,如沙柳、胡杨等,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管理,逐步恢复沙地的植被覆盖率,减缓沙漠化进程。

二、水资源管理毛乌素沙地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

因此,实施方案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

可以通过建设人工降雨设施、修建水库和引水渠等方式,增加毛乌素沙地的水资源供应,为生态恢复和居民生活提供保障。

三、农业生产在毛乌素沙地实施方案中,农业生产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农田布局,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耐旱作物种植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对土地的开垦,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四、生态旅游毛乌素沙地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五、科学监测在实施方案中,科学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对毛乌素沙地的生态环境、水资源、植被覆盖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社会参与毛乌素沙地的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沙漠化治理的认识和支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工作。

总之,毛乌素沙地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科学规划,切实有效地实施各项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乌素沙地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土地荒漠化(原卷版)

备战高考地理之《考前抢分》-生态安全题之土地荒漠化(原卷版)

题型14 生态安全题之土地荒漠化一、单选题(2020·广东省高三一模)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

其沙山与众不同,沙山高度常年稳定,高差可达500多米,堪称“沙漠中的珠穆朗玛峰”。

下图为该地某沙山顶部沙层温度、水分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图示沙层温度垂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地热传导D.大气对流2.该沙山的最主要水源补给是A.大气降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湖泊水3.该沙山常年稳定、高大的原因是A.植被覆盖率高B.大气降水多C.终年风力较弱D.沙山含水多(2020·甘肃省高三月考)砒矽岩(如图),因其“毒害”如砒霜而得名,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

集中分布于我国鄂尔多斯高原。

砒砂岩,成岩程度低;是一种松散的岩层;遇水如泥、遇风成沙;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

沙棘是一种叶,果营养丰富的耐旱灌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造业等国民经济领域,是砒砂岩区和荒漠化区生态治理的先锋树种。

当地人在裸露平缓的砒砂岩区种植沙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砒砂岩成岩程度低.主要原因在于A.风化作用强B.成岩时间短C.上覆岩层薄D.砂砾磨圆度差5.砒砂岩的“毒害”表现在A.含有有毒矿物B.植被不能生长C.土壤质地黏重D.易起沙、流失6.当地人在裸露平缓的砒砂岩区种植沙棘,可以①保持水土②增加生物多样性③加剧土壤侵蚀④放牧牛羊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020·福建省高三一模)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

有专家这样评价:“沙漠里冬季有较多积雪,春季融雪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的短命植物迅速萌芽开花。

这时,沙漠里一片草绿花鲜,繁花似锦,把沙漠装点得生机勃勃,景色充满诗情画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毛乌素沙地,澳洲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概况

毛乌素沙地,澳洲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概况
• 其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 •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
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 ,总面积为4.22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与气候
• 毛乌素沙漠海拔多为1100~1300米,西北部稍高 ,达1400~1500米,个别地区可达1600米左右。 东南部河谷低至950米。
沙漠美景沙漠景观
骆驼刺
沙漠植物
沙柳
沙漠绿洲
沙漠驼队
榆林地区的美景
• 白云山 • 香炉寺 • 红碱淖 • 李自成行宫 • 红石峡 • 镇北台
西部圣山-白云山
香炉寺
香炉寺雪景
红碱淖
李自成行宫
红石峡
镇北台
• 窑洞 • 剪纸 • 秧歌 • 腰鼓
陕北文化
陕北窑洞
陕北剪纸
陕北秧歌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
水文状况:
巴丹吉林沙漠的水资源主要是来自于湖泊水 。 据统计,在沙漠之中、沙丘之间,分布有面 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下的沙漠湖泊140多个,多以 咸水湖为主,这些湖泊最深的可达水深6米以上, 在沙漠的西部和北部。
还有两个较大的湖盆,西部南北走向的古鲁 乃湖约180公里长,10公里宽,北部的拐子湖东西 走向,约100公里长,6公里宽,湖滨地带水分涵 养较好。此外,在沙漠中还有多处泉水涌出,水 质清澈,甘甜可口,可供人蓄饮用。
• 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 积平原凹地上。出露于沙区外围和伸入沙区境内 的梁地主要是白垩纪红色和灰色砂岩,岩层基本 水平,梁地大部分顶面平坦。
• 各种第四系沉积物均具明显沙性,松散沙层经风 力搬运,形成易动流沙。平原高滩地(包括平原 分水地和梁旁的高滩地)主要分布全新统一上更 新统湖积冲积层。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范文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范文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时空演变及预测分析》篇一一、引言毛乌素沙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空演变1. 时间演变从历史角度观察,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早期由于气候的变化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沙地开始逐渐扩大。

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的叠加,使得荒漠化速度加剧。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可以清晰地看出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时间演变过程。

2. 空间演变空间上,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呈现出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

中心区域由于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荒漠化程度最为严重。

随着风力的作用,荒漠化区域逐渐向四周扩散,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成因分析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变迁、风力作用等,为荒漠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而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则加剧了荒漠化的速度和程度。

此外,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植被破坏等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预测分析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结合气候预测模型,可以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趋势仍将延续,且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因此,加强荒漠化治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缓荒漠化的速度和程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五、荒漠化治理措施建议针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问题,提出以下治理措施建议:1. 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合理规划农业生产活动、控制放牧数量等;2.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 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提高土地的固沙能力;4. 开展生态移民工程,减少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5. 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进行经济补偿。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八章西北地区笔记重点大全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八章西北地区笔记重点大全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八章西北地区笔记重点大全选择题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B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日较差大,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下列地形区中既位于暖温带,又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是A.柴达木盆地B.云贵高原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答案:C分析: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区,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云贵高原主要位于亚热带;东北平原主要位于中温带;塔里木盆地位于暖温带。

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与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3、西北地区因受降水的影响,地面植被自东向西的分布状况是()A.森林一草原一荒漠B.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C.荒漠一草原一森林D.荒漠一荒漠草原一草原答案:B试题分析: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所以植被自东向西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故选B。

考点:该题考查西北地区的植被变化。

4、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②纬度较高,气温较低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④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D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由于居内陆,距海遥远,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极其干旱,故选D。

小提示: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要知道其因果关系。

5、西北地区能源开发潜能巨大,其能源主要是指()A.太阳能B.石油、天然气C.水能D.煤炭答案:B自20世纪90年代,西北地区的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大型油气田相继被发现,两大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就达192亿吨,天然气达10万亿立方米,因此西北地区的主要能源是石油、天然气,B正确,A、C、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强沙漠暴雨中心——毛乌素沙地
秦为胜
毛乌素沙漠亦称鄂尔多斯沙地,位于陕
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
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与科尔沁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并称为中国四
大沙地,它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
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
治区盐池县东北部,万里长城从东北到西南穿
过毛乌素沙漠南缘,为古代农牧业交错地带。

它在中国的十二大沙漠中名列第五位,也是中
国纬度最低的沙漠,中国降水量最多的沙漠,
也是世界最强沙漠暴雨中心。

与我国其它沙漠相比,这里降水量多达250∼440毫米之间,由于降水较多,有利草类植物生长,过去曾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由于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降水较多,对我国沙漠治理比较有利。

毛乌素沙区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

这里地形较平坦,起伏不大,海拔多在1100-1300米,地势西北部稍高、东南略低,西北部海拔达1400-1500米,个别地区可达1600米左右;东南部河谷低至950米。

毛乌素沙地距海较远,位于季风区边缘,夏季风不稳定性,导致这里降水较少,季节、年际变化大,气候大陆性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1月均温-9.5至-12℃,7月均温22-24℃,年降水量在250-440毫米之间,且集中于夏季7-9月,夏雨率达60-75%,尤以8月最多。

降水年际差异大,多雨年为少雨年2-4倍,常发生旱灾和涝灾,且旱多于涝。

夏季常降暴雨,又多雹灾,最大日降水量可达100-200毫米。

沙地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年降水量多达400-440毫米,西北部降水量为250-300毫米。

毛乌素沙漠在世界沙漠中的降雨量名列前茅。

科学家通过对毛乌素沙漠区内20个气象台(站)30多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毛乌素沙漠区多年来的暴雨日数、日最大降水量、月最大降水量以及年平均降水量,均高于中国其他沙漠。

由此可见,在中国的沙漠中,毛乌素沙漠是降雨最多的。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又将毛乌素沙漠的降雨量同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近50个大大小小沙漠的降水量相比较,证明其也是目前世界各地沙漠中降雨量最多的,所以毛乌素沙漠就有了“世界沙漠最强的暴雨中心”称号。

那么这个暴雨中心是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毛乌素沙漠之所以成为世界沙漠的暴雨中心,主要是因为鄂尔多斯高原以及其周围特殊的地理条
件所致。

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分布着南北走向的贺兰山山脉,北部则是东西走向且呈现为弯月形状的阴山山脉,东部是南北走向的吕梁山、芦芽山等山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面环山、向东南开口的喇叭口地形。

在夏季7、8月份,由东南海面向北推进的东南季风,虽然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毛乌素沙漠边沿的时候已成“强弩之末”,但是因为这里特殊的三面环山的喇叭口地形,季风中携带的水汽便会在此产生汇流和辐合,造成大量的水汽堆聚,继而沿着山坡向上爬升,从而产生了较大的降雨云系,使得毛乌素沙漠有了相对于其他沙漠更多的降水。

正是处于这样独特的地形构造之内,使得毛乌素沙漠夏季降水量占据了全年降水量的60%到70%,暴雨次数则占到了全年总次数的80至86%。

正是有了这些难得可贵的水资源,使得毛乌素沙漠周边有了绿洲和人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奇迹。

在古代毛乌素沙漠曾经是块水草丰美的大草原。

5世纪时毛乌素南部(今靖边县北的白城子),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当时草滩广大,河水澄清。

古时候这片地区水草肥美,风光宜人,是很好的牧场。

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后来的沙漠。

毛乌素沙漠是在一两千年的时间里逐渐扩展而成的,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

全区流沙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陕北进行固沙工作,引水拉沙,发展灌溉,植树造林,改良土壤,改造沙漠,成效显著。

通过各种改造措施,毛乌素沙区东南部面貌已发生变化。

21世纪初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使毛乌素沙漠600多万亩流沙"止步"生绿。

特别是历史上饱受风沙侵害的陕北榆林市,如今已建设成为"塞上绿洲"。

静静的榆溪河流过繁华的市区,两岸杨柳葱郁;浩淼的红碱淖碧波荡漾,湖畔鸥鸟飞翔,如今的毛乌素沙漠植被覆盖率已达30%,沙漠变绿洲不再是梦想。

在距离毛乌素沙漠1.5公里处,这里林草茂密,树林、沙丘、草滩、湖水编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就是马莲滩森林公园。

马莲滩森林公园是国内罕见的沙地森林公园,延绵不断的黄沙,起伏不定的沙丘,星罗棋布的海子,以前的马莲台生长着一望无际的马莲花,花香清雅,颇似幽兰,有“北国仙子”之名,马莲滩也因此而得名,这里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雨水少,气候干旱,土壤瘠薄,风沙较重,但却有大片的树林绿成一片绵长的生机。

漫步草滩,空气中氤氲着沁
人肺腑的清新气息,不禁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
怡,眺望远处,心胸也会豁然开朗起来,平日中
那些令人头疼的烦恼,也都随着徐徐而来的清风
散尽,方海子是马莲滩一道独特的风景,为解决
灌溉问题,过去由人工挖掘而成,现在反而成就
了这里的一滩碧水,方海子醉美的时候当属黄昏
日下,当太阳完全沉没在地平线上,天空中残留
的晚霞,映射在这片海子面上,五光十色,煞是
美丽,又添几分神秘。

近几年来前去沙漠旅游观光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不少沙漠治理后都发展成旅游区,就比如说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地,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站,西去则是河西走廊、南下便直通中原,在古代便商贸繁荣,并且依靠黄河畜牧、农业均可开展,便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塞上江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