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影像结构部分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5270b7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9.png)
引言肺部是呼吸系统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了解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是进行肺部疾病诊断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的相关知识,包括肺部结构、血液供应、淋巴引流以及常见影像学解剖特征。
概述肺部是一个位于胸腔内的器官,分为左右两个肺叶。
肺部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正常肺部的影像学解剖特征包括肺纹理、支气管、肺血管、肺叶、肺段和肺小叶等结构。
正文内容一、肺部结构1. 肺实质:肺实质是肺部的主要组织,由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组成。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地方,肺泡壁由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构成。
2. 支气管树:支气管树是将空气输送到肺泡的通道。
主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肺。
支气管树由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组成。
3. 胸腔膜:胸腔膜是内、外胸膜两层薄膜,包裹着肺部。
内胸膜贴附在肺部表面,外胸膜贴附在胸廓内壁。
二、肺血液供应1. 动脉供血:肺动脉是肺部主要的动脉,它从右心室发出,将含有二氧化碳的静脉血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2. 静脉回流:肺静脉是肺部主要的静脉,将氧合的血液从肺部回流到左心房,随后被泵送至全身循环。
3. 支气管动脉:支气管动脉是肺部的供血来源之一,它提供支气管壁和肺实质的血液供应。
三、淋巴引流1. 肺淋巴结:肺淋巴结是肺部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肺门区域。
它们接收来自肺组织和肺间质的淋巴液,并将其引流到纵隔和颈部淋巴结。
2. 纵隔淋巴结:纵隔淋巴结是胸部淋巴系统的关键部分,它们接收来自肺部的淋巴液,并将其引流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附近的淋巴结。
四、常见影像学解剖特征1. 肺纹理:正常肺部的肺纹理呈放射状排列,从肺门向外辐射。
肺纹理的清晰度和密度可以反映肺部的疾病情况。
2. 支气管:正常情况下,在肺部影像中可以观察到支气管的分支和分布情况。
支气管壁的厚度和光滑度也可以通过影像来评估。
医学影像学各部位影像学图
![医学影像学各部位影像学图](https://img.taocdn.com/s3/m/864fb1a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b.png)
头颅CT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颅内 结构,但存在辐射损伤的风险。
详细描述
头颅CT能够清晰地显示脑组织、脑室、 脑池等结构,对于脑出血、脑梗死、 颅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适用人群
适用于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等 疾病的诊断和手术前评估。
头颅MRI
总结词
头颅MRI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头部进行扫描,通 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影像,用于观察颅脑内部结构的一种检 查方法。
四肢影像学图
四肢X线片
总结词
用于观察骨骼结构,判断骨折、关节脱位等骨骼病变。
详细描述
X线片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四肢骨骼的结构和病变。 通过X线片,医生可以诊断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等疾病,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肢CT
总结词
用于观察骨骼和软组织的细节,提高对病变的检出率。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腹部X线片主要用于观察腹部脏器的形态和位置,如胃肠道、肝脏、胆囊、胰腺等。它可以显示脏器的轮廓、大 小、密度以及是否存在异常肿块或钙化灶。腹部X线片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但敏感度较低,对于早期病变 可能难以发现。
腹部CT
总结词
腹部CT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腹部进行详细检查的影像学方法。
胸部X线片
总结词
胸部X线片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 观察胸部结构和病变。
详细描述
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肺部、胸膜、胸壁、纵隔等部位的 病变,常用于检查肺炎、肺结核、肺癌、胸腔积液等疾 病。X线片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分辨率 较低,对一些微小病变的检出能力有限。
胸部CT
总结词
胸部CT是一种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显示胸部结构和病变。
(完整)医学影像学(自己吐血整理,知识点全面,但标注的考点可略有不同),推荐文档
![(完整)医学影像学(自己吐血整理,知识点全面,但标注的考点可略有不同),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82e3423284ac850ac02426e.png)
医学影像学第一章总论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TX线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1)穿透性:穿透人体组织(2)人体组织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吸收量不同,穿透身体的X线量有差别(3)有差别的剩余X线是不可见的,经过显像,在荧屏或胶片上就形成了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三、X线图象特点1、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是灰阶图像。
2、图像的白影、黑影与人体组织的厚度及组织结构密度的高低有关3、是穿透不同组织结构相互叠加的影像.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X线造影检查中钡剂主要用于食管及胃肠造影。
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是一种特殊专用于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数字化X线设备。
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 T)1.CT图像特点CT值即代表CT图像象素内组织结构线性衰减系数相对值的数值单位:亨氏单位Hu.【考】骨=1000 软组织=20-50 水=0 脂肪-90——-70 空气=-1000【名解】窗宽:是指荧屏图像上包括16个灰阶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均以不同的模拟灰度显示,CT值高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白色,而CT值低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黑色。
【名解】窗位:又称窗中心,是指观察某一组织结构细节时,以该组织CT值为中心观察.窗位的高低影响图像的亮度,提高窗位图像变黑,降低则变白。
加大窗宽,图像层次增多,组织对比降低;。
2.CT成像的主要优势与局限性【考】(1)密度分辨率高:能够清晰的显示密度差别小的软组织和器官(例如脑、纵隔、腹盆部器官),能敏感地发现病灶并显示其特征(例如脑出血),这是X线成像所不能比拟的。
影像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影像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ab5fcd7eefdc8d377ee3277.png)
影像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放射科(X光科)已发展成为当今的医学影像科。
也许就是因为它发展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很多患者对此都感到很陌生。
当今的医学影像检查包括X线、CT、磁共振、超声、核医学五项检查。
规模较大的医院通常把这五项检查分成6个科室,即放射科、介入放射科、CT科、磁共振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
也有一些医院把它分成3个科室,即医学影像科(包括放射科、介入放射科、CT科、磁共振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
但不管怎样划分,这些检查都属于医学影像检查的范畴。
那么,医学影像检查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X线透视传统地讲,X线检查就是透视和拍片。
透视有胸部透视、腹部透视以及透环(妇科)。
由于做该项检查后不能留下任何可供医学诊治的依据,加之其清晰度欠佳,因此,随着循证医学的开展,透视在临床上已逐步被淘汰。
目前为患者做透视检查主要是为了动态地观察其心脏、大血管,以及病灶与肺部之间的关系:通过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和钡灌肠检查来观察患者胃肠道的蠕动情况。
而介入血管造影则是通过透视来观察患者所插导管、导丝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此外,想为患者从体内取出异物或为骨折患者做复位治疗时,也可以借助于X 线透视检查。
X线拍片X线拍片和X线透视有所不同,拍片检查的结果要比透视更准确,它可以对患者从头部到脚部的骨骼进行拍摄,从而可判断其是否有骨折、炎症、结核、肿瘤等。
此外,通过拍片还可以观察人的骨龄,以判断其究竟能长多高。
在临床上,可以拍摄患者的头颅正侧位片、四肢正侧位片、颈胸腰椎正侧位片、骨盆正位片等。
由于x线拍片检查缺乏动态观察的优势,因此,对拍过X线片的患者还要定期进行复查。
上述两种检查手段均是因为骨骼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部分X线,从而在照片上可形成骨骼与其他组织的密度差,出现良好的对比,使我们能看清患者的解剖结构,从而有助于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
同理,对怀疑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对其做腹部平片检查。
放射科常见解剖结构与影像特点
![放射科常见解剖结构与影像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8778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5.png)
放射科常见解剖结构与影像特点放射科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利用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如X线、CT、MRI等,来观察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和疾病变化。
放射科医生通过分析影像特点,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放射科中常见的解剖结构和相应的影像特点。
一、头部解剖结构与影像特点头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包含许多复杂的解剖结构,如颅骨、脑组织、眼球等。
在头部CT扫描中,颅骨呈现出明显的白色,而脑组织则呈现出不同的灰度。
根据密度的不同,可以清晰地看到大脑的各个区域和脑室系统,有助于发现肿瘤、出血等病变。
二、胸部解剖结构与影像特点胸部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肺、心脏、支气管等结构。
在胸部X光片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肺的形态和纹理,有助于发现肺内的结节、炎症等病变。
而胸部CT扫描则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如肺实质、支气管、胸腔等结构的解剖和病变。
三、腹部解剖结构与影像特点腹部是人体内脏器官聚集的地方,包括肝脏、胃、肠道等。
在腹部CT扫描中,不同的器官呈现出不同的密度和形态,有助于发现肿瘤、囊肿等病变。
此外,放射科医生还可以通过注射造影剂来加强血管和肿瘤的显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四、骨骼解剖结构与影像特点骨骼是人体支撑和保护的基础,包括骨头、关节等。
在X光片上,骨骼呈现出白色,而软组织呈现出深灰色。
通过骨骼X光片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骨折、骨髓炎等病变。
此外,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还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骨骼解剖和病变信息,有助于评估骨折的类型、关节炎的程度等。
五、泌尿系统解剖结构与影像特点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膀胱等器官,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在腹部CT扫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肾脏的形态和实质,有助于发现肾结石、肿瘤等病变。
此外,放射科医生还可以进行静脉尿路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来观察尿路系统的解剖和排泄功能。
综上所述,放射科通过使用各种医学影像学技术,可以对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疾病变化进行准确观察和诊断。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解剖学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73f27f7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0.png)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各种影像技术,如X射线、CT、MRI 等,对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而影像解剖学则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分支,通过对人体各个器官、部位的影像进行解剖学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
一、X射线影像解剖学X射线是最早被应用于医学影像学的技术之一,通过X射线影像可以清晰显示骨骼结构、肺部病变等。
在X射线影像解剖学中,医生可以根据X射线片上显示的骨骼密度、关节间隙等特征,判断骨折类型、骨骼畸形等情况,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参考。
二、CT影像解剖学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在X射线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像学技术,通过多个方向的X射线扫描,生成高清晰度的体视层面影像。
在CT影像解剖学中,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观察脑部、胸腔、腹部等部位的器官结构,诊断肿瘤、感染等疾病。
三、MRI影像解剖学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利用磁共振技术生成影像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对软组织器官有很好的分辨率。
在MRI影像解剖学中,医生可以通过MRI影像清晰显示脑部、关节、脊柱等部位的组织结构,帮助确诊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
四、影像解剖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影像解剖学在临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辅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还可以指导手术操作、评估治疗效果等。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医生可以通过MRI影像解剖学的分析,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解剖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辅助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变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在未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解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将变得愈发重要。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4.1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4.1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4b09981bde80d4d8d15a4f77.png)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
正常X线表现
正常CT表现 难点 正常CT表现 正常MRI表现
目录
一、正常X线表现 二、正常CT表现 三、正常MRI表现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X线表现
(一)胸廓
包括骨骼和软组织两部分,正常胸廓两侧对称。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A
B
气管CT表现 正常气管 CT表现,可呈圆形(A)或长椭圆形(B)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CT表现
支气管CT表现
右侧中间段支气管为椭圆形(黄箭头), 左主及上叶支气管呈长条形(红箭头)
右中叶及下叶背段支气管呈分枝状 (红箭头),左下叶支气管主干呈圆 形(黄箭头)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前 纵 隔
中 纵 隔
后 纵 隔
纵隔三分区法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X线表现
(五)胸膜
1.脏、壁层:包裹肺和叶间的部分为脏层胸膜;与胸壁、纵隔及横膈相贴者 为壁层胸膜,两层胸膜之间为潜在的胸膜腔。
2.斜裂:右侧起于第5后肋端水平,向前下斜行止于距膈面前缘约2~3cm
处,与膈面约成50°角;左侧起自第3~4后肋端平面,前下端抵达肺的前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A
B
胸廓CT表现 A.正常男性胸廓CT表现(纵隔窗);B.正常女性胸廓CT表现(纵隔窗)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二、CT表现
(二)气管与支气管
1.气管:胸段气管在CT上位于中线位置,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气管后壁为
纤维膜,多呈均匀的线状影;气管软骨40岁以后可发生钙化。 2.支气管:右主支气管较左侧短而粗,多平面重组或三维重组可显示主支气 管的长轴形态。 常规CT检查的层厚能显示肺叶支气管和肺段支气管,薄层扫描可显示亚段 支气管。
医学影像学重点笔记
![医学影像学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a4fa5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1.png)
医学影像学重点笔记1. 介绍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利用不同成像技术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它在临床诊断、治疗计划和疾病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医学影像学的重点内容,包括不同成像技术、常见影像解剖结构及其疾病特征。
2. 放射学影像学放射学影像学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分支,主要包括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波成像等技术。
2.1 X线摄影X线摄影是一种常用的成像技术,通过将X射线穿过人体后记录在感光片上,用于检查骨骼、胸部和腹部等区域。
2.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是一种可以提供横断面图像的成像技术,利用多个不同角度的X射线图像来构建三维结构。
CT可以检查器官、血管和肿瘤等病变。
2.3 磁共振成像(MRI)MRI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MRI适用于检查脑部和脊柱、关节和软组织等。
2.4 超声波成像超声波成像是一种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利用声波来生成图像。
超声波成像适用于检查胎儿、腹部器官和血流等。
3. 影像解剖结构与疾病特征医学影像学的目标是准确识别正常解剖结构和疾病特征。
以下是常见影像解剖结构以及相关疾病特征的简要介绍。
3.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的影像学表现包括骨折、关节炎、骨肿瘤等。
3.2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肺部炎症、结节、肿瘤等。
3.3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冠状动脉狭窄、动脉瘤、心肌梗塞等。
3.4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胃肠道炎症、肿瘤、结石等。
3.5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肾结石、肿瘤、膀胱炎症等。
3.6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脑卒中、脑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4. 影像学报告医学影像学的结果通常由放射科医生书写,并以影像学报告的形式提供给其他临床医生。
影像学报告应包括详细的影像描述、疾病诊断和建议进一步检查等内容。
5. 结论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学影像学:第六章 影像的分析与诊断
![医学影像学:第六章 影像的分析与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5549fc63b9f3f90f76c61bfa.png)
1.病变的部位:病变有其好发部位
右中叶实变:肺炎
两上叶实变:结核
2.边缘及形态:清楚-模糊 ;圆形-斑片
清楚圆形:肿瘤
斑片模糊:炎症
3.大小数目:结节-团块;多个-单个
单个巨大:肿瘤,大于4cm 单个小肿块:结核球,小于4cm
4.密度及结构:高-低;是否均匀
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及水样密度:肝癌 脂肪密度:脂肪瘤 均匀水样密度:囊肿
总论 思考题
X线成像
1.产生X线需要哪些条件? 2.X线有哪些基本性质? 3.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什么是X线造影? 5.CR的原理?CR成像板的性质?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1.普通X线成像与CT成像的相同 与不同?
2.何为窗口技术?什么是窗宽、 窗位?请举例说明。
3.何为体层、体素、像素?
第六章 影像的分析与诊断
X线片、CT
影像学诊断原则
综合诊断 结合临床 分析异常 明辨正常
影像学诊断步骤----明辨正常
(一)明辨正常
– 根据解剖 – 根据生理 –源自根据成像原理来判断照片上不同密度影 是否正常
影像学诊断步骤—(二)分析病变
病变部位分布 大小、数目 形态 边缘 密度 邻近器官、组织变化 器官功能改变 动态变化
5.周围情况:移位或转移
向健侧移位:大量积液
向患侧移位:一侧肺不张
6.功能变化:透视下动态观察
透视下观察有无右膈矛 盾运动,来诊断纵隔有 无淋巴转移压迫膈神经
7.发展变化:前后对照比较
一周前实变,一周后病灶消失:炎症
影像学诊断步骤
---- 结合临床,
综合诊断
发热,寒战, 胸痛伴咳嗽咳 痰,痰液放置 后有分层改变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https://img.taocdn.com/s3/m/763a497002768e9951e7383f.png)
一、总论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ing)指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功能的信息及施以影响导向的介入性治疗的科学。
X线的成像原理:穿透性、荧光反应、感光反应、电离反应人体密度分为三大类:高(骨)、中(软骨)、低(脂肪)超声:振动频率在20000次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声波超声特性:指向性、反射折射性、衰减与吸收性、多普勒效应超声类型:无回声(液体)、低回声(心等实质器官)、高回声(纤维组织)、强回声(钙化)医学影像学包括(超声与核素显象超声成像/γ闪烁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发射体层成像ECT)1895年11月8日,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
骨骼与肌肉系统骨细胞包括(成骨/骨/破骨细胞)骨化分为两种:膜骨化、软骨内骨化小儿长骨特点: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可分为骨干/干骺端/骺/骺板。
骨龄:骨的骨化年龄,即骨的原始骨化年龄和继发骨化中心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愈合时间的规律性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二者比例仍正常。
X线:骨密度↓,骨小粱变细,间隙变宽。
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骨内钙盐含量降低。
X线:骨密度↓,骨小梁、骨皮质模糊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骨小粱消失,骨皮质边缘模糊(虫蚀状)。
骨膜增生: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表示有病变存在。
X 线:骨骼密度↑,骨骼↑,骨皮质、小梁增厚Codman三角:骨膜反应后新生骨被逐渐吸收,破坏两区域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形成的三角骨折:因外伤或者病理因素导致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疾病骨折分类:程度分完全/不完全性;骨折线形状走行分横型/斜型/螺旋型;骨折线分Y/T型;骨碎片分撕脱/嵌入/粉碎型。
骨折后在断端之间及其周围形成血肿,为日后形成骨痂修复骨折的基础。
医学影像的组织结构特征分析与检测方法
![医学影像的组织结构特征分析与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dcde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9.png)
医学影像的组织结构特征分析与检测方法医学影像是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人体内部的结构进行非侵入性的成像,医生可以获得关键的信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医学影像的应用中,对组织结构的特征分析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组织结构特征分析的重要性医学影像中的组织结构特征是指不同组织或病变在影像上显示的形态、密度、纹理等特异性特征。
通过对组织结构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因此,组织结构特征分析的研究对于提高医学影像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组织结构特征分析方法1. 区域分割方法:该方法将影像中的组织区域分割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常用的区域分割方法有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和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等。
通过区域分割,可以准确提取出感兴趣的组织区域,并进一步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
2. 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影像中的组织结构进行特定特征的提取,以便描述和表示组织结构的特征。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灰度共生矩阵(GLCM)、小波变换、局部二值模式(LBP)等。
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组织结构进行描述和表征,为后续的分析和检测提供基础。
3. 分类和识别方法:该方法将特征提取到的组织结构特征与已知的特征模型进行比较,以进行分类和识别。
常用的分类和识别方法有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深度学习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不同组织结构的特征进行分类,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三、组织结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除了对组织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外,研究人员还致力于开发新的组织结构检测方法,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地定位和诊断病变。
以下是一些近年来的研究进展:1. 基于深度学习的组织结构检测方法:深度学习是近年来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医学影像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人员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生成对抗网络(GAN),可以自动学习和提取组织结构的特征,从而实现组织结构的快速检测和定位。
医学影像学影像诊断学大纲内容完全版
![医学影像学影像诊断学大纲内容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a5af56a8956bec0975e374.png)
第一章医学影像学绪论X线特性。
X线成像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
X线成像基本原理。
X线成像基于两方面的相互作用:1.X线的基本性质(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2.人体各部的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X线影像基本条件:1.穿透性穿透人体组织2.人体组织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吸收量不同,穿透身体的X线量有差别3.有差别的剩余X线经过显像,在荧屏或胶片上形成了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自然对比:基于人体组织结构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说形成的灰度对比。
人工对比:认为引入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组织或器官的物质,使之产生灰度对比。
引入的物质称对比剂。
1.医学影像学的历史、现状、发展和内容。
2.X线图像特点、X线检查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X线图像特点:1.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是灰阶图像2.图像的白影、黑影与人体组织的厚度及组织结构密度的高低有关3.是穿透不同组织结构相互叠加的影像。
X线疾病诊断的基本原理:组织结构发生病变时,固有的密度和厚度也随之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使X线图像上的正常黑白灰度对比发生变化。
3.CT、MRI成像原理。
CT成像原理:1.获取扫面层面的数字化信息2.获取扫面层面各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3.获取CT灰阶图像。
MRI成像原理:1.人体在强外磁场内产生纵向磁矢量和1H进动2.发射特定的RF(射频)脉冲引起磁共振现象3.停止RF脉冲后1H恢复至原有状态并产生MR信号4.采集、处理MR信号并重建为MRI图像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1.骨骼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⑴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两者比例仍正常。
影像表现:X线骨密度减低,长骨见骨小梁变细、减少,但边缘清晰,小梁间隙增宽,骨皮质分层和变薄;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行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上下缘内凹,椎间隙增宽,呈鱼脊椎状;疏松谷歌易骨折,椎体可压缩呈楔形。
内耳
![内耳](https://img.taocdn.com/s3/m/307472fb240c844769eaee3f.png)
内耳影像学一、内耳影像学解剖内耳又称迷路,包括耳蜗、前庭、半规管三部分,由骨迷路、膜迷路和淋巴液组成。
膜迷路包绕在骨迷路之内,两者间为外淋巴液,膜迷路内有内淋巴液,两种淋巴液系统互不相通。
1、前庭(vestibulum)与前庭水管(vestibularaqueduct)前庭位于骨迷路中部,在鼓室内壁与内耳道之间,呈卵圆形,前后径较内外径宽,前后、上下径约为5mm,内外径不超过3.2mm,其内容纳膜迷路的椭圆囊(utricle)和球囊(saccule)。
前庭向前与耳蜗的前庭阶(vestibuli scala)相通,前后经5个小孔与骨半规管相连。
前庭的外壁为鼓室内壁,上有卵圆窗(前庭窗)和蜗窗(圆窗),内壁为内耳道底。
前庭内壁的后部椭圆囊窝的下方有前庭水管开口,它向后走行开口于岩骨后方的前庭水管外口。
前庭水管内有淋巴管与淋巴囊,长约6-12mm,宽度小于1.5mm,在CT横轴位上,它位于岩骨后缘,由前内向后外走行,左右各一,呈“八”字形。
2、半规管位于前庭的后方,左右各三个,即外半规管(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前半规管)和后半规管,三者均为2/3环的骨管。
管腔内经约0.8~1.0mm。
每个半规管的一端膨大,内经达1.6~2.0mm,称为壶腹。
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的非壶腹端称为总脚,外侧半规管的非壶腹端称为单脚。
单脚、总脚与3个壶腹均开口于前庭,故有5个小孔与前庭相通。
在CT横轴位像上,外半规管大致与横轴位层面平行,后半规管基本平行于岩骨长轴,上半规管则垂至于岩骨长轴。
三个半规管大致相互垂直。
总脚层面的CT横轴位像上,表现为三个圆点,内侧为总脚,前方为上半规管,后方为后半规管。
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MPR)图像上,三个半规管均可呈现为环形。
3、耳蜗(cochlea)与耳蜗水管(cochlear agueduct)位于前庭的前方,为一蜗牛壳形螺旋管,内含膜迷路。
耳蜗与矢状面夹角约为50°,骨窝管长约31~33mm,高度约5mm。
影像学知识点
![影像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5f48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9.png)
影像学知识点影像学是医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各种影像技术,可以对人体进行非侵入性的诊断和观察。
本文将介绍一些影像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不同类型的影像技术、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影像学技术1. X线摄影X线摄影是最早应用于影像学的技术之一。
它通过将X线辐射传递到人体部位,然后通过感光片或数字传感器记录相应的影像,用于诊断和检测疾病。
X线摄影适用于骨骼、胸腔等部位的检查。
2. CT扫描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X射线通过患者体内的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拍摄,经计算机重建后形成断层影像。
CT扫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适用于头部、胸腹部、骨盆等部位的检查。
3. MRI检查MRI(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详细的身体结构图像。
与CT扫描相比,MRI对柔软组织的显示更为清晰,可以检查脑部、脊椎、关节等。
4. 彩超检查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利用超声波通过人体组织进行成像的技术。
它可以观察人体内脏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血流情况,适用于妇科、肝脏、心脏等器官的检查。
5. 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注入到患者体内,通过测量患者体内的放射性能量来获得图像。
核医学检查可用于心脏、骨骼、甲状腺等疾病的诊断。
6. PET-CT检查PET-CT是一种同时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它可以同时提供代谢信息和解剖结构图像,适用于肿瘤和心脏疾病的诊断。
二、影像学表现1. 影像学模态在影像学中,有一系列的表现模态,如增强扫描、平扫、T1加权、T2加权等。
不同的模态对组织结构和病变的显示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优势。
2. 影像学所示病灶在影像学中,常见的病灶包括肿块、结节、出血、溃疡、炎症等。
根据影像学的特征和位置,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病灶的性质,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3. 影像学所示解剖结构影像学可以清晰地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如骨骼、器官、血管等。
医生通过观察这些结构的形态和变化,可以帮助诊断、定位疾病。
《医学影像学》背诵重点
![《医学影像学》背诵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6fad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7.png)
《医学影像学》背诵重点医学影像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各种影像技术来观察和诊断人体疾病。
在学习医学影像学的过程中,有一些重点知识需要进行背诵和记忆。
本文将介绍一些医学影像学的背诵重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
一、医学影像学概述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利用不同影像技术观察和诊断人体疾病的学科。
它包括放射学和超声学两个主要分支,其中放射学又可分为X线摄影学、断层摄影学和核医学。
二、放射学背诵重点1. X线摄影学:X线平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吸收不同程度的X射线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
在胸部X线摄影学中,我们要掌握不同肺纹理的表现,如纵隔纹理、膈肌韧带和肺门阴影等。
此外,在骨骼系统的X线摄影学中,了解骨骼的解剖结构和不同骨折类型的特征也是重点。
2. 断层摄影学:断层摄影学主要包括计算机断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
在CT影像学中,我们需要学习和背诵不同组织的CT值范围,以及常见疾病在CT上的特征表现。
在MRI影像学中,了解各种脉序的影像特点,以及脑部、脊柱和关节等部位疾病的MRI表现也是必备。
3. 核医学:核医学主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观察和诊断人体疾病。
在核医学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核素的生物分布和摄取机制,以及不同疾病在核医学图像上的表现特点。
三、超声学背诵重点超声学是以声波作为检查手段的影像学技术,它可以观察和评估人体内部各种组织与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在超声学中,我们需要熟悉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超声特征,如肝脏的回声模式、甲状腺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等。
此外,了解不同超声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和操作技巧也是重要的。
四、其他影像学技术背诵重点除了放射学和超声学,还有一些其他影像学技术也有其特定的背诵重点。
例如,核磁共振波谱学(MRS)可用于检测脑部肿瘤和神经代谢异常,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CT)可用于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和淋巴结转移等。
五、注意事项在学习医学影像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多进行实际影像学图像的观察和分析。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构成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ea2ca71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1.png)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构成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构成主要包括X线影像、CT影像、MRI影像和
超声影像四种类型。
每种影像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能
够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
首先是X线影像,它是最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
X线影像通过
透过人体组织的方式,显示出人体内部的骨骼结构和软组织情况。
X
线影像在骨折、肺部感染等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CT影像,也称为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影像利用X射线通
过横断面成像的方式,可以显示出更为详细的组织结构。
在脑部和腹
部疾病的诊断中,CT影像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影像,帮助医生做出准
确的诊断。
第三种是MRI影像,磁共振成像。
MRI影像通过利用磁场和无损
高频脉冲波照射人体部位,产生信号并形成图像。
MRI影像在脑部、
关节等部位的检查中具有优势,可以显示出更为清晰的软组织结构。
最后是超声影像,也称为超声波成像。
超声影像利用声波在人体组
织中的传播和反射来形成图像。
超声影像适用于产科、心脏病等领域,具有无辐射、无创伤的特点。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构成主要包括X线影像、CT影像、MRI影像和超声影像四种技术。
每种影像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
用场景,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和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解剖学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c56d08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6.png)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通过使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如X射线、超声波、核磁共振等,来获取影像信息。
这些影像信息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等。
而影像解剖学则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在影像上的表现和特征,以及这些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像解剖学的研究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医生准确理解影像结果,从而更好地进行临床判断。
在影像解剖学中,常用的成像技术包括X射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
这些成像技术能够提供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影像信息,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变情况。
在进行影像解剖学研究时,医生和研究人员需要对正常人体解剖结构有详细的了解。
他们需要掌握骨骼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各个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以人体骨骼系统为例,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解剖学可以通过X射线、CT和MRI等不同的成像技术来展示骨骼的内部结构。
医生可以观察到骨骼的外形、骨骼之间的连接方式、骨头的发育情况、关节的运动范围等。
对于其他器官系统,影像解剖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呼吸系统的研究中,医生可以通过CT扫描了解肺的形态和结构,进一步辅助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在进行影像解剖学研究时,医生和研究人员还需要了解正常解剖结构与异常结构之间的差异。
他们需要观察和分析病变的特征,在影像上寻找异常信号,以便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比如,在肿瘤的诊断中,医生可以通过影像解剖学研究来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进而制定患者的治疗计划。
除了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外,影像解剖学还在医学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医学生在学习解剖学知识时,通常会结合影像解剖学进行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体结构。
总而言之,医学影像学的影像解剖学在临床医学和医学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同的成像技术,医生可以获取到详细的影像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影像学重难点
![影像学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731b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e.png)
影像学重难点影像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其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影像学也是许多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讨论影像学学习中的重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影像学的重要性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人体内部的结构,发现病变和异常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MRI等多种检查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临床医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影像学解读能力,才能准确诊断疾病,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影像学学习的重难点影像学学习存在许多重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解剖学:影像学图像通常呈现出人体内部结构的二维或三维形式,医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图像解剖学,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相互关系。
这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
2. 影像学解读: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不同的图像特点,医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检查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才能正确解读图像。
同时,许多疾病在影像学上呈现出多样性,需要医生具备较强的辨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 交叉学科知识:影像学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医学生还需要了解各种病理变化在影像学上的表现,才能准确诊断疾病。
4. 实践技能:影像学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技能。
医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操作技巧,提高拍摄图像的质量,减少误诊率。
三、解决影像学学习的重难点面对影像学学习中的重难点,医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1. 多练习:影像学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
医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标本、图解教材,多次重复观察影像学图像,提高对人体结构的熟悉程度。
2. 多实践:实践是提高影像学学习效果的关键。
医学生可以参与临床实习,亲自操作影像学设备,提高拍摄图像的技术水平。
3. 多交流:影像学是一个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学科,医学生可以与临床医生多交流,学习他们在影像学解读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机结构部分:1.下列机件使用正确的是A.胸部摄影无须用立位滤线器B.自动压迫器用于胃肠透视中C.快速换片器用于体层摄影中D.胸部摄影用8:1栅比滤线栅E.影像增强器只用于DSA [答案](B)[题解]自动压迫器用于胃肠透视检查,以替代手的压迫。
其于A、C、D、E四项的论述都是错误的2.关于X线产生的叙述,错误的是CA.必须有高速电子流B.必须在阴极和阳极间加以高电压C.乳腺X线管的靶面由钨制成D.有靶面接受高速电子的能量E.X线管必须保持高度真空3.X线管是(D)A.真空五极管B.真空四极管C.真空三极管D.真空二极管E.真空荧光管4.不属于X线装置的是(E)A.X线管B.变压器C.操作台D.检查床E.光学照相机5.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是(C)A.病史B.体征C.图像D.病理结果E.检验结果6.关于X线管的特性,哪个是错误的? DA.灯丝周围电子密度与管电流之间关系时二极管特性B.管电压增加,空间电荷增加,管电流增加C.不同灯丝加热电流下,管电压与管电流的关系,称为X线的阳极特性D.同一管电流下,管电压高的,灯丝加热电流高E.灯丝加热特性表示灯丝加热电压与加热电流的关系7.下列哪种X线球管不属于热电子X线管? EA.固定阳极X线管B.旋转阳极X线管C.大功率X线管D.钼靶X线管E.阴极射线管8.工频X线机的局限性中不包括哪项:(D )A.自动化程度低B.图像质量差C.防护水平低D.输出剂量大E.曝光参量精度低9.软X线管的最高管电压不能超过:(D)A.20~30KvB.30~40kVC.40~50kVD.60~80kVE.100~110kV10.关于X线机接地的概念,哪个是错误的? AA.高压变压器次级中心接地为保护性接地;控制台与地相连为工作接地。
B.接地电路中任何一点对“地”(零电位)的电位差,称为“对地电压”C.在短路接地电路中,人体接触带电外壳的一点,同所在地面一点间的电位差,称为“接地电压”D.直接接地电极(接地体)20米范围内,地面上相距0.8米的两点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E.一般X线机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11.医用X线摄影,一般使用的管电压是: BA.20~80KVB.40~150KVC.30~165KVD.35~170KVE.40~180KV12.关于专用X线机的叙述,错误的是A.胃肠专用机多配用增强电视系统B.乳腺机的仟伏调节范围一般20~40kVC.床边专用机也采用逆变式高压发生器D.C形臂、导管床用于心血管专用机E.口腔专用机只限于口腔全景摄影机[答案](E)[题解]口腔专用机不只限于口腔全景摄影,一台好的口腔机可以有十几种功能,如局部牙齿拍片、颞颌关节开闭口位、下颌升枝的检查等。
13.关于X线管的叙述,错误的是BA.X线管的灯丝加热电压是低电压B.曝光时灯丝电压和管电压同时加至X线管C.X线管产生X线的效率很低D.X线管消耗的电能大部分变为热E.旋转阳极X线管透视时可以不转14.放射科里有一台中型X线机,按下开机钮,无任何响应,故障最大可能在何电路?BA.电源接触器电路B.外部供电电路C.自耦变压器电路D.辅助电路E.灯丝电路15.在产生X线的过程中,哪一个是无须具备的条件: CA.电子源B.高真空C.阳极旋转D.电子的高速运动E.电子的骤然减速16.在X线管中,电子撞击阳极靶面的动能,决定于: BA.管电流大小B.管电压大小C.灯丝电压大小D.靶物质的性质E.以上均不是17.有关旋转阳极X线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EA.扩大阳极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率。
B.增加阳极实际焦点面积C.减低有效焦点的大小D.铼钨合金的目的是使靶面细腻,龟裂程度下降,X线管寿命延长,输出强度相对增加。
E.铼钨合金的目的是使靶面细腻,龟裂程度下降,X线管寿命延长,输出强度相对减小。
18.在产生通常诊断条件下的X线时,大部分的能量都转化为热能,产生X线的能量只占CA.1%B.5%C.0 .2%D.0.1%E.2%19.透视主要利用了X线的AA.荧光作用B.感光作用C.生物作用D.电离作用E.电子对效应20.诊断用X线机发展史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哪个是正确的?( E )A.气体X线管、感应圈时期B.热电子X线管、变压器式高压发生器时期C.防电击、防散射X线装置的实用化时期D.高条件、大容量、控制技术现代化时期E.以上全部正确F.以上全部错误21.X线产生中,电子从阴极冲向阳极所获得的能量,决定于下面的哪个因素?A.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 B )B.两极间的管电压C.靶物质的原子序数D.管电流E.阴极灯丝焦点大小22.X线发生装置的组成中不包括: DA.控制台B.高压发生器C.X线管D.激光打印机E.高压电缆23.诊断用X线机的基本结构,正确的是( E )A.产生X线的X线管装置B.高压发生装置C.控制装置D.外围辅助装置E.以上全部正确24.X线产生中,自由电子从阴极射向阳极所获得的能量,决定于下面哪个因素? BA.X线管灯丝加热电压B.阴、阳两极间的管电压C.管电流D.焦点大小E.靶物质的原子系数25.一般X线机的控制电路最终控制的是: EA.灯丝电路的通断B.电源电路的通断C.高压次级电路的通断D.保护电路的通断E.高压初级电路的通断26.有关X线机控制装置(台)的叙述,不妥的是:A.控制台是实现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三参数独立控制的装置B.以线路集成的方式存在C.是控制电路的集中地D.它完成X线和控制X线“质”和“量”的产生E.它控制所有机械装置和辅助装置的工作27.下列不属于X线机辅助设备的是( E )A.立柱B.影象增强器C.监视器D.摄影床E.高压发生器28.下列部件或元件不安装于高压发生器内? DA.X线管灯丝加热变压器B.高压整流元件C.充放电X线机的高压电容器、保护电阻、栅极控制器等。
D.管电流测量和电容电流抵偿。
E.高压交换闸29.下列部件或元件不安装于高压发生器内? DA.X线管灯丝加热变压器B.高压整流元件C.充放电X线机的高压电容器、保护电阻、栅极控制器等。
D.高压电缆E.高压变压器30.高压发生器传统X线摄影,成像过程和信息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A.X线—人体—X线胶片—潜影—显影—定影—图象B.X线—人体—潜影--X线胶片—显影—定影—图象C.X线—人体—X线胶片—潜影—定影—显影—图象D.X线—人体--X线胶片—显影—潜影—定影—图象E.X线—X线胶片—人体—潜影—显影—定影—图象31.下列不属于X线机的部件或设备的是: EA.X线球管B.影象增强器C.控制台D.摄影床E.洗片机32.在X线产生应具备的条件中,最无关的是哪一项?( D )A.电子源B.高真空C.高速电子的产生D.旋转阳极E.电子的突然受阻33.下列关于高压电缆的叙述,错误的是(C)A.高压电缆的作用是为X线管输送管电压B.高压电缆的芯线排列方式常为三角形C.半导体层的作用是消除绝缘层外表面与金属屏蔽层之间的静电场D.金属屏蔽层的作用是当高压电缆击穿时保护操作者及患者E.高压电缆芯线与金属屏蔽层之间存在分布电容,故要设置电容电流抵偿装置34.大多数X线机调节管电压的方法是改变高压变压器的(A)A.初级输入电压B.次级输出电压C.初级匝数D.次级匝数E.初次级匝数混合调节35.某台X线机高压变压器初级输入300V,其次级输出电压为90kV,则变压比为(B)A.1∶200B.1∶300C.1∶400D.1∶500E.1∶60036.在X线机中,下列不需要高压绝缘的是( A)A.接于高压次级中心处的电流表B.高压变压器次级线圈C.高压整流硅堆D.灯丝变压器次级线圈E.恒倍压整流电路中的高压电容器37.下列关于灯丝变压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A.灯丝加热变压器指的是给X线管提供灯丝加热电压的升压变压器B.灯丝加热变压器分为大焦点和小焦点灯丝变压器C.初级线圈工作电流较小,所用的导线比次级线圈直径细D.灯丝变压器应具有足够容量,以提供稳定的加热电压E.初、次级之间具有良好的绝缘38.关于高压变压器在设计和制作上的叙述,错误的是(B )A.为提高效率,初次线圈绕在铁芯的同一臂上B.初、次级线圈匝数多,均绕成若干层,各层匝数不同成为阶梯状C.各层间均需做到良好的绝缘D.次级线圈常绕成匝数相等的两个线圈,串联在一起并中心端接地E.次级线圈的外层末端常接一铜片,以方便外接焊线39.高压发生器的作用不包括(B)A.产生并输出高压B.产生并输出控制电路所需的各电压C.产生并输出灯丝加热电压D.完成X线管管位交换E.完成对交流高压的整流40.中速X线管的实际转速约为(B)A. 1 500r/minB. 2 800r/minC. 3 000r/minD.8 500r/minE.9 000r/min41.X线管具有很高的真空度,能够(C)A.防止吸收软X线B.提供良好的热隔离C.防止电子在碰撞中损失能量D.能够用来自整流E.能够用来全波整流42.X线管灯丝电子的发射率决定于( D)A.曝光时间B.焦点大小C.千伏数D.灯丝温度E.阳极特性43.设X线管的阳极倾角为θ,下列公式正确的是(B)A.标称焦点一实际焦点×cosθB.标称焦点一实际焦点×sinθC.实际焦点一标称焦点×sinθD.实际焦点一标称焦点×cosθE.标称焦点一实际焦点×θ44.目前生产的旋转阳极X线管靶面采用的材料为(C)A.钨铜合金B.镍铁合金C.铼钨合金D.镍钨合金E.镍铼合金45.单相全波整流式X线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E)A.HU=0.707×kVp×mA×sB.HU=1.35×kVp×mA×sC.HU=1.414×kVp×mA×sD.HU=1.732×kVp×mA×sE.HU=kVp×mA×s46.软组织摄影最适宜的X线波长为(C)A.0.02~0.06nmB.0.04~0.06nmC.0.06~0.09nmD.0.09~0.12nmE.0.12~0.15nm47.下列不属于中型X线机特点的是(E)A.能进行造影检查及特殊检查B.X线机管电压可达到为100kV或125kVC.管电流一般在100~500 mA之间D.结构较复杂,常配有双床双管或三管E.对电源、防护没有严格要求48.与X线的产生效率最有关系的是那一项?( D )A.管电流B.灯丝温度C.阳极靶面温度D.靶物质的原子序数E.滤过板厚度49.关于X线强度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C )A. X线强度指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B. KVP代表X线的质,MAS代表X线的量C.阳极靶面物质的原子序数越高,X线强度越大D. X线强度与管电流平方成正比E.整流后的脉动电压越接近峰值,其X线强度越大50.有关X线管的解释,哪个是错误的?( B )A.X线强度的分布阴极比阳极强B.为了保证影象的清晰,尽可能(特别是一些部位较厚的、密度较高的)选择小焦点或微焦点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