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的解剖

合集下载

脊柱的解剖实验报告(3篇)

脊柱的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脊柱的解剖结构,掌握脊柱各部分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 熟悉脊柱的生理弯曲及其对人体的意义。

3. 掌握脊柱关节的解剖特点,了解脊柱的运动机制。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人体脊柱标本、解剖图谱、解剖模型。

2. 实验设备:解剖台、手术刀、解剖剪、解剖镊、放大镜、解剖镜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脊柱的整体形态(1)观察脊柱的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

(2)观察脊柱的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3)观察脊柱的后面观: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2. 观察脊柱的骨性结构(1)椎骨:观察椎骨的组成,包括椎体和椎弓,椎弓根、椎板、棘突、横突、关节突等。

(2)椎间盘:观察椎间盘的构成,包括髓核、纤维环、上下的透明软骨终板和Sharpey纤维。

3. 观察脊柱的关节结构(1)椎间关节:观察相邻上下关节突构成的下关节突在下一脊柱的上关节突的后方,以保持脊柱的稳定,不向前滑。

(2)椎弓峡部:同一脊柱的上下关节突之间,椎弓板由椎弓根向后内方延续,并与中线联合成棘突。

4. 观察脊柱的韧带结构(1)前纵韧带:正常不显影。

(2)后纵韧带:节段性位于椎弓板之间,横断面呈V”字形,正常厚度为3-5mm。

(3)棘上韧带:连接棘突,起固定作用。

(4)棘间韧带:连接相邻棘突,起固定作用。

(5)横突间韧带:连接相邻横突,起固定作用。

5. 观察脊柱的神经结构(1)椎管:椎体后方,纵行半透明区。

(2)椎间孔:相邻椎弓根、椎体、关节突和椎间盘之间,颈椎在斜位清楚,胸腰椎在侧位清楚。

6. 观察脊柱的运动机制(1)颈椎:可进行屈、伸、旋转等运动。

(2)胸椎:可进行屈、伸等运动。

(3)腰椎:可进行屈、伸、旋转等运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脊柱的骨性结构: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弓根、椎板、棘突、横突、关节突等构成脊柱的骨性支架,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脊柱解剖与神经分布_图文

脊柱解剖与神经分布_图文
脊柱解剖与神经分布_图文.ppt
一、脊柱
(一)、椎骨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椎体 椎孔 椎弓根 椎弓板 横突
棘突
上关节突 椎上切迹 横突肋凹 椎下切迹
下关节突 棘突
峡部
峡部
椎骨矢状面
骨皮质
骨松质
(二)、各段椎骨的特征
1、颈椎:
(1)、椎体小、有横突孔、棘突分叉、上下 关节突近似水平位、椎孔较大且多呈卵圆形 。 (2)、钩椎关节 (3)、钩突、横突 、关节突复合体。
分支:
1、前支-粗大,先形成丛再发出分支(除胸神经外 )
2、后支-脊部深层肌肉,比较细小。 3、交通支-脊神经与交感干相连
脊膜支
4、脊膜支-脊髓被膜
后支
灰交通支 前支
脊神经分布与疾病
人体脊神经共有31对,由上至下分成颈椎神 经 8 对 ( C1 - C8)胸椎神经 12对(T1 - T12 )腰椎神经 5对(L1 - L5)骶椎神经 5对( S1 - S5),尾椎神经一对( Co)每一对脊神经又 分成前、后两支,依功能分别负责躯体神经及 内脏神经(即自律神经,由交感神经及副交感 神经构成)。躯体神经分布于各肢体肌肉,而 内脏神经分布于全身的血管、腺体、内脏(包 括心脏)由此可知,人体脊神经分布人体全身 各部份。
颈椎脊神经的分布
颈1/2/3分布: 项 大脑 内耳 中耳,眼睛 舌 乳突 额 窦 前额,面部 咽喉 牙齿 。伴随症状:头痛 头晕 高血压 失眠 健忘 视力差 面瘫 胸闷 排尿困难 咽 喉痛 牙痛 皮肤病(痤疮 粉刺 湿疹)使人易疲劳。 颈3/4/5分布:项 双肩部 鼻唇 嘴 外耳 咽喉。伴随 症状:肩部疼痛 牙肿痛 呃逆 眩晕心悸 流鼻涕(类 似感冒表现)。 颈5/6/7分布:肩背部 肱二头肌 扁桃体 拇指 食指 。伴随症状:咳嗽 咽部不适 上肢酸麻胀痛。 颈7/8分布:甲状腺 肩背部 肘三头肌 前臂 掌面 指 屈肌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伴随症状:心律失常 低血 压 臂部疼痛 手指麻木伴屈指困难上臂无力。

脊柱

脊柱

棘突
峡部
椎弓峡部pars interarticularis 为椎弓根与椎弓板移行部,由 于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故又称为关节突间部
椎骨的构造
椎弓根、关节突和横突 主要是骨密质
椎体:内大量骨松质, 外为一层薄的骨密质
棘突:内大量骨松 质,外为一层薄的 骨密质
椎间盘
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和Sharpey纤维环构成
脊 柱
Vertebral region
提纲
• 脊椎的正常解剖 • 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表现
X线检查 CT检查 MR检查
• 椎间盘病变
脊椎的正常解剖
• 根据部位: 可分为颈段(7个)、胸段(12个) 、腰段( 5个)、骶尾段(5个),1个尾骨和椎间盘、椎间 关节、椎旁韧带等组成。 • 椎骨由椎体、椎弓和从椎弓上发出的7个骨性突起 所组成。 椎弓:椎板、椎弓根、相邻椎弓根之间构成 椎间孔。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
4.椎间盘 呈软组织密度影,CT
值为70±5HU,不能区
分髓核和纤维环
椎间盘 纤维环
5.脊椎韧带
前、后纵韧带均较薄,
CT上不能单独显示。
黄韧带较厚(正常时 ≤3 mm),位于椎板和关 节突的内侧面,密度高于 硬脊膜囊和硬膜外脂肪, 显示较清晰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也 呈细条状软组织密度影。
X线平片
颈椎正侧斜X线平片
腰椎前后位 腰椎侧位 腰椎斜位
• 颈椎的寰椎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突;枢椎的椎体前上 部有一齿状突起称为齿突。两者形成寰枢关节。
• 齿突与寰椎前弓后缘构成关节,此间隙正常值为儿童不 超过4mm,成人为2.5-3.5mm,否则为脱位。
正常寰枢关节
Luschka关节(钩椎关节) 定义:由C3-C7上位椎骨的下外侧部(唇缘)与下位椎骨

系统解剖学实训报告脊椎

系统解剖学实训报告脊椎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脊椎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脊椎在人体运动和支撑中的作用,培养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对象成人脊椎标本五、实验材料脊椎标本、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镜、解剖图谱等。

六、实验内容1. 脊椎的整体观察(1)观察脊椎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了解脊椎的总体结构。

(2)观察脊椎的连接方式,了解脊椎的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3)观察脊椎的表面标志,了解脊椎的重要解剖结构。

2. 脊椎的详细解剖(1)颈椎(C1-C7)观察颈椎的椎体、椎弓、横突、棘突等结构,了解颈椎的解剖特点。

注意观察颈椎的椎间盘、椎间孔、椎动脉等重要结构。

(2)胸椎(T1-T12)观察胸椎的椎体、椎弓、横突、棘突等结构,了解胸椎的解剖特点。

注意观察胸椎的肋骨连接、椎间盘、椎间孔等结构。

(3)腰椎(L1-L5)观察腰椎的椎体、椎弓、横突、棘突等结构,了解腰椎的解剖特点。

注意观察腰椎的椎间盘、椎间孔、腰骶关节等结构。

(4)骶骨和尾骨观察骶骨和尾骨的形状、大小和结构,了解骶骨和尾骨的解剖特点。

注意观察骶骨的骶管裂孔、骶神经等结构。

3. 脊椎的功能实验(1)脊椎的承重功能通过观察脊椎的受力情况,了解脊椎在承重过程中的作用。

(2)脊椎的缓冲功能通过观察脊椎的椎间盘,了解脊椎在缓冲运动冲击过程中的作用。

(3)脊椎的稳定性通过观察脊椎的连接方式,了解脊椎在维持人体稳定过程中的作用。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脊椎的整体观察通过观察脊椎标本,我们了解了脊椎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脊椎的连接方式和表面标志。

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的结构特点在观察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2. 脊椎的详细解剖在详细解剖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的椎体、椎弓、横突、棘突等结构。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脊椎的椎间盘、椎间孔、椎动脉等重要结构。

3. 脊椎的功能实验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脊椎的承重、缓冲和稳定性功能。

(优质医学)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优质医学)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侧面观
30
3、腰椎
(1)、椎体大、棘突呈板状向后平伸。 (2)、椎孔从上位椎骨向下呈卵圆状、
三角形、三叶状。
(3)、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
(内、外关系)。
(4)、胸腰榫穴关节。
31
腰椎上面观
棘突 乳突 横突 上关节突 椎孔 椎体
32
腰椎侧面观
上关节突 乳突 横突 棘突
下关节突
33
腰椎后面观
6
颈椎上面观
棘突 椎孔 上关节面 横突孔 钩突 椎体 7
颈椎前面观
上关节突 钩突 下关节突 椎体
8
颈椎左侧面观
上关节突 下关节突 棘突
9
环椎、枢椎 (1)
上面观
前面观 10
环椎、枢椎 (2)
下面观
后面观 11
寰枕关节与寰枢关节
寰枕关节由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和枕骨
髁关节面构成椭圆状滑膜关节,有松弛 的关节囊,能作互相垂直的两个轴上的 运动。
c.上关节突旁沟。 d.椎弓根下沟。
55
3、椎管内容物
容纳脊髓及
其被膜、神 经、血管、 脂肪结缔组 织等
56
马 尾 与 终 丝
57
颈膨大





腰骶膨大
58
脊髓、脊神经与脊髓节段
后根 脊神经 后支
前根 前支 脊神经节
59
脊髓 节段 与椎 骨的 相互 对应 关系
脊髓颈段 脊髓胸段
脊髓腰段 脊髓骶尾段
(一)、椎管:
1、椎管由各椎骨的椎孔借骨连结结
构相连而成。上经枕骨大孔通颅腔,下经 骶管通向骶管裂孔。椎管前壁是椎体、椎 间盘、后纵韧带后面;后壁为椎板、黄韧 带并靠邻关节突间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 和椎间孔。

脊柱超详细解剖高清图文版

脊柱超详细解剖高清图文版

脊柱的损伤及病变在骨科中属于很常见的问题,熟悉脊柱的解剖是每个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在了解解剖的基础上,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脊柱的相关解剖知识,值得学习借鉴!应用解剖(一)基本概述1.综述:人类幼年时椎骨共有33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

随年龄增长5块骶椎合成一块骶骨, 4块尾椎合成一块尾骨。

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

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2.功能支持人体传导负荷运动维持稳定保护脊髓的功能六个自由度的灵活运动3.解剖位置冠状面 (额状面) –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矢状面-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分-正中矢状面–将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横断面 (水平面或轴面) –将身体分成上下两部分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后面观: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

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

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二)椎骨的基本形态及结构生理弯曲:颈椎前凸20°- 40°胸椎后凸20°- 40°腰椎前凸30°- 50°骶骨后凸倾斜骨组织类型:A.皮质骨:坚硬,主要位于骨的表面提供骨的强度,良好的固定点哈佛氏系统B.松质骨:较软,大部分位于骨的内部提供强度和细胞储存的场所骨小梁,海绵状或蜂窝状脊椎结构关节突脊椎峡部间盘终板软骨终板骨性终板骨突环椎弓根切迹椎间孔,神经根出口(三)各段椎骨的特征1.颈椎根据解剖形态的差异,颈椎被分为上颈椎 (C1~2) 下颈椎 (C3~7)椎体小、有横突孔、棘突分叉、上下关节突近似水平位、椎孔较大且多呈卵圆形A.上颈椎:颈枕关节——无间盘寰椎 (C1)——与颅骨 (C0) 和枢椎 (C2)形成关节寰枢关节——无间盘枢椎 (C2)——与C1和C3形成关节寰椎:呈环状,无椎体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长,末端不分叉寰枢关节:在寰枕连接部,大部分运动功能为前屈—后伸和侧屈在寰枢关节,近50%的头部旋转运动发生于此寰枢关节稳固性的结构:关节囊、寰枢前膜、寰枢后膜、覆膜、寰椎十字韧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等。

脊柱解剖基本要点

脊柱解剖基本要点

脊柱解剖基本要点脊柱是人体的支撑结构之一,也是身体最重要的保护器官之一。

脊柱由33个椎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个部分。

脊柱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保护脊髓、传递神经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脊柱的解剖基本要点。

1.椎骨的基本结构椎骨由椎体、椎弓和椎间盘组成。

椎体是椎骨的主要部分,是支撑人体重量的关键。

椎骨的椎弓连成一条弓形的骨质结构,形成了脊柱的后壁。

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是由纤维软骨和软髓核组成的。

椎间盘的主要作用是缓冲和吸收脊柱上的冲击力。

2.脊柱的生理曲度脊柱具有四个生理曲度,它们是颈椎的前凸曲度、胸椎的后凸曲度、腰椎的前凸曲度和骶椎的后凸曲度。

这些曲度的存在使得脊柱能够更好地支撑身体重量和减少对脊髓的压迫。

3.椎间孔和椎管椎骨之间的间隙称为椎间孔,椎间孔中通过的是脊柱神经。

椎管是由椎弓和椎体形成的,位于脊柱的后部。

椎管是脊髓的保护屏障,能够保护脊髓,同时也是传递神经的通道。

4.椎间关节和椎旁肌肉椎间关节连接相邻的椎骨,使得脊柱能够完成各种运动。

椎旁肌群是脊柱周围的肌肉,它们的收缩和松弛控制着脊柱的运动。

5.脊髓和神经根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由神经细胞组成的,负责传递神经冲动。

脊髓通过椎间孔进出脊柱。

神经根是脊髓的延伸部分,是脊髓神经的起始点,通过神经根可以传递神经冲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6.脊柱的功能脊柱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保护脊髓、传递神经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脊柱的运动包括弯曲、转动和伸展,这些运动由椎间关节和椎旁肌群控制。

了解脊柱的解剖基本要点对于我们保持健康、预防脊柱疾病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好地了解脊柱的结构和功能,保护好自己的脊柱。

脊椎的解剖PPT课件

脊椎的解剖PPT课件

棘肌止于颈、胸椎的棘突,最长肌止于颈、胸 椎的横突和颞骨乳突,髂肋肌止于肋骨的肋角
神经 支配 发自脊神经的后支
机能
下固定:两侧收缩,使脊柱后伸并仰头;一侧
收缩,使脊柱向同侧侧屈。上固定:使骨盆前

.
79
.
80
斜方肌
起点 上项线内1/3,枕外隆突,项韧带,第七颈 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
止点
两侧关节联合运动,使 头部俯仰和侧屈
.
29
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连 结的总称
包括3个独立的关节: 2个寰枢外侧关节 1个寰枢正中关节
.
30
.
31
钩椎关节
构成:由第3~7颈椎的椎体钩与上位椎 体的唇缘所组成
作用:
参与颈椎的活动
限制椎体向侧方移位
增加椎体间的稳定性
阻止椎间盘的髓核向侧方突出
脊椎解剖系统概述
李卫彬 医学博士
.
1
脊椎三个生物力学功能
容纳和保护脊髓 保持人体直立姿势,缓冲震动和压力 允许身体六个自由度的生理活动
.
2
矢状面 冠状面 水平面
解剖学定位术语
沿人体前后方向,将人体分左 右两个部分的平面
沿人体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 前后两个部分的平面
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与地 面平行的平面
.
82
.
83
背阔肌
起点 止点
借腱膜起于T7~T12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 中嵴,髂嵴后部和第十~十二肋外面
肱骨小结节嵴
神经 发自脊神经臂丛的胸背神经 支配
机能
近固定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引起躯干向上臂靠拢,助吸气
.
84

脊柱解剖ppt课件

脊柱解剖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2
PPT学习交流
3
PPT学习交流
前面观
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 第2骶椎最宽
侧面观
可见颈、胸、腰、骶四 个生理性弯曲,颈和 腰曲凸向前,胸和骶 曲凸向后。
后面观
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 水平位。胸椎棘突细 长,斜后下方。腰椎 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4
棘突 下关节突 上关节突
横突 椎弓峡部 环状骺板
7
寰枢关节
在寰枕连接部,大部分运动功能为前屈—后伸和侧屈
在寰枢关节,近50%的头部P旋PT学转习交运流 动发生于此
8
椎体钩
椎体
3-7颈椎椎体上面外侧缘的椎体钩与相邻椎 体形成钩椎关节,增加颈椎稳定性,防止 上一颈椎及椎间盘移位。
PPT学习交流
椎动脉走行于C1-6两侧横突孔
9
胸椎
PPT学习交流
10
颈椎
胸椎
PPT学习交流
腰椎
35
经椎体下部的横断层面
断面经过的部位:椎弓根下方的椎体 主要特征:椎管为不完整的骨性环,其断开处为椎间孔上部。 经过不同部位的椎间孔上部的结构不同,颈段主要为椎间静脉, 胸、腰段主要为脊神经根。
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
颈段
胸段
PPT学习交流
腰段
36
经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断面经过的部位:椎间盘 主要特征:椎管呈不完整的骨性环,其断开处为椎间孔下部, 不同部位椎间孔下部经过的结构不同,颈段主要为脊神经根, 胸腰段主要为椎间静脉。
PPT学习交流
30
PPT学习交流
31
脊柱影像解剖
PPT学习交流
32
椎间盘 棘突
椎弓根 横突
腰大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 发自第九~十二胸神经前支 支配 机能 辅助吸气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起点 止点
头夹肌 C7颈椎和T1~T3棘突 上项线外侧与颞骨乳突
神经 发自脊神经的中部和下部颈神经后支
支配
机能 一侧收缩使头项项同侧侧屈和回旋,两侧 同时收缩,使头项伸直
精品课件
起点 止点
颈夹肌 T3~T6棘突 第一~三颈椎横突
机能
近固定上提肩胛、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 两侧收缩,使脊椎颈胸段伸直瘫痪时肩胛 骨脊椎缘翘起呈翼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起点 止点
上后锯肌 C6、C7颈椎和T1~T2棘突 第二~五肋肋角背外侧面
神经 发自第一~四胸神经前支 支配 机能 辅助吸气
精品课件
起点 止点
下后锯肌 T11~T12和L1~L2棘突 第九~十二肋肋角背外侧面
精品课件
颈椎篇
精品课件
颈椎概述
• 共七节 • 第一颈椎称为寰椎 • 第二颈椎称为枢椎 • 第七颈椎高隆,常为体表定位标志
精品课件
寰椎(上面观)
精品课件
寰椎(上面观)
精品课件
寰椎(下面观)
精品课件
枢椎(后上面观)
精品课件
枢椎(侧面观)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 五 颈 椎
上面
精品课件
第四腰椎 背面
精品课件
骶骨的解剖特点 由5个骶椎愈合呈倒三角形的骨 形成盆腔的后上壁 骶曲增大了骨盆容量
精品课件
骶 骨 正 面
精品课件
骶 骨 背 面
精品课件
骨盆解剖特点 由髋骨和骶骨共同组成 髋骨包括坐骨、耻骨、髂骨结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骨 盆 前 倾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斜角肌
起点
前斜角肌:C3~C6横突前结点 中斜角肌:C2~C6横突后结点 后斜角肌:C5~C7横突后结点
止点
前斜角肌:第一肋骨上面斜角肌结节 中斜角肌:第一肋骨上面 后斜角肌:第二肋骨外侧
远固定 一侧上部肌束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向对侧旋转 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和脊柱伸直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背阔肌
起点 止点
借腱膜起于T7~T12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 中嵴,髂嵴后部和第十~十二肋外面
肱骨小结节嵴
神经 发自脊神经臂丛的胸背神经 支配
机能
近固定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内收和旋内 远固定引起躯干向上臂靠拢,助吸气
收缩,使脊柱向同侧侧屈。上固定:使骨盆前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起点
止点
神经 支配
斜方肌
上项线内1/3,枕外隆突,项韧带,第七颈 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
锁骨外侧端1/3,肩峰和肩胛冈上缘外侧, 肩胛冈上缘
副神经
精品课件
斜方肌功能
近定
上部肌束收缩,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靠近脊柱) 中部肌束收缩,肩胛骨后缩 下部肌束收缩,肩胛骨下降、后缩、上回旋 两侧同时收缩,肩胛骨后缩
神经 发自脊神经的下部颈神经后支 支配
机能 一侧收缩使头项项同侧侧屈和回旋,两侧 同时收缩,使头项伸直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起点
竖脊肌 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 棘肌止于颈、胸椎的棘突,最长肌止于颈、胸 椎的横突和颞骨乳突,髂肋肌止于肋骨的肋角
神经 支配 发自脊神经的后支
机能
下固定:两侧收缩,使脊柱后伸并仰头;一侧
精品课件
第 七 颈 椎
精品课件
第七颈椎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齿状突骨折
定义
齿状突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骨折
病因
跌倒、车祸等外伤
注意点
脊椎矫正禁忌症
危险
精品课件
齿状突骨折的分型
精品课件
齿状突发育畸形
齿
齿

齿 状


状 突 分 离
状 突 缺 如


精品课件
颈椎的关节

环 枕 关 节 、
关 节 突 关 节
精品课件
第 1 胸 椎 左 侧 面
精品课件
第12胸椎 左侧面
精品课件
第 12 胸 椎 上 面
精品课件
第 12 胸 椎 后 面
精品课件
肋骨横突关节面
精品课件
腰椎解剖特点 椎孔呈三角形 棘突水平位,四边形 上关节突后缘有粗糙的乳突 横突薄而长,按压容易骨折
精品课件
左侧面
精品课件
后面
精品课件
钩 椎 关 节

齿

精品课件
由寰椎两侧侧块的上关 节凹与相应的枕骨髁构 成的椭圆关节
两侧关节联合运动,使 头部俯仰和侧屈
精品课件
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连 结的总称
包括3个独立的关节: 2个寰枢外侧关节 1个寰枢正中关节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钩椎关节
构成:由第3~7颈椎的椎体钩与上位椎 体的唇缘所组成
神经 发自脊神经颈丛的C3~C4颈神经和臂丛的肩 支配 胛背神经
机能
近固定上提肩胛和下回旋,远固定一侧收 缩,使头颈向同侧侧屈、后伸和下回旋。 两侧收缩使颈伸直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起点 止点
菱形肌 C6、C7颈椎和T1~T4棘突 肩胛骨内侧缘下半部
神经 发自脊神经臂丛的肩胛背神经丛的肩胛背 支配 神经和T2~T5胸神经前支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骨 盆 后 倾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骨 盆 旋 转 内 八 字
精品课件
骨 盆 旋 转 外 八 字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二部分 脊椎的肌肉
精品课件
肌肉的收缩
向心收缩
离心收缩
等速收缩 等长收缩
等重收缩 等张收缩
精品课件
起点 止点
肩胛提肌 C1~C4颈椎横突 肩胛骨内侧角(上角)和内侧缘上部
作用: 参与颈椎的活动 限制椎体向侧方移位 增加椎体间的稳定性 阻止椎间盘的髓核向侧方突出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胸椎篇
精品课件
胸椎解剖特点
椎体:T1~T12体积递增 椎弓根:直径小 椎板:叠瓦状排列 棘突:长,重叠,突出向下 椎间孔:大
精品课件
第 一 胸 椎 上 面 观
精品课件
第一胸椎 前左侧面
脊椎解剖系统概述
李卫彬 医学博士
精品课件
脊椎三个生物力学功能
容纳和保护脊髓 保持人体直立姿势,缓冲震动和压力 允许身体六个自由度的生理活动
精品课件
矢状面 冠状面 水平面
解剖学定位术语
沿人体前后方向,将人体分左 右两个部分的平面
沿人体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 前后两个部分的平面
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与地 面平行的平面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静态解剖
脊椎解剖概述
骨骼、肌肉、韧带、神经系统
动态解剖 脊椎运动系统的生物力学
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 脊椎的骨骼
精品课件
脊椎基本概况
功能分区
生理曲度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脊椎基本组成
➢脊椎基本由椎体、横突、棘突、椎孔等结构组成 ➢1-6颈椎存在横突孔结构 ➢胸椎与肋骨形成肋关节,共同形成胸廓 ➢成人骶骨和尾骨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