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复习重点之论述题
渔业专业考题
![渔业专业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651773d4d8d15abf234e5e.png)
渔业专业考题渔政执法人员考试试题(A卷)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于1986年7月1日(年、月、日)起实施, 2004年8月28日,第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渔业法的决定》,该决定于2004年8月28日(年、月、日)起施行。
2.国家对渔业的监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3.在我国,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渔业工作;对外行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权。
4我国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设渔政监督管理人员,来执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交付的任务。
6.渔业行政执法证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局统一制定。
7.渔业执法人员在水上当场处罚的,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当场处罚决定书》报所属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业经2006年4月13日农业部第1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修订后的《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自2006年7月1日(年、月、日)起施行。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渔业生产经营活动。
10.具备船舶登记证书、船舶检验证书证书的渔业船舶,渔业部门方可批准发放捕捞许可证。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渔业捕捞活动,应当遵守《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
12.农业部主管全国渔业捕捞许可管理工作。
13.在船名变更、船籍港变更、渔船所有权共有人之间变更或渔业捕捞许可证使用期满时须持《渔业船船登记证书》和《渔业船船检验证书》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渔业捕捞许可证。
14.使用期1年以上的渔业捕捞许可证实行年度审验制度。
15.《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书》、《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渔业捕捞许可证申请书》和《渔业捕捞许可证》的审核、审批和签发实行一签发人制度。
海洋法习题
![海洋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2567b0f121dd36a32d8214.png)
一、判断题1.公海自由原则决定了在公海不存在任何法律制度。
( F )分析:公海自由并不意味着毫无限制或处于无法律状态,公海在长期以来形成了公海的法律制度。
2.国际海底区域上覆水域的法律地位与国际海底区域相同。
( T )分析:国际海底区域上覆水域是公海,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土,国家不得对公海本身行使管辖权或在公海上行使属地管辖。
国际海底区域是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行使财产。
3.紧追只有未曾中断,才能在领海和毗连区外继续进行。
( T )分析:紧追可以开始于一国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紧追可以追入公海继续进行,直至追上并采取措施,但必须是连续不断的。
只有追逐未曾中断,才可以在领海或毗连区外继续进行,一旦中断,紧追权就告结束。
4.内水与领海的主要区别是:内水不允许外国船舶无害通过。
( T )分析:沿海国对其领海行使领土主权附有一定的条件,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而外国船舶在内水则不存在这种权利,沿海国在内水原则上可以无条件地行使主权。
5.无害通过就是在任何场合下,船舶都必须继续不停地航行,迅速前进,不能停船和下锚。
( F)分析: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宁和正常秩序的条件下,拥有无须事先通过或征得沿海国许可而连续不断地通过其领海的航行权利。
无害通过要求连续不停地迅速通过,但并非任何场合,不可抗力、遇难、救助除外。
6.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执行有关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方面的规律和规章的权利。
(F)分析:沿海国在毗连区享有惩处违背该区域所管制事项如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的权利,而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对该区域内以开发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活动拥有排他性的主权权利和与此相关的某些管辖权。
7.沿海国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是专属性的,它不取决于有效或象征性的占领或明文公告。
(T )8.在公海上,悬挂两国旗帜的船舶,视同无国籍船舶。
( T)9.沿海国只能采取一种领海基线,即或采取正常基线,或采取直线基线。
国际海洋法与渔业法规练习题 2018-11-5(1)
![国际海洋法与渔业法规练习题 2018-11-5(1)](https://img.taocdn.com/s3/m/3901e2d04693daef5ef73dcb.png)
国际海洋法与渔业法规练习题2018-11-5一、忽略其中的编号,可能有重复的问题,请同学们自己整理;二、还需要复习上次发的翻译,汉译英;三、还需要复习:最新修订的渔业法、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
一、名词解释1 渔业法规,主要是指调整因捕捞渔业生物资源、从事水产养殖和保护渔业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等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领海,是指处于沿海国的主权之下,邻接沿海国的海岸及其内海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形下,则是邻接群岛水域的一定宽度的海水带。
领海是沿海国领土在海洋中的延伸,是沿海国领土的一部分。
沿海国对其领海的主权不仅及于领海水域,也及于领海上空、海床和底土。
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
3.群岛是指一群岛屿,包括若干岛屿的若干部分、相连的水域或者其他自然地形,彼此密切相关,以致这种岛屿、水域和其他自然地形在本质上构成一个地理、经济和政治的实体,或在历史上已被视为这种实体。
4.毗连区,是指沿海国在毗连其领海的一定范围内,对若干特定事项行使必要管制的区域。
其范围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
5.养殖证,是由单位或者个人依法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核,由本级人民政府发放的、允许其占有使用国有水域、滩涂等自然资源,从事水产养殖活动的法律证明文件。
6.公海,是指沿海国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国际海底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的所有部分。
7 渔业从狭义上讲,渔业仅指捕捞和养殖水生动物、植物的生产事业。
从广义上讲,除了水产捕捞和水产养殖外,还包括水产品加工、渔业船舶制造及修理、渔具设备制造及修理、水产品贸易、渔业观光休闲等产业。
8.岛屿和低潮高地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低潮高地是在低潮时四面环水并高于水面,但是在高潮时没入水中自然形成的陆地。
9.国际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是由其成员国政府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协议而创设的,并且具有常设体系和机构,其宗旨是依靠成员国之间的合作谋求共同的利益目标。
全国渔政执法考试题库
![全国渔政执法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399e1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2.png)
全国渔政执法考试题库一、单选题1. 我国《渔业法》规定,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 保护优先,合理利用B. 优先利用,适度保护C. 保护与利用并重D. 保护为主,利用为辅2. 根据《渔业法》规定,禁止在哪些水域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A. 所有水域B. 公共水域C. 自然保护区水域D. 渔业资源保护区3. 渔业船舶在航行中,应当遵守的航行规则是()。
A. 右侧通行B. 左侧通行C. 根据风向决定D. 根据水流决定4. 我国《渔业法》规定,渔业船舶的最小安全距离是()。
A. 50米B. 100米C. 200米D. 300米5. 渔业船舶在航行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避让时,应当优先避让哪类船舶?()A. 渔船B. 货船C. 快艇D. 救生艇二、多选题6. 根据《渔业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非法捕捞?()A. 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的方法B. 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C. 在禁渔区、禁渔期内捕捞D. 捕捞未达到最小可捕标准的水生动物7. 渔业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A. 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区B. 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C. 限制捕捞规模和捕捞方式D. 定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8. 渔业船舶在航行中,应当遵守的航行规则包括哪些?()A. 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B. 遵守船舶信号规则C. 遵守船舶航行速度限制D. 遵守船舶航行路线规定9. 渔业船舶在航行中,遇到以下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停船?()A. 发现有人落水B. 发现其他船舶遇险C. 发现渔网被缠绕D. 发现渔具丢失10. 渔业船舶在航行中,以下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A. 超载航行B. 酒后驾驶C. 无证驾驶D. 夜间航行不开启航行灯三、判断题11. 渔业船舶在航行中,可以随意改变航向和航速。
()12. 渔业船舶在航行中,应当尽量避免在夜间航行。
()13. 渔业船舶在航行中,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避让时,应当优先避让救生艇。
海洋法
![海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4031b665ce05087632133f.png)
海洋法一、判断题(每题1分)1. 现代海洋法不仅调整和平时期的海洋法律关系,而且调整战争时期的海洋法律关系。
对错2. 《海洋法公约》规定,个人或法人可以不经过本国政府而直接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出某些申请,国际海底管理局应该受理。
对错3. 在罗马时期,海洋的法律性质被认为海洋是共同使用的对象。
对错4. 到了中世纪,由于战争的需要,促使一些国家对在其势力控制下的海域提出主权要求。
对错5. 塞尔顿在《锁海论》中论述了英国对其周围的海面有处置和控制其使用的权力。
对错6. 《日内瓦海洋法公约》中的《公海公约》和《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基本上是传统习惯规则的编纂。
对错7. 联合国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上达成了领海和渔区为12海里的决议。
对错8. 领海基线向陆地的一面海域,称为“内水”,领海基线向海洋的一面海域,称为“公海”。
对错9. 正常基线就是沿岸的低潮线,即海水退潮降到最低点的那条线。
对错10. 我国的《领海与毗连区法》规定中国的领海基线采用正常基线。
对错11. 内水不仅包括沿岸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的海域,同时也包括沿岸的港口、海湾和海峡。
对错12. 海湾沿岸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时,该湾的法律地位和分界,一般依《海洋法公约》处理。
对错13. 严格说来,领水应指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全部水域,包括内水和领海。
对错14. 沿海国的主权及于领海的水域、上空、海床和底土,但外国船舶和飞机可以在领海上无害通过。
对错15.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我国的领海的权利。
对错16. 如果通过中的外国船舶作出非无害的行为,沿海国可对它行使完全的管辖权,可对它实行扣押或拿捕。
对错17. 沿海国有权对通过领海的外国船舶上某人行使民事管辖权而停止该船的航行或改变其航向。
对错18. 《海洋法公约》规定,毗连区的范围是从领海量起,不得超过24公里。
对错19. 专属经济区的内界是领海的外界,外界是从领海外界量起不超过200海里。
对错20. 《领海与毗连区公约》规定,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沿岸国有权停止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
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法律考核试卷
![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法律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113cad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f.png)
B.提高渔业捕捞效率
C.保护渔业资源生态环境
D.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2.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法律?()
A.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B.渔业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
C.渔业法、渔业船舶检验规定、渔业捕捞许可办法
D.渔业法、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2.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是__________。
3.在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中,__________是保护渔业资源的关键措施之一。
4._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些渔业资源实行禁止捕捞的措施。
5.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我国实施了__________制度,以控制捕捞总量。
6.__________是一种通过人工放流方式,补充和恢复渔业资源的措施。
D.鼓励发展近海养殖业
16.以下哪种行为属于非法捕捞?()
A.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进行捕捞
B.使用规定种类和数量的渔具进行捕捞
C.超过捕捞限额进行捕捞
D.依法取得捕捞许可证进行捕捞
17.在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中,以下哪项措施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生态环境?()
A.严格执行渔业捕捞许可制度
B.加强渔业资源监测和评估
A.严格执行禁渔期、禁渔区规定
B.控制捕捞幼鱼
C.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D.提高捕捞限额
20.以下哪些是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中的国际合作内容?()
A.交流渔业资源保护经验
B.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C.签订渔业资源保护协议
D.实施跨境渔业资源管理
(以下为答题卡部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1.()2.()3.()4.()5.()
渔业资源与管理考试试题
![渔业资源与管理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beb1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7.png)
渔业资源与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 捕捞压力B. 海洋污染C. 气候变化D. 渔业管理政策2. 下列哪一项不是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A. 保护渔业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B. 提高渔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C. 确保渔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D. 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3.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什么?A. 加强监管和执法B. 限制捕捞规模和强化管理C. 推行生态养殖和培育技术D. 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渔业资源4. 以下哪种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非法捕捞?A. 提高渔业管理部门的执法水平B. 增加渔业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C. 加大对非法捕捞的处罚力度D. 提供渔业渔港建设和维护的经济支持5. 渔业资源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过度捕捞和生态破坏B. 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C. 温室效应和海平面上升D. 缺乏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二、填空题6. 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需要依靠科学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支持。
7.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建立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管理机制。
8. 渔业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是__________捕捞和__________监管。
9. 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平衡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关系。
10. 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是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的__________。
三、简答题11. 解释什么是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为什么可持续利用对于渔业管理至关重要。
12. 请列举3种渔业资源管理的措施,并阐述其对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作用。
13. 分析目前全球渔业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论述题14. 渔业资源管理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
请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15. 你认为渔业资源管理应该如何平衡渔民的经济利益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利用?请提出你的建议。
以上是渔业资源与管理考试试题,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海洋法复习提纲(附答案)
![海洋法复习提纲(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d8f2e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71.png)
海洋法复习提纲(附答案)海洋的作⽤。
(1)海洋是⼈类⾷品的重要来源地;(2)海洋是⼈类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料和能源供应地(如海⽔资源、海底⽯油、海底矿砂、锰结核);(3)海洋是海洋是⼈类发展贸易和友好往来的交通要道;(4)海洋是风⾬的故乡,全球⽓候的调解器;(5)海洋是国防的前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此外,海洋对⼈类还有其他作⽤,如开辟海上公园、旅游胜地以增加国民收⼊等。
海洋法的概念、特点。
概念:海洋法是规定各种海域的法律地位、调整国家间在各海洋领域内从事各项活动⽽形成的相互关系的原则、制度和规则的总体。
特点:国际性、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国家权益性海洋法的主要渊源,辅助渊源,国内法的渊源。
主要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辅助渊源: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权威法学家学说、普遍性国际组织的规范性决议;国内法的渊源:⽴法、习惯和法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 年通过。
海洋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有哪些?(1)便利国际交通原则;(2)公平利⽤海洋及其资源原则;(3)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原则。
群岛基线:连接群岛最外缘各点的直线基线,是群岛国测量其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陆架的基线。
群岛⽔域:群岛基线内——即向陆、向岛⼀⾯的⽔域。
群岛⽔域通过权:指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群岛国制定适当的海道和其上的空中海道,转为所有船舶和飞机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部分之间继续不停、迅速通过和⽆障碍的过境为⽬的⽽⾏使正常的航⾏和飞跃的权⼒。
毗连区:毗连区⼜称邻接区或特别区,是指沿海国在毗连其领海的⼀定范围内,对若⼲特定事项⾏使必要管制的区域。
论述⽆害通过权。
⽆害通过权是指在群岛海道通过权有关规定的限制下,所有国家的均享有群岛国内⽔界限以外的群岛⽔域的⽆害通过权。
如为保护国家安全所必要时,群岛国可在对外国船舶之间在形式上或事实上不加歧视的条件下,暂时停⽌外国船舶在其群岛⽔域特定区域内的⽆害通过。
这种停⽌仅在正式公布后发⽣效⼒。
法律考试海洋资源利用法题型答题技巧
![法律考试海洋资源利用法题型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9720f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a.png)
法律考试海洋资源利用法题型答题技巧在法律考试中,海洋资源利用法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好相关的题型和答题技巧,对于提高分数和解题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海洋资源利用法题型进行举例、分析和说明,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应对这一考点。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法律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海洋资源利用法题型中,选择题主要考察对相关法律条文和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1. 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哪项不属于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 依法保护,科学利用C. 污染者负责,受害者补偿D. 国家主权,公益为先对于这类题目,我们首先要熟悉相关法律条文和原则,了解其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答题时,可以通过排除法来确定正确答案。
在本题中,选项A、B、C都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而选项D涉及到的是国家主权和公益,不属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因此正确答案为D。
二、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是法律考试中较为复杂的题型之一。
在海洋资源利用法题型中,案例分析题主要考察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对法律条文和原则的灵活运用能力。
例如:某公司在进行海洋资源开发时,未按照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相关部门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但公司提出异议。
请分析该案例,说明相关法律依据和处理原则。
对于这类题目,我们需要先仔细阅读案例,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和问题。
在分析时,要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和原则,说明处罚的依据和原则。
在本题中,可以引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说明公司未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了法律规定。
同时,还要说明处罚的原则是污染者负责,受害者补偿。
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得出合理的答案。
三、论述题论述题是法律考试中较为开放的题型之一。
在海洋资源利用法题型中,论述题主要考察对某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法律条文和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哪些?请详细论述。
海洋法复习资料整理
![海洋法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953cbc79563c1ec5da71e0.png)
海洋法練習題一、判断题1.公海自由原则决定了在公海不存在任何法律制度。
( F )分析:公海自由并不意味着毫无限制或处于无法律状态,公海在长期以来形成了公海的法律制度。
2.国际海底区域上覆水域的法律地位与国际海底区域相同。
(T )分析:国际海底区域上覆水域是公海,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土,国家不得对公海本身行使管辖权或在公海上行使属地管辖。
国际海底区域是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行使财产。
3.紧追只有未曾中断,才能在领海和毗连区外继续进行。
( T )分析:紧追可以开始于一国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紧追可以追入公海继续进行,直至追上并采取措施,但必须是连续不断的。
只有追逐未曾中断,才可以在领海或毗连区外继续进行,一旦中断,紧追权就告结束。
4.水与领海的主要区别是:水不允许外国船舶无害通过。
( T )分析:沿海国对其领海行使领土主权附有一定的条件,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而外国船舶在水则不存在这种权利,沿海国在水原则上可以无条件地行使主权。
5.无害通过就是在任何场合下,船舶都必须继续不停地航行,迅速前进,不能停船和下锚。
( F)分析: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宁和正常秩序的条件下,拥有无须事先通过或征得沿海国许可而连续不断地通过其领海的航行权利。
无害通过要求连续不停地迅速通过,但并非任何场合,不可抗力、遇难、救助除外。
6.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享有执行有关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方面的规律和规章的权利。
(F)分析:沿海国在毗连区享有惩处违背该区域所管制事项如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的权利,而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对该区域以开发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活动拥有排他性的主权权利和与此相关的某些管辖权。
7.沿海国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是专属性的,它不取决于有效或象征性的占领或明文公告。
(T )8.在公海上,悬挂两国旗帜的船舶,视同无国籍船舶。
( T)9.沿海国只能采取一种领海基线,即或采取正常基线,或采取直线基线。
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复习
![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177698784868762caaed51b.png)
复习题
1.简述我国养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2.试述我国渔业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3.论述我国保护渔业水域环境的主要措施,根据实践谈谈还有
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当前我国的渔业生产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试提出解决这些问
题的途径。
5.《渔业法》中对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怎样规定的?
保护和管理的策略、措施是什么?
6.简述渔业行政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并说明在渔政执法过程
中如何体现这些基本原则?
7.试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内容。
8.试述专属经济区的性质及沿海国的权利。
9.简述EEZ制度的确立对海洋渔业管理的影响。
10.论述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的目标。
1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国际渔业管理制度发展的
新趋势如何?我国该如何应对?。
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复习重点之论述题
![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复习重点之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c46abf2b160b4e777fcf8b.png)
《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复习重点之论述题1、专属经济区渔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海洋渔业的主要影响答:专属经济区是沿海国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定宽度的特殊区域;该区域的范围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专属经济区上覆水域及其海床和底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即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生物资源享有排他性的专属管辖权〕,包括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养护及管理。
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全面改变了海洋渔业开发和管理的格局,建立了海洋渔业管理的国际新秩序,对海洋渔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包括:①实现了渔业资源的再分配;②降低了海洋渔业资源被过度开发的可能性;③产生了一些新的渔业管理问题;④加强了渔业管理的国际合作。
2、公海捕鱼自由原则及其渔业制度发展趋势答:公海捕鱼自由是长期以来国际法所承认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既是国际习惯法的一条基本规则,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他国际公约所明确肯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所有国家均有权由其国民在公海上捕鱼”。
公海捕鱼自由应由每一个国家行使,无论沿海国还是内陆国。
但公海捕鱼自由是相对的,其已受到包括《公约》在内的很多国际条约的约束和限制〔主要是要求公海捕鱼国承担养护公海生物资源的义务〕。
从公海渔业制度的现状可以预测其发展趋势主要如下:①强调捕鱼国家与毗邻公海的沿海国的合作;②加强对公海渔船的监测控制和检查监督;③限制公海允许捕捞量,并实施国别配额管理;④有些渔具渔法将受到进一步的限制甚至禁止;⑤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作用将得到强化;⑥船旗国将承担更多的义务;⑦一些国家管辖水域内具体的渔业管理措施将越来越多地用于公海。
总之,对公海渔业的限制将向着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具有可执行性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国际法意义上的公海捕鱼自由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越来越多的对公海捕鱼的限制。
3、公海渔业制度为什么尚不能有效解决公海渔业的所有问题?答: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如不对公海渔业资源加以保护,将导致公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同时认识到,在公海捕鱼自由的原则下,要保护公海渔业资源,只能通过国家间的谈判和签订国际公约或协定,由有关国家采取统一的保护措施,才能限制公海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
第七章 海洋法
![第七章 海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31c23eb90d6c85ec3ac635.png)
第七章海洋法习题题目:一、判断题1.沿海国只能采取一种领海基线,即或采取正常基线,或采取直线基线。
( )2.海岸向陆地凹入的地方称为水曲,海湾即是明显的水曲。
( )3.外国军用船舶在中国领海享有无害通过权。
( )4.海洋法公约规定,如两国之间没有相反的协议,两国领海应依“等距离中间线原则”划定。
()5.在沿海国建立了专属经济区的情况下,毗连区包含在专属经济区内,其性质便相当于专属经济区,因此二者是可以等同的。
( )6.沿海国可宣布建立专属经济区,否则,领海以外的这个海域仍然是公海的一部分。
()7.大陆架的法律概念就是陆地领土向海洋的全部自然延伸。
( )8.过境通行制适用于在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一部分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另一部分之间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但有例外情况。
( )9.群岛国在划定群岛直线基线时,应受一定条件的限制。
( )10.在公海上的航行权只属于沿海国。
( )11.对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可由企业部、国家、私人同时进行。
( )二、单项选择题1.1960年第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是为了专门研究( )。
A.领海的宽度问题B.专属经济区间题C.大陆架问题D. 养护渔业资源问题2.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与毗连区法》规定,我国的领海基线采用( )。
A.正常基线B.直线基线C.交替采用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D.低潮线3. “无害通过权”中的“无害”一词是指( )。
A.不违反国际法B、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或良好秩序C.不损害其他国家的领海航行权D.不违反沿海国的法律规章4.领海的宽度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 )。
A.3海里B.6海里C.12海里D.24海里5.对于外国船舶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行使过境通行权,沿海国( )。
A.不应妨碍B.不应予以停止C.不应妨碍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停止D.不应妨碍和不应予以停止6. 1994年《协定》是对《海洋法公约》哪—部分的实质上的“修改”( )。
A.第九部分B.第十部分C.第十一部分D.第十二部分三、多项选择题1.1958年《日内瓦海洋法公约》调整的海域是( )。
《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复习重点
![《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e1cc2d2f60ddccda38a0ba.png)
一、名词解释:1、内水: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及其河口、内海、港口、港湾、领峡以及其他位于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
2、海湾:深入陆地形成明显水曲的海域(公约规定:海湾是明显的水曲,其凹入程度和曲口宽度的比例。
使其有被陆地环抱的水域,而不仅为海岸的弯曲。
但水曲除其面积等于或大于横越曲口所划直线为直径的半圆形面积外,不应视为海湾)3、海峡: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连接海与海、海与洋及洋与洋的咽喉。
4、领海:处于沿海国主权之下、位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并邻接的一带海域(公约: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情形下则及于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
5、公海: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
6、群岛水域:群岛基线所包围的水域。
7、岛屿: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8、大陆架: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床和底土。
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
9、毗连区:毗连一国领海并在领海外一定宽度的水域。
10、海洋法概念:关于各种海域区域的法律制度和调整国与国之间在海洋利用各个领域中关系的原则和规则总称。
海洋法是国际法的一个部门法,国际法的基本原则适用于海洋法的一切领域并构成其基础的一些法律原则。
11、渔业法规概念:法规通常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
渔业法规是国家在渔业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的总和。
渔业法规是调整渔业的各种活动,以及其与渔业有关的社团、法人、法人代表和自然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条例、暂行规定和规章的统称。
12、无害通行权:任何外国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沿海国的领海的权利。
13、紧追权:外国船舶或其小艇之一处在追逐国内水、领海或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并违反有关规定,本国军舰、军用飞机或政府公务船、飞机有在外国船舶视听所及距离内发出视觉或听觉停驶信号并追逐,直至被追逐船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为止的权力。
海洋法复习题
![海洋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d3bf1b6bec0975f565e225.png)
《海洋法》复习材料第一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海洋法全称为国际海洋法。
它是调整国家之间在海洋方面的活动和关系的法律、规则的总和。
2. 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间为明确彼此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缔结的有拘束力的协议,是国家间进行交往的重要法律形式。
3. 国际习惯是指经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实践、惯例或做法。
国际习惯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成为通例,即世界各国在实践上一般都已经实行这种做法;二是经接受为法律,即各国都承认这种通例具有法律约束力。
4. 海洋法的编撰:是指国际上将有关海洋方面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按其性质与类别确定成公约,以便各国按照条约法上条约的生效程序采取措施对其发生效力,以确定各种不同海域的法律制度,并调整各国在利用和开发海洋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5. 海域: 海洋上由于法律性质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海洋上划分为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九个海域。
6.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在1973年召开一次规模最大的海洋法会议,即第三次海洋法会议。
此会议连续开了九年,终于在1982年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此公约共有320条和九个附件,是历史上最详尽的海洋法条约。
该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
7. 日内瓦海洋法公约:195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四个公约:《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大陆架公约》、《公海公约》、《捕鱼与养护生物资源公约》,通常被称为日内瓦海洋法四公约二、简述题1. 简述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主要区别。
(1)法律主体不同国内法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
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和一定的政治实体和国际组织。
(2)制定者不同国内法由专门的国家立法机关来制定。
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作为法律主体的国家本身。
(3)实施不同国内法依靠国家强制力量保证实施。
国际法的实施主要依靠国家本身的自愿行动,国家通过有关的谈判、协商、抗议或某些制裁来保证国际法的实施。
现代渔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现代渔业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50009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31.png)
现代渔业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现代渔业的核心特征是()。
A. 传统捕捞B. 养殖技术C. 可持续发展D. 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渔业管理的主要目标?()A. 保护渔业资源B. 提高渔业经济效益C. 增加渔业就业机会D. 减少渔业资源的捕捞量答案:D3.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水产养殖技术?()A. 人工繁殖B. 水质管理C. 深海捕捞D. 饲料配方答案:C4.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种鱼类不是主要的养殖对象?()A. 大黄鱼B. 草鱼C. 鲨鱼D. 鲢鱼答案:C5.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种污染不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A. 抗生素残留B. 重金属污染C. 农药污染D. 噪音污染答案:D6.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种措施不是用于保护渔业资源的?()A. 建立禁渔区B. 实施捕捞配额制度C. 增加捕捞船只D. 实施休渔期答案:C7.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种技术不是用于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的?()A. 深水网箱养殖B. 渔业信息化管理C. 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D. 渔业产品的深加工答案:C8.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种不是渔业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A. 可持续性B. 公平性C. 排他性D. 多样性答案:C9.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种不是渔业资源评估的方法?()A. 生物学评估B. 经济学评估C. 社会学评估D. 生态学评估答案:C10.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种不是渔业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A.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 《国际捕鲸管制公约》D. 《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A. 过度捕捞B. 水质污染C. 气候变化D. 渔业资源的自然增长答案:A、B、C12.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渔业经济效益?()A. 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B. 渔业产品的品牌化C. 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D. 渔业技术的创新答案:A、B、D13.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些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A. 白点病B. 烂鳃病C. 寄生虫病D. 营养不良症答案:A、B、C14.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些是渔业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组织?()A. 联合国粮农组织B.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C. 国际海事组织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B、C15. 现代渔业中,以下哪些是渔业资源评估的指标?()A. 种群数量B. 种群结构C. 种群增长率D. 渔业资源的经济价值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现代渔业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海洋法复习要点
![海洋法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3248e4dd88d0d232d46a4c.png)
——《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复习——第一部分:课程内容要点第一章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第一节法律法规概述1.法律、法规的含义2.法律法规的类别及其阶位。
3.法律的基本特征。
4.法律法规的主要作用。
第二节国际法概述1.国际法2.国内法第二章海洋法规第一节海洋法综述1.海洋法规、领海基线2.海洋法的概念3.主要海域的划定第二节国内外有关海洋的主要法规1.国际惯例、国际条约2.简述我国海洋法规的主要类别3.简述国际海洋法第三节代表性海洋法规解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海洋生态保护的主要对象2.滨海湿地、渔业水域;排放、倾倒;陆地污染源、陆源污染物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1.内水、领海、海岸线2.我国海域管理的基本原则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公约》有关海洋开发方面的主要内容2.《公约》的重要性3.群岛国、内陆国、群岛基线、公海、沿海国第三章渔业法规基本知识第一节国内外渔业现状概述1.渔业资源的基本特点2.海洋鱼类资源捕捞过度的表现及其成因第二节国际渔业法规概述1.双边及多边渔业协定的签订3.国际法、国内法、渔业法规、国际渔业法规第三节国内渔业法规概述1.国内渔业法规第四节渔业法规的作用、特点和一般原则1.渔业法规对渔业生产的调节作用(宏观作用和微观作用)第四章国际渔业法规第一节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及其渔业制度1.群岛国、群岛基线、群岛水域2.领海基线的类型第二节专属经济区的渔业制度1.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养护和利用的基本规定2.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对海洋渔业管理的影响4.降河产卵种群、溯河产卵种群、内陆国和地理不利国第三节大陆架的渔业制度1.海洋法上的大陆架概念和地理学上的大陆架概念的区别第四节公海的渔业制度1.公海自由的主要内容2.公海捕鱼自由原则及其主要限制3.登临权、紧追权4.现行公海渔业制度的缺陷及其发展趋势第五节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1.制定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的背景及目的2.行为守则对渔业的影响第六节《执行协定》1.《执行协定》对公海渔业管理的影响2.发展和使用有选择性渔具的主要原由第七节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渔业协定1.在中日渔业协定下,中日双方在东海形成的不同性质水域及管理3.在中韩渔业协定下,中韩在黄海和东海北部形成的不同性质水域及管理第五章我国的主要渔业法规第一节我国渔业法规的发展简史和现状1.我国现行的渔业法规体系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确定的渔业生产方针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确立的渔业管理基本原则及其原由3.《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主要特点第二部分:核心内容解读一、主要名词1.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可分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
渔业发展考研试题及答案
![渔业发展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415a7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0.png)
渔业发展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A. 生态养殖B. 过度捕捞C. 渔业资源保护D. 渔业科技创新答案:B2. 我国渔业资源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是:A. 《渔业法》B. 《环境保护法》C. 《海洋法》D. 《水污染防治法》答案:A3.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依赖于:A. 增加捕捞量B. 减少捕捞量C. 禁止捕捞D. 无限制捕捞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渔业资源管理的措施?A. 建立禁渔区B. 限制捕捞工具C. 增加渔业补贴D. 实行捕捞配额制度答案:C5. 我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包括:A. 渔业资源枯竭B. 渔业环境污染C. 渔业技术落后D. 渔业产量过剩答案:D6. 以下哪个是渔业资源保护的国际组织?A. FAOB. WHOC. WTOD. UN答案:A7. 渔业资源评估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生物学评估B. 经济学评估C. 社会学评估D. 生态学评估答案:C8. 我国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不包括:A. 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 提高渔业经济效益C. 保护渔业生态环境D. 增加渔业从业人员数量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渔业资源保护的措施?A. 限制捕捞时间B. 限制捕捞区域C. 增加捕捞量D. 限制捕捞工具答案:C10. 我国渔业发展的主要优势不包括:A. 丰富的渔业资源B. 广阔的海域面积C. 先进的渔业技术D. 完善的渔业政策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渔业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答案:我国渔业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过度捕捞、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解决措施包括实施捕捞配额制度、建立禁渔区和休渔期、推广生态养殖、加强渔业资源监测和保护等。
2. 阐述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答案: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在于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实现途径包括加强渔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加强渔业资源监测和评估等。
渔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考核试卷
![渔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000b54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3.png)
6.使用小于规定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的行政处罚是什么?()
A.警告
B.罚款
C.没收渔具
D.吊销捕捞许可证
7.下列哪种渔业资源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范畴?()
A.鲟鱼
B.鲤鱼
C.鲨鱼
D.海龟
8.在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区从事捕捞活动,必须遵守什么规定?()
A.实施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B.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恢复生态环境
C.提高渔业生产者的素质,推广新技术
D.限制渔业生产规模,降低捕捞强度
(以下为答题纸)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我国渔业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是《_______》。
2.渔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规定,渔业资源属于_______所有。
D.提高公众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意识
17.渔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中,以下哪些是对渔业生产者的要求?()
A.按照规定申请和携带捕捞许可证
B.采取保护渔业资源的捕捞方法
C.遵守禁渔期、禁渔区的规定
D.自由选择捕捞时间和地点
18.以下哪些行为可能会对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A.放流水生生物的质量不达标
B.放流时间选择不当
C.放流地点选择不当
D.放流后不进行效果评估
19.渔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对渔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A.在规定的捕捞季节内
B.在规定的捕捞限额内
C.使用规定的捕捞工具和方法
D.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后立即进行捕捞
20.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政策试题及答案解析
![海洋政策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ecd0b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1.png)
海洋政策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洋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 保护海洋环境B.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C.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海洋政策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目标的综合政策体系,其主要目标包括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以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多个方面。
2. 下列哪项不属于海洋政策的范畴?()A. 海洋资源开发政策B. 海洋环境保护政策C. 陆地水资源管理政策D. 海洋科研政策答案:C解析:海洋政策主要关注与海洋相关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科研活动,而陆地水资源管理政策属于水资源政策范畴,不属于海洋政策。
3.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专属经济区(EEZ)的最大宽度为()。
A. 200海里B. 350海里C. 450海里D. 550海里答案:A解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可以拥有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4. 海洋政策的制定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国际法和国内法B. 经济利益和环境影响C.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海洋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国际法和国内法、经济利益和环境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多个因素。
5. 下列哪项不是海洋政策的执行机构?()A. 海洋局B. 海关C. 渔业局D. 税务局答案:D解析:海洋局、海关和渔业局都是与海洋政策执行相关的机构,而税务局主要负责税收征管,与海洋政策执行无直接关系。
6. 海洋政策的评估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政策效果B. 政策成本C. 政策影响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海洋政策的评估需要全面考虑政策效果、政策成本和政策影响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7. 海洋政策的调整通常基于哪些原因?()A. 环境变化B. 技术进步C. 政策效果评估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海洋政策的调整可能基于环境变化、技术进步、政策效果评估等多种原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公海渔业的规定并没有解决公海渔业资源的分配问题;此外,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对一些特定生物资源的不同看法所产生的观念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海生物资源养护措施的有效性。
4、群岛水域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答:在全部由一个或多个群岛构成的群岛国,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的最外缘各点的直线,可作为测算群岛国领海和其他海洋区域宽度的起算线,即群岛基线。
2、公海捕鱼自由原则及其渔业制度发展趋势
答:公海捕鱼自由是长期以来国际法所承认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既是国际习惯法的一条基本
规则,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他国际公约所明确肯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所有国家均有权由其国民在公海上捕鱼”。公海捕鱼自由应由每一个国家行使,无论沿海国还是内陆国。
但公海捕鱼自由是相对的,其已受到包括《公约》在内的很多国际条约的约束和限制(主要是要求公海捕鱼国承担养护公海生物资源的义务)。
《行为守则》在认清世界渔业和养殖业基本状况的前提下,提出了改变渔业基本状况的措施,有利于促进渔业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性利用及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强调的渔业行为和渔业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实现渔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6、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其主要特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是我国渔业法规体系的基本法,体现了国家在渔业发展和管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专属经济区上覆水域及其海床和底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即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生物资源享有排他性的专属管辖权),包括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养护及管理。
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全面改变了海洋渔业开发和管理的格局,建立了海洋渔业管理的国际新秩序,对海洋渔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包括:①实现了渔业资源的再分配;②降低了海洋渔业资源被过度开发的可能性;③产生了一些新的渔业管理问题;④加强了渔业管理的国际合作。
②群岛国应尊重其他国家所铺设的通过其水域而不靠岸的现有海底电缆。
③如果群岛国的群岛水域的一部分位于一个直接相邻国家的两个部分之间,该邻国传统上在该水域内行使的现有权利和一切其他合法权益,以及两国间协定所规定的一切权利,均应继续,并予以尊重。
5、《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对渔业产生的影响
答:《行为守则》是在全世界主要渔业资源出现严重的过度捕捞、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下,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主导,经各国共同努力而制定的;是各国自觉意愿的充分体现。尽管本身并不是一份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但其提出的负责任渔业行为的原则和标准,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并成为国际和各国渔业管理中自愿遵守的重要行为指南。从这一点上讲,《行为守则》已成为国际渔业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渔业法规。
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点之论述题
———————————————————————————————— 作者:
———————————————————————————————— 日期:
《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复习重点之论述题
1、专属经济区渔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海洋渔业的主要影响
答:专属经济区是沿海国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定宽度的特殊区域;该区域的范围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群岛水域指群岛基线所包围的全部水域,不论其深度和距离海岸的远近。群岛水域是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一个特殊的水域,既不同于内水,也不同于领海。
按规定:群岛国的主权及于群岛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和底土,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资源。但此项主权受到公约有关规定的条件限制,具体包括:
①在不影响其主权的前提下,群岛国应尊重与其他国家间的现有协定,并应承认直接相邻国家在群岛水域范围内的某些区域内的传统捕鱼权利和其他合法活动。
从公海渔业制度的现状可以预测其发展趋势主要如下:①强调捕鱼国家与毗邻公海的沿
海国的合作;②加强对公海渔船的监测控制和检查监督;③限制公海允许捕捞量,并实施国别配额管理;④有些渔具渔法将受到进一步的限制甚至禁止;⑤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作用将得到强化;⑥船旗国将承担更多的义务;⑦一些国家管辖水域内具体的渔业管理措施将越来越多地用于公海。总之,对公海渔业的限制将向着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具有可执行性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国际法意义上的公海捕鱼自由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越来越多的对公海捕鱼的限制。
作为一份建立在自愿遵守基础上的国际渔业指导性文件,《行为守则》的某些部分以有关国际法规为基础,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有关规定以及有关的国际渔业协定;同时,守则也包括了其他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如《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等。因此,《行为守则》可能具有或者已经具有某些方面的法律约束力;其适用于全球范围的所有渔业领域(包括捕捞、加工、贸易及水产养殖、渔业研究等)。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继承传统公海捕鱼自由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对它的限制及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的原则,要求沿海国在行使公海捕鱼自由的权利时,承担养护公海生物资源的义务。但其所规定的“养护生物资源”等义务,大多是原则性、需要有关国家主动履行的义务;无论是有关海洋法的国际习惯法规则或是《公约》所确立的原则和规则,都存
理的基本政策。《渔业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促进我国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极为重
要的作用,特别是2000年《渔业法》修改以后,更符合我国渔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和渔业
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进一步适应了国际渔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概括起来,我国的《渔业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注重渔业的科学管理,体现了渔业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②与国际新海洋制度相衔接;③加强渔业管理,适应渔业资源与水域生
3、公海渔业制度为什么尚不能有效解决公海渔业的所有问题?
答: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如不对公海渔业资源加以保护,将导致公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同时认识到,在公海捕鱼自由的原则下,要保护公海渔业资源,只能通过国家间的谈判和签订国际公约或协定,由有关国家采取统一的保护措施,才能限制公海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