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景物、四时迁移触发作者情感而引起创 作冲动; 其二是“颐情典坟”,即搜求古典文献,蓄积 创作养料,捕捉创作情思,激发创作冲动。
没有认识到现实生活对文艺创作的重要影响。
(二)创作构思论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 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 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 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弗悦, 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 缨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 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 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四、思考题与阅读材料
(一)思考题
1、试述陆机艺术创作论的主要内容。 2、试比较曹丕与陆机的文体论。 3、玄学言意之辨对陆机文论的影响。
(二)阅读材料
1、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出版社,2002年。 2、傅刚:《汉魏六朝文体辨析的学术渊源》,《中国社会科学》, 2001年第1期。 3、袁行霈:《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一辑。 4、陈良运:《“诗缘情”诗学意义新识》,《文艺理论研究》1990 年第4期。
二、《神思》篇的艺术想象论
“神思”一词出现于汉代,本意指人的精神活动和 思维方式。 魏晋南北朝,文人普遍用“神思”表示艺术想象。 《神思》描述艺术想象的基本特征、心理状态、情 感因素、构思想象与语言的关系,以及作者平时的 积累与文思开塞的关系等方面问题。
(四)《文心雕龙》的结构体系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 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 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 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 篇以上,纲领明矣。至於剖情析采,笼圈条 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 替於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於知音,耿介 於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 毛目显矣。
第二节
陆机《文赋》
陆机简介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远祖陆绩为汉末著名的经学大师 祖父陆逊为东吴丞相 父亲陆抗为东吴大司马 《晋书·陆机传论》:“文武奕叶,将相连华。” 东吴灭亡,投靠文坛领袖张华 “伐吴之役,利获二俊”。 太安二年(303),为后将军,讨伐长沙王乂,兵败,被诬谋反, 与弟陆云被司马颖杀掉,仅四十三岁。 “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2、创作的繁荣
(1)作家:建安三曹、七子,西晋三张、二陆、两潘,东晋陶渊明, 南北朝谢灵运、鲍照、庾信以及萧氏父子 (2)文体:五言诗,山水田园诗,玄言诗,宫体诗,辞赋、骈文、小 说、北朝民歌
第一节 曹丕的《典论· 论文》
《典论》/《自叙》、《论文》 现存的第一篇评论文学和作家的专论 “建安七子”: 孔融(文举)、陈琳(孔璋)、王粲(仲宣) 徐幹(伟长)、阮瑀(元瑜)、应瑒(德琏) 刘桢(公幹)
第三节
刘勰《文心雕龙》
一、刘勰与《文心雕龙》概述
(一)刘勰简介
刘勰(约465—521),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世 居京口。 《梁书· 刘勰传》:“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 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馀年,遂博通经 论。” 大约在南齐末年(499—502年),写成《文心雕龙》 《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灭惑论》 518年,僧祐死。次年,刘勰奉旨在定林寺整理佛经。 520年,编经成功,出家,法号慧地。不一年,卒。
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刘勰 《文心雕龙》,对曹丕文体论的继承和发展。
“诗赋欲丽” 主张,认识到文学作为艺术的独特 的审美特征,推动当时和以后的文学创作与批评更 加重视艺术美。
四、批评论
1、批评两种错误的文学批评态度与方法
“文人相轻 “贵远贱近,向声背实”
2、揭示“文人相轻”的原因
1、艺术想象的展开
“收视反听,耽思傍讯”,集中精力,心境澄明,即要 有虚静的心态。
艺术想象的特点:
一是,不受时空的限制,所谓“精骛八极,心游万
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二是,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
2、艺术形象的形成
“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主体情感与客 观物象在想象活动中不断交融,艺术形象逐渐构成。
(二)《文心雕龙》的写作缘由
《文心雕龙· 序志》:梦见随孔子南行,醒后 发心“敷赞圣旨”,但自认为注经难逾马融、 郑玄,于是转而论文。 重视文学的作用,深信文学作品可以阐明儒 学,有益政教。 当时文坛重形式轻内容,评论家们却不能正 确地给予批评,刘勰觉得自己有责任建立自 己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作家与评论家。
一、文学价值论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文章”,主要指诗赋等文学作品,也包括学术著作和章、表、 书、论等应用类散文。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鲁迅:“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 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不再把文学作为阐发经义的工具,而是用来反映现实生活,抒 发作家强烈的思想感情。
4、 对“缘情说”的评价
陆云评《文赋》“绮语颇多”。 谢榛《四溟诗话》卷四:“绮靡重六朝之弊。” 纪昀《云林诗钞序》:六朝文风“自陆平原‘缘情’ 一语,引入歧途” 。 胡应麟《诗薮· 外篇》:“诗缘情而绮靡”是“六 朝之诗所自出”。
(三)“赋体物而浏亮”
赋以描写具体物象为主要特征,其风格以“浏亮” 为主。“浏亮”,清楚明白。 陆机对诗与赋文体风格的区分只是就总体倾向而言 的,其实诗也有“体物”的一面,赋也有“缘情” 的一面,只不过诗歌的抒情性更为突出,赋的体物 性更为明显。 陆机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即感情性与形象性, 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3、语言传达
广泛搜求语言,“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具有独特的个 性。
(三)创作灵感论
灵感涌现时,“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 灵感未发时,“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 灵感的有无非作家自身所能控制。
“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 行独犹响起。”
(三)《文心雕龙》书名的含义
《文心雕龙· 序志》: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 《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 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文心”,乃“言为文之用心”,即论文学的艺术构思;“雕 龙”,取战国齐人驺奭“群言雕龙”之意,论文学的形式美。 刘向《别录》:“驺奭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 奭’。” 从艺术构思与表现两方面探讨文学问题。
1、从第一篇《原道》到第五篇《辨骚》是全书的总论,即 刘勰说的“文之枢纽”。 作者首先提出“文原于道”的原则,其次说明写作必须 学习儒家圣贤的经典,再次指出“纬书”不可信,最后 论述文学作品的代表作——骚体。 2、从第六篇《明诗》到第二十五篇《书记》为文体论,即 所谓“论文叙笔”。 分别讨论诗、乐府、赋等三十五种文体,论述的原则是: 叙其源流,明其含义,选举范文,总结规律。 3、从第二十六篇《神思》到第四十九篇《程器》为创作批 评论,即所谓“剖情析采”。全书中最主要的部分。 4、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序或跋,说明这部书的名称、 写作动机、全书的基本内容等。
2、 “气”之类型
(1)清—刚,作家的阳刚之气,作品俊爽超迈风格 (2)浊—柔,作家的阴柔之气,作品凝重沉郁风格
(二)意义与局限 1、第一个以“气”评论文学现象
孟子“养气说”,修身养性;张衡“元气说”,哲 学问题。 刘勰“才有庸俊,气有刚柔” 韩愈 “气盛言宜”说 桐城派的“阳刚阴柔之美”
(二)本同末异
“本同”,文章共同遵守的原则,如用语言文字来 表达思想与情感等。 “末异”,各种不同文体的具体表现形态及不同的 风格特征。 “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八类,分别具有“雅、 理、实、丽”四种不同特征。
意义
对文体的分类更细密、更系统
班固、蔡邕
对文体特征的概括,为后人的文体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文气说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同, 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一)内涵
1、“气”之内涵
(1)作家的才性、气质 “文以气为主” “孔融体气高妙” (2)作品的语言、文体等方面的特色,即风格。 “徐幹时有齐气” “公幹有逸气” (3)内外相通。在作者,是才性、气质;形诸作品,便成为作品 的风格。
(二)“诗缘情而绮靡”
1、思想来源
《毛诗序》:“吟咏情性。” 扬雄:“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曹丕:“诗赋欲丽。”
2、理论内涵
缘:因;绮靡:美丽 以“情”作为诗歌的本质,以“美”作为诗歌的艺术特征。
3、“诗缘情” 与《毛诗序》“吟咏情性”比较
都认识到诗歌的抒情的特征 《毛诗序》强调“止乎礼义”,抒情只被作为一种 手段,其目的是要美刺,是要为政教服务。 陆机只讲诗缘情而不谈礼义,使诗歌的抒情不再受 儒家政教目的的束缚,而回归情感本身。
交代不能说出文思开塞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和运 用文思的问题。将灵感视为“天机。
三、文体风格论
(一)十体分类法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 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 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 丽。
一、“意称物”与“文逮意”
《文赋》写作目的,解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问题。 “意”,指构思过程中所形成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文章 中已经表达出来的思想 “物”,指人的思维活动对象 “文”,指用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章。 “意不称物”,指构思内容不能正确反映思维活动的对 象。 “文不逮意”,指文章不能充分表现思维过程中所构成 的具体内容。 “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知与能,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二、艺术创作论
(一)创作发生论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 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 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 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 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作家创作冲动的发生来自两方面因素: 其一是“玄览中区”,即静观现实世界,由
2、忽视了时代、社会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创作 实践、艺术修养等主客观因素,对风格形成的 决定作用。
三、文体论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 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 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一)四科八体
文学的体裁与风格 八体:“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四种风格:雅、理、实、丽
主观上, “善于自见与“暗于自见” 客观上,“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以己之长轻人所 短
3、正确的文学批评态度与方法:“审己 以度人”
五、思考题与阅读材料
(一)思考题
1、曹丕“文气说”的理论内涵及意义。 2、曹丕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3、谈谈你对“文学自觉时代”的理解。
(二)阅读材料
1、涂光社:《原创在气》,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2、蔡钟翔:《<典论· 论文>与文学自觉》,《文学评论》1983年第5 期。 3、蒋述卓:《说文气》,《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十七周 6月18日
概述
《文心雕龙》、《典论· 论文》、《文赋》、《诗品》 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
繁荣的原因
1、思想的解放
(1)魏晋玄学重主体、重才性、重审美、重个体人格、重精神自由 (2)玄佛合流。佛家重佛心的神妙与顿悟,玄学重玄心的虚静与神游, 都是对主体意识和个体精神的张扬。
(五)《文心雕龙》的研究状况
1982年,成立“龙学”会,办《文心雕龙研究》 文本注释方面
黄叔琳注、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
字句校勘方面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
理论研究方面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牟世金 《文心雕龙研究》、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