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8年秋季[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参考资料
《语文教材研究与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语文教材研究与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语文教材研究与案例分析英文名称: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ase analysis课程性质: 必选课总学时:36学分: 2 适用对象:汉语言专业本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科与教材理论相交的产物,它以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实践案例做为研究对象对象,旨在揭示语文教材、教学的一般规律。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1、通过学习和研究,明确学科的任务和学习研究方法。
2、通过学习和研究,对语文教材的体系有个全面了解。
3、通过选读各类典型的教材,培养学生独立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编写教学案例的能力。
4、通过具体操作,对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1个学期,分为《案例教学》、《语文教材概述》、《拼音教学案例分析》《识字写字教学案例分析》、《阅读教学案例分析》和《作文教学案例分析》六部分。
本课程重点语文教学观念下的教材研究;培养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难点是实际课堂教学能力的转化。
《案例教学》的重点章节是第一讲、。
难点章节是第3讲。
《语文教材概述》的重点章节是第一讲、第三讲。
难点章节是第六讲。
《拼音教学案例分析》的重点章节是是第三讲。
难点章节是第三讲。
《识字写字教学案例分析》的重点章节是第二讲,难点第一讲。
《阅读教学案例分析》的重点章节是是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
难点第三讲。
《作文教学案例分析》的重点章节是是第一讲。
难点第二讲。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语文教材研究与案例分析》教学以分析--讨论—操作—讨论,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合作意识。
(五)实践环节1.课程实践2.主要内容与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具体操作机会,通过磨课,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评课能力。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12篇完美版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一):创课堂之精彩,扬生活之风帆《坐井观天》教学案例一、背景分析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发现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
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联系实际,贴近于生活,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
二、案例描述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就应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
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坐井观天》是一篇十分搞笑的寓言。
文章透过生动搞笑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
)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样样呢?(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秀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超多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超多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师灵机一动)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齐。
中小学教学教研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小学教学教研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小学教学教研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构建区域教学教研“云中心”——东莞市中小学教学教研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1年7期.杨俊瑜.王石.[2].区域性中小学教学教研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教育信息技术》.2011年10期.杨俊瑜.王石.[3].领导学视角下中小学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与素质探析.《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9期.张秀荣.[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研的实践与探究.《中国电化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3期.张捷.[5].提升教学领导力中小学教研组长的角色、培养与管理探析.《上海教育科研》.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6期.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教研组长专业发展研究"项目组.[6].教科研论文写作的“六忌”.《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4年1期.阮建虹.李佳楣.[7].聚力成势:探路区域"集群教研"——成都市高新区区域教研巡礼. 《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3期.张泽科.[8].中小学教研组长:角色、培养与管理.《教育发展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12期.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教研组长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项目组.[9].我国中小学教研员研究的基本态势分析.《教师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卢立涛.梁威.沈茜.[10].US合作教研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月刊(中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4期.杨铁金.二、中小学教学教研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在线教研平台的设计与应用.作者:邱向阳.软件工程山东大学2010(学位年度)[2].从外推走向内生——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黄迪皋.课程与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3].内蒙古中小学教研室的教研问题与对策.被引次数:5作者:赵虹.教育管理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4].莱阳市中小学教研现状的案例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王庆玲.教育管理山东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5].中小学教研组长领导力现状分析——以柳州市S中学为例.作者:江怀霞.教育管理上海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6].论音乐教研员的角色转型与职能转变.被引次数:4作者:谢铁华.学科教学(音乐)湖南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7].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网络考研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徐莉.软件工程黑龙江大学2012(学位年度)[8].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研究——基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 作者:肖玲.教育学原理西南大学2015(学位年度)[9].中小学网络教研问题及策略研究.被引次数:17作者:黄小琴.教育经济与管理西南大学2009(学位年度)[10].中小学教学视频案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郭宇刚.教育技术学沈阳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中小学教学教研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正本清源理性推进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刘玲,2010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0年学术年会[2]创新体育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郑州市金水区体育教学指导组工作模式之探究.毛艳红,2011首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北京论坛[3]教育博客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研中应用有效性的调查研究.李改梅.张瑜,2008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4]语文教学的起点应在哪里?.邵宗杰,2006第二届识字教育国际研讨会[5]我国中小学教学研究组织的发展与困境.胡惠闵.刘群英,2013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6]重教研员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获教研工作新成效——成都市温江区体育教研员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有感.,2006全国·十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学校体育教学研讨会[7]以教研为载体推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高淑印.李维钧,20132013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8]中国内地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王荣良.李锋,2006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9]信息化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生活——哈尔滨市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和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情况汇报.朱振德,20072007'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年会[10]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实践.黄本康,2009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
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案例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分析了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丑小鸭》一文。
文章通过讲述丑小鸭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的主题。
2.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丑小鸭吗?”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整体感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感受丑小鸭的成长历程。
(3)细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分析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它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实现梦想的过程。
(4)拓展延伸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探讨如何实现梦想。
(5)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丑小鸭成长过程中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坚持、乐观等,并强调这些品质对实现梦想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
通过提问、讨论、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重视阅读策略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
例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分析人物心理,体会文章主题。
这种策略指导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3. 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教师通过导入新课、拓展延伸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丑小鸭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拓展延伸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与自身生活的联系。
4. 注重阅读效果评价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阅读效果的评估。
西南大学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运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请根据实际课程填写)。
这部分内容是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整个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请根据实际课程填写)等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请根据实际课程填写)。
(2)(请根据实际课程填写)。
2. 教学难点:(1)(请根据实际课程填写)。
(2)(请根据实际课程填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案例分析法: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PPT、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请根据实际课程填写)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1)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逐步揭示课程的核心知识点。
教学设计分析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设计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学设计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报告以一次教学设计分析实践为例,对教学设计分析的过程、方法及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教学设计分析实践背景本次教学设计分析实践以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
该课程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设计分析实践中,教师通过对教材、学生、教学目标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力求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案。
三、教学设计分析过程1. 教材分析《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讲述了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在教材分析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课文主题:故事主要围绕小壁虎借尾巴展开,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壁虎借尾巴的困难,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学生分析(1)认知特点:三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动物故事有较强的兴趣。
(2)学习需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达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兴趣。
4. 教学方法分析(1)情境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表达交流: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最新7篇】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最新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最新7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篇一一、说教材:《穷人》是人教版现行版第十二册的第二十课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精品力作。
《蟋蟀的住宅》教学案例(通用13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案例(通用13篇)2022-12-15《蟋蟀的住宅》教学案例(通用13篇)《蟋蟀的住宅》教学案例篇1注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及其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 体会蟋蟀能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蟋蟀住宅特点及其建筑过程,学习课文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蟋蟀图片及其蟋蟀住宅平面图。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放录有蟋蟀的叫声的录音带)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叫声吗?你对蟋蟀了解多少,谁来谈谈?你们知道吗?蟋蟀不但叫声好听,而且还会建造房屋呢!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会对蟋蟀有更深的了解。
请大家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问: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呢?)二、指导自主学习,感悟内容1、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去默读课文,看看对这些问题是否有所了解。
2、交流读书所得。
谁愿意谈谈你读完后解决了什么问题?(学生在谈话时,教师要认真倾听,然后作出鼓励性评价。
)[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并以尊重的态度、饱满的热情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认识,不论是浅显的还是深刻的,完整的还是不完整的,只要是学生认真读书的收获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
]三、小组合作,理解重点1、出示画有蟋蟀住宅的投影图片或挂图。
看到这幅图,结合大家刚才的读书情况,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小组合作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参加部分小组的讨论。
)2、在班级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谈谈你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书上的话,谈出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及内部特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体会重点。
这么伟大的工程,蟋蟀是怎么建筑的呢?假如你就是蟋蟀,你会怎么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建造过程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试着说一说,然后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介绍。
四、回归整体,通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练习朗读课文。
语文跨学科教学案例

语文跨学科教学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语文跨学科教学是指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案例。
案例背景:某高中语文老师决定在课堂上开展一次语文跨学科教学活动,主题是“古代诗人的诗歌与历史背景”。
老师选取了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这首诗作为教学素材,希望通过这首诗歌的解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写作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活动设计:1.教师引导学生先通读《登高》这首诗,了解其背景和内涵,激发学生对这首诗的兴趣。
2.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登高》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诗歌中的意思。
3.教师通过讲解唐代的社会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杜甫创作这首诗的动机和情感。
4.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研究杜甫的生平和作品,向同学们展示研究成果。
5.活动结束后,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登高》这首诗和课堂讨论内容,写一篇关于杜甫及其诗歌创作的短文,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活动效果:通过这次语文跨学科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登高》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还了解了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杜甫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在写作短文的过程中,学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结:语文跨学科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在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学科间的联通,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跨学科教学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语文跨学科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语文跨学科教学是指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案例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探讨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
二、案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案例实施1. 教学内容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为例,选取《春雨的色彩》一文进行教学。
该文描绘了春雨的美丽景象,蕴含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春雨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春雨有哪些颜色吗?”(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图片,自主学习春雨的颜色。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春雨的颜色有哪些?②为什么春雨会有这么多颜色?③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有颜色?④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4)展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拓展延伸。
①观看纪录片《春雨》,了解春雨的成因及作用。
②查阅资料,了解春雨的成语故事。
③学生创作关于春雨的诗歌、绘画作品。
3.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合作、展示等表现。
(2)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拓展延伸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家长评价: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四、案例反思1. 跨学科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跨学科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探索、发现、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紧抓单元双线组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业设计实施案例

紧抓单元双线组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业设计实施案例【Summary】作业是巩固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双减”政策的出台使作业设计优化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以期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低年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减负增质”。
【Keys】语文素养作业案例减负增质一、作业内容随着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广泛实施,单元作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业设计中,我们尝试采用推进式作业、分层作业、“项目”融合式作业设计,进行单元作业设计。
(一)“推进式”作业本单元的课文对想象画面有具体的句子描写,教师可以通过“推进式”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交流画面,抓住句子中的重要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单元的“推进式”作业设计思路为:关注画面→交流画面→聚焦画面。
1.关注画面《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作业设计如下:一、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雷锋叔叔路过_______,他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雷锋叔叔路过_______,他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千人糕》作业设计如下:一、请根据课文内容将千人糕制作的过程的图片行正确的排序。
这一设计主要帮助学生关注画面,使学生能有效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为接下来的交流画面、想象画面做好铺垫。
2.交流画面《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作业设计如下:二、口头说说:雷锋叔叔在哪里?《千人糕》作业设计如下:二、口头说说:制作千人糕需要什么过程?这一口头作业主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要想象的画面,在口头交流画面的过程,学生可以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对画面进行描述,初步感受和想象画面。
3.聚焦画面《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作业设计如下:三、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的细雨()的小路()的大娘()的荆棘()的汗滴()的脚窝通过让学生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引导学生聚焦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聚焦画面,从而更好地想象画面。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评析(精选16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评析(精选16篇)《漂亮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评析篇1教材简析:《漂亮的小兴安岭》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语文第五册(三班级)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课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漂亮的景色,抒发了喜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全文围绕“漂亮”“迷人”,按春夏秋冬的挨次来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楚,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精确,是对同学进行“用词精确”训练的典型文章。
同学分析:三班级的语文教学处于由低班级的识字教学向高班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
在学校语文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育同学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力量。
然而,精确地运用词语和恰到好处地表达对于刚入三班级不久的同学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还处于学习和积累阅历的阶段,而且他们的观看力量和表达力量也比较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倡,老师和同学公平对话,同学和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同学方式。
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漂亮,物产的丰富,激发喜爱小兴安岭,喜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用词的精确。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背诵“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4、学习按四季挨次,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看的方法。
教学重点:精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用词造句的精确。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看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8篇课文,也知道了学习课文入手的一些方法了,今日,我们将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学习《漂亮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呢?我想先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生:可以从课题入手。
生:可以从重点段入手。
生:还可以从问题入手。
生:我认为从重点句入手也不错生:我还认为从重点词也可以。
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师:假如我们从重点句入手的话,那你认为可以选择哪些重点句呢?我还是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每一次的教案编写,都付出了庞大的精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课文;学会本课3个生字,2个多音字,知道风干、吸吮、“饿”等词语的意思;2、进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品悟、有感情朗诵、联系生活想象读,等多种方法朗诵,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逐渐培养自己的语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存;通过抓关键词,交换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想象仿写,初步学习细节描写;通过小组合作、对照想象,了解反衬法的妙处;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水的宝贵,知道节省用水,体会母亲的节俭持家,母爱的伟大;教学重点:通过三个生活场景的品读与感悟,提高浏览能力,培养语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存;教学难点:初步学习反衬法,学习细节描写;教学准备:学生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复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多种方式朗诵,体会水的宝贵,培养语感,积存语言;初步了解反衬法,学习细节描写;养成节省用水、珍爱水资源的良好习惯;一、复习导入:(4分钟)出示一组词语,指生读;巩固多音字,易读错词。
自由交换读书感受,顺势引导,用一个词概括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锤炼用词语概括感受的能力,并引导下一步教学)基本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苦”、“乐”、“宝贵”、“缺水”等,顺势把苦、乐、宝贵板书到黑板上。
交换读书方法:我们读书就是这样,有了基本的感受后,还应把自己的感受,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表达出来。
然后再看看作者是用怎样具体生动的来表述的。
二、精读感悟:(默读5分钟,交换指导朗诵15分钟,其中第一3分钟,第二雨中5分钟,一勺水7分钟)1、作者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从而表现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宝贵的东西”呢?默读课文,找到关于水的三个场景,标画出表现水的宝贵的词句,印象特别深入的词,可用三角号标出。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1引言本文将对一节小学语文课进行案例分析,探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希望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
案例描述本次语文课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解《兔子和乌龟》这个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策略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讲故事、提问等。
通过讲故事,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提问则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兔子和乌龟》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讲述兔子和乌龟之间的比赛,向学生传递着胜利来自于坚持和努力的信息。
这样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努力奋斗的精神。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对故事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了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
但也有少数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寓意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通过本次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1. 针对少数学生理解故事寓意的困难,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生动活泼的讲解方式,通过实例说明故事背后的寓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在提问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问题,既有简单的理解性问题,也可以设置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3.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结通过本次案例分析,我们深入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相信可以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提前做好教案是为了,教学更好的开展,是为了教学内容更加的精确。
所以每次新的课程的时候,不能落下教案。
你的教案写了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篇,欢送大家阅读共享借鉴,盼望大家喜爱,也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邻居、懊悔、劝导、把式、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那么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在学生感受寓言提醒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根底上,体会寓意。
教具打算: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有关教学课件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提纲:1、查找关于寓言的资料。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提醒课题1、同学们喜爱听寓言故事吗?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挖苦某种人。
寓:寄予、包含的意思。
言:讲道理。
)4、“寓言二那么”的“那么”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5、今日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第一那么寓言。
看教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指名读,齐读。
二、熟字新解,理解课题1、板书“亡、牢”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2、板书“羊、补”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谨慎读书,必须会找到答案的。
三、沟通体会,明白寓意(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此时此刻,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留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状况。
3、学生质疑,依据学生的问题,探讨解疑。
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进展、误区及深化策略

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进展、误区及深化策略作者:任明满申小艳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22年第07期任明满,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申小艳,西南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随着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推进,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了很多新概念,如深度学习、大概念、学习任务群、项目化学习、大单元设计等,这些新概念为探索語文教学改革方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其中,大单元设计自2018年以来,受到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存在一些需要廓清的误区,总结、梳理成功的经验,辨明、走出误区,有利于明晰大单元设计的有效路径,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进展已有研究主要围绕大单元的内涵、学理思辨及课例设计展开,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1.明确了“大单元”的内涵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语文课程,应从对知识点的了解、理解和记忆转向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信念。
基于此,崔允漷老师认为,“大单元”是一个学习单位、学习事件或者完整的学习故事,由“大任务”驱动,围绕学习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进行深度统整。
大单元之“大”,首先在于通过大概念(也称为“大观念”,本文统一称为“大概念”)、大项目、大任务来统领整个学习过程,使教学摆脱琐碎的知识点讲解;其次,是指向学生高阶素养的培养,以高阶素养带动学生低阶素养的发展;再次,指向“大课时”,从“课时决定学习”走向“学习决定课时”,以学生学习进度决定课时规划。
[1]从本质上来看,大单元设计的核心不在外在形式,而在育人指向、内容统整。
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如果具备上述特点,就可以成为一个大单元;反之,则仍然只是一个内容单位。
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如设计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课程,如果能够设计好驱动性的“大任务”,系统规划学习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也可以成为一个大单元设计。
2.基于学科属性进行学理思辨大单元设计具有较强的统整性,围绕大单元设计的跨学科属性与语文学科属性、教材单元与大单元等核心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学理思辨。
《秋天的雨》教学案例及评析(15篇)

《秋天的雨》教学案例及评析(15篇)《秋天的雨》教学案例及评析(精选15篇)《秋天的雨》教学案例及评析篇1教材介绍:《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文章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
课文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片断一:师:出示教具“大钥匙”(硬卡纸做)生:认读“钥匙”(点评:形象、直观的教具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每一把钥匙都可以打开一扇门,有人说:“书是一把钥匙,它可以打开知识的大门”。
课件出示:“你认为: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的大门。
”师:春风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春天的大门。
生1:雪花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冬天的大门。
生二:荷花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夏天的大门。
生3:落叶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生4:星星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夜空的大门。
生5:爱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心灵的大门。
生6:儿歌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童年的大门。
……(点评:用同一个句型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打开学生的想象思维,从而为诗性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师:朗诵“秋天的雨,也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师板书课题(点评:教师诗一般的语言指导为新课程的学习做铺垫,为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做渲染)。
片断二:老师:他为我们打开了什么?请打开课文第42页,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仔细感受。
秋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师:范读课文。
学生鼓掌(点评:老师的示范阅读是带领学生大声朗读的最好老师。
学生对老师朗读的评价体现了课堂的和谐、民主、平等。
)老师:谢谢你的鼓励。
刚才大家都听得很用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跟我说说。
秋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难忘师:谁让你难忘生:秋天的雨老师:让我们合作完成这个句子。
2019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2019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098]《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d84082b8f67c1cfad6b89b.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1098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程少堂《诗经·子衿》课例执非常关注教学内容与()的勾连,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古代经典作的现.政策法规.古代典故.外国生活.现代生活2、钱梦龙执教《愚公移山》的课例,一共设计了()个大主问题,有条不紊地以聊故事的姿. E. 2. 4. 3. 13、李卫东老师执教《陋室铭》课例,是以“()为核心,以运用为主旨”。
. B. 诵读. D. 问答.体验.自读4、王崧舟积极倡导()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本色语文.诗意语文.绿色语文.心根语文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语文教育活动中的语文课程现象。
. C. 层次性.物质性.活动性.关系性6、张玉新执教《东坡词二首》的课例中,特别强调“教服务于学”,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在()。
.想象.朗读.阅读方法和策略.写作7、武凤霞的《一株紫丁香》课例是借助()对接儿童生活。
.图画.资料推展.想象.故事8、郭初阳执教《项链》的课例中,对“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中的“也”的解读采用的文本解读方.文本细读.接受美学解读.互文性解读.传记解读9、贾志敏执教《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例中,创设交际情境所选择的话题是()。
. A. 要让于老师在诸多同学中辨别出两个同学.课堂上当场指认两个同学.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如何进行“人物描写”10、从吴欣歆执教《纵向展开议论》的课例可看出,执教者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借助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横向.纵向.多水平.纵向和横向11、“素描作文”教学的训练非常重视()。
. F. 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12、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这三个维度。
.知识,过程,方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素质.知识,思维,习惯13、被称为“本色语文”的代表教师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
1、程少堂《诗经·子衿》课例执非常关注教学内容与()的勾连,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感受到古代经典作的现代生
活气息,边学边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言知识。
. C. 政策法规
.古代典故
.外国生活
.现代生活
2、张玉新执教《东坡词二首》的课例中,特别强调“教服务于学”,其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在()。
.想象
.朗读
.阅读方法和策略
.写作
3、武凤霞的《一株紫丁香》课例是借助()对接儿童生活。
. D. 图画
.资料推展
.想象
.故事
4、“素描作文”教学的训练非常重视()。
. A. 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5、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这三个维度。
.知识,过程,方法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能力,素质
.知识,思维,习惯
6、被称为“本色语文”的代表教师是()。
. B. 曹勇军
.王崧舟
.韩军
.黄厚江
7、欧阳代娜老师执教的()课例,体现了文言文串讲发的传统精髓和现代化改造。
.《兰亭集序》
.《醉翁亭记》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8、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教例充分体现了()教学法的灵活和生动。
. E. 讲授法
. F. 串讲法
.朗读
.小组合作
多项选择题
9、黄厚江老师语文“本色教学”的“阅读教学策略”有:().
.以讲授为主
.以文本理解为基础
.以问题探讨为引导
.以语言活动为基本形式
10、“大语文”说明文教学设计的特点有:()。
.说明文教学设计“有追求”
.说明文要讲很多百科知识
.说明文知识训练设计“活”而“实”
.说明文的教学视野开阔
11、中小学诗歌教学对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
.教师要提高现代诗歌的解读和鉴赏水平
.教师要有较强的朗读能力
.教师要能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
.教师要注意创新诗歌教学活动的设计
12、洪镇涛语感训练的四步课堂结构包括:()。
.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品味语言,生成语感
.感受语言,触发语感
13、散文独特的审美特质有:().
.散文的语言形式美
.散文的结构美
.散文的性情之美
.散文的音韵美
判断题
14、张孝纯老师运用“大语文”理念指导下的说明文教学视野非常开阔。
. A.√
. B.×
15、在初中低年级,小说的教学往往可以处理为记叙文教学;在高中,小说的教学则非常明显地表现为文学作品的欣赏教
学。
. A.√
. B.×
16、串讲是一种陈旧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应该淘汰掉。
. A.√
. B.×
17、散文体式繁杂,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风格多样融叙事、抒情、描写、议论于一炉。
. A.√
. B.×
18、目前国内对“实用文”的概念和“实用文阅读能力”的界定已经很成熟了。
. A.√
. B.×
19、王崧舟执教《枫桥夜泊》中有高度诗化的教学语言。
. A.√
. B.×
20、“串讲”之所以是“串讲”,就是要紧扣文本的语句,把字、词、句的意义、修辞等逐个进行解释。
这种教法,有人总结为“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颇有道理。
正因其“逐字、逐词、逐句”的落实,所以串讲模式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字词句表层意思上有着一定的优势。
. A.√
. B.×
21、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语感的获得既要有丰富的感性实践,还要有理性的
语言知识分析。
. A.√
. B.×
22、陈钟樑的《合欢树》课堂实录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风格。
. A.√
. B.×。